首页 > 文章中心 > 融合教育论文

融合教育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融合教育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融合教育论文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学;渗透

一、从维护教师自身心理健康做起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果教师以真诚、信任、期待的目光关注学生的成长,学生蕴含的潜力就会奇迹般地显露出来;反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正常的学生,乃至影响学生的生命历程,妨害学生的人生幸福。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其自身的素质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很难想象,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低,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认识的教师,能够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所以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深入、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1.1愉快接受教师身分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首先承认自己的身份,按照自己的身分进行各项专业活动。教师只有在思想上承认自己的职业身分,按教师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才能对教师工作充满信心,才能约束自己,不参与有失教师身分的不良活动,自觉抵制外界对教师工作的不良刺激。

1.2改善自身心理环境

一个教师具有乐观积极的自身心理环境,就会对教育工作充满信心,对教育学生有兴趣,以工作的劳苦为欢乐,教学效果就会越来越好;反之,当一个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不良,有教育偏见,厌烦学生,他的情绪、教育行为都会有异常表现,对教育教学工作会产生负面影响。教育心理环境的好坏会随着社会大环境、时间、个人阅历、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可以在自己的主观努力下得到改善。

1.3提高承受焦虑能力

教育工作要求教师遇事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镇静,能接受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如果教师毫无承受教育焦虑的能力,一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稍有不如意就灰心丧气,那是无法搞好教学工作的。有的教师在工作中缺乏魄力,遇事缩手缩脚,不愿管和不想管学生,怕引起麻烦,怕承担责任;或者对学生方法简单,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冲动,均是承受教育焦虑能力较弱的表现。

承受一定的焦虑,有利于教师加强教育责任心,有利于教师心理品质的锻炼,有利于促进教师形成态度温和、乐教善管、诲人不倦的教育风格。可以通过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如主动承担难度大的教学工作、管理工作或担任班主任工作等,来磨练自己的耐性。随着一个个困难的克服,承受焦虑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1.4改进教育人际关系

教育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教师、教师和领导之间的关系。这种人际关系构成教师工作、生活的特殊环境,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教师善于主动搞好和学生、同事、领导的正常人际关系,消除隔阂,相互理解,缩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

1.5加强心理健康防卫

虽然教育教学工作与其他职业相比,性质较单纯,校园内的人际关系也相对简单,但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人的内部心理状态是在客观世界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并随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在社会大变革的今天,教师更容易被一系列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所困扰,容易造成心理状态失衡,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教师只有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吸收正面的心理健康影响,抵制削弱心理健康的影响,正确对待生活上的不如意和工作中的挫折,加强心理健康防卫,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

1.6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

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如文学艺术、体育活动、社会公益劳动等,可以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培养兴趣特长、良好个性、主动精神、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从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二、运用教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教材本身有许多具有良好教育意义的佳作,只要教学处理得当就能起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语文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中学语文教材具有了多样性、人文性、时代性,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精选的很多文章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不仅有很高的文化内涵,而且弘扬很多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中美的、善的、健康的因素,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去影响学生,使之自觉摒弃心理上不健康的因素,逐渐形成积极的、健康的心理结构。

2.1整合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体系决定着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质量规格和水平。传统教学的教学目标多偏重知识的接受,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如今素质教育已启示并要求我们对教学目标进行整合。教学目标是个多元体系,涵盖认知、智能、情意三个领域,这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提供了良好背景。

2.2师生共同创设参与情境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任何知识、技能乃至情意因素,只有经过主体内化才能养成,这就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杜威说过,兴趣是学生成长中才能的信号与象征,显示着最初的能力。因而创设情境,引导兴趣,无疑是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策略。

2.3引导学生进行行为实践

知、情、意、行是一个整体的不同侧面,其中,行为实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助于学生在亲身实践的体验中强化对事物的认识,深化对事理的理解。

三、组织语文实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以致用,实践又能促进学习。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康的发展,很多时候不是明白了道理就能解决的,更多的时候需要在生活实践中锻炼并逐步提高。《语文课程标准》建议“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充分利用生活作为大课堂。

新课程要求我们,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语文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践应丝丝相连,交相辉映,相得益障。只有让生活的灵魂进入学校,进入课堂,不断完善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的外在内化与内在外化的过程,才能真正贯通阻隔语文学与用之间的壁垒。

参考文献:

[1]高亚兵.学校心理辅导[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李丹编.学校心理卫生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首先,国家的立法工作越来越完善,实施的力度也越来越大,这对整个社会产生的作用都是巨大的,在教育层面,有了明确的法律明文规定,就能更直观让学生感受到法律的强制性。学校可以根据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建立与其对应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应当公开,公正,公平。使每个学生都感到平等。这样,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教学过程会更加顺利。当然,良好的社会风气不能单靠法律来维持,道德风尚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时我们就能看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了,人类发展的过程,也是道德风气的不断完善的过程,现存的道德习惯,是多少代人的智慧积累而成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一些良好的道德风尚存留下来,为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二、如何将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结合起来

当前社会形势变化的十分快速和巨大,许多大学生一时会产生一些迷茫,世界观,价值观不科学,一些良好的道德意识淡薄,对道德品质的认识不足,导致大学生的诚信意识,素质越来越低下,对法律的敬畏心更是不够,很可能导致犯罪。

1.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所以他们能否树立一个正确的法律观,道德观是很重要的。法律教育是一种大学生必须接受的教育,必须要教给他们法律知识,无论他们是否从事法律行业,对一些必须的法律知识必须要了解。比如,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坚决不能去尝试。法律的教学不仅仅是传授一些法律知识,更要教导学生的一些为人处世,一些法律素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深入了解进去,更能接触到法律文化。当然,对于一些法律的细节问题,不是法律专业的同学可以不用研究了。

2.道德教育是应该从小就要开始的,一些好的道德行为和意识并不是先天就有的,是要在后天的学习中慢慢学会并运用的,要把一个好的行为变成一个好的习惯,不是一节课或者一次谈话就能做到的,是需要一个慢慢教导的过程,不然是得不到学生内心的认可的。很多道德观念是要在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中慢慢变成习惯的,大学的道德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的。道德教育主要是激发人们内心美好的心灵,使人处处向善,如果做了违反道德底线的事,首先就应该受到自己内心的谴责和感到愧疚,然后还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3.从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教学方式来说,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就是在课堂上教学。当然,课堂外的实践也是很重要的,一些关于法律实践,道德行为实践,例如可以举行模拟法庭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法庭的严肃性和法律的不可侵犯性;在道德教学方面,可以进行许多现实生活场景的再现,让学生知道究竟什么样的行为才是不道德的,应该怎样做,并在以后运用到实践中,学以致用。

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能并不是适用于所有情况的,不同的社会背景对人的行为方式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求教师要运用科学的合理的教学方法,跟着时代的步伐,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的有道德的人才。在教学上,把法律和道德结合起来教学是事半功倍的,如果能让大学生做到把一些道德准则当做法律一样重要,当成自己内心的底线。这样才算是达到了教学的效果。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国家文明的传承,而文明的传承需要靠传播和继承文化来完成。一个国家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特色,弘扬本土的文化,让国家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发光发热。英语教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基础,它是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好工具,所以,英语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现代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进行改良的英语教育是一次大胆的突破,它给我国的英语教育提供了新的前进方向。那就是立足于我国的本土文化,将英语教育赋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英语人才。21世纪的世界,英语将会是各国间进行交流与和沟通前提,如果将英语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融合,那将会提升我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英语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策略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来说,加强英语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无疑是最好的途径,但是如何加强英语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是当前首要关注点,以下是笔者就当前英语教育发展形势提出的三点建议策略:

1.英语教育中对教材进行创新

在对英语教材进行编制时,要转变原有的思维模式,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和典籍作为英语教材编制的蓝本,对英语教材进行全新的编制,还可以用英语将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是典籍翻译过来,在内容上进行融合。

2.英语教育中教学方式可以多样化

在英语教学方式上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结合的方法,利用英语课堂讨论、课后发现和实践检验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如在课堂上对学生感兴趣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讨论,课后学生可以收集感兴趣的中国传统文化相关资料,最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博物馆,用英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翻译交流,以达到转变原有英语教学模式,促进英语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更好融合。

3.英语教育中注重传统文化的普及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重普及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国传统文化贯穿于英语教育过程的始终,以达到二者更好的融合。如在进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时,将中国传统文化是否加入到英语教学过程中作为评价标准,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育中的重视地位,加大英语教育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达到二者最满意的效果。

三、总结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一、谁“问”,“问”什么?谁“答”,“答”什么?

笔者按“问”者的身分加以梳理,通过表格,呈现这一部分内容。

《论语》120个“问”字,直接发问113次(因另有7个“问”字是在感叹句和叙述句中出现)。梳理整合表中的113次“问”,可以清晰地看出:谁“问”,“问”什么?(表中的“问”什么内容,有些部分是笔者提取的关键词或者概括)谁“答”,“答”什么?(表中的“答”什么内容,有些部分也是笔者提取的关键词或者概括)下面对113次“问答”作类化性地阐释。

1.诸侯君王卿大夫之“问”:概括来说,“问”的是“政”,“答”的是“仁政”。从具体章节来看,除直接“问政”的篇章季康子问仲由、赐、求可从政?(6.8),齐景公问政于孔子(12.11),季康子问政于孔子(12.17、12.19),定公问: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有诸(13.15)?叶公问政(13.16)以外,还有问孝、仁、拜神、弟子好学、患盗、陈(阵)等,但这些“问”都可以说是问“政”思想行为的关联,或者说是君王卿大夫以问“政”为目的而引发的“问”。

从孔子的回答来看,都是围绕孔子的思想核心“为政以仁,为政以礼”来回答。如“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15.1)”孔子的回答与“遂行”就是明确反对卫灵公的“武治”治国思想,表达了“礼治”“仁政”的思想;“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2.11)”,“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12.17)”孔子的回答赋予了“君臣父子”名分的道德内涵,要求各尽其职,各行其道,纠正不符合名分要求的道德思想行为。孔子针对当时存在的弑君、弑父,僭越的行为,仁德、礼仪人伦秩序的悖乱现象,发出了“正名”的呐喊。治国安民就是要君臣“正”,尽其职,行其道,而道就是“合礼”的“仁道”。孔子其他章节的回答也是围绕“仁道”“礼治”的思想来阐发的。

2.孔子弟子之“问”:概括来说,“问”的是“仁”,“答”的是“仁”。先来说“仁”,整部《论语》讲“仁”109次,而113次“问”中,孔子学生直接问“仁”的也有13次。如“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12.1)”,“樊迟问仁。子曰:‘爱人。’(12.22)”,“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13.19)”,“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17.6)”,还有其他章节问“仁”及孔子答“仁”的内容。孔子对弟子问“仁”有不同的回答,到底“仁”的内涵是什么?笔者认为从孔子对学生曾参说的话可以推知“仁”的真意:“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4.15)”。“吾道”就是孔子的整个思想道德体系,而贯穿这个思想道德体系的核心是“忠恕”。孔子对“忠”的定义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6.30)对“恕”的定义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5.24)而孔子又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6.30)所以概括说“忠恕”就是“仁”。

3.孔子及他人之“问”:概括说“问”的是“礼”,“答”的是“礼仁”。如“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3.4)”,孔子回答的意思是,礼仪只是表达“礼”的一种形式,但“礼”的根本不在形式而在人的内心真正合乎于“礼”的仁德,正如孔子所说,“人而不仁,如礼何?”(3.3);孔子入太庙(周公庙),每事问的懂礼行为及对周礼的恭敬态度(3.15);阙党童子不知礼的行为(14.44);厩焚,孔子问人不问马的“礼”问,“仁”问品德(10.17);曾子回答阳肤“为士师”的“哀矜勿喜”的“仁道”劝告(19.19);子贡回答公孙朝,老师(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没有地方没有文王武王之道,我的老师何处不学(19.22)。“文王武王之道”的“道”不就是包含“礼”“仁”为主要内容的“道”吗!而“礼”是什么?《论语》中孔子没有明确回答,我们可以参见《礼记》中孔子及言游谈及的“礼”:“子曰:‘礼者何也?即事之治也。’(礼就是做事的准则)”,“子贡退,言游进曰:‘敢问礼也者,领恶而全好者与?’子曰:‘然。’(子游问所谓礼,恐怕就是指导人们抛弃坏的而保全好的行为吧?孔子说:“是的”)”。所以孔子及他人之“问”,问的是“礼”,答的是“礼仁”。

二、孔子的思想体系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9.8)”。“叩其两端”是孔子解决鄙夫之问的方法,在这里我把这种方法拿来,“叩其两端”——谁“问”,“问”什么?谁“答”,“答”什么?用来解决《论语》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问题,明晰孔子的思想体系。

由以上对120“问”中113次“问”什么?“答”什么?的整合优化可以得出:孔子的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仁”是孔子道德思想的范畴,包括恭、宽、信、敏、惠、忠、恕、孝、弟、知、勇、中庸等内容。从“仁”的思想体系出发,生发了孔子“仁政”的政治观:为政者应为民表率、礼让为国、诚信教民、举用贤才、具备温良恭俭让等美德;生发了孔子“仁爱”的德行观:忠恕贯之、孝弟仁本、恭敬合礼、谨慎言行、忠信交友、君子修为、中庸之道、博施济众等仁德;生发了孔子“仁教”的教育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诲人不倦、不愤不启、学文修行等教育观念;生发了孔子“仁学”的学习观:学诗学礼、持之以恒、三人有师、不耻下问、学思结合等学习观念。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传媒艺术是当代文化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传媒艺术教育在近几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3艺术教育行业分析报告》显示,从2002年至2013年间,全国设置艺术类专业的高校从597所增加至1679所,艺术类考生人数从3.2万增加至近100万[2]。其中,直接开设了播音主持、影视类、编导类等传媒类艺术专业的高校超过100所(不包括开设传媒艺术类专业方向的高校)。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过决议,将艺术学独立为国家第13个门类,共设立5个一级学科,传媒艺术从新闻传播和文学学科中独立出来。全媒体发展对于艺术传媒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传媒艺术人才知识结构、类型、层次、数量、需求领域都较以往发生了极大变化。在传统媒介为主导时期,传媒艺术人才仅需按照固定模式提供和制作单一形态内容产品,但在媒介融合发展时期,传媒艺术人员不仅应掌握新技术和融合技能,还应具备创新创意、策划、经营、管理等素质。

2现阶段传媒艺术教育问题认识

在高校扩招后,传媒艺术类专业即面临着与其他专业类似的共性问题,如盲目扩招、师资力量不足,培养方案不成熟、缺乏培养特色等,也有传媒艺术类专业特有问题。

2.1传媒艺术人才输出与市场人才需求脱节

在教育部《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基本)专业目录》中,融合传媒艺术专业的一级学科“戏剧影视学”设定11个专业:表演、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播音主持艺术、动画、影视摄制等。很多高校习惯了过去单一专业下的惯性培养模式,对于部分专业的掌控无所适从或者有心无力。国外高水平艺术院校在因材施教把握、师资力量配备、学生培养模式、与人才市场对接方面均有成熟的经验,学生在掌握扎实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通过就业市场准确对接。国内很多院校仍沿用以往固定的专业模式授课,对专业的理解和建设不够,缺乏因材施教,对学生的个性引导不足,数字技术和新的教育理念引进迟缓,适应新媒体和全媒体发展的新专业发展缓慢,用人单位难以在毕业生中找到专业对口、层次合适的学生,传媒人才“供”与用人单位“需”之间出现鸿沟。

2.2学生“偏科”问题突出

许多院校按照一套固有培养方案,侧重对艺术技能和实践的培养,而忽视科技、人文、经济管理等跨学科知识的培养,学生艺术设计理念和传媒操作生产过程或缺乏对于人文关怀“精神内核”,或在综合驾驭能力上显得青涩,专业面过窄等问题使得人才规格在复合性、创新性上底气不足。艺术类学生的英语考核有自己的学位考试为标准,整体难度和水平比普通专业低,导致传媒艺术类专业学生在阅读外国作品和文献时存在较大困难和障碍。传媒艺术教育将艺术本体与人文、经济管理等其他学科相结合,丰富、充实传媒教育内容。

2.3需加强阐释学术理论的力度

传媒艺术发展不仅需要实践,更依赖于理论构筑。在全媒体时代,传媒艺术的传播新特性、精神性需要更为前沿、稳健、扎实的学理透视。在电影与电视、传播与艺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之中的各自性状、交织可能都需要进行理论的探究[3]。探寻并准确把握传媒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理论根基,才能确保传媒艺术教育的枝干和花叶不“长偏”。

3媒介融合发展视角下传媒艺术教育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发展需要传媒艺术教育顺势转型。在艺术门类独立以后,全媒体视角下的传媒艺术教育应围绕战略发展方向和市场需要进行转型。

3.1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我国高等教育在实现扩招以后,出现学校盲目办专业、缺少培养特色的问题。传媒艺术人才培养应紧跟传媒业发展步伐,适时完善培养方案,建立因地制宜、寻求特色、注重服务社会、找准坐标、顺应时势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产学研合作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向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方向转型。如重庆广播电视集团与重庆工商大学的合作模式开启了高校开办传媒艺术专业培养的新篇章。重庆广电集团与工商大学在校园实践大楼内共建500平方米专业、标准化演播厅,重庆电视频道和栏目整体平移进重庆工商大学。多档受当地市民喜爱的节目在此生产,学生可全程参与节目的生产制作过程,而进驻高校的专业电视编导、记者通过定期讲评会的形式,加强对学生专业教育。目前,已构建起“记者编辑—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学生顶岗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科研模式。通过师生在业务领域“角色实践”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格局,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开创了中国传媒教育的先河。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现场的节目生产制作掌握专业知识,更能在这样的平台里面,领悟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发酵、互补共生的内在规律和外在价值,为全媒体背景下传媒人才培养提供了范例。

3.2加快结构转型,培养和打造勇于创新、知识转换能力强的复合创新型传媒人才

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不健全时,高校对于传媒艺术人才的培养更应该“冷思考”。在艺术门类下,如何结合学校自身优势和特色,促进专业布局平衡,如何做好学生专业培养、就业能力实际考核、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跨学科专业教育等,都是需要深思的问题。在国家高度重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机遇下,大力培养熟悉影视与新媒体传播、掌握传媒经济与管理、传媒资本运营等人才,才能在未来社会中站稳脚步。有财经特色的高校,如重庆工商大学在对传媒艺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重视经济、管理类可能的贯穿和引进。在全媒体时代,懂得资本运营是学生踏入社会的竞争力。与单一知识结构的记者、节目制作人、编导相比,具备综合素质的传媒“职业经理人”对于未来市场的驾驭和把控能力更高一筹。

3.3深化传媒艺术教育理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