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前滚翻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区同课异构公开课上,两位教师上远撑前滚翻和耐久跑的教学内容。课前仔细看了两位教师的教案,设计的都是非常的新颖,教学手段都非常的合理,然该校学生都没有学过前滚翻。第一位教师上课的时候,学生都懒懒散散,不愿意练习,邀请学生示范的时候都躲着不愿意,教师拉也拉不过来。该教师没能及时调控学生学习的情绪,整节课仍然按照教案一步一步上下来,到耐久跑的时候学生竟毫无兴趣,跑了几步就开始走喊着跑不动。课后这位教师低着头沮丧的说,学生连前滚翻都没有学过,都不愿动,跟自己学校的学生完全不一样。当第二位教师看了第一堂后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在课的导入说了句“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大家相互配合上节精彩的体育课”,课的开始部分教师与学生一起做游戏,此时学生的情绪被调动。在复习前滚翻练习中,由小组长带领并进行组组比赛,教师主动去抓较差学生并帮助保护。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接下来的远撑前滚翻的教学,学生不仅配合而且乐学,最后在教师的领跑下学生是快乐地完成耐久跑练习。
在外校上公开课,由于体育教师对外校班级的各种情况都不了解,课堂上不确定的因素很多,有的是可测的,有的是不可测的。在诸多不可预测的情况下,那么体育教师如何有效的驾驭课堂呢?
一、课前
1、多预设
要对学情进行认真分析,备课时多预设。因为体育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开放的场地,加上对外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了解,在教学中发生的问题,教师并不能预知。要多考虑一些可能发生的新问题,或者突发事件,多考虑一些容易疏漏的细节。预设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解决的办法。在备课过程中,充分预设一些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在实施的过程中间,教师不必“死”用教案的预设去考虑生成,应根据课的实践的具体情况,对教材的进一步发掘,对学情的更深入了解,“活”用教学设计的内容,一节课的闪光点往往就是教师教学机智的灵感闪现。
2、敢质疑
现在很多小学学校对体育课不重视,对一些小学生该学的技能没有教,加上初中中考的压力,很多体育教师只围绕中考项目内容进行教学。备课时,当你不了解情况时,应该就当学生什么都不会,什么都没有学过,不会我怎么教,如何快速的教会,不影响下面的教材的正常进行。
二、课中
1、良好的教学心态
从两堂课可以看出,如何调控学生的情绪,是上好课的关键。良好的教学心态是前提。教师健康的教学心态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必要条件。课堂上教师的心态是否健康,对学生的影响较大,积极良好的心态能让我们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充满热情,这对一堂课的掌控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学会自我调节,控制各种消极心理,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每一堂课,我们才能把握全局,操控自如。
课堂的主导情绪应先是快乐的教学情绪气氛,让学生处于快乐的情绪状态下从事学习活动。教师运用情绪的感染功能,以自己的快乐情绪来影响和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当教师面带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走进教室时,学生会倍感亲切,温暖快乐之情油然而生,导致师生共乐的教学气氛。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始终让学生的情绪处于兴奋、愉悦、满足的状态,从而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活动。
2、用饱满的情绪感染学生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人的情绪可以传染给别人,使之产生同样的情绪。老师的情绪更具有感染力,可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学生在接触新的老师上课时,心里都有一定隔膜,但是教师做好课的引导部分,可以让学生较快的了解教师,融入课堂。作为体育教师,一定要以良好的人格魅力、积极饱满的情绪、超群的技艺、豁达的个性以及公正平等的态度来创造良好的课堂情绪。学生对老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情感,教师要用童真、童心去和学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的一句:“你真棒! 真不错! 老师相信你会练得好!”老师的一个切实肯定的眼神,赞许的大拇指,和学生一起活动、一起游戏,都会给学生一种惊喜和兴奋。师生之间一旦产生一种自然的协调默契,教学中的一切都将是成功的动因,而达到教师愿教、爱教、乐教、会教,学生愿学、爱学、乐学、会学的理想境界。
3、用灵活的手段激励学生
体育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也是师生人际交往活动,学生的课堂情绪是师生关系的折射。融洽、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信赖感、亲切感。而形成课堂教学这种“配合好”的关键在于我们教师本身。第一位教师上课时学生不愿动,不想跑,不能只怪学生没学过,能力差。遇到此类情况,教师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并寻找积极的方法去化解这些不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是教学的核心,是学习的主人翁。他们爱听表扬的话,老师巧用激励方法,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如:有些练习中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发挥小群体的优势,改变过去死抓住学生不放,生怕学生不会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练习反馈,学生往往练得到位、主动。对于精力充沛,活泼好动的学生,教师顺应这一特点,把教学活动的安排和他们好动的天性结合起来,可以邀请示范,也让其做小组长,带动其他同学的学习。前滚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相对比较简单,学习也比较快,一般只是个别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不能马上掌握,对于这些较差学生犯错误时,要宽容指点;当学生有进步时,要鼓励表扬;当有苦恼时,要安慰体贴;当学生有困难时,要雪中送炭,用爱的暖流滋润学生的心灵。此时教师无私广博的爱对学生的学习情绪有一定影响,只要班级比较差的学生能够动起来、练起来,加上初中学生好强心理,整个课堂情绪将其乐融融,生机勃发。
4、因势利导,积极应变
因势利导是教学过程中调控课堂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体育教学中,由于环境、条件、教材、学生个体差异、班级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运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和课堂氛围。教学中我们应善于把握课堂气氛的“势”和学生的“势”积极应变,我们才能控制课堂。一是顺势而为之,当课堂练习的积极性高,学生参与性强,练习内容适合学生的兴趣,应积极把握学习方向,引导学习兴趣;二是善于借势,就是借助课堂上或学生的一些倾向性来推动学习进程。因势利导的方式方法很多,要因时、因势而定,关键是把握“势”、顺着“势”、凭借“势”的力量,向有利方向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在无势可借时,我们应设置情境、穿插有趣的活动、听取学生的建议等积极造“势”,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因势利导不是教学目的,而是一种策略,是把课堂气氛和学生的倾向性导向教学目标上的艺术。
【关键词】 课堂教学 体育 提问策略
1 通过提问为传授新知识打好基础
每次讲(学)新动作前,教师应抽出一定时间,提问以前学过的且与新学动作技术有联系的问题。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示范,既复习巩固了已学知识,又引出了新课的动作概念,再进一步阐明,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掌握新的动作技术打下了基础。因此,课前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提问,对于那些理解不透的重点、难以攻破的难点,似是而非的疑点,相互联系的节点,精心设计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并且使这些问题环环紧扣,层层递进,真正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例如:初学鱼跃前滚翻时,应在团身前滚翻动作熟练掌握后,再练习远撑前滚翻,然后引出鱼跃前滚翻动作。学习新动作时要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动作要领是什么?区别在那儿?各有什么特点?如何保护与帮助等。提问时,如果第一个学生回答得不完整,或者有错误,教师应不忙作解答,可再提问一两名学生。这样可加深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积极地思维,加深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理解,从而更好更快地领会、掌握新动作。
2 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掌握动作要领的程度
教师在课堂上,应不断观察和了解学生掌握动作技术(知识)的程度,来检查自己教学的效果。这虽然可以从学生的面部表情和完成动作技术的质量上作出判断,但往往还不全面,若能提出一两个问题,找几个理解程度不等的学生来回答,更能全面地检测自己的教学效果。例如:前滚翻分腿起动作要领是什么,应注意哪几点等。这样,既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动作的理解、掌握的程度,又可以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方法。从我的实践情况看,经常进行课堂提问,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动作质量就高,记得也较牢。
3 通过提问复习和巩固教学重难点
在体育课中,教师提问教学的重点难点,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在学生的脑子里打下深深的烙印。所提的问题,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就应认真地考虑,应突出学生掌握技术动作时的薄弱环节,并且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把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重点内容上,使提出的问题真正能起到复习和巩固重点内容的作用。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解动作的用词要重点难点突出,确切精炼,通俗易懂,熟练的运用动作术语和口诀,既使学生易懂易记,又有利于学生领会动作要领。
例如,教师在讲解排球垫球的手臂动作时,简练地用“压腕”、“提肩”四个字来强调手臂动作要求,既简单形象又易记。当然简练也要注意讲解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不能顾此失彼。
4 通过提问吸引学生听课的注意力
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有目的地提问。学生心理状态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随着课堂教学的推进,学生精力集中,思维活跃,对问题已产生兴趣。这时教师应采取“抛砖引玉”的方法提问,让学生自己回答思考的问题。如前滚翻动作,教师可以用圆和方的滚动作比喻进行启发,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圆的滚动快又容易而方的不易滚动的原理,使学生从形象的比喻中得到启发,加深对前滚翻低头、收腹、团身动作要领的理解。另一种是:课堂纪律松懈,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或对问题不感兴趣。这时应采取“问答式”的提问,用一些难以回答或容易疏忽的问题让学生(尤其对精力分散的学生)思考、回答,这样可促使大家对问题产生兴趣,收到吸引学生听课注意力的效果。
5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求知欲
体育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每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浓郁的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舒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因而,有兴趣的学习,丰富多彩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且所学习和应该掌握的知识、技术、技能往往是牢固的。比如田径课一般来说学生兴趣不大,特别是中长跑课,不少学生有畏惧心理。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长跑后肌肉有酸痛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极点?出现极点后如何消除它?学生很想知道其中的道理,这便引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利于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而且还会使学生正确理解中长跑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反应现象,加深了学生对中长跑运动在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方面所起的作用的认识,对课堂教学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6 通过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一、通过提问为讲(学)新动作打好基础
每次讲(学)新动作前,教师应抽出一定时间,提问以前学过的且与新学动作技术有联系的问题。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有针对性进行讲解示范,既复习巩固了已学知识,又引出了新课的动作概念,再进一步阐明,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掌握新的动作技术打下了基础。因此,课前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提问,对于那些理解不透的重点、难以攻破的难点,似是而非的疑点,相互联系的节点,精心设计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并且使这些问题环环紧扣,层层递进,真正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例如:初学鱼跃前滚翻时,应在团身前滚翻动作熟练掌握后,再练习远撑前滚翻,然后引出鱼跃前滚翻动作。学习新动作时要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动作要领是什么?区别在那儿?各有什么特点?如何保护与帮助等。提问时,如果第一个学生回答得不完整,或者有错误,教师应不忙做解答,可再提问一两名学生。这样可加深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积极地思维,加深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理解,从而更好更快地领会、掌握新动作。
二、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掌握动作要领的程度
教师在课堂上,应不断观察和了解学生掌握动作技术(知识)的程度,来检查自己教学的效果。这虽然可以从学生的面部表情和完成动作技术的质量上做出判断,但往往还不全面,若能提出一两个问题,找几个理解程度不等的学生来回答,更能全面地检测自己的教学效果。例如:前滚翻分腿起动作要领是什么,应注意哪几点等。这样,既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动作的理解、掌握的程度,又可以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方法。从我的实践情况看,经常进行课堂提问,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动作质量就高,记得也较牢。
三、通过提问复习和巩固教学的重点
在体育课中,教师提问教学的重点难点,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在学生的脑子里打下深深的烙印。所提的问题,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就应很好地考虑,应突出学生掌握技术动作时的薄弱环节,并且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把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重点内容上,使提出的问题真正能起到复习和巩固重点内容的作用。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解动作的用词要重点难点突出,确切精炼,通俗易懂,熟练的运用动作术语和口诀,既使学生易懂易记,又有利于学生领会动作要领。例如,教师在讲解排球垫球的手臂动作时,简练地用“压腕”、“提肩”四个字来强调手臂动作要求,既简单形象又易记。当然简练也要注意讲解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不能顾此失彼。
四、通过提问吸引学生听课的注意力
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有目的的提问。学生心理状态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随着课堂教学的推进,学生精力集中,思维活跃,对问题已产生兴趣。这时教师应采取“抛砖引玉”的方法提问,让学生自己回答思考的问题。
五、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体育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每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浓郁的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舒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因而,有兴趣的学习,丰富多彩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且所学习和应该掌握的知识、技术、技能往往是迅速而牢固的。比如田径课一般来说学生兴趣不大,特别是中长跑课,不少学生有畏惧心理。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长跑后肌肉有酸痛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极点?出现极点后如何消除它?学生很想知道其中的道理,这便引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利于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而且还会使学生正确理解中长跑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反应现象,加深了学生对中长跑运动在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方面所起的作用的认识,对课堂教学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六、通过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向学生提出有真正价值的共性问题,可以使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这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完成教学计划,更重要的是能诱导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的思路进行积极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刻苦性。例如一次上跳高课,我问:“提高跳高成绩首先要提高什么能力?”一般情况学生都知道:“是弹跳能力。”“请哪位同学用已学过的物理学‘竖直上抛运动’公式,来分析一下跳的高度与起跳初速度的关系?当我把写有这个公式的小黑板展现在同学们眼前时,大家顿时活跃起来。从公式中,他们知道跳的高度与起跳初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后,练习弹跳力的热情高涨了。以此,又引出如何练习弹跳力,有哪些方法等问题。
再比如体育教学中短跑中的疾跑基本属于“匀加速运动”;弯道跑技术的掌握,离不开“向心力”知识的运用;跳跃项目中,起跳角度的分析,也离不开“平行四边形”法则;田径场是利用几何学中的圆、角、余弦等原理画出来的等等。这些都可以用作课堂提问的资源,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
关键词:体育教学;展示;特点;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6-0019-03
每次参加全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不仅给人视觉上的冲击,更多的是思维火花的碰撞。现试图通过剖析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的特点,结合日常课堂教学情况,谈几点体会。
一、本次全国活动的主要特点与亮点
1.活动形式多样,内容更加丰富
本次全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的活动主题是“强化体育专项教学改革,优化体育场地器材配置”,呈现教学观摩、器材展示、体育室内健康课展示三大板块。
其中,教学观摩所展示的内容不但有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大类内容,还有花样跳绳、三步球等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内容。
室内健康课小学展示了6堂课,分别是一年级的“男孩和女孩”,二年级的“我的情绪我做主”和“交通安全记心上”,四年级的“保护视力”,五年级的“合理饮食促健康”,六年级的“轻度损伤的自我处理”。内容涵盖面广、趣味性强,认可度高。
启示:基层每一次教研活动必须明确活动的主题是什么?为了达成这一主题开展什么样的活动形式?具体包含哪些内容?这样才能使活动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才能使活动更有实效。
最近几届的全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中所选择的内容十分广泛,而一线的体育教学中所选择内容却相当有限,特别是体操等安全要求相对较高的内容几乎难以见到。“考什么教什么”的现象十分突出,相当部分学校、老师围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测试内容进行教学。其中初中学段更为突出,基本上日常课堂教学内容包括体育中考内容和体质标准测试内容两大部分。因此,常态教学中如何出现更多的与《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标准(实验)》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各大系列中的内容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日常教学中,在注重体育实践课教学的同时还需加强健康知识的传授。
2.教学手段生动多样,利于目标达成
教学手段是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标所运用的物质方面的场地、器材、仪器、设备等。常用的体育教学手段有挂图、模型、多媒体、哨、录音机、各种器材等。[1]
本次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小学各有一节课使用了我们常态课中比较少用的多媒体,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5月23日下午,上海市民立中学夏促焕鲜χ唇叹拍昙逗嵯浞滞忍绞保结合教师示范,利用ipad对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的标准动作进行慢放,让学生对横箱分腿腾越技术动作、结构有一个更清晰、更完整的了解,以帮助学生学习横箱分腿腾越。同时,夏老师用ipad及时拍摄学生的练习情况,通过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的对比,便于学生剖析自己动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横箱分腿腾越技术。
5月24日下午,一节少年拳第一套25分钟片段课,侯晓梅老师采用了以下教学过程: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本节课少年拳第一套所要学练的动作并让学生模仿练习。接着根据学生模仿练习的情况,老师进行了针对性的动作示范、提出新的学练要求后,学生再次进行少年拳第一套的练习。随后结合电脑,每组进行观看、对比、分析和练习。最后,在逐一动作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少年拳第一套串联动作练习。
5月24日下午三节高中跨栏跑,三位老师所采用的器材各异。广东省中山市第二中学李晓芸老师采用的软栏,降低了练习难度,提高了练习的安全性,以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武汉市第十二中学戴艺老师采用小垫子与栏架配合,在小垫子上的辅练习和完整跨栏动作练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栏架中进行完整动作练习,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不断尝试和体验,让学生在循循善诱中体会跨栏成功的快乐。浙江省金华市汤溪高级中学陈京来老师使用的是墙体、橡皮筋和软棒。利用墙体练习摆动腿技术动作,橡皮筋限制摆动腿抬腿高度,栏架侧面安置软棒以降低练习难度,增加运动的安全性。
启示:教学手段、方法、过程都是为达成目标服务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器材资源显得更有意义。同样,在基层教研活动中,关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运用的有效程度理应成为教研活动中应关注的一个话题。
3.加强对课堂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的监测
练习密度是指在一节体育课中,学生练习密度的总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之比。合理安排学生的练习密度,有利于学生掌握身体练习的方法,形成正确的运动技能,有利于学生体能的提高。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指学生在课中从事身体练习时所承担的运动的量与强度的总称,是身体练习对机体刺激程度的反映。体育课中的运动负荷安排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身体特点,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体质与健康,而且直接影响学生对运动知识的掌握和运动技能的形成。[2]
由于近些年来渐渐地忽视了对课的练习和运动负荷的检测与评价,体育活动中必须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和相应产生的练习密度被有所忽略。本届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工作人员用仪器对课堂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进行监测,并及时将测试结果告知点评专家,大多数专家能结合监测数据来点评课堂教学情况。
启示:余立峰通过查阅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15种《学校体育学》教材,发现本轮课程改革以前出版的更注重体育课中的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的描述,对该内容的描述列入到体育课的准备与分析(或体育课的评价)的章节更多。课程改革后出版的就出现了没有涉及或者有所涉及但描述非常简单笼统的情况,比如有的教材对于教案编写中练习次数和时间的要求,只是在编写体育课教案应考虑的问题中对课中各种活动的时间进行恰当的安排和分配做了相对简要的阐述,并没有详细说明练习次数和练习时间的概念、计算方法等操作性要求。但最近几年出版的《学校体育学》中对体育课练习密度的关注度有所提升。因此,教师在接受大学教学时由于教材的原因没有掌握这个知识点,或者是大学教师不加以补充,导致学生缺失这个知识也就不足为怪了[3]。结合本届活动中根据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测试数据进行点评的情况,认为很有必要加强对青年老师进行这方面知识的学习与指导。常态教学中,引导老师们加强课时练习时间与练习次数的设计,以保证课时教学中的练习密度。
4.强调体能练习,寓体能练习于技术学练之中
5月23日下午,广东省东莞市石排中学徐路嘉老师执教横箱分腿腾越,以探索“初中学生体能素质与运动技术相长的教学”作为本课的设计思想,通过将俯卧撑、俯撑顶肩推手击掌、站立推手等体能素质,植入运动技术的教学过程中,使体能素质与运动技术互为渗透,促进共同发展[4]。专家点评时也认为:课中适时穿插课课练,将课课练内容穿插于横箱分腿腾越学练中,面向全体和“体能+技能”这两个方面均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徐老师的体能和技能的组合,并不像以往体育课中的一样,先进行技术操练,等技术学练结束后再进行相应的素质练习或课课练。寓体能练习于技术学练的最大好处在于学生利用等待横箱分腿腾越练习的时间进行适当的体能练习,且所练习的体能练习内容辅助于主教材横箱分腿腾越。这样的体能练习内容既充分利用了课时时间又促进了主教材技术的操练。
启示:浙江省率先提出了从“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来构建单元内容,认为这是要落实“用教材教”,实现“以生为本”的一个重要突破、一条基本路径[5],并在多次省级教研活动中加以实践与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认为在日常教学中应尽可能将课课练融合于技术学练中。结合主教材,合理搭配“课课练”,在进行“投掷实心球”这一内容时,通过俯卧撑、引体向上、顶桥等方式积极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和柔韧性,为投掷实心球教学打下基础。根据技能形成特点,有效渗透“课课练”,如“双杠支撑摆动前摆下”,在学习该内容前期的课就应该有目的安排上肢力量的素质练习,同时在杠上学习该动作后安排相关上肢力量练习等。单元统筹设计,系统落实“课课练”。例如,排球垫球教学中一共4课时的单元,每节课“课课练”结合打球运动专项素质,如第一课时采用提高下肢力量的助跑摸高、原地纵跳等内容;第二课时发展灵敏素质练习,做低姿往返摸线跑、梯次折返跑等。[6]
二、本次全国活动中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
1.仍有部分课“作秀”
如某节跨栏课,有好多听课老师认为:如果让学生热身后,直接进行连续跨越三个低栏的练习,其效果与通过一节课学练后的完整练习几乎不会有什么差异。
启示:借班上课,是目前教研活动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由于上课老师来自其他学校,不可能将自己的学生带至上课学校进行上课。那么,如何保证参与上课学生的学习起点与上课老师所预设的起点保持一致成为借班上课必须控制的因素之一。如初一的远撑前滚翻第一课时教学,应保证授课对象的学生会前滚翻,但没有学过远撑前滚翻。那么,借班上课的老师就可以在复习前滚翻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地进行远撑前滚翻的教与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水平,才能使听课老师有更多的借鉴之处,真正起到教学研讨的效果。
2.精讲多练仍需进一步加强
可能是借班上课的缘故,也可能是所学技术难度较高,有部分展示课中老师讲得过多、过频,而影响学生学练的时间。点评专家在点评横箱分腿腾越时,值得商榷的问题的第一条便是“体育课不能局限于说教,应该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时间”。
启示:“精讲多练”目的在于教师的讲授和示范转化为学生自己积极思维下的学习,通过学生大量的练习与感悟,促使学生从不知到知,进而掌握运动技能。常态课教学中或基层教研活动时,要求上课老师理清每一学练步骤的目的,根据目的去设计该片断中应该向学生说些什么,示范时观察什么。如脚内侧踢球,首先老师做完整示范,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脚内侧踢球技术动作由哪几个环节组成,因此,老师可以边慢速示范边讲解脚内侧踢球的五个环节名称即可。踢固定球是脚内侧踢球的其中一个练习环节,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确支撑脚和摆动腿与球的关系,那么老师讲解时讲清支撑脚与球的关系、踢球脚触球的部位和击球点、该练习的方式和要求即可。示范踢固定球时,让学生观察支撑脚的站位、摆动腿的摆法。为让学生更好地、快速地弄清楚脚触球的部位和击球点,教师可拿一只足球(事先用粘贴纸表明脚触球部位),边演示边说明脚触球部位和击球的点。同时,每一练习是否有效,也应根据这一练习设计的目的,结合动作要领适时进行点评。
3.需进一步重视课堂常规
季浏教授在本次闭幕式讲话中指出:有的课在开始部分不安排见习生、不检查服装,在结束部分不组织学生收还器械等。
启示:课堂教学常规是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因素,也是避免伤害事故发生的有力举措,是对师生双方提出的基本要求。日常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教师课前认真布置体育教学的场地、器材,并检查自身的仪表服装,提前到达上课集合场地等待上课;上课铃响后等体育委员向体育老师报告出席人数后,师生互相致敬问好,若有迟到同学须喊报告并向老师说明原因,经老师同意后方可入列;课中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特别是投掷课时尤应强调这一点;下课时师生应互相致敬和道别,待老师宣布“解散”后学生方可解散。
4.合理安排体能练习
本次展示活动中有些课中的体能练习安排并不十分合理。如点评专家点评跨越式跳高课中的体能练习时指出:体能练习以双人单脚跳、多人单脚跳、游戏赛龙舟为主,跳高本以腿部运动为主,如果体能练习中加强发展躯干和上肢力量的练习可能会更合理一些。
该课时的体能练习不同于前面所提及的“寓体能练习于技术学练之中”的练习,前面提及的体能练习是在等待练习横箱分腿腾越时与主教材相匹配的辅练习,而跨越式跳高中的体能练习类似于传统体育课中的课课练,其目的在于通过课课练,促进学生的体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启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建议”中指出:应在运动技能教学的同时,安排一定的时间,选择简便有效的练习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发展学生的体能。[7]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在关注技能传授的同时,合理选择和安排体能练习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既可以在主教材学习时,结合主教材进行配套的辅练习,即寓体能练习于技术学练之中;也可以在主教材学练结束后,根据身体全面发展原则,通过上、下肢搭配的形式开展相应的类似于课课练的体能练习。
参考文献:
[1]邵伟德.体育课堂有效教学与例解[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2:102.
[2]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229-230.
[3]余立峰.编写教案中应重视练习时间和次数的正确描述[J].中国学校体育,2011,8:29.
[4]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学观摩暨体育器材展示活动教案集[C].2015:80.
[5]余立峰.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16.
关键词:一年级体育课;教学案例;反思
一、指导思想
在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前提下,体育课堂教学已经彻底抛弃了传统单调枯燥的教学方法,取而代之的是通过体育教学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在课上得到充分的施展,从而体现自我的价值。特别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作为教师就要遵循其生长发育的规律,依照其心理发展的特点,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多多运用情境教学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从而激发学生们对体育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竞争合作和创新的意识,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健康的发展,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案例介绍
(一)学习内容:小学一年级(水平一)《技巧》
(二)学习目标
(1)知道“刺猬团身”的动作要领。
(2)85%的学生初步完成前滚翻的动作,侧重体现出着垫的顺序,发展学生的灵敏、柔韧身体素质,通过游戏教学发展学生的集体意识。
(3)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教学设计
在教师创设的故事情境中,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投入其中,真正感受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故事情境中充分掌握“着垫顺序”和团身要紧的动作重难点。同时通过教学锻炼学生的体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间合作交流的意识,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
(四)片段介绍
组织:教师事先给每位学生准备好一块垫子,每位学生站住垫子后面,跟同学们说:我们现在身处一片大森林中,教师扮演大灰狼,藏在树林深处,学生扮演小刺猬,正在树林中觅食。情境设置,游戏导入。
(1)老师问:同学们知道小刺猬是怎么团身的吗?
(2)老师话音刚落,班级内的同学一边进行讨论一边进行展示,有的双手抱牢膝盖,有的干脆蹲在原地,有的低头蹲在那里,班级的气氛相当活跃。
(3)老师又问:如果小刺猬在大森林中遇到危险时,还像你们这样去做还能死里逃生吗?
(4)此时,学生们又开始自言自语的讨论着。
(5)老师提醒,小刺猬背上都带有刺,那当小刺猬遇到大灰狼的追赶时,只有把身体没有刺的部位藏起来,有刺的部位露出来才可以躲过大灰狼啊!所以只有把身体团紧,有刺的部位全部外露,才可以啊!
(6)一语惊醒梦中人,此时,学生们把身体团的都非常紧,生怕大灰狼回来袭击自己。
组织:老师把学生带到事先准备好的场地,学生站成田径纵队。
做法:
(1)情境导入:今天阳光灿烂,小刺猬们都在大森林中愉快的玩耍着,突然听到一声大
灰狼的吼叫声,小刺猬吓得到处乱跑。
(2)但是此时已经来不及逃跑了,大灰狼就在他们眼前了。小刺猬们灵机一动,个个把身体团的紧,待在原位不动了,大灰狼试图去吃小刺猬,结果被小刺猬的刺狠狠的扎了下,都流血了,见此情景,只好灰溜溜的逃跑了,此时,小刺猬们围在一起高兴的跳着,原来我的刺可以保卫自己不受侵害。
(3)老师再次提醒同学们,一定要团身紧,只有团身紧了,才不会得到敌人的袭击。让学生再亲自体验一下。
(4)教师再次假设情境:夜晚,小刺猬在睡觉时,突然感觉身边好热,睁开眼睛一看,原来是被大火所包围,那小刺猬该怎么办呢?
(5)学生纷纷展示自己的动作:团紧身体连续向前翻滚,此时,教师借机引出动作――低头紧团身向前连续翻滚的动作――前滚翻。
(6)组织各小组的学生进行自主尝试练习,老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
(7)老师请动作做的规范的学生进行展示,其他学生对此进行评价。
(8)集体练习。
(五)分析及反思
第一、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始终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锻炼。本节课主要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根据课标要求,结合一年级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小刺猬贯穿整节课,创设“小刺猬学本领”的情境直观的教学;
(2)本课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利用创设情景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创,充分感受自主与合作的乐趣。
(3)本课所设立的教学步骤,思路清晰,引导学生"想一想,试一试,练一练,帮一帮,评一评"。因为成功与失败都是收获,酸甜苦辣都有营养,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亲自体验各种活动的感受。
(4)创设情景方法新,心理满足兴趣浓。把故事和体育教材有机结合,构成了新的教学情景,有利于调动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在实践中去体验的积极性,体现了"快乐体育"的思想。
(5)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和创新意识。在学习方法上,运用了自主学习方式,通过情景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技能和拓展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把教材和游戏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提高,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互相学习、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