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动物的说明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说明文 准确性 科学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22-02
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就要求它必须用准确的语言,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说明文的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而初中说明文的教学内容中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分析。该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学会掌握各类说明性词语在句中的表达作用,从而去品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其中,为了使学生对较复杂的事物、较深奥的事理有明晰确切的理解,说明文常常恰当地使用修饰和限制词语,讲究语言的周到严密。2010年无锡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中说明文部分《等着春天到来》有这样一道试题:第①自然段中“几乎”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该文第①自然段内容如下:“有些禽兽的求生本领简直神奇。例如山雀,体重只有l/3盎司,真像一星生命的火花,丢给时速40英里的寒风去摆布。山雀在冬天的进食量为夏天的两倍。为了储存一层脂肪供寒夜取暖,山雀在白天几乎不断进食。这种鸟到冬天会多长三成羽毛,还会把毛耸起围住一股暖气。”该试题总得分为2分,参考答案为:“‘几乎’一词强调了山雀进食的次数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其中“强调了山雀进食的次数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为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为1分。
关于2010年该道试题学生的得分情况没有谁做过精确地统计,但根据2011年学生模拟练习情况却可以发现,学生的答题情况和参考答案之间有着一定的差距。绝大多数学生答案大致如下:“几乎”是起限制作用,接近“不断进食”这种情况,但不是一直在“不断进食”,符合实际。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对照参考答案,学生基本上只得一分。两种答案一比较,发现问题了。考后问学生:你感觉到这句话有体现山雀进食次数之多的意思吗?学生认为:该句话确实有体现山雀不断进食的意思,但这和“几乎”没有多大关系,句中的“不断进食”才是。学生的理解和考题参考答案之间的差距引起了笔者的思考。
打开《现代汉语词典》几乎的词义是:①将近于;接近于:例:今天到会的几乎有五千人。②差点儿(儿化):例:不是你提醒我,我几乎忘了│两条腿一软,几乎摔倒。也说几几乎。③基本。
又有示例:《西游记》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双叉岭伯钦留僧 “霎时食尽。把一个长老,几乎唬死。这才是初出长安第一场苦难。”
该词的基本解释为: 1.差一点,例:几乎撞在一根电线杆上。2.差不多,接近,例:他的个儿几乎有两米高/这事他几乎忘了。
该词的详细解释为:
1.接近于。《易・系辞上》:“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孔颖达疏:“几,近也。”《宋书・孔琳之传》:“近 孝武 之末,天下无事……几乎家给人足。” 宋 欧阳修 《问进士策》之三:“然自 秦 以来,治世之主几乎三代者, 唐太宗 而已。”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我们的太太和先生的蜜月旅行,几乎延长到两年。”
2.差点儿。多谓达到了即要发生而结果未发生的程度。 例《二刻拍案惊奇》卷九:“这里素梅在房中心头丕丕的跳,几乎把个胆吓破了。” 又例柔石 《二月》:“妇人几乎哭起来。”
对照词典释义,2010年无锡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题中的“几乎”应该是采用“将近于,接近于”。这是一个对数量或程度进行限制的词语,全没有强调的含义。那是不是其他说明文中出现的“几乎”有如该试题参考答案中的说法呢?为此,笔者又搜集了近几年来各地中学毕业升学考试中的关于“几乎”试题。笔者发现这“几乎”的试题有两种问法。一种试题是问该词语能否删去,具体试题如下:
如2007年广安初中升学考试中《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一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其参考答案为:不能去掉。它表明可燃冰燃烧后还是会产生少量污染物质,若去掉“几乎”,则不能准确表达这种意思。(意近即可)
又如2007年内江初中升学考试中《鸟类的天堂》:“‘北极是全世界几乎所有候鸟的乐园和故土’一句中‘几乎’一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其参考答案为:不能删。“几乎”表示“接近”、“将近”,不是全部,有了“几乎”留有余地,不绝对,表达更准确。(表态1分,围绕“准确”阐述2分)
这些试题用能否删去的方法考查了学生对于“几乎”这个词语的作用。综上所述试题,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几乎”一词在文中的作用都是对所在位置后的句子内容起到了很好限制作用,使其后的内容更符合实际情况,更真实可信,而没有强调作用。
第二种试题则是如2010年无锡市中学升学考试中问该词语的作用,具体试题如下:
如2006年泰州A卷《神秘的运动常数》;“‘研究者们作了大量的试验,发现几乎所有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机制中都存在这个神奇的常数,事实上,只有当这一运动常数的值处于0.2~0.4之间时,动物们才能达到最佳的运动状态。’说说第⑤段中加点词语‘几乎’在表达上的作用。”其参考答案为:“几乎”,表示十分接近全部,不排除极个别特例。
人教版语文课文《中国石拱桥》的辅导练习上还有这样一个习题:“‘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去掉行吗?”其参考答案为:“‘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该练习上的参考答案终于和2010年无锡市中学升学考试试题有了相同之处,那就是认为“几乎“一词起到了强调作用。这究竟怎么去判断呢?
很有意思的是,在该课文的《教师教学用书》上关于说明文词语作用的总结中有这样一条:通过抓修饰限制性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其例同样就是:“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在该总结中这个“几乎”的作用分析如下:“到处都有”体现“数量多、分布广”,但只有在“几乎”的限定之下才符合实际。也就是“几乎“一词是对后面的“到处都有”起到了限制作用,使其表述更符合实际情况。该总结还补充同一文中例句有:“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这样一来,该总结也就《现代汉语词典》中“将近于、接近于”这一释义一致了,同时也和2007年广安初中升学考试中《可燃冰》、2007年内江初中升学考试中《鸟类的天堂》以及2006年泰州A卷《神秘的运动常数》的参考答案一致了。
而去除“几乎”这个词语来读所举句子,我们都可以发现这样的情况。2007年广安初中升学考试中《可燃冰》中句子是在强调产生的污染物质之少,但其主要是通过该句“几乎”后的“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这个内容完成的。同样,2006年泰州A卷《神秘的运动常数》中的句子起强调作用的任务也是由“所有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机制中都存在这个神奇的常数”这个“几乎”后面的内容充当得。
我们还可以用《中国石拱桥》文句为例分析:“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我们可以清楚地比较去掉“几乎”后句子为:“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与河面平行。”如果要说强调桥的路面平坦,其平坦效果当然是后句更突出。完全平行和几乎完全平行还是有区别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几乎一词确实应该是一个修饰限制性词语,其主要作用是对后属内容的数量、程度等进行限制,是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句子相关内容的强调作用不是由它承担,而是由其后属内容承担。所以2010年无锡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中说明文部分《等着春天到来》中相关试题的参考答案中的“强调了山雀进食的次数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应该是整个句子的表达效果,而不是“几乎”的表达作用,该问题与其参考答案不一致。
一个小小的“几乎”在句子中的作用,涉及到了应用语言学的知识,如果我们能在实际教学中多关注一下语言学的相关知识,多对词语的含义和作用进行科学而规范地研究,这将对我们的语言及思维的规范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也能更好地为我们教学的规范与准确起到很大地影响,同时也让学生喜欢上品味语言,对语言学产生学习和钻研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感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2]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课堂反应;理解掌握
一、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多媒体教案
Unit 16,Lesson 62 The Sea 这一课,因为是科普说明文,其教法属阅读的课型。依据该课的这一课型特点和其教学目的,设计了这样的多媒体教案。
1.开讲。
这一步也就是视听过程,我在从许多录像带、光盘上找来与课文说明相关的电影画面和图片,重新编辑,使之成为按课文说明顺序的一段电影。再给电影配上英语朗读的声音,同时加上一段优美的音乐为背景,使得一幅幅无声的画面成了有声电影。在电影播放的同时,屏幕上同时出现课文的文字内容。这一步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视听,让学生大致理解课文内容。电影画面可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使得抽象性的说明文字有了直观的体现。而英语朗读,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听力,又可给学生 这样一种印象,即,他们在看电影画面时,似乎旁边有人在用英语委婉地对画面解释,学生就会产生一种亲切感。这有助于在情感上让学生理解内容,加上优美的音乐为背景,可以增强学生美的享受,艺术的陶冶,而屏幕上的课文文字内容,在学生听不懂英语朗读时,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获取语言信息,加强理解。总之,这一步把电影画面,课文朗读、背景音乐、文字说明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视、听、读三种角度加强学生的理解。同时,学生可获得美的享受,这不但能使学生容易理解课文,而且能把枯燥的说明文变成了学生颇感兴趣的电影体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充分理解掌握课文打下了基础。
2.具体分析,这一步可分三小步来完成。
⑴1-3分析
课文的1-3自然段主要对地球的概况、海水的盐度及地中海进行了说明,由于这三段都比较简单,可通过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以地球的概况为例。(T:teacher; S:student.)
T: Here is a picture of our earth taken from space.From this picture,we can
final that if we see the earth from space,the earth just looks blue.Then
why does our earth look blue?
S: Because two-thirds of our earth is couered by vast o cans.
T: Right.From the picture,we can also find hat we can see only little solid
surtace of our earth.Why?
S: Because much of our solid surface lies below the sea.
这样就完成了地球概况的分析,再以海水的盐度分析为例:
T: As we all know,our people can’t drink the sea water in our daily
life.Why?
S: Because the sea water is sacty.
T: Right.Just because sact is contained in the sea water,the sea water
becomes salty.Besides salt,how many other minerals are wntained in the
sea water?
S: (Together) Eleven minerals.
T: The sea water often becomes dirty.It the see water becomes dirty,how
does the sea water keep clean?
S: The seaweeds in the seas will produce varivus chericals.Ans those
chemicals can keep the sea water clean.
这样,对海水盐度的分析也已完成,对地中海的分析可用同样的方法,在三段分析完之后,可让学生做个练习,在屏幕上留下一些关键字,让学生根据这些关键字,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这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当然,这三段分析都要结合图片,演示相机进行,以方便学生理解掌握。
⑵4分析
第四自然段,是关于珊瑚生存条件的说明。可先让学生回答什么是珊瑚,同辈 植物还是动物,让学生了解了珊瑚是什么之后,给学生两分钟时间去默读课文,充分理解珊瑚的生存条件,为检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可设计九题是非题,看学生是不是掌握了珊瑚的生存条件。再问学生世界上最长的珊瑚床在哪儿,有多长。这一步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⑶5分析
第五、六自然段,是死海分析,可问学生人为什么在死海中不下沉,原因是死海海水的盐度高。死海海水盐度为什么会这么高,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归纳出死海海水盐度高的四个原因。学生归纳出四个原因之后,问学生死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名称。死海是不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湖泊,完成死海分析,通过这一步,学生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归纳能力。
3.巩固性操练。
进行了具体分析之后,学生大体地已掌握了一些具体的细节内容,这时,可以设计一些填空题和选择题,巩固学生已掌握的内容。及时的复习巩固,可大大加强学生的理解掌握。
4.联系实际,开展讨论。
这一步把课堂上所学内容与现实环境问题联系起来,开展讨论,可锻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加强训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们知道,目前,由于环境的污染,全球气温日渐变暖,气温变高,海水温度也会随之升高,而珊瑚只能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生存,水温的升高,导致珊瑚的死亡,珊瑚的死亡,又会破坏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自然会想到要治本,即与污染宣战,保护我们的地球免受污染。这样,也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为此,可设计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讨论。
As we know,the weather of our earth is becoming hotter and hotter, then what will happen to corals? What will happen to our humans? And what should we do immediately at present?
首先,考前认真研读《考试说明》,是因为《考试说明》充分体现了命题的指导思想与命题的基本原则,具有规范考试命题和指导备考的双重作用。
《考试说明》不仅细化了《考试大纲》有关考试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而且明确了试题的题型设置和难易比例,并提供了示例样题,大大增加了考试的透明度。因此,研读《考试说明》,除了关注学科所考知识点的表述,更要关注有关能力要求的说明,注重由应知走向应会,减少盲目性和不确定性,从而更为全面准确地实施各项复习应试的策略。譬如对2011年江苏语文高考《考试说明》中关于现代文阅读取消选择题而完全采用简答题和表述题的说明,就不能只停留在题型变化的理解之上,而是要全面分析题型变化会给文本解读、问题思索及思考应答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甚至包括赋分的变化,都要能相对应地加以说明。
其次,考时答题内心有所说明,是因为在各种表达方式中,说明尤为强调科学、客观有标准,这正符合考试特别强调公平、公正的原则。同时,说明又是语文试题答案呈现的主要表达方式。
2010年江苏语文高考试卷,直接与说明的表达方式关联的就有好几处,涉及阅读对象、问题设置和终极要求等。像要求提取关键词的第3题,语段本身就是说明文。再就是在题干上直接明示要求加以“说明”的,有第9题的(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第16题:文章题为“谈静”,但最后一段才写到“静”,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特别是作文,“绿色生活”的命题包含了较多的说明的成分,加上“除诗歌外,文体自选”的要求,写成说明文或者具有说明方式的文章也就很自然了。
必须充分认识:以阅读理解、阅读鉴赏为主体的语文试卷,其所有关于文本解读的问题都需要用说明的方式来进行回答,包括关乎文本全篇的思路、意蕴、情感和指向文本局部词、句、段的含义、作用、特色等。其中,凡明确要求加以说明的问题,又更为强调客观性和逻辑性。回答问题要客观,就是要从所问对象(指向)的实际出发,不能有丝毫的主观臆测和判断;回答问题讲逻辑,就是要完全合乎对象的特征以及自在的存现关系。譬如第9题的(2)对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所表达的惜别深情作简要说明,就必须说清楚“醉”与“别”的关系,是因为就要与知音惜别而借酒浇愁,不能只说“借酒浇愁”或“不忍分手”;对“江风引雨”,更不能用叙述或描写的方式来替代说明,或者把诗句翻译了了事,必须要说清楚此时风雨与诗人心中情感的关系,即悲凉的心情在凄凄风雨的烘托下愈发凄凉。再看第16题要求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讲求说明的顺序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在有了先后次第标识的框架下,对象和目的又决定着只可说明而不是复述。不少考生以叙述加说明的方式来加以回答,看似也答到了全文的思路,但完全是一种扫描式的碰撞,根本谈不上“简要”。
更多的时候,说明会渗透在高考语文试题问与答的结点之上,也就是针对所问,从分析对象到思考问题,最终组织应答,说明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思路和表达。像第13题,要求简要分析领队的形象。所谓分析,本质上就是要具体说明作品通过对人物哪几方面的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形象特征。需要的是说明而不是描绘,不明究理的考生自然不能简洁明快地点对点地加以说明,而是罗哩罗嗦地复述故事情节或对人物乱加评论,明显搞混了表达的主次轻重。还有第11题,要求分析画线部分描写峡谷险峻气势的表现特色。综合所问的对象和所提的要求不难看出,只要能概括说明作者为显现峡谷险峻气势而如何进行描写的即可,包括视角、方法、效果等,而不必做联想式的描绘或点评。其实,即使是像第7题判断下列对文言语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也还是一个能否说明的问题,即必须对相关选项的表述做出明确的为何不符合实情的说明。
面对语文试题,从审读题目到给出答案,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有所“交待”总是必要的。除了以说明的方式明确做出回答,更多的还是要在做出判断或组织应答时经历一个内在的思考、分析并加以自我说明的过程,这就是思维力,其对于确定结果的重要性是毋容置疑的。就拿第2题判断“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来说,就绝不能单凭感觉来做判断,至少要对其中使用不恰当的三个成语及其句子有所说明。选择的结果只是一个符号,但排除、筛选的过程却包含着说明的要素。由问什么到选哪个、答什么,始终都离不开对“为什么”的追寻,特别是文学类作品阅读中的探究题,更是过程性说明与终极性说明同在。像第14题: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首先,探究的结果必定要以说明的方式表达出来;其次,将探究的要求或方向具体落在文本上,就是要搞清并说明“小说―形象―意蕴”的内外联系。对形象,只要能说明类别特点即可,无需叙述描绘。据此就不难看出,《溜索》中有人物形象和动物形象,有个体形象和群体形象。然后分别说明其意蕴之所在:人物的个体形象体现了一种在艰险面前不畏缩的态度,人物的群体形象体现了一种在艰险面前讲协作的精神;动物的形象有牛、马、鹰,都是为了来隐喻人,意蕴自然各有侧重。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说明作者对其笔下这些形象所怀抱的情感态度,或褒或贬当一目了然。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了解它的特征开始的。包含有古诗文阅读、现代散文或小说阅读、现代实用类文本阅读几大块的一份语文试卷,强调的是对考生语文综合素质能力的考查。应对这样的考查,就必须识得文本,懂得文体,只有深切了解并准确把住阅读对象的属性特征,才有可能与文本作深入的对话。而说明正是把住不同文体、文本特征最直接明了的一种方式,因为说明之“明”恰是落在对象的特征之上的。因此,只要触及文本阅读的主观题,都应有一个先于答题的关于文本属性特征的自我说明,而后再以说明的意思伴随着对题干的解读,并最终将这些意思融入到答案之中。像第12题,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各有什么作用?只要能够说明“写牛是为了写人,环境描写也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也就能顺理成章地说明“牛的恐惧从侧面表现出峡谷的高峻”,“牛的恐惧映衬出了‘我’的紧张,牛的恐惧反衬出领队等人的无畏”。小说《溜索》四个主观题回答的如何,无不与自我是否清楚并能说明小说的要素关系有关。还有第9题(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分析之前,要在心里说出送别诗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大致走向,而后再联系诗句说明“代”的角度变化以及“情”的深远,其实也就是用诗句的意思来说明陆时雍如此评价的道理。不少考生简单地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作答,失却的正是对相关评价的具体说明。
说明之于作文的意义,更多的是关于“题”的各个方面。从命题看,由“提示语+题目+要求”三部分组合而成的作文试题,其中的提示语总是客观、平实地解说、介绍有关的对象或概念,并且事物与事理的说明同在。通过“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解说,也就很自然地导出了以“绿色生活”作为作文题目的要求。从审题看,能否准确领悟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即提示语与题目之间的关系,与能否做到符合题意作文息息相关。当提示语已明确指出“绿色成为崭新的生活理念”,作文还大写特写绿色的本义,不仅谈不上深切,而且很容易偏离题旨。那种把“绿色生活”当成衣食住行皆要带一个“绿”字的叙述或议论,无疑是没弄明白“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不是颜色而是理念的解说。
作文不能认识试题中相关说明的意义和作用,撇开提示语,又不能够自我准确地对题意做出解说,文不对题的情况比较严重。文本阅读答题,对分析思考过程中要有交待说明的意识认识不足,说不出也说不清该与不该,只好撒大网逮小鱼。从2010年江苏语文高考试题的设置以及考生应答的实际可以看出,认识不到说明作为一种介于形象与抽象、局部与整体、问题与答案之间不可短缺的思维与表达方式,认识不到过程性说明与终极性说明在阅读与写作时或内言或外表的价值和影响,就难以保证条分缕析、探幽抉微地答题和作文。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文明古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应该传扬的。而对于21世纪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要重视语文教育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只有让学生在小学语文中学习到最优良的文化内涵,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意义。人文素养是一种精神方面的素质与内涵,只有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和提高人文素养,才能真正从小抓起,全民提高文化内涵,也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语文功底,从而形成教育的良性循环。
二、提高和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具体方法
1.教师提高自身素养,做好示范
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人文素养,首先就应该从老师做起,从古至今一直有为人师表的说法,所以,要想从实际上提高和培养人文素养就必须让教师提高自身素养,做好示范。例如,在讲授《大自然的警示》时,教师可以在分析课文后,升华主题,呼吁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爱护动物,尽自己的力量去维护身边的环境,然而,这种单纯的讲述总会掺杂着无力,如果教师平时注意自己的言行,无论走到哪里都爱护环境,对身边的垃圾随手拾起,不浪费水资源等,就会形成上行下效的好效果,从而达到培养人文素质的目的。
2.活跃课堂气氛,渗透人文关怀
人文素养,不仅仅在语文教学中有所体现和提高,这其中还包括一种氛围下的人文关怀。小学阶段的学生一般处于7~13周岁,这个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很难全神贯注融入整节语文课堂中,为了让这种情况下学生人文素质有所培养和提高,教师可以适当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例如,在讲关于亲情的文章时,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文情怀,教师可以通过比赛的方式让学生抢答自己为父母做过的事,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会进一步渗透人文情怀,达到更加完美的教学效果。
3.创设情境,陶冶人文情操
除了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活跃课堂气氛,渗透人文关怀的方式外,还要学会创设情境,陶冶人文情操。众所周知,小学语文的内容一般都是记叙文或者说明文,如果只是单纯的简述,相信并不能达到培养人文素质的目的,所以,创设情境是非常好的选择。例如,在学兔赛跑时,如果教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然后再让参加表演的学生总结心得体会,那么,就会让文章寓意更加深入人心,从而达到提高人文素养的目的。
4.构建发展评价,提升人文情操
一、转换文本,链接教材提取信息
现行人教版语文教材中,虽然非连续性文本占的比例较小,但基于非连续性文本指导缺失的现状,教师要在日常阅读教学中,充分解读教材中文本的内在含义,挖掘并开发身边的课程资源,有意识地把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有机地整合起来,努力实现两种文本的互相转化、渗透和补充,通过一定程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即是将连续性文本变换形式,创建非连续性文本,如渗入表格、图形、说明文字等因素,培养学生提取文本关键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前、课中或课后因时因课制宜,分层设计作业单,引导学生用图表的形式梳理、罗列文本关键信息。
(一)课前“预习单”,提取信息理框架
课前预习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师需精心设计“预习单”,它能帮助教师摸清学生的学习起点,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和心理发展水平,从而寻找适当的衔接点和切入点。同时,它也能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减少预习的盲目性,使其真正经历预习的过程,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笔者在设计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说明文《鲸》的预习单时,紧扣说明文的文体特点,以概括意思为主,列举说明方法为辅,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特点,发现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
这样的预习单,以表格的形式梳理,类似板书,条理清晰,指向培养学生从连续性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预习单的第一题,有效地引领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初步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段意,同时也为在课堂上梳理课文内容做了铺垫,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这样的作业设计,既为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概括能力提供“扶手”,也为非连续性文本提取信息能力找到训练点,可谓一举两得。
(二)课堂“学习单”,转换文本提升能力
课堂中蕴涵着丰富的学习资源,它可能是课文内容的重难点、可能是知识的生成点,可能是情感的出发点,也可能是技能的培养点,思维的发散点。因此,课堂交流中使用的“学习单”,必须根据学生的起点、文本的内容、课堂的把握等因素,精心设计,与教学环节紧密结合,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系,非连续性文本的一大特点就是用图表来直接显性地说明问题。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连续性文本中的要素,通过设计表格等方式,使其转变成非连续性文本,从而提升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
如,在一次全区公开课比赛中,一位青年教师上的是四年级下册的《寓言二则》中的《扁鹊治病》,该教师精心设计了一分《处方单》,让学生做“名医扁鹊”,为蔡桓公开处方。
这则寓言讲述了扁鹊几次面见蔡桓公,看出其病情,急盼医治却遭到蔡桓公拒绝,最后延误病情,致使其无药可医的故事。课堂上,学生在自主阅读课文后,提取出文本中有价值的信息,规范地填写了处方单上的诊断记录,不仅从连续性文本内容中提取关键词信息,转换成表格形式的非连续性文本,还以清晰的表格为抓手,梳理文章的脉络结构,为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处方单”的使用改变了课堂教学的结构,将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发展学生阅读能力为导向的课堂教学。学生在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中,锻炼了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以及综合学习的能力。这样的作业设计,实现了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共同提升。
学生通过读连续性文本,根据文本的内容,将其转变为非连续性文本。同时创建的非连续性文本是对连续性文本内容的梳理和归纳,有助于非连续性文本内容的理解;这样多创造机会接触非连续性文本,不仅培养了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更能使他们充分认识到非连续性文本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提高了学生对此类文本的阅读兴趣。
(三)小组“展示台”,迁移文本促进实践
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主题单元的教学内容,有不少图表信息,可视作是含有非连续性文本的多重文本。那么,教师就可用非连续性文本的方式来组织教学,让学生从文本中概括、提取信息,创建图表梳理内容。这样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能使他们习得阅读方法、提高能力,并进而指导他们在课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并通过QQ群或微信群等“展示台”,把自主的实践作业得以展示。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遨游汉字的王国”。这个单元的内容,打破了以往以句段为标志组合的文本形式,除了文字以外,还插入了历代书法作品欣赏的图片以及汉字演变的插图,汇编成一个个独立的篇章,也就是把多篇独立的文本放在一起组成多重文本。它们在内容上有各自的意义或价值取向,相对独立,又互为补充。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应着读图、读文字、看表格,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着重关注其背后所蕴含的相关信息。在读图的过程中,启迪了学生对汉字演变的关注和思考。
从教材中,学生了解了非连续性文本的基本构成形式,课后他们就从课内走向课外,积极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如追溯汉字的悠久历史,查找有趣的汉字故事,寻找街上的错别字,留意身边的书法艺术等。学生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不仅通过非连续性文本的图文对照式学习,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魅力,而且自主搜集图片或完成调查表格、考察报告等作业,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下提高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
因此,在现行的教材体系下,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点,充分开发非连续性文本资源,多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寻找接触和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契机。这类的实践性作业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作业的形式也变得更为多样化,会深受学生的喜爱。
二、图表梳理,课后实践比较归纳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意义,在于领悟出文本中“有价值”的内容,找出关键信息。因此,在作业的设计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归纳、推论等方式,正确地提取出信息,简单概括整理要点。这样的作业设计一般用于课后作业或复习整理时,要求学生对文本内容有着十足的把握,已经进行过深入的学习。
(一)比较阅读,在梳理中总结知识点
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的深层目标是考查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要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去归纳要点,找出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综合所有“有价值”的信息来完成评述和判断。
人教版的语文教材都是按照同一个主题来编排课文的。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整合单元内容,以比较阅读为核心,来系统梳理整个单元课文的文本特色。
学生在学完单元课文后,梳理整合了本单元课文的主题、内容以及语言风格特色,从各方面去比较阅读,从中归纳、提炼出各个罗列的要点,提高了运用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
(二)知识点整理,在归纳中有效复习
教材中的目录,也是一种非连续性文本的呈现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提前了解全册课文内容,也是进行分类预习和复习的重要文本。学生可以借鉴它整理出单元知识重点。这样的表格,既清楚地明确了学习要求,也对课文内容作了有效的回顾,可谓一举两得。
(三)思维导图,提炼文本的重难点
在学完了课文后,如果把课文的主旨动手画一画、写一写,那既是对课文重点内容的一种回顾复习,也是对提取到的关键信息的整合和梳理。
这种图文并茂的作业是一种思维导图,它以课文内容为基础,归纳提取课文的重要信息,凸显了要点。它利用非连续性文本明确地表达了课文主旨,也用图或符号形象生动地阐释了动物的行踪,不失为点睛之笔。
三、图文对照,迁移能力解决问题
非连续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或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一般包含数据表格、图解文字、调查报告等材料,阅读此类文本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评价信息,其关键词为“说明、解释、讨论”。那么,我们在阅读中就要采用图文对照的方式,提取出两者之间相关联的重要信息。
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存在着非连续性文本资源,如地图、公交站牌、火车发车时刻表、玩具说明书、广告商标、水电费单据、调查问卷等。就连我们每天所在的教室中也有许多非连续性文本,如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值日生表、评比栏等。这些阅读材料不是以单纯的文字显示,而是往往伴随着图表信息一同呈现,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让他们习得相应的阅读能力,从而实现“语文为生活所用”的价值意义。
(一)整合学科,图文对照读懂文本
在小学阶段,除语文以外,其他学科(如品德、科学、数学等)也会出现图表和文字等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的非连续性文本。因此,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加强与其他学科中的合作,整合学科之间的知识点以融会贯通。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提高其思维的缜密性,培养他们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笔者所在地区现行教材《现代小学数学》配套使用的《数学单元期末综合卷》二年级下册中的一道题目:
谁说非连续性文本就一定要放在高段年级实行?看!低年级数学教材已经为我们做出了解答。该题的设计意图是为了巩固三位数和四位数的加减法,但在这里插入了一张银行的对账单,这就需要老师打破学科的界限,从图表中提取出关键的数据信息,并理解“账户余额”“收入金额”“支出金额”这几个关键词的意思。只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建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系统,数学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二)契合活动,创造性地设计有价值的文本
学校少先队定期会开展红领巾跳蚤市场义卖活动和图书漂流活动,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绘制海报,将班级主题特色和亮点,图文并茂地展示在宣传海报上。
此类文本的教学方式较灵活,教学地点不一定在课堂上,也可以在文本出现的场所;教学的主体也不一定是教师,可以请家长参与;教学时间不一定是整节课,可以贯穿整个活动的始终,也可以根据文本的内容自行确定。总之,应因地、因时、因人灵活处理。
(三)实践生活,比较筛选运用文本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非连续性文本,能否正确提取其中的有价值的信息,直接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多接触非连续性文本,通过比较、筛选、归纳、推论等阅读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提高阅读能力。
如笔者学校的一位老师开设了一堂《喜迎G20,邀请外宾游杭州》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公开课。课堂伊始,老师就创设情境,让学生为即将要到来的嘉宾选购一款杭州特产龙井茶作为礼物。可是超市里琳琅满目的货架上,到底该购买哪一款呢?于是教师就让学生自主阅读关于“龙井茶叶”的多重文本,其中包含着龙井茶的文字介绍、超市的包装图片、价目表、说明书页等,通过阅读这三款介绍西湖龙井茶叶的非连续性文本,让学生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比较它们的异同,从而找到最为合适的、性价比最高的一款推荐给来宾,作为伴手礼相送。
学生通过看价格牌、包装袋上的说明及生产日期等资料,以图文对照的形式,比较筛选各项信息,在综合了产品的价格、生产日期(区别陈茶和新茶)、产地(西湖产区和浙江钱塘产区有别)、是否有英文说明(外宾是否有可读性)等因素后,选出了最正宗的、有诚意的茶叶礼盒。这样的比较阅读,切实解决了真实情境下的实际问题,很有意思,为学生日后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方法指导。
课后,学生还饶有兴趣地制作了游杭州的计划方案,方案图文并茂,充分凸显了杭州的特色。这项作业不仅提高学生的作业积极性,还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得到了家长们的肯定。
综上所述,此类作业设计不仅填补了教材中非连续性文本内容的缺失,实现了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的有效转化,还增加了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此类多元化的实践性作业的实用价值,以兴趣带动学习,把阅读的视野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整合各学科内容,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多布置一些能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其能力发展的作业,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同时,我们也要引导学生搜集生活中一切非连续性文本素材,积累生活经验,在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从而在实际情境中解决相关生活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何瑞珠,卢乃桂.从国际视域论析教育素质与平等——PISA的启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