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村精准扶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人口一直是我国贫困人口的主要组成结构,也是地方政府实施精准扶贫的主要着力点。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逐步加快,很多农村人口流入大中城市,造成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留守人口脱贫困难。以黑龙江省孙吴县为例,孙吴县为省级贫困县,辖内农村贫困人口众多。孙吴县创新扶贫开发机制,积极引入合作社农民产业资本进入扶贫开发,通过实施整村搬迁,发展优势产业带动农村人口脱贫。辖内红旗乡建设村位于原202国道边,占地面积9.6万平方米,在册户26户,常年住户8户,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是典型的贫困村。针对该村具有区位、资源禀赋等优势特点,孙吴县政府提出聚焦产业发展,实施整村搬迁扶贫的工作思路,并在精准扶贫上进一步明确产业方向,确立了发展“安格斯”肉牛养殖和开发汉麻特色产业,并与沿江乡哈屯现代农机合作社接洽,达成合作意向。哈屯玉米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是省级规范社和国家级示范社,拥有固定资产4000多万元,去年合作社实现纯收入3700万元,农机力量雄厚。该合作社于去年4月初投资70余万元完成了该村整村搬迁工作,置换农村建设用地8.7万平方米。同时,申请注册了哈屯天马种植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入社,并承租耕地6500亩,占该村耕地总面积的67%,种植汉麻5000余亩,并带动周边种植汉麻1.5万亩。该合作社还计划投资2000万元,建设6栋1.2万平方米标准牛舍,养殖“安格斯”肉牛1300头,建设1000平方米晒场、800平方米汉麻加工车间和400平方米办公楼等基础设施,硬化场地4万平方米。现已完成办公楼、机库和一栋牛舍建设,硬化场地面积1万平方米。合作社还通过雇用建设屯农民方式,增加其经济收入,精准支持农民脱贫致富。此外孙吴县还计划在今明两年通过农村整村搬迁,发展优势产业方式实现23个村、1.6万贫困人口脱贫计划。地方政府的创新扶贫方式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完善农村信用评价环境和信贷政策支持上还需人民银行组织协调金融机构予以支持。
二、存在问题
(一)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资金缺口大。农村整村搬迁除了安置搬迁农民的费用外,还需要配套产业跟上才能实现精准扶贫,所以参与的企业需要有较强的实力。以红旗乡建设村为例,安置农民费用仅需要70余万,但配套产业投入需要2000余万,按此推算,孙吴县23个村实现整村搬迁和产业升级就需要1至2亿元的社会资本投入,如果推广到黑河市全市就需要近十亿级的资金,推广到黑龙江全省就需要百亿级的资金量,而且参与企业除了硬件设施投入外还需要必要的流动资金支持,大规模的推广资金缺口较大。(二)农村信用评价环境建设还需进一步推进,搬迁村农民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为了解决农村信贷资金投放不足的情况,近些年来人民银行一直在持续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缓解农村贷款难、贷款贵的难题,在一些基础较好的地区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在一些基础环境较差,地方政府推动较弱的地区还没有取得进展。以黑河市为例,在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全辖五个县(市)中仅有两个县(市)取得进展,其中就包括孙吴县。截至2016年8月末,依托人民银行县域信用信息系统,孙吴县涉农商业银行共计为227名被评为信用户、信用“示范户”、信用“示范村”的农户发放贷款2270.7万元,其中:以信用方式给信用“示范户”发放20笔,金额125万元,年利率5.6%;以保证担保方式发放65笔,金额300万元,年利率5.625%;信用“示范村”中有162户获得贷款,贷款金额1970.7万元(1845.7万元执行年利率5.625%,125万元执行年利率5.6%),每年共计为农民节省利息支出98.54万元。所以还需要扩大推进农村信用评价环境建设范围,缓解搬迁村农户贷款难、贷款贵的难题,在推广农村整村搬迁,发展优势产业上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的优势。(三)信贷政策还需精准到位。在支持农业生产上人民银行一直给予信贷政策支持。除了扶贫再贷款外,人民银行还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向支农商业银行给予流动性支持。但由于涉农银行较少,主要以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银行为主,造成竞争压力不够,再加上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商业银行为了覆盖风险,造成落实到农户手中贷款利率居高不下,现阶段涉农商业银行贷款年利率普遍维持在9.24%左右,所以在支持农村整村搬迁,发展优势产业上还需进一步精准降息。
三、相关建议
一、驻点村基本情况
***村地处***东南角,人多地少,资源匮乏,村集体经济薄弱,全村共***户,有7个村民小组共***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亩,其中水田***亩、旱地***亩;林地***亩,水面***0亩。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16户418人。通过动态调整,我村有贫困户115户407人,其中2014年脱贫6户28人,2015年脱贫30户147人,2016年脱贫20户56人,2017年脱贫46户139人,整村脱贫出列,存量13户43人,通过政策保障,今年可如期脱贫。目前,***农户主要经济来源仍然是以务工为主,收入不平衡,农民增收渠道单一,农业产业效益低下,农民文化素质偏低,观念落后。
二、驻村工作开展情况
1、人员资金真投入。人员真投入,县妇联主席***同志严格履行驻村单位负责人每周驻村一天一夜,入户走访,指导精准扶贫工作,驻村工作队全脱产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县妇联全体在编在职人员都参与结对帮扶贫困户。资金真投入,县妇联为支持***精准扶贫工作拨付资金5万元,同时积极和县扶贫办对接,申请项目款5万元,真正做到全员参与、全心投入、全力以赴。
2、“一户一策”拔穷根。把入户作为前提,整合市工作队、县工作队、村干部力量,分组开展脱贫工作“回头看”,主要是按照市委提出的要求,重点对贫困户的政策落实情况、每一户有哪些“六个当家”、是否利用“六个当家”自主发展产业或者与村级扶贫产业对接、每一户增收情况、脱贫情况等,做到入户、入户、再入户。通过“回头看”入户走访,我们基本摸清了全村115户贫困户“六个当家”情况,其中当家田107户、当家技59户、当家圈34户、当家园72户。同时,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根据每家的实际情况,结合村级产业规划和县扶贫政策,与贫困户共同商议,形成初步“一户一策”,鼓励贫困户以“六个当家”自主发展产业扶贫项目或找到增收门路。
3、“一村一法”牢底盘。为确保村产业发展项目尽早落地开花,我们与村委会班子成员始终把“一村一法”贯穿扶贫产业的谋划、实施和建设全过程,先后多次考察项目,结合村资源禀赋,科学制定村级产业发展规划,形成了特色种养殖、生态旅游等全面开花的扶贫产业格局,为精准脱贫夯实底盘。成功建成了100千瓦光伏发电站,2017年6月底并网开始收益,直接带动我村115户贫困户分红;由***出资26万元、村集体投入10万元产业资金、同时贫困户入股,共计投入46万元建成***果园,引进杂柑60余亩,吸纳50户贫困户入股,预计亩产收益在2万元左右;年初由县妇联牵头出资建成7万多棒食用菌种植大棚4个,直接带动6户贫困家庭种植发展产业,人均增收7500元:同时带动12户贫困户就业,人均增收400;由***镇政府牵头投入40万元建成冷冻库1个和食用菌收购点,为本村及周边村食用菌种植服务。在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同时还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如新***专业合作社投入300万元引进芡实种植770亩,直接带动我村85户贫困户进行土地流转,户均增收800元,带动7户贫困户家庭就业,彻底改变了土地常年水灾导致的“十年九不收”局面。
4、结对帮扶暖人心。市县的标准每个包保干部不少于3户不多于5户的要求,重新调整,县妇联驻村工作队2人,在编人员4人全部参与帮扶贫困户12户。所有帮扶责任人每月至少入户一次,让贫困户在脱贫的路上不再孤单。因县妇联在编人员只有4人,普通党员包保贫困户,发展动力不足,积极对接***44个支部,把普通党员包保贫困户调到湖师各支部书记,做到因户派人、精准帮扶。
5、多措并举强造血。为从根子上真正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县妇联引导***村因户施策、因人帮扶,多措并举,对症下药、靶向治贫,戮力同心拔穷根。比如,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茶叶种植、苗圃基地、芡实种植、等,根据合同年限以及签订时间不同,每亩的流转价格基本在200到600元之间,一是推动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以农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就业,进行农业产业化调整,已成功引进芡实种植600亩,带动5户贫困户就业,;二是鼓励农户发展家庭农场,延续湖蒿种植100亩,带动10户贫困户就业。目前张畈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总面积的74%。农户每年得到土地流转收益36万元;三是发展生态旅游业,与***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合同,经村里协调将7、8、9三个组的湖塘面积,进行转租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带动了村里5户贫困户就业。
6、设施建设到村户。目前,已投入资金142.3万元,完善村组道路沟渠建设,修建通组公路2.6公里,投入7.5万元加固通村公路路肩;投入资金27.4万元,修建学生上学公路1.93公里;新建的***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村小学和标准化村卫生室,均于2016年投入使用;从省发改委争取200万专项资金用于“三八港”整治,2017年3月已完工;投入资金9.9万元,改造新建一座“五十五”千瓦排涝站,三座抗旱站和一个蓄水池。
7、金融扶贫见真效。县妇联精准扶贫工作队及村两委对***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15户逐一上门宣传政策,鼓励贫困户贷款干事创业,目前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23户贫困户享受贫困户小额贴息贷款,5户贫困户通过***开发公司以企业方式贷款带动就业。
一、村基本情况:
万田畈村位于七里坪镇南面,是镇区非重点贫困村,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湾,总户数266户,总人口978人,其中农业人口978人,总劳动力465人,外出务工劳动力300人。版图面积约4500亩,拥有耕地面积1350亩,林地2000亩,水面积110亩。主导产业是种植花生、水稻。村民主要收来源是种植收入和外出打工收入,村共有党员36名,村书记1人,村副主任1人,计生专干1人。
二、精准扶贫基本情况:
扶贫开展以来,经过建档立卡和几次自然人口变更的动态调整后,现有贫困户66户156人,其中2014年已脱贫贫困户1户5人;2015年已脱贫贫困户8户23人;2016年已脱贫贫困户11户38人,2017年脱贫贫困户46户90人,其中包括一般贫困户26户89人,低保贫困20户47人,五保贫困户20户20人。
三、“五个一批”情况
“五个一批”情况按照相关要求落实到位,包括发展生产脱贫66户156人,占比100%;易地扶贫搬迁共19户20人,占比28.8%;生态补偿脱贫1户5人,占比1.5%;发展教育共20户77人,占比
30.3%;社会保障兜底57户128人,占比86.3%。
经过一系列申报验收,我村共有16贫困户享受危旧房改建,其中,2016年改建10户,2017年改建6户;共解决53户贫困户的饮水不安全问题,2016年已脱贫贫困户解决11户,2017年已脱贫贫困户共解决42户;市场主体参与精准扶贫决3个,共带动贫困户决26户;共有专业合作社5个, 46户贫困户入社,有11户贫困户进行自主创业;贫困户务工39人。
四、到村资金落实情况:
两年以来,我村基础设施新修便民小道2800米,投入资金10万元,安装路灯80 盏,投入资金11.5万元,新建文化广场及百姓大舞台1个,投入资金16元,户外宣传栏、宣传画58个,投入资金2.4万元,安装3套体育健身器材,投入资金3万元,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了提档升级(改扩建/新建),投入资金25元,新修通村、通组道路路基2.8公里,投入资金8万元,垃圾治理投入资金4万元,新建公厕8个,投入资金8万元。
五、到户资金落实情况: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村20户享受低保救助,领取低保破救助金14.3万元,19户享受五保救助,领取五保救助金26.79万元,12户住房进行全拆全建,享受奖补资金30万元,4户住房进行部分改建,享受奖补资金4万元,为20户的学生提供教育资助,减少家庭就学支出,提供了7个公益性岗位,户年均增收5000元,25户享受金融扶贫政策,户贷款5万元加入杉宝生态农业及将军红册茶油市场
主体,累计分红18.3万元,55户参与光伏扶贫,年均分红3000元, 10 户自主发展产业养牛,1户自主发展产业养峰,奖补资金7.3万元。
六、抓精神脱贫激发内生动力
精准扶贫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在于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驻扎在村、促带动、挖潜力、激活力,全力激发贫困群众的自主发展意识,促进精神脱贫,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营造“我脱贫,我光荣”的良好氛围。
扶贫扶智,补足精神之“钙。在全镇范围内全面开展脱贫宣传教育,通过召开“场子会、院子会、户主会”三会,全方位、全覆盖、多频次的活动,把中央、省、市、县各级好的扶贫政策宣传到全镇;全面开展扶贫“知识竞赛”和“讲脱贫故事”的活动。我村共累计开展讲脱贫故事3次,极大地调动贫困群众脱贫的热情和信心。
七、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1、抓党建引领、促精准脱贫。认真开展支部主题党日学习教育活动用党建+提升支部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把新时代的责任扛在肩上,把精准扶贫放在心上,做脱贫攻坚的组织者、引领者。帮扶者建好管好用好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使群众生产离不开、生活离不开、感情离不开。完善“村两委”办公的工作制度和考勤制度,每天记好工作台账;大力发展年轻党员,加大后备干部培养力度;培养一批党员致富能手,推动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每月坚持召开支部主题党日,加强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坚持“”等基本制度,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2、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引进在外能人回乡,在村七组合作建300亩养殖基地,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同时带动村民增收。
今年6月***同志来我村任第一书记,随后在九月份,市**公司又增派了两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更加壮大了扶贫工作队伍。在驻村期间,协助村两委向上级争取到扶贫资金共计170余万元,其中:农机服务队50万元,已用于购买一台耕地机、一台收割机、一台旋耕机及一台挖机;一期鹌鹑基地项目60万元;村庄整治20万元;新农村建设30万元;市**公司赞助用于村部基础建设资金13万元(5万用于村部水泥广场、5万用于路灯、3万元用于村卫生所改造)和3台空调、1部投影仪等学习生活设施。通过大家的一系列努力,使得田心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时农机、光伏、鹌鹑等项目也让村里的贫困户当年就享受到了红利分配。
在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工作方面,**村目前贫困户共有26户52人在校就读,其中学前教育4人、小学24人、初中20人、高中4人,均享受到了教育补贴,无一缀学。村内卫生所也在今年完成改造,使生活区和医疗区分离,建成了标准化村级卫生所,极大地改善了村内就医条件。帮助33名贫困户办理了慢性病证,使他们能充分地享受国家医疗补助政策,并在村内设立5个公益性岗位和4个扶贫专岗,一定程度上缓解村内贫困户经济问题。同时,已完成全村所有的危房改造和重建工程,确保所有村民的住房均为安全。
在基础设施建设与村庄环境治理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截至目前,硬化村级公路共计2.9公里,主干公路两边排水沟和人行道铺砖合计4.9公里,其它附属设施也在同步施工中。还统筹了十万余元专项资金,新建安装路灯40余盏,极大地方便了村民晚上平安出行。新村部门口广场地面硬化1200多平方米,一改过去下雨满地泥泞的场面,展示了田心村良好的环境风貌,也便于组织开展村内各项活动。为了解决农村饮水难、水质差的问题,村组织新建自来水饮水工程,为全村送上“放心水”、“方便水”,经相关部门检测,全部达到安全饮用水标准。
《方案》主要内容如下:
一、目标任务
“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以下简称“万企帮万村行动”),以民营企业为帮扶方,以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为帮扶对象,以签约结对、村企共建为主要形式,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动员全国一万家以上民营企业参与,帮助一万个以上贫困村加快脱贫进程,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打好扶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二、总体要求
1、“万企帮万村行动”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部门联动、民企帮扶、社会参与,努力实现政府扶贫、社会扶贫和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脱贫的有机结合。
2、“万企帮万村行动”坚持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将帮扶重点向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人口聚集。
3、“万企帮万村行动”坚持“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光彩理念,组织民营企业自觉自愿、量力而行,以开发式扶贫为重点,帮助贫困村建立扶贫长效机制,努力实现村企互惠双赢。
4、“万企帮万村行动”坚持“做贡献”与“受教育”相统一,引导民营企业家积极参与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在先富帮后富实践中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对社会的信誉。
三、帮扶途径
各级工商联、扶贫办和光彩会要在总结提升以往组织民营企业参与农村扶贫开发相关工作基础上,指导民营企业因地制宜选择具体帮扶途径,包括:
1、产业扶贫――引导民营企业通过投资兴办企业,开发结对村的资源,提高生产力、提升附加值,带动贫困村经济发展;
2、商贸扶贫――发挥民营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以及渠道和信息优势,通过采购、代销、委托加工、农企直通车等形式,帮助结对村对接外部市场,带动农户增收;
3、就业扶贫――引导民营企业采取多种形式,通过本企业或下游企业为结对村提供就业岗位,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就业质量,增强劳动力的可持续就业能力;
4、捐赠扶贫――引导民营企业发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捐款捐物、助学、助老、助残、助医等形式,改善结对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5、智力扶贫――引导民营企业借助人才优势开展智力帮扶,向结对村群众教授实用技术,帮助结对村群众更新生产生活观念,提高生产技能和生活质量;
6、其它扶贫――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创新扶贫模式和途径,如:指导和扶持结对村致富带头人创办企业,激活贫困地区内生动力;牵头组建或参与管理农村专业合作社,提高贫困群众的生产组织化水平;在结对村设立产业帮扶基金,按照低息运行、滚动发展原则,以金融手段帮助农户发展生产;借鉴定点扶贫工作经验,从企业中选派人员驻村帮扶,带领贫困群众发掘优势、创业致富;发挥企业家个人影响力,为结对村引入更多扶贫资源;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电商扶贫;组织企业员工开展志愿者服务等。
四、工作分工
各级工商联、光彩会牵头,扶贫办配合:积极争取党委政府促进结对帮扶企业的健康发展,优先享受当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当企业遇到经营困难无法完成帮扶目标时,要协调新的企业接力帮扶;要教育企业在结对帮扶过程中守法诚信,充分尊重和保护农民利益;要充分发挥行业商会、异地商会在“万企帮万村行动”中的特色优势和积极作用。
各级扶贫办牵头,工商联、光彩会配合:本级专项扶贫资金、行业扶贫项目,优先向结对村倾斜;本级统筹支配的扶贫贴息贷款,要优先支持参与结对帮扶的民营企业;要协调政府有关部门,确保企业在结对村的各类投资和捐赠,依法享受优惠财税政策;企业在帮扶过程中遇到障碍和问题时,要积极协调予以解决;要跟踪帮扶进度,做好统计工作,每年汇总民营企业在结对村的投入情况、规划落实情况和主要成效。
五、实施进度
1、签约启动。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光彩会联合发文指导,各级工商联、扶贫办和光彩会广泛动员,组织企业与建档立卡贫困村签约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并将结对名单上报全国工商联扶贫与社会服务部。2015年10月17日(扶贫日),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光彩会共同组织启动仪式,同时开展系列宣传活动。
2、制定规划。各级扶贫办、工商联和光彩会共同指导、协助签约企业针对结对村的实际,制定具体帮扶规划,明确政府工作任务、企业帮扶措施以及落实时间表。各省级扶贫办负责汇总本省份结对村的帮扶规划,上报国务院扶贫办国际合作和社会扶贫司。
3、示范指导。各省级工商联、光彩会牵头,扶贫办配合,在以往工作基础上,从当地签约结对村中选择5个典型村,于2016年6月30日前,上报全国工商联扶贫与社会服务部。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光彩会将从中选择部分示范村,将民营企业在这些村的好做法好经验,通过交流会、现场会、专题宣传等形式向全国推广,供其他签约企业学习借鉴。
4、调研推动。各级工商联、扶贫办和光彩会横向联合、上下联动,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寻找典型。各级工商联要加大调研成果转化力度,通过参政议政渠道,不断完善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政策建议。同时,在调研中发现企业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障碍,三方要共同努力,积极主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
5、验收总结。“万企帮万村行动”期间,各级工商联、扶贫办和光彩会每年要对照签约双方的帮扶规划,检查各帮扶主体的措施落实情况,总结企业的投入情况、采取的扶贫手段、取得的扶贫成果,统计经地方确认实现脱贫的村、户,逐级汇总上报到全国工商联扶贫与社会服务部。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光彩会将把“万企帮万村行动”实施情况及取得的成绩向有关方面做专题汇报,对做出突出成绩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广泛宣传。“万企帮万村行动”中表现突出的民营企业将优先推荐参加全国社会扶贫评选表彰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