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药厂实习鉴定实习记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根据市场调查发现,近些年来社会对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生的需求主要分布在药物生产技术、制药工程技术、药品营销技术、药品使用技术、医院临床药师、药房药师等岗位,这些岗位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执业技能,对综合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针对市场需求,高职高专院校可以制定大专业、多方向、模块化的课程教学模式,以大药学专业为基础,分化出制药工程、药品营销、临床药学三个专业化方向,在学生毕业之前,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和未来的工作内容设置专门的方向课,培养学生的药物生产技能、药物使用技能、药物营销技能等,结合校内校外实践学习环境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的训练,满足学生不同的就业需求。高职高专的理论课程虽然不像实践教学那样重要,但也有其本身的作用,学校应该结合课程体系设置理论教学内容,把一些与岗位脱节、重复、过难、过深的内容去掉,精简理论教学的内容,增设临床药理学、制药工程学、药品营销学、药事管理与法规等学科,使药学专业更加具有实用性,能够更好的指导学生实践。
2在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应该建立多样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效率。药学专业学生未来的工作方向主要是药厂、医院、医药企业等,学校可以设置成有机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等实验课程,先让学生学习实验操作,然后再参加理论考试;对职业学院的学生来说,动手能力比理论知识要重要很多,也是用人单位首先考虑的因素,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实验操作,可以按照班级建立开放实验室,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进行课外练习,每一个学期可以举办操作技能等比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和能力;建立健全实践考核体系,实践考核体系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检验,在检验中能够发现学生实践能力的缺点和弱点,采取措施进行改正和加强,实践考核体系应该在坚持公平公正原则的基础上,体现出学生的差异性,以课堂考核和课外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践能力测评,保证测评结果能够更真实的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
3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是分不开的,教师的职业素质对学生学习知识、学习做人都有重要的影响,职业学校的特点决定了教师不仅要具备理论知识功底,也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药学专业建设应该致力于建立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推进课程改革。学校应该严格教师的上岗制度,专业教师应该具备多年的从业经验,或者具有企业工作经验,鼓励教师考取相关资格证书,如执业药师、职业中医师、职业中药师、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等等,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学校应该积极引进和培养从企业、医院、科研单位工作过的,既具备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来担任教师,按照双师型的标准来引进人才,对于从企业、医院过来的教师上岗前需要进行岗前培训,使教师适应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思路,对于没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经验的教师,应该增加教学经验的年限,并安排教师去医院或者企业实习半年以上的时间,鼓励青年教师考取研究生学历,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定期举行教学研讨会,促进教师教学经验的交流与新课题的开发。
4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结合
校企合作是高职高专院校发展的重要方向,高职高专院校着重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实训室建设、器材设备、药材物品等的采购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对于学校规模不是很大的学校来说,学校需要承担巨大的资金压力,如果实践教学设施供应不上,就会严重影响实践教学,通过校企合作,学校能够缓解资金压力,安排学生去企业实习,不仅切实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有利于企业储备人才,是一个互惠互利的合作。学校应该实施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分布安排学生在学校和企业进行实习,不仅为企事业单位、医院提供了选择优秀学生的机会,也使学生能够更快的进入到工作状态中去,校企合作时最理想的产学结合方式,通过校企结合,学校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市场需求,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师和企业人才可以多沟通与交流,促进双方发展。
5加强教学中对学生的管理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无规矩不成方圆,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和教学管理是分不开的,教学管理包括课堂教学管理与实践教学管理。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在上课前教师应该履行学校规定的教学检查制度、点名制度、教学质量评估制度等,课程结束使完成课程教学小结表、试卷质量评估表等;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来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应该严格管理,落实实践教师、技术人员责任制,严格按照学生守则开展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和技术人员应该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和技术人员也要对学生提出要求,比如在实验前要填写预实验报告、准备实验记录、预习报告等,在试验中教师记录学生对实验的掌握情况,在试验后教师和技术人员做好工作日志,学生填好值日生登记表等。
6总结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中药制剂;实训中心;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4-0064-02
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江苏省唯一一所培养中、高职中医药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校始建于1958年,2004年12月成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在实践中秉承“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江苏省中药及制剂生产、经营等行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学校中药制剂实训中心的建成和使用,为深化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建设中药制剂实训中心的意义
有利于中药制剂现代化 近年来,中药制剂技术广泛采用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使传统中药制剂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中药制剂工艺技术是中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内容之一。提高中药制剂工艺技术水平,客观上需要一大批中、高级中医药技能型应用人才,这批人才的培养依赖于中医药职业教育,而中药制剂实训中心的建设为达到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有利于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和发展 专业建设是职业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工作,是学校抓内涵、抓质量、上台阶、上水平的突破口和着力点。而做好专业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加强实验实训设备的现代化建设,使实验实训设备和条件与生产、服务现场基本同步。中药制剂实训中心的建设,将大大提高中药制剂及相关专业的整体水平,有利于办出专业特色。
有利于“双师型”师资的培养 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中药制剂实训中心的建设,将有利于营造实践、科研的环境氛围,调动教师参与设计、研制开发新产品,与企业合作开发科研项目的积极性。这样,一方面可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增强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实践性;另一方面可使教师了解、掌握、运用新科技和新工艺,积极从事科研创新活动,从而加快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有利于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培养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是制药企业保证药品质量的基本制度。在GMP硬件、软件和人力这三要素中,人是主导因素。而现在学生不可能进入企业生产现场进行实训,导致理论、实验、实训和生产脱节,达不到预定的教学培养目标。中药制剂实训中心的建设,有利于学生在GMP标准下进行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以及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有利于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培养。
中药制剂实训中心建设的目标
实训中心建设有明确的定位 (1)实训过程具有专业基本技术技能的仿真性,使学生按照未来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2)在技术要求上具有专业领域的先进性,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学到和掌握本专业领域先进的技术路线、工艺路线和工艺技术实际应用的本领。(3)在内容安排上具有综合性,使学生通过实训不仅掌握本专业的核心技术和技能,而且熟悉和了解与专业相关的技术和技能,得到基本能力、基本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全面培训。(4)在设备利用上具有共享性,实训基地能与地方相关产业及省内同类院校资源共享。(5)在环境和总体设计上具有社会开放性,不仅能承担中医药中、高等职业学历教育的基本技术技能实训任务,而且能承担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考核任务,使学校实训中心紧密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产学研结合,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与一定的经济效益。
设备配置 (1)设备配置思路:目前,固体制剂市场占有较高份额,所以,中药制剂实训中心的设备以固体制剂设备为主,兼顾社会发展需求,液体制剂、注射剂等剂型设备为辅。根据学校的资金投入,结合实际情况,在设备采购使用上实行分步实施的方式,优先购置重点的固体制剂设备。(2)设备配置。主要设备配置见表1。
设备配置的合理性及购置的经济合理性 (1)设备配置的合理性。中药制剂实训中心的设备配置以领先或同步于国内目前大多数医药生产企业为原则,从而最大限度地真实显现药厂、质检部门等实际工作场景和生产岗位的要求,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目前大多数企业正在使用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并能亲自动手操作,熟悉各工作岗位工艺流程和方法。从设备配置来看,实训基地完全可以成为中医药职业教育实训教学、职业技术技能培训、鉴定考核和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基地。(2)设备购置的经济合理性。学校采用企业专家指导、参加全国制药设备展览会、前往相关企业及院校实地调研等方法,定出技术性能、质量、价格及售后服务等指标要求,再通过政府招标进行采购,保证了设备购置的经济合理性。
中药制剂实训中心的师资建设 为了提高中药制剂实训中心的教学能力,学校专门从行业内引进专家兼职,结合学校的专职教师进行相关实训教学,同时积极培养新教师,使实训中心教师同时具备教师和工程师的“双师型”能力素质。确保制剂实训中心的“双师型”教师达到15人以上,其中专职实训指导教师9人,兼职实训指导教师6人。
中药制剂实训中心的管理
管理机构设置及制度建设 (1)管理机构设置。学校和中医药系对实训中心实行二级管理,中药制剂实训中心管理按照小型制药企业的模式运作,在管理人员和岗位设置上完全按照企业管理机制模式。行政管理组织机构见图1。(2)管理制度的建立。中药制剂实训中心建立健全了管理条例和相关规章制度。完全按照GMP规范要求建立文件管理系统,制定了相关的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操作标准)和记录(过程记录、台账记录、凭证),以及类同于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
实训现场管理 (1)实训现场的规范化管理。实训现场完全按照企业生产现场布局,实训操作也完全按照企业生产流程组织实施,学生的现场实训管理模拟车间的管理体制,将制药企业的文化理念融入生产现场,严格按照5S现场管理规范要求组织现场教学。(2)实训车间劳动纪律管理。实行劳动纪律制度化,学生进入工厂企业因为劳动纪律被淘汰的逐年增多,主要就是因为平时没有养成良好习惯,学校和家庭对这方面的约束不够。为此,实训中心的劳动纪律管理制度非常详细,执行非常严格,使学生实训期间逐步养成与企业要求一致的工作态度和良好习惯。(3)现场管理科学化。在实训现场引进科学的企业管理模式,如定置管理、看板管理、目标管理等,重点放在班组等单元管理上,积极推广先进的5S管理,提高实训质量,同时提高学生的素养。
物料管理 (1)物料的账目管理。实训中心所用的原辅料、包装材料等必须按照财务制度,结合GMP的相关要求,详细记录,及时登记台账。(2)物料的使用管理。物料使用按照GMP具体的物料采购、使用标准规程执行,不得私自使用。(3)物料的节约。对实训工艺路线进行优化,从生产工艺流程上对物料使用做了详细规定,使部分物料在中心能得到循环使用,既可节约物料采购成本,又能达到实训效果。
设备管理 (1)制定设备的使用、维护、维修标准操作SOP,将设备管理规程编入中药制剂实训教材。实训过程中及时做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使用率。(2)制定设备及零配件的采购管理制度,严格采购申报流程,按需采购,减少设备配件的库存浪费,严格执行设备采购的财务管理制度。
运行成本的管理 (1)合理制定实训工艺流程,提高可重复使用物料的利用率,对于运行成本较高的设备实行集中教学,减少重复启动及清洁等造成的损失。(2)与相关院校在实训方面实行资源共享、合作教学,有效提高设备使用效率。(3)通过相关认证,使为企业产品代加工成为可能,如保健食品的生产、消杀剂的生产等,为学生实训提供新的思路。(4)通过对社会用工的技能考核,在服务社会的同时,降低中心的运行成本。
独立单元考核的管理 (1)中药制药实训中心共有实训设备50余台套,实训岗位230个,可同时容纳150人实训。为了有效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并规范实训管理,将实训中心的设备按照制剂工艺流程分为中药前处理单元、中药提取精制单元、中药固体制剂单元、中药液体制剂单元、中药注射剂和冻干剂单元、制剂包装单元、仓储实训单元、质量控制单元,每个单元按照班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同时对相应的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表格化考核。(2)各独立单元按照现场管理、成本核算、实训工作量、学生实训效果评价、实训质量、安全管理、纪律管理等项目进行详细考核,每月考核结果与各单元责任人的薪酬进行挂钩,考核结果定期汇总,作为每年进行人员岗位及薪酬调整的重要参考依据。
总结
取得的成绩 (1)中药制剂实训中心经过一年多的试运行,共进行了3200人次的学生实训,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有了质的变化。(2)高职中药制剂专业110名学生全部一次通过中药制剂高级工考核鉴定。经过实训的学生就业率达100%,就业后能直接从事企业关键岗位的设备操作,得到就业单位的一致好评。(3)培养“双师型”教师10人,中药制剂实训中心的建成使用,促进了相关实训课程的系统开发,新编写《中药制药设备实训教材》和《中药制剂综合实训教材》2本。(4)通过与行业合作,为制药企业提品实验十余次,为校企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
存在的不足 中药制剂实训中心建成不久,在运行过程中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如部分设备的使用效率较低、实训计划经常变动等,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以后的运行中要注意沟通协调,及时调整实训计划,提高设备使用率;对实训中心的安全管理要作为一项专题进行研究、落实。
特色展望 经过一年的运行,中药制剂实训中心已经使专业教学实现“七个合一”,即车间教室合一、学生学徒合一、教师师傅合一、理论实践合一、作业产品合一、教学科研合一、服务创新合一,在努力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养成了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此为基础,中心将积极发挥教学、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推广与服务一体等多种功能,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使中心成为推进专业现代化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新型公共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张萍,许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202-204.
[2]顾湘萍,周颖平.谈高等职业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101.
[3]高启明.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建设高职实训基地的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6,(9):152-153.
[4]石雷,刘学峰.高职药物制剂实践教学体系探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1):122-123.
[5]马庆发.职业教育实训中心有效建设研究[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