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研究方法;硕士论文;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首要问题,贯穿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它上与认识论、方法论相连,下与理论性质、研究问题紧密相关,是保证研究成果科学性的前提和保障。一、学位论文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生学位论文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研究生学位申请者根据学位授予要求而撰写的研究论文。它是评判学位申请人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和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是衡量研究生科研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也就是正确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研究事实所不可缺少的理论原则、程序、手段、方式和技巧。是保证观察可靠、判断、推理得以正确形成的原则、程序、手段、方式。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者秦宗熙和穆怀中、谢圣明认为社会研究方法的体系由三个不同层次构成,即一般方法、具体研究方法和具体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技术。

首先,一般方法包括哲学方法论、社会学的学科方法论以及逻辑方法论。其次,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法、个案法、访问法、问卷法、观察法、实验法、抽样法、社会测量法、典型法等。具体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技术。最后,研究程序包括四个阶段即选题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一般情况下,学生在论文写作上采取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采取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统计分析法、问卷法、测验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使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分析

硕士学位论文是一个硕士研究生写作水平的展现,而方法的运用则体现了作者研究过程中方法原则程序是否科学合理,这也就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分析得出思政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以传统的理论思辨研究方法为主,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意识,缺少相应的实证与量化分析

(一)研究方法自陈状况分析

在抽样的华东师范大学2014、2015年30篇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论文中分析发现,从整体上而言,有90.1%的学位论文明确交代论文研究方法。能清晰单列“研究方法”部分并作“详细说明”和“简要说明”的学位论文的比例比较大,这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论文的研究方法意识在已经比较高,研究的科学性从总体而言呈比较好的状态。当然,如果把自陈水平为详细说明和简要说明的论文判为“合格”的话,那么合格的比例仅仅有37%。

(二)研究方法的主要类别及其运用情况

总体分析后发现,理论学科硕士学位论文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理论思辨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在30篇硕士学位论文中,以文献研究法為主要研究方法的占60%,排名第一;以思辨抽象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的硕士论26%,排名第二;比较研究法为主占23%;其余还包括历史研究法、跨学科研究、调查研究等等占有一定比例。此外,100%的硕士论文的是融合两种方法以上的综合方法,融合的方式较为多样。

从以上可以看出,研究方法依然以经验研究和思辨研究等传统研究方法为主。文献研究法、思辨抽象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传统研究方法备受青睐,其中文献研究法的使用率100%。新的实证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访谈法等开始进入理论学科领域,使得研究方法更为丰富和多样化。

三、结论

(一)优点。通过分析30篇抽样可以得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的写作中方法意识逐渐增强,通过本研究的调查分析发现过去单一的研究方法有所下降,对研究具有实际指导价值的学科层面方法论和原则层面方法论急剧增加,这表明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出现了多元化趋向。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研究方法论趋向多元化意味着研究者对研究方法论认识更加深人,这也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同时,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种类多样性,尽管定量与实证研究方法的整体运用中占比例不大,但从调查结果可以说明研究生们已经意识到定量与实证研究方法在研究中的重要性,通过定量与实证研究分析更能确定的各影响因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研究技术的这一层次是研究方法结构体系中与研究成果联系最为密切的层面。一定的研究方法论和研究方式最终必然要通过具体方法与技术才能展现出来。

(二)存在的不足。通过对样本的分析,可以得出,虽然在毕业论文中很多人都陈述;了研究方法,但是研究方法陈述不够明确,甚至对研究方法本身并不是非常清楚,部分论文对研究方法敷衍了事,有的研究生将实证研究、思辨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规范研究及跨学科研究、多学科研究当作研究方法。事实上,从哲学和科学方法的角度看,实证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及跨学科研究、多学科研究都是开展科学研究的一种指导思想,是方法论。如实证研究与之对应的有实验法、调查法等。

定性与思辩研究多,定量与实证研究少。定量研究与实证研究在研究科学性能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从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定量和实证研究有所增加,但从总体上而言,定量和实证研究还是很少。通过案例、实验、非实验、实地研究,用事实情况及真实数据更能有力地证实研究者的观点的文章少。调查数据显示,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中以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这些以叙事性的定性研究为主导,从个人经验出发的感悟性、思辨性研究较多,说明定性研究仍是主要研究方法。虽然随着研究的深入及对研究的科学性的重视,定量与实证的方法逐步受到重视,但比较而言,运用的仍然较少。调查结果显示,在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最常用的定量与实证的研究方法是调查法,最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是描述统计。方差分析、差异检验及显著性分析等定量方法在论文中少有出现。

综合上述分析,在培养学生论文写作方法上,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方法意识,培养学生方法自觉,注重开设方法论课程的质量,提高研究质量,重视定量与实证研究,优化定性与思辨研究的结构,规范研究方法,树立科学研究意识,促进思想政教育学科理论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浩森、潘莉.理论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实证研究--以合肥工业大学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为例[J], 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 

[2] 袁方、王汉生.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14.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措施

一项活动的实效性, 通常是指活动预设目标的实现程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 充分发挥各种教育要素的作用, 通过科学的工作方法, 达到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精神、物质成果的教育效果的程度。①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现状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根据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和我国的现行政策, 毕业论文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和客观要求, 为帮助学生沿着社会主义方向的健康成长而进行的经常性的思想教育活动”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设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形成成熟的政治观和健全的个性心理, 帮助学生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成长。但是, 学生事实上的表现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设目标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反映了当前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尚待进一步提高。

1. 价值观上的差距。杭州团市委曾就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作过一项调查。在“人生最大的幸福是什么”的调查中, 被访者中27.9%的学生选择了“事业成功”, 27.2%的学生选择了“建立美满和谐的家庭”, 23.9%的学生选择了“为社会作贡献”, 17.4%、15.3%、11.5%的被访者分别选择了“生活宁静, 平淡一生”、“有知心朋友”和“受人尊敬”。在回答“你努力工作是为了什么”时, 有63.5%的受访者选择“实现自我价值, 得到社会承认”, 22.8%的受访者选择“使个人的生活水平有明显改观”, 15.6%的受访者选择为“国家和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③可见, 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 大学生立足抽象的人的价值, 以个体自我的价值实现作为其社会行为的核心, 注重个人需要和利益的优先满足, 强调个体本位, 社会、集体次之, 把个人当作目的, 把社会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在物质与精神关系上, 更多的注重物质的追求。部分青年学生的道德天平在“求利”的引导下倾向自身利益、期望和需求的满足, 物质或者说金钱成为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标准。在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上, 大部分学生认为“人们努力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息息相关”④, 强调索取是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向外界谋取必要条件的行为, 认为个人贡献与索取相应等价。

2. 行为上的差距。在个人文明举止方面, 有些学生过分强调个体行为的随意性, 随意、庸俗被少数学生认为是一种潇洒, 而对道德、纪律的蔑视与叛逆竟被视为个性突出的表现。受这种社会思潮的影响, 在校园内与大学生文化修养格格不如的不文明举止时有发生。在人际交往中和处理人际关系中应遵循的如自尊和尊重他人的原则常被一些学生忽视。在组织纪律性方面, 考试舞弊、旷课、逃学等现象在各地高校中均有发生。在尊重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方面, 不少学生对其并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学术上, 一些学生也表现出了道德上的缺失, 对于他人的劳动成果肆意进行剽窃等等。

另外, 大学生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也反映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不高这一情况。上海地区高校的学工部门联合做过一次调查, 据调查, 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评价, 认为“很有意义”的占26.6%,认为是“形式化的需要”的占57.4%, 认为“可有可无”的占8.2%, 认为“没有意义”的占7.9%; 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工作效果的

评价, 英语论文认为辅导员工作效果“相当有效”的占18.5%,“一般”的占53.9%, “不怎么有效”的占21.9%, “不清楚”的占6.3%。⑤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不高的原因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没能及时把握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没能及时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并且不能根据学生的这些变化及时地作出反应、提出对策, 导致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思想实际脱节, 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不高。当前, 我国大学生的思想体系和价值观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改革的不断推进而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市场经济和高校改革所具有的双重效应在大学生的思想变化中充分展现。从总体上看,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态是积极的, 但是还是有不少大学生由于认识能力、实践能力的欠缺, 经不起各种诱惑, 出现了思想上的偏差。高校里盛行的学生兼职、硕士论文家教等社会活动让众多高校“兼职一族”在接受社会实践锻炼的同时, 也感受到了学校理想教育与社会现实间的反差, 对学校所强调的理想道德与现实社会存在的断层感到困惑, 产生强烈的失落心理, 据某高校调查结果表明, 63%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正面教育与社会的现实反差太大。⑥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以及存在于学校人际关系中的非正常关系也强化了学生这种失落心理和矛盾心理, 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信任感和美誉度。

2.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素质不高、稳定性缺乏。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职工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 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最多, 最能够深入了解学生, 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他们对学生的影响最直接也最深刻, 他们的素质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素质如何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留学生论文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素质不高, 并且缺乏稳定性, 这极大地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现行高校体制的问题, 也有历史遗留问题。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人员构成相对比较复杂, 既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员, 也有许多其他人员。由于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高校常常将辅导员职位作为安排留校教师、行政富余人员、复转军人和高级教师配偶等的岗位。然而, 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教育者的要求来看, 高校辅导员对学生而言是政治上的引导者、思想上的教育者、日常工作的管理者和心理健康的调适者, 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教高的思想觉悟, 具备政治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 辅导员队伍必须是一支专业理论性非常强的队伍。

3.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陈旧, 滞后于时代。市场经济的趋利性、自主性、竞争性、医学论文开放性等特征要求人们必须是具有独立个性的行为主体, 即具有强烈的自主、自立、平等竞争、讲求实效、开拓创新的精神。但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部分内容, 不能适应这一现代人培养的要求。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这些社会问题对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 引发了他们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风气以及党风的思考, 如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这方面的教育内容, 或者仅停留在一般的理论分析或者口号宣传上,其结果只能是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降低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但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大学生进行客观的、理论联系实际的、针对社会各种问题的教育内容还很少, 很容易给学生以故意回避的感觉。另一方面, 学生在大学校园生活中, 经常遇到一些困扰他们的实际问题, 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理想与现实、恋爱与友谊等, 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 可能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尽管当前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已引起高校重视, 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相关内容仍比较单薄, 尚不足以使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4.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单一。原来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主要采用的是“我说你听”、“我压你服”、“我点你通”的单向灌输式。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学生们的自主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明显增强, 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 敢于直言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因此, 单向式灌输方法难以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回应。另外, 某些思想政治教育者没能恰当地处理好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 总是把学生当作客体, 主体与客体界限分明, 教育成了特权, 他们单纯为教育而教育, 常以命令的口吻要求大学生不准这样, 不准那样, 说教多于启发, 指责多于疏导,给学生以势压人之感。由于大学生处于主体意识的成长期,对此有着本能的抵抗心理, 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适得其反。

5. 高校缺乏思想政治工作的全员意识。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复杂的教育工程, 需要其他相关部门予以协助和支持, 但是在现实工作中, 学工系统管理多, 职称论文教学环节渗透少。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专业教学、行政工作长期分割没能形成合力。人们在思想上存在着“分工论”, 即行政领导和教师管专业教学, 政工干部管思想政治工作。同时, 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对专业教学学习要求很明确, 而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和要求比较笼统; 教学过程中, 除了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外,其他课程教学几乎只“单纯”传授知识, 思想政治工作没有渗透其中, 学校大环境思想政治工作的“全员意识”的缺乏极大地制约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的提高。 注释:

①郭新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探索》,1996 年第6 期

②国家教育部学生司:《大学生管理基础知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 年版

③董碧水:《当前青年最关注什么问题》,《中国青年报》,2001年2 月6 日

④陈正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诸因素及矛盾调适》,《宁波大学学报》,1998 年第2 期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普通高校的硕士研究生人数不断攀升。“入口”处招生比例逐步扩大, “出口”处的毕业生就业状况究竟如何。笔者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作为探讨对象,就当前的就业现状展开调查,分析其存在的主要原因,最后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中国高等教育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大学生为缓解就业压力不断走向考研道路,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不断放大。那么,经过三年的学习后,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到底如何,笔者走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具体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展开分析,试探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就业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悠久而又崭新的学科,学科建设随着改革开放而不断发展和丰富。1984年我国正式创立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教学、学生教育管理;科研;党政群团、企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工作等。但是跟据实际的调查显示,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大概是考博、考公务员、考各类学校和其他。考博方面,很少再有继续攻读本专业的学生,大都选择类似学科或者直接转向其他学科。考公务员方面,该专业研究生一直在屡败屡战中摸爬滚打,据其介绍,由于专业需求量小、没有工作经验等原因,他们只有选择条件较少但竞争激烈的岗位,也使得其不断受挫,困难重重。到各类学校方面,在被调查人数中,大都签约的是高职院校、本科院校,与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对口” 的岗位就要属辅导员了,但是如今辅导员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等也在不断深化,还有部分毕业生表示并不愿意做学生工作,所以学校就业前景也不容乐观。其他的一些就业方面,诸如各类企业、创业等,比例较少,该专业研究生大多倾向稳定保障的行业,也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尴尬。 

总的来说,该专业实际就业范围比较狭窄,毕业生就业集中在高校辅导员行列,考公务员和考博难度较大。加之该专业的理论水平较高,对现实社会的适应性和针对性较低,思政学生对本专业的就业信心不强,担忧“毕业即失业”,出现一些就业恐慌,没有表现出硕士研究生的竞争优势,当然,其中还有一些社会环境、就业观念等的影响。 

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 

当前随着扩招的步伐,普通高校的硕士点不断增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数量不断上升,但是普通高校的教育体制、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却没有同步的跟上。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来说,首先研究生的教育管理涣散,某些高校研究生处不能针对各个专业特点具体管理,大一统的管理方式既没有针对性又不能立竿见影,管理空泛。其次学科点建设缺乏资金和人力支持,专业教师配备不齐,课程设置陈旧落后。没有确实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导师制管理流于形式,许多研究生与导师联系甚少,没有较好指导研究生的学习和工作。再次就是人才培养方式上,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处理能力,然而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大都只是理论学习,埋头写论文,缺乏实践锻炼。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践锻炼要求不强,没有较好指导研究生认真参加思政工作助理环节和教学实习环节。另外研究生的就业能力也是值得思考的原因。 

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要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增强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各种素质和能力,就要不断加强硕士研究生的导师队伍建设,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达到和谐共赢的双向效果。各个学科点可以组建几支高水平的导师团队,研究生既可以跟随自己导师做科研,又可以在导师团队影响下,学习他们共有的学术道德素质、精湛的业务技能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加深导师与研究生的情感。同时,人的教育管理是主观的,需要客观的规章制度来完善导师制度建设,应建立一系列导师任免制度、导师评估制度、导师汇报制度等。 

(二)硕士研究生自我能力提升 

硕士研究生要成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走专业化道路,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各方面综合发展,这样才能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实力,把专业与自身更好的结合起来,突出个性优势,优质就业。 

首先要坚定信仰,做一个真正的者。其次要扎实学习理论知识,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要多学习相关学科理论,将他们融合贯通。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实践操作,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实习和思想政治工作助理实习中,学以致用。再次要提高能力,提升素质。 

 

参考文献 

[1] 谢慧.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择业观的探究.商业文化,2010,(10).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英文标题】

    【中文摘要】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技术理性的过度膨胀、人文理性的些微衰落,人们的情感逐渐迷失。情感冷漠、情感焦虑和情感郁结现象日益严重。实践中的情感问题呼唤着强化情感教育,但学术界却对情感问题有点淡化处理甚至视而不见。填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情感教育”研究方面的一些学术缺失,将有利于我们认清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困境的深层原因,认清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促进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改革和创新,理论上为社会转型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建设夯实基础,实践上则为进一步全面做好转型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模式创新提供方法论经验。近几年来,随着情感教育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问题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兴趣,并做了相关的研究,但是仍存在着不足。本文立足于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化研究的专业局限,跳出“经济人”、“政治人”或“道德人”的单向度思维模式,以“复杂人”为理论假设,不仅将情感教育看作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或工具,更是将它作为一种理念、一种目标和一种价值追求,使情感教育研究取向由工具理性升华为价值理性。本文的论证思路是,在分析情感的特征与功能的基础上提出情感教育概念,并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具体内涵和目的。从人性假设入手,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基础上对我国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情感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度分析,并根据社会不同阶层、利益群体的情感需求,提出了学校、社区、大众媒体、网络等多样化的应用途径,还对情感教育中的一些规律性问题提出了对策性思考。

    【英文摘要】 Today, China is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at technical rationality inflates excessively and humanistic rational constantly declines. Man lose their emotions gradually. The phenomenon of emotional apathy, emotional anxiety and emotional stagnation in society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 emotional problems in the practice calls for strengthening emotional education. However,academics turn a blind eye to it. It is important to fill some academic lack in the study of "emotion educ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t is useful to help us understand the deep-seated reasons which mak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 mess, recognize the important role of emotion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t will be benefit to promote reasonabl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ime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On one hand, in theory, It will lay a solid foundation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social transformation; on the other hand, it will provide methodology experience to make method and mode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atherly.In recent years, some schola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ve been interested in emotion education, along with emotion education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They have maken related research about it. But, there are still deficiencies. In this text, I break the professional limitation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s traditional mode research, jump out One-mentional thinking mode of humanity hypothesis as "economic person", "political person " or "moral person", based on the Marxist theory of people's all-round development. In my opinion , emotion education is not only a way or a tool, it is a kind of idea, a goal ,and a value pursui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f such, emotion education will realize the sublimation from the tool rationality to value rationality.In the text, I analysis the emotion’s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 propose the concept of emotion education , and expound the specific content and purpose of emotion educ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e humanity hypothesis of "political person", "economic person" and "moral person", I analysis the problems of emotion education tha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aced in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I propose various ways as school, community, public media, network and so on,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emotional needs of different social strata and interest groups. I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 thinking, according to some problems with regularity of the emotional education.

    【中文关键词】 情感教育; 社会转型期; 思想政治教育

    【英文关键词】 emotion educatio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论文目录】

    内容提要 4-5

    Abstract 5-6

    导言 10-12

    (一) 选题的意义 10-11

    (二) 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11

    (三) 研究方法 11-12

    一、情感在人类思想行为机制中的结构功能 12-27

    (一) 情感概述 12-17

    1. 情感的内涵 12-15

    2. 情绪与情感的联系与区别 15-16

    3. 情感的生理基础和外部表现 16-17

    (二) “复杂人”的人性假设 17-19

    (三) 个体的需要是情感产生的基础 19-22

    (四) 情感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2-27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概述 27-37

    (一) 情感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 27-29

    1. 西方情感教育的基本思想 27-28

    2. 我国古代情感教育的基本思想 28-29

    (二) 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涵义 29-33

    1. 情感教育的涵义及价值功能 29-31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函授学员;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一、函授学员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背景

(一)我国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函授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新的挑战。市场经济要求人与人之间作为一种独立的主体参与到社会建设中来,自主决策、自负盈亏,人与人之间转变为一种契约的关系。在市场经济的这种模式影响下,人们的思想意识有了新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是与我们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内容存在着一定冲突和矛盾的。我们不应回避这些冲突和矛盾,而是依据这种变化来对函授学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和内容做出“与时俱进”的调整。

(二)全球化给函授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新的机遇。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的思想和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受其影响,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便利,使各种思想在交流中实现了碰撞和融合,另一方面也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因素,西方一些国家打着自由、人权、民族、宗教的旗号对他国进行文化渗透,作为高职院校的学员如何去应对这些思想渗透,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用主旋律和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武装学员的头脑,是我们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网络科技的发展给函授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网络时代的到来使计算机网络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并默默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函授学员由于其学习形式的特殊性,受到的影响更大。函授学员在获取学习资讯、扩展知识面、进行交流的同时也会受到负面的影响,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错误的、阴暗的、低级的信息,这些对函授学员的思想健康有着负面的影响。

二、函授学员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一)函授学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现状分析。1、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意识不够强,偏重于对主体班学员和轮训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函授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有的教师认为对函授学员的培训重点在于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对函授学员无关紧要,只是一种陪衬,这种错误观点导致了思想政治工作在函授学员这方面显得不足;2、函授教育缺乏函授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现在函授学员在学习的时候是集中培训和自我学习相结合,在集中培训的几天里,班主任和辅导员往往是考察到课率、作业完成量等,教师主要是传授专业知识,存在着重视教学培养,轻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

(二)函授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现状分析。1、思维意识基本定型,函授学员不同于在校的大学生,绝大部分函授学员是已经踏入社会参加工作的,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更趋向于理性,具备了基本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准则,有了比较明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2、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观念趋向现实。最后是行为方式彰显个性,函授学员主要是进行单独的学习,集中授课时间不多,班级组织观念淡薄,个体需求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三)函授学员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现状分析。1、函授学员思想政治教育介体具有客观性,是能够被我们所认识和感知的,能够被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认识和操作;2、函授学员思想政治教育介体具有中介性,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两个转化”的中介,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互动提供了平台和阵地;3、函授学员思想政治教育介体具有发展性,是与实践相联系,不断发展的。这种由社会生产力引起和决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并会出现更加新颖的函授学员思想政治教育介体。

三、函授学员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索

(一)加强函授学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函授学员在高职院校学习的几年中,在校集中学习时间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的,因此,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是同函授学员接触最为紧密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研究和做人的榜样,通过言传身教,以渊博的知识、严谨治学的态度和高尚的人格、强烈的社会责任去影响着函授学员,发挥班主任、辅导员和任课教师在函授学员思想政

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鉴于函授学员相对普通学生比较成熟的特点,函授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发挥函授学员群体的自我教育的功能。建设起函授学员组织干部队伍,通过班长和支书对函授学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班级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发掘并提高函授学员干部的综合素质。

(二)确立函授学员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函授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发挥教师和函授学员两个积极性,使学校教育和函授学员自我教育互相协调,日常管理要同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根据函授学员学习活动分散的特点,高职院校要明确函授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严格学籍管理相结合,与日常管理相渗透,贯穿在整个函授学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管理中,通过加强函授学员的入学教育,严格函授学员注册工作、强化函授学员的日常管理,严格函授学员的奖惩工作等途径,有效实施函授学员思想政治教育。要将对函授学员的专业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的结合起来。函授学员在高职院校的学习主要是专业教育学习,专业素养的提高和顺利拿到毕业证书是函授学员的主要任务也是他们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