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抑郁症调查报告

大学生抑郁症调查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抑郁症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抑郁症调查报告

大学生抑郁症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 非主流文化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认知方式与情绪唤醒对大学生从事决策的影响 吉林省高校运动队对大学生体育认知方式影响的研究 信息网络对青年编辑认知方式的影响研究 非主流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 大学生非主流文化现象 网络非主流文化对中职生的影响 当前非主流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场认知方式对信息加工影响的文献综述 小学生认知方式对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影响 论非主流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困惑 电视文化对大学生社会认知的影响 太极拳的认知方式对治疗大学生抑郁症的功效研究 藏汉大学生认知方式前瞻记忆实验研究 社会认知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非主流文化对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非主流意识文化对学生的负影响及矫正 网络学习对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影响 转型期非主流价值观对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及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5] SAMUEI H. On Clash of Civilizations[J].International Data Information,2002(8):45.

[6] 王礼申.去个体化效应――群体偏差行为的心理学解释[J].科协论坛,2009(6):17.

[7] 张宇鑫.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双轨模式[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7680.

[8] 伍安春,.网络舆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2933.

大学生抑郁症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困难学生群体;差异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7-0081-02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困难学生群体的规模与范围在逐渐扩大。造成困难群体中个体困难的原因和时期不同,他们的个体需求也存在很大差异。面对这种现状,必须认真分析困难个体的差异性以及他们在不同发展阶段需求的差异性,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与对策,以充分发挥国家资助政策体系的助困育人功能。

一、困难个体需求的差异性

同样是困难学生,导致困难的原因不尽相同,其需求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一)经济困难学生的需求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大学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这类大学生面临比中学阶段更高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开销。为了节约支出,他们省吃俭用,尽可能减少生活支出,降低学习成本。经济压力是这类学生的最大压力,经济需求是他们的最基本需求。这类学生需要国家、社会和学校各方面的帮助,才能顺利完成学业[1]。

(二)心理困难学生的需求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中国贫困高考生调查报告》中指出[2],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压力巨大,人际关系趋于封闭,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低,甚至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自农村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单亲家庭、亲人重病家庭,在生活背景、生活习惯、知识面等方面与其他学生有一定差异。他们背负着经济与心理的双重压力,不愿意主动与他人交流,对未来感到迷茫,过度敏感,防范意识强,极易受到伤害。自卑、封闭、抑郁、无奈等不良心理影响着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如果这些心理问题不及时解决,就很容易产生焦虑症、抑郁症,使学生丧失对自己、对生活的信心,情况严重的则会产生自杀倾向和自杀行为。而这类学生通常不懂得该如何去化解心理困惑,渴望能够倾诉,缓解心理压力,得到老师和同伴的理解和尊重。这类困难学生更迫切需要心理方面的援助。

(三)学习困难学生的需求

学习困难学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没有感官障碍,但在知识、能力、品格、方法、体质等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达不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或医疗措施给予补救或矫治[3]。学习困难一般有三种表征:一是学习基础差,或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刻苦,但成绩不理想,挫折感较强;二是发展目标不明确,学习热情低,或学习时间不足,导致成绩大幅下滑,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三是由于经济困难、心理问题等因素的影响,压力过大,导致成绩较差。这类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学习能力强且学习成绩优秀,自尊心使他们内心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愿望,渴望得到良师益友的辅导和帮助。

(四)就业困难学生的需求

就业困难学生是指就业愿望强烈,但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而无能为力的学生。女生、身体残疾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能力素质储备不足的学生容易出现就业困难现象。如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他们需要花费相当大的精力和时间筹措学费、生活费等费用,学习成绩不理想,能力素质储备不足,无法支付校外招聘会或用人单位面试的相关经济支出,加之心理压力,他们在求职过程中更容易受挫和就业限制。这类学生迫切需要更多求职机会和就业帮助。

二、困难个体需求时段的差异性

刚进入大学,经济压力是困难学生群体的主要压力,经济需求是他们最基本的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发展阶段的困难学生群体中个体需求呈现出明显的时段差异性。

角色转变阶段,即新生入学第一学期,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面临着比中学阶段高的学费和生活费开销,内心矛盾、焦虑,加之生活环境改变,非智力因素竞争加大。在这个角色转变阶段,这类学生最大的压力是经济压力,经济资助是他们的迫切需要。

知识技能形成提升阶段,即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至大学三年级,大学生应注重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增强动手动脑能力、生存能力和做人做事能力。进入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后,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了一定认识,发展目标开始明确,发展方向逐渐清晰,独立意识增强,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国家助学贷款等资助可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但其中部分学生因学习精力不能集中,学习时间无法保证,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压力增大,以及非智力因素竞争处于劣势等原因,不断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开始出现自卑、冷漠、自闭、敏感、多疑、抑郁等现象,甚至出现攻击倾向,如果不注重引导,会诱发严重的心理疾病。此阶段,学生希望得到良师益友的个性化指导,少走弯路;期望得到较多的素质培养、能力锻炼等方面的机会,减少与其他同学的差距,得到理解和尊重。

大学四年级,大学生进入就业和考研选择阶段。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需要通过在校期间的知识学习积累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在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中体现自身价值。在就业求职过程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证明自己能力的证书和创新成果较少,加之经济拮据、心理压力大、自信心不足,担心在求职过程中受挫,他们需要更多求职机会和就业技巧辅导。而选择考研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希望缓解经济压力,轻松学习,减少后顾之忧。

三、解决困难个体需求的对策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学生个体困难的原因和困难程度有一定差异,他们在大学不同阶段的需求也有一定差异。对学生的不同困难若不进行有效帮助,可能会相互转化和衍生,出现复合型困难,甚至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只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措施和对策,才能合理调配资助资源,有效遏制学生由单一的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心理困难、就业困难等向复合型困难转变,保证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

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群体,在他们考入大学后,首先,可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按时报到。入校后,学校对其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核实,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其中,解决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解决生活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勤工助学等为辅。其次,国家应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面向高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共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通过国家、社会、学校的共同努力,他们的学费、生活费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和帮助。最后,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重点应放在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程序规范、认定制度健全、认定标准科学和资助资源合理调配上,尽可能做到认定准确、公平、公正,并结合这类个体实际需求,合理调配资助资源,尽可能做到按需施助、应助尽助、合理资助,切实让他们得到经济帮助,缓解经济压力,安心学习。

对心理发育尚未成熟稳定、社会阅历不太丰富的大学生,开展长期而持续的心理援助,有助于及时消除或缓解他们成长过程中所积压的消极情绪和精神压力,有利于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对心理困难学生的心理援助重点应放在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上。学校应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党、政、工、团的作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生活、交友、择业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制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承受挫折能力;建立学校、院系、年级、班级、宿舍、兴趣小组等不同规模与范围的心理干预体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针对学习困难或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任课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应多引导,多帮助,多鼓励,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接受效果;院系应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通过“朋辈辅导”,为他们答疑解惑;邀请高年级学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同学习困难学生谈体会、讲技巧、授方法;辅导员应加强学生管理,增强预见性,及时了解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因素,帮助解决学生实际困难,消除困惑,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和效果。

对于就业困难的学生,高校的就业扶持重点应放在就业能力提升和就业指导服务上。学校应挖掘校内外资源,建立校内外大学生实践、实习、创新创业基地,鼓励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实践、实习、创新创业活动,提升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做好就业能力储备;多开展素质提升类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鼓励学生参加岗位体验和岗位锻炼,提升就业竞争力;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求职机会和资金帮助,鼓励他们参加校内外各类招聘会,克服胆怯心理,增强自信心,增加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N].中国教育报,2007-07-14.

大学生抑郁症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北京市老龄化水平已经超过全国平均值,老龄人口占北京市总人口的13.66%,位居全国第四。(一般认为,总人口中60岁以上人口的比重超过10%,即为人口老龄化。)据专家预测,2010年以后,北京市老年人口将以每年4.7%的速度增长。到2050年北京市老年人口将超过650万人,占到总人口的比重超过30%。基本上,我市老年人选择的养老途径包括养老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经调研分析,机构养老已经呈现出如下种种地不足之处:

一、机构养老满足不了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

(一)目前老年人对住宿服务需求大而养老机构数量严重匮乏。

目前,我国老年福利事业发展的状况和保有的存量,与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养老服务需求不相匹配。截至2005年底,各地建有各级各类养老服务机构近39546家,床位149.7万张,收养老人1102895名。仅就床位数来讲,刚刚超过老年人总数的11%,较之于国际社会通行的5%~7%的比率相差甚远。尽管这几年我们大力发展社区为老服务设施和场所,兴办了7898所社区服务中心,“星光计划”也建起了近3万个“星光老年之家”,又增加几万张社区的养老床位,但与巨大的老年人院舍服务需求比起来,还属杯水车薪。许多贫困、边远地区及靠民间力量创办起来的养老机构囿于经费短缺、资源不足等方面的限制,服务内容不丰富,显得相对单调、贫乏,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服务需求也有较大的差距。

(二)养老机构中专业护理人员严重不足

最需要长期照料护理服务的失能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技能和生活能力不断退化,各种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老年性疾病越来越多,生活自理程度越来越低,对长期照料和康复护理等方面服务的依赖性需求越来越多,因此专业化的机构住养服务应是他们的最佳选择,机构收住此类服务对象,需要专业化的护理照料必须跟上,服务过程中各种专业知识、手法、技巧必须有充分的应用和体现。可是,反观我国养老机构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状况,却与失能老人的专一业化养老服务需求存在着巨人的反差。养老机构的专业服务人员严重短缺,现有的专业人员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我国取得养老护理员资格的仅有2万人,与上千万失能老人的潜在需求相比无异于杯水车薪,即使与上百万已经住进养老机构的老年人需求相比,也是一技难求、难以应对的。

(三)老年人心理得不到关怀

空巢现象使医学产生一个新名词“空巢综合症”,退休后一下没了压力而变得百无聊赖的老年人,各种内分泌水平低下,脑血管衰老,更易引发老年抑郁症。同时,老人婚姻破裂问题、再婚问题,再婚后的房子、财产及与对方子女相处出现问题等,都可能引起老年抑郁和焦虑。老年抑郁症表现的症状很多样化。有的老人孤独自闭不合群;有的这也不舒服那也不舒服,焦虑、失眠;有的甚至觉得了无生趣直闹自杀。

机构养老的弊病,使得居家养老的新模式呼之欲出,众望所归,其新的形式和作用,不妨分享一下:

二、正在实行的居家养老服务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从2008年开始,北京市各区县陆续实行了政府为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券这一政策,可享受居家养老服务补贴的老年人包括:具有北京市正式户口的60岁以上分散居住的城镇“三无”和农村“五保”、低保对象、低收入对象、市级以上劳模、归侨、纯老人户(包括仅与残疾子女居住的老年人),以及80岁至89岁老年人中的生活半自理或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90岁以上老年人。老人拿到服务券后可以找专门的服务人员或服务单位来购买自己需要的服务,如医疗保健、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等,然后服务单位可以拿着服务券到民政部门去兑换现金。

可以完善的工作内容包括:扩大享受政策的老年人的范围,也就是说要加大补贴的财政力度;增加服务单位的数量,服务种类,覆盖到社区;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评比鼓励创新;缩短兑换现金的时间周期,为服务单位赢得更多的主动权,能够更快地周转资金,为老人提高服务质量;最终付费方式的转变,可将纸质的改成刷卡终端,计次计量的累积服务。

三、逐步建立并完善社区养老设施,多角度全方位打造社区日托中心

做这样一个设想:老人们可以从早上九点到日托所,自带茶杯和茶叶,日托所内提供开水,老人在里面悠闲地看报纸,看电视,或者几个老人在一起拉家常,或者下棋、打牌,中午选择适合自己的口味,用4元―6元吃顿中饭,到了下午四五点钟,老人们各自回家,此时子女们也都下班回家了,一家人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这显然是一种成熟化得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日托所涵盖了各种各样全面的硬件设施及服务。这一天的8小时左右,社区至少应当提供给老年人这样的一些养老服务:

(一)社区非医疗照料

根据2005年首都医科大学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市老年人对社区照料服务需求率为城区51.4%,城乡结合部36.7%和郊区农村14.1%。调查研究发现半数以上的老年人对社区照料服务不满意,尤其是城乡结合部的老年人,究其原因可能是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建设不如市区,核心家庭的比例又多于农村,因此孤独感较为强烈。

对于非医疗照料的需求内容,调查报告中也有所涉及。排在前几位的分别是:提供娱乐场所、非医疗应急帮助、心里慰藉、陪同看病、重家务、基本生活照料、轻家务、帮助做饭或送餐等等。社区为老医疗服务,社区医疗机构为社区居民举行健康讲座,宣传健康知识,并定期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提供医疗服务。

(二)社区老年学校

1、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完善老年活动设施。成立教室、社区阅览室、市民学校、谈心室等,并配备各类文体设施,电视音响,各类图书、报纸等。让社区的老年人能够在社区的活动室内读读报、看看书、走棋打牌使社区的老年人的生活更充实。

2、积极开展文体活动。用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老年学员的校园生活,使老年人愉悦身心。经常组织象棋、围棋、乒乓球、书画、歌咏比赛等活动。同时,还可以老年学校为依托,积极组织大型文体活动,拓展老年学员的联谊空间,扩大老年人的社交面,推动社区老年文体活动健康开展。

3、加强社区资源的整合,全面发展社区为老服务设施。

(三)老年康复中心

2009年6月北京市最大的老年康复中心在丰台区莲花池畔莲宝路开工建设。建成后将设置老年康复床位600余张,与一期建成的300多张床位加起来近一千张床位,是北京市目前建设规模最大、功能设施最全、设置床位最多、服务档次最高的老年康复中心。该中心建成后将针对老年病医疗和康复提供专业的服务,可长期入住或短期治疗,收费也将比普通医院低。

老年康复中心规模缩小化,社区化,地域化也是老龄化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社区化的老年康复中心并不代表规模缩小,其业务范围也相应缩小,而应当以最大的老年康复中心为依托和支柱力量,辐射到各个社区,成为完善的地域化老年康复中心。

四、鼓励完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深化服务理念、服务内容

(一)建设志愿者队伍。大学生深入社区体验生活,可以且应当作为实习学分中的一部分,每年在各个时间段,分批次进入社区,就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分配到相关的岗位,这无疑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爱国情操,社会道德的一次提升,同时也切实解决了老年人孤独,无人倾诉,居家养老工作缺人手的一个长期的问题。

(二)建立养老服务从业机制。对于养老服务的从业者,应鼓励优先招聘本市失业人员、享受低保待遇人员和农村转移就业登记劳动力。被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和组织招聘的人员,按规定享受再就业相关优惠政策。

(三)专业化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就近分配。

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完全可以作为一项职业技能资格,提供给各街道失业人员及享受低保待遇的人员。由街道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再就近分配到各个社区,年龄上可以放宽,55岁从业于居家养老服务,因其熟悉地理环境,熟悉人际关系,不可不谓是有的放矢,更加适宜。

大学生抑郁症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作为初中生,我们离“大学”还有一点远,但也不太远。这次我们来讲几个跟大学生有关的故事。

宿管阿姨道歉:改变,从心疼开始

前不久,湖南湘南学院的一幢学生宿舍楼门口贴出一封“道歉信”,写信的是负责打扫这幢楼的保洁员曹阿姨。原来,曹阿姨除了打扫卫生,还负责给学生寝室送桶装水,因为每天送水的时间是在中午1点钟左右,正好是学生午休时间,部分学生感到自己被打扰了,向学校提出投诉。为此曹阿姨向同学们写信公开道歉。

信中,曹阿姨除了因“影响了大家休息”而请求同学们原谅之外,也解释说,在中午时间送水是出于“无奈”——曹阿姨身体不好,无法承担一桶桶水的重量,只好叫老公帮忙;而老公也有自己的工作,只能抽中午时间赶过来做这件事。信中还写道:“我们工资不高,只能去兼职。”“我老公比我更辛苦……他整天很忙碌,希望你们谅解。”“希望各位同学珍惜现在拥有的时间,好好学习,用脑去赚钱,而不是像我们这样用体力来赚钱。”“希望你们再一次原谅阿姨。”

读完这封道歉信,我心里隐隐作痛。我相信大多数同学会和我一样。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一颗怜悯体恤别人的心,会心疼别人的贫困、劳苦、不幸……所以许多人读了这则新闻后,都批评那些投诉曹阿姨的同学不知民间疾苦,不懂得宽容与体谅。

但也有人问:假如你是那个被打扰了的同学,还会这么“知书达理”吗?这个问题问得好!当我们不是“当事人”的时候,往往会特别“懂事”;但如果发生的事情与自己有关,情绪一上来,就顾不上什么“不忍人之心”了。其实我更愿意相信,这些投诉的同学是因为不了解情况,我想当他们看到这封道歉信的时候,心里也会触动,也会为曹阿姨一家的辛苦感到心疼,为自己的投诉行为感到不好意思,并且从这一刻起开始改变,开始学会将心比心,让自己多去想想别人的“不容易”。

“易粪相食”:改变,从震惊开始

有这么一个“有毒食品警告网站”,如果你是想去了解一下“什么东西不能吃”,可能看完以后,问题就会变成“OMG!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吃”。

今年5月,由复旦大学研究生吴恒创办的这个“掷出窗外网”突然蹿红,甚至因为流量猛增而出现了暂时崩溃。网站非常详尽地收录了近几年全国各地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还有吴恒和他的团队撰写的调查报告,报告的题目叫《易粪相食:中国食品安全状况调查》。

啥叫“易粪相食”?字面意思是,你吃我的便便,我吃你的便便,大家交换着吃……很恶心是不?但你看过这个网站就不难发现:1.将这些年来被曝光的“毒物”列成清单,凡是你能想到的食品几乎无一幸免;2.那些有毒食品的炮制者和贩卖者大多坚定地表示自己“绝对不吃”。于是乎,我们就不难合理想象出这样的状况——做三聚氰胺奶粉的人早餐吃的是苏丹红鸭蛋,做苏丹红鸭蛋的人在街边买了一串用地沟油炸的臭豆腐,做地沟油的人回头给自家小孩喂了两颗皮鞋果冻……“易粪相食”的说法很难听,甚至会让你胃部不适,但它确实就是现实的某种写照!

吴恒说他曾因为没有孩子、不经常外出吃饭而对毒奶粉、地沟油表示“情绪稳定”,但是当得知他常吃的牛肉很可能是用牛肉膏制成的“假牛肉”时,他震惊了。震惊之下他终于意识到:“永远不要对他人的苦难无动于衷,谁也无法保证下一个不是你。”

之后,吴恒开始大声疾呼,想让更多人清楚自己的处境有多严峻,因为这样才会有“改变的可能”。能改变吗?我郑重地向你推荐这个网站,如果你也感到震惊,我想改变已经开始了——至少将来会少一个毒害别人的人,我相信。

“洋葱网”:改变,从行动开始

目前的大学里,普遍都有“校园网”,收费低廉,有的甚至免费,但网速那叫一个慢啊,打开网页都得等半天,有学生说简直比得上去学校澡堂子洗澡——排队等候的时间比洗的时间长。校园网的龟速让人头疼,但如果安装校外服务商的网络,多出的一大笔钱又不免叫人肉疼,难怪怨声载道。

但是有一位大学生GG没有抱怨。

他叫黄超,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面对校园网慢、校外服务商贵的纠结,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在校外租房,买几台服务器,一半接入电信网络,一半接入校园网,从服务商那里买来带宽,然后通过自己开发的虚拟网关,以“多人共享”的方式分发给自己的同学使用。当然同学们不是白用,需要交点费用,黄超的“定价”是每个用户包一年350元,包两年600元,以此等费用,享受高速上网服务,这样的“性价比”堪称强悍!

这就是南航学子们津津乐道的“洋葱网”,它运行一年来已经拥有了300多名固定用户。而同时,在大学生普遍抱怨“找工作难”的形势下,黄超未及毕业就已被杭州一家知名的互联网公司聘用为算法工程师。

世界上许多事情看上去确实很有理由去抱怨,但抱怨到底改变不了什么。想要改变环境,改变自己的人生际遇,唯有停止抱怨,然后思考、学习,付诸行动。

·有话说·

【本期新闻话题】近日,上海有关方面正在酝酿打造一所“男子高中”,初衷是为了应对“男孩危机”,扭转“阴盛阳衰”的局面,唤醒“阳刚之气”。比如,在教学时充分发掘男生的思维优势,还可以开办一些诸如拳术、摇滚乐队等具有“男人味”的课程。也有人认为此举可以“防早恋”。如果有这样的男子中学(或女子中学),你愿意去读吗?

参与讨论:锐角网“比较锐的锐角”圈子

欢迎登录锐角网(省略),搜索“比较锐的锐角”,参与话题讨论。

龙二太子:

青春期男女生互相吸引是人之天性,非要硬生生把他们隔离开来,不管什么理由,都可能造成两种不好的结果:一是压抑成自然,跟异性难以沟通和相处,说不定连性取向都变异了呢,还谈什么“阳刚”!二是因为周围没有女生,很难培养出忍让、宽容的绅士风度,遇到点事就要拿“男人的方式”——拳头来解决,把“粗鲁”当成“阳刚”。所以,我坚决不上什么男校。

苏右耳:

作为女生,我也不愿意上女校。你们知道一个班级如果没有男生会是什么样吗?我们班里25个女生,9个男生!女生之间勾心斗角,那整个一宫斗戏啊,语文老师亲切地称我们班为“后宫班”……要是男女相对平衡一点,有阳刚、强势一点的男生来压压阵,也分散一下那些“小主”们的注意力,情况是不是会好一点呢?我想,成长过程中让我们接触各种各样的元素,我们的世界才会慢慢地丰富起来。

吴所畏:

我并不特别渴望读男校,但我觉得男校没什么不好的,特别是那些“男人味”课程还是蛮吸引我的。有人说全是男生反而容易出“伪娘”,我不知道这是什么逻辑。军队里都是男子汉,著名的英国男校伊顿公学也是绅士与豪杰辈出的地方。再说,读男校就意味着不和女生来往吗?学校生活本来就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学校和学校之间也常会有各种比赛和交流活动。另外你们不觉得,考试老是考不过女生很不爽吗?读男校就没有这个问题啦!

·我看见·

【爱情】

江苏科技大学南徐学院72岁的章老师,因老伴有抑郁症离不开他,就把她带到课堂,“他在台上讲,她就坐在下面,一脸幸福地聆听”,课程结束后,老伴会走上讲台帮他收拾教具、作业本,然后两个人挽手相携离开。

近日,章老师的学生把这样的画面拍了下来,发到了QQ空间里,结果引起“疯传”。这一段“老爷爷老奶奶的爱情”令万千网友由衷地感到温暖与动容。

【睡衣日】

学校里忽然出现200多名身穿睡衣的同学……还有老师,这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今年5月,南京外国语学校推出了“睡衣日”活动,参加活动的师生们穿着睡衣在学校里度过一天的学习生活。这个活动的发起人陈老师说,“睡衣日”的目的是为了创造一个“大家一起做同一件事”的机会,增强同学们的集体归属感。

【“高三吊瓶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