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感教育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作为幼师要避免只重视知识教育和技能表现,忽视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和态度。幼儿创作作品的过程是他们表达自己想法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所以要鼓励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克服过分强调技能和技巧的做法。幼儿美术活动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审美经验,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此外,根据幼儿个性的发展状况和需求,要对其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予以适当的指导,才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幼儿园教师教学过程中美感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教师美感教育培养首先要提升美术欣赏能力。审美与艺术是相互的,没有审美就没有艺术,没有审美情趣和审美洞察力,就不可能创造出审美价值较高的绘画作品。美术欣赏的作用是培养幼儿教师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水平。首先要选择适合的作品,尽量选择对教师教学有帮助、跟平时技能训练有关系的作品。教师通过欣赏,了解作品的不同风格和表现技法,并从中汲取经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教师通过作品欣赏,思考分析艺术作品和现实间存在的距离,并从欣赏过程中体会艺术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和理论修养。同时也可将学到的技巧用于日常教学中,如将美术理论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相结合,选择更加恰当的美术欣赏内容,引导幼儿学会欣赏,并通过色彩、线条、形状等形式向幼儿传达美的信息。其次是自身专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幼儿教师在美术创作时,提高造型能力,把握色彩关系和色彩变化规律,表现出来的物象会更真切。教师在训练中可大胆地采用多种美术表现技法并融入环境创设,为幼儿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画面颜色要接近自然,这样的色彩可让幼儿产生丰富的想象力,更容易使幼儿产生共鸣,从而引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增强创作的想象力。幼儿教师要根据教育活动的需要自制玩教具,提供幼儿感兴趣并适合的活动材料进行活动。幼儿玩教有利于幼儿认识事物,促进智力发展。教师制作玩教具的过程也是创作美、发现美、欣赏美、传播美的过程。教师可利用感知自然美的能力,积累美、创造美,从活动中体验创作过程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的环保意识及创新意识,强化了教师的手工能力。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如一次性杯子、蛋壳、毛线等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生活,从中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这也是一名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三、结语
培养审美情感的教学措施之一中学美术教学需要教师领导学生体会美丑的概念,从内心找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美丑评判标准,学会自己去发现美丑、感悟美丑,从美术作品中吸取美的方面作为自己作品的“养料”,摒弃丑的方面。而引领学生独立地欣赏美术作品是因为美术审美的第一步就是来自于欣赏着的直观感受,只有独立地进行欣赏,没有外界的打扰,才能够形象直观地借助声音、模型、图像等,使美术认知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单一走向多元化,不断地丰富学生对于美术创作的想象力。
二、树立学生审美观念,加强实践学习
培养审美情感的教学措施之二在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处理过程体现了学生对于情感表达以及语言表达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加强学生对于美术实践的培养,在实践中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尤其是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应该运用正确有效的教学方式去寻找适合于学生审美情感培养的方法,教师可以从平常的小事中注意自己的着装的选择,尽量以和谐的色彩、庄重大方的风格作为服饰的穿着形式,以一种“微教学”的方式用服饰去引导学生发现美。
三、引导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关注学生内心活动
培养审美情感的教学措施之三学生平时的人际交往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内心活动,在人际交往中学生个人情感体现的同时也会触及到他人的内心所想,这是一种情感互相表现的情感交流,也是发现美的过程,学生发现美、感悟美的形式不仅仅体现在对其他美术作品的欣赏,同时对于学生所接触到的各种事物都会在内心有一种情感的表达,美术作为一种视觉以及造型艺术的体现,只有通过视觉对事物进行感悟,才能够发现美的所在。要想使学生做到发现美并感受美,就应该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生活,因为美术作家的艺术灵感往往来源于生活,美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所以,教师应该利用这种美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体验生活。利用美术艺术美化生活,这就是美术教学的真正意义所在。
四、结语
语言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学会使用这门语言,而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往往是那些基础扎实、个性活泼开朗的学生愿意与老师沟通并且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基础较差的学生则三缄其口,这就要求老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克服消极的情感,树立起自信心,这样才能开发出学生学习语言的潜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环境对情感因素的影响
1、影响外语学习的情感因素
克拉申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影响学习者习得语言的因素主要有:
(1)动机。从心理学的角度,动机被定义为“:能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越强,所产生的内在驱动力就会越大。Gardner和Lambert认为,学习动机主要有两大类:一是融入型动机(integrativemotivation),即学习者希望通过学习目标语而融入目标语文化;二是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motivation),是指学习者以语言作为工具而达到某个目的,如参加考试、找到一份令人心仪的工作等。动机又可以分类为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如有的人学习外语是为了通过学校的考试,而有的学习者则目标长远,是想为将来的事业打下基础;动机还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学习者为了自身的兴趣、目标而读书,而外在动机则是为了达到家长的要求或者是获得奖励而读书,二者应该结合起来,才能对学习者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2)焦虑。焦虑是一种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表现为非常在意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害怕出错,害怕发音不准而被人嘲笑,表现在口语上尤为突出,焦虑程度高的人在学习中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3)自信心。焦虑程度高其实是缺乏自信心的一种表现,在英语学习的课堂上,尤其是大班课的课堂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都会因为英语基础差、发音不标准,或者是缺乏兴趣而产生焦虑感,自信心不足,不愿意积极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而自信心较强的学生则更愿意表现自己,有着较强的自我意识,能够正视学习中面临的挑战,不断地去克服困难,超越自我。
2、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情感因素
多媒体教学环境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可以利用声像背景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视觉、听觉的语言环境,做到教学的个性化和环境的虚拟化,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提高对英语的兴趣;同时,多媒体教学扩大了课堂知识的信息量,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板书大大减少,提高了授课的效率,它还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设计出不同的场景和专业词汇,引导学生进行协商讨论、展示作品,或自主学习,从而达到熟练使用英语的目的。根据笔者的调查,有96.5%的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持肯定态度。但是,多媒体技术的介入尤其是多媒体环境下的大班课,不利于英语教学中的情感互动,从某种程度上还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笔者对法律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两个班共105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法律系的学生中,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较强和很强的占37%,而计算机系的学生仅占18%,自认为很差或较差的却占了33%,说明文科生的英语基础普遍高于理科生;法律系的学生对英语抱有较大兴趣的占68%,而计算机系的学生当中对英语很感兴趣的只占41%;调查数据显示,这两项结果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对待英语的态度,英语水平越高的学生学英语的热情越高,这在不同专业的学生中表现比较明显,在同一专业的学生中同样如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因材施教,而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往往比较单一,学生也学得很被动,记笔记的时间较多,思考的时间较少。在对学生的焦虑感调查来看,平均有29%的学生很少表现自己,理科生中高达46%的学生从不表现自己;平均有25%的同学经常担心被提问而感到不安,并且有高达47%的同学在回答问题时会感到紧张。在多媒体大班课上,教师受制于主控台,与学生的距离较远,往往难以顾及到个体学生,造成心理距离也逐渐拉远,对于基础不好,心存焦虑的学生来说,让他们回答问题会对他们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害怕丢脸,不敢开口或声音小得连前后排的同学都听不清,做老师的则更加无法判断回答得是否正确,这样既耽误时间打乱了教学的节奏,又影响了课堂气氛。调查显示,平均有70%的学生希望自己的发言能得到老师的点评和表扬,有59%的学生希望能经常与老师进行交流,可见老师的态度对学生起着很大的作用。多媒体课堂学生多,老师的教学任务也很繁重,上课进教室,下课就换教室,所以师生间交流较少,严重制约了情感因素的发挥。由此可见,如果不能正确驾驭多媒体大班课,很容易使情感因素受到抑制。
三、情感因素在多媒体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1、教师应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注意与时俱进,因材施教
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基础、兴趣爱好和学科特点广泛收集资料和信息,挖掘出其中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情感内容,同时达到图文并茂,这样的课件不仅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还可以缓解部分学生的焦虑情绪,提高他们应用英语的能力。
2、提高多媒体课堂的上课技巧
教师不应该被限制在主控台后面,更加不能纯粹依赖多媒体,可以配备无线麦克风,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讲课的同时可以辅以手势、表情,同时注意与学生要有眼神交流,观察学生的反应,推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再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掌握好课程的进度和节奏;在课堂上教师还要避免唱“独角戏”,特别是针对某些基础稍差的班级,可以多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创造一个友好、温暖的教学环境,还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要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优势。
3、通过网络创建课外沟通的平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目前高校英语教师授课任务繁重,平均一名教师要上几百个学生的英语课,受精力限制,不能及时有效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互联网,具有信息量大、传播迅速、高度便捷且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早已为广大师生所接受,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网络沟通渠道与学生进行沟通,及时解决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目前常用到的互联网沟通渠道有:校园BBS、QQ群、博客、微信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平台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听取他们对教学方面的建议,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还可以通过对学生思想动态的关注,拉近师生的距离,促进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
四、结语
非法期刊包括:未经新闻出版部门批准,擅自印刷的出版物;伪造假冒别人名称印刷的出版物;没经过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非法进口的境外出版物;买卖书号、刊号、版号的出版物。
二、非法期刊特征:
(1)向投稿者收取版面费、审稿费等名目的费用——这是非法刊物存在的目的。
(2)纸张、印刷质量差,经常采取小字印刷,单本刊物文章数量过多,排版样式粗糙,刊物内所用的图片过时、缺乏美感,当然也有少部分非法刊物的纸张和印刷质量较高。
(3)刊物名称与所刊载文章的内容大相径庭;文章质量不高、篇幅相近、篇目很多、杂志很厚;刊物所载文章集中于某一地区或某些高校发表的;刊物是国际性的,而所刊载的文章几乎全是国内的。
(4)非法刊物的投稿地址多为某地的邮局信箱,电子信箱多为知名网站提供的免费信箱。比如“世界华文传播媒体协会”等不存在的单位建立了网站,还将其旗下所有的非法刊物列为所谓的“世界华文传播媒体协会核心期刊”。
三、非法期刊类别:
(1)无刊号的刊物。这是易辨别的非法刊物,既没有国际国内刊号,也没有内部准印证号。
(2)假刊号的刊物。比如《中国教育与教学》,其刊号为CN98—1813/G,这种刊号是胡乱编造的,根本不存在。
(3)冒用刊号的刊物。有些非法刊物为了蒙蔽读者和作者,冒用其他刊物的刊号,单从刊号的真假难以辨别刊物的真伪,必须进行查询。
(4)使用境外刊号的非法刊物。有些非法期刊只有国际刊号或缀有NR或者HK即香港刊号,在境外注册而在境内出版、印刷和发行,如《中华教育教学实践》(ISSN1726-6416、CN03-4383/HK)。
(5)完全套用其他刊物名称、刊号的刊物。这类非法刊物有如“套牌车”,封面式样、刊物名称、刊号以及其他一些信息完全与被套用的合法刊物一样,具有很大欺骗性,辨别起来很难。
(6)使用已经作废的期刊号。合法期刊变更刊名后,原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即作废停止使用,因此,也有一些非法期刊利用已停止使用的刊号出版。
四、如何鉴别非法期刊:
从新闻出版执法部门目前掌握的情况看,非法学术期刊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假冒国内正规期刊的刊名、刊号和出版单位名称,尤其是名社、名刊;有部分假冒期刊是以“增刊”、“合订本”的名义出现的。
二是国内某些正规期刊社未经批准擅自编印所谓“论文集”,以“宣传推广本刊为名”,故意将本刊社名和刊号混排其中,给读者造成错觉。
三是署名香港“某某出版公司”出版,或与某单位联合主办,编造所谓的“国内统一刊号”如“CNxx-yyyy(HK)或“CN(HK)xx-yyyy”等扩大“知名度”(香港根本没有新闻出版署,只是有一个康乐处书刊注册组,从来没有资格颁发国内统一CN刊号,香港本身具有新闻出版自由),这些非法期刊常常虚张声势,在刊名上冠以“中华”"中国"字样用来欺骗国内急于想发论文评职称的人。
四是署名“某某省教育厅”主办,无刊号或杜撰刊号,未署出版单位名称或杜撰某某编辑部等。
五是仅有国际标准刊号,而无国内任何部门批准发行的书刊编号或没有国内统一刊号。
六是偷梁换柱,将正规期刊的某些内容替换成自己撰写或收集的文章,仍以原刊的刊名、期号、装帧重新制版印刷。
七是限于内部交流的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打着公开出版发行的旗号。
除以上特征外,由于不法分子追求利润最大化,同时缺少正规的编辑人员,不按正规编辑程序操作,非法学术期刊绝大多数都粗制滥造,用纸较差,编排有误,错漏较多,只要仔细分辨,一般都可识别出非法学术期刊的真面目。对于以“香港某某出版公司国内组稿中心”名义有偿约稿,或打着“某某杂志”、“某某杂志驻某地记者站(工作站)”幌子主动上门收费组稿的,广大作者更应多添几分警惕;必要时,可向期刊上署名的出版单位(或主办单位、编辑单位)所在地的政府行政部门咨询。
非法期刊辨认难度比较大,但可以初步辨认,首先看其是否有书号、出版社以及印刷单位;其次,印刷品是否质量粗糙,错别字特别多,图片模糊;将出版物拿到新闻出版部门,确认其是否合法。近年来,某些不法分子利用专业技术人员评职称心切而正规期刊又容量有限的情况,采用欺骗的手法,许诺协助刊登论文,四处组稿、约稿,收取所谓的“版面费”,将收集的论文印制成非法期刊,攫取高额利润。
五、非法出版物的刊号常见问题:
(1)在境外注册刊号,在境内非法编辑、出版、印刷和发行。为了蒙蔽作者,他们通常只在版权页上注明国际标准刊号ISSN,而不标注国内统一刊号CN。
(2)表面上既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又有国内统一刊号CN,所不同的是它的CN号后边加括号或缀有别的字母(如HK、NR、H),说明它是在港澳台地区注册的,这类报刊如果在内地设立编辑部、记者站或办事处进行出版、印刷和发行活动也是非法的。
(3)假冒国内刊号。比如,CN后面的前两位数(地区号)为00-10、16-20、大于66或者超过两位数的,都是假冒的国内统一刊号,因为《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规定的地区号中没有这些号;也有的是冒用其他已有的合法出版物的刊号
(4)一个刊号多个版本。比如,某大学学报,它的ISSN和CN都没有问题,但每期学报都出版两个或多个版本,其中只有一个版本是正式的、合法的、对外的、公开的,其它版本则是收费的、非发的、非公开的、只给作者收藏的,这种情况下,如果只看刊号,很难发现问题,只有对比其他的几个版本才能发现问题所在。
1 地方经济建设的实际需求是美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切入点
一般而言,地方院校生源的专业基础相对于美院、省级的艺术院系而言是薄弱的。美术专业院校是以培养优秀的美术创作、美术研究人才为宗旨,但地方院校则是以为当地输送美术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美术专业的教学改革,紧紧围绕我省“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发展“旅游大省”和经济建设十大支柱产业中“开发旅游文化产品”的建设目标,结合地方院校具备的专业特色和人才优势,将“大力开发具有地域优势的旅游产品”作为美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提出了“艺术设计专业旅游商品设计方向教学改革”和“贵州民族民间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教学改革方案。具体而言,学校教学针对当地旅游产品文化品位不高、经济效益不好,以及全国旅游产品一条街等诸多现实问题,结合学校教育以及跨文化研究等诸多领域的创新成果,进行当地原生态旅游产品的区域意识和经济价值的开发与教学研究。
要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对美术人才的实际需要,首先,必须根据所处区域经济建设及地域资源特点、产业结构的实际情况,调整美术学、艺术设计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围绕相关企业及地方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进行改革。因为用人单位是高校人才的“消费者”,毕业生质量的优劣,用人单位最有发言权。学校经常召开用人单位与各教学系交流会,征求用人单位(如广告公司、设计公司、普通高中以及义务教育的中小学等)对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根据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和对人才的特殊需求,大幅调整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注重提高美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及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例如,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着古朴的原生态民族文化遗产以及丰厚的民族美术的文化资源。各地相继开设有“民间艺术文化产业”、“民族旅游文化产品”等相关公司。但由于缺乏美术专业的设计人才,公司只能照搬民族民间美术的原有纹样,产品设计缺乏新意,难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审美变化,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另外,多数设计人员对原生态的民族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缺乏基本的了解,只能依样画葫芦,产品的文化品位只能停留在低端的民间工艺品的水平。其经济价值和文化品位难以达到新的高度。介于此,美术专业将“民族民间美术”作为最具地域特设的美术课程,在保证其教学时数[( dylw.NEt) 专业提供专业论文写作和发表教育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为每周2学时的基础上,增设“外国民间美术”、“地域美术与文化”、“民间工艺美术制作(蜡染工艺制作、刺绣工艺制作、银饰工艺制作、泥塑工艺制作)”等选修课程。着眼于多元文化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关注本学科专业的发展与社会不断变化的实际需求,提供给学生个体多样化的选择。
其次,改革地方院校美术教育教学方法,整合美术教学中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加专业实习的学时数,并灵活调整实习时间。美术专业本科教学实践总学时数在120左右,实习时间8周,安排在大四下学期。但是,毕业生求职也集中在这一时段,学生实习和找工作难以兼顾,实习效果较差。考虑学生的实习跟专业学习和职业规划设计相结合,灵活安排在第6学期(大三下学期)、第7学期(大四的上学期)教学时段,让学生通过实习了解专业流程和兴趣所在,从而确定未来发展方向,增强专业学习的针对性。
在课程设置上,引入市场意识、商业意识。要改变“学院化”教学模式,使设计教育和社会项目、企业产品开发结合。美术专业成立不同的设计小组,主动去当地的企业或设计公司联系一些有具体要求的命题设计来做,寻求美术专业设计与生产商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公司搞设计、做项目,企业给学生真正的设计实践,让设计的产品成为市场上的商品。让设计活动在实践中创造价值,才可以真正锻炼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从根本上实现实践教学的目标。这样不仅使学生具备适应市场的创意、决策能力和市场需求的设计能力,提高了学生适应与客户实际沟通的能力。全面塑造作为设计师的素质。而且,企业或广告公司也愿意出钱来购买学校设计的优秀作品,达到互惠双赢的效果。通过这种合作可以为地方、企业培养靠得住、用得上的创新创业人才。
抓住地方经济规划与学校教学改革的契合点,学校教育服务于地方建设,既解决了地方企业设计人才资源匮乏的困难,也适当补充了地方高校科研经费的不足。地方高校美术教育与市场经济的接轨是新时期美术教育的必然变革,也是艺术多元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些社会发展的客观因素,是美术教育发展的动力,也是高校美术教育的巨大市场。
2 创建“产”、“学”、“研”相结合的美术教学模式
高校美术专业人才培养“商业”与“艺术”结合的教育,充分发挥学校人才优势和企业的资金、资源设备优势,使校企双方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使美术教育的改革从概念阶段进入实践阶段。积极创建“产”、“学”、“研”相结合的美术教学模式,解决我省长期以来旅游产品设计人才匮乏,以及学校美术教学没有教学实践平台的现状。目前,我校美术教学改革中已建立校企合作项目2项,教学实践基地3个、与地方中小学美术教学推广实践合作学校3个。即美术专业与沿河 土家酒厂、松桃苗族工艺研究所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如今,美术专业已成功为沿河土家苦荞酒厂设计了“蛮王”系列包装产品,使企业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与地方院校合作的意识。
美术专业教学面向社会、面向民族地区的文化市场,从设计小型商标、广告到大型的环艺、企业形象设计等现已初见成效。目前,正积极与当地“大明边城”旅游企业联合,为其提供旅游市场的定位论证和旅游文化品牌的策划。
学校把企业面临的问题作为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地方企业在产品的开发和产品的包装设计、设计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专业技术指导。企业每年提供一定经费供美术专业的教学研究,学校利用企业投入的研发资金拓展和强化美术专业学科发展的方向,同时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动力。并作为美术教学的实践教学基地,为教学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学生社会实践以及毕业生就业等提供平台。学生在现实环境中进行实际制作[( dylw.NEt) 专业提供专业论文写作和发表教育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和学习,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得到提高。
只有重新认识高校美术教学的理念。突出素质教育的价值与作用,在教学安排方面加强对美术教学方法与技巧的研究,形成系统的美术教学体系,才能契合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取得良好的发展。同时,专业教师不定期地到民族工艺研究所,为民族旅游文化产品的图案设计、后期包装设计等提供技术指导,部分教师还提供创作的具有浓郁地域风情的作品作为民间工艺产品的制作蓝本,全面提升苗绣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区域品牌的经济价值。只有通过长期、全面、深入的合作,学校才有可能在地方和企业联合建立具有活力的教学基地。
地方院校美术专业的介入必将促进民族地区艺术市场向着正规化、体制化的方向迈进,以全新的姿态探索出“产”、“学”、“研”相互促进,教育与社会相结合,学校与地方企业共同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另外,结合地方经济,把好的规划方案与设想推荐给政府,力争得到政府的认可与支持,学校与政府之间协调互助,产业与教育结合,产业与科技结合,这一切必将促进民族美术教育的全面发展以及与美术相关的地域产业文化品位的提升。近十年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一方面充分证明了美术教育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的客观事实;另一方面,也丰富和繁荣了地方艺术市场。在具体实践或者项目中,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为目标,拓展美术专业学生的视野,这不只局限于美术专业的深度,还力求具有整体文化的广度。训练把握艺术品质与市场效用的平衡力。
3 重视地方美术教学人才的梯队建设
地方院校的美术教学不仅肩负着为地方培养美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同时也承担着为当地基础教育培养教师队伍的责任。因此,美术专业的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首先,通过走出去,准确把握当代美术教育学科前沿信息和教学理论,提高教师研究水平。采取请进来的开放式教学,邀请国内专家学者讲学,使学生能够分享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
其次,将民间艺术的传承者请进课堂,向学生传授民间艺术的制作技术,将民间艺术作坊、民间博物馆等公共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美术教育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拓展美术教育的教学空间。我校现有民族民间美术教学基地2个,每学期邀请本地传统民族文化遗产的继承人来我校进行民间艺术的技法演示。例如,学校先后邀请傩面具雕刻艺人、民间泥雕艺人为学生传授苗族傩面具的手工制作工艺和民间泥塑的塑造流程。使学生认识到本土美术的文化价值,培养其对本土艺术热爱和文化认同;自觉地参与到地域美术的传承与保护中去。
再次,依托美术系培养的中小学美术教师队伍,建立起从小学、中学、大学美术教学改革的教育体系,为民间艺术建立起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例如,与地方中小学建立了美术教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合作关系。将民族民间美术的教育资源和提升旅游文化产业纳入中小学美术教学之中,地方院校美术专业教师在美术教育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中小学一线的美术教师具体的教学实践进行推广。反过来,中小学教师将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反馈给研究者,以修订和完善理论研究的成果。因此,高校美术专业不仅注重教学团队自身梯队的建设,还应致力于地方中小学美术教师队伍的系统化建设。
面对当代广阔的艺术市场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无论是综合性高校还是地方院校,因其所处的地域环境、资源优势的不同而各具特色,这些不同的优势与特色,能满足各种类型美术人才的不同要求,甚至特殊要求,所以应提倡多元化办学模式。
当然,地方院校的美术专业也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美感和情操教育力求,在教学中渗入美学理论,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研究和健全美术专业的教学体系,真正发挥美术专业的创造力,使之转[( dylw.NEt) 专业提供专业论文写作和发表教育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化为有效的生产力,最终落实为提高学生敏锐的审美知觉和美的创造力,构建跨学科的新型课程体系。从当代教育的宏观视角,深度挖掘的当地民族民间艺术的文化底蕴、拓展民族民间工艺的发展空间、将民间工艺转化为具有地域文化的旅游产品,强化本土地域文化的符号特征,开发具有贵州区域特色的美术文化的旅游产品;打造少数民族原生态视觉艺术图形文化的地域品牌。全面提升旅游商品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为推动区域性经济建设和发展“旅游大省”的建设,培养合格的应用型美术人才。
4 结语
高校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首先厘清科目的针对性,不能不负责地任盲目扩大专业的涵盖范围。其次,课程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人才培养质量不是单门课程的结果,也不是课程的简单相加,而是课程选择内容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整体效应。美术专业课程的改革既要体现教育主体的目的、要求,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设定一个可行、有效的标准。在当今市场化、商业化越来越浓的社会中,不可能只在象牙塔里,逃避“时效性”。因此,地方美术专业教学改革必须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当地社会对人 才的需求来实现;针对学生需要去解决问题,为学生的未来打造一个可发展的基础。在教学安排中能充分关注学生特点,使其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发挥师、生、社会三者的互动关系来改变现状。探索具体的、可实际运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威廉F.派纳(美),威廉M.雷诺兹,帕特里克·斯莱特里,彼得M.陶伯曼.理解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 藤守尧.西方艺术教育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3] 张小鹭.现代美术教育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张道一,廉小春.美在民间[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87.
[5] 林钰源.课堂教学延伸模式探索[J].高校艺术教育,
2003(1).
[6] 潘鲁生.关于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J].装饰,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