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非师范生教育实习自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师范生 老师职业技能 问题及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b)-0164-02
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相继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训练教师职业技能活动,但由于传统的重视理论教学、轻视教育实践的思想,严重影响着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如何提高师范生职业技能成为我国各大地方本科院校需要探讨的重大问题。
1 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的现状
1.1 不合理的课程体系
当前,地方综合性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影响着师范生培养水平,尤其是理论型课门类繁多,学分比例过高;而实践型课程门类少、学分比例低。在当前国内教师教育教学结构体系中,理论型课程一般占到总学时的80%左右,而实践性课程比例占到20%左右,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不但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学习负担,并且大多数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将更多的时间用在苦读课本知识上,而却没有时间顾及和重视教学操作能力。另外,由于缺少实践型课程,学生对教育职业并没有充分的了解,缺少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机会,致使学生实际操作水平不高。
1.2 不科学的教学方法
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生教育中,承担着教师职业技能的教育教学与训练指导的教师便是学科教学理论教师。这些教师具备学术高、学历高、教学能力强等优势,但多数教师都缺乏中小学教学经验,对当前基础教学实际状况缺乏了解,尤其是对基层教育课程改革状况与发展状况有些掌握不清,所以其教学与指导越发空疏和泛化,缺少因地制宜性,严重影响了师范生实际教学能力的提高。在教育教学方式上,基本都是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丧失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学者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讲解学科概念、理论知识层面上,缺少对教学实践专业技能的点拨,缺少来自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例子,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学习方式、学习态度的培养。
1.3 不扎实的教学实践
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生教育实习普遍都在大四阶段展开,进行8~9周的实习,有的院校甚至更少,只有3~4周的实习时间,可见真正的、有效的教学实习时间是非常少的,师范生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适应教师这份工作,更无法实践研究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环节。对比而言,发达国家师范生教育实践时间要长很多,如:德国师范生要在实践教学环境实习72周左右、法国师范生要实习30周左右等。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师范生实际授课节数也有很大差别,有的可授课十多节,有的只是授课一两节课。由于地方本科师范院校与当地中小学通过教育实习构建的关系具有一定的临时性,实习中肯定会冲击着实习学校的正常有序教学,实习学校并不愿意接受实习生,实习学校教师也不愿意指导实习生,并且很多实习带队教师工作热情不高、责任心不强,е陆逃实习制度如同虚设,并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1.4 师范生自我训练职业技能意识低
想要成为一名有效的人民教师,教师的教育是很重要的,但师范生的自我反思、自我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要,但结合实际情况来讲,我国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自我训练职业技能意识很低,严重影响着教学水平的提高。很多师范生在入校后,觉得学校的各方面条件与自身理想中的院校有差距,再加上学习任务重、就业压力大、技能训练困难,长期下来就会对学校与专业产生失望感;有的师范生选择的教学专业并非是自身所喜欢的,只是为了拿到本科毕业证才选择现专业,在其潜意识里就抵触所学专业。虽然也有很多师范生在校期间从事家教工作,但家教只是简单的“一对一”教学实践活动,与一对多的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差距。
2 促进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对策
2.1 改革教育教学课程
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结构这是提高师范生实践能力的根本。应从如下三方面上着手进行:第一,优化和整合课程结构。适应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要求,遵循教师教学成长规律,合理设置师范生基础课程、教师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也就是在教师教育课程中,适当增加教育类课程比例,特别是要增设教育教学技能课程,构建起新的教师教学课程体系,确保从根本上满足师范生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的需求。第二,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也就是将培养师范生的任务分解给各门课程,保证新的课程内容符合师范生日后教育教学要求。第三,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彻底摒弃,通过研究式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方法等,来提高师范生学习的热情,并培养师范生获取知识、创造性分析问题的实际能力,尤其是学科教学法课程应多进行实践。
2.2 注重实践环节
首先,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延长教育教学实践时间,师范生面向中小学实践实习时间最少为半年,只有足够长的实习时间,才能让师范生更好地了解教师这份职业。其次,应强化实习指导。地方本科是否院校应选择教学经验丰富、工作责任心强、教学能力强的带队教师,严格把关师范生的授课、听课和评课等各项工作,针对师范生在这些工作中的不足,因地制宜地帮助其提高。师范院校还应让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师范生有目的地安排他们到学校附近的中学和小学实施见习,让他们能够真正地、切实地了解课堂教学,为教育实习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再次,应探索和发掘新的实践渠道与实践摸索。除了课外实习之外,还需要有课内模拟教学;除了集中实践学习外,还需要有分散实践;除了有互相训练方式外,还应有自主训练方式。最后,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应高度重视和支持教师教育专业,建立与教师教育教学管理相符的管理制度,引导教师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上,进而提高师范生的就业能力。
2.3 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
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并不是在短期内可以完成的。如果只靠有限的教学时间、教育实习训练,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合理规范的达标考核制度是提高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前提。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应集合自身特征,积极地开展培养师范生职业技能标准研究,构建与培养各项职业技能相符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并尽量形成可供检测的、合理的量化指标,针对所存在的培养内容与培养项目,在各个教学阶段,采用形式多样的考核方式,保证师范生能够在考核中认识自身的不足,进而将其不断完善。
3 结语
总之,提高师范生的职业技能,需要学校、教师、师范生等三方主体的积极努力,学校应给师范生提供更多实习的机会,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师范生应不断锻炼自身职业技能,唯有各方主体充分发挥自身的工作,才能真正落实好培养师范生职业技能这项工作,以此来真正地提高师范生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实践基地;实践性知识;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3)11-0036-04
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决定了其人才培养模式的独特性。与学术型人才培养相比,应用型人才更需要强调在复杂的实践情境中培养,以帮助他们获得解决教育问题的实践性知识,所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重在把“纸面上的理论”转化为在实际情境中“信奉并应用的理论”,以促使他们将系统化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内在的、自动化的实践智慧。为此,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机构要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将实践性教学、案例教学等贯穿于培养的全过程,并加大反思性教学实践指导,以促进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实践性知识的形成。
一、教师实践性知识及其形成
什么是实践性知识?康奈利和柯兰蒂宁认为实践性知识具有“个人性”特点。贝加德和威鲁普认为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有目的的行动过程中所际遇的课堂情境和实践困境的知识,这类知识来源于教师的个人经验和专业经验,以复杂的方式运用于准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以及明晰原有课程决策的意义,它通常不易被清楚地表述出来。万文涛则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结构化性质角度进行定义,认为它“是指教师所拥有的、与课堂情境紧密相连的、高度系统化的、加工到自动化程度的、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随时能够迅速调用的知识”。㈨陈向明将实践性知识分为可言传的,可意识到但无法言传的,无意识的、内隐的三部分。她认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由教师的教育信念、自我知识、人际知识、情境知识、策略性知识、批判反思知识等几个要素构成。
不可否认,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概念的界定迄今并未达成一致,但我们可以归纳出其中的关键要素: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个体实际拥有、实际应用的知识,具有个人性和实践性;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应用是一种因情境变化而变化的自动化行为,往往是无意识的,并难以言传,以“教育机智”的形式表现出来,具有情境性和默会性;这类知识来源于教师的个人经验和专业经验,以教师对教育生活经验的反思为基础,具有体验性和生成性。从上述对教师实践性知识概念的探讨可知,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来源与生成,有许多研究者进行了探讨。综合已有研究可以发现教师实践性知识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个人经历,尤其是学习、培训经历,包括教学观察、交流、模仿等;第二,自己的主动建构,即以自己的原有信念为基础,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动:第三,理论知识,即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把握和应用。
通过分析新手教师与熟练教师的知识构成,人们发现,新手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较欠缺,而熟练教师的知识则以“实践性知识”为基础和特色。新手教师之所以较缺乏实践性知识,与职前培养有很大关系。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过于强调特定学科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相关知识的学习,而对实践性知识关注不够。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以下称为师范生)虽然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但终因缺乏实践操练,很难将理论转化为行动,从而导致缺乏对儿童行为、儿童心理发展需要及其问题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提升自身教育水平的能力。因此,我们要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强化教育实践课程,重在帮助师范生形成教育信念、自我知识、人际知识、情境知识、策略性知识以及批判反思知识等。
二、依托实践基地。形成实践性知识生成的可能性
师范生在实践基地的体验(包括教育实习)过程中所建构的经验与知识,部分会影响他们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帮助他们建构或改进教学技巧、改变他们对教学的认知及态度、影响他们未来成为教师的意向。部分会潜存到他们的内在意识当中,这些经验和知识当时可能对他们毫无影响,但会在未来某个时间点上表现出来。实践基地可在以下几方面促进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形成。
1.教育信念
教育信念是人们对特定教育事业、教育理论及教育主张、教育原则等的确认和信奉。教师教育信念在形成和转变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推理能力、信念生态圈、动机因素以及所处的社会情境等。教育信念的变化有两种可能:一种可称为“丰富”,另一种情况可称为“修订”,据此完成“原理转变”或“信念转变”。师范生通过幼儿园这个实践基地,真正融入教育实践,身临其境、耳濡目染,才能走出课本、直面现实,丰富和修订自己的专业信念,树立明确的专业态度。当师范生在实践基地所获得的体验与原有的信念不一致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并会设法解决。教育信念的“丰富”和“修订”过程,有如皮亚杰所说的“同化”和“顺应”过程,也是一个“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的过程。
2.自我知识
教师的自我知识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评估、自我效能感、对自我调节的认识等。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有明显的个人特征,它不是一个把已有的某种教育理论简单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而是一个将一般理论与个人的情感、知识、观念等相融合的过程。师范生借助于实践基地这个平台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过程,在高校指导老师以及幼儿园一线教师的帮助下,逐步了解自己的特点(性格、气质、能力等),乃至教学风格,逐步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进而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我效能感。
3.人际知识
教师的人际知识包括对学生的感知、了解,以及对学生和教学工作表现出来的热情。实践基地的体验能让师范生逐步认识到,应用型人才不只是知识型人才,也不只是技能型人才,更重要的是反思型人才。丰富的教育知识和专业技能必不可少,但更需要有对幼儿进行观察、分析并积极反思的能力,还需要有对幼儿的爱心、责任心等专业素养。
4.情境知识
教师的情境知识主要通过教学机智反映出来,它有赖于教师对情境的敏感性、思维的敏捷性、认知的灵活性、判断的准确性等。这种情境知识的获得离不开主体对身处其中的情境的认知。真实情境中的学习能在更短暂的时间内将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际行动。“作为学习对象的知识和技能是镶嵌在它们实际运用的情境之中的,熟练的从业者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持续地运用着这些知识和技能。而且,这些知识与技能对于从事学习的学徒,则是完成有意义的任务所必需的工具,他们正是在这些技能与知识镶嵌其中的社会性和功能性的情境中进行解决真实的复杂问题的学习的。”因此,师范生在实践基地的见习和实习,是一个以类似于学徒制的方式去获取真实教学所需背景知识以及行动策略,从而丰富自身情境知识的过程。
5.策略性知识
教师的策略性知识,主要指教师基于个人经验和思考,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此类知识包括:教师对学科内容、学科教学法、教育学理论的理解,对整合了上述领域的学科教学知识的把握,将原理运用到教学中的具体策略。和情境知识一样,策略性知识的获得也有赖于在实践基地的体验,通过案例分析、“一课多研”等方式,在与指导教师以及幼儿园带班教师的交流中逐步丰富和发展起来。
6.批判反思知识
教师的反思主要是实践的反思,即在实践中反思,为实践而反思。师范生在实践基地的体验,近乎于“临床”性质的反思,是凭借扎根于教学实践而获得的“临床知识”。这种“临床知识”要通过记录、描述、说明、分析等方法获得。
三、以教育实习为重心。建立实践性知识的形成机制
实习是师范生建构实践性知识的初始阶段。与入职后的教师实践紧密衔接。实习阶段也是教师入职的准备阶段,新手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深受实习的影响。正如研究者所言:“教育实习在职前教师教育过程中具有‘画龙点睛’之效。”
然而在许多教师教育机构中,教育实习的安排存在着“目标定位的技术倾向、内容安排的随意倾向、实施过程‘走过场’的现象和实习、评价低效”等问题,因此,很多教师教育机构培养的毕业生明显存在能力的缺陷,造成入职困难、入职适应期延长甚至辍教等严重问题。为此,我们要反思,重新审视教育实习制度,以师范生的切实所需为立足点。
1.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存在于或来源于我们所活动的情境。正如布朗、克林斯等人在《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文化》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样,知识只有放在它产生及应用的活动、情境与文化中去了解与学习,才能使学习者获得真实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孤立于情境之外的抽象概念学习,往往不是效果不彰,就是让学习者不知学习所为何用。因此,要让师范生更多时间、更多机会地置身于基地这个重要的“实习场”,实现知识向真实情境的转移,以帮助他们将已获得的各种知识转化为真实情境下的个人知识与实践能力。应当说明的是,作为学习者的师范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非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对象。实践性知识的获取不是简单的经验模仿或逻辑分析,而是立足于个体实际对实践进行的独立思考,是在彼此互动过程中达成的理解。这种理解建立在问题解决的基础之上,并由此生成意义。
2.完善指导教师制度
有关对新手教师的研究发现,在他们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会遭遇到“现实的冲击”。所谓“现实的冲击”,是指在师范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教学理想在严峻、残酷的日常课堂生活现实面前的彻底破灭。面临真实的教学环境并参与其中时,师范生往往也会遭遇“现实的冲击”。在这种情境下,他们会在师徒制式的场域中“丰富”和“修订”原有的知识。
为此,我们应当让大学导师和实习基地导师组成一个合作共同体,共同为师范生创设充实、有序的实践体验情境。同时,我们还应当建立实习导师的培训与监督机制,促使导师真正成为师范生的指导者、促进者和支持者。
3.加大实践性教学比重
实践性知识来源于经验和实践,并依赖于情境,教育教学实践是师范生获得实践性知识的主要途径。师范生可通过试讲以及独立组织教学活动等形式参与教育教学实践,从而获得直接经验,并通过持续反思,进而形成属于自己的实践性知识。为此,从时间安排上来说,我们可以将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从模式来说,可采取多样化实习方式,“现场观摩”“现场教学”“顶岗实习”等多渠道并行。
4.教学案例研讨
教学案例通常包含一个或多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教学问题,对教学案例进行深入研讨,有利于丰富师范生的教育信念、情境性知识和批判反思知识等实践性知识。通过研讨,师范生可以发现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理论和实践统一起来。事实上,教学案例研讨是实践性教学的一个有效方法,它与完善指导教师制度也有着密切联系,可贯穿教育实习的全过程,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5.在实践中反思
师范生要懂得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讨论、分析、归纳、试用、修正、分享等方式,不断与自己的经验对话,从而发展新的经验,创生不断朝向教育理想迈进的教育实践智慧与方法。因此,对于教育实习而言,引导师范生开展“反思性实践”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指导原则。实践性知识的形成只能通过反思性实践才能获得。通过反思,帮助师范生将具有默会性特征的实践性知识显性化,并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让个人知识成为共同知识。反思性实践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进行:对关键事件进行描述与反思;对“一日生活”进行观察与反思;对原有经验进行梳理;从儿童视角出发,反思教学情境或过程;建立学习共同体;在参与课程开发中持续反思,等等。
除了教育实习,实践基地还可根据需要,安排师范生参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节日活动或日常教学活动的组织工作等。师范生通过长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穿梭于理论与实践之间,能够更好的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结与转化,不断丰富自身的实践性知识。实践基地也可让大学与幼儿园互派专、兼职教师,承担相应的教科研任务,即大学派教师到幼儿园挂职,让大学教师在下园实践中,进一步优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幼儿园选派经验丰富的教师到大学承担部分教学工作,重点可承担部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任务。
总之,依托实践基地促进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形成,必须建立高校与基地二者之间的新型合作关系,变单向任务式合作为双向共赢互动式合作。实践基地帮助高校培养具有丰富实践性知识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也从高校获得其持续发展所需的资源,从而在合作中实现各自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崇德,申继亮,辛涛.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1996,(4):33-54.
〔2〕万文涛.教师实践性知识论纲〔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6):8.
〔3〕陈向明.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知识论基础〔J〕.教育学报,2009,(4):52.
〔4〕〔10〕〔11〕〔12〕〔14〕〔15〕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05-107.
〔5〕〔16〕钟启泉.教师研修的模式与体制〔J〕.全球教育展望,2001,(7):4-6.
〔6〕〔17〕〔18〕〔19〕〔20〕〔23〕杨秀玉.教育实习:理论研究与对英国实践的反思〔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7〕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85.
〔8〕吕国光.教师信念研究的进展与走向分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1).
〔9〕〔22〕白益民.教师的自我更新:背景、机制与建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4):31.
关键词:教师教育 实习基地 国家标准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培养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升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师职业情感的重要环节,是教育理论与实践进行整合的必经阶段。为深入研究教育实习对师范生教学理念、教学技能、教师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笔者对北京师范大学2007级首届公费师范生进行跟踪调查,教育实习前的调查问卷收回397份,主要涉及实习制度、组织方式、实习准备情况等;教育实习后的调查问卷收回351份,主要涉及实习内容、实习效果和评价等。
对教育实习制度、内容和效果的分析
1.实习制度安排。调查显示,57.7%的师范生希望回生源所在省份实习,36.2%的学生希望留在北京实习。由于目前的政策是师范生在毕业后要回生源省份就业,故大部分师范生选择回生源地实习,以便更好了解当地教育情况。对于实习的组织方式,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应该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设立教育教学实习基地,23.1%的学生希望由高校建立实习基地,14.4%的学生认为可以由高校的院系建立实习基地且统一组织,只有12.1%的学生希望由学生个人联系。在实习的指导教师方面,57.6%的学生希望实行双导师制,18.5%的学生希望由实习中小学教师指导。师范生比较倾向的实习制度是:回到生源所在省份实习;由国家统一设立教育教学实习基地;实行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
2.实习准备情况。调查显示,59.3%的师范生认为自己对实习已经做了积极准备。“教育见习”是师范生认为对实习最有帮助的课程。部分学生认为教育学等课程理论性太强、比较空洞,不能直接指导中小学教学。在实习前,有81.5%的师范生参加了试讲、见习和实习动员。对于教育实习目的、任务和内容,在实习前“全面了解”和“比较了解”的比例为84.6%,说明师范生的思想准备充分。实习准备比较充分的工作依次是观摩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和优质课(70.3%)、普通话练习(65.2%)、校内试讲(65%)、微格教学训练(56.2%);而在了解新课改情况、练习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心理调试等方面准备得比较少。
3.关于实习内容。调查显示,在教育实习期间,师范生的首要工作是讲课(95.4%)和听课(94.9%),平均授课19.38节,撰写教案10.67本;其次是批改作业(76.1%)、辅导学生(72.1%)和开班会(70.7%),教研活动为26.5%,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比例仅有13.9%。这反映了教育实习内容和形式还是传统的,没有适应新课程改革尤其是目前提倡的研究型教师的发展需要。通过五点分值分析法,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师范生能够得到学生的尊重(95.8%);能够融入实习学校,与当地教师关系融洽(92.9%);能够机智地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82.7%);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策略讲授教学内容(81.8%);能够提供建设性反馈意见以指导学生的学习(78.1%);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66.4%)。总体而言,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能够融入中小学教育实践,基本完成相应的实习任务和内容。
4.关于实习评价。通过教育实习,师范生进一步坚定了从教的信念,49.6%的学生认为“以前就很愿意从教,现在更加坚定了从教的信念”,有18.8%的学生认为“以前不愿从教,现在想从教了”,仅有9.4%的学生认为“以前愿意从教,现在不想从教了”,21.4%的学生认为无变化。“工作辛苦”和“薪酬待遇”是影响选择教师职业的重要因素。从实习效果来看,师范生普遍认为:丰富了教育教学经验(79.5%),教学能力得以提高(71.5%),组织、沟通能力得到加强(63.1%),了解到教育现状(55.6%)。通过教育实习的实践检验,师范生认为自身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很强”和“比较强”的是 :普通话水平(80.1%)、自身知识储备(78.6%)、现代教育技术能力(76.9%)和语言表达能力(71.8%),而认为“一般”和“较差”的分别是:板书能力(40.2%)、组织活动能力(31.4%)和全面评价所授学生学习的能力(30.8%)。师范生认为最需要加强的方面依次是:教学基本功(62.4%)、语言表达能力(53.6%)、组织协调能力(48.4%)、课程开发能力(39.9%)和评价学生学习的能力(35.3%)。
5.关于实习组织与管理。从师范生教育实习的学校类型看,53.6%的学生在示范学校,近40%的学生在普通中学,5.1%的学生在特殊教育学校。从指导教师情况看,高校安排的指导教师辅导实习生的首要方式是一对多的集体辅导(50.4%),其次是学生小组互帮互助+教师引导(39.4%),一对一的个别辅导(18.4%)比例偏低,有的教师还采取远程在线辅导(18.1%)。中学指导教师总体上能够积极有效地帮助实习生完成教学任务,有89.4%的实习生认可和基本认可中学指导教师的工作。师范生对实习学校的服务保障工作,认为“非常满意”(27.1%)和“基本满意”(47.3%)的比例较高,而对高校的服务保障工作,认为“非常满意”(13.1%)和“基本满意”(48.4%)的比例相对较低。师范生通过实习,认为对他们影响最大的是“实习地配备的指导教师”(44.4%),其次是“实习学校的管理及人文环境”(33%)。对于实习中启用的“教育实习手册”,有70.1%的学生认为教育实习手册对实习活动内容做了明确规定,有利于提高实习活动的规范性和目的性,便于对实习活动的管理和考核。
教育实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教育实习没有纳入教师资格的法定条件,实习标准参差不齐。目前,我国仅将教育实习视作对所学专业知识、技能应用的最终检验和对未来准备的适应性训练,没有形成教育实习的整体观念和质量观念,教育实习的价值、功能、目标等的观念仍相对落后,法制建设薄弱。一些国家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都建立了教育实习制度和教育实习教师资格证。美国的职前准备是成为教师的第一步,获得教师的实习资格则是其第二步。申请人一般要经过实践I(Praxis I)学业技能评价和实践II(Praxis II)学科专业评价,用以考查候选人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知识,决定其是否能进入“新任教师实习计划”。我国1995年12月实施的《教师资格条例》和2000年9月实施的《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中“资格认定条件”和资格认定申请材料中没有教育实习的相关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教师资格认定和教师资格教育教学能力测试中,对教育实习也没有标准要求,导致在具体工作中表现为重视不够、组织管理乏力、模式单一,教育实习质量难以保证。
2.教育实习的理论与实践的整合不够,存在脱节现象。美国、英国等国家教师教育项目的一条重要经验是将教育实习贯穿于教师教育项目始终,使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在中小学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这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经历,而且还使他们能够形成对教学的理解并在实践中贯彻。在时间安排上,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交叉进行;在课程内容设计上,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互支撑;在教育实习模式上,注重多元化和促进学生发展。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从教育观念到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都在不断地变化更新中,如果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跟不上基础教育的变革,使师范生教育实习与中小学教学需求相脱节、难以契合,就会影响教育实习质量。调查显示,在教育实习中,仍有近10%的师范生“很少”和“几乎不了解”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只有17.4%的师范生充分参透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通过教育实习,师范生对高校教师教育改革的建议如下:一是尽早开始注意培养师范生的教育专业意识及专业素养(57.3%);二是加强教学技能的培训(48.4%);三是了解每位实习生的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46.1%);四是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更新专业教材内容(43.2%)。
3.双导师制难以落实,激励机制不健全。实习指导教师是保证实习质量的关键。师范生认为大学指导教师对其实习影响较大的比例仅为3.4%,与实习地指导教师的影响(44.4%)相比差距很大,师范生希望建立大学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落实双导师制,要有激励机制。在苏格兰,教师教育机构与中小学结成“伙伴关系”模式,签订协议,明确各自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以及各类参与人员的角色任务。目前,我国难以落实双导师制的主要原因是大学重科研、轻教学的教师评价和考核机制等,影响着教师参与教育实习的积极性。
4.教育实习基地建设薄弱,政府的主导协调作用未充分发挥。教育实习工作涉及师范院校、中小学校、政府部门等,其中政府的支持和政策鼓励是确保教育实习质量的重要条件。美国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成立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大学和中小学合作培养教师的联合体,共同制定、实施教育实习计划,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在我国,虽然师范院校出台了许多有关教育实习的规定,但都无法明确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对中小学校也只是提出一些原则性的要求,教育实习的各项条件和保障不健全。师范生对实习中小学有关教育实习的建议依次是:确保足够的实习授课实践和必要条件(70.7%)、要配备经验丰富的专业课指导教师(55.1%)、实习校领导要重视教育实习工作(46.4%)和保障基本生活条件(33.3%)。
建立和完善师范生教育实习国家标准
1.修订《教师资格条例》及实施办法,颁布《师范生教育实习规定》。《教师资格条例》及实施办法规定,教师应“具备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但仅通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次教师资格教育教学能力测试来检验,显然是不充分的。因此,应借鉴律师资格证和律师执业证书制度,建立实习教师资格证制度,将教育实习作为申请教师资格的重要条件之一,并在教师资格考试中将教育实习考核合格作为一个重要环节。鉴于我国教师教育体系已开放,对于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的学生,如申请教师资格证书,必须在修毕教师教育国家课程后,经教师资格初检后,取得实习教师资格;取得实习教师资格者,经教育实习,如成绩合格,并经教师资格复检合格者,方可取得正式教师资格。为了明晰教育实习生的身份以及权利和义务,对于教育实习生和获得相应学位但尚未取得教师资格证的人员,如试用期教师、全日制教育硕士等,可以发放教育实习资格证,作为临时执照。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师范生教育实习规定》,明确教育实习的内容与要求,组织机构和管理,师范生、指导教师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权利和义务,实习成绩评定和考核,实习不合格的处理,经费和条件保障等内容,建立教育实习的国家标准。
2.完善教育实习制度设计,建立国家级和省、市级教师教育实习基地。随着现今我国教师教育走向开放和实习生人数的增加,以及各类教育硕士的实习任务的增长,实习指导教师人手有限、实习经费紧缺等矛盾更加突出。在进行教育实习制度设计时,应在更新传统教育实习观、延长教育实习时间、丰富教育实习内容与形式、明确实习各阶段的目标与进度安排等基础上,积极寻求大学与中小学实现互惠合作,建立稳固的国家级和省、市级教师教育实习基地。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基地的认定,提供人力和物力支持,保障基地有关配套设施的建设,根据参与实习的人数和质量情况,定期提供专项经费。明确教育实习时间,考虑寒暑假因素,全日制教育硕士生和本科、专科师范生教育实习时间应不少于一个学期。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目前我国只在中等职业学校设立实习指导教师资格,政府部门应建立中小学及幼儿园的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确立职业标准和条件,并给予资助和奖励,同时完善实习指导教师的培训体系。加强大学教育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迫切需要大学尤其是师范大学从学科教师的选拔、教师评价和考核等方面完善政策,真正落实双导师制。同时,建立教育实习的监督、自我评估和教师评价机制,科学制定教育实习的质量考核体系。
3.建立多元化教育实习模式,将教育实践贯穿于教师教育全过程。从世界各国教师教育专业开展教育实践的情况看,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已经超出传统教育实习的范围,而成为一系列从早期开始的、经常性的、贯穿于师范教育全过程的教育实践活动。我国目前亟需改变比较单一的教育实习模式,进行积极探索,把教育实践与课程教学紧密融合起来。一是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微格教学,使师范生的各种教学行为变得可被观察、分析和评价,以达到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的目的。二是继续推进实施“教师教育创新平台计划”,开展远程教育见习与实习指导, 共建共享优质教师教育资源。三是开展实习支教活动,整合高校社会实践资源和项目,加大师范生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四是建立教师教育机构与中小学“伙伴关系”模式,建设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和高师院校服务基础教育试验区,促进师生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实践和教育实习,同时在教师培训、教学研究和咨询、课程开发等方面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发展性评价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各国教育评价表现为以下发展趋势[1]:更加注重质性方法;重视发展性评价,突显被评者的主体地位;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参与性与合作性;注重过程的形成性与结果的终结性相统一。教育实习评价是对实习教师的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进行全面的评价。它不仅是师范教育实习组织、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达成教学目的的有效途径,具有导向、预测、激励、诊断与促进等功能,也能为社会选拔人才提供重要依据。
目前国内高师院校的教育实习评价主要是对班主任工作、教学工作、教育调查等方面设置评价标准,并赋予一定的权重。这种评价方式还存在一些不足:评价仅对师范生的实习作等级鉴定的终结性评价,忽略对实习训练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只对可见的实践行为进行量化评价,忽视对教育观念、教学情感、研究能力、反思能力等内隐性转变的质性评价;实习人数多、分组多,指导教师不相同,评价标准不统一,许多评价难以绝对量化,随意性较大;评定结果仅以分数或等级的形式反馈给实习生,实习生不能在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并构建解决策略,评价的诊断、激励、反馈、改进等功能随之流失。因此,很有必要构建新的教育实习评价体系,科学、发展地评价师范生的教育实习,为教育实习成效提供纵向和横向比较。
二、良好的评价标准的建立
1. 评价理论与教育实习评价。(1) 教师评价的目的和分类。教师评价按目的不同可分两种:通过分等、鉴定等区分教师优劣的奖惩性评价和以诊断、改进和促进教师发展的发展性评价。(2) 发展性评价与教育实习评价。发展性评价既关注评价对象当前的表现,又兼顾其未来发展,能有效地提高被评者的专业素养及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其自我价值的实现。发展性教育实习评价以实习生的表现及发展潜能为测评依据,从实习生、同伴、指导教师及中学生多角度收集评价信息,能促使实习生不断思考、改进,从而获得师范生技能、促进未来的专业发展。2.教育实习评价信息来源。发展性教师评价和新课程都倡导“多元评价主体”理念,这给教育实习评价提供了方向。在教育实习评价主体中,指导教师的评价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是实习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但高校指导教师数量有限,其对每位实习生指导的深入程度难免不足,对实习生所收集到的“量及质的记述”难以全面,这时来自同伴、中学生及自我的评价就恰好能弥补这种局限。同伴间客观的相互评价,让准教师们学会在认同中相互理解,取长补短,提升对教育教学技能的洞察能力。而自我评价是师范生通过自我揣摩和领悟,不断反思,完善和提升自己。中学生接受实习教师的管理,切身感受实习教师的课堂,对其的教育教学实效也有发言权。因此,我们认为教育实习评价既要包括自上而下的指导教师和平行组员的评价,也要包括自下而上的学生以及实习生本人的评价。
三、教育实习评价体系的构建
教育实习成绩的评定,是广大师范生十分关注的问题。因此,对实习成绩的评定必须做到全面、准确、客观、公正,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实习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育实习成效。
1.教育实习评价量表的构建。3.1 评价量表的设计原则。(1)科学性与客观性原则。教育实习目标是制定评价指标的根本依据,故评价指标的设置要全面、客观、科学地反映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的目标要求,并通过多渠道收集信息最终确定指标权重系数。(2)导向性原则。实习评价指标要以提高实习教师素质和实习成效为出发点和归宿,依据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提出相应的评价标准,并通过权重不同突出评价重点,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引导评价对象朝着指标方向努力。(3)整体性原则。评价指标应囊括实习内容的方方面面,并根据各项内容、任务在实习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合理地分配权重,以利于教育实习工作的整体优化。3.2 指标的确定。据指标体系的层次性,可将评价指标划分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一般说来,一级指标是相对抽象的,而后各级指标逐渐具体化。实习评价指标是师范生实习工作的标准,因此,在拟定时不仅要充分考虑评价指标体系内容的完整性、结构的层次性、文字表述的准确性,更要兼顾各评价点的可操作性和指标标准的恰当挑战性。3. 3 权重的确定。(1)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一级指标权重。将一级指标中成对因素进行调查、分析进而构造比较判断矩阵,求出一级指标中四大因素的相应权重分别为:班主任工作-30、教学工作-50、教育调查-15、实习记录-5。(2)因二、三级指标数量较多,直接参考专家问卷中对各指标作出的重要程度赋值:非常重要5分,重要4分,一般3分,不重要2分,非常不重要1分,通过数学处理(计算公式:Wi=∑mj·ni/N·∑mj, Wi为指标i的平均等级分数;mj为各等级赋值;ni为对指标所赋予等级的评价者人数;N为被调查的总人数),确定相应权重。
2.教育实习评价量表的特点和使用。(1)评价内容综合性。本研究量表浓缩了师范专业实习的各项内容,囊括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内容,有显性的实践行为的量化评价,也有对教育观念、反思能力等的内隐性的质性评价,使实习成绩具有不同实习小组的横向可比性及不同届实习生的纵向可比性。(2)评价主体多元性。评价主体包括了高校及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实习同伴、实习学校的学生、评价对象自己,符合了新课程改革的“评价主体多元性”的理念,且各个评价主体之间相互互动,能从各个方面、多个角度对实习的效果进行一个合理的评判。
四、教育实习评价量表质量分析
1. 信度分析。考虑到教育实习发展性评价循环反复、周而复始的特点,我们所利用构建的量表对我校部分2011、2012届实习生进行测评,通过SPSS 17.0对70份评价表进行量化处理,结果表明:一级指标之间、一级指标与总量表之间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本评价量表的Cronbach a信度系数为0.915,显示出量表的内在的一致性良好;此外,针对不同评价主体,得出“指导教师”、“同伴”、“学生”和“自己”的信度分析结果分别为:rα1=0.911,rα2=0.899,rα3=0.851,rα4=0.903,说明本研究引入的各评价主体对评价量表的使用结果均体现出良好的一致性,佐证了该评价量表信度良好。
2. 效度分析。“内容效度”是表征评价量表有效性的重要维度之一。我们所构建的评价量表是在参考各个师范院校已使用的实习评价量表的基础上,多次与实习生及实习指导教师商榷,拟定量表初稿,随即设计成专家咨询问卷,接着向国内7所高师院校教学论专家及广西区内部分中学骨干教师发放,分析、统计,最后确定各评价指标及相应权重。所以本研究所构建的评价量表不仅有相当的理论基础,更得到实习生及教育专家的普遍认可,有一定的内容效度。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再认识的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然后加以修正调整,使之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以取得更佳教学效果的行为。教学反思对于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反思必须也必然要贯穿于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其起始点可以在高师院校师范生的教育实习阶段。2010年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开始实施的“国培计划”是旨在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高师院校师范生的“顶岗实习”随之出现。随着“国培顶岗”计划在全国各地的开展,师范生的实习时间相应延长,教学实践机会以及与同学、学生、教师交流的机会也大幅度增加。这既增加师范生的锻炼机会,也使师范生积极进行教学反思成为可能。为充分发挥教学反思的作用,笔者设计问卷和访谈,调查高师院校地理顶岗实习学生在实习中的反思情况,力求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利用教学反思更好地促进地理师范生的专业成长。
1.调查设计
为了解地理实习生的反思意识以及他们在实习期间具体的反思行为,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法,针对参加完顶岗教育实习的江西师范大学2008级地理师范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90份,收回问卷68份,均为有效问卷,占总问卷数的75.6%。
2.调查结果(表1~表3)
3.调查结果分析
自主反思不够合理。实习生在实习期间进行教学反思不够积极,很多都是以回忆性思考或者教学日志的形式呈现,如果能将教学情况和教育心得以教学日记或者随笔形式及时记录下来,才能成为教学反思的真正源泉。
反思方式太过单调。大部分实习生的反思都是自我剖析式的,通过对自己课堂的回忆来反思收获。如果能将反思的角度辐散开,将周围的人和事纳入反思的源泉,通过与学生、教师和队友的交流或者阅读教育类的书刊杂志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这种反思才是真正意义上可以帮助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学反思。
反思缺乏恒心。在访谈中还发现,地理实习生存在一个很大共性:刚开始实习时积极性很高,能主动进行教学反思,但随着实习时间的深入,反思频率越来越低,反思深度也越来越浅。教学反思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贵在恒心,重在坚持,只有长期的坚持反思,自己的专业素养才会持续性成长。
二、提高地理师范生教学反思能力的几点建议
1.提高对教学反思的认识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职业发展有重大意义。但当前师范生培养面临的一大问题便是教师教育在大学课程中所占比例太小,导致师范生专业素养不够硬,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师范生的专业化意识,也正是即将走向实习岗位的实习生所要端正的态度。实习生在走上讲台之前就要明确自己的教师生涯应该走研究型、反思型的专业化发展之路,时刻做好开展教学研究和进行教学反思的准备,培养良好的专业素养。
2.重视地理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职前教育的必经阶段和基本形式。它既是对学生参加工作前所学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以及实际职业技能等综合素质的实践演练和检验,又是帮助师范生完成从学生到教师角色转换的实践性环节,更是实现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所以,实习生在教育实习之前必须要在思想上提高对教育实习的重视。“国培顶岗”实习由于实习时间长、自主性高,对实习生职业生涯的意义更是重大,实习生应该充分利用实习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3.掌握教学反思的方法
(1)教学日记。即教师把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所读、所思,以记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例如,实习生的反思日志:我拿着地球仪,开始讲南极、北极、经线、纬线……学生一脸茫然、迷惑不懂。这时一个排球从桌子底下滚了出来(班级为迎接学校排球比赛,给每组学生配备了一个排球),我正要批评时,灵机一动:用排球比作地球仪。索性让学生把排球都拿到桌上来,在上面标出南极、北极,画出经线、纬线,分辨出东、西、南、北半球等,师生共同探究,完成教学内容。这样,既巧妙避免了师生冲突,又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一举两得。
反思:意外也是一种资源。面对意外,教师要冷静,变废为宝,巧妙利用。教师一方面应具有相对完善的知识结构,对地理知识及其逻辑结构准确把握;另一方面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才能在动态的互动中“活而不乱、形散神不散”。
(2)教后感。即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和体验的自我评价与对话,是改进教学策略、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水平的好方法。教后感可长可短,长可千言,短可几百字,可总结经验之得、可反思败笔之处、可分析问题原委、可指定补救措施,还可捕捉课堂上的机智亮点等。
例如,“大气的热力状况”教后感:通过地球与月球表面温度差异的导入,提出本课的核心问题,使学生快速、自然地进入学习情境,具有启发意义。与成因相关的即时检测、即时反馈、即时总结,起到即时巩固的作用。承转语言简洁流畅,讲课思路清晰。此为本节课成功之处。
教学过程中只有2/3的学生参与,今后要在讨论问题上下功夫,找准方向,面向所有不同层次的学生。时间把握不准,问题设置的新颖度还需增强。此为本节课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