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政治教育论文

高中政治教育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政治教育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政治教育论文

高中政治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教育的最主要的学科,因此,开展德育教学具有独特的优势。政治教材中的任何一节知识点都可以作为德育渗透的优秀素材,而且都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例如,哲学常识主要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为已任,不管是唯物论、辩证法,还是认识论和价值观等,都能够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观点。当教师在讲授这些知识点的时候,将德育穿插在其中进行授课是每一位政治教师的天然职责,这样的教学能够做到润物无声。再如,在讲授“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时,为了更有效的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到逆境也能成才的深刻道理,教师可以结合“青蛙效应”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其中深刻的道理;“在一锅滚烫的开水中将一只活青蛙突然投向到锅中,就在将要落入锅里的一瞬间,青蛙奋力一跳,竟然死里逃生了。接着,专家又将锅里的水换成温水,将青蛙缓慢地放入到锅中,这个时候青蛙在锅里悠闲的漫游着,但是,随着水温逐渐的升高,这只青蛙却没能跳出水面。”接着让学生分析这只青蛙最后的悲剧说明了什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我们是否也在上演着青蛙式的悲剧?学生们开始展开激烈的讨论,很多学生得出一致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节知识点,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一步地去思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蕴含着的深层哲理。这样的教学,既能够优化政治课堂的教学结构,又能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够促使德育教育在政治学科中的渗透得到更进一步的落实。政治常识则是宣传国家观、政党观、民族宗教观、国际关系观的有力阵地,教师可通过大量知识载体,因势利导,培养学生对我们祖国、我们人民、我们党的热爱之情。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究知识,去学习,以此来逐渐地开展德育渗透的目标。要想将高中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需要政治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以及学习方式和课后反馈等方面都把学生放在第一的位置,教学时,还要同时兼顾到教学的导向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学生实现全面均衡的连续性发展。德育教育可以通过课堂的互动教学、情境教学的方式来代替传统课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内心体验,多倾听学生的内心感受,这也能够有效地改变学生过去死记硬背的机械式的学习模式,引导他们转变自身的学习方式,逐步地转移到自主探究知识的学习方向上来。设置开放的教学氛围,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实现道德行为和认知行为的和谐统一,增强他们的认知,强化他们的思想意识,促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学习政治知识的内涵,以此来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健康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认真地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的且切合实际的教学手段,就一定能够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益。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既要是知识渊博的智者,同时也应该是学生道德修养的榜样,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具备崇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精湛的业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来。开展德育教育时,教师首先需要考虑自身人格对学生可能会产生的影响,并把这作为教育、熏陶学生品格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此,教师授课时,要注意自身的形象,言传身教,用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坚定的信念和意志去教育学生,去影响学生。此外,政治教师也应该具有远大的理想、渊博的知识,坚定的立场以及高尚的情操,实事求是,这些都在无形中对学生起着很好的带头示范的作用,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不断地建立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师还要具有高尚的师德,比如,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坚强的意志;还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判断力,对真、善、美要由衷的敬仰,对假、恶、丑要愤怒鞭挞。教师这些素养都能够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影响。

三、总结

高中政治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中,教育是一切的根本。然而,传统的高中政治教育只是教师将书本上的知识单纯地灌输给学生,忽略了教学过程如何进行。这样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创造力和政治学习兴趣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同样要重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以及学生良好心理和习惯的养成。高中时期正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和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政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得高分考名校,而是建立健全正确的人格,推动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进行政治课程改革,转变教育理念和方法,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政治新课程改革的影响

1.政治新课程改革对学校的影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社会。政治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进行素质教育,这对学校来说不仅是机遇,还是一种挑战。学校的政治教育理念随着政治课程改革的进行受到一定冲击的同时又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首先,学校的教育成本会增加,因为政治课堂教学不单单是教师单方面的课本的宣读,还是师生双方面的互动,这就可能增加教学时长。同时,学校的教学目标也会发生转变,学校要向素质教育转化。但是传统的应试教育以及升学率又使得学校在进行素质教育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成绩。再加上学生家长对学生和学校的期望,使得学校又不得不对成绩很重视。所以政治课程改革还在不断摸索中,以使学校能在素质教育和升学率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达到双赢。

2.政治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影响

(1)做课堂的优秀建设者。传统的政治课堂中,政治教学就是一种从上而下的知识灌输,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也是单纯地应对考试。新课改后的高中政治课堂上,教师担任的是一个优秀课堂的建设者。教师在课下的任务较课改前加重,因为教师要将一节枯燥的政治教育变成对学生价值观念的提升。让学生不再只是对知识死记硬背,去得高分,而是获得对自己健康成长的帮助以及未来工作、生活的指导。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要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成为新课程实施下的新型教师。但这同时也是极具挑战性的一项任务,因为新课改后的政治教材,相较于以前更加多样化,这就需要政治教师具有更高、更扎实的专业知识水平,这样才能灵活地掌控课堂。(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高中政治教师也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对课堂起的是主导作用。教师要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学生才能对政治课堂以及知识产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政治教育中培养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

(3)创建民主的教学氛围。新课程要求课堂不只是教师的讲授,同时需要师生的互动,创建一个民主活跃的教学氛围。教师在课下的备课中要进行问题创设,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从而使学生在政治课堂上不只是记笔记,还会动脑去思考,开发其学习的潜质。

三、总结

高中政治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问题;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开展得并不理想,分析其中的不足并找到解决的对策,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活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1.实践教学形式单一

提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很多高校都会以社会调查研究为重点,认为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只把实践教学形式局限在社会实践上,就会限制对实践教学内涵和形式的全面认识,使实践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从而制约了实践教学外延的拓展。

2.实践教学环节普及面不大

目前,即使在社会调查研究方面,很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环节还不能在大部分学生中普及,社会调查环节多是与校团委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或“三下乡”活动结合进行,目前只能做到部分优秀学生参与,停留在以点代面的层面,还没在绝大多数学生中普遍展开。这与国家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要让大部分学生参与还有一定差距,从而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大大下降。

3.实践教学环节经费投入不足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强有力的经费保障。实践教学的经费主要用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交通、通讯、资料和聘请相关人员给学生讲课,等等。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经费问题,教育部曾下发过相关文件,明确要求各高校每年要按一定的生均数额标准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但是,限于财力问题,很多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上物力和财力的投入还十分有限,与专业教学存在明显的差距。这也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羁绊之一,它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4.实践教学缺乏规范性

虽然很多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中有了一些具体形式,如观看影像资料、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但从实施情况看,规范性不强仍然是主要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部分高校尚未把实践教学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教学计划之中,对课时、具体计划、实施方法等未作具体规定;有的学校虽然建立了一些相关制度,但这些制度仅仅停留在文件上。另一方面,有的高校即使将实践教学纳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教学计划,但是也没有制定规范的教学大纲,大纲的缺失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施没有统一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师只能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条件和责任心来自行决定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

二、顺利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对策

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只有找到切实可行的对策,才能保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

1.明确内涵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单一的主要原因是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即高校管理者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仅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局限于社会实践这一形式,而忽略了实践教学的完整内容。有的学者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界定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把理论与实际、课堂与社会、学习与研究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思考问题、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自主研究解决问题等实践能力的多种教学方式的总和。它的具体形式应该是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的、学生可以广泛参与的一切教学方式。”根据这样的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广义而非狭义的教学方式。换言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除了社会实践以外,还可以包括课堂实践、校内实践、科研实践等多种形式。根据各高校本身的具体情况,找到适合自己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或形式的组合是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单一的有效途径。

2.健全形式

要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普及面不大的问题,单一地依靠社会实践是不够的,即使有的高校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但由于经费、时间和师资等各种因素的限制,能够参与的学生也是有限的。因此,基于对实践教学内涵的认识,健全实践教学的形式是解决普及面问题的关键所在。比如,在社会实践方面,可以让学生全员参与寒暑假或节假日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在课堂实践方面,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自学自讲中来;在校内实践方面,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校内重大庆典活动,也可以通过对校史馆、校内实习工厂等资源的有效整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校内实践机会;在科研实践方面,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全员撰写经典读后感、调研报告、命题作文、讨论提纲和自学报告等形式,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指出的是,无论采用上面的哪种形式,教师的针对性指导都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确研究的对象,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辩证思考,客观分析,得出科学结论。

3.加大投入

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各种形式的顺利开展还有赖于高校长效的经费投入机制的建立,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力的物质基础。它要求高校管理者同等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与专业课的实践教学,高校相关部门应有明确的关于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使用和管理的规定,即高校不仅要有专门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专项教学经费,而且还应有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实践教学工作量的量化标准,这样才能建立一种长效的针对实践教学的激励机制,从而保证教师的工作热情。当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实践教学经费的使用上也应做到经济、节约、高效,保证教学经费真正用于实践教学。总之,只有在建立起长效的实践教学经费保障和激励机制的前提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才能可持续地开展下去。

4.规范实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除了上述影响因素之外,规范的实践教学机制是重中之重。规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机制应该包括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实践教学的实施和实践教学的考核四个方面的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针对性原则,即必须紧密结合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教学大纲和具体内容开展实践教学;(2)规范性原则,即每次实践教学必须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既有计划,又有过程;既有结果,又有实效,不走形式,持续开展;(3)多样性原则,即实行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集中实践与分散实践相结合、教师指导实践与学生自主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4)因地制宜原则,即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坚实的平台。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形式和内容是统一的,实践教学的内容决定了实践教学应采取的形式。目前,各个高校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实践教学形式,这些形式可以概括为“听”“说”“读”“写”“看”和“走”六种形式:“听”即学生根据教学大纲和内容听相关的专家讲座或学术报告,然后发表自己的感想和见解;“说”即学生根据教师的命题进行讨论、辩论和演讲;“读”即学生根据课程特征和内容读教师指定的经典著作,然后撰写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感悟;“写”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或社会重大事件,指定命题,让学生撰写论文进行评比;“看”即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组织学生观看影视资料,让学生写观后感或发表感想;“走”即根据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实地参观调研,撰写调研报告。以上六种实践教学的形式,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规范实施。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该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的实施。有计划,即实践教学在实施前应制定周密的计划,教研室和教师要上报计划,通过学院审核;有目的,即实践教学的形式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置;有组织,即实践教学过程应在学院的领导下,由各教研室直接组织实施,广大教师应广泛参与,并且在实践教学结束后,任课教师及时收回学生的调研报告或心得体会,评定实践教学成绩,及时进行分析总结。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考核应确立体系意识,即不仅要有明确的考核标准,而且还要针对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形成针对性的考核主体和考核机制,从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规范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它的顺利开展需要高校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的密切配合和不断创新。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完善对策和创新形式,才能达到将理论内化为学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质量的目的。

基金项目:

辽宁工业大学2009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

高琳(1978―),女,黑龙江牡丹江人,讲师,硕士。艾志强(1975―),男,辽宁锦州人,教授,博士。

参考文献:

[1]刘世华,吴绍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认识局限及对策论析[J].教学与研究,2008(4):88.

高中政治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1.特征

(1)隐性思想政治在教育中具有渗透性。这种渗透性不同于其他学科,其他学科普遍具有独立的课程内容;而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与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通过长期的文化氛围熏陶,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隐性思想政治在教育中具有自我性。这种教育方式使得传统的教育被动型向学习的主动性转变。大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中都是抱着主动的心态,没有受到教育思想的束缚,学生可以在更好的文化氛围中主动学习知 识[1]。

(3)隐性思想政治在教育中具有潜在性。潜在性是隐性思想政治的最显著特征,它不是采用传统的说教方式让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文化,而是通过将思想文化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促使学生在生活当中体验思想政治文化。这种教育方式是无声的传播,学生不会对学习思想政治知识产生抵触情绪,可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优势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表现为能够满足大学生的知识文化基本诉求。大学生的课余时间比较充裕,因此,长期的课余活动使得他们对高中时的被动式教育产生厌烦情绪。校园文化活动能够丰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吸引大学生的目光,良好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将教育思想传入学生的头脑中,让学生于潜移默化中提高分析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对思想政治知识有更好的理解,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接受它[2]。

二、将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政治教育素材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式也在发生巨大变化,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转型已是必然发展趋势,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式枯燥乏味、缺乏生动性,很难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三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而校园文化活动能唤醒大学生对学习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校园活动当中,可以让学生于潜移默化中接受良好的教育,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补充学生思想政治文化知识的不足。

三、挖掘校园文化中隐性思想政治素材的措施

1.开发校园文化活动中的隐性资源

高校各院的领导一定要重视校园活动的策划,提高校园活动策划的质量,充分开发校园文化活动中的隐性资源。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应多种多样,只有不断创新文化活动形式才能满足大学生对活动的要求,提高学生在文化活动中的主动参与性和积极性。

2.完善我国高校隐性资源教育

校园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活动形式能够反映不同的思想政治文化,因此,要掌握校园活动的特点,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当中,进而达到于潜移默化中传播知识的目的。根据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实践性的特点,让学生亲自操作,独自总结出所学知识的特点,实现学生自我教育和服务的管理功能。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因此,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应将社会信息与文化不断融合,以发散式的传播方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既能在愉快的文化活动中享受生活乐趣,又能不断吸收和掌握思想政治文化知识,如此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和学习的主动性,在活动中发现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政治教育的稳健开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我国在教育体制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高校要充分利用高校文化开展校园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要积极开发并策划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以此来提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