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护理专业毕业生总结

护理专业毕业生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护理专业毕业生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护理专业毕业生总结

护理专业毕业生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护理专业;优质;就业管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59-02

1 就业管理成因分析

1.1 有明确的工作目标 本着“巩固优势,稳步发展”的原则[1],将学生就业工作作为解决学生根本利益的大事来抓,重视以实习带就业的发展方向。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领导下,安排专门负责就业人员。

1.2 找准重点和突破口 随着就业工作的展开,我们发现护理专业毕业生签约起步早,发展势头好,制定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工作方案,确定以提高护理专业的就业率为重点。一方面防止盲目乐观,保持护理专业就业良好发展势头,以提高护理专业的签约率来带动整体的就业工作;另一方面要知难而上,巩固就业基地,使就业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3 制订措施,落实任务

1.3.1 开设就业指导课 开设就业指导课是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理想和形势政策教育,而且可以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提高毕业生的竞争意识和能力[2],使学生及时了解就业政策,掌握求职技巧。

1.3.2 实习与就业挂钩 现有58个实习点,有力地保证了临床教学的需要,也为学生就业开通了渠道。在工作中,我们采取了实习安排与毕业就业推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用人单位的规模,有目的地选送符合用人单位录用标准的学生去实习,效果明显。

1.3.3 以班级为单位分解就业指标 系部将就业工作目标进行分解,对各班下达任务指标,并与辅导员的考核挂钩。要求辅导员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跟踪了解学生情况,及时沟通各种信息,做好参谋和说服工作,及时上报学生就业情况。

1.3.4 召开供需见面会 每年至少要召开了五次护理专业毕业生供需见面会,见面会后与用人单位签约,将学生亲自送到就业岗位。

1.3.5 以情感人,使学生主动配合就业工作 在工作中,我们始终把关心关怀学生作为就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了解学生的求职就业意向,主动搜集并及时提供就业信息,优质地做好各项工作,为毕业生办实事。通过高效、热情、周到的具体服务,以情感人,使同学理解老师的用心,尽早签约。

1.3.6 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较高,我们抓住毕业生返校领取毕业证的有利时机,深入班级与辅导员一起有针对性地召集会议,面对面地与学生交流,分门别类地加以指导,说服学生“先就业,后择业”,特别是说服毕业生应把择业的重点转向基层,转向社区。通过教育和引导,学生的签约率有明显上升。

2 就业率提升策略

2.1 落实三项就业前培训

2.1.1 专业技能强化培训 专业技能强化培训,主要是组织学生在进入就业单位前再次集中训练就业岗位最常见的护理操作项目。目的让学生在就业前迅速提高操作技能,就业后立即进入临床工作状态。

2.1.2 礼仪知识强化培训 礼仪强化培训,主要再次集中进行培训社交礼仪、护士的职业礼仪、人际沟通等方面训练。通过对礼仪的强化培训,使学生在临床工作中表现得更加符合职业要求。

2.1.3 心理素质培训 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即将就业之前,其心理状况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大多数都有好奇、担心、紧张,甚至焦虑和恐惧的心理。为了更清楚的了解就业前的心理特点,我们从是否具有胜任护理工作自信心理、学生就业前对专业知识的认知程度、人际关系处理方法和护理病人的焦虑状况等方面进行了心理评估;对特殊人群做了心理问卷调查;对学生进行了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

2.2 强化三项就业质量反馈途径

2.2.1 学校就业管理老师反馈 就业管理老师经常下到各就业单位,听取学生意见、检查就业计划实施情况和就业纪律;在进行每一轮回的就业检查工作后,都要对检查结果作总结汇报。为选择就业基地、建设就业基地、更好地使用就业基地提供依据。

2.2.2 就业单位反馈 就业单位或医院主要反馈就业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适应护士角色的能力、护理技术操作能力、对急危重症病人配合抢救的能力和仪表服务、思想品德等方面的表现;另一方面反馈学校方面对学生临床就业的管理措施实施情况及管理效果等方面问题。以此对本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起到良好、积极的推动作用。

2.2.3 就业学生座谈会反馈 我们邀请部分就业学生参加“就业学生座谈会”,座谈就业的感受、就业工作安排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提出对就业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希望。

2.3 因势利导开展就业服务

2.3.1 对就业选择指导到位 除在校内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外,我们在临床就业过程中,重点进行“合理定位观”指导,使学生进行正确自我评价,准确定位就业方向,适度调整期望值;教育学生从实际出发,调整好心态,分析自身的优劣势处发展潜力,合理定位;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3]。

2.3.2 关注医院用人需求信息,在实习医院就业 系部组织有关教师参与就业检查走访,加强医院联络,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医院就业安置意向,积极推荐就业学生,将就业安排与就业推荐相结合。

2.3.3 建立长效联络机制,确保就业信息畅通 为了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我们建立系-辅导员-学生的长效联络机制,充分利用网络、简讯等形式及时向学生传递有关就业形势、政策。通过开发网络联系平台,集就业政策法规宣传、网上求职信息公告、就业指导等功能于一体,利用学校网站,整合有效的就业信息资源,提高信息的有效性和时效性,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同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发送学生简历,协助学生参加网上面试。

通过对护理专业优质就业管理可行性分析,使之进一步开展就业指导研究工作,逐步调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使之与国家和社会对护理人员需求标准更加接近;使就业工作实现新的超越。

参考文献

[1].戴晓程.现代护理实习与就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护理专业毕业生总结范文第2篇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提出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随后,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在办好现有专科层次高等职业(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发展应用技术型高校,培养本科层次职业人才;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顺利完成向应用型转变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普及化的必然趋势。近两年,我国诸多地方高校已经在学校管理,尤其是人才培养与就业管理方面做出了重大的变化。例如,南通大学转型后,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贴近区域企业需求,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将护理学专业转型对接健康养老、大健康等生产业,拓宽了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济南护理职业学院紧紧围绕全市“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的中心任务,积极对接“三年行动纲要”,以立德树人、健康发展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确立了“爱与健康”发展主题,提出了“内涵发展、二次创业”的战略部署,大大增强了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创业热情。

二、地方高校转型对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产生的主要影响

地方高校转型是近年来高校转型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地方高校转型过程中,地方高校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教育评价等诸多方面会发生变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就护理专业学生而言,地方高校转型对他们的就业心理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地方高校转型主要是由学术型教育转为应用型教育,这决定了学校转型后要将教育重心放在应用型专业教育上。护理专业作为一门应用型专业,是转型的重点。在转型期间,许多地方高校的护理专业会扩招,但社会对护理专业学生的需求是有限的,这导致护理专业学生人数大大超过社会需求。对此,很多护理专业学生对毕业后能否在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顺利就业产生焦虑与担忧心理。另外,当前我国社会对应用型教育认识不足,认为应用型教育在地位上要远远低于学术型教育。在转型前,地方高校偏向学术型教育,但转型后偏向应用型教育,这不得不引发护理专业学生产生“社会企业更加看轻我们”“我们的社会地位变得更低”等想法,从而引发心理焦虑与担忧。部分护理专业学生在焦虑与担忧的同时,看到身边同学都找到了稳定的工作,于是就随便找个单位落脚,或跟着大部队跑来跑去,没有主见,导致就业从众、盲目心理。第二,地方高校转型的重要目的就是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近年来,随着健康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社会大众对健康、养生、医疗保健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环境总体较好,这为护理专业学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与此同时,随着地方高校转型后护理专业学生招生人数逐年递增,以及护理专业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对护理专业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此,地方高校转型后,会极力加强护理人才培养力度。就目前来讲,我国很多地方高校会通过校地、校企合作等方式为成绩优异的护理专业学生创造就业、创业的机会与平台,并且在资金方面给他们提供帮助;而对于成绩不理想的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创业,学校一般不会提供帮助。这种做法对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产生的影响有两方面:其一,对于成绩优异的护理专业学生,高校给他们提供各种帮助很容易让他们产生骄傲、攀比心理。例如,一些护理专业学生在学校的帮助下进入知名企业就业后就到处炫耀自己的工资、福利待遇等,而一旦知道那些与自己成绩相当甚至不如自己的学生,其工资、福利待遇比自己好时,就产生妒忌、气愤、憎恨等不良心理。其二,对于成绩不理想的护理专业学生,高校对他们就业和管理的淡化、忽视,容易让他们在就业时更加茫然失措,看不到方向,极易出现自卑、胆怯等心理。

三、地方高校转型期间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干预策略

基于地方高校转型期间护理专业学生复杂的就业心理问题,地方高校应当积极应对。在客观分析本校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的基础上,结合政府对地方高校转型期间护理专业教育的政策、社会公众对护理专业学生的认知程度等,从多个角度探索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心理干预策略。笔者认为,地方高校转型期间对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干预的策略有以下几种:1.建立护理专业学生心理档案,为学校组织、实施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地方高校应当从学生选择护理专业那一天起,就为他们建立心理档案。一般情况下,心理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生心理发展的动态资料、心理健康状况综合评定材料、心理健康测试问卷等。当然,地方高校还应当根据护理专业特点,在学生心理档案中增加与护理专业密切联系的内容,交流平台110如学生对护理专业择业与就业的认知程度等。建立护理专业学生心理档案,有利于学校及时发现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进而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同时,心理档案可以为学校对护理专业学生展开就业心理辅导、咨询与指导提供依据和支持,从而提高就业心理干预工作的实效性。2.定期组织就业心理交流学习活动。地方高校可以邀请政府有关部门的专家来校开展护理专业就业形势分析或就业心理指导的报告;邀请知名医院、护理主任解析当前护理人才观与发展观;邀请优秀校友返校现身说法,讲解个人的择业观、奋斗史,交流就业经验,让学生接受具体、生动的就业教育,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在活动具体实施过程中,讲解员应当给学生安排一定的学习任务,并明确任务完成时间。待学生完成任务后,再根据每个学生的任务质量,分析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心理干预。这种方法属于团体心理咨询方式。在具体实施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沟通,将各自心中对护理专业就业的疑惑表述出来,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形成共鸣,建立信任关系。教师应当对那些不善于表达的学生给予关怀与鼓励,帮助他们在团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努力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咨询活动中来。3.构建良好的就业心理教育机制。首先,地方高校应当结合本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设计与开发专门的就业心理辅导资料,从理论(教材或教辅)上明确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干预的重要性。其次,地方高校应当积极借鉴国外高校在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教育上的优秀经验与先进技术,创新、改革现有的就业心理教育方法。再次,地方高校应当与本地区医院、相关科研机构保持合作,通过建设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基地、安排护理专业学生医院实习等途径,从实践层面挖掘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进而多方商讨,制定解决对策。最后,地方高校应对已就业的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跟踪研究,主要研究学生就业前后的心理变化,该研究内容可以作为学校对现在实施与将要实施的就业心理教育进行修正与改革的重要依据。另外,地方高校应当积极利用校园网、广播站、宣传栏、宣传画、电子显示屏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舒缓心理压力的方法;还可以邀请校外著名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对护理专业学生的择业、就业进行就业心理测量,帮助他们更加客观地认识就业形势,摆正就业心态。4.解答护理专业学生的常见就业心理疑惑。就目前来讲,护理专业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疑惑有两个:一是认为全国护理专业毕业生人数太多,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二是认为毕业后只能在医院当护士,没有太多的职业选择。针对第一个疑惑,就国内来说,护理专业学生近年来就业率非常高。2015年6月10日,《就业蓝皮书: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与2013届相比,2015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比例增加较多的行业类包括“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增加2.8%);2015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比例增加较多的行业类也包括“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增加2.0%)。另外,《报告》显示,2015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类是护理学类(95.5%)。教师应让学生认清当前护理专业的就业情况,增加学生的就业信心。针对第二个疑惑,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白,护理专业的就业面很广。护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只是可以在医院当护士,还可以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等工作。另外,学生不必在毕业后一定要前往医院工作,家庭育婴师、私人家庭护理师与敬老院护理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可以持相关证书出国做护理师。5.监测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对重点人群加强心理干预。地方高校应建立健全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监测、预警、疏导机制,及时发现、疏导不良就业心理,防范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风险。例如,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某些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不够尊重的现象,紧张的医患关系经常危及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这已成为护理专业学生产生不良就业心理的重要诱因。地方高校应当建立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监测系统,在学生对上述事件出现焦虑、胆怯或仇恨心理时,可以快速启动调查,帮助出现不良心理问题的学生客观认清事态发展,认识就业现状,舒缓焦虑、胆怯、仇恨等情绪。对那些有较严重就业心理问题的护理专业学生,地方高校要将其列为心理干预的重点对象,对他们实施更加细化、严格的心理监测。在具体实践中,还可以通过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心理咨询与辅导、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心理服务、就业心理管理等,辅助就业心理监测。需要说明的是,地方高校在对学生就业心理进行监测时,不能妨碍或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与娱乐。另外,监测过程中应多强调监测者的人际沟通能力,力求使监测活动变得轻松、自由与快乐。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组织的监测活动中来,才能将自己真实的就业心理表述出来。6.增强护理专业学生的自我认知。不同护理专业学生,由于知识储备、技能水平、兴趣爱好、个人素质等不同,其就业心理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有的学生虽然护理技能水平非常高,成绩考核也非常优异,但因其个性腼腆、不善言辞,在择业时不敢到大医院应聘,只敢去小乡村医院就业;而有的学生恰好相反,他们护理技能水平较弱,成绩中等,但他们志向远大,勇于证明自己、表现自己,因此在择业时敢于去大医院或科研单位应聘,希望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实现人生目标。如此种种,充分说明了学生学会自我认知对顺利就业的重要性。为此,地方高校应当重视护理专业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教会他们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的方法,使他们清楚“我喜欢做什么”“我能够做什么”“我最看重什么”“我的个性特征是什么”。在实践中,学校可以通过职业测评(标准化评估)和自我探索(非标准化评估)两个方法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7.开展就业情景模拟训练,纠正护理专业学生不良就业心理。结合当前我国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地方高校应为护理专业学生安排就业情景模拟训练,将社会适应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培养引入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教育体系中。在实施过程中,就业情景模拟训练的内容应当是社会中护理人员工作中的典型案例;训练的方法应当以角色扮演为主,并注重学生角色扮演后的经验总结与心理素质的提升;可以模拟的情景如病房接待患者入院、日常查房、与患者探讨病情、送患者出院等;模拟训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接受护理就业新理念,增强就业的心理适应能力与承受能力,促进健康就业心理的形成。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学生对待就业情景训练的态度是不同的,以至于训练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有很大差异,所以教师有必要向学生重点阐述就业情景模拟训练对就业的重要意义,使他们接受当前护理就业的新理念,科学、合理地制定护理职业生涯规划。

作者:郑晓春 韩德兰 王立新 单位:张家口学院

[参考文献]

[1]孟爱青.浅谈如何加强高职护理学生就业心理指导[J].职业时空,2010(2).

[2]张卓伟.浅谈高校护理学生的就业心理指导[J].护理研究,2010(20).

[3]郭念峰.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护理专业毕业生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PBL;LBL;病理生理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74-02

近年来,护理职业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以素质、能力为主线确定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并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已成为目前教学改革的热点。PBL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实习期间的能力表现,[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活跃课堂气氛,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对解决较复杂问题的能力培养很有帮助。[2]我们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目的就是探讨PBL教学法对护理职业能力的初步影响。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以我校2007级护理专业1—2班10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班51人为PBL法组,2班51人为传统讲授法组(LBL)。

2.方法:两组均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供高职高专护理专用病理学教材。PBL教学法病理生理学教学内容为“休克”、“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肝性脑病”、“肾功能衰竭”章节中的“机能代谢的变化”、“防治原则”、“护理原则”,其余部分同传统教学法组,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例,PBL的基本方法是要求学生按照教师拟定的自学提纲提前预习,自学提纲内容包括:①急性肾衰病因、机理是什么?②分析见习录像病例为什么出现少尿?少尿期特点是什么?③该例患者医嘱单内容分析:a.医嘱单中为什么要用利尿剂?b.为什么要用20%GS300ml然后加胰岛素15u静滴?c.为什么用5%碳酸氢钠250ml静滴?④如何制订该病人护理计划?学生据上述思考内容利用业余时间去图书馆,或互联网查找阅读相关文献。课堂上,教师先讲授急性肾衰的病因,发生机理,然后引入学生见习录像病例,并呈现该病人住院过程资料,包括医嘱单。然后让学生按自学提纲自行阅读教材“急性肾衰机能、代谢变化”,分析医嘱单用药依据,并归纳出“防治原则”,制定“护理计划”,学生在这期间可互相讨论,同时由班干部自行决定、安排主持讨论会,如主持、代表发言、小组评分等,教师巡回指导并最后评价总结。教师总结分析的思路为:急性肾衰病因——发生机理——机能代谢变化——临床表现——护理诊断——护理评估——制订护理计划——实施护理计划,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或工作过程)。

3.考核:病理期末成绩考核:两组学生用同一教材、同一试卷、由同一教师授课,课程结束后统一出题,教研室集体批改,题型分为基础理论、应用型病例分析。职业能力调查,由成教部联系学生实习医院护理部,按照护理专业大专毕业生应具有的职业能力——临床护理能力包括:[3]临床护理评估能力;临床护理诊断能力;制定护理计划能力;实施护理计划能力。共33个小项,每个小项分为5级计分法计算:a低;b较低;c一般;d较强;e强。本调查共发放问卷102份,收回98份,回收率96%,在回收卷当中96份有效,2份无效,有效率为97.9%。调查表由所在实习医院护理部盖章统一寄回成教部。

4.统计分析:学生在校期末考试平均分数用(x±S)表示,两组学生分数比较及职业能力调查测量平均分数用T检验。

二、结果

1.PBL+LBL组与LBL组考试成绩比较,基础题包括名词解释和单项选择题,应用题为问答题和病例分析。PBL+LBL组总分和应用分析题得分明显高于LBL组(P<0.05),见表1。

表1PBL+LBL与LBL组期末成绩比较(x±S)

2.学生评估。与LBL组相比,PBL+LBL组学生自我评价,在学习主动性、收集信息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表达合作能力有所提高(P

表2PBL+LBL与LBL组学生自我评价比较(%)

3.实习期间临床护理能力比较。采用PBL+LBL教学法组与LBL组相比较,能显著提高实习期间临床护理能力(P

表3PBL+LBL与LBL组实习期间临床护理能力比较(x±S)

*与PBL+LBL组比较,P

三、讨论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知识更新较快、介于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我们对护理学专业病理生理学教学采取了PBL和LBL相结合教学方法,并探讨了其对职业能力的有益影响。结果表明PBL+LBL教学法不仅可提高在校期间学习成绩,而且可提高实习期间护理职业能力,与Harrison Applin报道一致。[4]毕业生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是检验在校期间教学方法优势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学指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必须与职业能力培养相适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体系的内容设置、教学方法等必须符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型”护理人才。[5]虽然PBL教学法,LBL教学各有自己的优势与不同,但两者恰当融合将促进护理专业学生临床护理能力的后续培养。我们选择病理生理学各论内容进行PBL和L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理解常见病临床病理联系,了解病史发展过程,有助于识别不正确医嘱,正确执行实施护理计划,使护理评估能力、护理诊断能力及制定护理计划能力得到提高。PBL和LBL教学法有机结合为培养全面适应服务于新时代的高素质护理人才开辟了新途径。

参考文献:

[1]Richards BF et.Rating of student’s performances in a third-year internal inedicine clerkship:a comparison between problem-ba sed lectue-based corricala[M].Journal of the A 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lolleges ,1996 Febjvol,71(2):187-9.

[2]苏维,郭明晶,李志鹏.小组讨论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比较[J].现代预防医学,2000,27(4):530-538.

[3]刘迪成,黄惟清,王富珍.护理专业不同层次毕业生职业综合能力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26-428.

[4]Harrison Applin.A camparison of competen cies between problem-based leaning and non-problem-based graduare nurse.Available online 3 september 2010.

护理专业毕业生总结范文第4篇

【摘要】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前都要面临毕业实习,这是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是,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部分学生实习效果差,实习后不想做护士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如何做好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的指导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护理专业;临床实习;实习指导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1193-02护理专业是培养应用性专门人才的专业,毕业实习是教学过程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是护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须途径,是培养护生实际工作能力,向专业化角色转变的开始[1]。笔者在担任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毕业班班主任和实习指导教师的过程中,对学生毕业实习现状及实习指导方法进行了初探。1.护理专业临床实习现状及形成因素

1.1强烈的执业挫败感。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每天面对病人的痛苦、无助,面对重复、单调、又脏又累的护理工作,这些都会使学生对护理工作的原有的美好憧憬及崇高感消失,再加上护理发展落后于医疗,社会对护士存在偏见,更进一步加大了学生对护理工作的反感程度,甚至可能影响到学生毕业后的择业,同时,也使学生对护理事业有了新的认识,新的体会,这些负面情绪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习质量。

1.2对医院工作环境适应不良。进入临床实习后,护理专业学生又重新进入了另一个社会环境,在轮转的过程中,要接触众多陌生的医护人员、病人及陪护人员,大部分学生在交往中出现畏惧、退缩、逃避和缺乏信心,甚至不敢主动与老师、患者、家属交谈,进而不敢动手操作,不能正常发挥水平。这种状态可能会进入恶性循环,必然影响实习效果[2]。

1.3缺乏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学生在校期间,生活规律,作息时间基本固定,一进入临床,开始倒班制,部分学生出现无所适从,工作期间不清楚自己的工作内容,又因为畏惧所以影响到工作效率,表现出来的是工作不积极,缺乏主动性;另外一种情况是,部分护理专业学生自身缺乏主动意识,没有积极主动、任劳任怨的工作精神,凡事都等带教老师分配,对常规工作也不能做到主动处理。

1.4学校所学知识技能与临床应用的差距大。中等职业卫生学校教师授课任务重,接触临床工作少,护理实用性的知识技能更新较慢等,都会影响到学生对临床实习的适应,另外,护理专业教材内容更新较慢,与临床实际工作脱节,有些技能操作还延续以往数十年前的方法,有的已经在临床被淘汰,有的已经进行了改进,这都导致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差,自信心不足等,从而影响了实习效果。2.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指导的方法

2.1明确职责,做好沟通:

2.1.1作为实习指导教师,学生下临床实习前,应做好技能强化训练,做到每日一测,每项一测,测试不合格者加大训练力度,否则将不予安排实习;学生下到临床实习后,应不定期的进行检查,与各科室带教老师了解学生情况,与护理部带教老师沟通学生动态,对有问题的学生,应及时与本人沟通,及时纠正,并督促大组长进行监督,同时上报学校护理学科及招生就业办公室,必要时通知家长配合处理。

2.1.2实习指导教师应与学校就业办公室及护理学科保持联系,信息畅通,指导教师与护理学科及时沟通实习医院需求,以及对学生实习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总结,以便及时调整指导思想,改变实习指导方向,使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医院制度,有效的完成各个科室的实习任务。

2.2做好学生实习初期的心理疏导:

2.2.1经过了学校三年的艰苦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现在要到医院去实习,到医院后,学习的方式、扮演的角色、社会的环境都与学校有很大的差别,不少同学想到这些就会紧张、害怕,情绪不稳定。所以,鼓励学生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对自己要有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我们学校的毕业生都能完成实习,自己也可以完成。要尽快地适应这个转变,以健康的体魄,轻松、愉快的心态去迎接实习。

2.2.2学生将参与医院的护理工作,而且很多东西还不懂,工作将会很忙、艰苦,要不怕艰苦,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要让学生清楚,到医院实习是求学,不是享受。护理工作分日、夜班,夜班有上夜班和下夜班,上夜班是:下午6∶00-晚上2∶00,下夜班是:晚上2∶00-第二天早上7∶30,学生上完班特别是值完夜班后会觉得很苦很累,有一个适应的阶段,要注意休息、要有充足的睡眠,要加强营养、多喝水,保证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做好工作,避免出现差错事故。适应后,那就要注意复习理论的知识和学会查阅各种资料(如医学杂志,报纸等)。

2.3加强实习过程的管理:

2.3.1认真落实岗前实训及初期实习辅导。在学生下临床实习的前2周,配合护理学科进行岗前实训,督促学生掌握必须的理论知识,在实训护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考核,对不合格的学生给予特殊辅导,甚至暂缓下临床实习;召开家长会,使家长了解学生将要面临的学习环境和要求,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2.3.2实习指导教师加强学生巡视及管理。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接触到临床全新的、相对复杂的环境,要面对形形的护理对象,难免会出现恐慌,无所适从等情况,因此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初期要加强巡视,尤其是与各医院实习小组组长加强沟通指导。

2.3.3重视与实习医院护理部的联系与沟通。学生初到临床,来到新的环境,身心都要有个适应过程,再加上临床实际工作与学校实训室内的模拟操作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学生会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不适应,针对这一现象,实习指导教师应与护理部带教老师做好沟通,共同努力使学生尽快调整自己,尽快进入临床实习状态。其次,护理部带教老师对学生情况不太了解,实习指导教师要经常与护理部联系,做好沟通,交待学生基本情况,对个别学生要重点分析,使护理部老师做到心中有数,并与护理部一起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及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学校,给予重视并做好处理。另外,针对个别科室带教老师不管不问的情况,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及时与护理部取得联系,加强带教老师队伍建设,使学生的临床实习顺利而高效的完成。

2.3.4重视实习目标的达成。学生渡过了艰难的适应阶段以后,接下来的实习目标是学习临床的工作方法与技能,在这期间,实习指导教师应该督促学生对照实习计划和手册,高质量地完成实习任务,避免实习单位把学生仅仅作为一个劳动力而忽视目标的达成。对目标达成有问题的学生,及时反馈给实习单位及学生家长,找到问题的原因,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以免其他同学出现类似情况;在学生出科考核中出现的理论或技能问题,应该及时准确的反馈给相关任课教师,以改进教学。

2.3.5严格执行实习纪律及请假制度。学生在实习中后期,逐渐适应熟悉了临床的工作,会开始出现懈怠、溜号、请假等情况,实习指导教师应严格执行实习纪律管理制度及请假制度,严格考勤,考勤结果与毕业成绩挂钩,对于生病的同学,应在实习医院就诊,如有特殊情况,再行转院治疗。要加大管理力度,不断提醒,加强巡视,杜绝违纪现象及差错事故的发生。3.小结

护理专业学生的毕业临床实习对其今后的就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护理工作的热情及认可度,所以,做好护理专业学生的实习管理是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作为实习指导教师,作为班主任,应从学生的现状出发,有针对性的进行细致管理,加强责任心,奉献出爱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管理,充分发挥实、小组长的作用,遇有问题及时汇报给实习指导教师,以保证做到层层把关;在学生实习之初,就让学生知道该如何做,不该如何做,违背者应负何责任。当然,对于屡教不改或错误严重,影响大的学生,还应给予相应的处罚,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毕业实习的实效性。参考文献

护理专业毕业生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护生;问卷调查;合理引导;职业竞争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大二大三护理专业大专学生500名,年龄19~23岁,有3名男性,其余均为女性。

(二)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表,内容主要涉及对专业及从业的认识,共9个问题(均为单选题),运用半封闭式无记名问卷法,先向护生讲清填表注意事项,当场发放问卷填写完毕后立刻收回,共发放500份问卷,逐一审查,筛除未完成的问卷4份,有效问卷496份。

二、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比例并按照题目类别不同分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一)对于大专护生对所学专业信念及未来职业追求方面(涉及1―6题),见表1。

(二)对于大专护生对自我素质认识及要求方面(涉及7―9题),见表2。

三、分析与讨论

(一)针对护生专业及未来职业信念方面

从1―6题的相关比例数据看出,护生中有将近一半出于就业来考虑选择自己的高等教育专业方向,实际为追求理想的并不多;在校期间护生可以在不断接触护理专业知识中达到逐步提高兴趣的目的,但仍能有较多不确定因素左右;被调查护生多数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没有明确的目标,有清楚目标的不到1/3,出于模糊地带的学生仍然较多,缺少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合理规划,对于未来职业的选择眼光仍比较狭隘,从中体现出护生专业思想的不稳定性,择业观念有待改进。

(二)针对护理学生素质方面

从7―9题的数据看出,在被调查的护生心目中位列第一位的仍然是自身对护理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其次是一定的沟通能力,较强的心理素质也占有较高的比例,外语和计算机能力方面学生普遍认为不能成为他们所考虑的护理最需要的素质,也有的认为是自身外在及个性品质;问及自己在校期间最希望提高及自身最欠缺的与前题基本对应,体现出了学生对于自我认识定位还是十分清晰,在实际与毕业生交流的过程中也体现出了专业知识、沟通交流能力及心理素质对一个人的影响,因此要合理利用学生在校的短暂两年时光,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四、目前对策及改进方法

(一)针对加强护生相关职业信念方面

1.目前我系已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措施

(1)新生入学教育:对学生进行不间断职业道德教育,包括职业安全防护、校园主人翁意识培养等。开展一系列活动,如“天使风采系列大赛”(护理礼仪、护理操作、主题征文、演讲比赛等)、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平时管理加强培养护士素养,使学生能以护士的标准要求自己,从而为将来成为一名真正的、合格的护士作好准备。

(2)大二时期护生开展贯穿参与“天使风采”大赛,有意识在学生实习前开展相关职业指导讲座,邀请相关各大医院护理部主任开设实习前相关讲座;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了解护理专业及其发展趋势;组织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通过提前接触临床护理工作等活动,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做起;加强实习前指导工作及技能训练,引导护生学会自立,帮助树立信心,为后一年的就业铺垫。[2]

(3)大三实习生的管理引导应保持时时远程监控,帮助毕业生树立积极的专业信念,尽量减少医院及社会给护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恰当安排有条件回校的优秀实习生面向低年级护生开设经验交流会,及时解答在校护生的困惑,达到双向沟通目的。[3]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护生举行“护士帽授帽”仪式,增强她们的职业使命感和责任心。

2.除以上,建议在提高高职护生的素质方面还可以加强如下

(1)面向全体新入学护生集体颂读“南丁格尔誓言”,提升专业意识;实施“零距离”入学教育,第一堂入学教育课将护生带到临床教学医院;通过“身边人”使护生更明白护理专业学习的真正意义;请一位护理临床教学医院的带教老师现身说法对护生进行“爱岗敬业”教育,并提出对新生的希望和要求;播放自制专题片,该专题片可以包括以下内容:①护理专业创始人南丁格尔生平事迹介绍;②中外护理事业的发展简史;③国内护理行业的现状及其与困外之间的差距;④专业课程介绍,毕业后就业前景展望。[4]

(2)以政治辅导员为对象,设立专门的职业指导教师,对护生未来从事的护理职业进行详细的职业描述,充分借用职业测试软件或问卷对每个学生的个人特质进行简单摸底,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优劣势,避免客观原因导致专业选择不当的遗憾。

(3)贯穿整个三年学习过程,尝试让学生寻访已在护理行业工作较长时间的护理工作者,用自我的方式与其交流心得汇总成文字及幻灯材料开设主题交流班会及系部学生大会,获得护理职业心灵的释放。

(4)最大程度发挥护理教师及所属班级辅导员、班主任对护生的影响力,在平时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教育过程中,接受先进的护理哲理,使护生能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热爱护理专业。

(5)以系部为单位,开展各种形式的讲座、专题讨论会,及时了解国内外护理发展动态,牢牢把握好“护理荣誉感”这个主线,帮助学生对护理专业形成正确的认识,培养其兴趣。

(二)针对在校护生综合素质提高方面

1.目前我系已采取的有效的针对性措施

(1)护理专业技能素质:把加强护生实践能力培养作为教育的中心,培养护生实践动手能力。安排学生在课时和课余时间到市区医院、社区集中见习、分散见习和到生产实习医院顶岗生产实习等,保证护生校内实验实训和校外临床见习及生产实习。

(2)我系在开展的辩论赛、护理礼仪操作大赛中,融入护患沟通技巧训练,增加“护理治疗性沟通示例”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护理人际沟通”等内容,让护理生自编自演“护患沟通”情景小品、角色扮演等,培养护生在面对不同的患者时的语言表达、人际交往能力,提高护生职业适应能力。[5]

(3)关注在校护生的心理动态跟踪,发挥好“心理健康月”在学生心中的影响力,培养正确的处事态度,为提高未来职业环境所需的抗压能力打下基础。[6]

(4)教学中让护生学会运用礼貌用语、关心体贴语言及安慰性语言,借助镜子、留影和他人评价等方法进行自我调整,课外我系设立“护理礼仪督导队”,通过护生自我督促;开展“护理学生礼仪风采大赛”,树立护生心目中的礼仪形象典范。[7]

(5)在三年护理专业学习过程中,贯穿对护生“五心”教育;培养护生学习自觉性,提升其逻辑思维、判断、创新和独立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2.除以上方面,建议还可以在以下方面努力加强

(1)加大对护生的职业教育力度,使职业指导与职业态度教育贯穿于护理教育全过程,以满足护士职业形象的要求。

(2)进一步扩大针对护理专业特点的实用性强的选修课程数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

(3)将沟通能力纳入专业考核中,修改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使学生的仪表、态度、沟通意识和能力在考评中占一定比例,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恰当的护患沟通。

(4)可组织观看电视录像“护士的职业行为规范”,为应聘做好充分准备。以护士的行为规范为主题,定期举办护生职业礼仪素质培训班。

(5)充分发挥政治辅导员在护生三年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多激励性语言、肯定性评价,善于发现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实行轮流班委制,让每个学生都有当“管理者”的机会。

(6)面对医疗这一高风险职业,护生必须涉略相关护理临床的法律知识,适时提高自我的维权意识、极强的身体素质,因此在校期间因注意加强护生的体质锻炼,实习期间让护生书写“护患交流记录”,锻炼其交流及书写能力。[8]

护士的角色是“白衣天使”,高职护生的培养要牢牢把握这一目标,在校期间注重护生职业信念的积极引导,综合素质的提高,突出校园护理职业文化的影响力,全面提高我校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软硬实力,帮助其成为日趋激烈职业竞争中的佼佼者。

参考文献

[1]于梅等.实习护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求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8,12(8):7-9.

[2]刘登蕉.校园护理职业文化建设的实践和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5-26.

[3]章雅青等.加强医院化校园文化建设,提高高职护生职业素质[J].护理学报,2009(2):18-20.

[4]张生皆.高职护理“零距离”教育培养模式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8(6):1687-1688.

[5]马静洁等.角色扮演法在培养护生沟通能力中的应用[J].哈尔滨医药,2007(27):60-61.

[6]戴肖松,等.护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6,4(41):347-349.

[7]李艳霞.加强职业礼仪教育,提高高职护理生就业竞争力[J].时代教育,2008(6):99-100.

[8]吕莹.护生素质培养三部曲[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6):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