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息化建设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规划区域教育信息化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的信息化发展越来越快,信息化的程度已成为现代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志。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步伐也明显在加快,为了促进中小学校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和许多学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力图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在新的世纪里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许多中小学校都开始建立自己的校园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但是,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一个区域内--这里特指大城市的区或县一级的行政区域,各个学校单独建网,存在许多缺陷和局限,例如,在网络管理维护和资源组织建设上,会遇到许多单一学校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所以,在一个区域内统一规划教育信息网络的建设,并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各个学校的校园网建设,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优势十分明显,这是一条既经济又合理,且能更好地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有效途径。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部分城区,在区域教育网络建设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已经分别结合本区域整体信息网络建设规划,作了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规划,并在规划的基础上积极进行了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今后其他地区的网络建设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其他一些地区也正在或准备进行类似的规划。通过对典型规划的分析,我们认为一个区域的教育信息化规划应该包含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地位和意义:
许多有识之士认为,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其最大的实际用途将越来越集中体现在两个领域,一是电子商务,二就是教育。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网络建设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所以,每个地区在规划本地区综合信息网络建设时,不把区域教育网络的规划工作考虑在内,是不可理解的,至少是有缺陷的和不完备的。可见,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在整个区域的信息化进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内容。版权所有
但是,如果仅在区域信息化总体规划方案中体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是不够的,因为教育网络与其他网络的建设有比较大的区别,应该相对独立地进行规划;同时,教育信息化规划是总体规划的视野和基础,也就是说,教育信息化规划水平的高与低,不仅直接影响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区域总体信息化建设的水平,所以将这个规划喻为区域现代化的显示度和标志毫不为过。
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规划是实现区域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没有好的规划,信息化的进程就会受到大的影响,甚至事倍功半。因此规划的重要地位和意义,不仅应该用文字明确表述,还应贯穿于整个规划过程。
二、现状与需求:
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教育的发展水平、速度和目标都不一致,存在较大的差异。我们在制定区域教育信息化规划时,必须首先很好地分析当地的各种现实情况,既要分析教育发展的现状,更要分析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等各种因素,找出自己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提出各种需求目标。例如,在规划中应对区域内的各级各类学校数,在校各年级学生和教职工数,教育经费,普通教学设施以及其他信息化教学硬环境--包括计算机总台数、多媒体教室个数、校园网建设情况等作一个详细的统计,同时,要对教育行政部门干部、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信息化知识应用水平作一个客观的评估;除此之外,还要摸清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尤其是信息产业和商业网络建设和发展的情况以及其他有关情况。总之,应对各方面的现状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现实情况、规划年限、教育发展的前景以及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提出一个既具有先进性,又切实可行的且有本区域特色的总体需求目标。当然,目标应该是具体的可操作的。
三、分阶段目标体系的规划:
一般来说,教育信息化规划的建设周期都比较长,少则三年,多则十年,甚至更长,所以应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将一个相对较长的规划分割成几段,设置每一阶段的目标和实施方案。与总体目标比较起来,分阶段目标--尤其是近期目标应制定得更具体。例如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制定的教育信息化近期规划中将阶段目标分解成七个方面,并对实现区域教育决策管理信息化;学校教育教学环境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学习教学模式信息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师资培训信息化和教研科研信息化七项指标作了详细的定性说明。
四、战略重点:
这一部分是规划的难点和核心。由于规划中需求目标大多为定性说明,在规划的实施过程还应有定量的指标作为目标实现的参照和指导,所以这部分内容的核心,就是根据规划要求,将目标分解成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而且各项指标中能量化的应规定具体数据,有些不能量化的指标则必须定性准确。
1、设立规划实施的指挥决策系统。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工程量巨大的综合系统工程,没有一个精干、高效的指挥决策系统,规划将成为一纸空文。系统中除了建立区域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外,还应建立其他相关的工作组织,各组织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
2、对区域教育主干网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内部网络的建设提出实施方案。其中的内容包括网络的功能需求、网络协议和标准、网络系统组成和系统设计、接入因特网、网络系统和客户端软件运行平台、网络的管理(网站和网管中心)等。由于主干网建设受到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制约,应在大框架内设计,但要考虑教育方面的特殊需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学校之间在类型、规模、档次上存在差别,信息化需求的情况也各不相同,所以规划应对区域内各学校校园网的建设进行分类指导,按不同标准和要求分步实施。
3、区域教育总体信息化建设的最大益处是区域内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所以区域内应考虑设立教育资源中心,专门负责从基层学校和其他地方(网上下载或购置)收集和整理各种信息资源;建立和维护教育资源库;管理区域中心网站和各校园网上的所有资源;上传下送各种有关的教育信息;研究和开发适合本区域交流的各种教学软件;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师生服务等。
4、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培训基地的建设。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造就信息化人才,提高区域内干部、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所以,规划应涉及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等;信息化普及教育--中小学开设计算机课程、信息化教材的选择与编写、开办网上学校开展远程教育等;信息化师资培训--培训的目标和原则、对象和内容、方法和考核等;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人员配备、培养和引进、进修和提高等。
五、保障体系:
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加以保障实施。这里包括政策、法规上的保障,组织机构和人员的保证以及建立合理的投资体系。
政策、法规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例如制定工程招、投标的有关法规,可以确保工程投资的合理以及工程建设的质量;建立教育资源开发及使用制度,可以保证开发者的合法利益,鼓励各校及师生开发利用教育资源的积极性;制定培训学习的奖惩制度,可以鞭策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努力提高信息素养等。
组织机构和人员的保证,也是保障体系中重要的一环。要明确机构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奖惩条例,对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机构的顺利运行。
建设区域信息化工程是一项投资额较大的工程,需要有大量的经费投入,而且建成投入使用后的维护经费也不是小数目,即使在经济发达地区,要下这样的大本钱,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一些人认为地方财政无法负担这样大的投资,所以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尚为时过早,待经济发达了,财政富裕了再搞不迟。持这种观点的人不仅没有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而且对工程本身的性质也没弄清楚。事实上,区域教育信息化工程不是一个纯粹的消费工程,它的投资来源,并不一定完全依靠地方财政,可以有多种形式的投资方法和多条投资渠道,可以发动社会广泛参与,甚至可以作为产业模式运行。例如,某大集团公司在某地区与当地教育部门以股份制形式合作,拟投资数百万元(全由集团出资)进行校网建设,建立网络公司。在总股本中,教育局占51%,集团公司只占49%,因为教育本身具有巨大的无形资产,有经济头脑的人士会看到投资背后的巨大潜在利益。我们在规划前,首先应对投资方式和投资渠道进行必要的可行性研究,落实经费来源,以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六、评价、检测机制:
关于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及今后发展规划
近年来,特别是自2001年9月司法部下发《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建设规划的通知》(司发通[2001]095号)文件后,我市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建设有了较大发展,在计算机硬件建设、干部电子政务培训、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使我市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已初具雏形。
一、我局“十五”期间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发展状况
(一)计算机硬件建设有了较好发展
市司法局硬件建设有了发展。目前已配置了办公用电脑17台,服务器1台,影音设备1套,摄像机3台、照相机1台,现已开通了全局各办公室的宽带网。
(二)注重干部电子政务和计算机技能培训
市司法局积极组织全局干警参加人事局举办的计算机培训班,以不断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和注重信息化管理干部的培养。据统计,我局大多数干警都能够较为熟练地操作计算机,仅去年就有5人参加了电子政务和计算机技能培训班,全部取得合格证书。
(三)信息化建设推动了司法行政机关各项工作
一是提高了司法行政系统的行政管理水平和办公效率,使信息资源全方位共享和流通。为各级领导及时了解情况、实施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高效便利的服务,使机关办公人员及时掌握各方面动态,努力做到办公的高效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二是依靠信息化建设使司法行政机关进一步转变了工作方式、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正逐步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
三是通过建立xx司法行政网(),开通了与公众互通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加强了对外宣传,拓宽了服务领域。
(四)我局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认识上还有差距,对即将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对其在司法行政发展进程中所处的地位没有充分了解,工作比较被动。
二是信息化基础建设还很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缺乏必要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司法行政系统的信息化建设相对比较滞后。
三是缺少统一规划和指导,信息资源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健全等等。这些都制约了司法行政系统办公自动化整体效益的发挥和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发展。
二、我局“十一五”期间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规划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及信息网络的应用已经普及应用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门,成为国家事务、经济建设等重要领域管理中不可少的工具和手段。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各类社会问题大量出现,社会矛盾日显突出和尖锐,我市今年提出“构建和谐xx”、“建设法治xx、平安xx”等等,任重而道远。作为宣传、普及国家法律法规的主阵地和依法治市、打击犯罪、维护稳定重要力量的司法行政系统,加快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等手段,建立全市司法行政信息系统,改善司法行政管理工作,提高各项司法行政业务的管理水平,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快速、准确的司法信息服务,就显得日益重要和紧迫,并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一)任务和目标
根据司法部关于印发《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建设规划》的通知文件要求,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十一五”期间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形成网络,拓宽应用领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逐步建成比较完善的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体系。
目标是:用五年的时间,基本建成以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司法行政信息系统,建立司法行政机关内部计算机办公网络;实现与省、市、县(区)司法局之间的计算机联网;逐步实现司法行政机关与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网络互联。同时,开发适合司法行政系统业务需要的应用管理软件,对电子信息资源进行管理,高效率、高质量地为局机关和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宏观管理、科学决策提供司法服务。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司法行政信息网站,面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宣传我市民主法制建设成就。
(二)网络构成
根据司法行政工作的实际,结合国家有关保密法律、法规,我市司法行政系统信息网络分为三个部分:
1、内部办公网络(内部局域网)。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在本单位建立内部计算机网络,同时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开发相应的内部办公软件,为本单位的工作提供信息服务。
2、司法行政机关与政府之间的计算机网络互联。市、县(区)司法局逐步实现与当地政府之间的计算机联网,实现司法行政机关与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
3、条件成熟时,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网站,面向社会提供政务公开、普法宣传、律师公证服务、148法律咨询热线、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
(三)实施规划
【关键词】贵州;大型灌区;信息化;
在“十五”“十一五”期间,贵州省共有10个大型灌区列入《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在建设规划中有一部分内容就是开展灌区信息化的建设,以利于灌区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多年的建设贵州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已初具规模,发挥了积极作用。现选择我省典型灌区盘江灌区进行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分析。
1、盘江灌区概况
盘江灌区行政隶属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灌区涉及兴仁、晴隆、册亨、普安、贞丰、安龙6县,灌区国土面积4942.31km2,2009年末总耕地面积12.63万hm2,其中稻田2.39万hm2,总人口189.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4万人。盘江灌区以马家屯、青树子、三角坝、幸福、东风、沙子、关田、水车田、纳山岗、白坟、三岔河、小屯、白石岩、红旗~大鸭溪、龙滩口、坝朝等17座小(一)型以上水库为主要水源点,配以数十处蓄、引水工程形成了一个以自流灌溉为主的打捆大型灌区。灌区规划总灌溉面积39.66万亩。灌区内主要河流有南盘江一级支流马别河的二级支流石桥河,北盘江一级支流大田河、麻沙河、西泌河、者楼河。区内地表水丰富,多年平均径流量33.27亿m?;另有客水24.58亿m?。项目区内农业生产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为主,红薯、豆类次之;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花生、生姜、茶、油桐、水果、生漆、芭蕉芋等。
2、灌区信息化建设现状
灌区工程管理涉及水文气象、水情水调、控制调节和输水建筑物安全等多方面内容。灌区工程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是通过建立统一的通信网络平台、统一的综合数据库平台、统一的应用平台、以高度集成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方式,及时准确地获取天气、水情、雨情、工情、泵站、水位、水量、闸门运行信息以及现场视频信息,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决策支持及时,为保证引水、供水工程提供技术支撑,为工程管理单位、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现代化管理提供辅助决策。目前,盘江灌区的信息化建设基本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并且步伐较慢。为了实现灌区的信息化,盘江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拟采取先易后难,分次实施,逐步建立灌区的雨情监测、水情监测、闸位监测、工情监测、墒情监测、水质测量、气象监测、视频监测系统、量水设施及闸门和泵站的控制系统等,争取逐步拉近盘江灌区与全国其他大型灌区信息化之间的差距。
2.1投资情况及建设内容
盘江灌区信息化建设在起步阶段,2010年二期一批工程投入10万,2011年二期二批工程投入10万元,2012年二期三批工程投入18万元,2012年度第二批工程投入18.1万元,2013年度工程投资187万元,累计投入243.1万元。灌区信息化是灌区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要充分发挥灌区的作用,管理是关键,灌区现代化首先是灌区管理的现代化,而要实现灌区管理的现代化,就要十分注意利用具有先进意义的实现手段和途径,实现灌区管理所需的来水量、农作物需水量、渠道水深等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与分析的现代化和自动化。
2013年度工程信息化建设是盘江灌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实施阶段,是在此次实施渠道及以前各批次建设渠道中选择水源情况较好,灌溉效益面积较大的渠管道设置手动闸门监测子系统及基础数据分析软件设施等,形成盘江灌区信息化建设的初始局部软硬件。能够对灌区的灌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为今后的系统性信息化建设打下基础积累经验。下一阶段主要建设监测系统和控制系统,具体内容是:灌区数据库的建设、基础资料的数字化、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计算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渠系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灌区信息共享和信息服务等方面。每一个系统下面含若干个子系统,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本期信息化建设主要内容及投资如下表:
2.2运行管理与维护情况
黔西南州大型灌区管理局信息中心是管理整个灌区内的运行调度指挥的执行机构,在信息中心能够接受并处理接、收到灌区的所有监测、监控数据,并能对各监控系统进行远程控制。信息中心集成汇总各类专业监控数据,以综合数据库的方式实现数据整合,并且结合地理信息数据,为综合分析与调度指挥决策提供数据。各个管理所分中心是具体负责灌区沿线段的运行管理机构,及时地监测站点的主管部门,在管理所信息分中心能够接受并处理其管辖范围内工程的所有监测、监控、监视信息,并对各监控系统进行远程控制。管理所分中心能够将各类需要实时传送到信息中心,接受管理处的指挥、决策命令,下达至各监测站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监控站点的职能是及时、准确、可靠的完成自动化系统所需数据的自动采集,并能将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快速上传至管理站信息分中心系统。灌区调度中心根据调度计划内容,负责安排具体的供水调度实施方案,包括闸门启闭时间、闸门开启高度、闸前/闸后水位、台数、泵站投入情况等,完成供水计划任务。系统应用软件包括:闸门、泵站、水位/流量监测监控系统软件、视频监控软件和系统管理软件。
灌区水管理信息化系统并不是要完全取代现有的人工管理体制,而是提高管理水平和灌区供水服务水平。因此,灌区信息化运行及管理应该是在充分调研现有管理体制的基础上,从有利于提高灌区供水服务的安全性、公平性、可靠性和灵活性水平出发,梳理管理脉络,建立分工明细、权责明确、运转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盘江灌区可分为黔西南州大型灌区管理局或各县级分局中心级、水管所或站分中心级和监测信息点现场级。以反映灌区实际管理需求和高效运行为原则。管理分级必须事先完成管理需求分析,对灌区被管理对象,要能够明确该对象的功能、服务对象、存在问题、运行成本等,建立一个高效的管理体系。完成灌区信息化建设需求分析以及应达到的高效灌溉的目标。
3、盘江灌区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和效果
(1)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制水思路的新要求。
信息化是我国水利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水利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要解决新世纪水利面临的三大问题,就必须突破传统的治水思路,充分依靠科技进步,通过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推进水利的现代化。灌区信息化是提高灌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和质量、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两套指标体系的重要措施,是灌区今后建设和发展的必然方向。
(2)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工程安全运行保证的关键措施
很多灌区本身就具有防汛任务,尤其山丘区灌区,傍山渠道多,集雨面积大,容易形成坡面径流,威胁渠道或建筑物安全。通过信息化建设,对水雨情实时监测,及时分析对比,提出防汛预案,最大程度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和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科学管理水平重要途径
从灌区本身需求来看,目前普遍存在管理能力的建设与提高相对滞后的问题,灌区管理和行业管理大量资料信息仍以手工作业为主,各级行业主管部门难以及时准确全面了解灌区及行业发展状况及变化趋势,灌区管理目标无法量化。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大幅度提高管理水平,更加有效的管理工程,合理调配水资源,使效益最大化。此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用水户对灌区的要求不断提高,通过信息化建设可提高灌区为用水户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用水户适时、适量、安全供水。
(4)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
灌区传统配水方法无法实现实时适量调配,且难以有效利用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影响自身管理水平提高,水的利用率偏低。信息化建设最大优势就是大大增强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进行手工无法完成的大量信息后处理,制定出科学的灌溉、排洪调度方案,从而提高灌区的灌溉用水效率和效益。
(5)信息化建设是促进农村水利行业管理现代化的根本手段
过去农村水利建设主要靠发动群众,管理主要靠经验,靠拍脑门,数据不完整,而且时效性差,管理十分粗放。灌区信息化建设可以大大提高行业管理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和适时性,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促进行业管理现代化
4、灌区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资金投入不足
盘江灌区至实施以来,除2013年度工程外一共投入资金56.1万元,由于盘江灌区渠道条多,战线长,且分散,投入资金比例远远不够。信息化作为一项综合性工程,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相关系统建设不配套,已建工程就很难发挥效益和作用。有的灌区建设了水情信息采集点和闸门控制点,受资金制约还没有开发业务应用软件,采集的数据也就无法应用。
(2)认识理解不到位
当前,灌区信息化的发展刚刚起步,处于摸索和试点阶段,应本着“以需求为导向,经济实用的原则”,综合考虑灌区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情况,制定实用的建设任务。由于投资不足和理解不到位,灌区在选择建设内容部分出现偏差,如没有考虑上游供水水源情况,只规划了渠道信息采集,难以形成用水管理方案等。
(3)缺乏标准规范
目前灌区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标准规范还很不健全,基本采用水文、通讯、水工的相关标准,对于数据格式统一,不同厂商设备的互连都带来一定难度,系统兼容性差。
(4)复合型人才匮乏
灌区信息化建设的专门技术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数量严重不足,懂计算机的不懂水利,懂水利的不懂计算机,技术结构不够合理。在灌区信息化建设中,依靠企业来确定建设内容、选择设备、核算经费。而另一方面,很多公司又属纯技术公司,缺乏水利知识,不能提出满足灌区实际应用的需求分析,个别公司根据自己熟悉的知识,来设计信息化内容,开发出来的系统不符合灌区业务流程,实用性差。
(5)技术上的主要问题
灌区的测量技术主要是靠水文和工业上成熟技术直接移植,存在环境适应性和成本问题,盘江灌区的点大多位于大山里面,环境对电子设备来说相对恶劣,而且点多面广,因此对产品的稳定性和成本就及其敏感,精度不是很高。另外灌区网络建设存在的问题较多,专网与公网的问题,带宽与成本的问题,功率和耗电的问题等等。
5、灌区信息化建设对策和下一步目标
根据盘江灌区信息建设以来出现的问题将增大对信息化建设的匹配投资,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相关的标准规范,并考虑组织相关管理和技术方面的培训,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和水利技术的结合,以及数据采集后的分析等相关培训,培养水利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后期运行管理,设置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管理。盘江灌区对2014年--2020年信息化建设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动灌区信息化建设,将逐步通过以试点、示范等方式探索适合于盘江灌区特点的信息化建设,提高灌区现代化管理水平。 目前,盘江灌区规划实施39.66万亩,至2013年度工程实施完将完成21.34万亩,2013年项目已在实施安装25个三角形薄壁堰及遥测终端设备(XD-2400 XD-2C01),建设8个终端用房和1个检测分析中心。至2020年,盘江灌区计划建设安装55个遥控设备检测系统,22个终端用房,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和系统的灌区信息化检测系统,用于对盘江灌区水资源和水利用情况检测。
参考文献:
[1]雷薇,张和喜,王鹏。贵州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4,7:48-51.
[2]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水利部,2001,12,30.
[3]贵州省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报告.贵州省水利厅,2008,12.
关键词:地下管线 信息化管理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城市生产、生活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条件,是城市的“生命线”和“血脉”,而城市地下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基础资料也是应当让公众共享的信息资源。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广东省东莞市对地下管线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地下管线及其管理滞后于城市的发展和国内同行业水平,其混乱无序的状况已成为阻碍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彻底摸清和掌握地下管线信息资源,建立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事情。本文结合东莞市城市管线的现状,分析了地下管线规划建设和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二、东莞市地下管线规划建设和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⒈地下管线管理体制不完善
东莞市的地下管线种类主要包括给水、排水、燃气、通信、电力、工业等几种类型。这些管线的管理和建设又分属于不同的管线权属公司、政府以及企业等单位或部门,在管线建设的过程中,各阶段的管理又分属于不同的政府管理部门。地下管线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几个阶段没有很好地明晰各自责任,工作没有很好地衔接,规划、建设和管理各部门职责分工不明晰,缺少综合管理制度和协调机构。这就使得工程建设谁提出来谁管理,有时甚至没有管线的规划就开工建设这种情况就导致了各类管线的建设时序不一致,管线建设部门需要同时到多个部门办理协调管线建设的相关手续,管线信息资料没有一个统一的提供单位,综合管线信息管理系统也没有相应建立,地下大部分资料的管理也没有得到重视,甚至没有档案信息可供查询。以上这些问题给城市尤其是地下空间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多麻烦。
这里主要提出东莞市地下管线的规划、建设以及管理各阶段存在的问题:
⑴规划阶段
城市的迅速发展以及“重地上、轻地下”思想的存在,使得东莞市地下空间的规划管理工作处于缺位状态,这给东莞市的长期发展带来了较大隐患。东莞市地下管线规划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三方面:一是缺乏对应的地下管线规划审批管理机构。东莞市规划局目前没有专门的市政科对地下管线进行规划审批,一直没有把地下管线的规划审批纳入管理流程,对建设项目进行审批时也不重视对地下管线的审批工作,这就导致了地下空间尤其是地下管线的规划管理工作基本处于真空状态。二是缺乏协调体制。由于东莞市没有统一的地下管线综合管理协调机构(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对地下管线进行管理,所以市政设施规划和用地规划脱节,单项规划和综合规划不一致,有时甚至矛盾。三是缺乏规划批后管理环节:东莞市目前仍然没有地下管线规划竣工测量制度和资料汇交制度,规划部门至今还没有开展规划竣工测量验收和严格遵守的资料汇交制度。这些问题导致如下现状:东莞市地下管线建设工作缺少详细规划设计,没有形成城市规划体系,很多项目甚至就没有进行规划;地下管线规划像一盘散沙,经常出现管线“打架”的现象;地下管线的现状基础数据不全。
⑵建设阶段
目前,东莞市地下管线的建设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建设与规划常常不一致。有些项目甚至没有规划就开工建设;有些建设项目的规划虽然批准了,但是否按照审批设计路径和方案实施就没有相关部门予以监督,除非发生重大的问题(如停电、停水、停煤气或爆炸事故等)。二是监管不力。地下管线建设过程中监督管理不力,没有进行管线建设项目过程监督和竣工测量制度。三是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各类管线属于不同部门管理,建设计划不能同步进行,各个单位各自开工建设,工程中挖断管线的事故时有发生,重复开挖比较严重,“马路拉链”现象不断。这些现象给人民的生活造成了不少麻烦,也损害了城市形象。
⑶管理维护阶段
伴随着东莞市城市建设发展20多年,该市的地下管线日益复杂,而由于地下管线的隐蔽性给地下管线的维护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麻烦。目前,东莞市地下管线的管理工作还跟不上城市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管理的技术水平低,跟不上时代需求。据了解,地下管线管理的手段相当低下,很多专业管线的管理至今还没有建立管线信息库,管线的地下分布仅仅凭借一些老的技术人员记忆来查找和定位。二是管线的维护更新工作没有跟上。早期建设的许多类管线由于质量不高,存在老化、生锈等现象,有些管线甚至还是水泥材质,这些没有得到及时替换更新的旧管线存在较大的隐患。三是管理体制不顺,协调工作不力。各类管线的日常维护管理均由各类管线产权单位自行负责,特别是管线的改建、扩建与更新均由管线使用单位进行自行设计和施工。在地下管线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不履行相关报批手续的现象比较严重。地下管线的管理体制没有理顺,各个单位之间缺乏协调配合。
⒉地下管线信息资料管理混乱
东莞市管线信息资料的管理工作也相当混乱,规划部门保存一部分管线的规划设计资料,城建档案馆管理一部分,各类管线产权单位保存一部分,各测绘部门保存一部分,其他建设单位也保存一部分。根据建设部《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建设部第90号令),管线的档案管理工作应该报城建档案馆。但是实际工作中,仅有部分专业管线管理单位和建设单位按规定向城建档案馆报送工程管理档案资料,而且报送的管线工程档案资料在单位上不统一,数据格式上不一致;信息不准确甚至缺失,没按照城市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提供数据,有些还没有准确的坐标信息,数据质量相当低下。各行业之间、企业之间地下管线工程资料极少交换,管线的信息共享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⒊地下管线信息动态更新体系没有建立
地下管线数据是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具有很强的现势性。建立城市地下管线数据的动态更新机制,及时更新和维护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库,是保证管线系统生命力和管理有效性的唯一途径。长期以来管线规划建设没有理顺关系,整个城市统一的管线信息化建设规划处于缺位状态;承担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的政府主管部门工作职责不清。这几方面因素致使地下管线的信息管理属于“谁都在管,谁都不全”的现状,统一的综合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缺失,建立地下管线的数据动态更新体系更是无从谈起,而项目建成以后的竣工资料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和维护更新。在这种现状下,已有地下管线资料与现实情况也不符合,地下管线的资料利用根本没有一套程序可言。所以每一次地下管线基础工程建设都要从管线探测和管线普查工作开始,如此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政府财力物力浪费现象难以避免。
⒋地下管线信息利用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由于部门利益化的存在,所以各个单位各自为政,由此导致了地下管线资料的存储非常离散,管线资料长期得不到的统一管理。各部门管理的资料的又存在信息老化、数据不准确不全的问题。建设单位不知道到何处查询地下管线信息资料的情况大量存在。东莞市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权威的本地勘测部门(我国其他城市基本都有相应的勘测机构),很多地下空间资料都是分散在不同的部门或公司;而且还缺乏提供地下空间信息资料的权威服务机构。这样,相应服务设施的缺乏,使得存储离散且管理不当的地下管线信息根本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⒌地下管线的普查与信息化建设长期滞后于城市的发展
东莞市至今还没有开展过市区地下综合管线的普查工作。对比周围的其他兄弟城市,如同处“珠三角”的广州、深圳、中山、佛山、惠州等城市都逐渐开展了地下综合管线的普查工作,而且这些城市每年投入一定的费用进行地下管线的维护更新和信息化建设工作;“长三角”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几乎都开展了管线普查工作,全国经济较为发达的一些大城市大部分都投入专项资金开展建成区的综合管线普查工作。建设部1998年发出的《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规划管理的通知》要求:“未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的城市应该尽快对城市地下管线进行一次全面普查,弄清楚地下管线现状。有条件的城市应该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库,以便更好地对地下管线实行动态管理。”东莞市至今还没有开展市区综合管线普查和建库工作,这导致了管线的普查与信息化建设长期跟不上城市的建设发展,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城市经济社会的有序发展。
三、东莞市地下管线规划建设和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⒈理顺地下管线规划、建设、管理三者的关系
东莞市地下管线目前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规划、建设和管理之间分工不是很明确,地下管线的建设和管理各自为政。分工不明和缺乏沟通导致了马路开膛剖肚、“拉链”现象层出不穷,城市地下管线的管理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短腿”。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理顺地下管线管理体制,健全管线审批工作,如管线的规划管理由城市规划部门负责,管线建设中涉及到的开挖道路由市政部门负责,管线的档案管理由城建档案管理部门负责;而且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统一,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制定管线建设计划,协调各项建设时序,促使管线综合一体化建设。
⒉成立专门机构来开展综合管线的普查工作
东莞市自建市以来尚未全面开展过地下综合管线普查工作。随着城市建设的铺开,各类管线日益增加,由于管线本身的复杂性与隐蔽性,再加上没有对城市地下管线做一个全面的普查,无图件和相关资料可供建设单位查询,所以地下管线在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挖断、损坏管线的情况,如此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不便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可见,全面开展地下管线普查,查明管线的现状,用信息化的手段管理管线竣工资料势在必行。为了做好地下管线的普查工作,东莞市应成立地下管线普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其成员应涉及规划局、建设局、计委、财政局、城市管理局、自来水公司、煤气公司、电信公司、电力公司、工业、驻军、铁路等单位。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应包括:批准设置工作机构,批准有关技术标准,审定年度计划与经费,听取年度总结与汇报,协调有关单位做好配合和解决存在的问题。领导小组拟下设办事机构(可称之为“地下管线办公室”),该机构主要负责地下管线普查工程的具体组织实施;各专业管线单位派专人参加该机构,负责与各专业管线单位的具体工作协调、原始资料提供、各专业管线探测成果检查、核准等工作。
⒊建立地下管线的数据动态更新机制、竣工测量和验收制度
在进行管线普查工作的同时,东莞市需要建立一套地下管线数据的动态更新机制,以保证新建设管线竣工资料及时完整地汇总到地下管线办公室,并确保管线资料的完整性;此外,还需建立一套管线竣工测量制度,制定一套管线竣工测量制度技术规程。这样地下管线建设单位在项目完工后,可以按照上述制度和规程进行管线的竣工测量、验收;并将完成以后的竣工资料提交给地下管线办公室,以便统一管理和及时更新管线库信息。
⒋加强地下管线信息资源的共享
由于缺乏统一的地下管线信息共享平台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数据标准,东莞市地下管线信息凌乱无序、整合能力差、共享程度低。因此,东莞市需要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数据编码、交换格式和元数据标准,加强地下管线尤其是综合管线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首先,从技术层面进行管线信息资源的整合;另外,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使分散存储在各管线权属单位,规划、建设、市政、城建档案馆、相关测绘部门等单位的地下管线资料能够得到共享,共同建立一个全市地下管线信息共享平台,最大程度地实现地下管线资源的共建共享,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结束语
城市地下管线的信息化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单位。只有经过各方共同努力,理顺各方关系,建立有力的协调机构,做好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制定一套城市地下管线动态更新的机制和规范,掌握和摸清地下管线的现状,建立起综合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科学地管理好地下管线的各种信息资源,才能更好地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服务,更好地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CJJ61-2003,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 江贻芳,孙维志.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及进展[J].地下管线管理,2005(3):13
3 郝红雨.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5(4)
4 郑楚.城市地下管线竣工测量的必要性及其管理[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7(3)
5 李兵弟.提高认识,依法进行城市地下管线的规划、建设和管理[J].城市勘测,2004(5)
6 江贻芳.我国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测绘学会九届三次理事会暨2007年“信息化测绘论坛”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
作者简介:
陈明辉,男,工程师,硕士,现任广东省东莞市地理信息与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科员。
欧阳南江,男,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博士,现任广东省东莞市城建规划局局长。
裴志武,男,高级规划师,硕士.现任广东省东莞市地理信息与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主任。
关键词:新农村规划 造血生产发展
1 当前村庄建设规划面临的问题及症结分析
在新农村建设规划实践的过程中,尽管规划编制者和组织实施者都是紧紧围绕着党和国家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但实际的实施效果却有许多地方不尽人意。就广东省来说,笔者特别注意到新农村建设主要面临以下问题:规划建设方式和方法出现一些照搬城市模式的偏差、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乏力、建设资金缺乏。
其实对于沿海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乡村来讲,采用一些迁村并点或者是重点整治市政设施村容村貌的规划建设方式,无疑是有益于该村发展的,而这些村拥有的共同特点是基本已达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发展阶段或是早已具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内在条件,如在迁村并点之后村集体土地可马上流人市场用于出租或直接转化为货币资本;但对于那些现状经济水平已较为落后的偏远乡村来讲,将村容整洁作为村庄规划的重点无疑是舍本逐末、无源之水。
然而在实际的规划编制过程中,尚有许多规划不能很好的切合当地现状,却将规划的重点放在贯彻相关规划指导意见上,主要围绕村庄的“改水、改厕、改路、改灶、改房等五改”工作铺开。这些规划从技术的层面上来讲,能勾画出一幅未来村庄的美好蓝图,但这些蓝图的构建却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实施起来就有很大困难。那么,是否可以通过更多的政府拨款来直接补贴给村民呢?显然这是不可行的,因为地方政府既拿不出那么多的财政资金来补贴所有村庄,而且这种补贴也只能短期内改善村容村貌和提高村民生活,在农村的经济发展速度赶不上城市的情况下始终不能长久改变农村落后的现状。那么,村庄建设规划的出路在哪?怎样才能使村庄彻底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笔者认为,只有实现对村庄从“输血”到”造血”模式的转变,才能使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真正进入持续发展的正循环轨迹。
2 历史发展对村庄“造血”功能重要性的佐证
珠三角许多地区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过程也证明了“造血”功能对村庄发展的重大作用。以东莞的寮步镇为例,历史回退到上世纪80年代以前,该镇的许多村跟现今中国大多数落后村庄的状况无异,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东莞制造业的发展,各村可通过出租集体土地获得货币资本,这些资金可用于村民收入和发展村公共事业,后来,许多村如横坑村、岭厦村、新旧围村等又用村集体资金自建了厂房,进一步扩大了村民和村集体收入的来源,原先的村民则通过加入集体经济管理、进厂务工或是经营副业来提高家庭收入。这些村在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之前,其村的住房、道路、市政设施及村内绿化环境等就已得到了极大改善,随着村庄建成区的连片发展,各村内几乎再看不到传统的农村景观,村民们的生活水平和村容村貌与城市无异,自动而自然的实现了“城乡统筹发展”。在这些村的发展过程中,并不是依赖上级政府的拨款,而是通过村自身资源的转化能力,通过其土地和厂房的出租不断获得村建设发展的资金,即通过其自身的“造血”能力,虽说这些村的发展有一定的时代机遇性,但同时其也证明了“造血”功能的重要。
3 今后村庄建设规划的出路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进行着手:
(1)基于城乡差别化思想观念的新农村教育体系建设
这里所说的农村教育体系不仅仅指小学、中学等国家职能体系教育,而是指针对所有村民的观念和劳动技能教育。只有具备进步的思想和良好的劳动技能,村民才会主动去谋求发展,才有足够的能力去致富、去建设好村庄。而该项建设也无需投入大笔资金,可以利用村委会或村办公楼增设一处阅览室或劳动知识普及点,请专人长年或定期为村民提供知识培训,以提高村民发展经济的能力。
(2)基于城乡市场需求的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必须改变农村传统的单一经济结构。基本做法是以城乡市场需求为导向,一方面围绕城镇产业发展重点发展配套产业,形成城乡经济有机联系的整体;另一方面,依托农村特色资源发展服务城镇生产、生活的产业类型,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农村经济。具体来讲,可以发展技术含量要求不高的城镇相关产业的下游产业,如为城镇食品加工提供原材料而进行的种植,为城镇家a产业提供木材和动物毛皮初级加工;还有可以利用本村的特色资源发展经济作物种植或开山取石生产初级建材。
(3)基于城乡信息共享的新农村信息网络配置
在市场焦息不对称和被动的话语权面前,农村经常性地出现农产品增产不增收、投入无产出的局面,这是当代中国农村的发展困境之一。就笔者所在的梅州市来说,很多乡村都具备种植柚类经济作物的先天优势,不对称的市场信息不能将这份优势转化为经济价值。因此,笔者建议可以在各村规划建设中增设一处对外的市场营销点(作为村级公共服务设施的一项),负责外部市场信息的收集和村庄产品的对外销售。
(4)基于城乡空间联系的新农村对外交通建设,
城乡空间共融的本质在于城乡之间的联系,要建立通畅便捷的城乡交通网络连接,以实现城乡优势互补、协调共进的预期目的。在新农村建设中,除对村庄内部联系道路进行整治、拓宽外,还需结合上层次规划对城乡联系通道建设提出建议。
围绕着上述四个方面,村庄规划的重点和资金的投入方式较以前的规划就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