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宽带技术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宽带接入技术较主干技术而言更为丰富,主要包含铜线接入技术、光纤同轴接入技术、以太网接入技术、以及无线接入技术等。其中,铜线接入技术又可以分为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以及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无线接入技术又可以分为固定无线接入以及移动无线接入。现以光纤同轴技术和无线宽带接入为例,展开具体讨论。(1)是光纤同轴技术,它能在频带中对互联网相关信息及目标进行访问与接入,且不会对无线电视广播造成影响。该技术只需利用小部分有效电视可用频点,便可在不对电话及电视使用产生影响的基础上进行上网。光纤同轴技术的缺点则是实际能力较为局限,未能够创建社区独立的内网平台体系。(2)是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它又包含固定无线接入技术与移动宽带接入技术。其中,前者又涵盖本地多点业务分配以及分布式多信道系统。多点业务分配宽带性较强,其通过高容点的利用进行多点毫米波传输。而分布式多信道系统则避免了电信公司以及电视广播方面的参与,直接通过用户安装于屋顶上的天线便可进行网络操作。另外,无线移动技术包括无线局域网络技术、ATM网络技术以及蓝牙技术等。
2宽带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
2.1宽带网络主干技术的发展趋势
光以太网技术的应用与完善将成为未来在宽带网络主干技术方面的重要发展方向。这是由于其分支技术(以太网和光网络)的优势与特点所决定的。具体来说光以太网将以太网价格实惠、组网灵活、管理便捷、应用普遍性高的特点,与光网络容量较大、可靠性高的优势进行有效融合,同时利用该系列优点突破了存在于广域网与局域网之间的宽带瓶颈,将会成为集视频、运营和数据为一体的单一网络机构。
2.2宽带网络接入式发展趋势
关键词:综合业务数字网非对称数字线路宽带以太网混合光纤同轴网
一、引言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网络进入千家万户,网络日益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必备工具。在网络普及过程中,网速是网络技术和网络经营的关键。众所周知,网络带宽越宽,数据传输速率就越高,宽带技术应运而生。所谓宽带网络是指传输、交换和接入的宽带化。本文详细分析了宽带网的主干网技术和接入网技术,并对宽带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二、主干网技术
宽带技术包括主干网技术和接入网技术。在过去的几年内,运营商将大量资金注入主干网,主干网已经基本实现了光纤化,传输速率可以达到千兆。
宽带主干网在物理层使用的是SO-->(同步光纤网络)技术。ITU-T以SO-->为基础,制定出国际标准同步数字系列SDH。一般可以认为SDH和SO-->是同义词。主干网的网络层服务可以大致分成三类:虚电路服务、数据报服务和ATM技术。虚电路服务是一种面向连接服务,通信过程包括建立连接、数据传输和释放连接。X.25协议和帧中继都是虚电路服务。虚电路提供的是可靠服务,因此,基于X.25协议和帧中继等虚电路服务的网络可靠性较好。但是由于虚电路传输效率较低,目前常用网络层协议是基于另一类数据报服务的IP协议。数据报服务是基于存储转发机制的无连接服务,虽然服务质量不可靠,但其最大优点是传输效率高,这也是IP协议能够一统天下的原因。最后一类是ATM信元交换技术,ATM是综合了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特点产生,能够提供可靠服务和较高的传输速率,美中不足的是其协议复杂,交换设备昂贵,实际网络中使用不多。
三、接入网技术
接入网的概念从建立电话网开始就存在,宽带网的出现使得接入网作用尤为突出。接入网是连接用户终端设备和某种业务网网络节点之间的网络设施,即用户交接设备之后到用户引入线之前,仅提供通道而不具备交换功能的通信设备网络。
如前所述,宽带主干网已经基本实现光纤化,其带宽可满足当前的通信需要,但大部分的接入网仍然停留在以电话交换为主的水平上。接入网的传输速率普遍比较低,成为制约宽带网络发展的瓶颈。于是,近年来出现了多种接入网技术。接入网作为网络的一部分同样可以使用主干网的协议,如有些接入网也才采用帧中继等技术。这里主要讨论目前发展比较迅速的几种宽带技术。
3.1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
ISDN是在综合数字电话网(IDN)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提供端到端数字通信。它在用户和ISDN之间建立一条数字比特管道,使用时分复用方式支持多个独立的通路(channel)。窄带ISDN定义的标准化通路有B通路(64kbit/s的数字PCM话音或数据),D通路(16kbit/s或64kbit/s用作带外信令)。
ITU-T规定的标准化组合有两种:(1)基本速率2B+D=144kbit/s,其中一个B通路用于传输话音,一个用于传输数据,D通路为16kbit/s。(2)一次群速率23B+D或30B+D,分别对应T1标准(1.544Mbit/s)和E1标准(2.048Mbit/s)。
由于N-ISDN难以适应宽带需求,继而在ATM技术的基础上出现了宽带ISDN(B-ISDN)。B-ISDN将话音、数据、图像及视频信号集中在一个网络传输,就是通常所说的“一线通”。B-ISDN采用ATM技术,用户环路和干线都采用光缆。由于ATM技术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B-ISDN使用的也很少。
3.2HFC(混合光纤同轴网)
HFC利用具有巨大带宽的广播电视网,铺设光纤到服务区,用户的“最后一公里”采用同轴电缆。光纤部分的光分配节点(ODU)到头端(HEAD)是星型连接,光结点到用户这段同轴电缆是树型连接,在美国围绕一个光结点的同轴网络可以连接500个用户。
用户使用Cablemodem利用同轴电缆连接到光结点,接入HFC网络。由HFC网接入有线电视网(CableTV),最后由有线电视网和Internet高速相连。
Cablemodem和一般modem原理相似,都是进行频谱搬移。Cablemodem将计算机的数据信号调制到某个频带范围后占用有线电视带宽传输。但是CableModem本身又不是单纯的调制解调器,它集Modem、调谐器、加解密设备、桥接器、网络接口卡、SNMP和以太网集线器等功能为一身。
HFC的上行速率一般在200kbit/s到2Mbit/s之间,最高可达10Mbit/s。下行速率一般在3Mbit/s到10Mbit/s,最高可达到36Mbit/s。
同轴电缆带宽要比电话线带宽宽很多,在有线电视网络比较发达的地区,HFC是一种很好的宽带接入方式。但是传统有线电视网是单向的,用于上网就要对原有线路进行双向改造,需要一定费用。
3.3ADSL(非对称数字线路)
xDSL是DSL(数字用户线路)的统称,是以铜电话线为传输介质的点对点传输技术。xDSL包括HDSL(高速数字用户线)、SDSL(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VDSL(甚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等多种类型。目前宽带市场主要使用ADSL技术。
ADSL使用普通电话线作为传输介质,利用ADSLModem将计算机的数据信号调制到一定的频带后再与原有电话信号复用同一条普通电话线传输。ADSL利用ADSLModem将电话线分成三个信息通道:一个速率为1Mbps到9Mbps的高速下行通道;一个速率为16kbps到1Mbps的中速双工通道,用于ADSL控制信号的传输和上行信息;一个普通3k带宽的电话通道。这三个信息通道可以同时工作。
当前ADSL调制解调设备一般采用3种线路编码技术,抑制载波幅度和相位(carrier-lessamplitudeandphase,CAP),离散多音复用(discretemultitone,DMT),以及离散小波多音复用(discretewaveletmultitone,DWMT)。其中CAP的基础是正交幅度调制(QAM)。在CAP中,数据被调制到单一的载波上;而在DMT中,数据被调制到多个载波上,每个载波上的数据都使用QAM调制。DMT中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进行数字信号处理,而在DWMT中使用小波变换。ADSL技术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电缆中不同线路信号之间相互串扰及线路质量问题等。
目前,ADSL的主要应用方式有两种:
(1)交换局端到用户间直接使用ADSL。这种方式直接使用原有电话线路,成本比较低。利用ADSLModem可以有效的将话音与数据业务流量分离,数据业务直接分流到数据网络中,缓解了用户上网负荷对电话交换网的压力。但是这种方式的数据传输率不是很高,一般提供512kbps和284kbps两种。
(2)FTTx+ADSL方式。这种方式的铜电话线比较短,其他线路采用光纤,可以达到较高的传输速率。
但总的来说,LAN方式是目前几种宽带接入方式中速度最快的一种。ADSL的速度比LAN方式要慢,在传输视频信息时(如观看网络电视等)质量不好。
从安装的角度来说,ADSL建立在原有普通电话线基础上,安装方便,比较适合家庭或小型业务单位使用。以太网方式适合于用户比较密集的小区或单位,使用前需要重新铺设线路。
在抗干扰方面,由于采用光纤接入,LAN方式比普通电话线上传输数据的ADSL方式干扰要小。
从费用上说,以太网方式的初装费一般高于ADSL,而且以太网一般采用包月方式,ADSL一般按照若干小时为单位计费。因此,ADSL更适合那些偶尔上网的用户。
四、发展方向
近年来,宽带主干网基本实现了光纤化,其速度可以承载任何服务。接入网的速度就成了网络发展的瓶颈。今后几年内,接入网建设是宽带网络发展的重点。尽管每一个宽带服务商都强调自己的宽带接入方式最先进、最便捷,但实际各种接入方式理论上所能达到的数值和用户的实际使用效果存在巨大差距。因此,进一步增加接入带宽,降低上网费用,提高网络服务质量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对于宽带接入网来说,实现光纤到户是最终的目标,以上讨论的各种接入方式只是过渡期中出现的技术。
宽带网络的另一个发展方向是多网融合,在一个网络内传输语音、文字、图像、视频等各种信息,最终实现将电话网、有线电视网及计算机网络融为一体。
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依靠网络传输一些秘密信息,网络安全一直是研究热点。宽带网络也不可避免的要重视网络安全问题。
【关键词】中压宽带 电力线 通信接入方式 信道特征 测试 分析
一、中压电力线路的结构与特征
中压电网构成相对简单。与低压线路相比,它能够克服距离长短的限制,噪音较低,然而,供电系统仅适合于几十赫兹低频信号传输,如果进行高频信号传输,附加宽带PLC的使用,就会产生一系列影响信号传输质量的不良因素,如:通信串扰、信号泄漏、信号的干扰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发明更加高端、更为先进的PLC接入设备与调制方式。其中宽带PLC中压耦合接入设备成为重点探究的对象,经研究其符合我国电网结构与特征。我国电网结构与数据图如下所示:
从上图可看出:我国电网结构包括:高、中、低三个层次级别,变压器将各个等级层次连接起来,这无疑成为了高载频数据通信的一大障碍,所以,要想解除变压器的限制,就要通过分级接入的方式来处理PLC宽带链接,也就是要根据各个电压级别层次来对应设计出适应性的接入设备。如图展示,只有在中低压中间设置合适的接入设备,才能确保远距离通讯的实现。
二、中压宽带PLC系统接入方式
这一系统接入涵盖PLC 以及同其他宽带通信网络(互联网服务供应商)之间的接口, 传统的互联网与这一接口链接起来得到相关的数据信息,其中包括传输信号于中压线路的设备接口,这些传输的信号需要途经MV-PLC主调制设备以及MV耦合装置这两项设备。
MV-PLC主调制设备是对中压与低压连接处的接口进行调节,主要作用为将中压线中所附带的宽带PLC数据信息进行转换与调制,直接目标为低压线路,终极目的为网络用户。下面就第一个中压PLC实验线路展开测试,把这一测试当作理论探究的依据。
三、中压线路信道测试与分析
(一)测试的目的与结果分析
目的:研究出更先进的设计依据以及技术储备为宽带PLC逐步发展到中压线路打下基础,为全程中压线路长距离接入做好技术与信息资源上的准备。
(二)测试结果分析
1.阻抗特性分析
经过实践的操作运行得出:中压10kv配电线路的阻抗性能会受到测量方位、时间以及频率等的影响,会随着它们去变化,变化幅度由数十到上百的量,通过高频信号发生器所出现的正弦电压信号,设定1MHZ-30MHZ的频率范围,在500KHZ的频率间查看阻抗变化。通过采集V1、V2来对应计算出线路的阻抗值。下图为测试整理后得出的中压线路输入阻抗变化图:
2.噪声特征分析
经过实践测试得出:中压线路的有色背景噪声大概在―60dBV/hz―80dBV/hz,同低压线路的平均噪音对比起来,大约多出10 dBV/hz。而且其窄带扰乱性噪音则更高。而且测试发现:中压线路中各个测试点有色背景噪声的PSD数值间没有很大差别,其窄带干扰也发生在小于25MHZ的范围内。由此可见,展开对线路上噪声频域以及进行时等方面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3.衰减性分析
与低压线路相比,中压线路更容易发生衰减现象,而且相对严重。大概每100米衰减8―11db,但是,在1.7千米线路范围内也能够顺利进行通信。当将调制解调器的功率放大时,在各个测试长度中都能够达到信息传输与通信通话等目的,实现了通讯水平的提高。各个测试点距离下的测试内容与数据如下图:
四、总结
为了提高通信质量与水平就要促进宽带PLC系统向着中压电力线路前进,经过不断的实验与测试来提供大量宝贵的信息数据资源,并且在阻抗性、衰减性等加以发展与更新。
参考文献:
[1]丁道齐把握世界通信发展趋势确立电力通信发展战略[期刊论文]-电力系统自动化 1999(07)
[2]王乔晨;郭静波;王赞基低压配电网电力线高频噪声的测量与分析[期刊论文]-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2(01)
关键词:光纤,光纤业务,FTTH
计算机工业界很多人士引以为自豪的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数据通信速率也在快速发展,最终,在计算机能力和通信能力的竞赛过程中,通信赢了。数据通信传输速率的快速发展更是让人难以想象,这样的发展速度要依靠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问世。光纤技术现已相对成熟,下面就光纤的优点和业务上的需求来研究一下光纤的发展趋势。
一、光纤优点
1。频带宽
频带的宽窄代表传输容量的大小。载波的频率越高,可以传输信号的频带宽度就越大。目前,采用先进的相干光通信可以在30000GHz范围内安排2000个光载波,进行波分复用,可以容纳上百万个频道。
2.重量轻
因为光纤非常细,单模光纤芯线直径一般为4um~10um,外径也只有125um,。论文格式。比标准同轴电缆的直径47mm要小得多,加上光纤是玻璃纤维,比重小,使它具有直径小、重量轻的特点,安装十分方便。
3.抗干扰能力强
因为光纤的基本成分是石英,只传光,不导电,不受电磁场的作用,故光纤传输对电磁干扰、工业干扰有很强的抵御能力。因此,在光纤中传输的信号不易被窃听,因而利于保密。
4.保真度高
因为光纤传输一般不需要中继放大,不会因为放大引人新的非线性失真。只要激光器的线性好,就可高保真地传输电视信号。
5.工作性能可靠
一个系统的可靠性与组成该系统的设备数量有关。设备越多,发生故障的机会越大。因为光纤系统包含的设备数量少(不像电缆系统那样需要几十个放大器),可靠性自然也就高,故一个设计良好、正确安装调试的光纤系统的工作性能是非常可靠的。
6.成本不断下降
目前,有人提出了新摩尔定律,也叫做光学定律(Optical Law)。该定律指出,光纤传输信息的带宽,每6个月增加1倍,而价格降低1倍。光通信技术的发展,为Internet宽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这就为大型有线电视系统采用光纤传输方式扫清了最后一个障碍。由于制作光纤的材料(石英)来源十分丰富,随着技术的进步,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而电缆所需的铜原料有限,价格会越来越高。显然,今后光纤传输将占绝对优势,成为建立全省、以至全国有线电视网的最主要传输手段。
7.损耗低
在同轴电缆组成的系统中,最好的电缆在传输800MHz信号时,每公里的损耗都在40dB以上。相比之下,光导纤维的损耗则要小得多,传输1、31um的光,每公里损耗在0.35dB以下若传输1.55um的光,每公里损耗更小,可达0.2dB以下。这就比同轴电缆的功率损耗要小一亿倍,使其能传输的距离要远得多。此外,光纤传输损耗还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全部有线电视频道内具有相同的损耗,不需要像电缆干线那样必须引人均衡器进行均衡;二是其损耗几乎不随温度而变,不用担心因环境温度变化而造成干线电平的波动。
二、业务上的需求和市场的竞争
伴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数目在不断的增加,Internet用户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使得通信容量不断的加大,因此,数据通信的带宽要求显得更加重要。目前,为了解决数据能够在主干网络中顺利的传输,在通信介质方面,对于主干网络都采用了光纤作为传输媒介。光纤作为主干网络的传输媒介,解决了主干线路数据负载问题,使得数据能够顺利传输。光纤在主干网络中取代了传统的铜线介质,但“最后一英里”问题上,还没有完全的普及光纤,这就造成本地回路成为主干网络的瓶颈。随着3G网络的不断发展,用户“最后一英里”问题应该尽快解决。目前,采用的接入方式有:FTTH、FTTB、FTTC。
相关数据表明,2002年至2006年,我国宽带上网用户比例由9%上升到52%。宽带用户成为大多数,这标志着我国互联网已经进入宽带时代。宽带接入已经成为固网运营商增长的第一驱动力。而宽带业务的需求必然刺激相关宽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光纤具有近似于无限的带宽,端到端的全光网络是宽带接入的最终解决方案。随着光纤接入成本不断下降、铜缆接入网运维成本的攀升,运营商网络将向以宽带为特征的下一代网转型。论文格式。随着今后更多高带宽业务的出现,FTTH上马也是大势所趋。论文格式。
正是基于这种共识,各固网运营商在铺网时都遵循光进铜退的准则,将投资重心转向光纤接入网。新建商业楼宇与住宅区原则上采用光纤覆盖,控制铜缆投资。FTTH已经从实验室中走出,真正贴近普通用户,迎来了快速增长的新时期。
在最近几年,FTTH已经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FTTH,一方面受到了企业用户和高端家庭用户的欢迎,与将来可能需要一次次地带宽升级相比,一劳永逸的光纤接入更受他们的青睐。FTTH使得在家里能享受各种不同的宽带服务,如VOD、在家购物、在家上课等。 另一方面,铜线和光纤价格的一涨一跌,也使得部署FTTH的成本正呈现下降的趋势。长远来看,DSL的成本已经基本上达到了极值点,但FTTH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而且从运维成本上来说,与DSL相比FTTH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住宅小区;智能化通信网络;平台设计
中图分类号:F28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互联网计算机技术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果,互联网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计算机技术迅速普及,并运用到多个领域,网络通信日渐深入到居民的生活工作学习各个方面,通信网络成为了人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重要工具,也是人们获取各种资料信息的关键途径,智能化住宅小区通信网络是小区内综合信息服务、小区与外界广域网连接、小区智能物业管理的物理平台,构建小区通信网络平台,要考虑网络提供综合信息与资讯服务的能力,网络的先进性、扩展性、性价比以及开发商(用户)对投资费用的承受能力,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小区宽带通信网络平台采用以大网或有线电视HFC 网,也可采用两者结合的方式[1]。本文重点介绍以太网技术为基础的网络平台设计。
二.凭借以太网为基础构建住宅小区智能化通信网络平台设计概述和方案
1,以太网概述
在我国现阶段的网络系统中,以太网无疑是运用最为深入,最为普遍的的局域网络之一,由于这种网络被采用的范围很广泛,运用很普遍,社会各界的科研人员都在这类型的设备和技术研究上加重了投资力度,到目前为止,以太网已经可以通过基带输送,结合对绞线和各种新型的网络传输设备将10Mbps/lOOMbps/1000Mbps的数据完美的传输成功。到目前为止,以太网已经广泛运用到各种自动化和控制系统中来,而且日益渗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和居民的生活已经逐渐融为一体。
相比其他几种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而言,以太网在不断的研究完善中,日益走向了成熟,与以前相比,以太网的兼容性更强大,性能也更加稳定,也正是因为这种网络系统已经趋向成熟,所以,在很多方面的成本比较低,显得更为廉价更加实惠,这也是以太网广泛运用的原因之一,在现阶段的经济水平下,从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出发,以太网从价格从性能上来讲,都具有着独特的优势,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将会成为小区住宅智能化网络通信平台设计的构建基层,构建主流之一。
2,将以太网作为基础的智能化平台设计方案
(一) 智能化平台设计的原则
智能住宅小区局域网一般涵盖若干标用户住宅楼、小区管理控制中心、小区公共会所、小区物业管理公司以及区内各类集团用户,并通过一定的方式与小区智能控制网连接[2]。同时,要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使得任何一点的信息点都能够实现互相交换,要能够广泛的支持各种多媒体,要有着科学的管理,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必须使得这个平台具有可升级性。
(二) 智能化平台的设计整体网络系统
整个网络包括广域网(Internet、各专业网)接人、小区网络系统及小区网络智能控制中心,小区网络系统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分为系统中心(小区管理控制中心)、区域中心、住宅楼栋和用户四级,根据小区的规模和用户楼栋的分布情况,为便于网络设计和管理,可将整个小区分成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设一个区域中心,管辖若干个相近的楼栋[3]。
三,以以太网为基础的网络平台设计在小区中的设计操作
1.对整个住宅的综合布线设计
在以太网的网络平台设计中,做好布线系统工作室实现整个智能化住宅小区建设的最基本工作,通过采用各种先进的交换式集线器,采取好合理科学的布线是设计,将小区内部计算机用户连接一起,从而形成住宅小区的各种信息的网络平台通道,一般而言,智能化住宅的小区在实施布线设计时候,多半将整个小区分为三个方面,住宅单元子系统、楼层管理间和垂直干线子系统以及设备问子系统。各系统布线都采用5类以上对绞线.
2.住宅单元子系统
布线系统接线箱的出现使得只智能化小区的布线变得更加方便科学系统,通过在小区的每个单元住宅安装布线箱,使得布线箱成为用户和整个布线系统的中介。接线箱可安装各种系统接线模块,包括数据和语音通信模块、家庭安防系统模块、可视对讲系统模块等等,根据需要自由组合安装。[4]户内数据通信布线采用5类以上UTP(非屏蔽对绞线),信息插座采用RJ45制式接口。如图1可分析得知。
3楼层管理阃和垂直干线子系统
垂直主干布线采用新型拓扑方法.由设备间主配线架敷设至各楼层管理问的干线电缆构成,系统采用五类以上4对UTP作为系统主干电缆。楼层管理问设置桥式模块板通过不同跳线实现水平线缆与垂直干线的连接。
4.设备间子系统
在以太网为基础的网络平台设计中,一般都在设备间子系统中安装上质量较好的交换式集线器和必将科学合理的布置主配线架,使得各种用途的主干网络线缆都通过主配线架接通,并输出,然后再连接跳线,最后和交换式集线器实现连接。
四,凭借HFC为基础的智能化网络平台设计简述
1. HFC技术概述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有线电视网在我国的覆盖率越来越广泛,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各种网络信息的要求更高,使得有线电视网开始实现朝着双向HFC综合信息网络的转变,不仅仅可以传输居民日常娱乐所采用的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而且可以用超高速将居民小区中所需要的各种数据,比如图像,视频,语音等各种信息,同时,在HFC网络中,通过使用双向的混合光纤电缆将各种信号快速传输到各个住宅小区,并实施科学严密的住户分布,使得宽带网络更加的迅速,同时网络信息也会变得更加稳定,因此,在新时期下,住宅小区智能化网络平台设计中,其也成为了一种比较广泛采用的设计方式,受到众多住宅小区智能化网络平台设计者的欢迎,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普及,必将发展成为主流趋势之一。
2.HFC基于用户端和前端的平台设计
(一)HFC 前端
HFC 前端主要包括路由交换机、CMTS。前端路由交换机通过光纤与千兆IP 城域网连接,CMTS 用于连接双向HFC 网和宽带数据网,为用户端的CM 提供控制、管理和数据传输功能,它提供动态带宽管理、高速信息流量集中、数据网络资源的接入控制并保证数据服务质量。每个CMTS 可支持和管理2000 个CM。
(二)用户端
HFC 网用户端核心设备是电缆调制解调器(CM),用于完成HFC 网与用户PC 之间的数据格式转换,使用户PC 通过HFC 网络与前端设备进行全双工的数字通信。
五.结束语
加强对以太网和HFC网络技术的研究,不断实现理论的创新和技术的突破,加大对住宅小区智能化平台的建设力度,让现代计算机网络更加广泛的服务于人民的生活学习,实现整个居民小区智能化的监控和管理,从而推进整个住宅小区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进程,为我国的现代化,信息化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喆 住宅小区智能化通信网络平台设计 [期刊论文] 《科技信息》 -2008年30期
[2]王光辉 浅谈智能化住宅小区通信网络平台设计 [期刊论文] 《大科技•科技天地》 -2010年5期
[3]季伟 智能化住宅小区通信网络平台设计 [期刊论文] 《中国科技博览》 -2010年3期
[4]焦方立 智能化住宅小区通信网络设计 [期刊论文] 《现代电子技术》 ISTIC -2003年15期
[5]汤涛 基于以太网技术的智能化住宅小区通信网络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期刊论文] 《电脑知识与技术(数字社区&智能家居)》 -2006年10期
[6]雒宏礼 基于宽带无源光网络的数字化社区建设[会议论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