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果业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工作过程;网络;技能型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7-4148-01
信息化的企业需要两类人才:网络工程师、网站设计师,根据各方面人才市场数据分析,市场需求在增加,而我们的就业率却很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分析原因主要是现有的网络技术专业培养的人才质量不能符合企业要求,造成学生就业困难。据调查企业人士反映,前来面试求职的学生普遍缺乏实际编程和动手能力,需要经过6到12个月的培训才能胜任工作。这样一来,无形中加重了企业的成本负担,不得不投入有经验的工程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培训新人,相当于企业投资对学生进行了一年的岗前教育。
解决就业突出问题的关键,是践行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观,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等方面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发动教研室骨干教师广泛开展社会调查,调研工作岗位、分析工作任务,确定工作岗位群,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专家座谈会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并进行描述;归纳出行动领域,由行动领域按照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归纳出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并对学习领域的课程标准、考核表等资料的编写;在学习领域中,根据职业能力设置学习情境;对学习情境进行细化,得出具体学习任务(学习子情境),由此制定出培养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
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观与以往在以下方面有很大不同: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从学科教育到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与人文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IT职业素质)相结合;从分科课程到综合课程(减少课程,进行整合,如计算机基础、组装与维护进行综合,JAVA与SQL SERVER综合);按照认知规律,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排序方法,组织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工作法进行。资讯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明确应该干什么,计划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明确怎样采取行动,决策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工作方法,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工作,检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检查任务是否完成以及完成的质量,评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提出改进措施。在实施过程中注重一体化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模拟工作过程。
教学方法:“角色换位,方法融合”, 角色换位指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从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转变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从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方法融合指多种教学方法与六步工作法的有机结合。将项目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角色扮演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小组式团队学习法、开放性虚拟实训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融入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中。
教学手段:教学手段要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即在继承传统教学手段(包括传统的电化教学)优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提高教育活动效率、增强教育功能、减少教学难度等方面的作用。如虚拟实验技术,提供模拟软件,让学生自主进行课程实验,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提供详细的教学录像,对技能进行直观的介绍,同时提供精品课、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详尽的课程资源。
考核方式:多年教学的实践证明,传统的考试方法不能满足本专业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真正掌握的要求,改传统的理论型的“试卷”考试方法为实践型机试和学生提交的“作品”的考试方法,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测试。建立以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评制度,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教学团队:教师素质的标准要求甚高,除了崇高的职业道德,丰富的知识底蕴,必备的传统教育教学能力之外。通过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使之具备扎实的教育科学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动手能力、健康的心理和人格,为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提供强有力保障。
实训基地:为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体验企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安排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到企业进行锻炼,真正了解企业,以便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校内建立较完善的、能够模拟企业环境的实验实训体系,使学生可以在实验实训过程中体验企业要求、锻炼职业素质,引导学生体会企业文化。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中国人口结构问题渐显,无论从学生、还是教师、学校各角度若不改革,道路会愈来愈窄。网络技术专业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教学工作中根据市场的情况不断的进行研讨、改进和探索,促进网络技能型人才成长。
参考文献:
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以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为动力,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作为教学的开展模式,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此属于职工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方向。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因材施教属于实施课程培养目标的核心。
关键词:
汽修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学设计
现阶段,较多的技工学校汽修专业均采用一体化、模块化等教学模式,然而只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学生毕业后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较为单一,缺乏从事汽修专业实际工作的经验和工作过程知识,从而导致学生就业之后难以短时间适应实际工作需要。
一、构建系统化的工作过程课程体系
汽车维修专业需要以汽车的检测、维修以及管理岗位实际要求为依据,以服务本地区汽车及交通产业为宗旨,以汽车的养护、拆装调整和检测诊断为主要内容的能力,同时可以胜任任何汽车售后服务岗位的全才技能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构建具有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体系,建立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基础的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逐渐掌握职业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针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在构建系统化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应按照以下指导思想开展工作:即以能力培养为目的,在提高专业知识的同时保证工作质量,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任务为载体、实训作为保障。
(一)归纳出职业岗位的行动领域
首先以汽车售后市场作为方向,凭借汽车维修行业与企业,按照专业领域及职业岗位开展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然后再根据能力的复杂程度整合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同时结合有关国家职业标准,最后形成八个职业综合能力领域。
(二)构建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
按照已定的职业岗位行动领域,参照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重构满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其中以汽车养护、拆装调整和检测诊断为主要内容的核心能力培养确定五门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
(三)学习情境的正确设计
按照标准化思维和职业特点,以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基础,将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及学习内容转换成学习情境与学习任务。一门课程能够设置多个学习情境,而每一个学习情境又能按照具体情况设计多个不同的学习任务,通过让学生完成有关汽车养护、拆装调整和检查诊断等任务,实施理论联系实践的一体化教学,使学生以一个实际任务承担着的身份实现课程的学习。同时规定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取得中级和高级工考证,然后再借助专业培训、顶岗实习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与职业素质,并对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加强培养。在进行学习情境学习任务的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方面:一是,为了保证六步法的有效实施,需要有完整的工作过程;二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由易到难的形式进行设计;三是,为了突出发展能力的培养,需要尽量的系统化设计;四是,设计内容应包含企业行业具有的代表性工作任务;五是,做好教学保障工作。
二、构建和课程系统相对应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理论实践一体化和学习工作相结合属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最基本的教学理念,其充分反映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以及职业性,重视学生校内学习和实际工作的同步培养,这一理念不但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提升了社会对技工学校毕业生实际操作能力与发展能力的认同度。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理论实践一体化和学习工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构建与之具有对应关系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汽修专业教育需根据企业行业的实际情况,以汽车的保养、拆装调整和检查诊断技术为主要内容,尽量构建与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理论实践一体化和学习工作相结合的人才教学模式相适应的,具有数字化信息手段和仿真生产实际环境的,融合了教学、培训和职业技术鉴定与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社会需要的校内实训基地。企业中具有行业最真实的环境、生产设备、企业文化和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在企业中开展生产实训及顶岗实习,不但能够培养学生岗位实际操作技能,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所以进行校外实训基地的构建,可有效保证学生在校理论学习的生产实习与顶岗实习,从而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及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就业与发展打下基础。工作过程指的是,在企业中为了完成一项工作任务,而得到一个工作成果中较为完整的工作程序。由于学校所培养的学生需要能够胜任生产一线的生产任务,所以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考核等方面一定要与企业接轨,而工作过程系统化则能够很好的将企业实践和教学融为一体。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工作工程系统化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所选择的工作岗位应与所学专业对口,如汽修专业的学生就应找机修工作岗位或汽车维修电工工作岗位等;二是,在工作岗位确定之后再确定学习的领域,如机修工作岗位所对应的学习领域有发动机构造和维修、底盘构造和维修等;三是,当确定了学习领域之后还应确定学习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所确定的工作任务应不低于三个,在确定工作任务时不能随意选择,而是要通过去汽车企业进行调查,并与企业工程师进行商讨确定;四是,做好教学活动的组织工作。
三、结语
工作过程系统化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前传统的完整学科课程体系,构建了具有完整工作流程的行动课程体系,此属于对传统教育理念的一次更新,其目的在于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所谓综合职业能力也就是各种专业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从过去的被动接受转换为主动学习,由此使得学生的脑、心和手全部参与到学习之中,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动力,提升了学习的效率,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与人交际合作的能力,并很好的将理论和实践融合在一体,实现了与工作岗位的对接。
参考文献:
[1]曾燕华.汽修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与实践[A].中国职协2014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4:19.
[关键词]实践教学 课程体系 工作过程系统化
[作者简介]陈波(1960- ),男,吉林长春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机电技术与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吉林 长春 13003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9-0149-02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更为突出,尤其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更成为高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院校应加强对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与教学方法的研究,按照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原则,积极探索并构建适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的实践教学体系,科学、客观地设置实践课程。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以机电技术专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坚持行业主导、企业参与的建设方针,从转变职业教育理念入手,通过校企合作,应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开展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课程建设与改革,积极探索并构建了适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的“一主线二融合三环节四阶段”“工作过程系统化”实践课程体系,为培养具有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能力、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一、以职业岗位需要为依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形成专业课程体系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应用领域广泛的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在依据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基础上进行的。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实施单元,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体系的要求,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要能完整地覆盖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职责,并包含工作任务中所有具体工作步骤,使学生在一种完整的、综合的行动中进行思考和学习,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使学生熟练掌握职业岗位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就必须以职业岗位所必需的能力为主线设置课程。为此,按照工作过程导向的思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从学生应具备的职业岗位能力入手,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广泛深入的企业调研,与吉林长春电器设备厂、长春轨道客车有限公司、长春数控机床有限公司等企业实践专家共同分析岗位职业能力与工作过程,将机电技术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归属到对应课程,形成了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基本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能力课程与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课程、专业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课程。
基本素质课程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能促进学生良好职业习惯的形成。专业基础能力课程大多是要求学生必须牢牢掌握的、最基础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专业基础能力形成和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也是使学生初步形成职业规范、养成良好职业习惯的重要环节。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课程的内容一般是相对独立的应用技术,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际专业岗位所需要的专项能力,突出应用、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是实现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专业技术综合应用能力课程通常是以实际生产过程或项目为载体,将相对独立的专业技术加以综合应用,可以设计多个不同类别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教学对象(自主学习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加大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力度,强化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建设“校企融合”的实践教学基地,实现“工学融合”的教学模式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应当系统地设计、实施实践教学,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首先,依托校企合作,使实训、实习、生产等环节循序渐进。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校企联合实施实践教学,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为实践教学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将“教学实训室+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教学场所相融合,实现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环节和办法,将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减少学生课程学习和职业岗位实际环境的差异。其次,制定项目化课程标准,使之与行业标准、职业标准有效对接,课程教学以真实工作项目为载体,将教学过程与具体的工作项目融为一体,围绕具体的项目构建教学内容,按照实际工作过程实施教学,实现课堂、实训、工作任务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专业基础技能、职业综合能力有机融合,形成 “教、学、做”一体化的“工学融合”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收获实际工作经验,拥有自信心和成就感,培养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切实做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设计实验、实训、实习环节,构建科学适用的实践课程体系
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体系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决定毕业生就业情况及其所反映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突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实践课程体系应分实验、实训、实习三个环节。第一步,精心设计课内实验。如“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等课程,主要以验证性、简单应用性实验为主,通过教师讲解、指导,学生分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初步动手实践能力,形成基本专业能力,为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打下基础。第二步,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安排了“电子技能实训”“机械技能实训”等单开实践课和“自动生产线安装”“维修电工实训”“毕业设计”等综合实训项目,通过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手段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以上实验、实训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由浅入深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但这些实训项目多数是学习性的工作任务,最后应安排顶岗实习,让学生到企业去工作,通过完成企业真实的生产任务,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四、实施实践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实施实践教学过程主要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通过专业教育和认识实习,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在新生入学时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使学生明确本专业的职业方向、就业岗位及专业发展方向,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热爱本专业,培养专业兴趣,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第二学期学习专业课之前,安排认识实习即到相关企业参观见习,使学生感受企业文化,了解毕业后从事岗位的真实生产过程,增强感性认识,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通过课外培养体系对其进行职业素质培养。第二阶段:通过单项实践训练,培养学生专业技能。通过课内实验、单开实训、培养学生专业基础能力、单项专业能力。同时,结合应用技术研究介入计划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激发学生的创意灵感、拓展专业技能、强化创新意识。第三阶段:通过综合实训,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结合各专业课内容,开展综合实训,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组织各种竞赛提高学生专业综合技能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自主学习。第四阶段:结合社会实践活动,通过顶岗实习,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在考取相应必备职业资格证书维修电工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针对在本专业维修电工、安装电工、值班电工、电气设备操作工等主要就业岗位到相应企业中进行顶岗实习,熟悉真实工作岗位和实际工作内容及过程,了解行业企业发展现状及新技术的应用,缩短从学生到准员工的过渡时间,提高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实现人才培养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参考文献]
[1]范丽英.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8).
[2]张永华.高职《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J].科技资讯,2013(5).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企业财务管理;学习情境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1、设计理念:《企业财务管理》课程设计以会计职业岗位的“资金的筹措与运营管理”典型工作任务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结合《企业财务通则》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要求,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课程,体现职业性;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定位于工学结合的理念进行开发与设计,学生的学习任务是来源于企业真实的经过提炼的工作任务,课程实施做到“教、学、做”合一,体现课程的实践性;课程及时补充最新职业动态、课程资源对社会开放、教学方法自主持续创新,以满足高职课程教育的开放性要求。
2、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以会计职业岗位的“资金的筹措与运营管理”典型工作任务为逻辑起点,遵循“职业岗位分析课程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取载体选择学习情境设计考核方案设计课程实施职业岗位分析”的开发路径,实现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螺旋上升。通过专任教师与企业财务专家共同提炼实际工作核心技能,归纳转化课程内容。以必需、够用的原则选取学习内容,课程的实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以达到会计主管岗位的要求。
二、课程载体选择
企业资金运动的过程是相同的,包括资金的投入、资金的运用和资金的退出。企业财务管理的日常活动包括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营运活动等。不同规模企业的资金运动的复杂程度不同:微型企业资金筹集的方式和渠道少,主要是民间借贷,亲戚朋友借款,小型企业资金筹集的方式和渠道较多,可以是民间借贷、银行借款,吸收投资,中型企业资金筹集的方式和渠道多,除了上述方式之外,有些企业还可以公开发行股票、债券。中型企业的投资活动也比微型企业多,比如:中型企业可以进行项目投资。以不同规模企业的资金运动为课程载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
三、学习情境设计
按照“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来学习”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总要求设计学习情境。本课程的学习由三个情境完成。情境一微型企业财务管理以白浪汽配城康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业务为依据,设计现金预算、日常现金运营管理、利润分配的管理三个学习内容;情境二小型企业财务管理以十堰金路通汽车贸易公司的业务为依据,设计现金预算、日常现金运营管理、利润分配的管理、应收账款的管理四个学习内容;情境三中型企业财务管理以湖北三环车身有限公司为依据,设计应收账款的管理、现金预算、日常现金运营管理、利润分配的管理、项目资产投资管理五个学习内容。每个学习情境的任务包含了完成对应实际工作任务的主要业务,三个情境学习任务则涵盖了课程标准规定的所有财务管理的内容,能力培养和知识掌握达到课程能力目标的要求。三个学习情境为递进加包容的关系,通过典型任务复杂程度增加、难度递进的三次过程重复而内容难度递增的情境学习,让学生练就经验性技能。情境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与评估等六步法设计,体现六要素,符合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要求。以情境三为例
三个学习情境依托地方产业进行设计,学生学习之后能够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三个学习情境在实施的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教学工具和不同的教学方法,情境一运用EXCEL软件和案例教学法、情境二运用用友软件和小组讨论教学法,随着学生能力的提升,情境三运用金蝶软件和引导文法,体现教学六要素的不同。另外,学生开始上课时,制定自己生活费的理财计划,每个月汇报一次理财计划的实施情况,强调量入为出的原则,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训练学生个人理财的能力。将个人理财融入企业理财中,使学生具备理财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更好的胜任将来的工作。
参考文献:
关键词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软件技术;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11018803
0引言
姜大源教授指出: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工作过程具有综合、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但结构相对固定等特点。而所谓的系统化,是指采用一定的方式,对已经确定的工作过程进行归类、整理或加工,使其集中起来进行有规则的排列。生产复杂产品、完成重大项目都可能需要多个工作过程,从而构成了该产品、该项目的工作过程系统。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是根据产品、项目的工作过程系统确定学习领域后,以学生为中心而设计的课程体系。
1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