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检测本科毕业论文

检测本科毕业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检测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检测本科毕业论文

检测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毕业论文;质量改进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涌现出了一批新建的本科院校。这些学校大多数是由原来的专科学校合并而成。从整体上看,新建本科院校较好地适应了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成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生力军,目前正源源不断地为国家输送各类建设者。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的组建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然而,新建本科院校也有着很多的缺点,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共性的。主要表现在因组建时间短,本科教学与科研方面的积累和沉淀都很少、基础薄弱,与老牌本科院校尤其是著名高校相比,在综合办学实力上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可以说,在教学科研的每一个环节上,新建本科院校都有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本科毕业论文就是其中之一。本科毕业论文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实践教学环节,它既能全面检查学生数年来的学习成果,又能使大学生重新梳理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调查研究、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制订设计(试验)方案等诸多方面的能力。但是在新建本科院校中,教师普遍缺少指导经验,毕业论文质量普遍较差,令人担忧。本文在总结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实践中的若干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改进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选题工作方式不合理。选题是所有后续工作的基础,更是完成高质量论文的关键。目前在全国高校当中,对于本科毕业论文这一教学环节,基本上还是由指导教师为学生指定题目。这种选题方式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在选题的时候,学生通常对所的题目和相应的指导教师知之甚少,于是其选择行为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经常产生选题完成后又反悔要求重选的情况,给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推进造成诸多麻烦。尤其是在新建本科院校,许多教师没有指导毕业论文的经验,或本身科研能力有所欠缺,给出的题目范围过于宽泛,没有能够落实在若干具体的研究点上,针对性不强。这些题目本来就不适合用作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学生感觉似乎什么都可以写,但又根本深人不下去,做了一段时间后就会兴趣大减,最后敷衍了事。归根结底,现在的本科毕业论文选题采用的是一种单向的模式,师生之间几乎没有事前的沟通,教师凭自己的思路出题,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基本上不考虑,学生对题目的内涵和要求实际上吃不透,凭借对题目的一知半解来选题。这种情况下,要让学生选到符合自己兴趣和能力且有较高实用价值的题目非常困难。

2,本科教学中不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在新建本科院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不但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而且还被压抑了,他们不知道如何去进行创新。大多数学生感到自己就是在为了通过每个学期的课程考试而学习。教师在课堂上一般只讲授本门课程的知识,对于该课程在专业领域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其他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讲得非常少。以致于学生觉得只学到了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而没有学到一门有用的课程,也没有想到用该课程中讲到的知识来解决一些专业领域的问题。同时,学生缺乏必要的科学修养。他们不了解如何观察世界上的各种客观事物,如何辨析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如何收集、整理并分析有关的事实与证据,如何对自己所发现的规律进行论证,如此等等。很多学生由于不了解规范的研究应该怎么做,写起论文来信马由缰,轻而易举就得出许多结论并称之为自己的创新,却没有进行必要的论证或是论证缺乏严谨的逻辑基础和可靠的事实依据。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

3,学生没有“足够好”地掌握一两门研究技术或方法。事实上,学生在写作毕业论文的时候,所需要用到的一些技术和方法,在其本科学习过程中都是学过的。几种常见的基本方法,包括运筹学、数理统计、程序设计等,在许多专业都开设了专门的课程来讲授。可是在开始论文工作时,学生竟然不能很自然地想到要用这些方法来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这说明学生对于方法的本质以及所要研究的问题的本质都了解得不深,也就是说,对于研究方法掌握得不到位。另外,有些问题需要用到一些未包括在专业课程体系内的技术或方法来进行研究。由于现在很多新建本科院校都在压缩教学课时,其初衷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但免不了会影响某些知识的传授。在这种情形下,研究工具不足的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就目前情况来看,在财经和文史类本科毕业论文中,很少采用定量分析方法,而借助于计算机来进行辅助研究,实现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更是凤毛麟角。

4,学生缺乏文献搜索和阅读的能力。前面已经谈到,本科生在前几年中只注重课本知识的掌握,很少进行扩展式的学习。这种做法的不良后果除了知识面狭窄之外,还使得学生未能培养出良好的文献搜索和阅读能力。事实上,每一项研究在其开始之初,都是极度缺乏有关信息的。需要研究者围绕中心问题广泛收集资料,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排除掉相关度不大的部分,然后对留下的部分作进一步的研读。而现在的本科生在拿到一个题目时往往手足无措,不知从何下手,甚至连必要的资料都搜集不全。本科生在开展研究时还有一个明显的弱点就是阅读能力欠缺,这不仅表现在无法读懂外文文献上,其实对于中文文献,也少有学生能够真正读懂吃透。文献搜索和阅读能力欠缺的问题如果被留到毕业论文写作阶段,那么也不可能在这一阶段得到解决。这正是为什么指导教师反复强调文献的阅读,学生却始终不得要领的原因。

二、相关对策

1,及早启动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引导学生合理选题。笔者认为,可以在第五学期启动毕业论文的选题工作。因为在此时,学生已经学习了较多的专业基础知识,初步培养了实践动手能力。这个时候,应该设法使他们的知识面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和延伸。为实现这一目标,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在专业方向上进行一些探索性的工作。具体做法可以是灵活多样的。既可以由教师自行组织学生来开展研究(例如在自己所承担的科研项目中划分出若干任务让学生来做),也可以由各院系、教研室来组织各种研究或实践活动。其目的就是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专业上有趣但尚未解决的问题,经过提炼之后确定为其毕业论文的选题,同时积累数据、案例等有关素材,以备将来的研究使用。学生对这样选定的题目既感兴趣,又了解其基本情况,做起来就比较得心应手。而且早定题就可以早日开始研究,时间上也更为充裕。

另外,还可以由各院系的论文指导小组将上一年的毕业论文工作情况对学生做一个讲解。既要介绍较为优秀的论文,又要点评存在缺陷的论文,还要指出未来可以继续研究的方向。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毕业论文写作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二是让学生在其中找到其感兴趣的问题。

经过上述步骤,有一部分学生可以在第七学期毕

业论文工作正式开始前选定题目,但肯定也有一部分学生需要教师来为他们定题。这一工作应该在第七学期一开始时就启动。为避免学生选择时的盲目性,指导教师除了出题之外,应该给出关于题目的简要说明,其中包括该题目的研究要点,所需要用到的方法和技术、教师对研究成果的预期等等。在可选题之后,还应给出一段时间,允许学生与教师进行反复沟通,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从而作出更为准确的选择。

2,在本科教学中渗透对学生基本科学素质的培养。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等构成了科学素质的主要内涵。而我国的传统教育不论是在人文素养(包括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方面,还是在科学方法、科学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上都不足以培育整体的科学素质。科学这个词尽管时常被提及,但真正理解其内涵的人却不多。在大学生中也是如此。一个具有良好科学素质的人会把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运用于其一切活动之中。例如,在观察事物时使用科学的观测方法,在推理时遵循严谨的逻辑,依靠充分的客观论据而不是主观臆断来得出结论,对未能满意解释的现象坚持不懈地进行钻研和探究等等。

因此,不能把科学知识的灌输当作科学素质教育,而必须在传授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强调思维的科学习惯以及思维的创造性的培养,注重批判性思维方式的形成以及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的熏陶。在设置本科课程体系时,应该实现文理渗透,增设科学史、科学思想史、科学技术哲学等课程。在每一门课程的讲授中,对于该课程核心概念、原理和方法的形成历史,也应该适当提及。通过这样的回顾,让学生感受学科形成的历史脉络,以及高耸人云的科学之山是如何由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堆垒而成的。在这种文化熏陶之下,当他们自己从事研究工作的时候,就会比较自然地对领域内未知的事物追本溯源,并自觉地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开展工作。

3,以各种形式为学生补充必要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在研究工作中,研究人员使用着各种各样的具体研究方法。例如在管理学发展史上著名的霍桑实验中包括了三个阶段:室内试验研究、访问研究和观察研究。其中访问研究的后期阶段采用了一种被称为“深度访谈”的方式。这个例子说明,要获得可靠的论据,不能随意采集,而是必须运用某种在实践中被反复使用且被证明有效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这是写出高质量论文的根本保证。

然而每种研究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和适用范围,必须根据研究课题来进行选择。有一些研究方法和工具被包含在课程体系之内,例如运筹学、数值计算、计量经济学等。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除了要讲解其原理外,还要告诉学生这是有用的研究方法,可以运用于解决哪些领域的哪些问题,以及可以与哪些其他的方法综合使用等。有一些研究方法难以在课内讲授,则可以采用课外讲堂的形式,针对那些需要的学生开设。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学,即由教师指出方向,指定参考书,学生自行阅读,遇到难点再请教师辅导。在当今的网络时代,信息技术使得远距离的沟通和交流不再困难。如果本校缺乏掌握某种研究方法的师资,还可以鼓励学生向其他高校熟悉该方法的老师和同学请教。

4,在课程学习中强调课外阅读方面的训练。单单依靠课内学习来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是不够的,不能令人满意。尽管目前有些教师在上课时开列出与课程有关的参考文献,但一般对是否去读、怎么去读都不加解释和强调。学生也不够重视,充其量只满足于弄懂课本知识和会做课本习题。教师应当考虑组织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每堂课后,都应布置学生阅读若干文献来扩展知识面,对于重要的文献,要求学生写出读书笔记。在下一次课上,可以组织学生就课外阅读的内容进行讨论,以深化理解。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具体指导,教会学生如何搜索和阅读学术论文,包括怎样选择搜索工具和数据库,怎样确定搜索关键词,怎样把握作者的主要学术观点,怎样分析其观点或论证过程的不足之处以及怎样对所读文献进行综述等等。

要强化外语教学质量,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开出率。通过在平时由浅入深地阅读若干外文资料,提高学生的外文阅读能力,打消他们的恐惧心理。对于研究工作来说,外文文献阅读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应当承认,在大部分专业领域的教学与科研上,我国高校都落后于国外高校。所以高校双语教学的开出率和教学质量,将对该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在这一点上,新建本科院校尤显不足,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加强建设。

检测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改革;课程设置;撰写形式

[中图分类号]H19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6)01-0132-03

本科毕业论文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检验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手段,还是评价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尺。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学校本科办学模式的新生力量,主要以培养素质高、能力强、会创新、能创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毕业论文反映独立学院内涵建设的水平,关系学校的办学声誉和可持续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分独立学院都以“应用型”作为人才培养主要目标之一,课程设置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做出了与母体学校相区别的设置,但在毕业论文这一环节却多半没有明显的区分度,尤其是文科语言类的专业,依然以撰写学术论文的形式存在。学习过程中侧重实践与应用,但在毕业论文环节又绕回到了重理论与学术研究的状态,此种矛盾不仅困扰了众多的学生,也令许多论文指导老师一筹莫展。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困难重重,较常见的问题有:科研经验不足、科研兴趣偏低、选题困难、难以创新等。论文指导老师抱怨较多的方面则是:学生逻辑论证能力差、阅读量太少、科研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学术论文格式规范度不高、畏难情绪严重、主动性不够等。从师生两方面反映的困难不难看出,诸多问题的存在与课程设置、学习过程中缺乏与撰写学术论文相应的支撑有密切关系。也可以理解为:毕业论文的撰写形式与培养过程中重实践与应用的模式不匹配。为此,相继有学者对独立学院的本科毕业论文改革展开研究。在知网的搜索显示,关于本科毕业论文改革的文章,以“独立学院毕业论文”为关键词的论文有22篇,时间段集中在2008年至2014年,平均每年为3.6篇。而以“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为关键词的有关论文为3篇,研究角度集中在写作过程调查、问题与对策等方面。有青年学者提出以配音讲解作品替代学术论文的做法。[1]147-150也有学者认为毕业论文要与社会接轨。[2]123甚至还有学者对毕业论文与实习和就业一体化模式进行了探讨,主张毕业论文的选题与学生实习、就业紧密相关外,还提出学生可用外语类职业资格证书、国家级竞赛获奖证书等方式申请免撰写毕业论文。[3]99-102与此相对应的,公立院校针对本科毕业论文改革进行研究的论文则高达上万篇,时间也要久远得多,有专门针对理工科专业的,如《电子信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改革实践》[4]84-87,也有专门针对文科专业的,如《毕业论文改革:高校新闻本科教育改革的切入点》。[5]110-112姑且不论独立学院是20世纪80年代的新生事物,但相关研究论文绝对量较少,是否就意味着独立学院毕业论文改革的重要性偏低,必要性不具备呢?答案是否定的。课题小组以南国商学院英语类本科专业2013届、2014届和2015届连续三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开展的重点校级课题中所采集的有关数据显示:应用型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改革势在必行。

二、项目研究设计

本课题的目的在于结合学校英语类本科专业毕业论文的现实情况,提出改革的方案,进行改革实践,推动独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科学发展。据此,特拟定了如下研究内容:一是审视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究其是否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吻合;二是考察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看其中的课程设置是否与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相冲突。三是采取试验实践的方法,了解学生对其他形式的毕业设计是否感兴趣,具体做法包括:引导学生在大学期间积极写作,争取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公开;鼓励翻译专业的学生从事翻译实践并撰写翻译体会;提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开展市场调查并撰写调研报告;帮助英语专业的学生从事跨文化比较研究。

三、项目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

本课题研究的过程是通过审视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考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开展为期三年的试验实践的方式进行,最终通过分析试验和调查问卷数据,得出研究的结果。

(一)研究过程

1.审视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审视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究其是否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吻合。学校以“通基础、精专业、强外语、重实践”为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人才。可见,在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方面总体上符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期望。2.考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考察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看其中的课程设置是否与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相冲突。2013届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在三年级之前阅读和写作课程分别开设了两个学期,之后再无写作课程。也就是课程设置中并无有关学术论文写作的课程,但学生毕业之时要求撰写毕业论文。2014届和2015届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阅读和写作课程依然在低年级各开设了两个学期,但在三年级第二学期均开设了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这意味着学生刚开始学习如何撰写学术论文就要开始撰写毕业论文了。此外,学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了论文指导老师的职责和毕业论文的格式等主要内容,可以理解为撰写学术论文是完成毕业论文的唯一形式。显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与毕业检测形式不匹配,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一致。3.开展毕业论文改革实践。针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不足,在毕业论文论文撰写阶段采取试验实践的方法,帮助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论文撰写,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一是引导学生在大学期间积极写作,争取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公开。凡是在本学科省级(含以上)刊物发表文章、译文的,且文章字数与毕业论文字数相当(约5000字),无论文章使用的语言是中文还是英文,只要在答辩前出刊,均可直接参与全英文答辩。选择公开的同学在开题时填写《本科毕业设计计划书》,内容要素与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有较大不同,内容有“拟撰写字数”、“论文内容概要”、“拟发表刊物等级”和“进程安排”等方面。计划书通过后,在论文指导老师的引导下,完成论文的撰写与发表,最后经学院学术委员会审定能达到毕业论文要求的,允许参与答辩。二是鼓励翻译专业的学生从事翻译实践并撰写翻译体会。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熟练使用翻译工具,能够胜任不同文体文本的笔译、口译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由此可见,翻译是毕业生必备的技能,鼓励学生从事翻译实践无疑具有很强的职业预备性。翻译资料的方式可以是中译英,也可以是英译中,原始翻译资料的总字数需达到3000字以上。译文被公司采纳的学生,需结合翻译实践撰写2000字左右的全英文论述文章,经论文指导老师审定合格后,可以凭借书面的采纳证明申请参与全英文答辩,答辩时还需提供翻译原件和译稿。选择从事翻译实践的同学在开题时填写《本科毕业设计计划书》,计划书的内容要素有翻译类型选择“英译中/中译英”、翻译字数选择“1500字汉译英+1500字英译汉/3000字汉译英/3000字英译汉”、“拟翻译的内容概要”和“翻译公司的相关信息”(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三是提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开展市场调查并撰写调研报告。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在国际环境中熟练使用英语从事经贸、管理、金融等领域商务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而近年来对毕业生就业开展的跟踪调查表明: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会从事与市场有关的工作。因此本项目提倡学生结合专业实习撰写有关的调研文章或论述文章,且字数、文章质量与毕业论文相当时,经审定能达到毕业论文要求的,视为完成毕业论文,最后参与全英文答辩。在此过程中,选择撰写调研报告的同学在开题时填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与撰写普通学术论文相同,但要求学生通过制定调查问卷,收集下翔实的数据,文中就调查问卷所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且调查问卷需附在正文之后,供答辩小组成员参考。四是帮助英语专业的学生从事跨文化比较研究。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英语专业的学生需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通过适度的问卷调查从事跨文化比较研究也是比较贴近实际、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手段之一。对三届毕业生的选题进行分析发现,在导师的指导下,大量学生从事跨文化比较研究,类似的选题如:《英汉广告幽默文化对比》《中美灾难文化价值观异同》《中美商务谈判文化风格差异对比》和《中美企业文化差异对比》等。事实上,这些选题被学生认为易于撰写,并且完成得较好。五是告知学生还可用反映本科毕业研究水平的其他形式替代毕业论文的撰写。其他与专业相关的创新设计,字数、质量与毕业论文相当,经审定达到毕业论文要求的形式均可由学生开展。如与在省级(含以上)刊物公开相当的有主持或者参与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与参与翻译实践相当的有参加省级(含以上)口、笔译大赛并获奖;通过国家级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等等。视具体情况,由学生提出申请,学院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经审定合格的,均可视为达到毕业论文的水平。

(二)研究结果

1.改革实践数据统计。2013级305名毕业生中,有4人参与了翻译实践,占毕业人数的1.3%。2014届200名毕业生中,共有42人参与毕业论文改革实践。其中7人在公开刊物,占毕业人数的3.5%;35人从事翻译实践,占毕业人数的17.5%。参与毕业论文改革实践的学生总体比例为21%。2015届290名毕业生中,共有66人参与毕业论文改革实践,其中2人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文章,占毕业人数的0.6%,51人从事翻译实践,占毕业人数的17.6%,15人进行调查研究,占毕业人数的5%,参与毕业论文改革实践的学生总体比例为23.3%。三年的数据表明,参与毕业论文改革实践的学生绝对人数及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2.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由于2015届为学院迄今为止毕业生人数较多、参与毕业论文改革人数最多的年级,故选择作为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问卷以不定项选择题和开放式问答题的形式,就“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有无必要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撰写方面遇到何种问题?”,以及“最希望以何种形式完成毕业论文?”等十项内容进行调查。经过对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学生普遍承认完成毕业论文是必要的、的确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有利于科研能力的提升,并且对于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有明显帮助;但资料贫乏、科研经验不足、语言表达跟不上和难以创新凸显了教学与检测的不对接。绝大部分学生认为现有的毕业论文形式的确需要进行改革,要实现教学内容与毕业检测的全面对接;有学生认为实践能力远比科研能力重要,学校需要对所开的专业课程进行相应改变以对接毕业论文改革。且不论学生看问题有无偏颇,从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考察来看,学生要求教学内容与毕业检测对接的要求无疑是正确的。3.有待解决的问题。研究中反馈的问题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在省级(含以上)刊物公开的学生均是使用中文撰写,虽然答辩时使用的是英文,但并不能完全说明其使用英文撰写毕业论文的能力也达到了相应的水平。是否要求学生在省级(含以上)刊物发表全英文的文章还有待进一步商榷。第二,根据论文指导老师的反馈,从事翻译实践的同学所翻译的译文初稿水平并不能达到相应要求,都需要指导老师的大力修改方能达到公司期望的水准。虽说在反复修改的过程中,学生的翻译能力也会因此而提高,但指导老师认为译稿的最终水平并非学生真实翻译能力的体现。如果委托公司借此聘用学生担任正式的翻译,日后在无教师指导下的翻译水平能否保证还有待考证。第三,暂时还未对反映本科毕业研究水平的其他形式进行实践研究,也没有学生提出相关置换申请。课题组成员认为,毕业检测的形式应该没有穷尽。从研究的结果中发现,对于以“应用型”作为人才培养主要目标之一的独立学院的英语类专业学生而言,虽然更看重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恰当的科研对于提高其综合的语言能力和研究能力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有关教学与检测对接问题的探索,不仅需要在课程设置方面开展研究,也需要在毕业论文的撰写形式方面积极改革,更需要对不同形式的毕业检测进行利弊分析,力争使教学过程与教学检测相一致,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一致,在校学习与求职就业相一致,最终实现毕业论文撰写形式多样化、方式合理化、效果显著化的目标,提高独立学院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庆,黄运婷.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2]奚道同,等.民办高校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方向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35(1).

[3]王淼.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探索[J].海外英语,2014(6).

[4]成强,张奇惠.电子信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改革实践[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30(7).

检测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1.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的打分评价操作性较差

以肇庆学院生物科学专业为例,综合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内容和成果特点,生物科学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主要为研究类型,设计类型相对较少。论文评价主要从平时成绩、论文成绩和答辩成绩3个方面进行考查,制定了不同等级的参考评分标准。传统的打分评价方法评价毕业论文成绩存在一些问题,如主观因素干扰、操作繁琐等,它要求评价者十分了解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综合素质等情况,严控人情分,否则容易产生评价偏差。

1.2 过分依赖系统

近年来,学校为防止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中出现抄袭现象,启用了中国知网的“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检测,通过检测结果评价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如规定重复率超过30%者不允许参加毕业论文答辩。这一举措引起师生高度重视,客观上提升了论文质量。不过有一点应当注意,我们需要正确认识重复率与论文的创新性和学生的科研能力之间关系,避免出现重形式、轻内容和将评价方法简单化等问题。

1.3 毕业论文创新性在质量评价中的权重较低

目前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主要在论文选题、开题、指导、评阅、答辩、诚信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质量监控,评价内容较为全面;但对论文的科研价值、创新性权重的稀释作用明显,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分量明显不足。论文质量评价本身不应拘泥于平时表现和答辩过程的外在形式,而应与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技能培养等相关内容结合起来。为量化评价毕业论文质量的创新性,可参考“多元智能理论”,在评价体系中设计创新素质的量化评价指标,并尽量提高毕业论文的创新性在质量评价中所占的权重。

1.4 分类评价存在不足

生物科学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根据研究内容可分为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工程工业设计等类型。相同或相似类型论文的质量评价具有很好的可比性,而基础理论、应用研究方面的论文,则由于研究侧重点不同,其培养学生效果亦不同,两者之间的论文评价极易出现偏差。学校针对不同专业设计的论文质量评价标准缺乏普适性,评价内容较为粗放,对专业特殊性的针对性不强,倘若专业内部能按研究类型进行分组评价,则评价效果更好,更能体现专业特色。

另外,指导教师情况、学生现状、高校教学科研条件和高校毕业论文管理现状,均会对毕业论文的质量评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上述因素导致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呈现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论文质量与目标要求之间存在差距。

2.对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认识

一些学者认为,要构建良好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就应从毕业论文选题、过程、答辩到成绩评定等方面,对毕业论文实行全程跟踪评定。有的学校将平时表现等指标纳入评价体系,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毕业论文成绩评价体系。毕业论文成绩评价是对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全过程进行评价,是对学生4年所学知识的综合检验。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应考虑科学研究素养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探究精神、获取文献知识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选题能力、技术分析能力、科学实验能力、写作能力等。由此可见,毕业论文的质量评价不能等同于论文成绩评价。

由于论文的选题、研究内容、方法及结果存在多样性,很难制定专业性极强的统一标准,因此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取存在困难。在制定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时,应突出多层次指标和有精准明确内涵的专业性评价,要克服评价指标宽泛、以偏盖全、内涵不明确等缺陷,不能将“毕业论文质量评价”做成“论文成绩评价”。以生物科学专业为例,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应紧扣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从基础理论、应用设计等方面考量,制定出适用于本专业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

3.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评价方法

3.1 定性评价

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定性评价,主要是通过同行评审专家(或教师)对各项标准做出优、良、中、差的判定,根据对论文的整体印象对其质量进行评价。定性评价操作简便,但误差大、可靠性差。为使评价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我们将权重引人指标体系,对评审专家的各项标准打分进行加权平均。这种评价方法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定量方法,加权平均结果仍受评价专家主观思维的影响,评价体系尚不能准确反映论文的质量与水平。

3.2 定量评价

为得到对论文质量的定量评价结果,可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统计分析的质量评价体系评价方法对所有指标权重进行确定,并对层次间指标进行排序,该评价方法具有客观、科学、可靠性强等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并结合模糊评价方法,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多层指标的模糊集合进行分析,属于模糊综合评价法。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指标体系的模糊综合评价,有效地减少了主观臆断所带来的弊端,在对毕业论文质量的定量评价实践中广为应用。

4.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

肇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参考评分标准》,主要对论文成绩进行评价,包括评分标准、论水水平和答辩3部分。其中论文水平评价部分包括工作量、技术水平、研究成果、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结构与文字表达等内容。笔者基于该部分设计了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

5.结语

检测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一、高校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下滑的原因

(一)从学生角度思考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原因

1.缺乏获取信息资料的途径与能力。毕业论文从选题到实施需要以充分的文献调研为基础。然而,绝大多数毕业生对文献调研并不重视,根本就没有慎重独立思考,甚至有的毕业生对自己所做的课题根本不理解。在査阅文献时,这些学生仅仅依靠百度、谷歌等大众搜索工具,而忽视专业文献査阅数据库,如SCIflnder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与ScienceDirec擞据库等。

2.面对实验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差。学生对检验数据的信息转化能力,就要求学生清楚地了解检测方法的原理以及它的局限性,并正确认识结果的意义和解释。在药学实验中会出现各种实验数据,如波普数据、分析测试数据、药物活性数据等。作为一个药学专业毕业生,就必须要学会如何分析这些数据。

3.剽窃与造假等不端正的学术行为泛滥。不端的学术行为,指的是学者对学术进行剽窃、造假、抄袭等的不良行为。毕业论文是大学生结束大学学业的标志,是检验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但是,许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都存在严重的抄袭现象。根据调査,全国重点的一流大学百分之十的论文都存在抄袭现象,甚至普通大学的毕业论文抄袭率高达百分之三十左右。而且,大学生毕业论文学术不端现象曰益呈现多样化的趋势:1)公然抄袭,即对别的学者的实验观察结果、数据以及记录,原始性的语言和思想等进行公开直接使用等不被认可的行为,这种行为在科研领域出现的频率比较高。⑵数据造假,即数据的捏造和虚构,以及参考文献的胡编乱造。⑶寻找。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但不符合大学生毕业论文的根本要求,而且违背了高校要求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初衷,更是对高校教育精神的极大挑衅。

紧张的毕业实习、找工作和各种考试影响毕业论文的写作精力。许多高校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安排在最后一学期,但是最后一学期是学生忙于就业的时期,况且目前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多数学生都忽视了对毕业论文的设计,而是忙于择业。对学生来讲,最后一个学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D找工作的同学不是参加各种面试,就是忙于准备各种公务员的考试;(2)找到工作的同学还需要在单位实习一段时间(3研究生笔试通过的同学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研究生的复试(4没考上研究生的同学要花很多的精力去找工作。

(二)从教师角度思考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原因

1.指导教师科研能力和指导能力不足,本科设计选题不新颖。一些指导教师自身科研能力一般,有的甚至不熟悉指导的学生论文所涉及的领域,再加上指导能力欠缺,这就造成了对学生论文的指导工作只是表面应付。

2.指导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责任心不强,存在放任自流的现象。一些指导教师以科研任务和课堂教学工作繁重为由,不与学生联系或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予认真解答,学生的论文拿来过一遍就成,没有中间的反复修改与指导。

(三)从教学资源角度思考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原因

1.指导老师不足。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扩招。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师资力量相对不足。此外,在现有师资力量中,许多教师由于长期不从事一线科研工作,导致与外界科研现状严重脱节。这导致所选研究课题陈旧,而且不可避免出现重复现象。

2.学校科研经费与设备投入不足。学校在本科生毕业论中投入的经费与设备相对不足,导致指导教师在选择课题时受到局限。特别是没有承担课题的教师,这种感觉尤为明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相关仪器设备性能良好、套数充足是保证学生顺利进行科学实验研究的重要物质条件。然而毕业生人数多,用于毕业实习的仪器设备少,许多学生只能合用一套设备,使用时间按计划执行。

二、我校药学院在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方面所做的改革

引入本科导师制,确立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与责任心。本科生导师制是由指导教师对本科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进行辅导,定点定人因材施教,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分析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竞争的综合能力的制度。它是构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本科教育改革新模式。本科导师制有利于实施个性化教育和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这便于导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制订成才计划,便于导师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早曰成才。

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要求。为了杜绝论文抄袭,我院要求所有的本科毕业论文必须是研究性毕业论文。并且我院对论文的格式、论文内容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此外,在安排指导教师的时候,学院尽量安排正处于科研一线的教师,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如何从事科研。

提升教师队伍的业务素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水平决定着选题的新颖程度、水平的高度以及论文的质量。因此,为了提高整体毕业论文水平,学院有计划地将年轻教师送出国深造,提高其自身的科研水平。

三、结束语

检测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1、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字数要求都是不一样的;但大体上来讲,大多数学校都要求学生毕业论文达到5000~8000字左右,也有一些学校要求本科毕业论文至少达到1万字以上,985或者211大学要求学生论文字数达到15,000以上。其实,用知网的时候,本科论文没有字数是多是少无所谓,因为只要本科论文大小不超过15M,字数在6万以内,一般不会检测出来;如果字数达到要求,但是论文还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一定不是因为字数,大家可以看看自己的博士是否正确,或者说是不是文献引用量过大,重复率较高。

2、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学校,在计算论文字数的时候,不会把脚注目录以及文献致谢这些除正文之外的部分计算进去;如果不计算这些的话,那么大家就要尽可能的丰富自己的内容了。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