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百货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市场调研(market research)是一种把消费者及公共部门和市场联系起来的特定活动一一这些信息用以识别和界定市场营销机会和问题,产生、改进和评价营销活动,监控营销绩效,增进对营销过程的理解。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消费市场年度调查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市场调查报告1一、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通过了解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为手机销售商和手机制造商提供参考,同时为大学生对手机消费市场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调查对象:在校生
(三)调查程序:
1、设计调查问卷,明确调查方向和内容;
2、进行网络聊天调查。
随机和各大学的学生相互聊天并让他们填写调查表;
3、根据回收网络问卷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根据样本的购买场所、价格及牌子、月消费分布状况的均值、方差等分布的数字特征,推断大学生总体手机月消费分布的相应参数;
(2)根据各个同学对手机功能的不同要求,对手机市场进行分析;
二、问卷设计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三、数据分析
根据以上整理的数据,我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学生手机市场是个很广阔的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市场。
(一)根据学生手机市场份额分析
(二)学生消费群的普遍特点
作为学生我对这个群体做了一些了解,对于我们共同的特点进行分析,得出手机市场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开发产品或进行针对性的营销手段,才能够抢占市场。下面我们就来对学生群体的特点来进行分析:
1、学生消费群的普遍特点:
1)没有经济收入;
2)追逐时尚、崇尚个性化的独特风格和注重个性张扬;
4)学生基本以集体生活为主,相互间信息交流很快易受同学、朋友的影响。
5)品牌意识强烈,喜爱产品;
(三)学生消费者购买手机的准则和特点
通过调查大学生购买手机主要考虑因素是时尚个性化款式、功能、价格、品牌等,这也成为学生购买手机的四个基本准则。在调查中表明,大学生选择手机时最看重的是手机的外观设计,如形状、大小、厚薄、材料、颜色等,占65%;但大学生也并非一味追求外表漂亮,“内涵”也很重要,所以手机功能也占有一席之位,占50%;其次看重的是价格,而较少看重的是品牌,看来现在的大学生还是比较看重实际的。
市场调查报告2通过中国专业服装项目市场调查报告生产企业及投资机构将充分了解产品市场、原材料供应、销售方式、有效客户和潜在客户,为研究竞争对手的市场定位,产品特征、产品定价、营销模式、销售网络和企业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抽样调查基本情况分析:
1.现代大学生在服装类型的选择上,更追求服装的舒适度,并非只注重潮流。
其中有63.04%的男生和65.59%的女生都偏好运动休闲型,而追求流行时尚型服装的男、女生分别只占16.3%和21.51%。
2.就购买服装的场所而言,58.06%的女生和47.37%的男生选择在专卖店购买。
而具体在厦门,均有超过半数的男、女生选择到中山路选购服装。到厦大一条街,沃尔玛及莱雅百货的购物者则依次减少。
3.价格是购买服装的又一重要影响因素。
有超过半数的购买者只愿接受50-100元/的服装价位。可见,攀比之风在校园里逐步蔓延,但大部分青年学生并未随波逐流。
4.以款式为购买服装的首选因素的男、女生各占33.59%和43.12%。
质量因素以29.58%位列其次,而品牌因素则以7.5%居于最后。因此厂商应在款式的设计上注重新奇,以迎合现代大学生着衣的不同品位与风格。
5.最后,通过此次调查调研我们发现学生们对校服的满意程度较低,希望各系在选择校服方面多参考学生意见。
调查显示,人们普遍认为,当今服装批发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产品档次不全、产品质量不高、卫生条件差等。这些问题都是服装市场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也表明,采购者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他们希望在一个产品档次全、产品质量高、金融设施健全、环境舒适的服装批发市场采购服装。
市场调查报告3为了改造、提升玉林城区各大专业市场,重塑玉林商贸形象,增进玉林商贸业进一步繁华发展,根据区委、区政府的部署,由区建设局牵头,工商、税务派员参与组成建材市场调研工作组,于11月25日—27日对玉林市建材市场进行了专项调研。调研以走访、实地考察等构成进行。两天来调研组分别走访了玉州区国家税务局第三分局、玉州区地方税务局第三所、玉州区工商局环北工商所、玉林市市场开发服务中心环北市场服务部、和搪瓷瓷砖、卫生洁具、建筑钢材、水热器材等业主各十户,实
地考察了玉林市建材市场。建材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现将调研情况汇报以下:
一、市场的基本情况
玉林市建材市场,原名玉林建材家具市场,由玉林市市场开发服务中心于一九九五年五月投资兴修,并负责管理。市场是集建筑材料、摩托车销售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市场,是玉林市人民政府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
市场位于玉林市一环北路中段(一环北路307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南、北能便捷通达广州、湛江、茂名、海南、北海和南宁、柳州、桂林、贵港、梧州等地,进进市区乘坐15路公交车可直接到达。
综合市场总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其中建材市场部份约6万平方米,摩托车市场部份约4万方米。建材市场有围墙包围,呈封闭式,内部道路宽畅,建设和安装有卫生保洁、仓储保管、金融、通讯、消防等一流的配套设施,聘请有治安保卫、运输装卸队,大小货车
24小时可以装卸货物,服务周到,治安状态良好。
市场建筑面积29108平方米(包括:商住面积4020平方米,仓库面积3060平方米,经营面积22028平方米),共有门店500间。市场最初为经营副食、五金、旧货、兽药等行业的综合性市场,到一九九六年终究发展成为专业性的建材市场。市场开业之初,已有广东、福建、浙江、南宁、柳州、贵港、钦州、北流等省市的经营户180多户进场经营,虽有的经营业主在中途转手,但门店出租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市场经营的产品主要有产于广东佛山等地的塘瓷瓷砖、水热器材、卫生洁具、厨具、五金制品、防盗门、建筑涂料、石材,和产于柳州、江西萍乡、贵州水城、云南昆明等地的建筑钢材等,共有上千个品种,商品门类广泛,品种齐全。商品的销售网络覆盖整个玉林市,部份的商品销售还辐射四周的地区,如贵港、桂平、岑溪、合浦、浦北、灵山等县市。据统计,
目前市场的日客流量在10000人以上,年景交额约达3亿元,年上缴税金310万元,其它征费约70多万元。
经调查,建材市场目前展面利用率达99%以上,销售量基本能满足玉林附城地区的居民需要,但由于其面积有限,范围小、档次低,周边缺少扩大空间,进一步发展潜力有限。
二、市场当前存在的主要题目
经全面调查了解发现建材市场在建设和管理中存在四个方面的突出题目:
(一)市场发展定位不够高,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中南地区的商贸集散地,玉林有着悠久的商贸历史和较好的贸易发展远景。而建材市场的建立和发展,由于熟悉上的局限性,其发展战略定位不是很高。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市场建设档次不高,大部份建材经销商虽能够回行进市,但是经营方式仍停留在摊位式经营,商品以低、劣居多;二是市场销售覆盖面不广,目前
市场上的商品多销在本地,及周边一些县城,着名度低,辐射范围不广,销售量有限,影响力低下。建材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二)政策法规配套跟不上,进一步发展受阻。表现为:一是行政引导不力,造致了市场分散。当前玉林市区内还有很多建筑材料店展未能回行进市。如公园路上的建筑涂料店和其它各种装修材料店,产业品市场四周的管材店和灯饰店,清宁路上的铝合金(不锈钢)窗(门)店等等。市场的分散既不利于市场的管理,也不利于市场的良性发展,更不利于市场品位的提升。二是征费政策过紧,各种征费太高。行内业主普遍反映,本市场与广东的佛山、东莞、顺德、珠海、湛江、茂名和区内百色、钦州等地的同类市场相比,同类征费偏高,这无疑会打击业主的投资信心,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三)市场设施不配套,服务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门店(货位)面积大
小不一,分歧适。业主普遍反映是小户不够用,大户用不完。二是钢材货位场地没有硬化,场地沆洼不平,积水疏排不顺畅,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三是无地磅设施。四是仓储设施不配套,仓库容量远不能满足业主的需要。五是缺少对装运队的有效管理。六是生活设施不配套。
市场调查报告4冰淇淋的历史.冰淇淋,中国古已有之。时称‘冰酪’宋朝杨万里,专门赋诗一首,来抒发对于冰酪的喜爱之情,“似腻还成爽,如凝又似飘。玉来盘底碎,雪向日冰消。”
唐朝中国末期,人们开始在夏天制冰。宋朝中国,商人们开始在冷食里加水果或果汁。援朝中国,有人在冰中加上果浆和牛奶。
1927年,美商在上海开设海宁洋行,并用机械方法生产棒冰,这是中国最早的冷饮厂家。
1948年,该厂转售给伪后勤部,后又与英商和蛋厂合资开设海和有限公司,继续生产以上产品,注册商标为“美女牌”。这是解放前中国最大的冷饮厂。
冰淇淋的行业分析.
现代生活消费者的新宠。在国际上冰淇淋市场的发展趋势逐渐明朗,冰淇淋文化也日渐显现。为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企业不得不从产品的研发大下功夫。产品的品种增加了近百种,在口味上进行调整。吃出“健康”和“快乐”成为冰淇淋企业追求的目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冰淇淋的选购也更加的挑剔。冰淇淋行业已经是个发展多年的行业,其专业性很强,它需要专业的冷藏与物流运输配套。经过前几年的行业内部资本兼并与重组,冰淇淋行业的集中度以很高,大企业越来越大,小企业数目逐步减少,不符合市场行为等的企业,全部淘汰出局。
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休闲性的消费支出占比越来越大,冰淇淋正成为中国消费者的新宠。20____年的中国冰淇淋零售量将超过45亿升,到20____年中国冰淇淋零售量超过50亿升的规模。
冰淇淋的发展前景.在国内冰淇淋行业具有巨大潜力, 联合利华作为在财富全球 500
强中排名前列的跨国 公司,全年总销售额超过 520 亿美元,是世界第一大冰淇淋制造商,和露雪是最大的国际品牌,凭借其著名品牌,先进的设备、技术,大规模的投入和本地化经营,使得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得到蓬勃发展。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人才显得越来越重要。企业以产品为本,产品以质量为本,质量以人才为本,人才以精神为本"为座右铭,由此可见,企业要在竞争的大潮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广泛吸收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等个方面,展望未来的发展,市场的竞争就是潜力。
冰淇淋产量呈缓慢上升趋势,市场前景广阔根据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调查分析, 可以认为我国冰淇淋市场未来五年的 增长速度为10%。由于冷饮市场受不确定因素影响大,尤其是天气因素,冷饮是靠天吃饭的产品,与天气变化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出现不规律波动的可能性较大,但总体来讲冰淇淋产量是缓慢上升趋势,冰淇淋市场前景广阔。
冷冻饮品在国内食品行业中发展迅猛, 中国庞大的冷冻饮品市场招引了众多的淘金者的 追逐。
对空前的机遇与挑战,冰淇淋品牌要想崛起于国际舞台,创新是必由之路。冰淇淋产业日趋时尚化、休闲化、个性化、功能化与餐饮化的趋势,要求企业必须将全方位的创新放在首位。
市场调查报告5一、市场调研
目前市场上的沙发按照材质主要分为木质、真皮、布艺、以及二者结合四种,木质沙发:直接由各种木材打造,坐垫和靠背上没有任何面料修饰,实用性和环保性比较好,但原木较生硬,舒适感不强,没有人性化设计难以满足现代沙发舒适性的要求;
目前市场上的沙发高档品牌主要有以整体家居布置、沙发配套为主的全有家私、皇朝家私、香港富得宝、香港乐其、宜家家私等、以及主营沙发的芝华士;中档品牌则包括吉斯、喜梦宝、世纪博森、伊诺维绅、成都南方等,低档品牌则。
一、____沙发市场概况:
目前,____沙发销售地主要聚居在____大街处银座家居、富雅家居、欧亚商城、东亚商城、清河家具、国贸家具、二印家具城。从产品和品牌档次上看,银座家居、富雅家居属高档品牌的根据地,东亚商城、清河家具、国贸家具、二印家具则汇聚了来自天南海北的中低档沙发品牌。从经营定位上看,各商城均有自己的差异化定位,知名品牌、高档商品的专卖店向富雅、银座家具城集中;中档及部分专业市场多数集中在东亚家具城;低档商品的批发业务又集中在____和____家具城,欧亚则走专业化办公家具路子,与其同一东家的银座家居形成互补,对其他家具商城形成攻击。
市场上的沙发按照材质主要分为真皮、布艺、以及二者结合三种,进驻____沙发目前市场上的沙发高档品牌主要有以整体家居布置、沙发配套为主的全有家私、皇朝家私、香港富得宝、香港乐其、宜家家私等、以及主营沙发的芝华士;中档品牌则包括吉斯、喜梦宝、世纪博森、伊诺维绅、成都南方等,低档品牌则汇聚了一些来自____本土和其他各地区县城的小品牌,如________、________等。
三、消费者调查:
1、消费者细分特性描述一(低、中、高档):
a)平民百姓、普通工薪族是是低层次、低价位的主要消费群。他们的要求是:简洁实用而又有现代美感;功能较多,以便充分利用有限的居住空间;希望中高档次的设计及风格,但价位偏于中低价,心理上能感到物有所值。这一类消费群还是杂牌的天下,因其长于抄袭与模仿,拙于原创与设计研发。因此,它们利用自身的各项成本优势,吸引了广大的中下层次的消费群。
b)中高层次的消费群,这部分消费者包括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城市“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他们事业有成,思想独立,个性化追求较为明显。对家私的性价比、设计风格、用材、品牌定位较为看重。这部分生产厂家较多,他们各自以自己的原创设计及针对目标消费者的技术研发满足了追求不同风格的消费者的需求。
c)都市新贵或富豪的高层次群体。这部分人居于消费金字塔的顶端。一般都有别墅或宽敞豪华的住房,对家具的要求首先是品牌要与自己的社会或金钱地位相匹配,通常选择的是国际品牌或知名品牌。
2、消费者细分特性描述二(办公、家居):
a)办公沙发消费群主要是经济水平处于中高层次的群体。购买群也多位于这个群体。经济佳者,由于公司形象或私人喜好的需要,他们看重品牌,因此选择的一般都是知名品牌。经济一般者,则选择中档品牌,既顾及到了形象,又节省资金。
b)家居沙发消费群的范围比较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成家立业或将近成家的消费者。对于私人使用物品,他们选择起来相当慎重,不仅注重质量,而且在与室内风格匹配上也花尽心思。由于经济状况的不同,选择的品牌档次亦各不相同。
3、影响消费者购买沙发的主要因素:
访问5人,综合如下:
消费者选择标准——无污染、没怪味、舒适、款式合理、价格实惠
高消费——大品牌
中低消费——舒服、价格便宜
现用沙发品牌——南方、泰新、以及济南本地产布艺沙发
认为现在较好的沙发品牌是芝华士、皇朝家私、全有家私以及一些香港品牌等。
四、沙发产品的未来发展走势:
通过访谈和查找二手资料,有三大走势:
a)产品设计开发方面:力求创新,国际一体化,简约、舒适成为城市中人们放松压力生活的主题;
1市场调研、收集资讯
1.1调研以及相关专业资料信息的收集
“针对素材和资料来源所进行的系统化的调查研究,其目的在于建立起事实基础并得出新的结论。”——《牛津英文大词典》。调研指的是调查研究,即从过去的事物中学到新的东西。在品牌产品开发之前,第一步必须进行的是对目标市场的了解、分析和研究。阅读市场调研报告的人,一般都是繁忙的企业经营者或有关机构负责人,因此.撰写市场调查报告时,要力求条理清楚、言简意赅、易读好懂。市场信息主要通过市场调研来获取,它是品牌设计最直接的依据,也是设计对路的重要途径.是使童装设计创造利润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童装的有关资料和最新信息是每一个设计师需要研究和掌握的背景素材,为当前的童装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资料是指有关传媒记录的资科,资料分为文字资料和直观形象资料两种形式。文字资料包括美学、艺术理论、中外服装史、相关文章等,直观形象资料包括各种专业杂志、画报、录像、幻灯、照片及有关影视童装资料等。可以说资料是侧重于已经过去的、历史性的素材,在搜集资科时应尽可能多地查阅相关文字资料和形象资料,这样可以开拓思路,做到设计的新颖,特别是比赛设计作品。如果资料研究不充分会造成类似、相同或过时的遗憾。童装的信息是指有关国际和国内最新的流行导向与趋势。信息也分为文字信息和形象信息两种形式。信息是最新的、超前的信息,对于信息的掌握不只限于专业的和单方面的,而是多角度多方位的,与服装有关的信息都应有所涉及,如最新科技成果、最新纺织材料、最新文化动态、新的艺术思潮、最新流行色彩、新的流行纱线、新的流行款式等。
1.2调研的内容与形式
对各种不同层次的童装销售点进行调研。如购物广场、购物中心、百货公司、童装专卖店、批发市场等,通过以上童装销售点来调研童装的特点及销售状况。对有关童装市场的卖方人员、买方人员和街头市民等进行凋查。卖方人员有商场的总经理、销售部经理、童装柜台领班及售货员等,买方人员主要是消费者,重点调查有代表性的消费者。调查街头市民主要指对街头市民的着装进行观察,从实际的着装开始,评价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流行的,哪些是独特、漂亮的以及形态、素材、配色、饰物的使用效果等;从这些细部观察人,发觉或感觉市场的需求与创造的空间。童装调研内容主要包括童装的档次、价格、销售情况、消费者对产品接受程度和认可程度,以及将本地区的童装市场中同类童装与国际、国内其他地区的童装市场的同类服装相比较.本季的同类童装与往季的同类童装相比较等。这种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有利于帮助我们从中了解童装市场的主导趋势和童装在不同市场的共性特征,更好地着手设计。采集系列设计所需的真实有形的和可实践操作的素材如面料、边饰、纽扣等。收集系列设计所需的形象化的灵感素材。
1.3调研报告的格式
市场调研报告由标题、目录、概述、正文、结论与建}义、附件等几部分组成。
1.3.1标题:标题和报告日期、委托方、调查方,一般应打印在扉页上。
1.3.2目录:如果调查报告的内容、页数较多.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应当使用目录或索引形式列出报告的主要章节和附录.并注明标题、有关章节号码及页码,一般来说,目录的篇幅不宜超过一页。
1.3.3概述:主要阐述基本情况,按照市场调研的顺序将问题展开,并阐述对调查的原始资料进行选择、评价、做出结论、提出建议的原则等。主要有调查的目的.调查的对象和调查内容.以及调查研究的方法。
1.3.4正文:调查分析报告的主题部分。准确阐明全部有关论据,包括问题的提出到引出的结论,论证的全部过程,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还应当有叮供市场活动的决策者进行独立思考的全部调查结果和必要的市场信息,以及对这些情况和内容的分析评论。
1.3.5结论与建议:撰写综合分析报告的主要目的。
1.3.6附件:调查报告正文包含不了或没有提及,但与正文有关必须附加说明的部分。
2确认设计理念、设计主题
设计理念是指设计的主导思想和着眼点.是设计的价值主张和设计思维的根本所在。设计理念是时代的产物。每个时代都有与之相适应的设计理念。设计理念又是设计师个人思考的结果,与设计师个人的价值取向、设计经历和艺术涵养有很大关系。品牌服装设计理念只是艺术设计理念的一个分支,其形成和变化必然受到后者的影响和制约,了解设计理念的概念.对于品牌服装设计理念确立具有指导意义。将完成的方案,包括主题文字、系列产品风格定位、色彩倾向、时尚概念图、产界框架说明等.召开产品策划说明会议或与企业主要部门如经理部、企划部、设计部等一起讨论,听取意见、修改,至最后确认
3绘制设计图
在确认主题方案的基础上,完成具体系列产品的设计,有以下步骤。
3.1构思
系列构思从草图人手.这是款式设计的第一步。依据设计定位。运用立体思维形式系列地构思新产品设计草图。草图是系列童装构思中可视形象的表现形式,是对各种形、色各要素进行延伸与组合的设想和计划。
3.2绘制效果图
这是设计的第二步。筛选构思草图,确定最佳设计方案。在挑选出来的草图基础上再进一步完善轮廓、细节、比例,最后调整,完成正稿,并以绘画的手段绘制色彩效果图。它包括儿童体态动作构思、童装细节构思、着装效果构思以及绘画技巧和艺术效果的表达。一般各种参赛作品就是用的这一类的色彩效果图。它们是服装赛事的第一阶段、也是复赛时服装制作的依据。服装效果图应该是细致而完整的,优秀的效果图将烘托出童装创造的氛围以及情调,具有主题的内涵和耐人寻味的细节。
3.3绘制款式图
画出正面款式图、背面款式图和结构图,这是设计的第j步。
3.4细节表现设计中,有些特别复杂的款式局部在整张效果图中无法表达清楚.需要用放大的细部的效果展现出来。效果图上还须贴有面、辅料小样。
3.5主题与文字说明一个系列的设计,应有相关的文字说明和主题名。它包括文题名称、灵感来源、设计意图、规格尺寸、材料要求、工艺要求、面料小样等。
4制作样衣
童装样衣制作是完成衣片缝合的过程。童装样衣的制作是根据童装设计效果图所表现的造型特征及其着装效果,选择适当的面料和辅料,通过结构设计、剪裁和工艺设计来实施完成样衣使之具体化和实物化的样品制作过程,需要依照选料和制作样板、制作样衣这些工序来进行。选材中.材料的选择不仅包括服装的面料,而且还包括辅料。在所选用的材料中面科是最主要的,它直接影响着服装造型的特征,因此,其色彩、质感、图案、手感、垂感应尽量与设计效果图的感觉相吻合。对于辅料和附属材料的选择,也应力求与面料相吻合。在选择材料时还需考虑到其价格是否与整套服装的成本预算相符合。制作样板中,结构图是完成样衣的中间技术环节。企业样衣的制作为1:1的纸样板。结构设计应完好地表现出服装的造型特征与局部细节的分割比例。它是体现设计造型意图关键的一个步骤。一般来说.有很好的设计创意,如果画结构图时对创作意图理解不透彻或达不到造型的要求,将使设计作品的最终效果得不到理想的再现。在制作样板之前,一般应设定样品制作的成衣尺寸.成衣尺寸的设定是采用国家统一童装号型中的中问号型以方便后面的样板缩放和批量生产。童装样板通常采取平面剪裁的方法来进行样衣制作是完成童装造型的工艺环节,将各裁片缝合在一起,形成一件完整的服装过程。.缝制者应充分发挥精湛的技艺,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缝制出理想的服装。童装的样品制作其成衣尺寸要标准、规范,各个部位的结构要准确、合理、整体工艺制作要精细、考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批量成衣的产品质量。
5推出产品
产品推向市场时,还要完成两方面的工作:产品包装和产品试销。在样衣制作的同时,还要进行对产品包装的设计,包括有特色的产品商标标志、醒目的吊牌、包装纸、购物袋等能够引起儿童消费者兴趣和青睐的包装。而试销是通过童装展销会、订货会或市场试销洽谈会等形式试销,根据多方面信息反馈、再进行样品的局部修整或调板。满意后投放批量生产
“目前纺织行业,2/3的企业已经不挣钱甚至亏损,只有1/3的企业艰难支撑,利润率也仅在6%至8%之间。”邢台宁纺集团总经理徐建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道,无奈之心溢于言表。
不管“三分之二”的表述是否有过激之嫌,这的确是继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又一个寒风萧瑟、心有戚戚的冬天。
“特别是今年,纺织行业运行呈现出产销、效益、投资增速全面下滑的态势,一部分企业困难较为突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坦言。
一边是东南亚低成本国家的虎视眈眈,一边是发达国家加快向制造业回归;一边是外部需求的萎靡不振,一边是原料成本、融资成本与劳动力成本的三重挤压,“主动转型”也好,“被动升级”也罢——“如何寻找寒冬时代制造业的有效生存法则?”,成为了纺织服装企业绕不过的一道必答题。
不幸中的万幸是:外部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将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调整升级形成“倒逼机制”。要么“布局”,要么“出局”,在中间地带的徘徊,只会让纺织服装企业陷入更大的被动与混沌的漩涡。
谁能成功地突围寒冬?下一个春天的到来,显得弥足珍贵。
低成本诱惑:东南亚“风水轮流转”?
作为中国面料经营的“晴雨表”,中国轻纺城面料市场难逃欧债危机的阴影笼罩。而最突出的一个现象则是:今年以来,中低档订单向东南亚及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倾向比较明显。
据绍兴县商务局有关负责人称,近年来,越南、马来西亚、印尼当地货币贬值,这使得纺织品出口变得更为便宜,吸引部分国际采购商将更多的中低档服装订单转移到这些地区,对绍兴县中低端纺织品出口将造成显著影响。
而据透露,今年9月,国家发改委有关司局低调赴苏州调研经济形势,参与座谈的纺织服装企业也表达了相近的忧虑:出口乏力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纺织服装业快速向东南亚国家转移。
尤为明显的例证是阿迪达斯的最新决策——该集团宣布将在10月关闭在华工厂,并称阿迪达斯撤离中国的理由是“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有消息称,阿迪达斯将把产能转移至劳动力成本更低的越南。作为国际运动品牌商的龙头老大,此举可能带来的跟风效仿效应不得而知。
无独有偶。对于中国纺织服装企业而言,相似的消息接踵而至。
据《日本经济新闻》今年4月的报道,日本的大多数服装专卖店都是通过综合商社在海外生产衣料品,此前日本进口的8成左右的服装衣料品都是从中国引进的,但是随着中国工人工资的快速上涨,综合商社不得不考虑生产成本,为谋求更多利益,开始转向人工费更低的东南亚国家,并加快强化在东南亚国家的衣料品生产销售体系。
日本纺织巨头的接连转战让中国企业“心有戚戚焉”——三井物产加强与缅甸、越南等国纺织服装工厂间的业务联系,确保每年100万件的供应,同时计划年内在柬埔寨启动年产能力为50万件的纺织服装工厂,把东南亚国家占日本海外衣料品生产的比例从目前的2成提高到4成:住友商事已经于4月份在越南设立当地法人纺织服装企业,通过派驻日本技术人员强化产品质量的同时,扩大在越南的衣料品生产规模;丸红计划到2014年3月把东南亚国家衣料品生产比例从目前的15%提高到30%以上;伊藤忠商事计划向缅甸服装工厂派遣日本技术人员,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规模:三菱商事也开始着手加强在印尼、柬埔寨等地的生产能力。
转移!转移!包括外资企业与部分中国本土服装企业在内的产业转移,好似候鸟避冬的大规模迁徙,不得不让人心生感慨——“风水轮流转”,而今转到东南亚?
今年以来,印度的表现令人艳羡。
印度商务部长简拉奥先生自豪地向媒体说:印度纺织服装企业未来几个月的出口订单已经处于满负荷的状态。即使欧洲市场形势低迷,但该国纺织服装出口预计仍将实现405亿美元目标,高于上一财年的340亿美元。
“印度服装行业不依赖于原材料进口。国内丰富的原材料供应有助于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控制成本,缩短交货时间。”Technopak时装及纺织公司资深副总裁Amit Gugnani这样解释印度服装出口在近十年持续增长的最大原因。
与此同时,印度纺织服装业善于拓展新兴市场的特点也造就了行业的逆市增长。
目前,欧盟和美国两大市场总共占印度纺织服装出口总额的65%。为了减少对欧盟和美国等传统市场的依赖,今年上半年,印度纺企尝试探索新市场,如俄罗斯、日本和一些拉美及非洲国家。为助力企业开拓新市场,印度政府也推出了市场发展援助计划和市场准入倡议计划,具体措施包括为出口商提供财政援助。
为了促进纺织业的发展,越南政府也开始打起组合拳。
2011年,越南政府出台了2011~2020年越南纺织暨成衣发展计划,为吸引更多外商的投资目光,越南政府将13个具备发展潜力的省将大举兴建纺织工厂。越南纺织集团还表示,计划实施期间,集团拟投资43万亿越盾(约21.5亿美元)以发展该国的纺纱、面料及服装行业。
看准了当地政策对纺织工业的资源倾斜,嗅觉灵敏的国际巨头纷纷对越南抛出橄榄枝。
今年6月,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在越南南定省投资的纺纱厂开工建设,预计2013年投产,总投资额达到了1.2亿美元。业内人士分析,该项目投产后,此举将改变纱线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进一步提高越南纺织纱线的自给能力。而阿迪达斯集团也开始考虑分阶段将生产线转移到以越南为主的东亚国家;全球采购商巨头沃尔玛也计划将部分小型代工厂业务转移到越南。
后起直追的,还有孟加拉纺织业的出口。
据媒体援引的《金融时报》全球市场调查报告显示,从2011年年初到8月左右,美国从孟加拉进口服装增长39%,孟加拉国成为对美服装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为了提升部分服装生产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孟加拉中央银行将270家境况不佳的服装企业的贷款利率从15%大幅下调到8%,有效地缓解了企业的成本压力。此外,该央行行长还同意提高行业目前4亿美元的出口发展基金,以持续扩大孟加拉国纺织品服装在海外市场的份额。
与此同时。今年,孟加拉国同时加大了对平梭织成衣的投入,在强化产品设计、提升产品质量的双效作用下,孟加拉国梭织成衣出口超越针织成衣,并成为美国最大的平织成衣供应国。
这股产业向东南亚转移的定势,亦可以从整个资金流向的大环境得到侧面印证——泰国、柬埔寨、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最近几年正在出现类似外资急速流入趋势。以印度尼西亚为例,目前流入印尼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是五年前的3倍以上。
而与东南亚国家表现相反的是,一向被视为投资热地的中国,今年1—7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下降3.6%,全国范围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下降12.3%,头号首选的投资竞争力正在接受考验。
最关键的是,让人担心的不仅仅是出口增长的乏力,恰恰是“多米诺骨牌效应”下的产业空心化。
在前文所述的国家发改委调研座谈会上,就有业内人士忧心忡忡地表示:随着服装订单一起流走的,将是越来越多的上游原料生产企业。服装业是“牛鼻子”,辅料厂(例如拉链)、纺织厂会被牵着走。孟加拉国那边,有许多纺织厂正在建设,中国也有一些企业开始到那边投资建厂,既有纺织厂,也有辅料厂,因此过渡期也不会太长。
由此看来,虽然中国纺织工业以“底盘大、基数大”著称,但一旦产业链配套上的某个细微环节被抽空或转移,基于多尼诺骨牌效应下环环相扣的产业优势也将随之坍塌瓦解。出口订单的短暂外流尚可通过市场布局的调整得到缓解,但“产业空心化”对中国纺织工业的伤害力却是最致命的。新的竞争格局下,中国纺织工业匹配新的比较优势以积极应对东南亚的蚕食,迫在眉睫,不可不为。
“买家”变身“厂家”: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
与东南亚国家的激烈竞争相对应的是,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回归,算得上是金融危机带给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潜在的“正能量”。
学者认为,自198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分工有一个重要趋势,跨国公司的加速发展推动了全球经济由产品参与竞争走向要素参与竞争,附着在产品中的劳动、资本、技术等要素相互分离,各国(地区)只要拥有其中一种要素资源的相对优势即可在国际分工中寻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比如,美国的资本和信息技术、英国的金融和创意、德国的制造业技术、日本的半导体技术和中国的劳动力都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中找到了自身的立足之地。
在这一趋势推动下,全球经济逐渐形成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两大区域分工格局。一是以美国东海岸、西欧为主体的北大西洋经济圈,以虚拟经济为主:二是以美国西海岸、东亚为主体的北太平洋经济圈,以实体经济为主。综合两大经济圈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的表现,相对较为稳定的是北太平洋经济圈,北大西洋经济圈受到了更为沉重的打击,这也反映了实体经济相对虚拟经济有更为稳定的经济特性。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训与经验,新一轮的全球制造业变革加速掀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发达国家对制造业的回归。在此之前,据统计,世界每天数十万亿美元的金融交易总额中,与实物贸易有关系的不超过1—2%,众多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整个世界经济呈现“倒金字塔”状况。
情况正在发生悄然的改变。目前,美国西部如俄亥俄州、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和宾夕法尼亚州,正吸引着服装、纺织、家具制造商从成本较低的墨西哥、中美洲、东南亚及中国,重新回归。
“目前,许多美国的采购商将生产订单从中国大陆转移到其他纺织品生产国。产品种类以棉制品居多:而论及产品档次,通常是制作工艺简单、大众款式的纺织服装产品。让人颇感意外的是,这些订单不仅转移到印度、孟加拉、越南、巴基斯坦,有很大一部分是回归美国本土生产的。”8月份,刚刚结束赴欧美市场考察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延恺这样描述美国之行的意外感受。
订单的回流与美国纺织服装制造业的重建密切相关。并且,在经济学家看来,重建的消费基础也非空中楼阁。
经济学家认为,美国当前的服装消费与生产规模形成了一个非常不对等的关系。二战结束时,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服装制造行业,然而今天美国国内企业的生产只能满足市场3%的需求。综观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服装进口比例超过97%。本土制造的美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亟待提升。
“政府的重建政策是‘现实的’,大量缺乏先进技能的美国移民将由此获得工作机会。”美国纺织品及服装进口商协会(USA—ITA)会长莱莉亚·休斯同时认为,重建美国服装制造业得到了美国政府、行业机构、洛杉矶和纽约当地团体的支持。
美国政府支持服装产业的态度非常鲜明。今年,美国政府密集出台了多项新举措为扶持纺织服装业保驾护航。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项名为“WearAmericanAct”。该法案以期用强制规定促进政府购买美国货,进而拉动产业回升。具体做法为:拟将现行联邦政府采购成衣产品中51%必须为美国制造的规定,修订为所有美国政府机关进行采购纺织及成衣产品时,必须100%采购美国制造的商品。
另外,美国政府方面也在加强培育纺织企业的创新能力。美国全国纺织团体协进会(NCTO)主席卡斯·约翰逊(CassJohnson)说,在过去3年,美国纺织产业已投资超过30亿美元,包括在美国建新厂房,生产全球最具创新性的纱线与面料。
可以预见的是,商品采购本土化,本土纺织企业的创新能力培育,将为“美国制造”带去现实的价格竞争力。
“美国采购商订单的回流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在本土采购成本较低。目前,美国从中国进口服装要缴纳16%~17%的关税,面料的进口税则在9%~10%。从本土采购这些产品不仅可以节省这部分关税,而且由于地缘优势,产品的交货期也相对较短。”张延恺这样分析道。
回归,不单单是美国。欧洲危机中的德国经验也引发了其他欧洲国家的纷纷效仿。
在欧债危机中,德国因为制造业发达,受影响程度较低。这也提醒了欧洲其他国家,必须拥有一定规模的制造业。目前,德国在近两年继续加强招商引资力度,从中国吸引企业到德国投资建厂,使产业链更完整。
在这样的发力之下,权威数据统计,自2010年初至今,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增长了2.9%,德国和加拿大分别增长了2.4%和1.9%。
穆迪分析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MarkZandi)由此认为:“美国制造业正处于拐点。制造业就业人数下滑之势己延续了几十年。如今,制造业就业形势开始变得越来越好。”
事实上,美国生产率在过去10年里不断提高、工资上涨缓慢、美元贬值,综合因素的交互作用共同推高了美国的竞争力。而另一方面,以纺织工业在内的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却开始面临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缝隙缩小。
据统计,2002—2010年间,以美元计的美国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下跌11%,而以美元计的日本和德国制造业单位劳动成本分别上涨3%和41%。美国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差距也一直在缩小。过去8年中的大部分年份里,中国平均工资年度涨幅都达到或超过了15%。
“并逐日竞,对辩日争。”东南亚的“并逐”加上发达国家的“回辩”,中国纺织工业面临的挑战无疑将是空前严峻的。
“贵”和“难”:挥之不去的成本阴霾
到底是什么在导致中国纺织工业的比较优势下滑?“原料成本、人力成本、融资成本”的三重挤压,成为了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三道坎”。
首先是以棉花为突出代表的原料成本。动荡,价差,税收——国内棉企的2012注定是苦涩的。
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国内外棉花价差逐渐拉大,每吨价差最高时已达5000元。一方面,价差不断拉大,使得国内棉花消费企业更愿意选择进口棉及棉纱做原料,国产棉除了进入国储库以外,市场实际销售情况并不乐观,上游棉花生产因此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受进口配额调控限制,很多棉纺企业其实采购不到进口棉,部分企业主要以国产棉为原料,这就造成了高原料成本与低产品售价之间的倒挂,并直接导致棉企亏损,最终使棉市下游需求萎缩加剧。
与棉花价格不稳定相对应的,还有棉花税收政策的沉重负担。
据了解,目前,棉花成本占到纺织企业成本的70%左右,而棉花的进项税率为13%,产品的销售税率为17%。进项税和销项税不对等,“高征低扣”的税收政策在业内饱受诟病。
矛盾与分歧在于,税务部门认为,纱布是工业品,棉花不属于工业品。而纺织企业则认为:这种理解有点片面。棉花是农产品不错,但棉花采摘后不可能直接使用,必须经过加工后才能为企业所用,因此棉花也是一种工业品。
撇开是非不谈,对于利润率不到4%的棉纺织企业来说,“高征低扣”无疑加重了企业经营负担,削弱了中国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国有老纺织企业多属棉纺企业,从1994年执行至今的“高征低扣”极大地加重了运行成本。据中国棉纺行业对一些企业统计,2006~2008年增值税税赋为6.7%,综合税赋8.8%。而2008年国家权威机构公布的其他行业平均税赋率显示,食品加工3.5%,化工3.35%,建材4.98%,金属制品2.2%,均低于棉纺行业。
毋庸置疑的是,棉花价格的动荡不仅直接影响到棉农的收益,也影响到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来自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9月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7月全国105家棉纺织骨干企业利润下降52.1%,企业亏损面为18.4%,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加124.1%。
其次,劳动力成本的居高不下已非新鲜话题,而这个并非新鲜话题的反复纠结则在于:纺织工业以往所依赖的“既便宜,又好用”的劳动力资源,不再拥有持续而又新鲜的供给。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抽样调查显示,去年纺织业工资平均涨幅在15%以上,但8成以上的企业依然存在用工短缺。许多企业反映,这一代农民工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和成长环境与过去大不相同。由于纺织TU噪音大、气味重,再加上劳动强度较大、薪水又不算高,造成了企业招工难、留人难。
另据国际著名人力资源公司怡安翰威特(Aon Hewitt)提供的数据,中国在过去十年里,平均工资年均增速为7%~8%。马来西亚和印尼在大学毕业生工资方面与中国相仿,但更底层的劳动力成本比中国要低。综合而言,在与其他新兴东南亚国家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中,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是最高的,接着是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然后是越南、柬埔寨和老挝。
“贵”,成为了纺织服装劳动力市场上的主旋律。尤其是习惯于在节后集中爆发的“用工荒”问题,让企业主慌了心,也在无奈之中荒了地。订单流失,有了订单也不敢接,接单质量因为劳动力的不稳定而直线下降,利润下降导致薪资水平上涨有心无力……种种不良反应在纺织工业体内恶性循环,成为目前纺织工业最难以排解的一块“心病”。
“其实早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中国就已经出现了用工荒的_现象,从那时起,制造业工人的薪酬水平就一直在上涨。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防最早就提出了中国的人口红利将消失。”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部副主任李健认为,用工荒很有可能将成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一种常态——“像从前那样,工厂工资十年不变仍然可以招到工人的日子已经永远过去了。”
除了原料成本与劳动力成本的“贵”,大企业税收负担重,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也是制约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山东海思堡服饰有限公司这两年力推自创品牌ASPOP女装,品牌如今进驻了山东银座、浙江银泰等高端百货商场,销售涨势喜人。但搞研发、建渠道的银行贷款不仅很难批,而且融资成本高达30%。
为了转型升级,海思堡把企业出口加工挣的钱全都补贴到自主品牌上。但让董事长马学强一筹莫展的则是:“银行利率这么高,不是与国家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背道而驰吗?”
不仅像海思堡这样的中型企业深感融资难,即便像兰雁集团等大型企业也在感慨,要贷款,就要接受承兑、贴现等捆绑条件,年底一算银行利率高达30%多,都赶上民间高利贷了,对我们实体经济的冲击太大了。兰雁集团总裁姜明表示,2011年银行受存贷比影响,为增加存款要求企业办理全额承兑,仅这一项就让企业比2010年多支出贴现利息4000多万元。
与融资成本相对应的,还有税收成本的“割肉”。
据了解,我国纺织企业均需交纳17%的增值税、25%的所得税,以及土地使用税、城建税、房产税、印花税、地方教育费附加、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残疾人基金等地方税费。这些纳税项目与其它工业企业相同。
杭州鼎贸纺织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无奈地表示:2011年企业的销售额为1000万元,扣除成本和各种税费,企业实际的利润只有200万元。
“相比很多企业亏损情况,这个数字还是比较好的结果。2011年压力很大源于上缴的税收,在800万元的支出项目中,员工工资、原材料上涨、设备更新、业务培训等费用的支出和上缴税收差不多对半。”这位负责人表示,本来企业2011年要增加自动流水线设备,但现在只能把计划拖后。
而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所有上缴的税收加起来已经占到总销售额的5%左右,收入相当于企业2个月的销售情况。虽然从2010年开始,国家放松了出口税和关税的征收办法,但目前增值税、营业税的税率仍然很高,2011年企业生产成本仍较上年提高了20%左右。
从目前来看,这三大成本构成的矛盾化解,若非将外部政策的刺激效应结合内生型动力的塑造,恐难以在短时期内得到快速缓解。直面矛盾,积极寻找对策,纺企必须走上各自的破冰之路。
“冬眠”不如“冬练”:纺企的破冰之路
《中国制造业走向何方——德勤中国制造业竞争力调查2011》认为,每一次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一轮的重大科技革命,带来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制造业发展。中国制造业应该以危机为契机,融入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在下一轮增长中的竞争能力。
这样的观点并非只是“形式主义”的告慰。在产业发展的非常时期,是否可以塑造内生型的核心竞争优势,依然是决定纺织企业能否在所谓“哀鸿遍野的惨淡之间”,成为“相对份额的市场主导者”。
比如,科技创新对劳动力成本高涨的对抗。
以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调研结果来看,目前棉纺织企业用工水平相差悬殊,有些企业万锭用工还在150人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80人,而先进企业万锭用工在30人以下。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既有装备水平等硬件因素,也与企业管理水平、员工素质等软件密切相关——如果能够有效提高员工素质和基础管理水平,实现组织结构的优化,就能有效降低用工成本并减少对人工的依赖。
再比如,创意设计对原料成本风险的对抗。
一个发现是,那些面向终端消费,以品牌文化作为自身特质的服装品牌,明显在溢价能力的空间与价格话语权上,足以对抗原料成本的波动风险。
对创意设计的尊重,使得消费者能够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是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完成高位阶过渡的不二法则,时尚产业取代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将令危机中的纺织工业焕发出新的神采,开拓更为广泛的价值渠道。
“实际上,纺织工业同时融合了第二产业的制造、第三产业中的商业、媒介、设计等一系列业态,这同时也是时尚产业的应有属性。”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在2012时尚产业论坛上表示。
在他看来,纺织工业可以被视作为时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拥有相似的创意经济的价值内核,是创意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也是新思想、新技术、新文化的物化形式。他预言,纺织工业将会遵循世界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对产业的演进逻辑:即:完成“制造业一服务业一体验业”的升级。其中,制造业满足人的一般生存需求,服务业满足人的发展需求,“体验业”满足人的自我实现需求。未来,注入创意设计与文化价值的纺织工业,将成为人类完美时尚体验的重要构成,也将逐步摆脱对物化成本的简单依赖。
而对于不同的企业而言,选择何种“比如”,则取决于其对自身发展基因的审慎检视。
正如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所言:“说到底,市场衡量成败,时代培养企业。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如果说有什么‘普适’模式,那就是:合理定位,灵敏捕捉市场动向,快速反应,优质服务,以及合理的管理方法。如果有所谓‘终极’理想,那就是:步入良性循环轨道,而具体路径则是差异化的,大有大的做法,小有小的规律。”
比如品牌建设,王天凯认为并不要求所有企业都去做品牌,而应因企制宜,准确定位。目前,通过市场配置资源,行业里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品牌成为龙头骨干,带动数以百计的中小企业在相关产业链上发挥作用,在这种模式下,中小企业通过做精做专,与大企业良好互动,形成了和谐的产业生态环境。而国家和地方要做的,则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宽松的市场条件和成长环境。
而在现实路径的策略选择层面,纺织企业也在加快摸索各自的冬练术,“与其消极冬眠,不如积极冬练。”以2011年获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品开发贡献奖”的获奖企业作为样本分析,可以发现不同行之有效的破冬之道——
策略一,战略性调整销售市场。
例如,欧美市场仅占山东魏桥公司海外市场的20%左右,其主要的海外市场开始调整为日本、韩国、香港以及东南亚国家。
策略二,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
例如,华润纺织集团在棉花价格大幅震荡的情况下,增加非棉类产品的比重;弘诚公司实施纤维原料差别化策略,并扩大色织产品的产能,以此提高产品附加值与利润率:豪盛公司集中力量,主打竹纤维针织服饰。银仕来在高支高密纯棉大提花织物依然看好的时候,将产品开发重点转向非棉类差别化提花织物,获得良好的市场收益。
策略三,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例如,海思堡服饰公司开始与东华大学在上海,共同设立研发中心,提升企业设计水平,给国内外客商提供更多设计服务,使得订单生产由OEM向ODM转型。
策略四,采取措施缓解资金紧张问题。
例如,兰雁集团通过加快销售回款,确保生产经营周转资金稳定,加快两项资金占用压缩,加快资金回笼,力争全年下降5%。
海思堡服饰公司则通过办理出口信用保险来规避货款风险,同银行签订远期结售汇合同来规避人民币升值风险。
惠民布鲁科纺织公司在银行贷款难以办理的情况下,通过公司在昌邑的母公司获得资金支持。惠民基德采取款到发货的销售方式,保证流动资金的正常化。
策略五,强化管理,降低成本。
例如,兰雁集团进一步打破原有经营机制的束缚,从划小核算单位、实行多层次经营人手,做到权责一致、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
策略六,实施品牌战略,延伸产业链。
例如,亚光集团以发展品牌家纺为重点,着力提高家纺产品的设计创新能力和加工制作水平,适应家纺产品人性化、时尚化、品牌化的国际发展潮流;惠民基德开始扩建转杯纺纱产能,自办服装企业,并创立时装品牌,实现纺织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
与纺织企业各显神通的“冬练术”相呼应,国家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战略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这算的上是纺织企业在寒冬里盼来的一轮“政策暖阳”。
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这一中央决策部署成为民间资本回归实业的重要促进因素。而201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基调则加强了这一讯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