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职称英语考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A team of scientists that studied chimpanzees trained to use treadmills has gathered new evidence suggesting that our earliest apelike ancestors started walking on two legs because it required less energy than getting around on all fours.
"When our earliest ancestors started walking on two legs,they took the first steps toward becoming human," said lead researcher Michael Sockol of UC Davis1."Our findings help an,swer why." Sockol worked for two years to find an animal trainer willing to coax adult chimps to walk on two legs and to "knucklewalk" on all fours on the sort of treadmill found in most gyms.
The five chimps also wore face masks used to help the researchers measure oxygen consumption.While the chimps worked out,the scientists collected metabolic and other data that allowed them to calculate which method of locomotion used less energy and why.The team gathered the same information for four adult humans walking on a treadmill.
Tile researchers found that human walking used about 75 percent less energy and burned 75 percent fewer calories than quadrupedal and bipedal2 walking in chimpanzees. They also found that for some but not all of the chimps,walking on two legs was no more costly than knucklewalking.
"We were prepared to find that all of the chimps used more energy walking on two legs but that finding wouldn"t have been as interesting," Sockol said."What we found was much more telling. For three chimps,bipedalism3 was more expensive,but for the other two chimps,this wasn’t the case.One spent about the same energy walking on two legs as on four.The other used less energy walking upright." These two chimps had different gaits and anatomy than their knucklewalking peers.
Taken together,the findings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hypothesis that anatomical differences affecting gait existed among our earliest apelike ancestors,and that these differences provided the genetic variation which natural selection could act on when changes in the environment gave bipeds an advantage over quadrupeds.
Fossil and molecular evidence suggests the earliest ancestors of the human family lived in forested areas in equatorial Africa in the late Miocene era some 8 to 10 million years ago,when changes in climate may have increased in distance between food patches.That would have forced our earliest ancestors to travel longer distances on the ground and favored those who could cover more ground using less energy.
"This isn"t the complete answer," Soekol said."But it"s a good piece of a puzzle humans have always wondered about;How and why did we become human? And why do we alone walk on two legs?"
1. What did Michael Sockol and his team find out in their study of chimpanzees?
A Tile evidence why chimpanzees can be trained to use treadmills.
B The evidence why our apelike ancestors came to walk on four legs.
C The evidence why our apelike ancestors came to walk on two legs.
D The evidence why chimpanzees can be trained to walk on two legs.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interprets the meaning of "While the chimps
worked out …… " (the first sentence of the third paragraph)?
A While the chimps worked in the lab ……
B While the chimps exercised in the gym ……
C While the chimps tried to figure out what they should do ……
D While the chimps tried to understand the instructions ……
3. What was the result of the finding,according to Paragraph 5?
A Three chimps used more energy walking on two legs.
B One chimp used less energy walking on two legs.
C One chimp used about the same energy walking on two legs as on four.
D All of the above.
4. What was true of the hypothesis of the research?
A Our apelike ancestors were anatomically different but had the same gaits.
B Bipeds with natural selection had an advantage over quadruped.
C Our apelike ancestors could adapt to different climate changes due to genetic variation.
D Bipeds had an advantage over quadrupeds due to changes in the environment.
5. What does fossil and molecular evidence tell us about our earliest ancestors?
A They experienced more climate changes than we do today.
B Due to changes in climate,they were forced to travel between food patches.
C They could cover more ground than their quadrupedal peers because they used less energy.
D They could travel longer distances on the ground than those who could use less energy.
阿西在单位里工作一直都很出色,曾多次受到过州级和省级的表彰和奖励。他原来在乡下工作,后来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关心,把他调到了城里来工作。阿西被调到城里来工作,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万事都是福祸相依,他却因为调到城里来工作之后,一直都不能晋职称。由于职称上不去,所以每次调工资的时候,他工资都要比别人又少了好多;不是他工作不努力,只是因为他的职称没有别人高,所以工资与同工龄的人的距离不断再拉大。其妻也常因此而嚷嚷。本来,他调进城里来的这年,正好轮到他晋中职,有指标,条件样样达到。本来这中级职称非他莫属了,可是偏偏不凑巧,领导要调他进城。再说,这次进城也是机会难得,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阿西考虑到既然鱼与熊掌不可兼而得之,他就选择先掉进城。如果以后换了领导,要进城,那就更难了。在乡下工作的人,按政策,考职称英语和计算机是不用考及格的,重在参与,只要参加考就行。可城里工作的人就不一样了,职称英语和计算机都非得考及格不可,否则,就不得晋职称。阿西的中职一直进不了,吃亏就吃亏在他的职称英语一直过不了关。
人过四十岁,记忆力是不行了,看了书后老是记不得。更何况阿西他们以前在山区读中学的时候,教英语的老师水平有限,在加上自己对英语又缺乏爱好,所以他英语基础很差。如今,阿西年过四十还来学英语,他倍感吃力,真是:少年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该死的英语,学不懂,记不得,让他头疼死了。他后悔:当初应该先在乡下晋中职后,再进城。进城后,他参加考了好几次职称英语,都就只差那么几分,不及格。一提到职称英语,他恨透了!他本来工作是很优秀的,可不管怎么优秀,就职称英语这一关过不了,一切都等于枉然。为此,他的工作积极性也减了不少。他不是不想好好的工作,只是晋职称必须考职称英语这种不合理的制度,让他感到很烦,很无奈!
他在办公室里与同事们闲谈起考职称英语的事时,心里总觉得有一股怨气,又感到万般无奈。同事说:成人考职称英语,真正能硬考过的能有几人?都不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年轻人,英语基础好的,考职称英语当然不成问题;年纪稍大了的人,英语基础又不好的,只有望而兴叹了。要职称英语蒙混过关,只有暗地里动动脑经,搞点瞒天过海,投机取巧罢了。君不见,每次职称英语考试结束,饭馆里请客吃饭的不是挤得满满的吗?如今,还专门有职称英语的考场老千呢!你只要跟他们联系上,出了钱,他们就会包你职称英语考试能及格了。
阿西听同事这么一说,他茅塞顿开,真有点“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他赶忙问同事,职称英语的考场老千们怎样联系,他想向同事请教一招仙人指路,望其能指点迷津。同事道:看在我们是同事的份上,我就如实告诉你吧!——我们以前的那位英语老师,他就是这方面的高人,我给你引见就是了。
阿西很感激同事的指引,他下了决心,准备请高人相助。下班后回到家,他心里如获救星般的高兴不已。此时,阿西的老表也打电话来说,要来找阿西。阿西说有空,他老表就来了。老表说:明天我们一起去报考职称英语吧?我联系了考场老千,只要从中有高人相助,职称英语就不必担心考不过。
阿西也把自己想找考场老千相助的事,向老表说了。老表说:就是嘛!不想想办法怎么行啊?成人职称英语考试,真正凭真本事考得过的,能有几个人?怪只怪这该死的制度,把老实人都要逼着变虚伪了。其实,用英语来卡晋职称,这根本就不合理!一个人的能力是体现在多方面的,英语能力强的人,不一定工作就做得好。一个工作做得好,样样优秀的人,就因为他英语不行,就把他的全部工作都否定了。你说这合理不合理?这样,谁还想尽心尽力的去干好工作,不如就努力地去学职称英语算了,工作做得好坏管它呢!
阿西也想这样说的,但是阿西始终没有说这样的话。因为阿西是党员,说话要注意影响,跟他的老表不同——
国家既然规定要考职称英语,你怎么抱怨也是没有用的。你觉得再不合理,你也无可奈何。你最好把所有的怨气都吞到肚子里去,但是,你还要注意不要把自己活活地憋死。
阿西的老表抱怨了一番,结果还是毫无用处,一切都没有改变,第二天,照样得去报考职称英语。阿西和他老表一起去了人事局,填了职称英语考试报考表。那里管报考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铁青的脸,没有丝毫笑意,好像这些人都是欠了她的钱似的。他们问她怎样报考,怎样填表,她总是那么不耐烦理人的样子。阿西的老表报的是理科,阿西报的是综合科,所以,他们找的考场老千不能是同一个人,所以他们只能各某其政,各走其路,不能相互帮上什么忙。
晚上,阿西要求同事给他的老师打了一个要去他家拜访的电话。接着,阿西买了价值好几百元钱的礼物,去了那位老师家拜访。求人送礼,这是理所当然。俗话说:“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阿西他们进去那位老师家时,只见那位老师的家中宾客满坐,门庭若市。坐下闲聊之后,方知这些人都是来求那位老师帮忙的,都是为了那职称英语过关的事。这些人既然都是同路人,那位老师是考场老千,以此为第三产业的,阿西也就不再拘束,他很自然的与那位老师说明了来意。那位老师欣然答应了给他帮忙,他按那位老师的规矩交了费用。之后,与那位老师闲谈,不过内容大多都是有关考场老千帮人过关的事。那位老师对阿西说,很多很多的人,都是他帮忙过关的!
阿西听了那位老师吹嘘一番之后,心里也好像感到踏实多了。阿西很庆幸自己找对了人。看来,那位老师的这项第三产业,生意还很不错!这项产业,门庭还在不断光大,前景看好。只要职称英语这种制度存在一天,这种考场老千的产业就不会停止,只会随着考试形式的不断变化而随之变化。阿西后来还听说,这种考场老千的产业可不是几个人组成,而是一个很大的组织,有很多人是有关部门的要员。无怪他们的事业那么通行无阻,原来他们是有内线的。阿西想:这就是所谓的“知识经济”吧?
阿西胡乱想了一番,心中似乎是越来越看到希望的曙光了。阿西从英语老师家出来,回到家后,他的一颗沉重的心总算放松了下来。一头栽倒床上,呼呼地打起呼噜来。
阿西现在是万事俱备,只待东风了,只等待着考试的时间早点到来。这天,考职称英语的时间终于到来了,阿西的其它县的同学也都来考试。他听他的同学们说,他们以前的老同学阿芳,也是考了六次了,还没过关。阿西也对同学们说:我也已经考了四次了,还没过关。
他说后,自嘲地笑了笑。
如今这些政策,都是整着老实人。狡猾人都早已经弄虚作假过了关,老实人只有憨憨的吃大亏。
考试的时间到了,大家都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卷纸发下来,大家填好姓名后,都不再往下写,看似停笔而思,实际上都是在等着外边的人通过手机信息发答案进来。手机调成震动,人人都聚精会神。只要一有机会,目光如闪电,一扫手机的信息答案,立即会大笔一挥,黑字落在白纸上。可是,阿西在的这个考场,监考老师特别严,似乎有意不让他们有作弊的机会。两个老师象警犬一样,使用着他们的那敏感的嗅觉,在考场内转来转去。一下子的时间,很多人的手机都被他们收了去,阿西的手机自然也不例外。很多人心里都在叫苦,但敢怒而不敢言。也有个别什么都不怕的人,压制不住心里的怒火,跟监考老师顶了几句,但一切都无济于事。看来,这两位监考老师,可能没有人给他们送过礼,否则,他们就不会那么铁面无私了,他们之所以这么严,是他们把所有的怨气都发在考生上。考试结束后,阿西他们的考场的好多考生,都暗地里对那两位监考老师骂娘。
阿西出了考场后,问了从其他县来的同学,问他们的考场也严么?同学们说,他们的考场不严,很多人作弊,老师都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成年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都要操心”,哪能只一心用在这职称英语考试上,如果太严了,有几人能考得过?
他听同学们这样一说,心中的怨气也更加大了起来。要严,每个考场都严,这也无所谓,公平。可这考场,监考老师有的严,有的不严,这就太不合理了。不严的考场,学生都考及格了,大家都高呼万岁;严的考场,学生都考不及格,个个抱怨倒霉!
阿西命真不好,偏偏遇上了这两个严厉的监考老师,看来,这一次考试又要泡汤了。有人对阿西说,你应该多准备几个手机,收了一个,还有一个。阿西说:你怎么不早说?可现在一切都完了,势必又一次要名落孙山。
诸如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内容的优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等,这些固然重要,但作为激励教学正常发展手段之一的考核体系的改革,也不容忽视。
在高职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住考核关,重点在加强过程考核与规范实践教学考核。虽然考核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而仅仅是督促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但事实上,考试已成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指挥棒。因此,改变过去单一的、固定的考核模式,采取灵活多样、各具特色、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法,一方面可避免传统的终结考核(期末考试)一次定优劣的弊病,另一方面又可提升高职教育凸显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就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药品营销与管理》课程考试改革的初步尝试,与同仁们交流。
一、课程任务及目标
1.课程任务
《药品营销与管理》是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是对药品营销管理综合知识的运用与实践。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药品市场调研与预测,药品营销决策、计划与采购,药品销售与推销技巧,药品价格策略、包装与商标策略及药品储运管理等。其重点是使学生在药品营销与管理方面得到职业素质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实战技能训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品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药品市场调研步骤与方法;运用营销策略和技巧实施药品的销售、推广工作;模拟完成上岗前的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增强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药品营销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目标
(1)掌握药品营销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
(2)熟练掌握药品营销基本技能、基本技巧,具有一定的应变和药品营销策划能力;
(3)具备一定的药品市场营销的分析、运作能力;
(4)学会对药品营销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5)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良好的礼仪仪表和团队合作精神;
(6)具有从事药品营销应有的良好职业道德,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二、课程考核改革的具体实施内容
关键词:高职英语 翻译课程 培养目标 改革考试模式
一、翻译课程的传统考试模式与存在的问题
1.考试次数少,形式单一。翻译课程的考试形式与其它许多课程一样,每个学期末只组织一次,采用闭卷形式。由于考试次数少,平时又常疏忽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跟踪管理,一学期的内容拉的战线过长,致使学生不能把整个一学期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加之100分钟考试,每个学生答题的偶然性,所拟试题的随意性等因素的影响,通过一次考试,欲达到较客观地、如实地、全面地反映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概率会很低。而考试形式单一的弊端是,由于学生思维、理解、记忆等能力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阻碍某些学生个性潜能的发挥,限制某些学生创造能力的拓展。
2.命题内容过于程式化。在翻译课程的传统考试中,一般都采用“3+2”的命题模式,即三个客观试题加两个主观试题。这种过于程式化的命题模式看似结构合理,实则与高职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相距甚远。从内容上看,三个客观试题(译文填空、译文改错、译文选择)只注重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机械性记忆和简单运用,而对灵活多样的实用性翻译技巧侧重不够;两个主观试题(英语译成汉语的短文翻译、汉语译成英语的短文翻译)的目的是检验学生的翻译能力。但由于采用限时的闭卷形式,加之又受到两道主观试题本身内容和形式的局限,学生的思路受到束缚,特长得不到发挥,更不能体现其创造性,造成多数学生只能靠上下理解性的翻译,很少有人能按照“忠实、通顺”的翻译标准,在两种语言风格与习惯上斟酌求精。从分数分配上看,三个客观试题占65%或70%,而两个主观试题只占35%或30%。这样的分数分配,容易造成多数学生为了保住及格,把精力和时间都花在相对主观试题容易答的三个客观试题上,而对两个主观试题,尤其是汉译英只是敷衍了事。这种现状也会导致学生平时不用功,期末考试靠突击,虽然也能让多数学生及格,但考试没有对学生形成外部压力和内在的激励作用。
3.信息反馈与教学脱节。在翻译课程的传统考试中,由于考试是集中在学期末,尽管教师对学生的期末考试试卷做了分析,也发现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但由于通过考试发现的问题是在一个学期课程结束之后,加之平时教师对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又知之甚少,而这些问题又不能得到及时解决,而失去了分析总结试卷的意义,结果造成信息反馈与教学相脱节。
二、翻译课程考试模式的思考与改革
1.改革传统考试模式,树立“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考试理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人同全世界各国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广泛融合,人才市场对实用型英语人才的需求正与日俱增。而培养出与之相适应的人才,高职院校肩负着责无旁贷的使命。
所谓实用型即具有实效性、实用性。从翻译课程的培养目标而言,就是要使学生毕业后从事外语工作时,能应对多变的社会需要。一方面,学会如报告、广告、产品推广介绍、产品说明书、电子邮件、业务往来信函、应解聘书等各种文体的英汉互译。另一方面,又能应对日常工作中的口语交流。从这一点上说,翻译课程必须兼顾听、说、写的训练,从而满足社会活动中具有中等层次实用型而非高等层次研究型人才的需求。而现实的高职院校教学,大多数仍在沿用本科院校过去的授课—练习—考试和以教师为中心的“一个老三段和一个中心”。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期末考试,学校搞得壁垒森严,从管理层到普通教师都是“老内行”,考学生得心应手,而学生应考手忙脚乱。
学校的教育者都没认真反思,期末考试大家辛苦了一阵,却帮了今日教育的倒忙。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习优劣的唯一标准,这种观念已经陈旧得再也不能陈旧啦。对教育者而言,现在亟须从根深蒂固的传统考试模式中解脱出来,摈弃与时代要求相悖的考试观,取而代之的是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考试理念。把考试当作实现培养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
2.结合高职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建立科学的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现代考试模式
第一,建立“三结合”考试模式,实行全面考核。笔者所说的“三结合”的考试模式是:(1)实行平时、期中、期末考试相结合。这一结合要侧重平时多种方式的考试,加大课外作业和课外作业指导的比重,随时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以便施以有针对性的有效指导。(2)实行口语、笔译考试相结合。这一结合要侧重多种形式的会话训练,加大听、说活动的比重,使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可以完成从一般简单会话到就工作相关内容进行正常交际的跨跃。(3)实行开卷、闭卷考试相结合。这一结合要侧重以多个时间段的开卷考试,可在教师指导下,用不同时间(主要是课外时间)按要求完成。
第二,扩大命题内涵、突出高职实践技能的考试。教师在命题过程中,要充分体现翻译是实践课不是理论课这一原则。不要依赖教材,力争使试题内容和范围更贴近于社会实际。同时,规定有必答题和选答题,难易程度搭配,增加主观试题数量,并在试题分数和时间分配上也要向主观试题倾斜,提高主观试题在总体成绩中的比例。笔者建议,主观试题的分数与时间分配应控制在65%~70%或以上,以此突出实践技能的考试。
第三,强化信息反馈,改进课堂教学。考试实际上是对教学的检验。学生考试的信息反馈与改进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信息反馈是改进教学的依据。通过信息反馈,教师会真正地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困难,了解他们通过何种途径来提高自己的实用技能,从而及时有效地调整教学计划,改进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走向学习英语的良性循环。所以,笔者认为:(1)每学期至少要在“三结合”的考试中获取三次信息反馈,这样会随时对本学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整。(2)改变那种在课堂教学中先讲后考的老套路。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尝试先考试后讲授的办法,把学生在考试(指用“三结合”的考试模式)中普遍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地归纳、分析、总结,并把这些反馈总结材料作为备课内容,从而带来课堂教学和提高学生实用能力双赢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第一类是通过国家线的,成绩长期有效;只过省线的按本省规定。包括天津、江西、山东、河南、湖北、贵州(以上各省都是过省线者成绩当年有效),河北(过省线成绩当年有效,凡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作为参考范围的,外语(古汉语)考试成绩三年内(从考试当年算起)有效,逾期自然失效,黑龙江(过省线成绩两年有效),山西(对参加全国职称英语考试成绩未达到全国通用标准和需参加医古文、古汉语考试的专业技术人员,我省将继续组织好补充考试,合格成绩的有效期至补考次年年底)职称英语考试。
第二类是成绩长期有效的,包括北京,重庆,内蒙,安徽,辽宁(以国家线为准),湖南,广东(以国家线为准),四川,云南。
第三类是成绩有效期比较特殊的。上海(合格线以国家线为准。过线者A级证书有效期4年,B、C级证书有效期3年);陕西(过国家线的,A级证书有效期4年,B、C级证书有效期三年。过省线者成绩有效期一年);新疆(过国家线的,成绩有效期限为五年(有效期从考试当年算起);达到自治区职称外( 汉 )语考试合格标准者,成绩有效期为三年(有效期从考试当年算起);甘肃(考试成绩(包括国家合格成绩、省内合格成绩及不合格成绩)有效期自考试当年起计算到第5年年底)。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