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司泡沫研究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设定今年目标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
第七届中国和世界经济论坛
2005年6月29日-7月2日
今年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目标包括:总资产回报率要达到0.6%,股本回报率要达到11%,不良资产率要降到3%-5%,而全球100强银行分别对应的指标是1%、12%-14%和2.5%。另外,中国银行的拨备覆盖率要达到60%,建设银行要达到80%。目前,中行这一指标已经是71.1%,建行目前则是69.9%。
日本银行业改革取得成效
中国银行东京分行副研究员 丁亚非
《日本金融改革的目标、措施及成效》
《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第6期
日本政府2002年开始新一轮金融改革。经过两年半运作,日本的银行业基本避免了金融危机发生的风险。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七大金融集团完成了不良率比2002年3月末减半的目标。2004年度,七大集团共盈利7300亿日元;处理不良债权的损失约1.97万亿日元,较上年度下降43.7%;不良债权余额也比同期减少45.7%,为7.6万亿日元,不良率为2.95%。通过改革,基本上达到了银行不良资产债权问题和企业债务重组问题同步解决的效果。
日本的金融改革值得中国借鉴。比如,政府盯住不良债权问题,按照轻重缓急分步推进;部门协调,政策配套;解决现存问题,兼顾防范机制,明确界定风险监控的监管职能和责任,追究监管人责任;将金融改革和银行再造结合起来。
【地产】
房地产泡沫破灭不可避免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哈继铭
研究报告《中外房地产价格泡沫对比》
2005年7月
政府房地产政策的调控效果渐现,部分地区房价涨速显著放缓,住宅交易量明显下降。
当前,美国和其它一些发达国家也面临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危险。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的房价/租金比分别比历史平均水平高70%、50%和35%,远大于上一个周期的峰值。全球房地产价格变化有很强的同步性。美国短期利率连续上调,长期利率却略有下降,于是房价持续大幅上升。其它国家担心伤害出口竞争力,不敢大幅加息,房地产价格也大幅上扬。一旦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房价跌幅很可能大于过去,将严重影响其经济尤其是消费增长,全球的经济增长都将放缓,各国房地产泡沫将纷纷破灭。
这种破灭将对中国产生极大影响。第一,我国不少城市近年来房地产泡沫凸现;第二,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很高,进出口总额占GDP近80%,而且出口的外部需求极为敏感;第三,我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大幅加息时我国未及时跟进,经济下滑时降息余地很小;第四,我国房地产业对银行的依赖程度很高,局部泡沫破灭带来的金融风险是全面的。房价上涨和下跌的周期比股价漫长,一旦下跌,短期内将难以反弹。人为推高房价只能是继续制造泡沫。
【保 险】
中国保险业需提升营运管理质量
标准普尔分析师 白培睿 黄如白 曾怡景等
研究报告《中国保险业信用前瞻2005-2006》
2005年6月23日
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保险业需要提升营运管理质量。与两年前的评估比较,中国保险业当前的财务状况和市场风险的不明朗性因素有所改善。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包括,业界普遍注重提升利润率以及改善财政实力,引入监管法规,以及深厚的市场增长潜力。标准普尔把寿险业的行业风险由“很高”调整为“高”。对中国人寿及产险业属高风险的看法,反映了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中国保险企业在定价、准备金水平和公司治理等营运管理按国际标准尚欠成熟、资本基础薄弱、专业人才不足等。
中国非寿险业的行业风险则维持“高”的评级,反映了标准普尔担忧中国非寿险业准备金是否充足。
【教 育】
师资市场是教育体制核心问题
张维迎 白重恩 黄卫平等
中国经济学教育回顾与展望:
纪念《经济科学译丛》出版十周年系列研讨会
2005年6月27日
经济学教育体制乃至中国整个大学教育体制最核心的问题,是各大学之间如何形成一个良好的师资市场。要减少近亲繁殖,每个学校、每个院系应原则上不再留自己的学生当老师,这样,其他任何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研究结果显示,全国品牌房企品牌价值均值为45.43亿元,同比提高了24.82%;其中国有房企TOP10品牌价值均值为39.23亿元,增幅为34.49%混合所有房企TOP10品牌价值均值为36.77亿元,增幅为15.65%。中海、万科领先行业发展,品牌价值率先突破百亿元。2009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中最耀眼的莫过于“保利地产”了,保利地产近年来的发展非常迅猛,2008年销售额突破2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达到20.37%,遥遥领先行业平均水平;2009年1~8月,保利地产又已实现签约金额279.19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57.20%。良好的销售业绩拉动了保利地产品牌价值的快速提升,2009年其品牌价值同比增长了近50%,显著领先于全国品牌房企增长率均值,成为2009中国房地产成长力领航品牌。
同日的《2009中国房地产策划品牌价值研究报告》中显示策划品牌企业经历了2008年房地产市场的起承转合,依然表现出了良好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品牌价值持续提升。2009中国房地产策划公司品牌价值TOP10企业群体基本保持稳定,品牌价值均值由上年的9.2亿元增加到10.6亿元。易居中国品牌价值均超过20亿元,领先于其他企业,也是策划品牌企业品牌价值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世联地产于2009年8月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成为首家登陆A股的房地产服务公司,企业品牌价值提升到16.72亿元,稳居第二位。同策咨询再次蝉联中国房地产策划公司品牌TOP10第三位。
名家谈市
陈劲松:豪宅泡沫正在形成中
从年初到现在,房地产市场的火热是国家大量注资进入市场和通胀预期双重推动而致。不过如今,这两个推动力量已经到头。未来豪宅与普通住宅的走向将分化,普通住宅走向将取决于中国实体经济的恢复,而豪宅走向取决于市场资金的走向。现在主要是一线城市成交量的萎缩,不过,成交量的萎缩有个前提,就是今年上半年集中成交,如果把今年九十月份数据与去年相比,成交量还是上涨的。
我认为普通住宅目前市场形势问题不大,一套普通住宅的资金回报如果低于一年期的固定存款利息,市场就比较危险,但是我觉得目前北京的普通住宅还没有到那么低的投资回报率。当然,房地产是非常特殊的产品,各个区域情况不一样,比如比较偏远的、配套不足的普通住宅可能回报也不高,所以我说的是市场整体。
但是豪宅市场目前已经具备了投资品的一切特征,资产泡沫正在形成中,购买豪宅要小心。随着高价地王的接连诞生,这些产品多数定位豪宅,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豪宅市场规律的探讨,而目前这方面探讨不足。所以房地产行业一定要破这个现象,要提高出让土地的容积率,城市以豪宅为主,对于整个社会的居民而言是非常不公平的。
成实:市场不会重蹈2008年覆辙
目前来看,市场行情数据表现并不稳定,中间不断反复。上海、北京、深圳市场表现几乎差不多,都是以周为周期,每周都有一个趋势。比如深圳,8月份市场情况表现不好,9月份第一周也不是很好,但是第二周又开始反弹。所以我觉得今年后几个月的市场走势很难说,可能不会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市场将重蹈2008年覆辙,开始全面掉头向下,未来也许还会继续冲高。
我认为预测市场走势,最多时间为三个月,因为中国的房地产处于一个变动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中。整个外部环境是变动的,包括宏观经济、政策环境、市场消费者的心理等,因此,获得稳定的市场预期是很难的。目前波动的行情可能还会持续几个月,到时候根据整体外部环境的表现可能才会呈现出一个明显的趋势。
李战洪:有价无市的格局将持续一段时间
6月21日,香橼(Citron Research)在其官网上发表了一份长达57页的研究报告,它质疑恒大在5个方面存在严重问题,认为公司已经资不抵债,并且将在流动性方面遭遇严峻的挑战。最后毫不客气地得出结论,“这是中国资本市场一个极佳的做空机会”。
香橼最著名的做空案例是对东南融通的狙击,最终导致后者在纽交所退市。过去6年,它对18家赴美上市的中国公司发出过类似警告,最近它针对奇虎360连续了6份报 告。
就在这次突袭之前,恒大以平均楼面价3.2万元的价格拍下了广州珠江新城的最后一块商用地,溢价高达8.2亿元。同一天,公司在北京宣布成立恒大音乐。
恒大公关部回应《第一财经周刊》称,公司近年在足球上的投资吸引了对方注意;另一方面,公司股票交易活跃,对机构来说做空后平仓的机会更大。
报告之后,恒大股价一度下跌近两成。尽管公司紧急了澄清公告并召开了投资者电话会议—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在会议上表现极其愤怒,但21日最终股价还是以11.38%的跌幅收盘,市值缩水达76.26亿港元。而当天37.14亿港元的成交量是前一天的12倍,其中做空金额为2.54亿港元,占成交量的6.8%。
在过去5年中,恒大凭借在二三线城市的发展获得高速增长并已成为国内销售额第二的房地产公司。而香橼正是对这种远高于同行业公司的发展速度提出质疑,并在研究后指出“贿赂、过度支出以及表外交易支撑起了恒大的财务报表”。他们认为,恒大至少利用六项会计欺诈方法去掩饰财务漏洞,甚至恒大地产的实际股东权益是负的360亿元人民币—一个巨大的泡沫。
在6月22日,恒大了更为详细的澄清公告,逐一反驳了香橼的指控。尤其是针对采用会计方法夸大资产和低估负债这一点,恒大认为这是出于对方对会计准则的误读和缺乏了解。对于财务结构的指控,恒大也表示目前公司的净负债率处于67%,在行业里是健康水平。截至2011年12月31日,恒大可动用资金达到651.1亿元。
另外对于香橼提到的恒大花费超过162亿元投资体育、影视等高风险低回报产业,恒大认为这个数目是“无中生有”。
包括德银、摩根大通等在内的8家投行站在了恒大一边,它们认为香橼忽略了内地房地产行业的基本会计准则和业务运作方式,对公司财务的解读更多是基于大量的假设。法国兴业银行-JI亚洲合伙人吴公樑告诉《第一财经周刊》,“分析手法有些别出心裁。”
企业家们怎么看?联储会议前夕,德国咨询机构The Stern Stewart Institute就量化宽松的过去和未来,问卷调查全球数百位一流公司的CEO和CFO。问题分五个:一是量化宽松对挽救金融危机效果如何?认为效果很好和较好者高达75%,认为没有效果和效果很差者只有25%;二是量化宽松对刺激经济复苏效果如何?认为效果较好和效果正面者占48%,认为没有效果和效果负面者达52%;三是退出量化宽松将如何影响全球经济?相信具有重大负面影响者达56%,相信影响正面者只有30%,其余人以为不会有影响或无所谓;四是量化宽松政策是否已经和必将继续恶化长期通胀预期和资产价格泡沫?回答肯定者高达70%,否定者20%,10%不知道;五是全球货币金融体系未来将会更加稳定还是更加动荡?相信更加动荡者达65%,相信更加稳定者仅仅12%,其余人无法确定。
类似调查和研究报告数之不尽,基本结论大体一致:量化宽松(不仅仅是美联储的量化宽松,也包括欧央行、英格兰银行和其他中央银行的量化宽松)对挽救金融危机居功至伟,对刺激经济复苏差强人意,对恶化长期通胀预期和资产价格泡沫难辞其咎。
许多大师级美国经济学者对联储量化宽松的批评非常厉害,毫不留情。以货币政策“泰勒准则”驰名于世的约翰·泰勒多次撰文批评2008年之前的联储政策,断言正是因为联储违背“泰勒准则”,屡屡犯错,才最终酿成金融海啸。他认为金融体系稳定之后,再以多轮量化宽松来刺激经济复苏适得其反。
货币理论大师阿兰·梅泽认为量化宽松打破中央银行有史以来的一切规矩和禁忌,扭曲金融市场价格机制,将来如何善后必是天大难题。斯坦福大学著名教授麦金龙则坚信量化宽松严重妨碍经济金融体系的“新陈代谢”和“创造性毁灭”,让那些毁灭财富、扼杀创新的“毒资产”和“毒公司”继续滞留经济体系,贻害无穷。哈佛大学教授、里根总统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马丁·费尔德斯坦亦认为量化宽松得不偿失。如果说2010?2011年的量化宽松对于刺激增长和就业还有些效果,那么近两年来的效果就几乎等于零了。他的主要证据是:今年上半年超过1/3的美国GDP增长是来自企业存货增长,家庭消费和企业长期投资未有显著复苏。
由于宏观调控,步入冬季的中国楼市并没有因为春天到来而回暖。
高盛日前发表研究报告指出,今年中国楼价将较去年底下跌5%至10%。然而,尽管楼市冰封,外资对于国内房地产市场依旧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热情。财力雄厚的外资军团再次排队进军中国内地楼市。
在这一轮行情中,相对于经历了10余年的商品房开发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经进入增量市场同质化产品的激烈竞争阶段。于是,一些外资地产大鳄的眼光从炙手可热的东部大城市转移至中西部城市。一些外资开发商早已频频现身于重庆、武汉、成都等城市,成片囤积土地,新的外资势力显然已渗透入中国内地更广袤的腹地。
“在中国,还没有哪一个行业像房地产这样能吸引众多国际资本的关注和参与。”仲量联行的一份研究报告说。
相对于沿海一线城市的高房价的风险,内地二线城市市民收入、城市化进程与巨大的房地产潜在需求的矛盾,以及目前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还没有多少泡沫,同时当地房地产开发商竞争实力欠佳,房地产产品品质与一线城市相差较远的这些条件。“对开发经验丰富、资金与技术力量雄厚的外资房地产资本而言,无异于天赐良机,尤其是在外资擅长的高端物业项目上面”。业内人士说。
近日,英皇集团地产部总经理康强透露,英皇今年有意将大陆地产投资额逐步提高,未来英皇旗下地产业在以北京、上海、厦门等沿海主要城市为中心开发的同时,将会重点推进至大陆的中西部,下一站开发重点可能选择在湖北与广西。与此同时,上个月24日,荷兰国际投资管理公司(ING)宣布了一项新的房地产基金计划,期望这一基金能够募集到约3亿美元,其中部分资金将投资中国房地产市场。
事实上,热衷中国内陆楼市的不止英皇和ING,继瑞士银行、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的房地产投资部门加强对中国及亚洲地区的房地产投资之后,日本野村集团也构建了专门体制,以加大对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不动产市场的投资。
“目前我们接获很多国际客户的查询,都是有关投资内地二线城市的机会,其中有投资基金更要求我们将全国20至30个二线城市进行比较,向他们推荐最具投资价值的城市”戴德梁行研究及顾问部董事陶汝鸿说。
英联国际不动产提供的研究数据也显示,很多二线城市开发项目的平均利润能够达到30%,这使开发商对二线城市介入越来越深入。以成都为例,截至目前,进驻成都的外资房地产开发企业总数达到53家,其中法人企业为45家,进入资金超过100亿元。
“人口达400万到500万以上的内地城市,已经具备了经济起飞的条件,现在买下土地,未来四年内施工,正好配合城市化的进程。”一位港资背景的房地产商向记者表示。
目前,香港地产公司的介入亦最为积极,世茂集团、瑞安集团以及和记黄埔相继在中部重镇武汉投下超过80亿元的巨资。
但外资对国内房地产的回报较以前更为挑剔,他们更青睐于高端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