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内控工作方案

内控工作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内控工作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内控工作方案

内控工作方案范文第1篇

一、人员组成

组长:

成员:

二、工作要求

1、内部控制工作小组负责学校内部控制建设、实施和评价工作,内部控制坚持问题导向和共同治理原则。

2、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和监督的相互作用,形成监管合力,优化监督效果。

3、确保内部控制覆盖学校经济业务活动的全范围,贯穿学校内部权力运行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

三、协调部门及职责

1、协调部门:各处室、财务室、总务处

2、部门职责

各处室:协调设计单位内部的相关事项,提供我单位科学化精细化业务梳理成果等。负责开展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宣传和培训工作,起草工作方案、简报、总结等文件,收集整理内部控制规范档案,负责确认部门职责、岗位职责,开展岗位职责确定、轮岗、关键岗位人员管理、业务培训、职业道德教育等业务的梳理和整改。

内控工作方案范文第2篇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4.058

为了促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2006年6月和9月,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颁布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08年5月,五部委联合颁布了具有“中国版SOX法案”之称的企业基本规范。在财政部和其他四部门的共同努力下,2010年4月26日,配套指引开始实施,其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及审计指引。这些规范和配套指引的实施,说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已初步建立。为进一步加强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五部委做出规定:2011年初,开始在境内外上市的公司展开行动,到2012年初,实行范围进一步扩大,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在此基础上,可以考虑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另外,也可以选择在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执行。

同时根据证监会2011年31号文的要求,试点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上市公司,都必须按要求制订“内部控制实施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是指导该公司对内控进行评价的具有操作性的文件,体现了该公司对评价指引和解读及其相关规定的理解程度,该公司将会据此展开内部控制评价工作。那么,工作方案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评价指引的实施状况。

1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实施要求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应当遵守以上相关文件指引作为自我评价依据,进一步规范其评价工作之外,对于内部控制评价原则,2010年财政部在评价指引的解读中指出:内部控制评价的原则是开展评价工作不可或缺的一个标准,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并约束企业实施内控评价工作,但其与内控的原则是不一样的。我国评价指引指出评价工作应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及客观性原则;关于内部控制评价主体,进行评价工作前不仅要明确说明哪个层次的管理机构对报告的真实性负责,也要明确各评价主体的相互关系,明确其各项职能范围;关于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当然其评价方法需综合运用评价指引及相关文件规定的,不能丢弃指引的硬性要求而南辕北辙,应根据需要采取如个别访谈、穿行测试、比较分析等方法,去充分收集能够实施内控评价的证据,根据所搜集的事实材料去评价工作底稿,将内部控制缺陷找出来并改正;事实上,企业内控自我评价范围有公司层面和业务层面两部分。在传统意义上,内部控制评价人员往往只倾向业务层面,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片面思考的方式,这些忽略的部分,容易成为影响组织成功的关键性因素。

关于内部控制评价内容,在评价内控五要素这几个大的维度时,要结合财政部评价指引解读中对其评价内容具体核心指标的规定,要有重点和方向地去评价。也要注意对监事会等权力机构是否发挥其监督作用,要对其监督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进行评价和认定。评价工作还应该形成一个文件,即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工作底稿,其要对评价工作的内容进行有效记录,内容包括评价要素、关键风险点、实施的措施、相关资料和最终的认定结果等;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程序,从准备阶段开始做好相关准备工作、认真实施、然后在其基础上进行汇总评价,最后才进入报告反馈和跟踪阶段,企业应当按照指引规定的程序有序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缺陷认定,我国上市公司监管部颁布的31号文指出,内部控制缺陷的评价标准分为两类:定性和定量标准。而缺陷则分为三类:一般、重要和重大缺陷。确认之后要评价内控缺陷,汇总所有的缺陷评价将其列入总表中,并对发现的缺陷提出改进建议,然后形成一个整改任务单。评价指引中指出内部控制缺陷包括设计和运行两大缺陷。财政部评价指引解读指出,按照形成主体、报送的对象和时期,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分为对外和对内两种报告。同时还介绍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内容和格式、编制和报送、披露和使用等内容。

2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方案存在的问题

首先,内部控制评价意愿的不足,部分公司评价工作方案在评价内容、程序、缺陷认定及评价报告上都没有合理遵循评价指引等文件规定,由于内部控制在我国起步相对稍晚,所以还未全面为企业所接受并熟知,大多企业没有认识到内控对企业的积极意义,进而企业也很少主动去进行自我评价。同时有些公司会担心披露评价缺陷或风险,会对企业商誉带来不利。再加上管理层的认知及重视程度不同,管理层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环境;其次,内控评价成本制约及其自身能力的不足,如果上市公司实行内控评价工作所花费各项成本能会给公司带来更多的相关经济利益,那么企业则更愿意主动来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反之亦然。此外,企业的内控是一套较复杂而又完整的体系,几乎涉及了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其评价工作要想详细科学合理开展起来也很不易。这个过程不仅要求企业拥有先进管理技术,同时也要求企业具备高水平的内部审计人员,所以不具备健全?瓤靥逑档墓?司很难合规遵循评价指引的规定;再次,评价指引缺乏内控评价缺陷认定的具体强制标准,导致部分公司忽视缺陷认定的重要性,甚至选择相对对自己有利的来评价披露内部控制的情况,规避一些不利因素;最后,缺乏对内控评价的相关监管,监管机构虽然对上市公司董事会在年度报告中披露内部控制有关信息进行了强行规定,但是由于起步晚环境不宽松等因素,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不那么顺畅,监管方式未能够完全摆脱传统的行政方式的影响,可想而知监管机构的职能作用将得不到很好地发挥。

3 政策建议

上文先结合评价指引的实施要求和实施现状况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内控评价工作方案对评价指引的遵循状况进行统计研究后,根据相关的研究结果和现状提出了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3.1 强化内部控制及其评价意识

首先,强化内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仅要深入领导层,更要深入到每个员工的心里。同时也要对员工进行培训,让其认识到内部控制及其评价的重要性,促使其从思想层面开始转变,进而积极配合审计人员的工作,这将对实施科学的内控工作将减少很大的阻力。其次,明确划分评价工作组内每个成员的职责,以促进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要加强对公司管理者和员工的专业培训,提升其专业知识水平,以满足工作需要。最后,强调公司潜在的风险性,以风险为导向贯穿内控实施工作的整个流程。内部控制评价是要考察内部控制对控制目标合理保证作用的发挥情况,所以若能让各个公司主动地、积极地在企业内部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强化企业风险管理意识,那将有利于公司长期健康发展,所以一定要积极营造一个正直诚信的内部控制环境。

3.2 细化缺陷认定标准

由于目前的相关指引中没有对各种缺陷的相关认定标准给出具体规定,而是由企业根据缺陷的定义并结合自身情况去自行确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认定内控缺陷的难度增加,甚至可能导致某些重大缺陷无法被合理认定和及时披露。同样也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判断空间,这样的规定将会可能导致使部分企业随意掩盖缺陷,使其内控存在很大风险。所以鉴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界定模糊及混乱的现状,相关政策制定部门更应当进一步明确划分每种缺陷类型的衡量标准,以在一定程度防止因为标准模糊而将相关重大缺陷划分为成重要缺陷甚至一般缺陷的现状出现。

3.3 健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监督机制

考虑到以上状况,首先,企业要积极营建一个守法、公平、正直的内部环境,健全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其次,要保证内审部门的独立性,增强监管力度。再次,合理分配监事会职能,保证其监事会与董事??、管理层之间具有必要的独立性,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监督职能。最后,适当借助外部咨询机构的力量,提升内控建设和评价的专业性,也为其有效运行提供合理保证。同时也考虑到一些企业的自身能力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那么其可以将业务适量外包,聘请会计师事务所来评价,以加强与注册会计师的沟通。

内控工作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 内部控制 评价

内部控制评价,是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国有企业肩负着振兴民族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重任,在国有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评价,有利于企业加快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管理水平;有利于企业全面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一、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目的

(一)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通过内部控制评价查找内部控制缺陷,促进企业及时堵塞管理漏洞,防范各种风险,健全优化管控制度,使企业内控体系不断完善。

(二)提升市场形象和公众认可度

通过内部控制评价披露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情况,有利于树立诚信、透明的企业形象,增强公众的信任度、认可度,促进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

(三)实现与政府监管的协调互动

通过内部控制评价排查管控风险,在政府监管中赢得主动,并借助政府监管成果进一步改进企业内控工作,实现与政府监管的协调互动。

二、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和重点

(一)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

内部控制评价主要分为企业层面内部控制评价和流程层面内部控制评价两个方面进行

1、企业层面内部控制评价

企业层面控制是指对企业控制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影响,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直接相关的控制。企业层面控制是内控梳理工作的起点,是业务流程控制的基础。企业层面控制的缺陷往往会对整个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产生重大影响。测试企业层面控制应当重点关注:与内部环境有关的控制;针对董事会、经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而设计的控制;企业的风险评估过程;对内部信息传递和财务报告流程的控制;对控制有效性的内部监督和自我评价。

2、流程层面内部控制评价

流程层面控制是指企业在实际业务操作中,综合运用各种控制手段和方法,针对具体业务和事项实施的控制。流程层面控制评价的基础是流程,从主要风险出发,按照重要性的原则,根据流程中的具体风险、管理重点和责任主体,进行内部控制的自我检查和评价。企业应结合公司风险评价结果,由内控评价主责部门确定内控评价所需涉及的业务流程。

(二)内部控制评价的重点

1、流程和制度设计的有效性

主要检查内部控制是否涵盖了企业经营管理中需关注的重点问题及重点风险;是否明确了各项经营活动的管理要求;风险控制措施是否能有效降低和控制经营管理中的风险;各控制点、控制标准、各个岗位间的职责分工是否明确。

2、流程和制度运行的有效性

主要检查各项经营活动是否按已制定的流程文档规范执行;是否保留了完整和可靠的文档记录。在验证业务控制流程设计和执行的一致性时,从业务发生开始,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通过对业务申请、审批、执行、过程记录、款项收付到财务处理全过程测评,验证业务控制流程设计和执行是否一致。

三、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工作流程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流程分为内控评价启动和准备、内控评价实施、内控缺陷认定及整改和评价报告编制四个阶段。

(一)内控评价启动和准备阶段

1、编制内控评价工作方案

评价主责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监管要求及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总体安排,制定企业内控评价工作方案,明确内控评价工作的目标、方法、机构、人员组织、时间安排、内控评价工作所关注的重点测试领域,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2、确定内控评价工作机构

根据内控评价的要求,确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组,具体组织开展本单位内部控制评价工作。评价机构的组成和人员数量、结构,应结合业务内容、工作量、人员水平和独立性等因素考虑。评价工作组成员至少应包括主要业务管理部门人员。

(二)内控评价实施阶段

1、召开内控评价工作会,进行宣传、动员,对开展内控评价做出部署,提出要求。

2、依据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及面临的主要管控问题,识别和评估业务和管理流程中的风险事项,确定企业的主要管理问题和风险管控重点。

3、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进行必要的测试,获取充分、相关、可靠的证据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对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初步认定。

(三)内控缺陷的认定及整改阶段

内控缺陷是指某个控制的设计或运行使管理层或企业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不能及时预防或者查找错误,从而导致对业务的控制失效或部分失效的行为。内控缺陷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核后予以最终认定,并提出整改建议。存在缺陷的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及时整改,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内。

(四)评价报告的编制阶段

企业根据年度内部控制评价结果,针对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对内部控制评价过程、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内部控制有效性等相关内容做出披露,提交董事会审议通过后对外报送。

五、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应关注的问题

(一)关注内部控制失效的问题

企业因人为判断、串通舞弊、越权管理、执行不力、权衡成本与效益等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失效。由于内部控制存在上述固有局限,在进行内部控制评价时,应当立足于“合理保证”的概念,不应不切实际期望内部控制能够绝对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二)关注内部控制评价人员素质问题

内部控制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对评价人员素质有严格的要求。企业应根据自身条件,建立长效内部控制评价培训机制,提高评价人员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保证评价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内控工作方案范文第4篇

各科室、各直属单位:

为切实加强对全局推行廉政风险防范内控机制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我局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运行机制,完善权责分明、流程清晰、制度可行、风险可控的廉政风险防控制约模式,从源头上提高我局反腐倡廉水平和行政管理水平,根据县委办《关于推进内控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海办发〔20__〕55号)文件精神,结合全局内控机制建设工作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构建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为纲领,以防范风险、强化控制、有效管理为目标,以突出重点权力、狠抓重点领域、防控重点环节为关键,以强化监督检查、考评奖惩为保障,从源头上强化对权力运行的规范制约,从过程上优化对权力运行的管理监督,形成以积极防范为核心、以强化管理为手段的科学防控机制。

二、工作目标

通过权力内控机制执行,建立起完善的内控机制执行体系、以廉政风险源(点)排查、分析为基础,强化对权力的实时监控,以制度执行问责为手段,增强干部职工的廉政风险防范意识,提升干部职工预防风险的能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腐败的发生,确保我局廉政风险防控取得实效。

三、工作内容和实施步骤

(一)完善制度,制定内控机制方案(2014年3月24日至4月1日)

成立由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其他局负责人为副组长,各科室、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廉政风险防控(内控机制执行)工作领导小组。廉政风险防范内控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督察科。各科室要明确一名内控机制执行监督员,使内控机制执行延伸到各个层次、岗位和业务环节,各直属单位要成立相应机构,要有一名领导具体负责,并制定相关的工作方案。

(二)进一步清理行政职权,优化权力运行(2014年4月1日至4月30日)

各单位按照“工作有程序,程序有控制,控制有标准”和“事有专管之人、人有专司之职、时有限定之期”的要求,进一步清理职权,优化流程。

(三)坚持上下联动,排查廉政风险防控(内控机制执行)(2014年5月1日至7月30日)

廉政风险防控(内控机制执行)是指党员干部在行使权力、执行公务或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突出重点岗位,采取自己找、群众帮、领导点和民主测评等方式,组织党员干部和职工认真排查廉政风险源(点)。重点排查:

1.思想道德风险。查找是否无视纪律制度规定,不断发生“小过错”;滥用裁量空间,经常做出有悖常理的建议或决定;不按规定报告或故意隐瞒个人分管、经办的重要公务和业务;经常对不属于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工作施加影响;以沉默的方式容忍违纪违法行为或对可疑的现象没有反应;经常出入高档娱乐消费或不健康活动场所,生活行为不检点,群众或家庭成员有反映等。

2.制度机制风险。结合管理权限,查找本单位(科室、信息中心、大队、环卫处、海城公司)、本岗位的廉政风险防控制度是否具体、管用,是否覆盖各项公务或业务活动,是否覆盖权力运行的全过程。

3.岗位职责风险。重点排查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在集体决策行为和执行议事规则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结合单位(各科室、信息中心、大队、环卫处、海城公司)和岗位职责要求,排查本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中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资金流量大、业务频率高、权力相对集中的重点岗位业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

4.业务操作风险。结合单位业务特点,查找各类业务流程运行过程中易发的违纪违法行为。要依据合理的假设,对业务运行过程进行调查摸底,结合已经发生的案件,进行类比分析,举一反三,查找可能出现的风险。

(四)廉政风险防控,实行检查评估(2014年8月1日至12月20日)

局督察科要加强对各类风险源(点)制度防范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录入违章记录查询系统,同时督促被检查对象认真整改,并对严重违纪违规行为进行问责。局督察科要建立风险问题整改再分析制度,从制度设计、防控方式和手段的适宜性等方面进行分析,不断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在此基础上,迎接县纪委及相关职能部门对我局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情况的综合评估和考核。对考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将书面反馈给被考评单位主要负责人,并督促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凡因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不力,导致发生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四、工作要求

强化内控机制执行,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是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有效载体,是提升科学决策、高效执行、内外监督水平的重要保证,也是一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政策性和长期性的战略任务,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内控机制执行管理工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来抓,做到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明确具体的阶段性要求和工作目标,强化措施落实,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促进本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勤政廉政、依法行政。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领导。各单位要根据廉政风险防控新要求,针对不同阶段的风险重点,定期梳理完善“权力库”、“风险库”。要及时清理、新增权力事项,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查找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要及时将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录入“风险信息库”,督促被检查对象认真整改,并综合运用和创新多种控制管理方式,确保权力运行到哪里,防控措施就跟进到哪里。要通过执行、修订、再执行,不断修订完善权责流程、风险防控相匹配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内控机制执行,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是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 的有效载体,是提升科学决策、高效执行、内外监督水平的重要保证,也是一项具有很强系统性、政策性和长期性的战略任务。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把握先机,防患未然,增强反腐倡廉工作的针对性,减少腐败的发生率,更好地保护干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加强内控机制执行的重要意义,理解支持、积极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内控机制执行)工作。

内控工作方案范文第5篇

2009年基金监督管理科成立以来,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各科室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工作得以稳步有序开展,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现将2009年度工作开展情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2012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社保基金和就业再就业资金监管内控管理制度和办法,确保基金和资金管理和操作流程的规范性。

为进一步规范各项基金及就业再就业资金支出,防范基金风险,根据各项支出特点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在局党组的安排下,在相关科室的支持协助下,重新组织修订完善了社保基金各项支出及就业再就业资金具体操作流程,确保了基金管理和各项操作流程的规范性,有效防范操作风险。

(二)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社保基金和就业再就业工作实际,拟写了《清镇市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清镇市社会保险基金和就业再就业资金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工作方案》并及时呈报市有关领导审阅,并及时开展了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三)业务工作开展情况 2、严格按照有关操作流程对就业再就业资金及社保基金各项支出进行审核,并深入企业进行实地核查。一是从5月份以来,认真审核每一笔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等各项支出;二是每月下旬按时会同社保局退休科审核拟退休人员资料,并对拟退休人员有关情况深入企业进行现场核查,保证拟退休人员符合退休条件,确保基金支出安全完整;三是对2009年每季度、每月的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有关支出进行审核;四是及时组织召开就业再就业资金使用管理联席会议,保证有关资金的及时拨付。 3、加强与社保局、就业局相关部门的业务工作对接,对各项基金和资金操作流程各环节内容进行熟悉了解,以便更能结合实际开展监督工作,使监督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基金和专项资金安全。

4、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社保基金和就业再就业资金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及开展社保基金专项治理工作等。

5、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及下岗失业人员培训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一是对2005年、2006年、2007年农村劳动力培训及经费拨付情况进行了详细核查并及时报告检查情况。二是对2009年每期开班培训情况进行现场督察,及时填写培训质量统计表,及时准确了解每期培训质量等情况。

6、对各乡镇劳动力分市场建设情况进行检查。一是会同市财政、审计有关部门对百花湖乡劳动力分市场建设工程进行验收。二是对新店、卫城、流长劳动力分市场建设有关事宜进行现场查看。

(四)其他工作开展情况。一是按时向局办公室报送科室工作动态信息、工作周报、月报及工作总结。二是积极参加市委市政府及本局组织的有关活动。三是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政治理论及业务知识的学习

(一)深刻认识基金和就业再就业资金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明确职能定位,不断加强监管人员的从业素质。

社会保险基金和就业再就业资金的管理使用具有很强的政策性、规定性和严肃性,只有熟悉掌握社保基金及就业再就业资金各项法律法规及实际业务操作流程,才能真正发挥基金监督管理职能,确保基金及就业再就业资金安全运行。工作之余,基金监督管理科科室人员学习了大量有关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基本掌握有关业务处理要点及监督管理过程中应重点监督内容。

(二)积极参加我局“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各项学习活动,切实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双促进”。

三、基金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目前基金管理尚未制定统一规范的监管体系和就业再就业资金会计核算办法尚需进一步完善,在基金监督管理中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财务内控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业务操作还需进一步规范等。

(二)由于就业再就业资金及社保基金有关政策和规定较多,加上自身时间有限,对社保及就业工作的具体业务操作流程尚在熟悉中,导致对有关政策的把握尺度不准,基金监管工作力度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社保基金监督管理工作主要是从社保

基金征缴、社保基金各项支出以及社保基金节余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如何有效监督基金征缴、各项支出以及基金节余一直是基金监督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在工作量较大、人员较少的条件下,要真正做到对每笔基金征缴、支出进行有效监督还存在一定困难。

(四)在日常监管工作中,与社保和就业部门有关人员的交流沟通还不够,对一些问题的处理上沟通还需加强。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