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五年级信息技术总结

五年级信息技术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五年级信息技术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五年级信息技术总结

五年级信息技术总结范文第1篇

一、引言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深度融合及有效整合是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与传统教学相比,信息化教学具有灵活性、趣味性和交互性等特点。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改变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和方法,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五年级数学《探索图形》的教学,说明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深层次整合,支持实现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资源共享、信息处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多方面的变革,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与实践能力,最终使素质教育成为现实。

三、关于教材的探讨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探索图形”是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中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中的几何图形部分。这是在前面认识物体和图形、图形与变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三角形、多边形的面积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立体图形。这部分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为后面六年级的“圆柱与圆锥”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并能应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

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借助正方体涂色问题,通过多媒体技术演示、动手操作、想象、联想、交流讨论等过程发现小正方体涂色和位置的规律。

(2)数学思考目标:通过让学生用心观察,积极探讨,发现规律,从中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和数学学习的乐趣。

(3)解决问题目标:在探索的过程中,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获得一些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总结经验和发现规律。

(4)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的魅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经历探索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3.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教学重点难点:找出小正方体涂色以及它所在位置的规律。

三、关于学情分析

学习本课之前,五年级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三角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多边形的面积等知识。五年级是小学高年级的阶段,集中注意能力已有所发展。学生已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仍然是同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因此,需加强启发式、示范性和直观性的教学。本课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交流评价等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解决数学问题,完成教学目标。

四、关于教法的选择

在本节课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基础知识掌握现状、理解接受能力、认知水平、兴趣等,采用任务驱动、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注意设计出引发思考、有一定趣味、层次不同和难度适中的“任务”。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数学有效学习,利用多媒体教室和设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掌握科学知识和方法,提高技能,发展学生分析、比较、综合的思维能力。

五、关于教学过程

1.温故知新,问题导入

通过多媒体动画课件展示课题,引导学生观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五年级学生对探索图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引出课题。

(1)正方体的面、棱、顶点各有什么特征?

(2)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是怎样计算出来的?今天我们不需要怎么计算,而是通过发挥想象力进行探究最后得出结果。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探索图形》。点击课件出现题目――《探索图形》。

2.课件演示,引发思考

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演示动画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思考和发现规律。

(1)用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拼成棱长为2cm的大正方体,然后把它们的表面分别涂上颜色,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

(2)如果将这个大正方体拼得更大一点呢?课件演示:用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拼成棱长为3cm的大正方体后,把它们的表面分别涂上颜色。

1)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课件演示共需9个小正方体) 2)这时这些小正方体,都有什么特点呢?3)其中三面、两面、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

3.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教师提出下面的问题,并用课件演示,学生借助直观图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

如果拼成棱长为4cm、5cm、6cm的的大正方体后,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其中三面、两面、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

(2)分类汇报交流分享

1)三面涂色:有8个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

2)两面涂色:可能有的学生是数出来的,也可能有的学生是用2×12算出来的。引导学生比较“数”和“算”的方法哪种更简便。

3)一面涂色:着重交流明确可以由一面有4个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推算出6个面一共有4×6=24(个)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

(3)学生独立解决棱长平均分成5份的问题。

4.探索归纳,发现规律

如果把棱长为n的大正方体涂色切割,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

5.思考讨论,交流汇报

利用经验找出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与原来大正方体的关系。(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出新问题。(2)学生分组讨论方法。(3)课件演示将三面、两面、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剥离出去的过程,激发学生寻求更简便的方法。(4)学生自主探究,并填写表格。(5)展示汇报,总结出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n-2)。

6.巩固成果,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44页第(2)题:数正方体的个数。

7.课堂小结,收获体会

(1)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2)教师举例说明“分类计数探究规律”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8.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1)完成练习册中本课的练习。

(2)思考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五年级信息技术总结范文第2篇

劳技课教学计划(一)

一、教学内容:

① 种植几种观赏植物;种植油菜花

② 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

③ 生活小常识,劳技课教学计划。

这些内容不仅注意适应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而且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

二、本学期劳技课的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种植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立能力和耐心细致的高尚品质。

3、提高学生对劳动生活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4、培养学生爱科学,爱生活,用科学的创新精神。

三、本学期教学工作安排

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通过了解,班上的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好的思想教育,告诉他们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最光荣的,讲一些热爱劳动的小故事,来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2、积极进行劳动课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

劳动课的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掌握劳动和种植方法,学会总结规律,在学生掌握了简单劳动和种植方法的同时,学会创新,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了技能,陶冶了品德。

3、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兴趣。

4、经常带领学生参加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大胆创新,勇于竞争的实践能力。

总之,在本学期教学中,要以以上的总体计划来完成劳技课的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劳技课教学计划(二)

一、教材概况:

本册教材根据1992年秋季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的精神,又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编写。本册教材为二期课改后实行的新教材,以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编排了一些看看、说说、做做的内容,工作计划《劳技课教学计划》。尤其强调实践性,要求学生都要亲自动手实践,以提高动手能力。本册教材内容主要有:一,工具的认识与使用,二,自我服务劳动,三,家务劳动,四,公益劳动,五,简单生产劳动,六,创造与制作。这些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教师还应根据实际适当补充校本教材,以提高学生对劳动技术课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二、班级学生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的五年级劳动技术课教学,每班学生数为50人左右。由于去年我已经开始教劳动技术课,知道学生对劳动技术课还是比较喜欢,他们喜欢动手,喜欢做实验,这对我来说有利于上好本学期的劳动技术课。虽然我不太熟悉这一学期的学生,但在三年级时,我也给他们上过课,所以还是有所了解。所以,我有信心上好五年级的劳动技术课。

三、教学要求

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劳动光荣、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道理;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遵守纪律、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和勤劳俭朴、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等优良品质;初步树立质量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

2、使学生学习一些浅显的劳动知识,学会使用一些常用工具;初步掌握自我服务劳动和一般的家务劳动的基本技能;能进行简单的生产劳动。

3、通过劳动课的教学和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和创造精神,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教学措施:

根据本学期五年级劳动技术课的要求、内容和班级学生实际,我决定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备好每一堂课,尤其做到亲自动手。凡要求学生会做的小制作、小物件,首先自己会做,并在课堂上认真做好演示,激发学生上劳动技术的兴趣。

{2},努力学习信息技术,摸索信息技术与劳动技术课整合的方法。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上课作好充分准备,按时进课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35分钟教学质量。

{4},关心好差生,对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做好个别辅导,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年级信息技术总结范文第3篇

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多是采用贴月相的挂图、月相成因示意图等,向学生讲授“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我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的教学资源包,先展示一个月按中国农历对应不同的月相图,由现象去弓}导学生查找形成原因,再用3D模拟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从而形成月相。为了让学生学习感知更具的挑战性,教学资源包中预设了3项小试验游戏,一是假设月亮发光;二是假设太阳不发光;三是月球围线地球公转的方向为反向,得出的结论与“真实月相”大相径庭,寓教于乐,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

对学生学习理解科学知识,通过敢于质疑、敢于实验、敢于探究,让学生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多种教学媒体,有效体现小学《科学》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和展现学生不易接触到的事物和现象。例如,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动物的生命周期》、四年级上册《我们的身体》、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及其变化》等单元中的课,均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直观形象地将知识展现在学生眼前。一方面感知大自然与人体的神奇魅力,一方面感受科学技术对改造改善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教师从情感上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乐学好学。

二、汇聚学生知情感观,优化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来体现出其强大的功能和先进性,就所操作的教学媒体而言,启发了学生多种感官功能,如视、听、触觉等;就形成的教学信息而言,可以针对文字、声音、图表、图像、动画、视频流等多种内容的组合;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方式的交互性,更是双向和多点的,可以是师生间、生际间、组际间、生网间、人机间等形式,为学生以自己乐于接受的方式探索和获取知识,体验学习过程中自身的成就感和价值。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关心天气》一课,CAI课件中带来的光线使教室里突然暗了下来,只听见嚼劈啪啦!叮叮当当!铜钱大的雨点饶有节奏地打在玻璃窗和屋顶瓦片上。“喀嚓!”一个大炸雷!好象炸裂了天河,瓢泼大雨哗哗地下了起来,一道强烈的电光划过,树枝在风雨中发狂的摇摆,不一会儿,院子里、街道上汇聚成一条条小溪。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喊出“雷雨”!此时,我们好像不在上课而在观雨。不多时,慢慢的、慢慢的雨停了,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绚丽多彩的彩虹,同学们松松气,好像闻到了被雨水清洗过的空气迎面扑来,真舒服!这一课老师利用信息技术模拟了不同季节、特殊天气,用虚拟现实承载知识的平台,激发学生的感官认识,发展学生对“天气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的感知力,培养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清怀。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为什么一年有四季》一课,伴随着深迥的音乐,画面上一片漆黑,星星点点的亮光,象进人了神秘的宇宙,刹时间闪出一道亮光,火红火红的太阳出现在东方,带着自转、蓝色球体进人屏幕,同学们齐声喊出“地球伙紧接着展示出太阳与地球的空间位置,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使得居住在地球不同位置的人们感受着太阳不同的赏赐,而带来季节的变化。在课件的演示下,老师随后讲授到我们国家处于亚热带和温带,所以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同学们茅塞顿开、如坐春风,我却感受着信息技术给教学伟侧轰的洗礼。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化教学空间

信息时代互联网络已是四通八达,In-ertne站点遍布全球,基于多媒体的局域网、校园网的教学模式,正带着时代的朝气迎接教育的革命。它把类似幻灯片的静态图像、类似录音带的音频信息、类似录像带的动态视频流等多媒体信息都搬到了网络上,而且不受使用时空和人数的限制,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教学。例如中国基础教育网、各省市地区的教育信息网、大众科普、科普在线、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人教网、教育科学出版社的课标教材网等,是对小学《科学》教学有力的网络支撑。利用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可以很方便地找到你所需要的网站、图片和相关的文本、视频信息,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和教学一线的专家交流,足不出户便可以得到教学业务的提升。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一课,我让同学们收集家乡自然水域的图片、视频、变革、档案等电子资料,分考察计划撰写、考察报告提交、考察在线交流、参考学习资料等模块,建立学习型网站,形成专题的学习资源包。教学时,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教学,学生对考察报告的基本撰写,有了清晰的认识;同学间的在线交流,加深了对科学实验考察步骤的印象;参考学习资料,提升了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增强了保护家乡水环境的责任感,拓展了教学的空间。

四、总结

五年级信息技术总结范文第4篇

在新课改后,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引起重视,在小学阶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走出有限的课堂教学,在课外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各方面发展. 本文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为例,探讨综合实践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 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原则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原则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一是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样才能使学生理解活动的内容,并激发其兴趣;第二是教学活动的目标要与课改要求相符,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以学生为本,关注每名学生的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第三是活动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即教学活动需要以实践为主,学生能够通过活动来提高能力;第四是不能使综合实践活动流于形式,虽然在很多学校都火热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但是成效并不大,很多只是迫于教学改革的压力而实施的.

2. 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策略

2.1 增强学生思想上的认识

首先要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虽然在现阶段教学改革下已经对综合实践活动更加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将其作为辅的教学方式,认为其可有可无;或者是一些教师认为实践活动只是学生课外自己的活动,与教学无关,教师也不会介入.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参与意识就无法提高,而且对小学数学高年级的学习来说,数学知识较多,在实践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而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不够,就会阻碍学生后期的数学学习. 因此,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仅需要学生的参与,还需要教师的介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来开展教学,帮助学生解答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 比如在五年级上册学习到关于统计的知识,就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统计工作,并且学会将几个相同类型的统计数据合并成一个表格. 在进行统计教学时,教师就可为学生布置一些需要在课外进行的调查统计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数学的学习,以锻炼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同时还能了解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用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2 挖掘数学教材中的资源

数学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其中蕴藏的数学道理需要学生进行分析和探索,掌握科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资源,引导学生掌握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对于课后练习和课外拓展方面的内容要合理选择,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比如在五年级下册学习到“圆”的概念,根据教材中的课外实践内容,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形式在校园中探索圆形的物体,看哪个小组收集的圆形更多;在篮球场或足球场中画有很多的圆形和半圆形,让学生自己动脑利用身边的工具对其周长进行测量;给每组学生发一条一样长的绳子,让其用绳子分别围成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学生动手测量,最后进行小组总结.

2.3 鼓励学生拓展视野范围

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关于数学的现象. 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当扩大实践范围,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家庭,扩大活动区域,拓展视野. 室外空间不仅是学生放松娱乐的地方,还蕴藏着许多需要学生去探索的知识. 比如在六年级关于比例的统计学习中,教师就可让学生开展“校园设计”或者“住宅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一定的比例设计出校园或者住宅的平面图,并运用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来进行设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4 利用信息技术收集信息

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越来越多的小学生接触到电脑,电脑对于心理发育还不成熟的小学生而言充满了诱惑. 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来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习,运用数学信息进行游戏的设计,让学生在玩游戏中寻找到数学信息. 比如需要解答一道数学题之后才能进入到第二关,不断地增加数学知识的难度,让电脑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工具,通过信息技术增加综合实践活动的趣味性,并扩展和延伸数学知识.

五年级信息技术总结范文第5篇

我们于2018年开始“常态化”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初定了学校的整体思路。在实施一年后,我们从中发现了问题,并找到了解决的方法,由此对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进行了修订,特制定了这门学科的整体规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是有一种把自己当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因此,在小学开始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显得极为重要。综合实践活动课能让学生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动手动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

二、工作思路:

本年度学校计划在现有经验基础上,分层、细化各年级段的能力目标,系统、完善的设计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完成总目标下的每一个阶段目标,培养学生具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转变教学思路

1、明确一个目标。即关注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能力目标的完成情况。能力目标分为如下几个方面:具有问题意识、规划与设计的能力、总结与交流的能力、调查与访问的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实验与观察的能力。

2、改变以往整个学期以“主题、以活动”为主线的研究,变为以“培养研究能力、研究素质”为主线的模式上来。修改、完善去年的常态化教学思路,变“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以教授为主”为“以培养学生具有研究能力为主,以指导为主”,将课堂的重心从强调学生掌握知识能力转向注重指导学生的自主研究。

3、按照年级的不同细化能力目标,针对各年级特点提出深浅不一的完成目标。在目标的指导下,教师、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合适的、感兴趣的活动进行实际操作。

4、转变以往研究活动只能是小组共同完成的思路。在明确的目标指导下,学生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两三个人、或是小组共同完成。人数不限。但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鼓励独立完成,或两三个人完成较大的调查研究。

5、改变以往将研究应具备的能力按年级段划分开的思路。保持研究过程的完整性、系统性,使学生在初次接触的时候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改变教学内容

1、结合以往的经验将学生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具备的能力目标分成几个单元,分步骤、分层次指导。

2、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具有研究价值的小主题在每个单元的能力目标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研究。

(三)、做好过程性资料的收集整理

1、逐步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年级能力目标教材、教案、活动设计资料包等任课教师参考读物。本学年结束后力争出一些参考性较强的资源包。

2、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改进、总结,学期结束后整理出自己的教学资源包。

3、督促学生对过程性资料的收集、整理,形成自己的研究档案。

三、各年级规划思路:

三年级

1、能力目标是:具有问题意识、规划与设计的能力、实验与观察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按计划完成一件事的好习惯,能够持之以恒。

3、三年级活动名称:《走进生活》

主要内容: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注自然,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取向侧重校园内、易操作、趣味性强,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操作、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与品质,并对自身产生一定的认识,初步形成探究的品质。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从日常生活、学习生活、家庭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设计调查研究计划,开展调查研究,向小伙伴进行展示。

选题可以是:《学习用具的调查》、《校园垃圾的调查》、《课间游戏研究》、《一日家庭开销统计研究》等。

四年级

1、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关注家乡、关注历史的情感,训练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以及充分表达展示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组分工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加强学生的总结与交流的能力、调查与访问的能力、实验与观察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他人——学习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长处,知道自己的不足,设法改进。

3、四年级活动名称:《学会购物》

主要内容:教会学生学会对比商品的价格,做到货比三家,争取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学会鉴别商品的质量,学会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学会合理消费,只购买适合自己的商品,不相互攀比。要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买到劣质假冒商品时要勇于与商家交涉,如果交涉没有效果的话要学会拨打12315进行投诉。

五年级

1、能力目标是:在前两个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基础上,五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年级学生将以社会生活、自然资源为主要课程资源取向,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的能力,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调查研究问题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关注自然。加强总结与交流的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的能力、实验与观察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喜欢从事小研究,能够独立完成一份研究报告。

主要内容:五年级一部分由学生自主选题进行研究,另一部分围绕《零食对小学生的影响》,《好读书,读好书》,《走进清明节》,《寻访英雄的足迹》来进行研究。

六年级

课程目标:更重视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注重知识能力的综合运用,学会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充分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对周围的环境、生活、自然现象,除了关注外,有主动参与的心态与积极性;善于从书本、生活、自身、自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对自我有着更为深入的认识,有自我完善和自我进步的勇气与决心,并为之付出努力。

主要内容:走出校园,关注社会。如《交通标志的认识》、《今天我来当好家》

四、实施过程预设:

1、让学生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

通过影像资料、故事,让学生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的意义;知道这门课是什么课,是干什么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研究方法。

2、确定总课题

3、确定各班课题

第一阶段主题确定:

1、提出活动主题

目 的: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指导方向:(引导学生学会提问,能够发现问题)

2、确立活动主题

目的:能够把握问题的实质,分解问题的因素、关系

指导方向:(指导学生掌握归纳、筛选、提炼的方法)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

1、活动方案的设计

目 的:学会设计研究活动计划

2、调查与访问的注意事项

目 的:指导学生掌握调查与访问的基本技能

指导方向:调查访问对象、内容的选择;调查问卷的设计、格式要求。

3、信息收集、整理

目 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

指导方向:能够从收集到的信息中提炼出有价值的结论、观点;

4、总结、整理、分析

目 的:指导学生学会总结与反思的方法

指导方向:整理、记录研究收获感受,形成自己的观点;调查报告的格式。

5、汇报、展示

目 的:能够进行成果总结与表达

指导方向:学会选择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收获、观点,引起听众的兴趣。

五、活动实施注意事项

由于课程的特殊性,教师在实施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注重个体差异,允许优弱差距,但要给每一位孩子机会和信心。

2、给学生探究的空间,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

3、由于活动比较多,教师一定要多发现值得赞赏的孩子们,给他们赞扬和肯定,带动更多的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

4、在活动中要总结、发现学生的已有能力、可形成的能力和待培养能力,以确定不同年级段的学生应该培养的能力目标。

5、关注了解学生的每一个阶段的活动,给学生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反思,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和积极性。

6、注重学生有形成果地形成,如:课程故事、小论文、研究报告等,培养学生整理资料的能力,体会成功的喜悦。

六、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从两个维度进行:

1、宏观评价:主要是从管理层面对课程开展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开课情况、师资情况、活动督查、课程跟踪、考核评估等几个方面。

2、微观评价:主要是从具体实施层面对个体活动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是否按计划开展活动、活动过程是否符合综合实践课程规律、活动资料是否完整、活动主题是否最终完成,指导教师是否对活动过程有效指导与管理等六个方面。

七、课程管理:

管理分工:

课程安排――校长;

活动实施――各班班主任;

技术指导――科学教师;

协助管理――其他教师;

课程评价――教研组。

八、课程资源

根据课程目标的设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将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年龄特征,并逐步形成有校本特色的课程资源结构。在下面表格的基本设定的基础上,各班各指导教师可以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和个人的特长,自行选择活动主题,也可以开拓新的课程资源,不必拘泥于学校设置的课程内容,但所选择的活动主题必须是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五大资源领域中,学科资源不作单独规定,因我校绝大多数教师都是兼职教师,这本身就是一笔丰富资源,教师可充分利用。

课程设置参照: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

主题

活动目标

关注领域

参考活动主题

提示

我看

通过观察,了解周围的人和事物,认识自然,亲近自然、热爱自然。

自然资源

生活资源

课本

选择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养成记录习惯

我做

通过劳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养成搜集整理的习惯和简单的劳动技能。

劳动与技术

课本

我玩

通过校园游戏培养学生合作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

生活资源

自身资源

课本

可以是民间流传的竞技类的小型游戏,也可是集体大游戏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

主题

活动目标

关注领域

参考活动主题

提示

我寻

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小组合作能力,以及从书本、生活中获取资讯的能力,培养学生了解家乡、关注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地方资源

学科资源

课本

选择某一个小主题开展活动

我做

把搜集到的资料和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整理出来,形成可以展示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协作能力。

地方资源

红色资源

1、在我寻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资源,形成不同形式的作品(如将星图、手抄报、故事集、图片集,连环画,实物标本、故事小品等)

我秀

学会表达,勇于展示,能用不同的形式、方式,把自己了解的东西向他人展示,锻炼表达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升华对家乡的美好情感。

地方资源

1、诗歌朗诵

2、手抄报比赛

3、红色故事会

4、图片展

5、实物展

6、文艺表演

将成果展示给他人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

主题

活动目标

关注领域

参考活动主题

提示

我关注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关注周围的环境和社会现象,从中发现问题,明白个人与社会与群体的关系。

生活资源

社区资源

课本

从生活现象或某个典型事例中提炼主题,要贴近学生生活。

我参与

通过实践,让学生了解每个人在社会上应该承担的义务与自己的权利,培养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生活资源

社区资源

自身资源

选择学生可以参与,亲身体验,并能产生一定效应的活动主题。

我知道

通过活动了解相关的社会生活知识,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来方便美化自己的生活。

生活资源

社区资源

学科资源

从生活中的小常识入手,小处见大,增长学生的生活常识与见识。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

主题

活动目标

关注领域

参考活动主题

提示

我问

1、学会从其他学科知识、自然现象、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在思考与整理的基础上,学会提出问题。

2、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对问题进行探究,在探究中寻找答案,熟悉研究的方法,培养搜集资料、观察、分析、思辨、归纳的能力。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问题。

3、认识自我,能根据自身特长、特征及兴趣,尝试角色体验,加深对他人、对不同职业、不同岗位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学会宽容,更全面客观地理解和对待他人。

4、自己动手设计制作,能在设计制作中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力。

学科资源

自然资源

生活资源

信息技术

研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