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七年级上册语文春

七年级上册语文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七年级上册语文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七年级上册语文春

七年级上册语文春范文第1篇

在我校“三分语文课时制”课题研究的背景下,我们大胆地引进了《读者》、《读本》、“图书馆”“阅览室”和“互联网”等时文资源,把这些资源与现行苏教版教材进行有机整合,达到优势互补,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让学生走进更为广阔,更为丰富的学习空间中去。

不断开发和丰富课程资源,其根本目的是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根据这个整合目的和作用,我们展开了大胆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

一、辅整合

这种整合出于理解和思维的需要。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总会遇到可能是共同的、也可能是个别的困难和障碍。从帮助学生理解与把握教学重点,扫除这些疑难和障碍的目的出发,教师引进一些能起辅助作用的时文进行阅读与讨论,这样的课文与时文的整合往往是很必要的,是有实效性的。例如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狼》专题的教学中,学生充分认识到狼的狡诈、贪婪、凶残,认识到狼也有令人感动的伟大的母爱,也认识到狼作为生态链中的一环是必不可少的等。但谈到“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狼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一观点时,学生半信半疑,我们及时引进《与狼共舞》、《师从与狼》(《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参》P374)这两篇文章,让学生了解到:人类的祖先在与古代狼群的一代代的共同生活中,结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狼群能帮助人类进行大型的狩猎活动,以及人狼共生的故事――罗马城的起源。人类还从狼群里学会了许多和社会学有关的知识,如领地意识、等级制度、人类社会最初的基本行为规范和公共秩序等。这些都是人类种群能够在无情的自然选择面前战胜其他物种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引进这些时文,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狼”。又如,在教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高尔基《海燕》时引进郑振铎的《海燕》,高尔基的《海燕》借“海燕”这一黑色精灵的形象歌颂革命者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但在郑振铎的《海燕》中“海燕”这一形象寄托着作者对故乡的无穷的思念、眷恋之情。同样是“海燕”这一意象,作者寄托的情感却完全不同。通过这一整合,让学生明白咏物抒怀类的文章中的“物”已不仅仅是客观世界中的物了,它已经带上了作者的主观情感。要正确理解文章主旨即所抒之“怀”,一定要联系作者的经历及写作背景等因素。

二、补充性整合

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所涉及内容了解得更全面,我们适当引进课外时文,对课文教学进行补充。这种补充性的整合也是很常见的。如在学习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时,引进《语文读本》(江苏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77页《向沙漠进军》。通过整合让学生认识到两篇文章的写作目的不同,前者重在说明“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唯物主义观念”这一道理,后者则是通过沙漠如何危害人类的说明,阐述怎样向沙漠进军的科学道理。两篇文章尽管同一题材,但因写作目的的不同,所写内容截然不同。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介绍了沙漠,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了沙漠。又如教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济南的冬天》时补充《济南的秋天》(网上下载)让学生感受到济南山水的美,真正读懂“上帝把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这句话。在教《小石潭记》时补充《钴姆潭西小丘记》,作者着力描写了小丘环境景物的优美,同情小丘长期被弃置的命运,借以抒发自己怀才受谤、久贬不迁的感慨。这样一补充,学生理解《小石潭记》中的“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就完整多了,容易多了。

三、对照性整合

课文与时文有机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应在整合的过程中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激发他们研究问题的热情,开拓他们的思维空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窗》时,引入《语文读本》(江苏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117页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女巫的面包》和莫泊桑的《项链》,让学生在比较讨论中归纳出欧.亨利式结尾的特点和作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让人在激越的思绪中受到心灵的震撼。

在比较整合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同”,还要“寻异”。在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学诗词《卜算子・咏梅》时,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其探究精神,让学生把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进行对比阅读,要求学生从意象情感到形象的刻画等方面再一次品味。最后达成共识:陆游的词从“驿外”到“断桥”冷落地点的推进,从“寂寞”到“黄昏”的愁苦环境的点染,在“独自愁”的基础上加上“更著风和雨”,最终出现梅花愁苦无告而又节操不改的清高形象。陆游的“无意苦争春”和的“俏也不争春”表层意象看似相同,但内在意味不同。陆游词是表现梅的凄苦而清高,则是显示梅的无私而豁达,赋予对象以革命者的情怀和思想境界。在这样对照比较的阅读过程中,又使学生受了一次审美熏陶。在教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我的老师》时,与《语文读本》(江苏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34页上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整合,会让学生欣赏到同一题材风格迥异的两篇文章,但它们同样精彩。再如教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松鼠》一文时,引入《辞海》上“松鼠”词条,让学生品味“生动”与“平实”这两种不同风格的说明语言。

七年级上册语文春范文第2篇

一、看拼音写词语。mǔ qīn tónɡ xué zuò wèi   liàn xí yáng guāngxiǎnɡ niàn   mǎ yǐ huǒ bàn kuài lè jiāng hú二、填空山( 清 )水( 秀 ) 鸟( )花( )万里( )( ) ( )颜( )色( )紫( )红 和( )细( )三、你会打乒乓球吗?耍 阳 雄 想 贺 导 傲 敢 醒 顾四、 按要求写一写。1、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暗-( ) 进-( ) 甜-( ) 热情-( )闲-( ) 丑-( ) 长-( ) 虚伪-(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轻轻地( ) 聪明的( ) ( )的问题 奇怪地( ) 香甜的( ) ( )的饭菜一( )鱼塘 一( )果园 一( )小溪一( )石碑 一( )队旗 一( )荷花五、句子练习。1、选字填空。吗 呢 啦 啊(1).你知道天要下雨了( )?(2).大自然的语言多奇妙( )!(3).浪花为什么又要跑回家( )?(4).这本新书可好看( )!为 办(5)、我想出一个好( )法。(6)、你( )什么哭了?生   升(7)、太阳从东方( )起来了。(8).我是一年级的小学( )。2、把句子写完整。(1)、_______已经________。(2)、小红一边 ________,一边_________。(3)、小蝌蚪_____________。(4)、_____那么_______,那么_______。六、根据课文填空。1、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在书中认识了_____、_____等人物,我最喜欢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2、古诗《春晓》中写了春天的___、___、___、___等景物,这首诗的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七、我会读,并完成练习。蒲公英的伞蒲公英的伞像雪花一样白,像棉花一样轻。多么好看呀,那是一把把会飞的小伞!唉,可惜你的伞太小了。要不,你就可以带着我,带着小妹妹,飞呀,飞呀,飞过清清的河,飞过高高的山,飞到奶奶家,过一个快乐的星期天!1、短文一共有( )句话。2、下面的说法正确吗?对的打“√”,错的打“×”。(1)蒲公英像雪花一样白。 ( )(2)蒲公英像雪花一样轻。 ( )(3)蒲公英像一把会飞的小伞。 ( )3、我想让蒲公英的伞带着我___________。相关文章:1.2015~2016学年一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计划2.2015年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3.2015年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苏教版)4.2016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5.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6.2015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模拟试卷7.2015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练习试题8.2015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卷9.2016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考试试卷第一部分 识字写字(50分)一、读拼音写字。(12分)zhù yì zhī dào mǎ yǐ fēi cháng wàn hóng( ) ( ) ( ) ( ) ( )紫千( )hé xiù ( )风细雨 山清水( )二、比一比再组词。(8分)东( )画( )以( )跳( ) 冬( )话( )队( )桃( )三、写出同偏旁的字,(8分)门:( )( ) 辶:( )( ) 口:( )( ) 氵:( )( )四、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6分)长大(zhǎng cháng) 音乐(yua la) 着急(zhāo zhē) 背包(bēi bēi) 干活(gàn gān) 仿佛(fó fú)五、连一连,组成词。(3分)精 练 眼 碧 想 事睛 绿 彩 习 情 念六、想一想,连一连。(8分)圆圆的 春天 虚心 冷淡闷热的 荷叶 热情 虚伪动听的 天气 诚实 骄傲多彩的 歌声 胖 矮蓝蓝的 天空 高 瘦七、照样子,填量词。(5分)①个 ②面 ③双 ④条 ⑤张 ⑥把小猴子,开铺子。一(⑤)小桌子,两( )小椅子,三( )红领巾, 四( )小鞋子,五( )中队旗,六( )小杯子。第二部分 阅读积累(26分)八、 选一选,填一填。(6分)(他 她)1、( )是我的爸爸,( )是我的奶奶。(像 象)2、大( )的腿( )四根柱子。(座 坐)3、我( )在( )位上写作业。九、按照课文内容填空。(20分)1、牧( )骑( )牛,( )声振林樾。( )欲捕鸣蝉,忽然( )口( )。2、唱啊,跳啊,敬爱的( )( ),亲爱的( )( ),我们一起度过这( )( )的( )( )。3、我画了个( )( )的太阳,( )( )冬天。( )( )温暖着小朋友冻僵的手和( )。4、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伞。”小鱼儿在荷叶底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 )( )( )很美很美的( )( )。第三部分 阅读与说话(24分)十、读一读,做一做。(不会写的字可以写拼音)(一)过些日子,小灰兔把白菜吃完了,又到老山羊家里去要白菜。这时候,他看见小白兔挑着一担白菜,给老山羊送来了。小灰兔很奇怪,问道:“小白兔,你的菜是哪儿来的?”小白兔说:“是我自己种的。只有自己种的,才有吃不完的菜。”1、“挑(tiāo)”字共( )笔,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先查大写字母( )。2分2、小灰兔道老山羊家里去( ),小白兔给老山羊( )(2分)3、我想告诉小灰兔:“ ( ) ”(2分)(二)今天,妈妈带我们去市场,市场里的蔬菜可真多啊!有胖嘟嘟的豆芽,有红彤彤的萝卜,有圆滚滚的冬瓜,还有嫩生生的竹笋。妈妈拿起一根绿绿的、像弯弯的镰刀一样的蔬菜问我叫什么,我回答:“毛豆。”卖菜的阿姨笑着说:“这不是毛豆,是刀豆。”1、填一填:“我”认识的蔬菜有( ),有( ),有( ),还有( )。我不认识( ),把它说成是( )。(6分)2、写一写:我喜欢吃的水果看多了,有( ),( ),还有( )。(3分)十一、写话(10分)写几句话,不会写的写拼音。我喜欢小动物,特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上册语文春范文第3篇

一、结合课后练习,带动读写结合

现行语文教材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同一个专题,文章表达方式有所不同,教学中有计划地围绕单元学习专题,结合每篇课文特点进行写作练习。

例如,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芦花荡》以课文中有一段精彩地描写老头子的因没有圆满地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里,请找出这段话并细细体味,然后把第二天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老师就以此课设计《人物描写之心理描写》的作文。作文中可看这样的例子:桑娜拉开帐子,渔夫看见七个孩子并排安静地躺着,有两个浅黄色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他们呼吸均匀而平静……让学生揣摩此时丈夫、桑娜的心理。学生知道心理描写着能展示人物性格,同时阅读文中人物形象的体会也有一定的帮助。所以《芦花荡》中对二菱的心理描写非常到位。

二、抓住文章的“空白”进行练笔

课文中的“空白”是指课文中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简略,叙述描写留有余地的地方。这种“空白”往往存在于词、句、段、话中,为叙述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我们可借助教材中的内容,适时地引导学生推测、构思,以习作的形式把“空白”补充出来。这样既充分利用了手头教材,又借助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激发学生习作和灵感的欲望,有利于降低习作的难度。

例如,在教学《阿长和山海经》一课时,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山海经’,我给你买来了!”因此,我要求学生以《阿长买山海经的经过》为题,从人物的神态、语言、心理等方面进行想象,描写阿长买书的情形,从而获得了知识上融会贯通和感情上强烈共鸣的效果。

老师根据《芦花荡》课后练习题三:课文中有不少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如“明月清风的夜晚……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等,找出并抄下来,仔细体味,再仿写几句,写写你家乡的景物。设计《以景衬情之景物描写》的作文教学。

三、结合教材,仿写语段

仿写的特点在于“仿”。有一个样本,要求你仿照本材料的形式或内容,写出相同形式或内容的话。这与一般性的写作训练比较有一点的难读,难点是在“仿”的基础上写话,必须按照要求的角度去写,这不但考查了写作,还考查了阅读理解。对样本材料的内容没有比较深刻的感悟,或对其形式特点缺少真正的认识,或对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缺少深刻的感悟,都不能很好地完成仿写任务。

为了落实课标所规定的教学任务,人教课标版七致九年级语文教材设计了比较翔实的仿写练习体系。全套书共有16次练习,七年级上册4次,下册3次,八年级上、下各2次,九年级上册2次,下册3次。根据训练活动的密度部署,七年级要集中打好仿写训练的基础,八、九年级在巩固面前学习成果的基础上又设计了一些难度较大的练习,以求学生视野的开阔和能力的提升。梳理一下,教材仿写联系的角度大概有一些几个方面:仿写修辞的运用。八年级上册《杜甫诗三首》的练习就是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的仿写。《芦花荡》中有不少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如“明月清风的夜晚……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等,找出并抄下来,仔细体味,再仿写几句,写写你家乡的景物。八年级上册《芦花荡》是仿写人、景、物的写法写话或片段。下边,是我依据七至九年级课标教材整理出来的仿写训练体系,供大家参考。

七年级上册第11课《春》第三题,学习课文结尾的比喻句,写赞美春天的话。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夏感》第三题,模仿给出的写春、秋景色的句子写描写夏、冬景色的句子。七年级上册第24课《散文诗两首》第三题,学习借助某一具体形象抒感的写法写同样主题的诗歌或话。七年级下册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题,用上一系列的动词写话。七年级下册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第三题,学习课文写法描写同学的外貌特征。七年级下册第29课《马》第二题,学习本文的写法(作比较)描述一种小动物。八年级上册第2课《芦花荡》第三题,仿写课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八年级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的第一、二自然段。八年级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第三题,仿写对偶句子。八年级下册第5课《再塑生命》第三题,仿课文第三部分用对话的形式讨论具体问题的写法写话。八年级下册第10课《组歌》第二题,仿照课文运用第一人称借助艺术想象表达人生思考的写法写散文诗。九年级上册第3课《星星变奏曲》第三题,仿照“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期盼。九年下册第3课《祖国啊我亲爱的母亲》第三题,诗中所写的对象,有的有下句承接(如“老水牛”在“纺着疲惫的歌”),有些则没有下句承接(如“干瘪的稻穗”)。仿照课文,在下面这诗句后添加一句诗,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和谐一致。

1.我是干瘪的稻穗;

2.我是失修的路基;

3.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4.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5.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九年级下册第14课《变脸》第三题,剧中“帮腔人”由幕后唱到台前,替狗娃向水上漂求情。请你也以“帮腔人”的口吻,再写几句劝说水上漂的唱词。

四、学科整理,随时练笔

叶圣陶说过: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由此可见,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活动中,既丰富了生活,又陶冶了情操,更重要的是他们储存了七彩的写话素材,提供了练笔的机会。

1.以实践为契机,摄取生动素材

要是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就要指导学生去留意观察周围的任何事物。常常蕴含着许多写话的题材,但时常被学生所忽略,我们应紧密联系各个学科,及时发现其中的练笔契机,教会学生捕捉生活中的小浪花,进一步诱发写话灵感。由于学生有了真切的感受,写出的语言非常生动、有趣。学校的活动学生参与了我们就要求他们写点什么。我们每天都有《快乐故事》,学生记录的就是身边发生的事。

2.以活动为载体,积累生活经验

七年级上册语文春范文第4篇

小学语文课本中,还含有大量词组,理解掌握实非易事,尤其是期末的复习,令人生厌,学生体会不到“学而时习”的快乐,效果就不言而喻了。于是,我(本文第一作者)又想到并尝试将这凌乱的、大量的语言材料,也整理编成较上口的韵文。虽然难以对仗,但也力求有韵律感;也求意义关联、营造某种生活情境、建构某类形象——不过因材料与数量的受限,难免有些牵强。然而即便如此,却也利于记诵积累,而且立竿见影,多年来,用于各年段的复习,很受学生欢迎,可以寓教学于愉快之中。齐读吟诵,韵律鲜明,学生兴趣盎然,那琅琅书声,又仿佛回到了当年的私塾教育情境。进而我们还想,倘能组织专家编写这类韵文,附于教科书之后,以供师生复习之需,应该比孤立出现的现行生字表更有用。倘能编出融入现代百科知识的——类似《千字文》的韵文选入课本,帮助小学生更快地过识字关,这不仅对识文断字本身,即使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将会很有意义吧。

我们不揣浅陋,将二年级至六年级各分册所含绝大部分词组或原编韵文,整理或重组,编写成现在的韵文,愿陆续呈现(每册文中与文后出现的应掌握的几乎囊括在内,也有个别凑合的),诚望专家给予勘误指正,也许能给同仁以参考或者有所裨益,亦所发表之初衷。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四言之词组韵文

(一)风调雨顺,福满人间。天寒地冻,雪中送炭。龇牙咧嘴,不以为然。货真价实,问寒问暖。年年有余,平平安安。敲锣打鼓,喜闻乐见。家家户户,红红火火。欢天喜地,万家欢乐。兴高采烈,兴致勃勃。张灯结彩,团团围坐。

(二)天女散花,纷纷扬扬。除旧迎新,喜气洋洋。五湖四海,四面八方。欢声笑语,歌声荡漾。千古绝唱,不同凡响。吹吹打打,来来往往。白发苍苍,念念不忘。繁星满天,闪闪发光。推推搡搡,盲人摸象。恍然大悟,饱经沧桑。出生入死,身强力壮。地动山摇,血色刀光。三长两短,迎难而上。同甘共苦,意志坚强。转危为安,地久天长。万众一心,兴国安邦。

(三)冬去春来,鸟语花香。千姿百态,各式各样。叽叽喳喳,水秀山明。秋高气爽,万紫千红。五颜六色,恋恋不舍。下笔如神,不假思索。

(四)摆尾摇头,木已成舟。互不相让,争先恐后。各执己见,不可思议。结结巴巴,三言两语。有头无尾,三心二意。马马虎虎,甜言蜜语。有名无实,千言万语。实事求是,有气无力。后来居上,粗中有细。心领神会,一语中的。大有作为,惊天动地。

(五)深更半夜,刻苦钻研。飞蛾扑火,司空见惯。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全神贯注,旁若无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坚韧不拔,一鸣惊人。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四言之词组韵文

(一)精卫填海,开天。哪吒闹海,愚公移山。寒来暑去,四季交替。嫦娥奔月,夸父逐日。大禹治水,后羿射日。春回大地,莺飞草长。百花盛开,满园芬芳。环顾四周,东瞧西望。一枝独秀,红杏出墙。春色满园,春满人间。贪婪观望,晚霞满天。绿色环保,天高云淡。耳目一新,亲眼所见。目瞪口呆,刮目相看。香气扑鼻,引人入胜。千红万紫,百鸟齐鸣。风景胜地,举世闻名。擦肩而过,悠然自得。眉开眼笑,兴致勃勃。

(二)著书立说,杂乱无章。口若悬河,神采飞扬。心中有数,见多识广。鹤立鸡群,教学相长。传道授业,语重心长。疑惑不解,豁然开朗。津津有味,意味深长。恍然大悟,深入浅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爱不释手,手不释卷。

(三)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攻其不备,出其不意。顺流而下,长流不息。朝发夕至,一朝一夕。四海为家,赤手空拳。大显身手,一往无前。手疾眼快,勇往直前。不知不觉,转瞬之间。随心所欲,左右逢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一尘不染、两袖清风。安安静静,返老还童。表里如一,心想事成。叮叮咚咚,酣然入梦。丰功伟绩,受宠若惊。理直气壮,黑白分明。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首尾相接,前呼后应。大吃一惊,起死回生。纷纷出发,马到成功。功成身退,与众不同。善始善终,其乐融融。

(四)铺天盖地,蒙蒙细雨。滴滴答答,淅淅沥沥。雨后春笋,满眼新绿。密密麻麻,挨挨挤挤。不计其数,勃勃生机。

(五)标新立异,日新月异。格格不入,断章取义。结结巴巴,断断续续。心灰意冷,冷言冷语。冷眼旁观,惊讶不已。突如其来,比肩而立。摇摇晃晃,客客气气。走来走去,你推我挤。大摇大摆,逛来逛去。连蹦带跳,一跃而起。愁眉苦脸,变来变去。玩火自焚,一贫如洗。

(六)不可开交,七嘴八舌。先声夺人,哭笑不得。脱口而出,弄巧成拙。七上八下,非同小可。真相大白,惊慌失措。喜新厌旧,嘀嘀咕咕。有目共睹,掌上明珠。

七年级上册语文春范文第5篇

网络资源可以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和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面。特别是 “大语文观”的提出,要求语文教学要走出课堂,注重学生课内外知识的融会贯通。我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网络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网络实践中感悟,在生活应用中提高。我在教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后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就是我》,我让每个学生申请一个QQ号,在QQ空间里或者微博里写个人简介。同时让学生通过QQ空间或者微博,展示自己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及其相关图片。然后再通过“网络主题阅读”的形式,互相阅读QQ日记或者微博,这是它以原生态形式呈现,又保留了网络资源的特征,而且它的量十分丰富,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说话”“看文”的空间。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自由地在网络上搜寻个人简介的信息。这些东西不是教师有意识提供的,也没有专门的网络空间,而是对网络原生态资源的利用。网络可以集中一批网络资源供几十人同时阅读讨论,可以让学生学会便捷搜索所需信息,而不必要求学生花很多钱复印大量资料。这是一个“大语文观”下的充分扩展的课堂,犹如江河湖海,学生可以尽情游弋,可以超越自己、超越课本、超越时空界限。

二、自主、合作式的学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后是一次“漫游语文世界”的综合性学习。我在进行此次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大范围地得到搜集资料、整理信息、反馈交流、综合汇报等训练,我创设了网络环境。课前,学生按照兴趣爱好自己组成一个个学习小组,制定活动时间安排表,明确每个学生的活动项目和活动内容,把搜集有关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的音频节目、故事、趣闻的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人头上,让学生先查找和搜集所需资料的网站名称。老师将国家基础教育网中的“漫游语文世界”资料进行剪切,然后又融入老师搜集的优秀广告词和电视剧中的语文差错的视频资料,放到自己的博客里,然后整合为一个简单的、实用的学习课件。教学时,我将学生带入远程教育网络教室,让他们走入网络,首先浏览网页,按自己的任务对资料进行筛选、梳理,把同属一个类型的资料编在一起,然后将同一个小组的资料进行组合,以便编辑成册。然后,我将博客和课件中生动活泼的语文典型案例展示出来。最后,将各组编写的小册子(有封面设计、目录和插图等)在全班交流,进行评价。此次活动,学生编印了“集锦”“诗苑”“荟萃”等很有文采和诗意的集子。

三、多元化、交互式的学习

我在执教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后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时,为了让学生从视觉上去感受四季的五彩斑斓。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先为他们提供四季的影像文件让学生欣赏,再让学生通过网络搜集描写四季的诗词,再把描写四季的诗词与所欣赏到画面相配合,参加画面与诗词的配乐朗诵比赛。学生通过自己在网络中去查找、搜集、整理资料,了解了大自然的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体会到春的生机盎然;夏的热烈奔放;秋的硕果累累;冬的银装素裹。同时,朗读配有音乐,图片随着朗读速度切换。整个活动让学生从课堂走入大自然,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从而唤起美的情趣,拨动美的心弦,得到美的熏陶,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研究性的学习

网络环境的创设,能够面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只要去查阅资料,就能很快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仅如此,网络环境下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将其转变为研究性学习,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让研究性学习更加丰富、更加多彩。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运用了多种方法。他们先是自己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继而又转向解决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他们交流、讨论,他们合作、探究,他们共同解决问题,在这里,综合性学习已经变成了研究性学习,而且变成了一种新型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