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汽车市场分析

汽车市场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汽车市场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汽车市场分析

汽车市场分析范文第1篇

一些列的优惠政策,促进了我国汽车发展影响国外市场,特别是现在的世界贸易中,我们一可靠性能高,价格便宜颇有竞争力,而且根据我的调查,在多年前,我们国企的汽车,都害怕能否在世界中生存,让我们了解下我国市场竞争的能力。 

⑴原材料费用。我国大部分原材料费用,辅助材料、原材料、外购件材料,除外购件材料,我国都可以自给自足,但外购件进口导致国内汽车市场比国外价格高,以至于我国只好运用人世后进口原材料降格降低,致使汽车成本的影响消弱。 

⑵劳动力成本。我国成产方式与国外不同,是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的的企业,外企的生产力度上也大量使用工人,但外企劳动力成本比过期成本所占比例颇多。 

⑶技术费用。在技术含量较高处(公路管理、机场、高空坐夜车等),技术费用在制造成本中占一定的比例。 

⑷海关运输费用与进口外企,除进口关税外,运输保险费用和海关费用等,而其它在国内企业没有这比费用,这也是我们国企的优势所在。 

2我国汽车市场的存在问题 

2.1生产企业过散过多 

由于经济建设和高速公路建设,致使诸多企业粉粉进入厢式车、罐式车、自卸车和专用半挂车等为主的,汽车低中价值产品专业车的存在。 

2.2产品接口失衡,发展不均匀 

常用汽车货车、客车专用化程度提高,促进运输与作业质量的提高,我国虽然经过多年发展,虽有一部分生产规模,但汽车的重要部分,还是缺乏技术含量,需要转向与中性化、专用功能强。技术含量高的方向发展。 

2.3科技含量高的产品缺乏自出开发能力 

汽车是一种高技术产品,它从各领域的先进技术模块化,从而实现一定的特定功能,国外专用车产品基本上都采用汽车领域的相关先进技术,而过我汽车在产量上虽然有一定规模,但多数是低技术含量产品。 

2.4专用汽车市场的拓展受到一定限制 

随着国内外各大厂家不断采用新的生产技术,推出新的品种,我国专用汽车企业面临着较大压力。 

产品品种和规模方面,我国专用车生产品种与国外差距很大,产业技术水平方面和管理方面。企业包袱沉重,售后服务方面,我国更缺乏先进的管理制度;由于我国加入WTO后,参与国内市场竞争的国外专用汽车生产企业,提高其售后服务水平。但国外企业建立售后服务网络还需要一段时间,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必须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建立自己的售后服务网络,完善管理制度。 

3我国汽车市场发展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使国内外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虽然国产汽车和外产汽车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但也应该看到国产车的优势,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成本低廉,原材料也相对便宜,使得我国汽车成本比国外汽车成本价格更加优惠,国外汽车进入汽车市场还有一个认识和接受的过程,而我国占中国销售量80%以上的普通型汽车,适合中国的道路情况和消费水平。 

3.1建立专用车生产的新格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专用汽车企业必将经历一场联合重组的产业结构调整,重新合理配置我国专用车行业的内部人才、设备等资源,使过散过多的局面得以改善。 

3.2产品应向高技术、多品种方向发展 

运用平台技术,可以大大缩短专用车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充分提高产品的性能价格比,同时也能极大地减小制造难度,缩短制造周期,减少设计开发及采购和制造成本,行业管理必须尽快与国际接轨。 

3.3专用车人才市场加强 

在大力开展自营出口工作的同时,还要处理好自营与的关系,通过各种渠道打入国际市场,要注重培养一批懂得项目管理、能组织人员进行开发设计的项目开发管理人才。 

3.4专用汽车的定位 

根据国民经济的续修,制造特定专用车产品,生产一些新结果、价格地域而定,比较特别的车辆,多在专业汽车上下功夫。 

3.5专用汽车厂要与主机厂形成相互合作的关系 

由于专用车行业是依附在底盘制造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专用车又表现为批量小、品种多、科技含量高的特点,与主机厂有着密切的关系。 

汽车市场分析范文第2篇

“一高”:总需求恢复高速增长。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总需求呈先高后低、然后又高的态势。6、7月份,由于两次调高油价,市场曾短暂时间出现下滑;8月份又开始恢复高速增长。从总的数量来看,全年突破700万辆没有问题,是个高增长年。其中乘用车全年总量在420多万辆,同比增长30%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也是拉动2006年汽车高增长的主力。2006年我国汽车市场总规模将超过日本100万辆以上,位居世界第二位。

二高”:我国汽车进口由连续三年的低迷转为高增长。我国在加入WTO的第一年,汽车的进口量大幅增加;从2003年到2005年,进口量基本上增长比较少,一年增加约1万辆左右,增长率维持在6%-7%的水平。但是2006年我国汽车进口出现大幅度增长,仅1-9月份就增长了28.2%,是连续几年没有出现过的高增长。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国内总的市场需求转为高速增长;二是与我国汽车消费结构的升级有关,很多第一批买轿车的人现在开始买SUV了,而国内SUV产品的竞争力还不足,2006年进口车中有40%左右是SUV。

“三高”:2006年出口已是连续4年高速增长。2002年我国的出口量只有2万辆,之后每年大概翻一番,2003年是4.3万辆,2004年7.8万辆,2005年17.2万辆,2006年1-9月已达25.2万辆,全年估计出口量至少在35万辆左右。现在每个月的出口量4万辆左右,照此推算,2007年我国的出口量保守地估计也在50万辆。50万辆的出口规模,在全世界能排在前几名。

2007年中国汽车市场预测

一个基本的结论是:未来15年中国的乘用车市场会保持快速发展,需求年均增长率大体相当于GDP增长率的1.5倍。

这个判断主要是基于研究国际轿车市场发展趋势的一个值――R值(R值=车价/人均GDP)。当R值达到2-3时,即意味着这个国家的汽车开始大规模进入家庭,千人汽车保有量开始迅速提升,汽车市场开始进入成长期。

日本是在六十年代初R值达到3、韩国是在八十年代中期R值达到3,从此开始千人汽车保有量迅速提升。一般来讲,在R值等于3时,千人汽车保有量为15-20。不遵从这个R值规律的目前只有两个地区,一个是香港,一个是新加坡。他们的特点是面积狭小、人口众多,这样的地方是不能容忍汽车大规模进入家庭的。到现在为止,虽然GDP在他们那里已经达到1-2万美元,但是千人汽车普及率还是比较低的。我国大陆人口密度、国土面积都不是新加坡和香港的特征,所以我国大陆的汽车发展会遵从R值的规律。

从R值的公式知道,R值的变化是由价格和人均GDP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在未来10年内,我国的车价仍有下降的空间和压力,而人均GDP在“十一五”期间仍有年均8.5%的增长,因此价格和人均GDP这两个因素将同时朝着有利于R值快速降低的方向发展。

未来的车价仍会下降,但下降的幅度不会很大。这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判断:一是企业经济规模的扩大,2006年乘用车总量是400多万辆,至少五年以后会达到800万辆,因此平均每个企业的规模要翻一番;二是未来五年为我国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有的企业会变得更大,有的企业会萎缩,有的企业甚至会退出轿车生产领域。

汽车市场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企业员工;体检;性别;健康状况

DOI:10.14163/ki.11-5547/r.2015.30.216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 生活节奏加快, 工作压力大, 精神紧张, 作息时间不规律, 运动量减少等因素, 诸如超重、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在很多企业中逐年增高。《中国企业家》曾报道, 90.6%的企业家处于“过劳”状态, 被调查者中有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压者占23.08%。企业员工的健康状况如何, 作为企业主体的男性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女性人群健康状况存在的特点,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长春市某汽车生产企业2011年度参加健康体检2689例员工, 年龄20~60岁, 平均年龄(41.90±7.79)岁。

1. 2 方法 收集员工的体检资料, 包括检测血压、身高、体重、B超、心电图、生化指标检测、肝功能检测等。将员工按性别分成男、女性组, 男性组2066例, 女性组623例。分析体检结果异常检出率在男、女组间的分布特征。

1. 3 判定标准 高血糖:空腹血糖(FPG)≥ 6.1 mmol/L;高UA女>350 μmol/L、男>420 μmol/L;高血脂:甘油三脂≥l.7 mmol/L或(和)总胆固醇 ≥5. 2 mmol/L, 高ALT≥40 U/L;高血压: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 Hg, 继发性高血压除外;超重: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参加体检员工的一般情况 男性吸烟者1016例, 占男性例数的49.2%, 女性吸烟者4例, 占女性例数的0.6%, 男、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922, P =0.000

2. 2 体检结果的整体情况 体检结果异常检出率较高的依次为高血脂(50.7%)、超重(49.4%)、高血压(48.7%)等, 其次为脂肪沉积(27.8%)、高ALT(20.5%)、高血糖(20.3%)等。见表1。

2. 3 体检指标异常检出率在男女性组中分布情况 男性组体检指标异常检出率超过50%为高血脂(55.3%)、高血压(54.7%)、超重(53.9%);女性组体检指标异常检出率超过30%的为高血脂(35.3%)、超重(34.6%)。体检指标异常检出率中男性组高血脂、超重、高血压、脂肪沉积、高ALT、高血糖、高UA、脂肪肝的检出率高于女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 1 员工的性别构成特征 调查对象以男性居多, 男女比例接近3∶1, 该现象可能与汽车生产业的工作性质和工作需求有关,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被录用;相对也有更多的男性在选择所从事专业时会考虑汽车制造等相关的理工类。

3. 2 不同性别员工各类慢性病的分布情况 高血脂、超重、高血压、脂肪沉积、高ALT、高血糖、高UA、脂肪肝的发病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 与高应萍[1]的研究一致。可能与男性员工生活不规律、吸烟饮酒、饮食习惯差等因素有关[2]。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女性高于男性, 与任小平的报道一致[3]。本次调查女性心电图异常人群中ST-T改变者占74.1%, 年龄39~49岁, 可能与女性更年期有关[4]。

男女员工的疾病检出率前3位均包括了高血脂、超重、高血压, 说明高血脂、超重、高血压是影响该企业员工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 由以上危险因素引起的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检出率较高。据报道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对血脂水平有影响, 良好的饮食习惯、科学的膳食结构和适当运动对预防控制血脂有重要意义[5]。超重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危险因素[6], 为防治超重相关疾病, 就要从预防体重超标开始。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心、肾功能等病变的重要影响因素。高血脂、超重、高血压、脂肪肝、脂肪沉积、高血糖等慢性病相互影响, 互为因果, 互相促进;但也有个例报道显示, 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及饮食, 可彻底清除脂肪肝。脂肪肝属于可逆性疾病, 低糖低脂饮食, 合理的膳食结构, 良好的生活方式, 控制体重是预防脂肪肝的重要措施[7]。

近年, 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 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肿瘤是慢性病的前三位死因, 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卫生问题。据报道发达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75%, 以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为首;发展中国家占40%, 以癌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为主。这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是以不良生活方式、环境危险因素为主引起的一组疾病。该企业员工的体检结果与检出率在性别分布的特征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日常饮食上更多的摄入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社会交往更多的集中在餐饮中, 并融入很多的“烟酒文化”, 尤其是男性人群, 聚会和交友均离不开烟酒, 经常不能保证按时休息, 社交、加班导致没有充足的睡眠;同时交通方式多以驾车乘车为主, 休闲时间多以网络为主, 运动量的严重缺乏等是导致各种慢性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总之, 该企业调查人群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高血脂、高血压、超重检出率在男性人群中已超过50%, 有吸烟饮酒习惯的男性超过40%, 该人群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应引起高度重视。建议企业加强健康教育, 针对已检出慢性病人群制定和实施健康促进对策, 改善饮食结构, 减少或戒掉吸烟饮酒的习惯, 增加运动量,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拒绝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从而降低体重, 清除脂肪沉积、脂肪肝, 使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得到好转或改善, 提高该企业员工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高应萍. 职工健康体检的流行病学分析.湖北中医杂志, 2012, 34(10):22-23.

[2] 田新村, 刘敏, 刘观斌, 等. 14520例健康体检者体重指数与高血脂相关性分析.中国综合临床, 2011, 27(11):1215-1217.

[3] 任小平. 210例老年健康体检心电图分析.吉林医学, 2010, 31(27): 4798.

[4] 吴津龙, 杨进锋, 李莉, 等.更年期女性ST-T改变与心肌缺血诊断.中外健康文摘, 2011, 8(44):421-422.

[5] Cowbrough K. How dietary measures can help reduce unhealthy blood cholesterol levels. Prof Nurse, 2004, 20(4):33-35.

[6] 国际生命科学会中国办事处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成人体质指数分类的推荐意见简介.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1, 35(5): 349-359.

汽车市场分析范文第4篇

2006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达到720万辆,超过日本,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市场。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说法,汽车后市场所产生的利润,与相对的前市场比较,比例大约是7∶3。也就是说,在整个汽车产业链上,后市场产生的利润至少要超过前市场1倍以上。

一、行业现状及特点

1、行业的历史沿革

国内汽车后市场的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90-1996年,汽车后市场的开始阶段。消费客户为企事业单位为主的公务用车;第二阶段是1997-2006年,伴随国内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私家车数量的高速增长 ,国内汽车后市场进入高速成长阶段。

2、 市场规模

伴随汽车市场的发展,汽车后市场发展迅速。2005年,国内汽车用品行业产值达到420亿元,维修行业产值410亿元;到2010年,总规模预测超过1900亿元;

汽车后市场容量巨大,目前国内正式注册的汽车美容装饰维修厂家30余万家,经营汽车美容9000多家(不包括路边店)。并且汽车销售市场每年以30%速度递增;每台车售后服务金额约为车价的2倍。据国家统计得出。预计到2010年汽车销售量将达1150万辆,而从2007年开始,我国汽车后服务市场也经历较高的增长,罗兰贝格公司的一份报告指出,2010年这一规模将达1900亿元,汽车后市场容量巨大。

3、 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以处于汽车发展成熟期的美国市场来看,汽车后市场的四类细分产品市场:电器配件类、安康驾居类、养护维修类、美容装饰类将趋于整体上的平衡。我国处于汽车市场发展到成熟的过渡期。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中国人的消费热情将全面升级,汽车将成为人们生活品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即继家庭、公司之后成为人们最重要的第三生活空间即“流动的家”,与之相伴的必然是汽车个性化需求。在各产品细分市场上,安康驾居类、美容装饰类市场份额将有大幅度增长,其市场容量将与其它两类产品趋于平衡将是可以预见的。根据汽车发达国家的经验,汽车后市场的利润可占整个汽车产业利润总和的60%—70%左右。 汽车后市场的发展前景极具吸引力。

二、营销现状

1、 消费者日趋成熟,理性消费观念逐步形成。

以前由于车主对汽车用品认识不够,市场还处于不理性消费的市场,消费者也更多的注重价格,出现过“劣品驱逐良品”的畸形市场情形;目前,我国汽车业已经经历了初级阶段的消费懵懂期,广大车主在汽车行业的发展中也日渐成长。汽车后市场的黑幕不断被揭开,汽车业的规范虽然还处于无序的状态,但是随着消费者的日渐成熟,已经从过去单纯的注重价格到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的理性消费时期。

2、处于价格竞争阶段,市场利润普遍下降,行业面临重新洗牌。

汽车用品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间,技术、质量、服务还制约着生产厂家,很多厂家急功近利,由于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为了在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价格竞争力;甚至选择低档的零部件,使产品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在经济不景气环境下,车主也会擦亮眼睛辨别诚信商家,而摒弃那些以欺骗手段谋取暴利的商家。目前随着利润的下降,汽车后市场企业处于亏损和微利的状态中徘徊,那些实力不济、服务不好、没有长远眼光的企业,很可能会被淘汰掉。这也是整个行业的趋势使然,暴利行业的超额利润时代已经过去。

中国汽车后市场强大的势头以及发展趋势,丰厚的利润刺激着越来越多商家进军这一市场,然而因为市场本身还只处在初级阶段,市场不成熟,行业标准不规范,导致整个市场陷入一个尴尬的局面:

目前市场非常混乱,质量参差不齐,跟风、模仿较多,技术上及营销模式上无创新,企业整体上根本没有系统的规划。这导致目前做汽车后市场的公司及个体44%亏本,30%勉强温饱、22%赢利,另外4%出在亏本与温饱之间。短短20年,中国汽车后市场整个行业的利润率从原来的100%到60%,再到45%,逐渐缩水。整个汽车后市场正面临着新一轮的洗牌。

5、渠道为王、终端制胜的时代已经到来。

汽车用品生产厂家为了掌控终端而对渠道进行扁平化,批发市场将会慢慢萎缩,汽车用品批发商的地位将受到挑战,很多大型批发商陆续拆资建立零售改装店,如深圳皇马和哈尔滨信源建立“一站式服务”商场、元征连锁“A”店、沈阳新华和新天成都自建零售终端,许多家电企业以及汽车4S店也纷纷切入汽车用品行业,其他行业的先进的基于终端的先进营销经验将不断导入行业中。汽车用品已经从大流通大批发到直控零售终端的转化,新一轮的竞争即将开始。

三、主要存在的渠道问题

在目前,汽车后市场主要有五大渠道:(1)近年发展起来的汽车4S站;(2)传统大中型维修厂;(3)汽车维修路边店;(4)汽车专项服务店;(5)品牌快修美容装饰连锁店。

1、 渠道集中度低、渠道管理难度大且存在渠道整合的经营风险。

这五大渠道在面积大小,设备投资,人员素质,地点便利性,服务质量,服务时间和收费标准等方面各有千秋,在不同渠道中对于产品的利润需求、产品质量、服务要求等对生产企业有着不同要求,增大了渠道管理的难度,渠道冲突加剧,串货乱价管理难度加大。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市场始终会走向成熟和标准化,整合的趋势在所难免,加剧竞争的格局带来的是渠道动荡,再此过程中,生产企业将面临货款回收、渠道整合、开发成本等经营风险

可以预见: 逐步体系化、系统化、标准化的汽车4S站以及不断进入国内市场的国际知名快修保养美容连锁店凭借他们基于其诚信和服务以及规范的管理优势,必将成为两大主要渠道。

2、终端服务不规范

我国汽车服务市场的进入门槛低,出现了大量小规模的汽车服务企业。这些企业进入服务行业之初,只是看到了企业服务业的巨额利润,并没有真正考虑要在服务质量上下工夫,因此运作不规范、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设施不完备、服务不到位,与厂家缺乏有效的互动机制,缺乏必要的专业设备和技术支持,种种现实情况导致服务质量低劣,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部份维修企业的技术和操守问题更值得关注,至于汽车的安全、节能、配套服务等非常重要的环节则一带而过或避而不谈,消费者购买产品后,如遇到相关的质量问题,则大都投告无门在各种汽车消费者满意度调查中,维修技术不高和维修价格混乱是消费者反映最多的问题。

汽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种生活和人性的延伸。彰显个性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强烈,汽车服务不再局限于为消费者提供方便,更应该加入安全消费、文化消费、快乐消费的内容。但是目前我国专门从事售后服务的企业和部门,由于对汽车服务的概念、内容、标准的认识不深入、理解不充分,加之没能从为消费者服务的宗旨出发,服务标准缺失、服务种类较少而导致服务质量整体较差,更有部份服务商采用夸大(或掩盖)事实的手段甚至直接使用各种欺诈手段坑害消费者。

3、 渠道自身管理缺乏规范

在五大渠道中,即便是管理相对规范的4s店、 汽车连锁服务店也还处于成长初期。众多品牌基本处于尝试阶段,没有行会自律、缺乏归口管理,市场呈自发、松散、盲目发展的状态,网络建设的规范化程度,连锁总部的管理、控制、支持、服务能力不强,非常成功且具备真正连锁经营意义的全国性领导品牌还没有成长起来。时至今日没有一家企业能在汽车后市场行业中取得绝对的优势。所群雄混战各种小资本一统天下的局面。

四、“深度营销”理论在行业中导入解析

1 、深度营销简介

深度营销模式的本质是谋求企业营销价值链的系统协同效率,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在营销领域的竞争优势。强调在各区域市场与核心经销商、各类优秀终端、用户和其他物流、服务等相关者建立分工协同、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紧密性关系,打造以企业为主导的营销价值链。

深度营销强调以渠道为营销的核心,对产品、价格和促销进行结构化组(1P+3P),以深化客户关系为重点,构建企业主导的分销价值链;深度营销强调营销成败的关键在于终端能否有效的出货,渠道能否顺畅和整个分销链效率能否提升,其根本就是整合企业内外部价值链,以市场为核心,整合渠道,终端发力,拉动企业的研产销统一于争夺市场的系统解决方案形成。

可以说深度营销是以渠道策略为核心塑造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产品、价格、促销策略围绕渠道策略的动态变化而开展的一种营销模式,注重区域市场、核心经销商、终端网络和企业客户顾问四大相互作用的核心市场要素的协调和平衡。

2、汽车后市场深度营销的必要性

市场趋于成熟,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成为竞争的主要手段,企业的持续盈利模式无从确立是汽车后市场面临的营销困境。从产品入手,国内企业在资金实力,研发实力乃至时间成本上和国外企业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深度营销强调的以渠道价值链的整合为龙头,在取得现实销量的基础上,不断拉动企业整体研产销价值链的打造,不断拉动产品和品牌的建设,以取得“现实建利见效,未来具有意义”的战略意义,符合大多数国内企业的现实和未来需求的路径选择。

在成熟的市场上,低价策略的运用往往成为企业竞争的第一手段,而这种方式的核心驱动力来自高产品厂商批零差价形成的高渠道推力,短期内见效,但是有两个问题不能回避,一是低价策略在产品高同质化的前提下,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而策略趋同,进入相互厮杀的“恶性循环”;二是最后竞争结果多数企业进入微利状态下运营,无力进行技术研发的产品升级,竞争能力下降,甚至被逐出市场。

深度营销模式认为,同质化的竞争状态中营销优势的获得,更多是来源于企业和营销渠道成员所构建的经销商、分销商、终端纵向相互协同争夺消费者为核心的营销价值链,着眼于渠道各成员的长期的合作联盟和共赢互利,共同追求营销链的整体效率和整体的利益最大化。从汽车后市场渠道竞争格局来看,竞争性整合将是必然的趋势,只追求短期利益、产品高利润空间的渠道成员其长期竞争优势会随价格竞争的加剧而不断丧失;长期、持续、稳定的“合理利润型”渠道客户将有更为稳定的适应市场环境的能力,依托生产企业产品、品牌、服务模式逐步形成高终端覆盖率、物流配送、服务跟进、消费者信息收集反馈为核心的竞争优势。

汽车后市场消费者日趋成熟和专业化程度提高,终端急打造专家顾问型营销队伍。深度营销模式其核心动力来自队伍的能力,营销人员的职能不再是“接单、收款、泡大户”的简单职能,而是转化为“提供经营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的客户顾问。前文的分析指出:汽车后市场渠道的管理能力、终端的服务水平尚处于建立发展阶段。在此阶段营销人员的顾问性职能的发育尤为重要。

3、深度营销在行业中的应用

(1)在区域市场导入深度营销模式,形成区域市场优势后滚动复制。

集中优势资源,在区域市场上建立以渠道为核心的区域竞争优势,与产品、价格、促销策略相配合,在区域市场有效的打击和超越竞争对手是深度营销模式导入的第一步骤(如下图所示)。通过对核心经销商和核心终端的“精耕细作”农夫式的市场运作,在短期内能够见利见效,反哺产品开发、品牌建设、技术升级等;同时提炼出可以复制的营销管理模式,以及培育一批种子队伍,从而在其他市场上进行复制滚动发展,渐进式地使得企业进入战略和管理状态,在行业的整合中不断超越竞争对手。

我国汽车后市场处于发展到成熟的过渡时期,渠道的集中度不高,生产企业建立以渠道为核心的深度营销模式有以下要点:一是选择有远见的经销商作为核心经销商,行业渠道处于发展期且整合是必然的趋势,只有具备战略眼光的经销商才符合建立长期、共赢、互利的渠道合作关系,在经营理念上达成共识是合作的基础;二是经销商要具备相对规模的终端分销体系,掌控终端是深度营销的核心命题之一,是提升整个营销价值链的基础;三、合理的渠道结构,在高离散度的渠道结构下,要迅速的确立区域竞争优势,同时打击竞争对手,应该建立复合性的渠道结构,提高终端的出样数量,化解单一渠道带来的渠道整合风险。

(2)建立与深度营销体系相适应的营销管理模式,打造顾问型销售团队,提升营销价值链效率。

深度营销理论认为建立以渠道为核心竞争能力的营销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销售团队的类型。销售团队从单一的销售、回款职能转化为指导、帮助、促销、推广、服务等复合型职能的顾问型团队。我国汽车后市场处于转型期,消费者越来越成熟、正经历着由冲动型消费到理性消费的过渡时期,客观的市场环境也对销售人员的能力结构提出了转变的要求。

管理模式与销售团队的转型相适应,提升营销价值链的效率。销售团队职能的改变同时对于营销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与新的营销团队职能相配套的营销管理体系成为必然。深度营销体系要求对于企业的目标体系、计划预算体系、绩效薪酬体系进行一致性调整,同时对企业的业务流程、操作规范、岗位职能手册等进行修改、调整、甚至重现设计,形成与营销模式相适应的高效的营销管理体系。

同时企业必须整合企业内部价值链中研发、生产、营销、服务等各环节企业资源,实现前、后台协同响应市场竞争需求的一体化运作,不断巩固和加强主导地位,依托优势渠道资源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同时不断强化品牌的差异化塑造,形成渠道和品牌的良性互动关系,以谋求长期的竞争优势。

(3)基于客户合作生命周期,建立起高度忠诚、“准一体化”的渠道合作模式,从根本上确立高效的营销价值链竞争优势。

深度营销理论认为:基于渠道为核心营销竞争优势的确立,存在客户动态演变的过程;从根本上确立不可动摇的竞争优势,建立竞争壁垒,需要对渠道客户进行“合作生命周期管理”。按照营销业务不断深化的合作过程,核心客户的关系管理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开发期、试销磨合期、提升期、维护期。在不同时期,客户关系管理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开发期:强调合作理念、做事风格、合作前景等前瞻性诉求;试销磨合期:强调言出必行、诚信守诺、互惠互利等操作性诉求;提升期:强调深度合作、高层互通、相互包容等理解性诉求;维护期:强调相互信任、荣辱与共、最低交易损耗的战略性诉求。

汽车市场分析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汽车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入认,后,关秘降低和非关税壁垒逐步取消,尤其是服务贾易的开放,使我国汽车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文幸通过对汽牟行业市场竞争行为的分析,试图找出提高我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措施。

    一、价格竞争行为

    纵观我国汽车发展历史我们发现:1995年以前,汽车行业的竞争主要是非价格竞争,在产品质量和促销方式上采取差别化战略。依靠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加速新产品开发,快速占领市场。品种上,这一时期我国汽车产品发展最快,“缺重少轻”的局面得到缓解,并且轿车和微型车也有突破性进展。促销上,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建立汽车售后服务体系。1995年至今,汽车行业竞争进入新阶段,价格战屡屡发生以轿车为例1998年初上海大众率先降价,普桑降11. 2万元,其他厂商纷纷跟进在这次价格战中轿车价格平均下降15 % 0 2003年新年刚过,日新稚阁2.4,君威等主流厂商将中高档轿车价格下调,降价涉及zo多个品牌sd多种车型,平均降幅超过7%}到2004上半年,国产汽车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平均降幅达到9. 2%降幅最大的车型价格已比去年同期巨降25 %以上。有人预言:汽车行业正在重复彩电、手机行业的授辙

    二、进出口行为

    1992-2003年的12年间,我国共进口汽车190多万辆,相当于同期我国汽车产量的7.62%,,其中1994年以前,我国进汽车逐年增长1995年至1999年进口数量略有下降,2000年后又迅速增加。1995年至1999年间中国汽车产品进口数量逐年减少,是因为1995年以后,我国汽车产品种类发展较快,而这一时期国内汽车需求并未增长。2000年以后进口加快,是因为我国开始准备进人wi习,关税的降低和进口配额的增长,以及国内需求的不断扩大,使更多汽车产品涌人国内,成为持续增长的新起点0 20d3年作为加人wio后的第二年,整车进口数量达17.1万辆但进口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仅为3.76%0权威人士预测,几年后进口整车产品的闰内市场份额可能上升至id%-  5%国内外产品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出u方面2003年我国共生产汽车444.4万辆,而出日整车仅有4. ss万辆,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我国的汽车出口无论是与自己的产量相比,还是与邻近国家的出n量和比例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

    三、新产品开发行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在用降价手段打击竞争对手的同时也必须保证自己有合理的利润空间,因此,从长远来看,企业必须不断推出新产品以扩大产品差异,保持自己的竞争地位。2003年是我国汽车新产品上市较多的一年。各企业都把及时推出新产品作为抢占市场的重要手段,全年共推出各种汽车新产品(含改进型)达100余种,其中轿车产品最多.达60余种,平均每月都有儿种新产品面市。

    四、结构调整行为

    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国内汽车企业之间嗜l资的整车企业家、整车合资项目3家;汽车零部件合资企业10家;其他领域与汽车企业合资合作的企业有13家;资产重组企业27家。此外,合资与资产重组企业在合作的规模、产品的多样性及合作领域等方面与以往都有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1.合资厂家多且规模较以往更大。从国内合资企业规模看,无论是投资额还是合资双方的企业规模都较以往庞大。先从投资额看,2002年的合资企业投资额多在几千万元左右,上亿元的只有3家。2003年合资企业投资额上亿元的企业有8家。从合资双方企业规模看,合资重组以三大集团为中心,以国有企业为依托,具有较强的实力。

    2非汽车行业继续进人。2003年,大量非汽车行业通过联合重组行为进人汽车行业。如小鸭集团与中国重汽重组;新飞电器进人专用车领域备美的整合云南汽车工业;格林柯尔收购亚星客车;浙江华翔重组汀西富奇;三星奥柯斯人主沈阳双马;比亚迪收购秦川等。另外.民营企业也加人到汽车合资企业中来给汽车行业注人新的力量,也使汽车业的竞争日益激烈。

    3合资合作的领域更加宽泛。2003年国内合资企业的合作领域较以往更广泛,新增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与相关行业的合作、与保险公司及业的合作等。

    五、技术改造行为

    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各大集团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行为,表现为汽车工业投资额的逐年上升。我国汽车工业1995年以前投资增长较快,这是因为这一时期主要依靠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加速新产品开发,加速占领市场;1995 -2000年企业竞争方式多样化,广告和售后服务等手段在竞争中常被采用;2001年以后我国加人wto,为了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企业又开始加大投资,提高产品的工艺水平,试图缩短国产车与进口汽车的差距。然而中国汽车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仍然低于国外企业.2002年三大企业集团r&d费用共计4. 5亿美元,相当于福特(2000年)亿美元的1/150

    六、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我国汽车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人wt。后随着关税壁垒的进一步降低和进门配额的取消,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的国际竟争压力日益增加。因此.除了汽车工业自身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外,政府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支持和保护国内汽车产业的发恳。

    1.加快汽车行业组织结构的调整。鼓励支持优强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和吸收社会资本向产权多元化发展,利用社会存量调整产品结构,扩展产品系列。在重组中,既要打破地区界限,也要打破所有制界限;既要与外资合作,也要与内资合作。大企业不仅要做大,更要做强。通过行业战略性重组,培育2一3家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成为在竞争、开放条件下自主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中坚。

    2完善汽车售后服务体系。长期以来,我国对汽车售后服务重视不够,汽车服务领域对外开放程度很低,加入、nto后,汽车服务贸易将逐步对外开放,外资将逐步进人汽车销售、消费信贷、维修等服务领域,售后服务将成为汽车工业新的竞争点。为避免外资垄断我国汽车售后服务领域.增强企业竞争力,必须加大汽车服务领域的改革,积极引人新的销售理念,使售后服务成为国内汽车企业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