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写艺术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文题 题目是给论文取的名字。它是作者表达论文的特定思想内容、反映
研究范围和深度的最鲜明 、最精练的概括。也是最恰当、最简明的逻辑组合。是
读者认识全文的窗口。读者根据所阅 读的文题,即可决定是否需要阅读全文,既
需要起到画龙点睛、一语到破的作用。 如"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炎的疗效观?quot
;一文,是采用了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设计,具有 较大的学术意义。但题目未
反映设计科学、论证可靠的研究精华,显得有些平淡。若将其改 为"干扰素治疗慢
性肝炎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则提高了该篇论文的科学性与可信性。 因而,题
目一定要确切扼要。一般中文文题不超过20个字,英文文题不超过10个词,或100
个书写符号(包括间隔在内)。题目即可以是以目的和对象为主,也可以是方法、
结果或论点 为主,以文题和内容相符合为原则。文题有两忌:一是空泛,二是烦
琐。要避免使用笼统、 空洞、模棱两可、夸张、华而不实以及与同类论文相雷同
的字眼。此外,许多作者习惯于用 "研究"、"观察"、"体会"、"探讨"等词语,或
把病例数列出,如:"××例报告" 、"附××例观察"、"××例体会"等。其实,
除特殊情况外,这些一般都是不必要的。 另外,还应尽量少用副词,并且避免使
用系列论文的形式,如:"研究之一"、"研究之二 "等。 文题的格式还有几点要
注意:(1)尽可能不用简称、缩写词,若一定要用时,应以常用并含 义确切者为限
,如冠心病、DNA、CT、等。(2)10以下数字用汉字,10以上数字用阿拉伯字。 (3
)尽可能不用标点符号。
2作者姓名 作者署名的作用是对论文内容负有责任,也是便于读者与作者
联系交流,而且还是对作者的 尊重和应有的荣誉。此外也可以便于进行文献检索
、查阅。 作者的署名以及署名的顺序一定要慎重。在投稿时即应确定,并取得
本人同意,以避免论文 发表后引起纠纷。署名者不可太多,必须是参加全部工作
或部分工作,或参加论文撰写,对 本文内容能负责并能进行答辩者。而有些部分
工作参与者,或负责某一项的实验的测试人员 等,可列入文末的致谢中。署名的
顺序应按对本文的大小排列,第一作者必须是论文的主要 负责人。作业业务领导
人只有确实参加本项工作,才能列为作者之一。 集体署名只有在特殊的一些情
况下才能使用。但必须在文末着名执笔者或整理者。学位论文 作者的署名,研究
生列前,指导导师在其后。在国内外发行的期刊上时,作者工作 单位的
名称应译成英文,作者姓名要写成汉语拼音。
3摘要 一般是要排列在正文开始之前,而且具有相对独立性,可单独引用
。摘要的作用一则可以使 读者确切的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以决定是否需要阅读
全文;二则也为情报检索人员的检索 工作提供方便。因此,摘要的内容要求高度
浓缩,要准确、简练、完整地介绍论文研究的" 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结构式
的四要素)。摘要胁挥α芯倮ぁ⑼肌⒈怼a href=//huaxue.7139.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化学结构?、表达式等非文字性资料,
也不应自作评价。此外,摘要应以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 、"作者"等主语。
一般中文的摘要为150~250字,英文摘要相对具体些(400个实词)。
4关键词 丶视殖浦魈獯剩俏挥谡螅冱a href=///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论文中起关键作用的、贮BR> 钅芩得魑侍獾摹⒋砺畚? 特征的名词或词组。它通常来自于题目,也可以从论文
中挑选。一般每篇论文要求2~5个关 键词。每个关键词都可以作为检索论文的信
息,若选择不当,会影响他人的检索效果。医学 上现在客观存在美国《医学索引
》(Index Medicus)的医学主题词表(Medical Subject Head ings,MeSH)最新版作
为规范,亦可参考中国医学科学院情报研究所翻译地英汉对照《医学主 题词注释
字顺表》。非主题词表的关键词为自由词,只有必要时,才可排列于最后。有些新
词也可选用几个直接相关的主题词进行搭配。
5正文
(1)前言 这是论文的开头部分,要求以简洁的文字叙述该研究的背景(历史
)与动态(现状),前人或本 人以前与之有关的主要研究工作或论点,以及要求解决
的问题,欲达到的目的和研究的价值 与意义。前言一定要切题,不要将其他的,
诸如方法、结果、及讨论放入前言。
(2)材料与方法 是执行科研的关键部分,事关研究的质量。目的是交代被考
察的对象与特征,以及实验及测 定的方法和过程。 根据科研内容以及期刊的要
求,也可以改称为"病例选择"、"临床资料"、"研究对象" 等。 在实验研究中,
应注意交代: 实验对象:包括人和动物的选择标准(如年龄)与特征(如性别);
实验方法:主要是仪器设备、试剂的规格与来源、操作方法等; 分组方法:
对照组、实验组等,是否随机; 观察方法:观察指标及记录方法; 出现的问
题及采用的方法; 实验程序:数据的获得过程。 在临床疗效观察中,应注意交
代: 病例选择标准:诊断与分型标准(如Ⅱ型糖尿病); 病例一般标准:病情
、临床分型、传染病史、过去治疗史; 随机分组情况; 治疗方法:药物剂量
、剂型、用药途径、疗程等; 疗效观察项目: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
疗效标准:痊愈、显效、好转、缓解、部分缓解、完全缓解、无效或死亡。 此
外,对于实验方法,若为规方法或重复前人的方法,只需要注明文出处即可,而对
于创 新方法要详细的具体叙述。此外,为了防止偏倚或混杂等因素的干扰,凡采
用了预防或排除 处理的措施者(如排除PCA患者应用度冷丁),需予交代。而采用的
统计学分析方法、软件等 也是必须要交代的内容。
(3)结果 将调查及观察所得的全部原始资料集中,进行综合分析,即可获得
科研工作的结果。在处理 这些原始资料时,应客观的、实事求是、随机的加以分
析,不应有意无意的加以挑选。对于 临床研究,各组病例的数目应吻合一致。各
种研究结果应注明统计学的差别与意义。 所有的结果项目均应围绕研究的主题
,要有逻辑、有层次的一一罗列;与主题无关的不宜全 部列出。在结果还应将图
表与文字配合应用,三者内容不应该重复,且以文字为主。凡文字 可以说清的,
一、艺术教育与和谐人格
人格,是指个体在适应他人、自然、社会环境与事物时所显现出不同于他人的性格,是行为的方向标。人的和谐首先是人格的和谐,只有具备和谐人格的人,潜能才有望自由、充分的发展,创造力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能量社会化。而艺术教育对人格的优化、激进即和谐作用早已在实践中被证实。33岁的麦克阿瑟奖金获得者罗伯特•鲁特•伯恩斯坦曾经研究了150位科学家的传记,他发现几乎所有的大科学家、发明巨匠,都同时是诗人、提琴手、作家或者业余画家。由此他认为:“在教育过程中,任何放任自流的教育、凭受教育者从个人爱好出发的教育或者不包括艺术在内的教育,都不是完美的教育。艺术教育犹如给心灵加上了眼睛,给理想增添了翅膀,否则,学生们只能置身于混沌的世界而一筹莫展”。由于生命存在的有限性,人类会对终极产生不安和焦虑;由于社会激烈竞争状态的存续,又会导致人类情感、道德的懈怠和软化,它们都是造成人格危机的温床,都是人类人格危机蔓延的加动力。对此,佛洛伊德认为,美是欲望之升华,艺术不仅是人们脱离现实的压抑和束缚的避风港,而且为人本能欲望的满足与宣泄提供了一条合理升华的途径。因为艺术是人本质对象化的主要方式,是对人高尚的生命及精神的再现和弘扬,当人本质的艺术美进入艺术审美视野时,艺术审美所引发的积极情感就是对人的现实本性即和谐、理想人格的体验和肯定。西方美育之父席勒则把人的生命状态分为三种:自然人、审美人和道德人,在他看来,道德的人不能产生于自然状态,只能由审美的人中胜出,即要成为一个道德的人,首先必须成为审美的人。中国近代教育史中记载,先生就曾经将美育纳入国家教育方针中,他当时极力提倡“以美育代宗教”来实现道德教育及人格培养的目的。戏剧理论家狄德罗更有一句名言:“只有在戏剧的池座里,好人与坏人的眼泪交融在一起”。美育的核心内容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就是通过艺术形象本身及创造性、理想化、多元化的教育过程,在对人情感的引导及净化、道德品质的粘补及修正和心理平衡能力的积累及提高的同时,促进受教育者健康即和谐人格的养成。人格是内在力量的持久组织,它能帮助一个人决定任何情形下的反映,并同行为保持一致,由此,我们可以把“持久性”和“一致性”看作是人格的基本特征。艺术教育过程和艺术本身对人情感的震撼不仅体现在当时的审美愉悦中,更重要的是它会伴随审美者的感受记忆融入道德成分里,逐渐在审美者的感性中消融、历练,在潜移默化中积蓄成人的审美心理因素,进而在形成真善美的价值取向的同时,最终达到左右人的精神气质及规范人格的目的。从一位波兰钢琴家回忆录改编的电影《钢琴师》中我们看到,那位犹太钢琴家虽面临二战时期种族灭绝的考验,但他却泰然自若的坚持用手指虚拟演奏,心境在无声的音乐中定格并坚守,心中的音乐帮助他战胜了困境和死亡。而“形象”、超然并和着灵性的钢琴音乐,也同时唤醒了那位冷酷的德国军官沉睡、麻木的人性。在犹太艺术家和凶残的德国军官之间,发生着音乐与屠刀的搏斗、天使与野兽的较量,最终,是钢琴和音乐的力量战胜了绝望、复苏了人性。德国哲学大师谢林说:“只有艺术和审美的创造,才是唯一战胜生命焦虑的力量和对生命的最终慰藉”,而这种力量和慰藉所产生的结果,会经常超出人们的想象和意料。由此,从人格的持久性和一致性特征出发,艺术素质一旦深入人心即内化,它将对人性即人格起着普遍及恒久的支持作用。善是美的前提,美是真和善的具体表现。事实证明,艺术教育即审美过程中所体验和积蓄的艺术本质化的情感,的确是激发人们心灵深处自觉追求真善美及历练人格的理想营养源,因此,在艺术中追求人格的道德境界和在道德中追求人格的艺术境界,应是通达人格美育即人格和谐的重要途径。
二、艺术教育与和谐交流
人类主要依赖人际交流沟通、存续和发展,社会心理学家把人际交流分为“双向交流”和“信息传递”两种形式。后者的单向性和非对称性,只能使接受者作为客体被动接受主体发出的信息。而前者的平等性,则开发和调动了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意识,使双方在相互碰撞下,达到交换思想、沟通情感、开拓思维即和谐交流之目的。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或者心灵与艺术之间,由于他们既具备双向交流的基本条件———双方,又进行着彼此主观能动意识的碰撞,所以,应是社会心理学家眼中的“双向交流”。但他们不是普通的程式化、被动式的人际交往,而是在艺术形态的激发和感召下,心灵与心灵之间、心灵与艺术之间相互碰撞后的下意识自觉沟通。这种各自主观能动意识有感而发的、无功利的和真实的沟通,在艺术“为美”本质的浇灌和给予中,必然产生人心向善的结果即人我和谐的交流。艺术教育的主体形式是“课程教授”与“创作展示”,它们的核心是艺术传播与艺术接受。“课程教授”中的教授者、接受者(学生)之间与“创作展示”中的艺术家、接受者(观众)之间,前者是将艺术作为授课内容教授给他人,后者则是通过艺术创作展示助人接受。虽然二者的传播和接受形式不同,但都是人际交流形式中典型的“双向交流”,它们的传播宗旨皆是传道解惑。就艺术形态本身而言,它的自然、和谐及本质的美,往往使交流者之间即心灵与艺术之间、心灵与心灵之间,永远处在主观彼此下意识的感应、欣赏及愉悦的积极状态中,这自然形成了心灵与艺术之间、心灵与心灵之间忘我、平等、主动的和谐交流,这种潜在的、下意识的审美交流特性,对人的深层心灵沟通起着积极的不可替代之作用。法国作家缪塞在谈创作体验时说:“当作家在书写的时候,是心在说话、在、在融化,是心在舒展、在流露、在呼吸”。海明威也曾形象地将艺术创作中的审美体验和审美交流比做人与作品在“恋爱”,说“犹如你已经向你所爱的人倾诉爱情一样”。先生则说:“食物之入我口者,不能兼果他人之腹;衣服之在我身者,不能兼供他人之温;以其非普遍性也,美则不然”。他认为,以人对美的普遍认同感和美自身的超功利性,下意识的审美结论尽可超越利害,融合人我。当人们随着艺术的教授、展示过程的引导而进入自由、广阔的想象空间时,艺术家、艺术形象、艺术接受者之间便下意识架起了心灵沟通与内在自我交流的桥梁,由此,便自然产生了在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传播者与传播者之间及接受者与接受者之间自然的感情传递和呼应,他们在艺术与心灵的共鸣与下意识的主动交流中,各自实现着对文化及精神实质的判断和理解,即在内心深处本能的实现着“和而不同”的、自觉的和谐交流。在艺术教育活动中,除了艺术传播者和艺术接受者之间的双向交流外,他们各自还处于多方的即彼此兼具的艺术审美交流中。以艺术传播者为例,他们的创作过程,是建立在经历了对人类灵魂的探索和对群体内在律动的窥视之上的,正如诗人荣格所言:“每一位诗人都为千万人道出了心声,为其时代意识观念的变化说出了预言……”。也就是说,诗人只有在接受了(多方)“千万人的心声”和“时代意识观念的变化”的信息,并且与他们沟通和交流,才能赢得优秀艺术作品,就此,艺术传播者已同是艺术接受者。又以艺术接受者为例,在艺术诸因素对其意识及感官、视觉的冲击下,艺术接受者们一会儿置身于作品的人物、情节及环境中,一会儿又徘徊在现实生活里。对此,艺术心理学家维尔茨基是这样描述的:“读者从两个方面观察悲剧:一方面,他通过哈姆雷特的眼睛察看一切;另一方面,他用自己的眼睛察看哈姆雷特,所以,每个观众既是哈姆雷特,又是他的观察者……”。有人把观众即艺术接受者上述的“里出外进”现象称为艺术的表演性,即如台下的艺术接受者,一直都下意识的在观众与舞台形象(表演者和剧中人物)———艺术传播者之间摇摆、重叠。就艺术传播者和艺术接受者而言,除了彼此双向交流外,这种多方的即彼此兼具的深层沟通和审美交流,往往是二者到达理想艺术境界的重要条件。这种超越语言信息传递的、以同一场景与同一情感体验生成的高级心理对话与沟通,在艺术传播者与艺术接受者同在社会、历史、人生、艺术家、作品等之间充分游走至感悟中,在艺术形态本身的超功利境界中,在心灵与艺术之间“为美”因素的碰撞中,定以各自的自觉交流形式赢得人类所追求、需要的美及和谐。从心理学角度看,当人们进入艺术境界时,伴随审美体验的提升,来自外界的干扰逐渐隐退,审美主体随之进入趋向平衡的审美心理场,此时,心理的各种负重、压抑、焦虑得到化解和消释,取而代之的是艺术审美进入的主要标志———情感的净化,而情感的净化则是对人情绪宣泄的极大超越,这种超越可以使人平衡精神、疏导思虑、提升境界,进而实现在个体心理和谐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及群体的和谐交流。
三、结论
《梅石图》为吴昌硕初入海上画派的写意小作,颇能窥见其随性无拘的灵巧笔法。该作为立轴小品,以粗笔轻勾为主、细笔淡划为辅,粗细双笔均为没骨挥洒。作者先自接近画面底部右下侧以意笔中锋轻勾而出一条梅花主枝,笔法游走随性爽利,线条由粗浓自然转为细淡,寒梅昂立的挺拔枝干遂跃然纸上。而在主枝左侧,作者则又以较为疏淡的意笔中锋快速轻划出一块斜矮的山石,笔法浑醇流畅,与其右侧深浓笔法的梅花主枝形成鲜明比照,更显梅花主枝的洒然之姿。而在山石之后,作者以细笔逆锋自下而上轻划出两条纤细的梅枝,用笔随意不滞,线条轻柔畅快,自有一种飒飒摇曳的潇洒之感,也与其旁的粗茁梅枝互相映衬。而对于梅枝之上的花瓣描摹,则为统一的没骨点划,作者以轻柔的意笔拖锋快速点出数朵纤小梅瓣,再以意笔中锋四散快划出梅瓣上的花药与花丝,寒梅疏影的幽馨之气扑面而来。《绿梅图》与《梅石图》作于同一时期,此图更注重疏淡意笔的随性勾描,作者先在画面底部斜向东北偏右的方向以没骨法起笔,以细笔中锋快速勾划出一株曲折纤细的绿梅主枝,接着以细笔中锋快速轻划出其若干分桠,用笔统一表现得淡弱自如,梅枝倾斜而生,似在迎风摇曳。在绿梅主枝左侧,作者以细笔逆锋轻划出一株新发小枝,用笔略显韧力,再以细笔侧锋快速勾划出小枝之上的若干分桠,用笔也多随性凝练,使得小枝更显挺拔茁壮的昂立之态。而在小枝的右侧枝桠以及主枝的左上侧枝桠处,作者又以细笔中锋极为轻快圆润地勾描出密集分布的绿色梅瓣,用笔轻盈浑化,线丝连贯自如,使人顿觉梅瓣幽然自洁,一派清谧淡逸的怡美之感扑面而生。与《绿梅图》和《梅石图》相互辉映的《红梅图》为吴昌硕随性无拘的没骨用笔的大成妙品,该作笔法更为酣畅淋漓,粗细勾划游走纵横,浓淡点描盈润自如。作者先以深浓的意笔粗线侧锋起笔,自画面底部右侧斜向西北勾划出一株粗茁红梅主干,用笔浑厚绵醇却轻快潇洒,毫无拖沓呆滞之感。再以细笔中锋分别在画面右侧偏上处快速斜划出两条红梅分枝,用笔则轻疏凝练,与红梅主干相映成趣。接着作者又以细笔逆锋统一勾划出主干与分枝之上的繁多枝条,用笔轻盈流畅、疏淡柔练,花树葳蕤的盎然之姿袭人而来。最后作者以柔润的细笔中锋没骨法快速勾描出数十朵娇艳明妍的鲜红梅瓣,轻快圆润、盈盈洒逸,只觉梅影扶疏、暗香浮动,令人顿有清歌吟咏、踏雪玩赏之感。
二、自然野趣妙构图
构图章法历来是写意一派丹青勾勒的关键环节,海上画派讲求“以今人之目见今时之物,引其入图,巧分吴昌硕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风格浅析焦海龙摘要:吴昌硕的写意花鸟画奇纵潇洒而又化古融西,用笔随性无拘、构图自然野趣、用色明妍秾丽,粗浑幽绝、朴拙天然的艺术风格卓尔不群、新异高古。本文以吴昌硕的代表性写意花鸟画为品鉴对象,分别从笔法运用、构图设计、设色表现三个方面对其艺术风格进行了全面探析。关键词:吴昌硕;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美术研究置、妙映照之间自有韵趣”,注重构图布局的自然真实而又变化出新。吴昌硕出身寻常农家,早年清苦颠簸、奔波为生,对于民间社会的诸多事物皆有细致入微的观察,这也为其以后的写意花鸟的构图设计积累了丰厚的素材。吴昌硕的写意花鸟画多以自然无奇的所见之物进行构图,常以纵横错落置放、一线交叉堆叠等多种手法进行设计处理,这也使得其写意花鸟画充满了自然野趣的构图特色。《端阳果物图》是吴昌硕于上海朱家角小住期间所作的立轴小作,将桃子、李子、石榴、瓶花等端午节时令果物自然随意地堆放在一果篮之中,极具朴实浓郁的农家野逸之趣。该作采用了纵堆为主、横叠为辅、一线交汇的构图手法,作者先在画面右侧偏中的位置快速勾划出一只斜放的竹篾果篮,果篮篮框呈拱形高高突起,向前倾斜的左侧篮框纵向将画面自然切割为左右两个部分。在左侧的画面底部,作者快速轻勾出一条粗茁翠绿的自果篮中伸出的桃枝,桃枝碧叶以桃枝主干为中线斜向下伸散,而在碧叶之间,又轻点出四五枚鲜嫩饱满的粉桃,其中四枚肥硕桃子呈纵向一线排列,着实喜人。在四枚桃子之上,作者又轻快点划出一条自果篮之中斜横向伸出的李子枝桠,李子绿叶也以其主干枝条为中线四散伸出,在绿叶之间,作者则勾点出五六个透红鲜嫩的李子果,其中有五个也大致呈现横向一线排列,与其下的四枚横向排列的桃子相互映衬。而在以向前倾斜的左侧篮框为中心的画面右侧,作者则快速轻点出一条纤细翠绿的纵向斜出的石榴枝,在石榴枝之上则斜横向排列着两枚颗粒饱满的石榴果,又与其西南侧的桃子、李子形成呼应。而在石榴果之后,作者则又轻划出自果篮中斜纵向伸出的三两条瓶花花枝,这三两花枝又与纵向突起的果篮篮框形成比照,从花枝之上的粉瓣则呈现斜横向的四散姿态,与斜纵向的花枝自成映照。品赏之下,佳节喜至,鲜果满篮,农家野趣,怡然自乐。《秋容图》为吴昌硕耋耄之年的立轴小品,描绘了秋日高爽、菊容灿然的清丽之色,作者自题“秋容不一,其英可餐,纵笔为图,自觉野淡”。该作采用了横向错落堆叠、纵向一线交叉的构图布局,作者先在画面右侧偏下自东南向西北斜纵纵向轻划出三两稀疏的篱落,在篱落之后,轻勾出一株同样倾斜走向的翠绿纤细菊枝,然后再以菊枝为中线轻描出一团纵横交错的密集菊叶,与篱落、菊枝的斜纵向形成比照,霜菊傲绽之态摇曳跃然而出。而在篱落左侧,作者则轻划出一大团翠叶繁密、细丝纷然的菊丛,翠叶与菊丝整体呈斜横向一线排列,与其东北方向、篱落之后的斜纵向纤细菊枝遥相呼应,一缕生机盎然、凌霜粲绽的清容之气袭人而来。
三、明妍秾丽精设色
在线交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基于因特网环境下的电子商务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支付环节的安全性是电子商务所关注的焦点。SET协议为使用信用卡进行在线交易的行为提供了安全规范。
一、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威胁与安全需求
1.安全威胁。电子商务交易的各环节中,容易受到以下的安全威胁,这些安全威胁通常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一是信息的窃取与篡改,即网络上明文传输的数据被入侵者截获并破译之后,进行非法篡改、删除或插入,使信息的完整性遭受破坏。二是信息的假冒,即网络恶意攻击者通过冒充合法用户或者模拟虚假信息来实施欺诈行为。
2.安全需求。与安全威胁相对应,电子商务交易过程有以下的安全需求,分别是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电子商务信息的保密性,指的是在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中,交易过程中的有关商务信息必须在相应的保密规范限定之下传输和访问。电子商务信息的完整性,指的是交易双方的信息不能被非法篡改和破坏。电子商务信息的不可抵赖性,指的是避免发生交易中的某一方在进行某种交易行为之后,否认自己曾经进行过该商务行为;或者某一方否认自己曾经接收到对方发出的交易信息。
二、SET交易安全模式分析
1.SET概述。SET是安全电子交易(SecureElectronicTransaction)的简称。其开发者是Visa和MasterCard两大信用卡公司,开发目的是为满足电子商务用户与商家之间在交易的支付阶段使用信用卡的安全性。
SET是一种基于信息流的安全协议,其目的是保证在用户、商家和银行之间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之下进行安全可靠的信用卡交易。它的出现,使从前只能在银行之间进行的电子货币交易行为范围扩展到了普通用户的个人电脑领域。
2.SET核心机制。SET的技术核心是认证与加密,包括公开密匙加密、电子数字签名、电子信封、电子安全证书等。以加密技术为核心,结合其他技术体制,满足用户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的保密性、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等安全需求。下面简要描述一下SET的主要安全措施。
(1)电子数字签名技术。这种方式结合了私钥和公钥体制,采用安全性高、管理方便的RSA算法,交易数据的发出者先将数据用私钥加密,而数据抵达接收方后,用发送者的公钥对数据进行解密还原。一个私钥严格关联着一个公钥,因此,数据发出者的信息只能被相应的接收者收到。这种方式是的发送方无法抵赖自己曾经发出过的交易数据信息。
(2)电子信封技术。交易信息数据的发出者将所发的信息用DES加密,然后再使用接收者的公钥把DES的对称密钥加密,这个过程叫做给信息加了电子数字信封。随后,交易信息的发出者将DES加密交易数据和电子信封本身一起发给交易数据的信息接收者。对方收到这些数据之后,用其自己的公钥打开电子信封,还原出发送者的DES对称密钥,接着用这个对称密钥去还原交易数据。这就确保了只有用交易信息接收者的密钥才可以查看电子信封,因此解接收者的身份就可以确定。
3.SET交易流程。
(1)交易流程的参与角色。基于SET安全协议的网络电子商务交易流程,几乎完全等同于现实物理世界的交易过程,唯一的不同点是交易发生环境为因特网。SET电子商务共有五个角色的参与:信用卡持有者、信用卡发放者、商家、支付网关、收款银行。①信用卡持有者:即电子商务交易中的持有信用卡的买主,使用基于SET安全协议的电子钱包。②信用卡发放者:为信用卡持有者提供电子钱包的机构,属于金融机构。其功能包括为信用卡持有者开户并且发放支付卡,即提供网络交易中买主对信用卡的申请与消费的管理。③商家:提供网络上的商店,将货品详细资料用某种形式在网络上提交给买主挑选。④支付网关:属于电子商务交易时的第三方。用于处理电子交易时的支付数据以及买主的支付请求。⑤收款银行:为电子商务交易双方建立相关账户,同时也担负着信用卡的认证等功能。
1.1过程数据链路层接口1)数据集上层协议通过LPI访问通信存储器中的过程数据,LPI提供链路层端口初始化,包括数据集的读写以及同步操作等功能的原语。LPI规定了数据集的访问。在一个设备内,数据集由其数据集标识符(DS_Name)来识别。DS_Name由4位的通信存储器标志(traffic_store_id)和12位的端口地址(port_address)组成。2)LPI原语及调用流程链路层上各个原语及其先后调用关系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进行通信前,发送者侧和用户侧需要对链路层进行初始化(lp_init),然后调用原语ds_subscribe来预订一个用于同步的数据集。接着者调用原语lp_put_dataset将数据集写入相应的通信存储器中,在进行此操作时,需要解析DS_Name。当数据集通过了物理层发送完成后,用户通过调用原语lp_get_dataset将数据集从通信存储器中取出。这样就完成了数据集的发送和接收。最后双方共同调用原语ds_desubscribe,从预定表中移去用于同步的数据集。
1.2过程变量应用层接口1)过程变量标识符在一个设备内,过程变量由其所在的数据集(DS_Name)和其在数据集中的位偏移量(Var_Offset)来标识[6]。通过总线传送时,过程变量由逻辑地址和被传送的数据集的位偏移量来识别。2)AVI原语应用变量接口AVI定义了变量提供给总线的服务。应用变量接口原语只访问通信存储器的端口,并没有触发总线的通信。在应用变量接口中,过程变量是单个访问的,属于数据集的一部分。为了提高传输效率,属于同一个数据集的过程变量作为一个坚固的整体进行传送和存储。过程变量和其所在数据集的刷新定时器一起在一次不可分割的操作中获取[7]。应用变量接口AVI原语分为3类:单个变量访问,集合访问,群集访问。
2过程数据通信设计思路
2.1过程数据链路层的设计
2.1.1过程数据链路层数据结构设计在链路层传输的数据属于数据集的一部分,数据集由其DS_Name来标识。
2.1.2过程数据链路层接口函数设计此函数用于实现过程数据模块的初始化功能。首先,读取配置文件建立相应的端口属性表来建立初值。然后进行差错判断,分为通信存储器标识和端口地址的判断,如果超出了系统设定的最大值,那么初始化过程失败。只有在以上条件为真的情况下,才初始化强制变量表和数据集预定表。2)过程“lp_put_dataset”此函数用于数据集的发送,从应用拷贝一个数据集到通信存储器中的端口。首先,要对输入参数的合法性进行检查,主要是对通信存储器和端口地址进行检查,判断是否在系统设定的范围内。在完成参数检查后,开始进行数据的发送,将数据拷入相应的端口中,同时,前一次的数据集将被覆盖。3)过程“lp_get_dataset”此函数用于接收数据集,即从端口拷贝一个数据集和其刷新定时器到应用层。首先,要检查输入参数的合法性,分别是对通信存储器标识和端口地址的值的判断。然后,根据相应的端口属性表,将端口中的数据集和刷新定时器拷贝到应用提供的内存中。
2.2过程变量应用层的设计
2.2.1过程变量应用层数据结构设计1)单个变量数据结构设计对于单个变量,利用结构体PV_NAME来描述一个变量,如下:2)集合变量数据结构集合变量使用结构体PV_SET来标识同一个数据集的一组变量,包括每个变量拷入(或拷出)的内存地址以及整个数据集的刷新定时器。3)群集变量数据结构群集结构体PV_Cluster标识一组PV_Set,由通信存储器进行排序。
2.2.2过程数据应用层接口函数设计1)函数“ap_put_variable”此函数用于单个变量的发送,从应用内存地址空间拷贝一个单个过程变量及检查变量到通信存储器。首先,检查PV_NAME参数的合法性,从PV_NAME中获取数据集DS_NAME的信息,接着调用lp_get_dataset函数从相应的端口读取数据集,然后根据PV_NAME中var_type类型,分7种情况进行数组元素个数和数据派生类型的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将过程变量和检查变量拷贝到数据集中,变量上一次的值被覆盖。在上述过程完成后,调用lp_put_dataset函数将数据集拷贝到宿端口中。2)函数“ap_get_variable”此函数用于单个变量的接收,从通信存储器拷贝一个过程变量及检查变量和刷新定时器到应用内存的地址空间。首先,要对PV_NAME进行参数检查,然后根据PV_NAME获取的端口信息,调用lp_get_dataset函数从相应的端口获取数据集。接着就根据算法从数据集中获取过程变量和检查变量。3)函数“ap_put_set”此函数用于集合变量的发送,在一次不可分割的操作中,从应用内存地址空间拷贝集合变量到端口。首先,获取PV_LIST中DS_NAME信息,根据相应的ts_id和port_address调用lp_get_dataset函数获取数据集。接着,将变量写进数据集中,在进行此操作前,先对PV_LIST进行参数的检查。在检查完成后,调用lp_put_dataset函数将数据集拷贝至相应的端口。4)函数“ap_get_set”此函数用于集合变量的接收,在一次不可分割的操作中,从端口拷贝属于同一个集合中的过程变量到应用内存地址空间。首先,对PV_LIST进行参数的检查,检查通过后,根据PV_LIST中DS_NAME的信息,调用lp_get_dataset函数获取数据集,然后根据算法将数据集中的变量进行提取,实现群集变量接收的功能。5)函数“ap_put_cluster”此函数用于群集变量的发送,从应用拷贝一个变量群集到通信存储器中,属于同一个PV_SET的变量一起拷贝。其实现的过程和函数ap_put_set相同,只是在参数检查上改为对PV_SET的检查。6)函数“ap_get_cluster”此函数用于群集变量的接收,从通信存储器拷贝过程变量的一个群集到本地用户实体。其实现的过程和函数ap_get_set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参数检查是对PV_SET的检查。
3过程数据实时协议通信测试验证
3.1测试验证平台由于变量服务对于MVB和WTB通信存储器的访问原理和实现过程相同,因此测试基于MVB设备间的过程数据通信来验证链路层和应用层接口功能[8]。本测试连接以D113为核心的MVB主设备、UIC网关A、B两组的MVB通信板以及MVB协议分析设备,组成拥有一主、三从的MVB通信网络,如图3所示,连接无误后各套设备上电准备,UIC网关的两组从设备分别与电脑主机通过以太网相连,MVB协议分析设备通过USB与电脑主机相连。
3.2过程数据链路层测试及验证首先启动D113MVB板卡的PC104核心模块进入winxp系统,启动UIC网关MVB板下位机VxWorks系统。然后启动上位机Tornado集成开发环境,运行FTP服务器程序Tftpd32,建立连接后,下载MVB实时协议栈代码。接着就开始进行端口配置,在测试中,配置0x001,0x002,0x005为源端口,接收来自D113MVB板卡发出的数据,3个端口功能码分别为0,1,4,接收字节数为2,4,32,配置0x008,0x009,0x00a为宿端口,向D113MVB板发送数据,功能码为2,接收的字节数为8,测试结果如图4,图5所示。链路层接口向上层应用提供数据集的读写操作,对于应用是不可见的,因此,为了测试的可视性,在上层应用中设计了两个函数ap_get_dataset和ap_put_dataset,这两个函数调用了链路层lp_put_dataset和lp_get_dataset这两个收发数据集的函数,测试时能实时反应出收发数据的情况。通过以上两个结果图可以看出,D113板卡和UIC网关的MVB板卡能准确地互相接收和发送数据,验证了过程数据链路层能正常的进行数据通信,功能得以实现。
3.3过程数据应用层测试及验证应用层的测试针对集合和群集变量的收发进行了试验。在进行集合变量测试时,配置主设备端口0x004为源端口,功能码为4,从设备配置相应的宿端口。群集变量测试配置0x003端口,数据0x10和0xAA在数组1中,0xA1A2在数组2中,两个数组整合成一个变量集合发送。测试结果如图6~8所示。根据图6~8,集合变量和群集变量能准确的收发和接收,验证了实时协议变量应用层接口能正常使用,功能得以验证。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