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教师师德考核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课;重要性;策略
作为一门新兴的开放式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要特征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所以,在新时期充分认识到开展综合实践课教学的重要性,合理开展综合实践课,成为小学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街一。
一、小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综合实践课是以活动为主的一门课程,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研究对象,在具体的活动中发现问题,充分发挥学习主体作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促进他们的发展与进步。
2.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综合实践课比较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在开展综合实践课活动时,很多教师通常会使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一起研究课题、实施计划,促使学生在分工合作的过程中掌握沟通技巧,拥有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时代,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是衡量人才能力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通过问卷调查、参观、访问或者上网等方式,获取信息,并且根据信息的种类,进行整理和处理,以完成自己的课题,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会逐渐提高。
二、小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有效策略
1.结合教材内容,合理制定活动目标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动手能力不强,在以往的活动过程中,教师通常对活动过程都是一手包办,没有充分给予小学生挑战问题的机会,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这一科目开设的意义。为了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并结合教材内容等合理制定活动目标,指导他们运用理论知识,尝试着分析、处理、解决难度较小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抗挫折意识,提高抗压能力。在实践中,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时间,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促使学生能够遵守组织纪律,完成活动任务,以提高教学的质量,提升综合能力。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让他们自己去了解市场上各类铅笔盒的材料、价格、图案以及使用时间等,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丰富生活经验,进而提高认知水平。
2.创新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小学生的思维活跃,但自控意识薄弱,集体意识不强,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多元化的组织形式,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参与程度。可以带领学生在放学后、双休日或者课余时间等在区域较大且安全的地方活动,引导他们运用计算、写作、摄影等方式收集、处理信息。
3.科学评价实践成果,增强学生的信心
小学生有一定的好胜心,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适当进行鼓励和奖赏,正确引导他们积极向上,适当进行评价,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可以设立“最大进步奖”“最佳设计奖”“资料搜集王”等奖项,鼓励小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实践热情,鼓励学生遇事多动脑、勤动手,提高综合实践教学的效果。同时,在活动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参与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处理方法等,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改进,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
4.合理选择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实践兴趣
综合性、实践性是综合实践课的主要特点,这也就决定了教师需要结合课程特点,合理多样化地选择教学资源。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家乡土特产”“我喜欢的家乡歌曲”等活动,让小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生活,进行收集、整理,以全面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将生活与学习结合,达到课程开设的目的。
总之,综合实践课是小学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是提高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必要途径,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应该重视综合实践课教学的重要性,根据小学生的发展需求,合理开展综合实践课教学活动,科学选择教学资源,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梦园.小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6,3:19.
吐字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7―0095―01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那么, 如何提高合唱教学的实效性呢? 笔者就此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培养合唱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学生只有对合唱艺术产生了兴趣,才能自觉、认真地唱好每一个音符,充分领会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从而注意各声部的协调,努力体现合唱作品的艺术魅力。在合唱教学中,笔者常让学生欣赏一些短小、优美的中外优秀合唱作品,让他们细心聆听各声部的旋律,训练学生“音乐的耳朵”,引导他们从音乐本身的旋律中体会合唱艺术之美,以此培养学生合唱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听觉能力。
二、加强科学发声训练
合唱是以高位置的科学发声为基础的。在合唱教学中,针对学生普遍存在气息浅、吸气抬肩及不会保持气息等问题,笔者采用了他们能够理解并完全可以做到的方法进行训练。如,像闻花一样做深呼吸练习;用半打哈欠的方式打开喉咙、放松下巴等。另外,让学生将白声和有气息控制的高位置的声音进行比较、分析、鉴别,以此提高学生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科学的发声概念。特别是在唱高音时,要求学生用假声带真声的方式进行歌唱,不能大喊大叫,因为这样不但会损坏声带,而且会破坏合唱的和谐性。在轻声歌唱时,要求学生注意音色、节奏、声部的和谐统一,学会有感情地歌唱。
三、加强音准和节奏训练
合唱是集体性的声音艺术,统一的节奏、准确的音高是进行合唱的基础。进行合唱训练时,其一,笔者要求学生唱准上下行的自然音阶。其二,进行听辨和模唱练习。先听辨单音,然后听辨和声音程,最后听辨和模唱简单的旋律。这样由听到唱,从简到繁,加深了学生对调式、调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两声部合唱的训练,让学生在演唱中获得音准概念,从而掌握音准。在训练中,笔者还经常自编一些比较简单的两声部练习曲,以此来帮助学生揭开合唱的神秘面纱。同时,要求学生演唱时做到感受另一声部的音高及和声效果,通过训练使学生的音准能力得到提高。在合唱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加强学生节奏感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在音准和节奏上做到高低两声部的和谐统一。其间,值得注意的是,一是声部的训练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二是合唱作品应根据学生的演唱能力进行选择,切忌好高骛远。前者能使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后者则不致因作品太难,学生力所不逮,无法准确、完美地表现作品的主题和情感。合唱中声部的划分,既要根据学生个体的音域、音质来确定其演唱哪个声部,又要强调合唱中各声部间的平衡,以及从低声部到高声部之间的力量对比。一般来说,声部从低到高力量的配置,应类似于金字塔的形状。低声部的声音要饱满、沉稳,人数可多点,声音要大些;高声部的声音要清脆、明亮,人数可少点,声音要小些。当然,声部力量的配置有时要视作品的要求而定。
【关键词】 方法 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在识字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快速、准确地记住生字,必须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能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有新意,让枯燥的文字活起来,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而提高识字效率。下面,我来谈谈对识字教学的一些思考和方法。
1 对识字教学的一些思考
1.1 走出小学识字教学的误区。要走出小学识字教学的误区,首当其冲的是用中国文字学理论武装我们的教师,师范的课程设置应刻不容缓的补上“中国文字学”这门课程,对在职教师可以利用继续教育培训进行系统进修,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文字修养,加强教师的文字功底;其次,对现有教材中不科学的识字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承担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人员构成,应有相当比例的文字专家,以保证教材的科学系统性。对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3000汉字进行科学系统的完整,提供给教师必要的参考材料;最后,根据汉字的表意特征,制作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教学软件,运用现代媒体。
1.2 走出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的误区。语文学习的规律是“培根”、“积累”。首先我们要思考培什么“根”,怎样“培根”的问题。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建构学生的语文系统,这个系统分三个子系统即汉字的识字和写字系统、汉语的听说读写系统、母语的文化生成系统。首要任务是识字,这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根”,如何“培根”,韩愈早就告诉我们:“无望其述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而如今我们很多时候却违背了这个最基本规律。
2 识字教学的一些方法
2.1 在游戏中识字。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玩游戏是小孩子最愿意做的事,这时他们很兴奋,识字效果也好。只有尊重孩子,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识字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多种游戏形式让学生识字。如“邮递员送信”,把生字拼音打乱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扮演小小邮递员,把“信”——手中的卡片送到相应的拼音下面,谁的正确率高谁就是胜利者。再如“啄木鸟治病”,叫一个同学读卡片,如果读对了,其他同学跟读一遍,如果读错了,就让其他同学站起来当“啄木鸟”进行纠正。采用游戏识字,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可以避免识字的枯燥、单调,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会了生字,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合作。
2.2 利用体态识字法。在识字的过程中,利用体态语来帮助记忆字形,生动形象,能够建构良好的识记过程。如在《影子》这篇课文里有“前、后、左、右”这几个方位词,学这几个方位词时,我是这样教的:借助太阳光,请一位同学到教室门口,让该生要分别背向太阳,面向太阳,左边对着太阳,右边对着太阳,同时让全班同学观察该生的影子变化情况。这样,全班同学自然理解了“前、后、左、右”这四个方位词,实现了一种动态的创造性结合,使识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3 借助生活的实物图片识字。如把买了食物的包装盒、包装纸收集起来,让学生找上面有哪些认识的字,并用字组词,再练习说一句话。让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掌握了识字的方法;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找到了学习的乐趣。还有其他方面如:①认识学生的姓名,使学生快速有效的识字;②利用广告牌、车站牌、宣传广告等识字;③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识字;④利用新的教学手段(多媒体)帮助学生识字;⑤有计划的组织各类活动,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活动氛围中识字……
这样既让学生灵活学到了汉字,还可以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美化环境,同时又加强了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丰富了生活,体现了生活的现实性、实用性、趣味性。
2.4 随文识字法。把生字放在课文教学中,随着对课文的理解学习生字,在实践中把抽象的汉字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在事物的相互联系中牢固地掌握生字的音、形、义,这是我经常用到的教学方法。如《乌鸦喝水》一课中,要求会认“渴”与“喝”。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然后指导学生图文结合,学习生字。最后,我一边讲故事,一边根据故事情节出示生字:乌鸦口渴了,需要水,所以“渴”有三点水;它想喝水必须张开口,所以“喝”是口字旁。学生很快地掌握了“渴”与“喝”的读音,区别了字形。我还经常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自学生字,再提出来认读、理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健康第一及快乐体育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成为学生的需要和教师的追求。快乐体育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满足运动的欲望,自主获取知识,学会方法,发展体力和智力,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体育教师就必须改变教学方法,创造条件,把枯燥无味的体育教学转化为充满趣味性的学习场所,促进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和锻炼。
一、优化教学过程
1.利用音乐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喜欢体育课的真正目的,是从学习的压力下解脱出来,好好地玩玩。但要真正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时,往往又没有兴趣。这就需要教师把学生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中来。由于小学生都具有喜欢唱歌的特点,把音乐引入体育教学,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跑步教学时,可以播放《郊游》《小燕子》《数鸭子《小兔子乖乖》等歌曲;在韵律操教学时,可播放《找朋友》《拍手歌》等歌曲;在武术教学中,可播放《中国功夫》;在舞蹈教学时,可播放《采蘑菇的小姑娘》《春天在哪里》等。这样,让学生在愉快的歌声中活动,寓教于乐,事半功倍。
2.利用音乐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体育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技术动作,学生往往产生紧张心理。为此,我利用音乐,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练习欲望,消除对练习动作的紧张和恐惧心理。例如,在教学“单杠后摆下”的动作时,我播放了《梁祝》《春江花月夜》等音乐,先进行规范的示范,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仔细从方向、部位、时问上观察,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这样,既能促使学生体验到体育锻炼的快乐,又能够让学生加深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在直观形象的模仿中掌握技术动作。
3.利用音乐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体育运动的节奏比较强,这种节奏的训练过去是通过教师的口号来实现的,带有一种强制性和灌输性,时问久了,学生容易疲沓,产生逆反心理,效果不佳。而引入音乐,则有利于学生在无意识中加强了节奏感的训练。例如,在健美操教学时,通过播放音乐,让学生体验音乐的节奏和力度,有利于学生根据节奏协调动作技术的要领。
4.利用音乐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学生的思维只有被激活,才能积极思维,有所创新,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广播操时,我先在轻音乐中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方法。为了使学生达到正确而熟练的程度,我又利用雄壮的音乐,对学生进行强化练习,最后播放节奏感强的音乐来调动学生做操的热情,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指导学生改正不正确的动作。这样有张有弛,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在最短时问里记住每节操的名称,掌握动作的要领。
体育教学的实践证明,把音乐引入体育课堂,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运动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及时消除身心的疲劳,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 坚持的原则
音乐虽然在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不能随意而用,想用就用,而必须在充分考虑到教情和学情的基础上,遵循以下应用原则,合理应用厂。
1.体育性原则。运用音乐辅助体育教学,就要突出体育教学的特点,在需要的教学环节应用,并不是在每个环节都应用,否则会适得其反,降低教学效率。例如,在新授课时,由于学生对动作还不够熟练,需要集中精力进行练习,此时就不宜利用音乐进行渲染,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此外,教师在讲解示范或纠错指导时,也不宜播放音乐,目的也是避免学生注意力的分散。
2.一致性原则。一致性就是学习的内容要与音乐内容相一致。一是音乐的节奏和速度需要与体育技术动作的节奏和速度保持一致。二是音乐的力度,需要与动作的力度相一致。只有协调一致,才能引起学生共鸣,使动作与音乐完美结合,取得最佳效果。
3.多样性原则。由于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差异,学习的内容不同,那么在选用音乐时,在形式和内容上也应该多种多样。一是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选择,二是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进行选择,三是要选择学生熟悉的、内容健康的音乐。
三、提高现阶段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一)对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传统的高中体育的教学理念,认为只要是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即可,更加看重教学的过程,忽视真正的教学成果。这种教学理念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新时期,必须要改变传统的高中体育的教学理念。很多学生在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模式下,对体育课程的设置没有任何的兴趣,对体育教师课程安排和考核的套路一清二楚。新课程下,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学工作主要的依据,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新课程对教学目标的规定,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增添一些新的教学元素,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二)创设轻松的体育课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体育课堂要求学生参与各项体育运动的同时还要记录运动的成绩,让学生以为是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考核。高中生心理上比较争强好胜都想获得好成绩,因此心理负担就会加重,对体育课程会产生恐惧的心理。因此,体育教师要创设出轻松的体育课堂,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不会产生较大的压力。体育教师要构建出比较平等与和谐的课堂环境,给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同时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要做好相关的安全教育工作,减少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概率。
(三)对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优化体育教师的结构
学校要组织专业的人员对学校的体育教师进行培训,从多方面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提升。同时,引进一些优秀的年轻的体育教师加入到高中体育教学工作中来,对体育教师的人员结构进行优化,以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对于高中生来说意义重大,通过多方面努力,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四、注意的问题
1.精心准备。即课前准备好音乐播放设备;上课时把握好音乐的播放时机,正确控制音量;课后仔细收集,归类保存,做好反思与总结,积累经验。
2.精心选择音乐内容。即根据各种体育动作的特点,选择不同的音乐。例如,在健美操的教学时,可采用节奏感强烈的音乐;在进行分组对抗教学时,可选用《加油歌》《向前冲》等音乐;在教学“行进问走”时,选用《义勇军进行曲》或《运动员进行曲》等音乐,
3.教学手段要多样化。体育课内容丰富,教学时如果利用单一的教学手段,效果不好。因此,要以新课改的精神为指导,根据体育课程的目的、任务及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给学生以新鲜感,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班化教学;合作学习;教学活动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进度的加快,农民工子女随着父母进入城镇学校就读,使农村学校的生源严重自然减少。农村学校出现了大量的“小班”甚至只有几个学生的“微班”现象,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投身教育改革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农村小学的教育质量。我们农村教师面对教育的这种无奈,如何在学生少、班额小的情况下,努力从大班额教学模式中成功转型,提高“微班”教学质量,办出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呢?这就要我们农村教师做好自身的转变,扎实狠抓课堂教学,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就非常适合农村“微班化”课堂教学。农村“微班化”教学如何实施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因材施教,关注全体学生,“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版》)创设和谐的生本课堂,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语文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版》)微班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把学生视为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文化背景、知识积累、兴趣爱好等不同特点且客观上存在差异的人,为学生的个体发展创造条件。因材施教是在承认学生有差异的前提下,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都有所得,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学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具体实施:
(1)教给学生预习课文的方法。借助教材、工具书以及联系实际自学,将精彩片段或不理解的地方在课文中标注,利用各种媒体收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
(2)学会提问。对不理解的词句质疑,对老师、同学的观点质疑;以提问的形式自己制定学习目标,以疑促学。
(3)学会讨论。在讨论中会积极主动地发言,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观点,会吸取同伴的有益观点及时修正自己的认识。
(4)教给一些具体的、针对性强的学习方法。如怎样听、说、读、写。教师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也可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要尊重学生自己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摸索、形成的一些学习方法。
(5)学会反思。让学生学会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学习上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语文教学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
微班人数少,教师应俯下身子,和学生交朋友,平等相处,缩小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比如在小组讨论时,教师坐到学生中间一起参与讨论。有时走到讨论得不太热烈的小组中间相机引导。时间一久,学生就觉得自己处于平等的氛围中而无须做作,能够自发地尝试自我实现。同时,教师要放下架子,以大朋友的身份和学生打成一片,在学习和生活上关心、帮助学生,经常跟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发现他们所关心的问题,以便尽可能为他们创设健康、和谐宽松的成长环境。微班的语文老师要上好课,就要不断地探索、实践、总结。在设计每堂课的教学方法时,首先考虑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活动的中心,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三、语文教学要注重合作学习
微班化教学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呢?
(1)精心组织。没有组织的学习,会使课堂秩序混乱。在刚开始实施合作学习时,教师教学生如何与同伴一起学习,如选择学习内容、学习顺序、学习方法,如何注意照顾到全体学生等。采用学轮流担当的方法,真正让每一个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真正使自主与合作互相促进。
(2)合理协调。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以下两种相反的情况:问题简单时,学生抢着答,以至于学习秩序混乱,此时,就需要教会学生相互“礼让”;问题有难度时,即使有个别同学能回答,但受从众心理支配,也不敢开口,此时就要教会学生“毛遂自荐”。“礼让”和“毛遂自荐”的矛盾达到统一,就能协调学生之间的学习关系,小组合作学习才能有序、高效地进行。
(3)有效帮助。合作学习的优势之一便是互相帮助,互相促进。首先要教育学生“愿帮助”,其次是“会帮助”。小学生的帮助不能简单地把答案告诉对方,指导学生避免这种弊端,要让学生回忆老师是怎样启发、辅导同学的,然后依据实际情况帮助同伴。
(4)科学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时,由于缺少了教师的直接指导,学生的学习容易流于形式,此时,教师教会学生评价同伴的学习就显得特别重要。具体包括:讨论时学会赞同、反对、补充;作业时同学间互相批改。
四、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微班化教学让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能够仔细地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注意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教师能够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亮点,发挥他们的特长。在微班化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能够更好地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让这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实实在在地活起来。我在微班化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问题,如果回答对就加以表扬他的“亮点”。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困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各自都能感受成功的喜悦。
五、语文教学要寻求创意
微班化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组织课堂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到他们处于教学的中心地位,更好地促进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的基本能力。以此激发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努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微班化教育在班级学生数额减少后,授课形式、教学策略、师生交往、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将大大超越普通大班成为可能。微班化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必将是注重以学生主体,教学要适应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将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学习场所,更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彼此沟通、彼此交流的场所。这些优越性将大大地加快微班化语文教学的创新,让微班化教学结出S硕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