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建工程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审计流于形式
对审计工作的重视不足,相关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于审计问题不够重视,除了不能正确认识到审计工作的作用之外,审计方式方法也采用较为滞后的方式,造成审计虽有开展却难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审计过程开展得不够隐秘,部分需要回避的人员没有安排回避,或者是由于审计材料失真,导致审计结果不理想。关于审计问责难以划分,出现问题之后究竟是业务因素还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很难区分,虽然发现了问题所在,却难以找到良好的解决办法。
2.审计力量不足
一方面是人员素质不足,审计团队由于任务繁重而难以逐一将工作开展好,而凭请专业的工程审计人员又具备一定的难度,因而顶替、客串审计人员的情况时有存在,造成审计工作因缺乏专业执行人士而力量薄弱。另一方面是缺少独立于审计工作的相关制度,例如:各部门配合审计工作的要求和义务、审计人员职权划分与明确、审计流程的规范、审计结构的保存与运用等,均需要建立完整的运行机制。
二.基建工程应对策略
1.做好跟踪审计
审计工作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工程竣工之后的“事后审计”,而应当作为一种风险防范的保障性策略,贯彻于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以经济为核心的周密审计。审计工作应当始终抓住“财务”这一核心,通过对财务数据的搜集、分析和处理完成对工程整体的审计,例如:分析材料和工艺的使用是否匹配、是否提高了工程的质量和效益、所用消耗是否合理等。做好“书面”工作。着重对合同和何种签单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对于未按照合同、图纸以及签单与实际不符的情况特别注意,联系现实进行判定是否违规。设计重点审计点。即对一些工程中的重要问题如:招投标、合同签订、采购、施工现场、决算等重要环节加大审计力度,从严、从细审计。
2.提高人员素质
审计权限与责任的同步落实,在赋予审计人员一定的便利权限的同时,要求审计人员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对于包庇、舞弊行为以及消极怠工行为等坚决予以处理。剔除不合格审计人员,或者是通过在职培训的方式不断地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除审计人员之外的其他工作人员的素质,做到重视审计、配合审计。
3.构建审计机制
建立相对独立的审计制度,确保审计工作尽量不受财务、监察、管理等部门的影响,保障审计真实性与准确性。建立完善的审计程序,包含信息搜集、分析、处理及后续工作的开展,实现审计工作的“流水线”式作业,提高工作效率。
三.总结
全面预算管理流程就是管理工作的基本操作顺序,反映预算管理过程中不同类型工作的相互之间的关系,下面设计电网基建工程项目的预算管理流程,很形象的反应了基建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进行的全面预赏管理工作的操作顺序。项目施工一般具有一次性特征。因此,基建工程项目的预算管理是从工程项目合同签订以后开始的,之后建立工程项目预算管理机构,确立基建工程项目的目标,在此基础上编制工程项目成本的预算,建立一定的规章制度,执行基建工程成本的预算管理制度,并在工程的执行过程中对照绩效考核和管理考核的目标进行评价,并将预算根据具体的施工工程做相应的修改。当电网基建工程项目竣工后,工程结算及工程成本应全部入账,只有当电网企业中的考核部对整个基建工程项目全面考核完毕后,基建工程项目的全面预算管理才算执行结束。
从电网基建工程全面预算管理流程图中可以看出,电网基建工程项目的全面预算管理是从项目目标确立以后开始实施的,由此可见,电网基建工程项目目标的确立尤其的重要,工程项目目标既要富有激励性,又要符合工程的实际情况。不能够单凭想象来制定电网基建工程项目目标,在电网基建项目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和控制阶段,工程预算一经批准下达后,原则上不得突破。若出现工程成本超预算,需查明原因按要求重新审批并下达调整概算批复文件。由此可见,电网基建工程的全面预算管理编制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够完成,工程中的全面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到施工过程中的再次更改预算、执行、控制是一个具有一定的往复循环的动态管理过程。从上图的电网基建工程全面预算管理流程还可以看出,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非常先进的管理体系,它体现出了全员性、全过程性和全方位性。因此,全面预算管理保证了工程全体员工目标的统一性和利益的一致性。
二、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电网基建项目成本运行机制
电网基建工程项目在进行成本控制时,需要坚持以下四个运行机制,这是其控制模式的核心。
(一)基于WBS的成本预算机制对于控制项目成本来说,最为主要的是有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预算制度和体系,而在这个过程中,核心环节就是提前编制科学的成本预算,因此,在进行电网项目工程的建设方面,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需要在已有的WBS基础上进行科学化的编制和预算。但是从实际实践中,项目的范围和内容都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在进行构建体系化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与实际标准为主要依据。电网基建工程项目WBS创建过程。从项目的创建来说,在对该项目工作进行结构OVBS)分解时,应该使用树形图,首先将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子项目,然后依次分解为几个相对独立的工作单元,对每个单元的工作范围及内容进行规定,以使得该组织系统能够有序开展和实施。具体电网基建工程项目的结构分解图。依据WBS对电网基建工程项目进行结构分解和组织构建,以输变电工程为例可将整个建设过程分解为三个主要的工程即变电工程、建筑工程和线路工程,在每个工程下面又分解为几个具体的工程,根据这个结构划分,来实施项目成本的预算,对项目成本进行核算,实施控制并进行评价。
(二)基于ABC的成本核算机制进行项目成本管理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进行项目的成本核算,随着当前经济学与统计学的不断发展,目前对项目核算的方式和手段正在进行着不断的变化,而这种方法的多样性与整个企业的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有着很大的关联。因为每种方式的选择和采用必须要符合项目自身的发展才可以。比如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等等。在文章研究过程中,主要是对预算的全面控制和管理,所以在进行预算的过程中需要针对每一个细节以及其他环节进行重点的核算,并且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以便进行全面的控制。保证整个项目建设的利益与安全性。
(三)基于EV的动态成本控制机制对电网基建工程项目进行实时的动态管理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挣值法管理,是实现全面预算成本控制的重要步骤。这种管理系统将已经完成的工作的预算值(EV)引入系统,将其用来作为对该项目进行评估的依据,如对各种费用、工程进度进行评价等。
(四)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项目后评价机制所谓的项目后评估,就是指在项目建成后,在投入使用或生产后的某个时刻,对该项目的结果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评价。对项目初期的预算效果与建成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得到科学而全面的综合性对比分析,包括对财务问题、经济问题、社会和环境等方面问题进行效益与影响的评价和评估。因此,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针对具体的项目制定相应的考评指标。
三、结束语
[关键词]高校;基建工程;决算审计
一、高校基建工程决算审计的审计环境
(一)高校基建工程管理模式陈旧。我国多数高校基本建设采用的是原苏联模式,自行成立基建部门对项目进行管理。由基建部门委托设计单位设计、委托施工单位施工,自己进行项目有关各方面的协调、监督和管理。但是,由于每个工程建设时间、地点、条件等的不同,高校基建工程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例如,高校的基建处由于工程项目数量或种类等因素,往往经验不足,容易造成基建资金的浪费和损失。
(二)制度建设不完善,容易给学校造成损失。高校基建工程项目多为非经营性项目,主要靠国家投入资金,资金相对来说有保障,导致高校对基建工程管理制度建设重视不够。例如部分高校基建工程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和奖惩措施。在这些高校里,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工作失误,有关责任人员不承担任何责任;节约投资也没有奖励,造成有关人员对成本控制积极性不高。因而,制度上的不完善,容易造成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或积极性不高。
(三)高校审计部门权利受限。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我国内部审计独立性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内部人控制”严重。我国的内审制度规定在进行内部审计时,若发现有重大问题,可向被审计单位的上级机构反映。显然,这种过分强调内部审计接受两个利益格局不同的阶层领导或称“双向领导”,是为利益格局不一致的经济主体服务,实际上超越了内部审计固有的职域,其结果是把内部审计推向了两难的境地。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高校审计部门,许多高校审计部门由于受到主管领导的控制,权利受到限制,失去或难以保持其应有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二、高校基建工程决算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建工程中存在的问题。1.多计、重计已完工程量。有些基建工程由于工期长或由两个施工单位共同承建,就存在混淆工程界限、交点工程重复计算的现象。有的已完工程实物量与施工图计算工程量不相符;有的由于设计变更应该调整减少的工程量而在编制决算时不做调整,使工程量多计算等。2.高套定额标准,提高工程造价。有的工程高套其他地区定额、其他年度工程定额等。3.提高取费及资质级别。有的工程该取四类的自行取三类,该取三类的自行取二类,自行提高取类标准而提高工程造价;有的不按自身企业资质级别取费,个体的套集体,集体的套国营,随意提高取费标准,使工程造价提高。4.虚报材料价格或费用。有的工程用料以次充好,抬高价格;有的工程在建造过程中没有使用大型机械和特殊机械而计提费用;有的工程实际没有发生材料二次搬运而自设自取;有的工程不需要抢时间、抢进度,而故意夜间施工增加费用等。5.隐蔽工程偷工减料。有的工程在决算中通过故意虚增基础土方的开挖量、石方混凝土的充填量、垫层的厚度等方式来增加费用。
(二)重视事后控制,忽视事前和事中控制。长期以来高校基建工程审计已形成事后控制的传统习惯,通过对基建工程完工后提供的各种资料来进行工程决算,但往往是“木已成舟”,已经造成的工程超预算或者工程差错的现象无法挽救,这是忽视事前和事中控制的结果。对于这种问题,一方面可能是承包方在招投标环节弄虚作假,虚高要价;另一方面可能是少数部门和个人为谋私利,故意在工程进行中变更增加项目。如果有了对高校基建工程的事前和事中控制,则可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1]。
(三)项目变更存在漏洞。由于高校基建工程有许多的自身特点,工程价值量大,特殊要求多,工程变更也就很多,施工合同普遍存在着内容不完善、施工单位算计建设单位的问题。有的高校利用工程变更,通过不正当手段,使工程造价大幅度提高;有的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关系密切,不应发给的签证也给签;有的施工单位利用建设单位基建人员不懂基建管理和工程管理,提出一些不合理的变更签证;有的监理单位的监理工程师不是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而是按施工单位要求随意签发签证。这些不合理的工程变更会给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
(四)工程监理不完善。目前工程监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有些监理机构和人员素质不高,对施工质量不负责任,而是按照施工单位的要求随意签发变更签证,增加投资;二是对监理机构和人员的资质评审和监督不严格,赋予监理单位的权力也不够;三是有些高校没有实行工程监理制度。工程监理的不完善影响了高校基建工程决算审计,增大了审计难度。
三、加强高校基建工程决算审计工作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高校基建工程内审工作建设。一方面加强基建审计制度建设,各高校应按照《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和本地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例如:审计风险约束机制、审计项目质量责任制、审计工作质量考评体系和奖惩制度。使审计可以做到有章可循,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减少和避免各种错误的发生[2]。另一方面加强基建审计队伍建设,各高校应按照《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等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内审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基建工程预决算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承担基建审计的人员不仅应具备会计、审计和基建预决算的知识,还要掌握经济、法律等多种专业知识,为此要不断加强基建审计人员的培训,积极参与基建审计的经验交流和理论研究,为审计人员整体水平的提高提供平台。同时,要注重提高审计人员的计算机的运用能力,实现计算机辅助审计,从而提高审计效率。
(二)找准参与工程造价监督的切入点和掌握好参与度。审计部门应把握住自身在基建活动中的角色,界定自己的活动范围,保持独立性。为发挥内审的管理功能,审计人员必须找准参与工程造价监督的切入点和掌握好参与的度,这个问题处理好了能使审计工作顺利高效地进行,处理不好会失去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因而应做到:与管理部门合作,主要对单位年度基本建设计划、建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进行审查,可行性研究工作对整个基建项目的效益、质量有长远的影响,是内审部门把关的重点;与单位财会部门合作,主要对工程各项前期费用、工程建设中的工程预付款拨付情况及工程竣工后的工程款结算情况、资产入账情况进行审查;与单位基建部门合作,主要对大中型基建工程的设计变更、工程变更的合理性、真实性及有关手续的完备性进行审查,必要时会同基建部门进行现场勘查核实;与工程验收部门的合作,主要监督项目的验收是否合规,验收工作是否认真、严格,以杜绝验收工作流于形式、弄虚作假。
(三)重点加强对工程变更签证的控制。对工程变更签证的控制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成本的高低。对变更签证把关紧一些,工程成本可能低一些,反之,建筑工程成本就可能偏高。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不是尽善尽美,或是甲方原因,局部工程内容要求进行变更。按常规,大的变更内容要经过设计部门出具变更通知书,小的变更内容要经过甲方代表和项目监理签字认可。每一个工程都存在着变更问题,三边工程(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的变更就更多了。因此必须注意审查变更签证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手续是否齐全及内容是否清楚。
(四)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全过程跟踪审计是由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的跨越,是现代审计的发展方向,它有利于基建工程的造价控制,也为基建工程的决算审计打好基础。跟踪审计包括从工程招投标到工程完工的各个环节。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跟踪审计,对影响工程造价的每个环节,进行实地勘察,为审计结算工作提供确凿资料,而且工程决算审计的质量与了解现场的施工条件、施工方法、施工机械有关的变更签证项目等有密切的联系。而要如实地知道这些情况,不仅要依靠提供的工程资料,而且要深入施工现场。目前,甲乙双方之所以在工程结算时,经常发生争议,很多方面就是因为没有进行跟踪审计,收集不到准确情况,而提供的资料又常被认为不实。只有实行跟踪审计,充分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才能准确掌握工程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减少与施工单位的矛盾和纠纷,加快决算审计速度,提高经济效益;才能从源头上堵塞漏洞,减少工程的高估、冒算,防患于未然;才能完善基建项目体制,构建全过程立体式项目控制机制;才能使原来现场乱签证问题和资料收集不及时、不齐备问题得到彻底根治[3]。
(五)加强对监理单位控制。高校可以委托监理单位从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准备到施工、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的全过程监理,也可以只将其中部分阶段和步骤委托给监理单位。高校必须做好充分调查研究,了解拟参加招标竞争的监理单位的基本情况,选择合理的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在签订监理合同时,必须明确监理单位的权利和义务,把决算审减与监理公司的经济利益挂钩,并适当增加奖惩条款,促使监理单位通过科学管理,保证对工程建设投资、进度、安全、质量四大系统实行全过程的控制,正确处理投资、进度、安全、质量之间关系。
(六)确保提高高校基建工程的审计质量。对于高校基建工程的审计质量问题,应由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安排审计的,应安排质量好、信誉高的社会审计机构,并与之签订协议,要求该社会审计机构做到审计质量高、审计费用低;对学校自行管理的审计项目的审计质量,上级主管部门应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参考文献
[1]李忠渝.高校基本建设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54-157.
一种体制的建立和健全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尝试和总结,才能逐渐得以完善。但如果改革力度不强,且不进行大胆的尝试和认真总结,制度就难以完善。电力基建管理体制也不例外,现阶段,电力基建管理体制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改进。其中,管理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规章制度作用和价值的发挥离不开有效的执行力,而电力基建工程施工管理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是影响管理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
2加强电力建设基建工程管理的建议
2.1注重基建工程的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基建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基建工程各参与单位应具备法律观念,做到依法经营。在签订合同时,应对各条款进行认真审核,并遵循“自愿、公平”的原则;在履行合同时,应严格按照合同条款执行,并对与合同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监督、检查和分析,进而明确问题的原因、性质和责任,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减少因合同引起的各种纠纷问题,提高合同的履约率。
2.2注重管理人员的素质
电力基建工程施工项目繁多,且对管理人员的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在配置管理人员时,应聘请那些具有相应资质和管理经验的人员。此外,也可从外部引进管理人才,避免出现一个监理师同时管理多个工程的情况。企业要及时解决人员老化和缺编的问题,并通过加强人员教育和业务培训,全面提升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同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严肃处理弄虚作假、冒名顶替、渎职等不良现象,而对于未达到管理资质要求的人员,则不予以录用。
2.3加强工程的成本管理
施工的成本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应做好责任成本管理工作。企业应对所有资源进行动态的优化组合,争取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另外,由于施工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因此,有必要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成本控制。而成本管理的关键是进行成本核算,为保证成本核算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应在施工生产的同时进行成本核算,以保证时间上的一致性。项目前期(项目规划、施工设计方案等)的成本控制也非常关键,项目负责人应从技术、组织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控制成本。例如,在购买施工材料时,要货比三家,争取达到“物美价廉”的效果;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定额领料制,杜绝资源浪费。加强工程的成本管理,可以降低项目成本,最大程度地提高经济效益。
2.4加强工程的质量管理
工程的质量管理是电力基建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工程的质量管理,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①电气装置试运行中的质量管理。在完成电气的安装工作之后,需进行试运工作。在试运行中加强质量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先按照图纸和技术规范要求对电气装置的安装情况进行检查,看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在通过验收交给使用单位后,施工单位应按照规定,在保修期内对电气装置进行质量跟踪服务。
②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在施工时,应严格按照相关的质量标准要求和图纸进行施工,并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工程竣工后,也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验收。
③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也应保证施工的进度。质量与进度是互相关联的整体,两者既矛盾又统一。做好施工的进度控制工作,即依据施工任务委托书进行进度控制。在编制进度计划时,应充分考虑施工单位的具体情况和项目特点,做到“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力求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项目”。
2.5注重工程的安全管理
保证施工的安全性是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为此,应注重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其中包括:
①进一步完善各项体系的建设,包括事故应急体系、安全监督体系、安全保证体系等。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风险情况和进度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使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预见性和超前性。同时,对危险源要有一定的辨识性,确定重大的风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分级控制,实现动态管理。
②强化并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分级控制和管理,各项目部门应签订安全责任书,以明确各自的安全管理职责和任务。遵循“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设置安全专责,责任人要全部到岗履职。同时,将安全工作纳入日常管理中,并进行统一的协调和安排。
③为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应加大对施工现场的检查、监督力度。各项目负责人每个月要上报基建安全信息月报,并针对上报的安全信息进行安全风险项目辨识,以及时掌握基建中的各项安全风险问题,提前制订防范对策。同时,细化防范对策,以将其切实落实到各项安全施工方案中,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
3结束语
1.1审计人员的素质较低导致的风险审计人员的素质表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个人品德和专业素质。责任心对审计工作的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审计人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审计人员除了掌握审计方面的知识外,还要具有分析能力、协调能力等。
1.2高职院校对外委托工程审计导致的风险高职院校内审部门负责实施工程审计,而高职院校工程审计的力度还不叫小,很多审计任务都没有完成,因此把基建工程委托给社会设计机构,因此出现了很多风险,如审计人员对有争议的问题没有过分追究;审计人员和被审单位之间有联系而设计的力度不够等。
1.3审计资料不完善导致的风险审计资料由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出具的,有些资料受到利益的影响,会谎报工程量,提供虚假的材料,基建部门没有严格的审查资料,也会导致资料不够完整,不能保证施工单位成本价格的真实性。
2、高职院校基建工程审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
2.1审计方法落后有些高职院校的审计工作仍然停留在竣工审计的层面上,对项目中的方案设计、合同、施工都没有进行监督和管理,事后审计是具有局限性的,由此导致审计工作受到限制,不能对工程中重要的事项进行监管和控制,造成经济上的浪费。针对上述问题,高职院校的审计部门可以从社会审计方面求得帮助,通过社会的力量展开学校投资项目的委托审计,高职院校审计要以自审为主要核心,把社会审计作为辅助,一方面能够弥补审计人员不足的现象,解决堆积的没有审核的工程,另一方面还能汲取多个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特点。审计人员在对被委托的审计项目进行安排、协调的同时,还能够监督项目的实施,不仅增强了审计工作的质量,还能培养审计人员的个人素质。
2.2相关部门责任感欠缺虽然看起来审计部门参与到了基建工程中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却没有把审计的职能体现出来,例如把已经更改不了的项目拿到审计部门进行审计,会导致有些问题不能纠正过来,一方面对学校也会造成损失,另一方面审计部门丧失了独立性,缺少监督的作用。为了更好的解决事后审计所带来的局限性,高职院校要打破传统的做法,把关口前移,对投资项目进行严格的审计,也就是要以投资项目为基础开展事前审计,以项目实施为主要内容的事中设计,以项目决算和效益为核心的事后审计,要把三个阶段的审计合理的融合到一起,把审计监督、服务的效果完全的体现出来,加强每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及时的发现、预防风险,尽最大的可能提高投资效益。高职院校审计部门要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不断学习最新的审计方法,降低工程成本。
2.3基建工程管理不到位目前高职院校基建项目的设计不合理、监督不严格,另外对基建工程的管理也不到位,对工程造价没有仔细的询价和验收,导致工程中埋藏着隐患,造成经济的损失。针对上述问题,审计人员要严格履行自身的义务,做好审计工作,为了获得更多部门的支持,可以借助广播、报刊等方法宣传审计工作,向相关部门大力宣传国家的法规制度、重点强调审计的意义,推动各个部门积极的参与到审计工作中来,只有领导和人员的支持,才能更好的理解、配合,严格的接受审计监督。
2.4审计制度不完善有些高职院校基建工程审计的进行不完善,审计的制度不够健全,例如对基建工程部门和审计部门的工作内容和权限没有清楚的说明,对审计工作的程序也没有严格的进行规范,审计制度的作用没有体现出来。实施基建工程审计的重要核心就是完善的审计制度,规范的制度是对审计人员的规范性约束,同时也是对被审单位的规定,要依照完善的制度来约束财务、审计等部门的工作,清晰的划分每个部门的工作范围和权限;要针对每个环节都制定出合理的内控制度,包括合同、施工、验收、付款等,要把高职院校基建工程审计工作真正落实,做到有法可依。
2.5审计队伍较为薄弱随着基建工程的增多,审计人员却没有相应的增加,审计任务繁重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基建工程的专业性很强,因此对审计人员的要求也较高,但是目前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自身素质都比较低,甚至对基建工程的基本知识都不熟练。要健全内审机构,强化审计队伍的建设,可以从下面四个方向着手:①组建高素质的、专业的审计人员队伍;②对审计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③要经常开展基建、审计的专项会议,加强审计的交流和讨论;④审计人员要多学习新技术,全面的掌握审计技能。
3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