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艺术鉴赏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校理工科 学生 语文 素质、
素质教育是适应时代需要为革除应试教育中的弊端而产生的新的教学观念,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强调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强调挖掘人的潜能,使受教育者成为具有社会适应性,独立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品质的高素质人才。传统的应试教育以升学和考试为目的,单纯围绕考试开展教学活动,是一种片面的知识教育,使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处于薄弱地位,而且在智育方面,也只是偏重于分数,忽视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人才素质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人才的素质也可分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先导;文化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体现,身心素质是载体,四者缺一不可。现在高校理工科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知识,文化素质较低,非专业知识浅薄,这种倾向必然会影响全球化时代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最终导致学生素质的不全面,造成部分学生辩别是非能力差,思想水平低,心理脆弱,耐挫能力不强,人格残缺,道德行为失范,人文价值迷失,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社会适应能力低,缺乏创新精神及创造能力等等。因此,理工科院校应在全球化人才培养的理念下,把人文素质教育摆在重要位置,把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从而加强人文关怀,强化人文修养,重建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丰富的情感、高尚的情操、充实的精神生活和高雅的审美情趣,完善自己的文化品格。
一、为什么要加强对理工科学生的语文教育
第一,为完善我们教育体制的缺陷
首先这要从理工科学生本身的素质缺陷说起,由于受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在高中时期就有了文理科的区分,虽然近些年有了一些改变,但文理分家的观念根深蒂固。这种观念造成了理工科学生严重的人文素质缺陷。许多理工科学生在中学的时期就开始偏科,除了应付高考这个表面的现实原因外,更深层的就是认为文理分家理所应当。还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看新实旧的观念的影响,使理工科学生虽有缺陷反以为荣。使好多在校的理工科学生认为专业学好就可以了。
第二,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高度市场化和商业化的今天,中国高等教育面对着功利化的巨大挑战,教学很容易落入“专业主义”和“职业主义”的陷井,特别是在目前就业压力愈来愈重的情况下,高校大多急功近利,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人文教育、专业设置、课程教学等都是围绕市场转动,大量开设所谓的实用课程,砍杀人文课程,人文教育为本的格局尚未形成,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缺乏可能造成人才素质结构的严重缺陷。全球化时代需要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的人才。这就要求学习自然科学的大学生学一些人文知识,学习人文学科的大学生学一些自然科学知识,使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教育具有多样性,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融合,使学生具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三,语文教学是促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理工科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而语文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获取其他知识的重要工具。通过语文教学,加强对理工科学生口头表达,应用写作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从而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
1 可以促进理工科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口头表达能力,应用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思维的敏捷和系统性。口语表达的目的是在一定的语境下用最精练的语言迅速、准确地把自己要想发出的信息传达给对方,需要在短时间内既要考虑场合,又要考虑对方心理接受力和要考虑针对不同的对象,运用最恰当的口语达到最佳的效果,应用写作一般也需要针对具体问题快速作出反应,快速成文。这些就需要快速的思维能力。怎样说好、写好,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思维过程,反复训练就能促进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
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可以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般来说,理工科学生主要是学习和研究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用的是逻辑思维,文学家的思维方式和从事其它学科研究的人有同有异,形象思维居主要地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说,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在思维上方式是统一的,搞文学的人,首先要进行非常细微的考察,然后才能天马行空,浮想联翩;而搞科学的人则要多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先大胆假设,而后进行严密论证。所以说文学创作中的想像、灵感,幻想等活动对科技工作同样有帮助。
2 可以培养理工科学生的自学能力
为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构建终身教育,个人的学习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也更关注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而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基础的语文能力,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学知识,掌握这个工具,才能理解学的内容。而且,现代社会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传递途径多样化,所有的信息媒体都是以语言文字的形式传播和储存的,没语言文字能力,是不可能在浩口的知识海洋中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是自学中必需的。自学也必须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而在语文教学中就可以培养这几种能力。
3 可以通过语文能力,尤其是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来弥补和培养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精神
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体现高尚的理想、人格和积极上进的精神,深刻反映历史与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表现真挚的思想感情,智慧理性,审美价值。大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辨析,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文学是人学,是人心文学,是表现社会中各种人的思想和感情,是一种学问。对我们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研究问题,开展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优秀文学作品的精彩描写带给欣赏者的愉悦和享受,既能陶冶情操,又能修心养情。还能使学生得到审美愉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素质是人的重要素质,是对人自身素质深层次的开发。审美素质教育就在于使学生认识人类积累起来的文化,欣赏和评价优秀文学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情操,发展感受美、评价美、创造美和体现美的能力。培养审美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加强文学、艺术教育。这种教育不是培养学生的文学艺术专长而在于通过文学、艺术基础知识的普及和艺术审美知识与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文 学艺术修养,培养美的感受能力,想像能力和评价能力,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进而发展成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所以,培养理工科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进而更有利于塑造好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他们创造出更多优秀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使他们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以理智的、正确的、豁达的、乐观的态度去面对,走好自己的人生。
二、高校理工科学生的语文能力现状
在很多高校有为数不少的理工科学生语文能力都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一)口语表达能力差,许多学生不能把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明白地告诉对方;开座谈会时一言不发,怕讲不好;发言时没有完整的思路,面对老师和领导的发问面红耳亦,语不成句等等。(二)书面表达能力差。经常出现错别字,写字不规范。不会用标点符号,词不达意。这些问题在他们的作业上、论文中甚至便条上常常出现,并且不是个别现象。毕业生写不好毕业论文,做不好毕业设计,连求职文书都需要别人帮忙。很多理工科学生的应用文写作知识贫乏,对常用的实用文体知识知之甚少,写出来的东西漏洞百出,不能把握不同文体的不同特点。把“请示”写成“报告”,把“通告”写成“公告”,甚至把“启事”写成“启示”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再加上字迹潦草,语言不通,真的给人以“大学文凭小学水平”之感觉。(三)文学鉴赏能力差。在很多理工科学生中,男生喜欢看武侠、侦探、恐怖小说,他们被武侠和侦探小说所吸引,对侠客们行侠仗义,铲恶除奸,对他们的情与义、悲与欢,通过想像到了如幻如梦的境界。而女生们喜欢看言情、幻想等侧重情节的小说,她们常常被书中的故事感动的不能自己。他(她)们从这些武侠、言情等侧重情节的小说中获得了某些满足。获得了一种特殊的心理,也能领略到趣味和审美的享受。但是,这种满足是浅层次的,渲泄的,不是把握人生与社会后的满足,而是一种虚拟。人不能总是生活在虚拟和浮躁中。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没有真切的人生经验,没有高尚的思想、情感、意志作为骨子。说它是一派胡言,也不算过分。”学生们离优秀文学作品越来越远,看小说只是一种消遣。如此种种现象说明:大学生整体文学艺术鉴赏水平低了,文化的底蕴越来越薄了。改变理工科学生语文能力现状。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三、如何加强理工科院校的语文教学和素质教育
语文是什么?语文就是语言,文字和文学。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基础课。学习语文就是为了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使自己能听(音)得懂别人的话(书)。能清晰明快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能进一步鉴赏优秀文学作品,有较强的语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工科大学开展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即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艺术教育应遵循的规律性,即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正确定性定位,尊重客观规律;进行艺术教育的现实性,即采用科学方法安排教学,并优化教学课程。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如何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使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之巅,关键是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而艺术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早在本世纪初,我国教育家先生就指出,应当把美育列为国民教育的宗旨之一,并规划了全民艺术教育的实施蓝图。[1]一个世纪过去了,国家对发展艺术教育高度重视,颁布了一系列纲领性文件以及实施办法,如《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等,中国大学艺术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艺术教育正迎来姹紫嫣红的春天。
一、我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工科院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而艺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跨世纪的新一代大学生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工科大学的学生来说,感受艺术的魅力,了解艺术的内涵,也同样是出自提高自身素质,全面发展的内心的渴望。国家“面向二十一世纪高校美育课程方案研究”的基础性工作——问卷调查,于1998年初就在全国部分地区展开,以广州地区为例,向广东工业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七所高校部分大学生发出2900份问卷,回卷2376份。[2]从对工科院校回收问卷的分中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日益注意自身综合素质的当代大学生中,普遍表现出对艺术选修课的高度热情,他们在对中外优秀传统艺术表现了浓厚兴趣的同时,也对中西方现代艺术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在重视艺术理论修养的同时,也积极从事艺术实践活动。
因而,在工科大学开展艺术教育十分必要。它可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塑造良好的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适应未来市场经济的残酷竞争,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彬同志在1996年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在整个教育事业中,美育是非常重要的,美育是运用艺术学、自然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不仅是自身,而且渗透在诸育之中,以美辅智,以美促劳,以美健体,美育对德、智、体各个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工科大学开展艺术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一个社会的国民艺术素质不高,势必会影响到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而工科大学生作为大学生阵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的文化代表,要提高全社会的艺术素养,首先必须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高等教育的本质就是素质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因而,当代大学生不仅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品质,过硬的专业技能、健康的体魄,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通过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一定艺术素养的大学生群体,并通过他们带动整个社会的艺术氛围,以提高全社会的艺术素养。
再次,工科大学开展艺术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既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也具有一些负面影响。它的趋利性往往使一些人急功近利、心态浮躁,工作的快节奏又使人们倍感劳顿、疲乏,很容易使人变成“经济动物”。而艺术具有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升华精神的作用,是人们烦躁时的镇静剂、劳累时的栖息地,是人生宁静的港湾,是人免于沦为“经济动物”的一大引力。市场经济越发达,艺术在这方面的作用就越突出。而工科大学生一毕业,就将置身于市场经济的最前沿,如果不具有一定的艺术精神,就很难能够保持平静的心态和旺盛的精力。此外,对他们而言,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创造力,培养一定的艺术素养,无疑更增强了他们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二、我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规律性
由于种种原因,工科院校艺术教育发展水平与一些综合类、师范类院校相比还存在差异,因而,工科院校必须充分认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并遵循教育规律,科学有效地开展艺术教育、教学活动。在教育的诸单元中,艺术教育自身的规律具备了“感染人类追寻美感的欢悦”的特点,因而具有巨大的灵魂感召力和震撼力。正如法国艺术家罗丹所说:“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所以使人感动,不但因为它使人得到多少适意的感觉,实则因为它所惊起的思想”[3]可以说,艺术教育对培养人的人格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具有关键作用。
从全国大学生艺术教育状况的抽样调查来看,一些状况令人惊诧:许多人不知道中国当代艺术大师齐白石、徐悲鸿、梅兰芳、盖叫天是何许人也,不知道中国四大名著出自何时、何处、何人,不识五线谱者大有人在,更惶论国外的名家、名著,这其中工科大学生此种情况则更为突出。本来,有些是属于中小学艺术教育中要解决的基本常识,到了大学,还要补这一课,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要提高艺术教育的水平,使艺术教育能够适应新世纪的挑战,就一定要彻底破除“应试教育”的思想,彻底消除“应试教育”的影响,走出一条以“素质教育”为主的道路。
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虽然是一种艰难的转变,但已越来越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艺术教育要面向新世纪,就必须建立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指导思想,只有坚持这一指导思想,艺术教育才有可能摆脱种种偏见,全面地、辩证地认识艺术学科的性质,进一步推动艺术教育的发展,形成一整套适应新世纪挑战的艺术教育新体系。
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本质是素质教育,是向所有在校大学生打开大门的艺术教育,是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完善人格、塑造灵魂的艺术文化教育,而非以艺术中的某个门类为业,求其专、攀其高的专业技能教育或尖子教育。
工科大学开展艺术教育首先要遵循艺术教育本身的规律。艺术教育不同于其他一些类型的教育,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具备三种功能:一是“教育”,二是“净化”,三是“”。[4]艺术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知识,陶冶性情,得到。艺术教育作为特有的审美教育,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首先,艺术审美教育是“以情感人”。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作品,使受育者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从中得到教育:其次,艺术审美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艺术作品对于人的教育,是在长期作用下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从而形成高尚的思想情操,最后,艺术审美教育是“寓教于乐”,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精神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身心得到积极愉快的休息,而且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其次,艺术教育也要遵循人类素质形成发展的规律。艺术教育在人的素质形成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这不是哪个人的好恶,而是客观规律。人的素质是分层次的,优秀素质需要多方面的滋养,需要长期细致深入的充分的培养过程。“素质教育”不是一门课,如果不溶于各门课程、不落实于教学过程之中,便不过是一句空话;同样,离开了具体、生动的优秀艺术形式,以及与其相应同样具体、生动的艺术课程的教学活动,艺术美育、艺术素质教育乃至全面的美育、素质教育的完成与实现,都是难以实现的。
艺术教育、教学活动作用于对象,逐步积累,潜移默化,形成素质的过程,是一个既连绵不断、渗透融合、贯通始终的统一过程;又是一个相对有序、曲浅入深、由表及里的由不同环节组成,相衔递进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序列是有规律的,这一规律同人的生理、心理、认识、实践等方面的基本规律保持一致。由于工科院校艺术教育不仅取决于它的性质、目的,也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下的素质形成规律和学生的认识规律的制约,因此,其开展艺术教育教学的安排和要求的基本顺序是:
——使学生增强对高雅艺术、高文化含量的经典艺术的兴趣与爱好;
——使学生了解、掌握一些基本的艺术知识;
——使学生提高感受、理解、鉴赏艺术作品和表演的实际能力;
——使学生养成欣赏美好艺术的生活需求和文明习惯;
——使学生积累起较丰富的艺术修养;
——使学生逐步形成高尚的艺术审美情趣,审美理想;
——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提高全面素质的目的。
与艺术教育的规律及形成人的素质的基本过程相适应,艺术教育教学的原则归纳如下:
1、在与普通高等教育一般课程相应的水平上起步,以艺术作品和学生参预艺术审美实践活动的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为顺序安排教学的原则;
2、以加强和深化对艺术作品本身的艺术感受、理解、表现等审美实践为主线组织教学的原则;
3、以对艺术作品整体特点的把握、评价、表现等为主要内容展开教学的原则;
4、以正确的观点,按照揭示艺术作品的表现及其规律的实际需要,介绍、练习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原则。
三、我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现实性
面对21世纪,艺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如何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实现艺术教育的现代化,是探讨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而又系统的教学方法,优化整个教学过程,探索出一条符合工科院校的艺术教育的新模式,使艺术教育更科学、更合理、更具挑战性。
首先,注重优秀的传统教育方法。开展艺术教育,应注重继承和学习中国优秀的文化艺术遗产:中国画的气韵轩昂、笔墨淋漓,中国民族音乐的悠扬、自然,中国文学的灿烂、辉煌,中国民间艺术的质朴、浑厚等,都是艺术教育的源泉。而中国传统教育方法一向是提倡教学相长、由浅入深,传统艺术教育也注重理论指导实践活动,沿袭了中国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学习教育方法,临摹、模仿,学习前人的经验是传统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工科院校开展艺术教育离不开中国教育的大环境,更要积极吸收和借鉴传统教育方法,即以讲授理论为主,实践为辅,循序渐进地开展艺术教学活动。
其次,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科学。国外一些先进国家的现代教育理论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其共同的特点是运用现代系统论、现代心理学、现代信息学等最前沿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成果作为科学基础,从教育、文化、科学、审美等方面对现代教育的体系做出思考和重构。比如美国的《零点项目》的研究,就对未来人才素质的培养,对如何通过实施艺术教育来进一步完善人格作了深层次的研究,为美国21世纪的战略决策提出重要的科学依据。
近年来,工科院校艺术教育在教育方法的科学化方面做出不少有益探索。比如,艺术教育主要以普及艺术知识为主,相对提高为辅的原则,在开展艺术教学课程的同时,结合课外艺术活动实践,让学生参与体验艺术创造过程,提高其竞争意识和应变能力。这种开放性教学解决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课时少、内容多,学生很少在课堂上直接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问题。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办法,不但进一步提高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而且根据艺术教育的特点,进一步提高了学生从理性到感性的认识。总之,在如何实现艺术教育方法科学化的问题上,只要我们善于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科学并与中国优秀和传统教育方法相结合,就一定能够实现艺术教育方法的科学化。
艺术教育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必须优化教学过程,即根据教学理论、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所做出的最佳选择,以期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工科院校开展艺术教育,根据国家教委的相关规定,从大的方面分为美术、音乐和影视三大部分,美术方面又包含中国画、书法、美术鉴赏、环境艺术赏析、商业美术赏析等课程内容;音乐方法包含了声乐演唱艺术、器乐基础、合唱与指挥、舞蹈、音乐欣赏等课程内容;影视方面则包含了影视剧作引论、电影学原理、电影名片赏析等课程内容。根据艺术教学的特点和规律,从教学方法出发,大致分为两大部分:一理艺术鉴赏(即理论部分),二是艺术实践(即技能、技巧的训练)。作为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艺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浓厚兴趣,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感知能力。
1、艺术鉴赏
根据工科大学生的年龄差异、专业特点和文化层次,选择中外优秀的美术、音乐、影视等艺术作品以及各个时期的代表作,以其不同的形式开展教学。
(1)赏析。教师从作品的思想内容、精神内涵、时代背景以及艺术手法等方面,贯彻美学原理,让学生鉴别作品的优劣。通过大量的古今中外优秀艺术作品的展示,从而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加以赏析,以增强学生审美能力的认知广度和深度。
(2)课堂讨论。艺术作品的赏析,采取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通过互相切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开启学生的艺术想象力。这一教学方式,对于大学生层次的教学阶段是非常需要的,它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直接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
(3)提问。在教学中运用提问的方式来引起学生对艺术作品鉴赏的兴趣以及对作品的思考。提问指的是双向,即教师问学生、学生问教师。教师在提问题时,要注意到工科大学生对艺术理解的综合起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并让学生充分思考;反之,学生向教师提问题,往往更尖锐、更深刻。这种双向的提问,摆脱了传统教学中只是“教师问,学生答的家长式教法,有利于调动教学积极因素,加深教与学之间的磨合和沟通。”
(4)现代教学媒体。根据艺术教育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是提高艺术教学课堂质量的有效途径,因为艺术教育通常以艺术作品作业鉴赏对象,特别富有直观性和生动性,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可以直接感受到。此外,采用媒体组合教学方式,有利于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场景声情并茂,图文并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使艺术教育课程真正成为一门艺术,学生也可从中得到高品位的艺术熏陶。
2、艺术实践
艺术教育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因而,工科院校进行艺术教育,除了应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之外,还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一定的艺术实践,增强从理性到感性的认识,这对他们的全面发展很有必要。
(1)观察法。苏联教育家马申斯基认为:“没有观察就没有明确的观念,没有明了清楚的观念就没有绘画。”[6]观察是人类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智力开发的基础,知识的百分之八十源于观察。这一点突出表现在艺术教学中的美术技法训练。比如说要表现物象,不论是个体或组合物体,都必须从整体观察出发,而表现整体的方法是从整体出发直线取形,局部深入,再回到整体。那么,在深入作画过程中,就要不断进行比较观察,如形态的大小、宽窄,位置的高低、远近,色彩的明暗、冷暖等,通过观察对比,从中找到物体富有共性和个性的地方。在教学中,要根据绘画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观察、比较,找出形体、结构、虚实、光影等的变化。
(2)练习法。艺术实践课中,技能、技巧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如“声乐演唱艺术”、“舞蹈”、“器乐基础”、“合唱与指挥”、“中国画”、“书法”等,都是属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声乐演唱艺术”除了让学生了解歌唱器官的构造,正确的歌唱姿势以及歌唱呼吸、共鸣、咬字等的基本知识以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声乐基本技巧的训练,通过训练让学生进一步得到感性上的认识,初步掌握声乐演唱技巧,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参与组织一些演唱活动。又如“书法”,除要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知识和中国书法史纲要,理解书法何以为中国独特的传统艺术,结合欣赏历代书法作品,提高书法审美能力之外,还要通过对历代书法碑贴范本的临摹练习,逐步掌握各种书体的写法,为今后进一步创作书法作品打下一定的基础。在练习时,教师始终处于辅导地位,应及时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差错。
(3)示范讲评。艺术实践本身是一种直观性较强的课程,技能、技巧通常通过教师的示范表演、辅导来进行。比如中国画的用笔、用墨以及各种技法,都离不开教师的示范表演。示范可以是课前准备好示范图例,也可以在课堂即兴示范表演,学生通过模仿、训练,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所以,这种直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另外,对学生所完成的作品进行讲评,通过教学和学生的双向交流,以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实习。实习是让学生参加具体社会活动,把在课堂上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技巧,应用到实践中去。由于工科院校艺术选修课时有限,不可能安排太多的时间让学生去实习,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师可以根据所授的课程内容,结合社会、校园的热点宣传活动、文艺活动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从中得到锻炼。
(5)参观博览。艺术教育通常采用大量的视觉形象资料以及视听材料,开阔学生的眼界。在教学中,有目的、有组织地让学生到各类艺术馆、博物院、音乐厅去参观学习,百闻不如一见,实地参观考察,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对中外优秀文化艺术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开拓艺术视野。
〔参考文献〕
[1]·全集[M]·中国研究会编·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中国教育年鉴1998[M]·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法]罗丹·罗丹艺术论[M]·傅雷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而美国人造卫星上天在1958年,比苏联仅迟了83天。但美国认为在这一项技术上他们落后于苏联1年,举国上下倍感耻辱震撼。美国政府下令所有的政府官员去反思和探寻原因,为什么美国会技不如人呢?白宫智囊团经过长达数月的苦苦探求,最后,由哈佛大学的教育学院出具了一份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美国的科学技术教育在全球范围内遥遥领先,然而,其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相对落后。从19世纪到20世纪,苏联出现了一大批世界顶尖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如托尔斯泰、契科夫、柴可夫斯基、格林卡、列维坦、谢洛夫等。同时期的美国国际著名文学家、艺术家却屈指可数。美国和苏联两国在文学、美术、音乐等文化艺术领域中存在显著差异,也正是这些差异解释了美国空间技术落后的原因[1]。随后,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份系统的教育改革计划,即“零点计划”。“零点计划”用“零”来命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零”代表没有,表示研究者们承认美国之前对于文化艺术素质教育认识的空白;另一方面,“零”作为一个抽象的数字,在数轴上可以两端展开,代表无穷,表示他们要在这条研究道路上进行无穷无尽的探究[2]。“零点计划”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美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文化艺术素质教育。该计划从幼儿园教育开始进行连续的跟踪对比研究,数百名教育家、科学家参与了该项目,投入的资金也有上亿美元,研究成果凝结为上千篇论文和数十本专著。研究证实:强化文化艺术素质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的各大学开始纷纷设立并逐渐完善文化艺术素质教育学科和相关课程。1994年,美国国会提出并通过《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从此,艺术教育(包括音乐、舞蹈、视觉艺术等)与语言、数学等并列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重视文化艺术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美国教育的全面繁荣。以全球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诺贝尔科学奖项为例,美国获奖总数稳居世界第一。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均有80余位校友获得诺贝尔奖,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校友获得诺贝尔奖项的数目也排在世界前10名。很多学者对美国的这一教育成就进行过专题研究,有人认为这归结为美国政府的教育高投入,也有人认为是因为他们受到了神的眷顾和钟爱。实际上,这很大程度上源于美国政府制定了正确的教育方针,其中重要一点是重视文化艺术素质教育,将艺术引入课堂,培养富于想象和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本文拟对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意义及实现途径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在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二、高校积极推进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我国也提倡文化艺术素质教育,但在教育过程中重具象写实,轻抽象联想,忽视思维训练。千人学古筝,千人弹《高山流水》,对于《高山流水》所表达的感情,则说不清道不明;万人学二胡,万人拉《赛马》,即便《赛马》曲能流畅演绎,孩子们仍不懂什么是音乐。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艺术教育,充其量只为技能教育。美国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指出,“任何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都是通过意象进行的,这种意象又是通过知觉选择后而生成的,由于文化艺术欣赏和创造活动作为一种知觉思维活动,能唤起人类的本能的创造性思维,因而文化艺术教育便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一旦我们认识到创造性思维在任何一个认识领域都是知觉思维,文化艺术教育在普通教育中的地位便显得十分明显了”[2]。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立足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正如尤•鲍列夫所说:“如果说其他形式的教育具有局部性质的话(比如,道德教育形成的是道德规范,科学教育把人塑造成专家),那么文化艺术对于人的智慧和心灵产生的是综合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触及人的精神的任何一个角落。”[3]164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仅在其自身得以表现,而且它还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和课程的工具和激励因素,它对于提高教育效率、提升教育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化艺术教育属于人文科学教育的范畴,如今,它在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20世纪初,高等教育的内容曾经经历了从古典人文学科到近代自然学科课程的质的改变。通过这一改变,人们系统掌握了更多科学思想和方法,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革新,这是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跨越。然而,在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自然科学教育和人文科学教育的关系一直没有处理好,关于两种教育课程开设比重和开展形式的讨论也一直没有停止。不能否认的是,在自然科学教育被强化的同时,人文科学教育逐步被削弱。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教育的过程中偏离了树人的根本方向,忽视了道德、精神、情操等方面的内容。各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质量的差别,不仅仅在于人们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在于人们的基本素质,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人们的文化艺术素质。各高校加强文化艺术素质教育,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对于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推进高校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路径
我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张楚廷先生指出:没有一流的文(科),就没有一流的理(科);没有一流的理(科),就没有一流的工(科)。此外,智育使人智慧,智育与艺术结合,使人大智大慧;德育使人醒悟,德育与艺术结合,使人大彻大悟。“零点计划”的实施,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的阔步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积极学习“零点计划”的经验,重视高校文化艺术素质教育,完善并优化高校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改革和完善课堂教学环境下的文化艺术素质教育
在日常的教学和学生工作中,我们发现:一方面,很多大学生对于经典的民族文化和高雅艺术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度都比较低,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经典的文学和艺术作品的喜好更是无从谈起。另一方面,许多学生在音乐、绘画、文学等方面有一定的先天潜质,只是这种潜质缺乏老师和家长的挖掘和引导,有的甚至完全还处于一种自然的原始状态。学生主体有学习和探究的愿望,却不知道从何处下手,不知道怎样才能得到规范而系统的学习。学校主要通过提供教学来提供教育,教学主要通过课程来实施。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整体文化艺术素质,学校应该设置相应的课程,并做好课程实施的保障工作。首先,科学设置文学艺术课程。文学艺术教育分为专业性教育和非专业性教育。专业性文学艺术教育以培养文学家和艺术家为目的,而非专业性文学艺术教育则更多的具有“通识”的性质,指的是在普及文化艺术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与批评、进行文学艺术创造等活动,来开启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及其他各种能力,最终使人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4]。为此,学校应开设大量的文学艺术课程(主要为选修课)来供学生选择和学习。其次,开设适量的“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是相对于整个课程体系而言的,它不同于各学科、各专业所开设的骨干课、主干课。提出“零点计划”的哈佛大学开设了大量的文史哲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学校所有专业学生都必须研读这些课程。以文学类核心课程为例,开设这些课程主要是促使学生展开一些理论问题的讨论,并学会一系列文学分析和批评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对于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和批判性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5]299-300。它强调的重点在理解、批评、审美。再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合格的文化艺术师资队伍。要适当地放宽文学艺术选修课的师资配备比例,采取多种办法激发教师的创新欲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化艺术素养。最后,教务主管部门要从宏观的层面建立学校文化艺术素质教育评估体系和标准。一般来说,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评:学校开设文学艺术课程(特别是选修课)的种类和课时安排;文学艺术课程课堂教学情况;学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表现;等等[6]38。
(二)合理开展课外文化艺术活动
科学需要精密的思考和大胆的想象。人类的智慧来源主要有两种途径,即经验总结和瞬间的灵感启发。德国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一直看重想象的作用,甚至认为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作为知识进化的源泉,可以无穷无尽。他每次工作前都会先拉一段时间的小提琴,让科学搭乘艺术的翅膀。开展高品位的文化艺术课外活动,能够推动学生在良好的学术氛围和育人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乐观开朗、豁达向上的精神和生活态度;可以打破部分高等院校只注重学生专业学习和技能培训的培养模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艺术鉴赏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和胸襟。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活动、文化艺术会演和比赛,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陶冶学生的文化艺术情操。值得注意的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是教育性、专门性和学术性,高校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切忌迷恋选秀活动之类过于世俗的文化娱乐,而要坚持把娱乐性和创造性、学术性合理统一起来,世俗的大众文化不能完全排除,但也绝不能喧宾夺主,在课外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始终应是学术性的精英文化。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高校文化艺术教育展开的基础。作为师生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地方,校园中的建筑、标识、雕塑、建筑名称等都富有教育底蕴,能够营造艺术氛围。第一,和谐、安静、健康、向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有助于学校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推进。高校应该重视校园的绿化、净化、美化和亮化工程,通过修建“文化艺术长廊”“格言警句墙”“名人大师塑像”来发挥潜移默化的功效。第二,要完善文化艺术素质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规划文化艺术大楼、修建校园艺术展览馆和博物馆,用以展出和展示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艺术精品,以发挥高品位文化艺术的辐射作用。第三,多在校园中开展文化艺术活动,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书画展、文学艺术精品鉴赏讲座等,让学生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文化艺术的气息。
(四)加强校际文化艺术交流
关键词:大学语文;陌生化;教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5-0068-03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课,是普通高校面向除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外的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素质教育课程,它不仅是提高大学生语文修养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具有较强的人文意识、深厚的人文底蕴、较高的人文境界的极佳课程。虽然,早在2006年,全国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达成“在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应当成为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这样一个共识,但在大多数大学生心目中,大学语文的重要性远不及各门专业课。另外,由于大学语文没有四级、六级的水平测试,又非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根本无法与大学英语相提并论。还有,由于自小学(甚至幼儿园)至中学,各阶段都有语文课程,而到大学阶段再学习《大学语文》时,不论是所要讲解的作家还是篇目,大学生似乎都有所耳闻。虽然,各个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注意更换与现行中学语文主要教材课文重复的作品,改选这些名家的其它佳作,或另选其它名家名作,但学生拿到《大学语文》教材后,多少都有一种似曾相识而不是新鲜新奇的感觉,这种感觉不知不觉也影响了大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积极性,容易导致产生对这门课程的厌倦情绪。其实,语文教育既很实用又很有意义,让学生背诵古文诗词可以积攒语文功底,分析文段以增进言语理解,赏析美文以学会谋篇布局和写出美句,语言艺术深不可测,无论哪位名家大家,都不敢大言不惭地说自己不再需要学习提升了,况且大学生毕业后无论从事什么工作,语言艺术都与各自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那么,怎样才能让大学生喜欢这门似曾相似的《大学语文》呢?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陌生化”思维统领教学,是一种有价值的尝试。
一、何谓“陌生化”
笔者本文所说的“陌生化”思维受德国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的启发。一般认为,“陌生化”由布莱希特于1936年在他的论文《中国戏剧表演中的陌生化效果》一文中首次正式提出的。而“陌生化”用于编剧,就是指剧作家选择常见的熟悉的事件当题材,然而却并不从习以为常的角度去观看和认识它,使观众感到陌生,产生惊异,受到启发,突然省悟,从而引起进一步的思考,让观众认识到这“司空见惯”的东西要加以改变。在布莱希特那部被称为“新诗学”的《戏剧小工具篇》中,他多次谈到陌生化:“陌生化的反映是这样一种反映:对象是众所周知的,但同时又把它表现为陌生的”,[1]他还认为:“戏剧必须使它的观众惊讶,而这要借助一种把令人信赖的事物陌生化的技巧。”[1]“陌生化”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和俄国文艺理论家别林斯基。黑格尔在《美学》里谈到艺术形象的创作时指出,人物典型从整体看,每个欣赏者都可以从中见到一些自己熟悉的东西,从个别看,欣赏者又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物。俄国文艺理论家别林斯基受黑格尔影响,在人物塑造方面提出:“在一位真正有才能的人写来,每一个人物都是典型,每一个典型对于读者都是似曾相识的不相识者。”[2]形象地指明了文艺作品中典型人物所具有的辨证内核。另外,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代言人什克洛夫斯基在1917年发表的《作为手法的艺术》一文中,把艺术的手法规定为陌生化。他认为艺术不是别的,就是手法,这种作为手法的艺术可以用“陌生化”来说明。他认为:“艺术的手法是将事物‘奇异化’的手法,是把形式艰深化,从而增加感受的难度和时间的手法,因为在艺术中感受过程本身就是目的,应该使之延长。”[3]这里所谓的“奇异化”,也可翻译成“陌生化”。笔者之所以把“陌生化”的相关论述作一简单介绍,缘于这些论述虽然更多地是关于艺术形式美学意义上的,但深入思索一下,这种艺术上的“陌生化”与教学艺术也是触类旁通的。其实所谓的陌生化,通俗地说指的是我们对事物的感觉,它能使见多不怪的人恢复特殊的敏感,从而“少见多怪”地使对象陌生并产生兴趣。而这种“陌生化”运用到《大学语文》教学中,也可以使学生对课程产生新奇、新鲜的感受,从而提高上课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实际上,语文课程虽然一直是中小学的重要课程,但因受高考制度等因素制约,中小学语文教育存在诸多不足,如片面强调语言文字的应用功能,对作品意义的阐释不够丰富和深刻,等等,这就给大学语文教师运用“陌生化”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具体地说,“陌生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概括性的提升,二是针对文本的细读,下文将分别详细论述。
二、概括性提升
概括性的提升:诗歌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当中最核心的成分,也是世间一切最好的思想和言论的最优美的表现,诗歌当然也是中小学语文、大学语文必选的文类。再加上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大学生大都能背诵几首甚至多首诗歌,但以往中小学对诗歌的讲解更多的是针对具体的篇目,大学语文当然也可以这么讲,但不要就此止步,需要注重有提升和概括,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诗歌评价、阐释的理论体系。因为,鉴赏、评论一首诗,可以取一个角度,也可以取多个角度,如果可能,还可以取全方位角度。每一个角度意味着一个特定的视点,在每个视点我们看到的、获得的感受必不同于在别的视点上看到的、获得的感受。角度越多,感受越丰富,在理论上,鉴赏的角度可以是无限的,但在实践上,我们却只能尝试有限的角度。对于有限的角度,国内有学者归纳为鉴赏十角度:①时间角度,所谓时间角度,是指鉴赏一首诗时把注意力集中在该诗的时代性上;②空间角度,是指鉴赏者注重地域和不同的社会环境时所取的角度;③作者角度,是指欣赏一首诗时,非常看重诗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文学素养、哲学观点、心里习惯、人格特征,等等;④作品角度,指欣赏者把诗歌作品看成是独立自足的、封闭的艺术文本,就作品而论作品;⑤读者角度,指纯粹从诗歌欣赏者(读者)本身的鉴赏心理出发来欣赏诗作的角度;⑥年龄角度,指的是不同年龄的人对同一首诗的理解往往不一样;⑦性别角度,指的是性别的差异导致对同一首诗的理解的差异;⑧社会文化角度,指欣赏者把一首诗产生的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等看作是理解该诗的关键;⑨阐释者角度,指的是职业性鉴赏者角度;⑩译者角度,指的是欣赏者在兼通双语的情况下根据原文来欣赏译文,[4]熟练地使用这十个角度可增强学生对诗歌,还有小说戏剧、电影审美鉴赏的敏感性,拓展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待不同意见的包容精神。
三、文本的细读
关于文本的细读,着重点并不是就细读而细读,而是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有所质疑、有所发现,打破学生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形成的人云亦云的思维模式,实现培养批判性思维、独立人格的终极教学目的。以司马迁的《史记》为例详加说明:我们知道,“传记”作为一种文体是客观存在,但一般说来,“传记”是历史著作的一个分枝,从图书分类上说应归于历史类。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的成熟,应该是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著作,同时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文学著作。从历史的角度讲,《史记》开创了我国古代两千多年的以人物为中心历朝“正史”的先河;从文学的角度讲,《史记》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给人们展现了真实生动的人物画廊。《史记》的高度艺术成就不仅彪炳于传记文学一个门类,而且给后代的小说、戏剧以无与伦比的影响,所以多个出版社的《大学语文》教材大多选有《史记》中的人物传记的篇章(全篇或节选)。比如,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学语文》选取了《史记》中的《刺客列传》(节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大学语文》选取了《史记》中的《魏公子列传》(节选)。“事实是界定传记文学的一个关键词。”[5]小说、戏剧和诗歌之所以被划分为虚构性作品,而历史、传记和报道则属于非虚构性作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们对事实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叙述策略。《史记》也以“实录”著称,即著录事实,不虚美、不隐恶,按照事实的原有情况固定下来。但《史记》真的是完完全全的“实录”吗?《史记》开篇的《五帝本纪》,基本上以神话为基础,构成中华民族的远古历史。当然,司马迁在两千多年前已经怀疑有关黄帝记载的可靠性,也就是说,他当时已难以见到有关远古历史的文献材料了,那些神话色彩极浓的传闻,对于严谨的历史学家来说,自然算不得是信史,但要构筑远古历史,不依靠这些传闻,便无所依傍了。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总是神话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所以,历史学家汤因此在论述历史学的起源时说,历史同戏剧和小说一样是从神话中生长起来的,神话是一种原始的认识和表现形式,在其中的事实和虚构之间并没有清晰的界限。实际上,《史记》中的虚构不仅局限于此。我们知道,对话是传记中最吸引人的部分,也是显示传记家功力的部分,司马迁的传记之所以写得虎虎有生气,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精彩的对话。然而,问题是,当传主在说话时,传记作家在场吗?即使有个别得天独厚的作家,也是事后才整理一些对话,更何况那些无法拥有在场机会的传记家,他们连整理对话的机会也没有,对他们来说对话在多大程度上是可靠的呢?《史记》中《项羽本纪》中有这么一段:“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两人简短的对话,项梁一个掩口动作,就将这一老一少不同阅历、不同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项羽勃勃的野心和初生牛犊不怕虎般冒失,已暗示了他惊天动地的一生;项梁为人久经世故,城府深而不露,虽惊恐项羽莽撞,又赏识项羽的抱负,又怕又喜中表现了将门贵族的志向与复杂感情。”[6]的确,司马迁善于以看似平凡实是最有典型意义的行为与语言,来表现人物的独特个性,这也为后人所津津乐道。问题是,彼时彼刻司马迁在场吗?这种生动传神的描述在多大程度上是实录呢?或者说为了艺术的实现,而放弃了历史的真实性?以此作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细致阅读《史记》,寻找有可能或肯定是司马迁虚构的段落、细节、探究司马迁为何虚构的原因,培养激发学生研究、思索的阅读习惯,创造自由、宽容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发表个人见解,既不人云亦云,也不唯书是尚。
四、结语
用“陌生代”思维统领《大学语文》教学,突显了大学阶段语文学习不同于大学前教育的独特性,避免了“高四”语文之讥。但是,也不可忽视“大一”学生亟待提升基本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当务之急。如果陈义过高,过分“陌生化”,就会使学生感到云山雾罩,不堪重负,这也是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布莱希特,(丁扬忠等译).布莱希特论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2]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3]维・什克洛夫斯基,(刘宗次译).散文理论[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
[4]辜正坤.中西诗鉴赏与翻译[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论文摘 要:历史教育对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艺术,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不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有效实现历史教学的目的。
一部中国史,是一部中国文化积淀和传承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包罗万象的理念在中国历史上绵延了近五千年。作为一名中国人,如不建立起自身的文化自觉,去内省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及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必将成为迷惘而失落的一代。同时,中国要想雄立于世界之林,必是凭借文化的崛起去包容、去赢得世界人民的尊重。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将现代与传统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当前社会转型期每一个中国人所承担的责任与追求的目标,更是教书育人的教育工作者们所秉执的首当其冲的付诸于实践的理念。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历史教学,从小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与适应力,是我阅读了有关书籍之后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此,我将一些浅知陋见陈述如下:
一、深入挖掘,学生交流中国传统文化之知识
知识是文化的一个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经过长期的积累,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知识宝藏。这一点无处不体现在中国历史教材每一个历史时期讲述完后的“文化”课时中。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这些知识,组织学生思考、探讨、交流,最大限度地汲取这些文化营养,充裕自己的头脑,以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现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适时的启发。
如讲到“文字的演变”时,书上列出了从甲骨文到大篆体的“马”字的演变,在此可引导学生思考:在此期间文字变化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学生不难发现,原先曲折象形的线条逐渐被拉平,方形圆形的团块被线条所取代,文字的象形程度降低。同时,教师可列举出更多的文字来说明这一变化特点。
讲到古代历法时,可让学生背诵至今沿用的24个节气,辅以农业生产安排说明,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让他们认识到古今文化并非割裂,而是有继承性的。
又如在教学大教育家孔子的思想时,可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孔子的言论,让他们意识到古代圣哲的观念至今仍有教育意义,摒弃传统文化是我们的一大损失。
二、拓展延伸,教师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之要点
关于传统文化,教材中并无专题讲述,很多传统文化之精要需教师在讲解中有意识地加以渗透,总结归纳,拓展延伸,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状况点点滴滴融入一章一节的授课中。
如讲到春秋战国诸子学说时,可引言:这一时期的百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泉,是儒、道学说的萌芽,之后历代思想家对其不断补充、阐述、辨析,使儒、道学说得以充实和发展。
如讲到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时提到的“中医”,教师可阐释: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医学、医术,中医里运用的一些观念如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同传统文化是一致的,它跟西方的医学、医术不尽相同。当今社会,随着西医在国内的引进和传播,传统中医的精华逐渐被国人所抛弃,这是令每个从医者深思的事。
如讲到古代书画艺术时,可补充:中国传统艺术注重写意,即注重得意忘形或得意忘言,关注字体、人物的个性或作品的思想性,这是同西方对艺术的写实所不同的一种境界。
又如讲到明代北京城的布局时,可揭示:这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建筑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皇帝是一切政务和权力的中心,在整个封建社会长河中,皇权巩固则社会稳定,皇权旁落则社会动荡,以皇帝为中心的观念已根植于中国普通民众的心中。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的补充和揭示需教师辅之以阅读相应的书籍与材料,教师要有“一桶水”方可满足学生杯水求知的渴望。
三、品评分析,师生共鉴中国传统文化之作品
文字与图案是文化的载体,通过它们,我们可以一观古人之生活样式及社会场景。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字或图画数不胜数,除去那些折射着人性光芒的思想典籍之外,为数较多的便是不少渗透着个性与思想的艺术作品。古人素有不为艺术而艺术的传统作风,他们习惯且善于把自己的感受与观点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不断提炼自己的品性,提升自己的人格,从而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愿望。
中国历史教材展现了为数众多的古往今来的国人的艺术作品,文学、绘画、书法、雕塑等,无不显示了泱泱中华繁荣而灿烂的艺术史。有意识地对这些作品进行品评与鉴赏,继承已逝去的艺术家们的传统个性,是使中国传统文化之光辉继续发扬光大的前提,也是充实和活跃历史课堂的一条有效途径。
如秦汉时的秦始皇陵兵马俑、魏晋南北朝时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顾恺之的绘画作品、唐朝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句、宋朝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词、清朝扬州八怪的绘画作品等,均可作为课堂师生共鉴的材料。鉴赏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表现方法去品评、赏析,而且要激发学生思考作品本身所蕴蓄的内涵和作者的创作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是丰富而深邃的,几本初中中国历史教材无法将其全部涵盖其中,只能将初步的历史文化现象展现于师生面前,更多的需要读者自己去揣摩与搜寻课外阅读材料,进而理解、消化、整合、升华。作为教师,应率先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触摸中国传统文化之脉搏,形成自身的传统文化之品格,以应对当今瞬息万变的各种文化现象,推动新的一代以自身的文化品性去创造中国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历史的脉络与思想的线索———兼评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程内容,林存光,《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7年02期
[2]张庆;论中学历史教育中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左玉河,李文平;近年来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5年03期
[4]李长莉;社会文化史的兴起[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