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疫情期间居家社会实践

疫情期间居家社会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疫情期间居家社会实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疫情期间居家社会实践范文第1篇

一、培养自主学习者的价值立意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关于自主学习的思想,强调所学应通过自己的思考、实践来获得。先秦时期的孟子认为,一个人要获得知识必须通过自己刻苦钻研,自求自得。只有积极主动学习,知识才能牢固掌握、丰富积累,在应用的时候就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所谓“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得之也”(《孟子·离娄下》);到了宋代,程颐对孟子的思想做了进一步阐述,认为自主学习才是善于学习的表现:“义有至精,理有至奥,能自得之,可谓善学矣。”大儒朱熹更是直白如话:“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干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他认为做学问主要靠自己主观努力,以积极的态度去掌握知识或寻求真理。到了近现代,教育家叶圣陶提出的“不教之教”,目的也是培养儿童成为自主学习者。除了我国教育传统之外,西方教育界也同样指出自主学习的重要价值。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说:“教育的目的就是激发和引导学生走自我发展的道路。”由此可以看出,一切的教育本质上都是自我教育,一切的学习本质上都是自我学习。要成为终身学习者,首先就必须成为一个自主学习者。尽管自主学习的理念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但当下教育中被动学习的现象依然十分普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依旧没有获得根本性提升。就个体而言,疫情期间学生居家学习的焦虑状态是缺乏自主学习素养的真实反映。而随着互联网时代与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面对价值的多元化,信息的海量化,科技的自主创新化,更需要我们成为自主学习者,学会辨析、处理和驾驭信息。由此可见,无论是立足目前新形势下的学习样态,还是着眼于中华民族未来的持续发展,自主学习者的培养都有着当下与未来的双重意义,它不仅有利于学习者个人的能力提升与思维发展,而且从长远看,它也是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路径之一。

二、自主学习者的人格特征

区别于传统对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能力等的研究,“自主学习者”更多指向“人”的发展,指向自主学习者“人格”的培养,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的特点。我们认为,自主学习者具有以下五大人格特征。一是“价值认同”,具有国家认同、社会责任、主体思辨的品格和能力,能够充分认识自我存在的价值意义;二是“成长心态”,具有积极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心理品质,遇到失败会更加努力,倾向于寻求挑战和机会;三是“高阶思维”,具有深度学习和认知的能力,不满足于知识的简单获得,能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践创造;四是“自省品质”,对自己有充分的认知,具有规划、指导、控制和调节自己学习行为的能力;五是“适应能力”,具有适应不同环境学习的能力,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促进持续有效的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发展委员会在教育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新的教育精神使个人成为他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自学,尤其是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我们认为,自主学习者是一群生命力勃发、具有强大学习意志的学习者,他们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能够不断通过自我塑造、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完成一种动态、积极、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从而提升自己的生命品质,形成对真理价值进行永恒追求的完整人格。自主学习者不仅具备近年来提倡的“终身学习”特性,更应当成为当下学校着力培养的主要类型,其对于个人成长、教育变革、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培养自主学习者的育人范式

“育人范式”回答的实际上是“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自主学习者培养是目的,育人范式是内容、途径和方式。两者相互统一,相互促进。

1.品格养成教育为自主学习者培根

品格养成是自主学习者培养的基础工程。所谓品格,是指人们在个体生活与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品性与风格,因此品格养成教育要改变传统道德教育脱离生活、重在灌输、缺乏体验的弊端,对家校、师生、社会等各种关系要素进行整合,建设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育人场域。我校以活动为载体,通过紧密联系现实生活,重视学生自我体验,强调学生实践参与,培养学生的“小当家”“小主人”和“小公民”意识。小当家教育,实现家庭自理。把家庭作为品格养成教育的重要场域。通过“理一屋、清一室、洁一家”等活动,自主开展物品整理、参与家务劳动等,培养学生生活自理的意识和能力,做好“小当家”。小主人教育,实现学校自治。把学校作为品格养成教育的主要场域。通过“一日校长”“一周班长”“‘六节’我来导”等活动,自主实施班务、校务管理,组织开展活动等,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做好“小主人”。小公民教育,实现社会自立。把社会作为品格养成教育的必要场域。通过“社区走访”“精彩百团”等活动,自主遵守公民道德,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意识和能力,做好“小公民”。

2.课堂范型建构为自主学习者启智

课堂教学是自主学习者培养的主体工程。要改变课堂教学知识零散、被动接受、思维浅层、缺少合作等弊端,建构问题导向、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范型。大问题驱动。将学习内容进行情境化、问题化改造,提高问题的思维容量。在各学科教学中融入核心性的好问题。通过设置总揽类问题、综合类问题、专题类问题和自驱类问题,激发学生学习需要,拓展探究时间空间,驱动学生积极思考。自组织学习。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学习过程,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教会自主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能够在常规学习之余自主组织学习内容,更全面地拓展学习任务。当学习遇到困难时自主调节学习策略,更有效地推进学习任务。根据学习目标与自身特点自主管理学习时间,更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高互动合作。学习是一种对话,自主学习并不等于自己学习。课堂是一种交往,师生双方在平等、互信、支持的教学情境中获得碰撞、融合、交换,从而产生新的价值追求。这样一种开放式学习情境,形成了马丁·布伯所说的“包含”状态,意味着关系中的双方进入到彼此的本质之中,从而建构出富有生命活力的学习共同体。培养学生善于倾听、乐于分享、敢于表达的习惯,促进学生深度合作,让课堂产生思维的“交响”。

3.项目课程实施为自主学习者奠基

项目课程是自主学习者培养的重要工程。要改变传统分科课程的割裂化、知识化等弊端,聚焦核心素养,融通学科边界,发展高阶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主题选择。项目课程的主题是现实生活和真实情境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复杂的、多学科知识交叉的问题,值得学生进行深度探究和有能力探究的问题。可充分挖掘和利用地域内的资源优势,从当地的历史底蕴、文化内涵、自然风景、发展现实中寻找探究主题。比如我校毗邻中国历史古街——苏州平江路,学校便以平江路的名人、名居、交通、文创等作为主题进行研究。目标定位。要防止片面理解项目化学习“活动性”“生活性”和“跨学科”的倾向。项目化学习的主体是学科,但不是学科的简单拼盘,而在于融合。因此,要注重项目主题与学科核心素养的连接与融通,制定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比如苏州园林中的文化之养、文学之意、数学之美、科学之理、艺术之韵。过程组织。区别于课堂学习,项目化学习的场域是开放的,学习方式具有挑战性、探究性、实践性特点。要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开展实地考察、调查走访、资料搜集、课题研究、实践创造等。研究的内容、方案的制订、参与的过程都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评价实施。项目化学习的评价以表现性评价为主,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中的真实表现,比如是否积极主动参与,是否善于与人合作,是否能提出观点、找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等;考查学生学习成果的呈现,比如作品制作、研究报告、成果展示、节目展演等。

4.学习环境建设为自主学习者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