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技校学期末个人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英语学习 心理 引导
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中国人的工用、生活、交流等一切的一切越来越离不开英语,英语已成为人们工用、生活、交流的必要工具,也成为新时代、新环境下的技校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作为技校的英语教师应该怎样把握好技校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和学习心理,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真正使学生“愿学、好学、乐学”?本文从调查技校生英语学习情况和学习心理因素入手,简要描述技校生英语学习的几个心理态势并做分类的归因分析,运用心理学理论,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一些实用的技校英语学习心理引导策略。
为了能更真实、更详细、更全面地了解技校学生英语学习情况和学习心理,也为了形成该文真实有效的数据资料,笔者对某技校2001届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经统计得出一些调查数据,分析如下:
调查表第一部分侧重于简单地了解技校生在初中三年的英语学习情况:
约39%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有一点兴趣,约27%学生认为自己学习英语无所谓什么兴趣;约39%的学生认为到初三时英语成绩在班中处于中等水平,约32%认为处于中偏下水平;约66%的学生没想过自己读技校的原因之一是为了逃避学更难、更多的英语(以前技校对学生的英语要求不像其他学科那么严格,因此有小部分放弃英语的学生选择了读技校)。以上调查结果比大多数技校英语教师预想的要好,同时也说明学生已经完全意识到了随着科技发展、改革开放深入、社会进步,逃避英语学习必将无法生存、被社会淘汰,在校学习阶段学习英语。
约42%的学生认为自己英语从初二开始落后,约39%的学生认为落后的主要原因是自己思想不够重视,主观努力不够,约35%的学生认为自己语法是最薄弱的环节。以上数据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虽然是技校生,但绝大部分学生能比较客观正确地分析自己英语学习的不足之处。但在长久的学习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的确落后了。
技校生的英语学习受学习目的和目标、兴趣和态度、精神健康状况、智力水平、英语学习的适应性、学习英语的背景情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调查表第二部分从与技校生英语学习密切相关的几个心理因素及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方面了解现阶段英语学习情况:
约48%的学生在技校对英语学习仍有一点兴趣,但学习的目的性不够明确,约49%的学生认为学英语、做作业是因为要交作业,要检查,要应付各种考试,为了顺利毕业;在课堂学习中,约47%的学生承认自己的注意力只能集中20-30分钟,约44%的学生喜欢教师用大部分中文,少部分英文相结合的形式来讲课。看来,技校英语教师不得不面对和接受这一事实,适当地降低教学要求和难度。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特别注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尽可能多的顾及大部分学生。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多用学生喜闻乐见、能够理解接受的方法,深入浅出地上好每一堂课。
约28%的学生每隔两三天才复习一次英语,约35%的学生在家复习英语,不知不觉就开上小差,约35%的学生认识到要学好英语,自己最缺少的是毅力。在英语学习的入门阶段,学生的兴趣爱好的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随着学习广度、深度的增加,学生仅凭兴趣而没有明确、强烈的内在动机,没有良好的、正确的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恐怕学习英语是难以持久的。作为技校英语教师,不能仅满足于上好课,更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做好这项工作显得尤为迫切。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调查表第三部分侧重于了解技校生对今后英语学习的打算及今后英语重要性的意识程度:
约55%的学生大概相信自己有能力在今后两年(在技校毕业前)提高英语水平;约34%的学生想在今后两年提高英语水平但认为自己没有毅力,怕吃苦。看来,技校生对学习英语的信心还不足,畏难情绪不小。
约46%的学生认为毕业后(上大学除外)如果家长或单位还要求学英语,才会继续学英语,约52%的学生认为中国入世贸可能会使自己有更多使用英语的机会。看来,技校生对社会发展的趋势可能并不十分热心,对将来自身的发展思考较少,缺乏忧患意识。
通过本次有针对性的调查,笔者获得了许多宝贵的数据资料,更进一步深入了解了技校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和学习心理。同时也引发了笔者回顾和小结两年来的英语教学,学习心理学,学习有关的教育学理论。从与技校生英语学习有关的几个心理因素分析入手,探索在技校基础英语教学中已采取的策略。
英语学习的几个心理因素和技校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心理引导策略与英语教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任何一位优秀的英语教师都离不开对心理学的了解和深入研究。心理学可以为英语教师提供有关人的心理性能、特性和规律等方面的知识。英语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智力、情感、意志和性格,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教育,促进学生智力、情感、意志和性格的发展。“心理学要求在外语教学中注意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个性因素的和谐作用和发展,同时把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规律性联合作为指导外语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依据。”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心理学的原理,分析学生心理状况,指导英语教学,探索掌握记忆的规律和方法,从而搞好外语教学。
一、动机、注意和兴趣
1.1 动机
动机是由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但可实现的行为倾向,是激励或推动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因。它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和外部诱因结合而成的心理状态。为了有效地、长期地进行有意义的英语教学,动机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学生的精神状况(如性格、情绪等),学生的智力水平和英语学习的适应性,学生学习英语的背景情况,学生的年龄、兴趣、态度,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和目标等等都与学生的动机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
1.2 注意
注意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开端和必要条件。它贯穿在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中,有着组织心理活动的作用,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现象的指向和集中。动机对于学习的促进作用,主要是以注意的加强做中介的。
1.3 兴趣
兴趣是探究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积极态度,是一个人优先地对一定事物发生注意的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份,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发展智力潜能的契机。产生兴趣的两个基本因素是求知欲和客体的肯定的情绪态度。因此,只有那些对英语学习有浓厚兴趣,把学习看成自己愿望和需要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整个认识活动激活起来。“兴趣是注意的基础。”学生越对教师的教学感兴趣,注意力就越能为教师所吸引,就越能了解和理解有用知识的内容;而对有用知识的内容了解和理解得越深,又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两者互为因果关系。
如何来培养和激发技校学生学习英语的正确动机?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利用注意的规律性?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主要依靠英语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等方面做细致的工作。
1.3.1 要对学生进行学习英语的目的教育。
使学生了解学习英语对社会、对个人的重要作用,尤其使其明了掌握英语是跨世纪人才所必须的素质。同时要使学生懂得,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如果没有崇高的目的,没有意志力,很可能半途而废。
1.3.2 创造条件,想方设法培养和发展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英语老师教学的方法要生动、活泼、形象,具有启发性。在课堂教学操练活动中,可引进竞赛机制,刺激学生的情绪。教学中要多用情景教学、直观教学、声光教材及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利用这些“新异刺激物”,形成一个令人神往的、饶有趣味的教学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技校一年级学生,仍然对发音接龙竞赛、看图猜单词、看碟片复习课文等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热情和注意力,有的学生甚至会为了一两分或一句结论性的话争得面红耳赤。在课堂上,让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耳、口、眼、手)尽可能多地同时运用,起到协调作用,让每一位学生“有事可做”,兴趣才能持久不衰,注意力才能长久不败。
1.3.3 认真钻研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课前精心设计选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难易相当,方法多样,作业分量适度,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使学生听得懂,练得有趣,有所得,有提高。那么,他们的心理活动会自然而然地指向和集中于课堂学习活动上。如在技校英语教材某课中,出现spare一词,它主要有三种词性和与之相应的词义:(1)adj.多余的,备用的;(2)vt.节省,分让;(3)n.备件,替换品。为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和正确应用,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例句:Can you spare me ten minutes to buy a spare tyre ? I have no spare. 第一个是动词,意为“分让”;第二个是形容词,意为“多余的,备用的”;第三个是名词,意为“备件,替换品”。学生通过兴趣盎然的阅读、理解、分析、眼界开阔、印象深刻。
1.3.4 鼓励学生大胆参与语言实践,为学生创造参加大量语言实践的机会。
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使课堂生动活泼,加大教学密度、深度和广度,强化和巩固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有成效;还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活动中经常受到成就感的鼓舞。与重高和普高学生相比,技校学生在初中三年英语学习相对落后,受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环境的制约,遇到为难之处可能更容易失去信心和耐心。教师要逐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意志力是其中一方面;另一方面,为培养兴趣和动机,也不妨适当降低难度,有意地创造各种机会,要以鼓励参与为先。
1.3.5 恰当运用言语策略和非言语策略。
对于英语教师来说,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武器,也是组织学生注意力的工具。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规范、语音正确,语调升降标准,语速适中,使学生置身于比较地道的英语氛围中,这样才会激发学生兴趣并使其保持。与此同时,辅之以眼神、面部表情、形体动作,以简单易行的手势这些无声语言,以及壮物、言志、传情的非言语策略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
1.3.6 因材施教,因学生而异。
技校一年级学生在生理上已普遍开始发育进入青春期,但在心理发育上尚处在不稳阶段,未必能与生理发育同步。在对学生的态度方面:教师既要和蔼、热情、亲切、平等对学生,又要温和而不放任,严肃而不粗暴;在对学生的要求方面:由于受技校一年级学生的英语基础和水平的限制,教师既要对学生要求具体,从字母书写的格式,到单词句子的拼写及其规范性,到口语的语音、语调等,都要严格要求,促其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培养和巩固正确的学习习惯,又要对学生要求恰当、有针对性,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方法及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教师要及时、公正、以理服人,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以表扬为主。当然,适当的批评也是有利于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的,但要注意掌握分寸与尺度。在评价差生时,必须注意有一个使其获得肯定和赞扬的机会,要有意地安排他们参与语言活动,让他们表现自己,从少到多,由易到难,一定时间量变的积累就会导致质变的结果,这尤其对激发技校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影响很大。在这方面,向来是一个方法问题,实际上体现了一个教师的情感问题,也反映了教师思想方法上的哲学水平。
二、记忆
记忆是人脑的机制,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记忆力是智力结构中的重要成份之一。英语记忆,是已学的英语知识的获得跟保持。对于英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的有关记忆的分类是:机械记忆、理解记忆、文学与逻辑记忆、形象记忆、视觉与听觉记忆和运动记忆。机械记忆依靠反复来强化;理解记忆则是依靠联想,在透彻理解学习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记忆,理解是记忆的基础,懂了才能记得住。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对所学材料不仅要反复练习,也必须反复思考加深理解。
掌握记忆的规律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前提。教师要根据青少年记忆的特点来组织英语教学,一般来说,英语学习中容易记住的是语法知识,其次是语音,最容易遗忘的是词汇。在此,结合两年的教学,谈谈笔者在词汇教学中应用记忆规律所注意的几个方面:
2.1 让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耳、口、眼、手)尽可能多地同时运用,协调作用。对学生用看、听、说、读、结合的方法进行词汇教学。技校一年级学生在刚入学时,这方面表现较为欠缺。教师要反复提醒、鼓励、表扬,强化学生这一意识。利用直观教具,图片、模型、事物、简笔画等可经常使用。这样不但形象、直观,有利学生掌握单词还可以使学生尽快进入课文的学习中,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2.2 采用温故知新的方法巩固长时记忆。技校英语,单词分散在课文、对话中,这些单词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过了,也即教学大纲要求已掌握的单词,因而不属于生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已遗忘了部分单词,或对一些单词印象不深。要达到长时记忆的效果,教师就必须首先估计学生可能遗忘的一些单词,在每一课中补充几个单词进行复习,多次出现则反复复习。学生学得轻松,不会觉得有负担。比起到学期末总复习时再短时、突击进行单词记忆,这样的长时记忆效果可想而知。当然,这对教师的要求也就相应地提高了。
2.3 采用多种分门别类的方法做到理解记忆。每个单词都有音(发音)、形(词形)、类(词性)、义(词义)。在单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单词的特点,用灵活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帮助理解记忆。如:(1)sleepy,就通过温习sheep, green, tree, bee, sweet等进行字母组合的发音小结;(2)通过让学生对一课书中的所有单词按照音节进行分类,帮助学生复习音标,巩固单词发音和拼读的一些规律;(3)学习wounded,就与crowded、excited等进行词形比较,掌握动词转变为形容词的规律;(4)通过让学生对一课书中的所有单词按照词性进行分类,帮助学生理解、巩固和掌握单词的词性。
另外,为了增强记忆机能,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学生具有明确的记忆意图和记忆的意志力
要让学生具有集中的注意力和平静而稳定的精神状态
要注意记忆的适量
深刻的理解
联想
反复强化
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具有多维特征的,由多个思维指向、多个目标、多个起点、多个思维程式、多个思维结果或方案组成的思维模式,它是一种取得一个或多个合理设想或猜想的模式。当前,发散思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是基于对它的作用的认识。作为创造性思维基本特征之一的发散性,是指从同一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中产生众多新的信息,即从同一来源所提供的信息中产生各种各样方向不同的输出,这样方能通过迁移的作用探索到未知的东西。发散思维是向空间的各方延伸。按照当代心理学家的见解,一个人的创造能力的大小和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成正比。一个人已获得的信息的基础上依靠头脑进行第一步加工,若能超越现有信息,这第一步的超越往往就是发散思维的作用。这对创造性活动是极为珍贵的一步。
发散思维发达者,思路开阔,思想活泼,想象力丰富,善于发现,便于选择,因而发散思维是极为珍贵的,思维的发散性的适当运用也就特别重要。英语是技校的基础之一。英语教学中就更有必要在重视收敛思维训练的同时,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以体现英语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进行创造性学习。同时对于教师本人来说,重视、引导、培植、爱护学生可贵的发散思维品质是自身保持教学思想以及学术思想青春活力的源泉之一。
英语知识(语音、词汇、语法)的广博和深厚,英语技能(听、说、读、写)的多样性变化,英语教材中丰富多彩的内容以及成出不穷的句型,给学生提供了进行发散、联想思维的坚实基础。发散思维训练符合青少年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求知欲强,有一定方面的联想能力、勇于探索的心理特点和要求。技校一年级学生在思维方面可能不如普高生,但这只是暂时的、相对的,可能父母、教师和他们自己并未充分意识到自身的发散思维的潜力。他们也一定具有以上共同的心理特点和要求,高一阶段又是学生大脑发育和思维成熟都较快的时期,一旦学生进入状态,这方面被开启并引起重视,通过强化训练,完全可能达到与其他学生一样的水平甚至有所超越。
以技校英语的词汇教学为例,结合几年的教学,谈谈笔者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
引导学生从“一词多义”展开思维。如:两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单词:以“time”和“have”的一种用法和词义作为发散点,回忆、联想、比较其他多种用法,让学生举出例句,说出词义,然后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总结。
TIME: HAVE:
have no time to do sth. The town has many large buildings.
What’s the time? Would you have a cup of tea?
in time of peace We’ll have a good holiday.
several times My grandmother had a bad cold
She is near her time. He had his hair cut yesterday.
引导学生从“同意多样”展开联想。如:“wear”一词,讲解这个单词时,就可以引发wear―put on―have sth. on―dress等。
2.4 引导学生从“一词多配”展开,扩大学生单词词义和用法上的思维,使之印象深刻,记忆增强。如:take in, take out, take on, take off, take up, take down, take away, take back。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网络化;励志感恩教育;资源库
现今新时代,各个高校都充盈着各具特色,极具个性张扬的校园文化,而校园文化的最终的目标就是把文化所内在的真正意义的价值影响到校园中的每一个人,灌输到他们的生活中,从而形成他们个人可以随身携带着行走的能力,并潜移默化地以此形成其享用终生的学习和行动能力。有鉴于此,我们学校也把励志感恩教育作为学校校园文化中的主流文化,从上一级的关工委,到学校的党委以及全校的学工系统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系统工程,尤其近几年来,全校师生也感受到励志感恩文化的独特魅力,依托信息技术,孕育了优秀的学校品质,全校教师都渐渐形成立德树人的高尚品德,同事一届届学生也常怀感恩之心,励志前行,我们也以此探索出了一条基于信息技术与校园励志感恩文化教育整合之路。
1构建完善的信息化校园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也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而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网络又是其中的基础环节。我院以校园信息网络建设为核心,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将励志感恩文化的核心、理念、诠释向学生进行宣传,让校园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传播平台。
1.1校园网络环境的建设网络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立校园网络,包括校园网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基于校园网络建设的不断完善,我们可以建立支持校园文化活动在线平台,为学校的网络文化建设必要的物质基础,从而促进励志感恩校园文化建设。同时,校园网的建设可以使学校的教学、科研、办公、管理都有一个校园网络环境,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学形式、方法的相互交流和改革。
1.2校园网络资源的开发网络的最大优势是资源的高度共享
我们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收集了大量关于感恩教育的资料放在了资源库中,为教师提供了便利的教学资源,使网络资源成为了一种校园文化传播途径,并使网络文化与感恩文化融合起来。
1.3教师信息意识的培养
为加强培养教师信息意识,加快建设校园网络化文化,我们需要尽快培养出一批应用型人才,他们既要精通学科教学,又能熟练运用现有的网络平台进行感恩文化的传播,因此,我校资助中心通过各系资助经办人,不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感恩活动,组织感恩文化的讲座,诠释感恩文化的内涵。
1.4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
我校目前正努力建设感恩文化资源共享平台,运用信息技术拓展感恩教育的渠道,在学校和各系网站上设置了自己的感恩宣传专区,创建和管理自己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让网络环境已经成为促进我们学校的感恩文化,展示师生才华的重要窗口。
2建立励志感恩教育资源库
建立校园网上共享的感恩教育资源库是建设学校感恩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从学校角度来说,建设感恩教育资源库是决教育信息化高投入低产出的一个途径,可以集中大量感恩教育资源,提供给校内的教师和学生浏览与学习;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建设感恩教育资源库是为教师传播感恩文化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素材,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及教学效果;对学生而言,感恩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可以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感恩文化资源,使感恩文化可以更好的在学生群体中传播开来。因此我们根据感恩教育的教学目标,建立了适合学生学习的感恩教育资源库,包括感恩教育素材库、感恩音乐、感恩动画、感恩课件、感恩活动等。2.1励志感恩故事资源库感恩故事资源库分为古代经典故事和著名的孝道故事,图文并茂,让学生能理解。如《二十四孝》《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学生可以把这个资源库里的故事作为自己的榜样,做到感恩常在心。老师可以作为教材教给学生孝礼文化,让学生学会感恩。2.2励志感恩名言资源库在资源库里,我们收集和感恩语录,供老师和学生随时上网,如"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孟子)"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王符)。这些感恩语录记录上传,老师可以选择这里作为他们生活的座右铭。2.3励志感恩音乐资源库在这个数据库里将收集了大量的关于感恩的音乐歌曲,通过欣赏和演唱的方式,学生可以表达对父母的感恩,对老师的尊敬,对一个美丽繁荣的国家深深的感情。2.4励志感恩动画资源库在这个资源库中,我们收集了漫画和一些教学课件。"弟子规”是主要的动画素材,我们买的弟子规光盘漫画中复制所有教师参考。同时,还积累了感恩教育课的课件。2.5励志感恩活动资源库励志感恩活动资源库搜集了我校感恩教育大型活动和班级活动的素材,便于回放,更便于师生观看,让学生可以循环回看,时刻见证自己的点滴进步。如学校大型活动感恩节活动、艺术节活动、读书节活动等,班级活动如:班级生日同庆、共度中秋、漫漫军训路等活动,这些活动资源库是学校宝贵的财富,它记录了学校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的全过程。
3开设励志感恩教育课程
每学年度开学和学期末期间为被评定为“贫困生”的同学组织开展“励志感恩”专题系列的教育课堂。课程的主要的知识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的情况;掌握国家奖助学金的申请条件;掌握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和还贷步骤;学会感恩,诚信还贷,励志前行。通过在专任教师的引导下,展开模块化教学方法,用ppt将各个知识点做详解,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后,通过公众平台进行现场竞答;让学生根据任务在电脑上亲身操作贷款还款的全过程;观看感恩视频,组织学生讨论,然后让同学在微信平台上发送感恩话语,让感恩话语呈现在课堂大屏幕,让同学根据感恩话语发表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并让学生现场发送感恩话语给最想感恩的人。通过本系列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并感受来自国家对于贫困生的全方位资助,自觉在生活中自信自立诚信感恩。课程教学中教学重点为通过课程内容让学生内化为励志诚信感恩的心,难点为助学贷款的申请和还贷步骤,让学生树立自信,诚信感恩的意识,本节课以学生掌握了解为技能要求,以学生自我实践操作最后成功为目的,但最终是要通过自身的参与体验,领悟诚信感恩的内涵,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在教学之前从网上和我们学校自己构建的资源库收集有关国家奖助贷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要兼顾有关诚信与感恩的事例和视频素材,学习优秀的教学案例,将它们根据教学要求整合在ppt课件上,确定好教学的流程和方式,将重点和难点加以注明。由于课程参与学员比较多,而且是思想的教育,事前让学生干部给现场布置了温馨的环境,并且期间需要运用网络和屏幕用作课程的准备。组织全体同学学习奖助贷相关知识,让学生全体参与知识竞答,观看感恩视频,最后,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讨论并传诵感恩话语,教师进行点评,并进行总结。
4建设励志感恩教育微信平台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信,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师生的交流方式的途径,既秉承个人网站的言论自由,又融合了教师的经验和思考,是一种综合激发创造的新模式,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平台,引导学生励志感恩。因此,我们建设了感恩教育微信公众平台,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指导学生进行励志感恩教育提供了便利。(1)公共励志感恩发言专区。主要是进行师生、生生沟通和交流。网友在这里畅所欲言畅谈问题,教育交流励志感恩教育经验,分享个人成长亮点。(2)微信公众平台。在微信公众平台,不定期会更新关于励志感恩的文章,师生们阅读完文章后可以在留言区留下个人的感想,并且后台会有相关的负责人进行回复和解答问题。主要上传教学活动中的感受和问题,在感恩思想的理解、体会等方面,通过励志感恩微信公众号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平台来探讨问题,提高了专业思维问题的深度;为教师提供深思的机会,提高探究能力,开拓思维,例如,有教师指出,有了微信公众号后,当你网上交流时,有时会有更多的人来帮助你,提供更好的建议。对我来说,最大的帮助是当我有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相互的讨论使我的头脑受益,不会受到限制。
5聆听励志感恩教育之音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洗涤学生心灵的钥匙。充分利用音乐的特殊教育价值,使学生快乐与音乐交朋友,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达到塑造和净化情感的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听音乐是培养学生励志感恩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气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同时,音乐是艺术的声音,也是艺术的情感,为了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感和情感的体验,我们要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各种励志感恩音乐。我们安排了各种感恩和励志的歌曲或音乐。如早晨6点半和中午14点不断播放校园之歌《五进之歌》,催人奋发,促人上进。放学、休闲、课余时都播放不同的励志感恩的音乐。在这些歌曲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触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有丰富的经验和学生音乐兴趣会越来越浓,他们会有意识地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感情的音乐。
6结语
有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基础,无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这是教育技术的真谛。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教育技术的应用有力地促进了校园励志感恩教育文化,我们选择了一种合理的可视化技术,在先进的教育理论下,励志感恩教育理论在我校的多渠道多措施践行着,在师生之间无处不在地扩散着,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遍布着。
参考文献:
[1]张玉琴.信息技术为感恩教育插上腾飞翅膀——人教版《家庭小账本》教学案例[J].山西电教,2015(1).
[2]陆绮薇.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生感恩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11.
[3]刘丽瑛.浅议技校学生感恩意识的养成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197.
[4]张惠荣,宁丽萍.学科特色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感恩亲情”专题学习网站[J].山西电教,2008(3).
[5]陈玲.学校德育工作之学会感恩,懂得做人[J].科教文汇旬刊,2012(1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