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检测新技术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电梯;检验检测技术;重要作用;核心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的建设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在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中,电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电梯主要是利用电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动的箱体,以达到载人和载货的目的。由于电梯和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其安全性更是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电梯属于特种设备,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电梯的安全性能,提升电梯质量。在加强电梯安全性能的众多措施中,检验和检测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首先对电梯检验检测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并简单列举了电梯检验的类型以及检验之前的准备工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当前应用广泛的电梯检验检测的核心技术,希望可以为同类的实践提供借鉴。
二、对当前电梯检验检测的重要作用
在当前社会中,电梯主要用于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其作为一种升降设备,可以有效达到载人和载物的目的,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生产等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让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发挥出了其应有的效用。正是电梯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和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更应该对其安全性提高重视。纵观近几年出现的电梯事故,仍然存在着很多滑梯、下坠等安全隐患,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而在保障电梯安全使用的措施中,检验检测技术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只要保障检验检测技术的充分使用,才能将电梯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排除,从而让电梯可以更安全地为人们服务。
三、电梯检验的类型以及检验前准备
(1)电梯检验的类型
上文已经描述,对电梯进行有效的检测检验,是有效保障电梯运行安全的关键环节。对于电梯检验的主要类型来说,存在着以下几种:1)出厂前检验。出厂前检验主要是依照国家相关的生产标准、强制性标准对产品进行检验,同时还包括对电梯的零部件进行是否具有出场合格证明的检测。这一步骤主要保障电梯能够在组合之后可以满足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以保证投入后的正常安全运行;2)交付使用前的检验。在电梯产品交付使用之前,需要对电梯的安装调试质量、整体性能和功能、主要部件和安全部件的安全状况进行全面的检验。在这一过程中对电梯的检验和检测,一方面包括安全单位的自检,另一方面也包括质量技术监督单位的监督检验等;3)电梯的型式检验。对于电梯的型式检验,主要包括整机、主要部件以及安全部件的型式检验等;4)电梯定期检验。对电梯的定期检测一般为一年一次,主要对电梯运行中可能因为磨损、零部件老化等问题带来的电梯安全隐患,对于没有定义检验或者检测后认定为不合格的电梯,坚决不能投入运行;5)电梯发生事故或者重大改造维修之后的检验。当电梯发生了事故或者进行重大改造维修之后,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电梯进行检验检测,检测的内容和要求要结合现场的情况,比如,当因为上述原因造成电梯的主要参数和控制系统改变时,就需要对电梯进行全面的检测。其中重大改造维修主要包含主参数改变、控制系统的变更等等。
(2)电梯检验检测之前的准备工作
在电梯进行检验和检测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首先,电梯的检验检测工作应该在国家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之下;其次,要对电梯检验和检测的资料、文件的完整性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主要涵盖出厂合格证、整机或者主要部件的型式检验报告、限速器等的调试报告以及相关的施工方案等等;第三,要准备好检测检验中使用的检验仪器,例如游标卡尺、接地电阻测试仪、限速器测试仪等。同时,除了要做好上述的基本工作之外,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电梯检测检验的内容、要求等等。
四、电梯检验检测的核心技术分析
(1)观察检测技术
在对电梯进行检验和检测时,观察检测技术是所有检测手法的基础手段之一。所谓观察检测,即是对电梯的整体外观以及运行的状况,在对电梯性能基本理解的基础上,对电梯可能发生故障问题的位置进行初步的判断。在运用观察检测技术时,主要对电梯的轿厢和控制区进行检验,在检验的过程中,相关人员不能仅局限于使用肉眼观察,可以借用简单的测量工具等,对电梯的零件尺寸大小进行测量,以此作为判断的基础。
(2)无损检测技术
无损检测技术在当前很多领域中都获得了非常广泛的使用,同样,在电梯检验和检测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利用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对电梯的安全性能进行整体性的检测,在检测过程之中不会影响电梯的正常使用。当前使用的无损检测技术在电梯中的应用主要包含激光检验方法和线锤检验法等两种,在实际的运用中,两种方法都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在这两种无损检测方法的检测下,可以有效排除电梯中的很多安全隐患。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无损技术也逐步丰富和完善起来,未来必定会有很多先进的无损技术在其中得到应用,以使得电梯的安全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3)噪声检测技术
在电梯检验检测技术中,噪声检测同样非常重要。在电梯的噪声检测技术中,其采用的是相关测声压级传感技术来达到对电梯进行相应检测的目的。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是将测声压级传感装置放在距离地面 1.5 米高度的位置,设置三个或三个以上测试点并于传感装置 1 米的距离位置进行测量,在数据获取过程中选取噪声最大数值进行分析。
(4)曳引钢丝绳漏磁检测技术
曳引钢丝绳漏磁检测是根据磁铁漏磁产生的磁场变化原理,将探伤传感装置放于电梯容易出现故障的重要零件部位,以其磁场变化与常规磁场环境进行对比,并将磁场变化产生的信号传入计算机。曳引钢丝绳漏磁检测还需要在计算机内设定相关的电梯条件和电梯数据,然后再将漏磁产生的新号编码进行设置和带入,由计算机对电梯内部的磨损状况和设备准确程度进行分析说明,得出相应结论。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采用科学的电梯检验检测技术,可以有效保证电梯的安装以及运行质量,从而进一步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不会受到电梯安全隐患的威胁。不过,笔者认为,在当前的电梯检测检验技术中,还存在着很大的进步空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仍然有很多检验检测技术可以得到进一步革新。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有关部门加大相关的投入,以保障电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安全、高效的运行。
参考文献
[1]滕洋. 浅谈曳引式电梯轮槽磨损及其检验检测[J]. 机械工程师,2012,06:156-157.
[2]李洪. 浅谈电梯制动器的结构型式与检验检测[J]. 电气开关,2012,03:100-102+105.
[3]李红星. 谈电梯安全性的检测检验[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2:126-127.
[4]陈勇鑫. 浅析电梯的检验检测工作及检测现场安全管理[J]. 价值工程,2011,12:255.
[5]郑明华. 电梯安全性检测检验探讨[J]. 广东科技,2014,06:128+119.
为加强毕业后医学教育工作的领导,进一步促进毕业后医学教育科学化、规范化,提高毕业后医学教育质量,逐步建立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卫生部于2005年12月31日成立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
卫生部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由卫生部、有关部委、部分卫生厅(局)、高等学校、社团组织和医疗卫生机构的代表及专家组成。
卫生部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的任务是在卫生部的领导下,对全国毕业后医学教育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管理;开展全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的研究;拟定全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规划和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
卫生部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执行委员会决议,落实委员会确定的各项工作,处理日常事务。办公室设在卫生部科教司。
为促进检验医学的发展,推动我国血液学、体液学及临床输血水平的提高,加强检验与临床的结合,扩大对教学、科研、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之间的相互交流,由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主办、湖北省医学会承办的全国“血液学、体液学、输血学”学术会议将于2006年4月中下旬在美丽的东湖之滨――武汉科技会展中心举行。
大会将邀请血液学、体液学、血栓与止血、输血等著名专家做专题学术报告,并从会议投稿论文中遴选出优秀论文进行大会专题学术交流。录取论文的参会代表可获得论文证书,所有参加会议的代表可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学术会议征文要求
(一) 征文领域
血液学检验 体液学检验 血栓与止血
临床输血 基因诊断 质量管理
实验室管理与认可
(二) 征文的主要内容范围
1.血液学检验
常规检测标准化及质量控制
新的检测方法及指标在血常规检测中的应用
血细胞镜检规则的制定及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质量管理
贫血与白血病的形态学特征
关于血液病的基础研究
2.体液学检验
尿液常规检测标准化及质量控制
脑脊液、胸腹水常规检验与形态学
常规检验与遗传学分析
其他体液检验与质量控制
3.血栓与止血
新的检测方法在血栓与止血检验中的应用
项目的优化组合用于血栓病与出血病的筛检
关于质量控制,检测标准化
关于血栓与止血的基础研究
4.临床输血
临床输血安全与成分输血
临床输血质量控制和管理
临床输血新技术、新进展
免疫血液学
5.基因诊断
细胞遗传学检验
疾病的分子学诊断
6.实验室管理及其他
医学实验室认可
医学实验室的现代化管理、检验结果的溯源性和检验过程的规范化
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及实验室质量管理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循证检验医学
计算机网络化、信息化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
检验与临床的沟通
检验医学教育的新技术、新进展、新方法、新经验
(三) 大会征文摘要格式要求及投稿方式
1.未公开发表的原创研究性论文、综述、工作报告、经验交流等,来稿请寄全文和800字以内的摘要各一份。
2.论文摘要语言为中文或英文,以Microsoft Word编辑,DOC文件格式,A4纸打印。中文用宋体,不超过800字;英文用Time New Roman字体,不超过300字,单倍行距。
3.论文提交方式:
(1)通过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至下列E-mail地址:
192.168.0.省略 ;有关本次会议的动态信息请上网查阅:jinyi.省略/
(2)如电子邮件发送方式确有困难的,也可将论文打印稿及软盘用邮件方式邮寄。
来稿请寄:湖北省 武汉市 汉口 解放大道1277号协和医院检验科 崔天盆收
优秀论文报告会由华东师大化学系副主任王清江老师主持。教务处领导陈灵犀代表学校向与会代表表示欢迎,感谢兄弟院校多年来对华东师大的关心和支持并祝交流会圆满成功。化学系主任何品刚教授简要介绍化学系历史和现状。1951年由沪江、大同、光华、同济、大夏、圣约翰等六校教师组成。现有教职工113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名、教授34名,博士生导师36名。一级学科博士点十几个。各类科研项目120多项、每年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在CA杂志上收集论文一百几十篇,除实验楼外,另有上海市绿色化学重点实验室,教师培训中心、中学生科普实验站等几十部分。2年后集中迁往闵行校区。目前因正值建设阶段、所以接待工作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希望与会代表谅解。
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教育委员会主任范杰教授代表与会的化学化工学会负责人和各校师生感谢东道主华东师大校系领导和老师们为会议提供的周到安排。同时介绍了上海市市长韩正同志今年1月下旬视察化工企业时对本市化学工业提出跨市发展,辐射全国;加大研发力度,实施创新技术;一伴化规划,整合资源,做大做强等要求。为广大化学工作者展示了上海市21世纪化学工业继续发展的宏伟蓝图,倍受鼓舞。我们要用化学在追求美好生活,促进高新技术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消除人们对化学的误解,吸引更多的年青人投身化学专业学习,应对未来能源、资源不足的挑战、环境污染加剧和温室效应增大带来负面影响作出努力和贡献。
交流会上20位同学的精彩报告和师生间热烈融洽的互动式讨论,为会议营造了极为和谐的氛围。
优秀论文涉及有关催化反应的机理探讨、多种纳米材料的合成、食品安全中监测方法研究、抗癌药物的活性研究、皮肤抗衰老的机理、环境水体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和仪器的开发等与高新技术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多个领域。
经过评委讨论,有10位同学获得壹等奖。他们是:刘嘉、黎朝、陆颖音、李永玺、戴逸婧、丁支、王荔祖、马丽君、张若男和王欢。
有十位获得二等奖,他们是:徐阳、刘媛媛、徐慧婷、应佚伦、、张蕾、沈明月、虞珊、蒋迪发和徐浩。
会议在颁发获奖证书、获奖者与华东师大和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部分负责老师合影后圆满结束。
关键词 材料科学前沿 教学目标 课程论文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材料科学前沿》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课程的目标是要求学生了解材料科学研究前沿新动态,新材料的合成与制备方法和技术以及新材料的研发对现代材料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课程主要向学生介绍近几年内材料学科的热门研究方向,介绍新材料的物理化学特征及新材料产业与材料科学前沿之间相互依赖关系与发展规律,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了解新材料的研究领域及相关的新材料表征技术。通过近几年来对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笔者主要阐述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通过实例教学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探索如何让学生全面了解材料科学前沿领域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新模式,同时就如何进行课堂讨论和课程论文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1以材料研究前沿动态为指引,拓展教学内容
本课程是针对理工科学生开设的,其内容可分为前沿动态和新技术发展两个部分。课程基于ESI数据库中多个研究前沿,根据材料学科的特点,甄选出了2014-2015年排名前10的热点研究前沿和5个新兴研究方向,涉及材料科学及材料结构表征领域。
在前沿动态教学方面,主要学习材料学科前沿动态和国内外最新报道的新材料制备技术和实验研究方法。在新技术发展方面,主要集中在现代高新产业中正在实施产业化的新材料制备技术以及新材料研发过程中采用的先进工艺和方法。这两部分涉及知识范围较广,因此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新知识和新理论的系统化,需要不断更新国内外的发展动态,注重先新实验技术的介绍,以知名科学家及其科研团队的最新研究结果来增强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保障。课程中对于实验原理和设备的教学内容应该与最新设备和最新技术相一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供如Nature和Science等专业期刊网站的链接,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
2引导学生探索材料研发新领域,培养创新思维
当前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学生对新技术和新方法缺乏重视和认可,结果造成教学的低效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在课后有兴趣去网络搜索课堂介绍的新材料和新技术。科学兴趣的培养是学生能够在该课程有所收获的基本前提,所以在教学中必须从科研实例引出技术问题,从技术问题引出科学概念,由科学概念引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思考所学的内容。课程基于材料科学研究前沿的分析为学生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去洞悉科学研究是如何展开的,揭示了不同研究者因探究科学问题产生的关联性。
课程中关于新技术的介绍一般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在教学中时必须注重从现实生活中的直观现象入手,解释抽象的概念。教学计划总学时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内容涉及有材料科学进展和前沿动态;第二部分内容涉及有先进纳米材料、先进能源材料和先进材料制备技术的应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侧重:
(1)化学与材料科学研究前沿。由于本课程中化学与材料科学研究前沿所涉及的化学概念较多,因此学生必须对材料化学等前驱课程进行回顾。这部分章节侧重于选择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功能性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铑催化的碳氢键活化反应、基于石墨烯的光催化、石墨烯量子点的合成与应用等前沿内容。
(2)物理与材料科学研究前沿。由于本课程中物理与材料科学研究前沿所涉及的物理概念较多,因此学生必须对材料物理等前驱课程进行回顾。这部分章节侧重于选择硅烯的生长与特性、碱金属掺杂铁硒超导体、高能量转换效率聚合物太阳能电池、铁基高温超导等前沿内容。
(3)在材料结构表征新技术方面,为了增强学生对材料表征技术课程内容的理解,将AFM、XPS、FESEM、HAADF、STEM、CEPC和SPPC等材料性能现代检测方法与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3立足金属材料专业特色,促进教学改革
该课程主要教学对象是参与金属材料研究课题的学生,根据金属材料专业的特点,课程应当使学生系统了解金属材料研究的概况、最新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方向,掌握先进金属材料的主要用途和未来应用发展趋势;通过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材料科学素养、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该课程要充分考虑作为钢铁材料的组织控制专业人才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所应具有的基本工作能力,所以教学内容必须体现金属材料专业的特色。
题目:立题应简明确切。通常20个字左右''''最多不超过26个字为宜。应能准确的反映出论文的主要内容。
作者:一般论著不超过5人;综述1人''''审校不应超过2人。
摘要:250字左右''''并按结构式摘要撰写''''即:
(1)目的:本项检测或研究的出发点。(2)方法:所观察或检测的指标''''如病人及对照组的数目、性别、年龄、病种''''使用的仪器、探头频率以及采用的方法等。(3)结果:检测或实验方法得出的具体效果或指标''''对比数据''''最后结果''''以及对上述各项的附加解释。(4)结论:本项目的观察、研究或检测后的总结性的定论。
关键词:凡有摘要的论文皆应标引关键词。关键词主要自文题中选取''''不足时可自摘要或正文中选用。选自论文所研究的目的、对象和涉及的新技术等。(1)定义:可直接表达论文要点、中心内容和特征的词。(2)用途:提供检索窗口。(3)数量:3~10个''''一般3个。(4)词性: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形容词性。而代词、介词、冠词、连词、情态动词等皆不能作为关键词。(5)方式:按顺序排列成关键词索引。(6)要求:用规范化检索语言''''即主题词。应查阅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MedicalSubjectHeadingsAnnolatedAlphabeticList.MeSHAAL)。当所用词未查及时''''可用同义词、近意词或关联词''''并可配用有关的副主题词''''亦应查阅《MeSHAAL》副主题词字顺表〔1〕。
引言:应在250字之内。应概括简明的叙述立题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与基础''''国内外现状''''并应明确指出本研究的目标。
材料与方法(资料与方法):此部分是论文的基础和关键。评价论文主要看材料和方法的可信度和确定结果的标准。应写明病人、对照组、所用仪器种类、探头频率、检测的方法、药物名称(不用商品名)、剂量等。
结果:此段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研究和检测的最终目的''''即所获得的结果。此部分可分别用文字、图表表示。可强调或摘要叙述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结果应有充分的数据及对比性研究''''最后结果应是科学的、合乎逻辑的''''而不是作者自行判断或推断的。例如:应用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30例分析。在此文章中''''仅有诊断多少例的所见及数据''''而无最后的分娩证实''''这样的文章则欠科学性。
讨论:是论文最重要的部分是反映文章水平高低的主要部分。应重点突出自己的新发现、新概念、新学说、新规律''''及所作出的结论和观点。对研究中所发现之不足处亦应说明''''此外''''可以提出设想或建议。
在书写讨论段时''''应注意撰写技巧''''要简明扼要、语言顺畅、抓住重点、条理分明的表达出所要说明的主要问题''''使读者易懂''''看后有收益''''但要避免口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