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工作

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工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工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工作

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工作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强化“勤政廉洁、规范管理、优化配置、物尽其用”的工作理念,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能力`,为学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及“双一流”建设目标而努力工作。

二、工作思路

紧紧围绕学校“十三五”规划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规范化、信息化、高效化建设。继续加大国有资产管理力度,建立健全二级单位资产管理员制度和考评机制,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继续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全校师生。

三、主要工作

(一)制度建设

1、修订完善《吉首大学公有住房管理办法》,出台《吉首大学教职工校内住房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住房管理。

2、出台《吉首大学办公设备、家具配置管理办法》、《吉首大学机构调整、人员异动资产交接管理办法》、《吉首大学二级单位资产管理员管理办法》、《吉首大学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管理办法》等制度,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二)房地产管理工作

1、根据省委巡视组的反馈意见,对教职工违规多占住房提出处理意见,并按照有关规定予以清退、处理。

2、做好砂子坳校区经济适用房分配及物业管理方案的拟定等相关工作。

3、建立房地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做好房地产数据的收集、修改与完善。

4、做好新进教职工和引进人才住房安置工作

5、按照学校要求,做好办公、教学用房的调整工作。

6、根据教学审核评估的需要,完成门牌、楼牌、指示牌的设计、安装工作。

7、做好大田湾校区图书馆、学生宿舍的搬迁和折迁审批工作。

8、根据国家新的不动产登记政策,做好校内职工住房的不动产登记前期材料准备工作。

9、做好石家冲校区闲置资产的租赁工作。

10、协助张家界校区总务办做好张家界校区土地的办证工作。

11、做好公用房屋清理,建立公用房屋使用制度。

(三)设备资产管理工作

1、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建立新的国有资产信息管理系统。

2、建立二级单位资产管理员队伍,并组织开展培训与考核评比工作。

3、按照相关文件精神,严格把控配置标准,做好行政办公设备、家具配置工作。

4、做好待报废设备资产处置工作,对资产清查中待报废设备按规定程序分批次进行处置。

5、组织举办一次大型设备维修展示会。

6、继续完成设备(家具)条形码粘贴、核实及大型设备报废鉴定等资产清查后续相关工作。

7、筹建资产信息数据处理和验收入库中心,提升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实现资产精细化管理。

(四)其它日常工作

1、做好招标采购项目的立项审核、绩效评估及验收入库工作。

2、做好学校建筑物防雷检测,学校场地、设施租赁管理工作。

3、做好各项数据统计上报工作。

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工作范文第2篇

1、全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2、园区管委会和招商引资、项目集中、外资、商贸流通等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3、大楼社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4、重岗社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5、党务、社区创新与管理、劳动保障、统计工作等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6、“三化一攻坚”中的“新型城镇化”和城镇建设、国土、供电、重点工程保障等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7、三化一攻坚”中的“农业现代化”和“三农”、水利、农村环境整治、农村交通建设与管理、农业资源开发、多种经营、绿化等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8、园区综合服务保障、安全生产、稳定等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9、武装、双拥和房屋征收、城管、城市社区环境卫生管理等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10、政法、法制和教育、体育、卫生、民政、老龄、老促会、关工委、残联、医疗保险等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11、科技、科协、环保、知识产权、企业科技创新等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12、宣传、统战和后勤保障、党政办、考勤考绩、文明卫生城市创建等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13、纪检监察、党风廉政建设、经济责任审核、软环境整治等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14、组织、工会和分管群团、老干部、人才、干部创业、干部培训、社区党建创新与管理等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15、“三化一攻坚”中的“脱贫攻坚”和分管农村经济、扶贫开发、平台公司日常事务管理、全镇资产管理等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16、园区日常事务、重点工程推进督查、项目审计等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17、计划生育、城乡房屋安置等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18、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创建工作等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19、通讯、邮政广网、规划建设等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20、大楼社区日常事务管理、重点工程保障等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21、大楼社区招商引资、劳动保障、全民创业、个体私营经济、政法、安全生产、稳定、国土、村建等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22、大楼社区“三农”、水利、农电、农技、农村环境整治、环保、交通、绿化等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23、大楼社区党务、群团、办公室、后勤保障、计划生育、文化、教育、卫生、民政、农经、脱贫攻坚、邮政广网等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24、重岗社区日常事务、“三农”、水利、交通、计划生育、招商引资、农村环境整治、环保、绿化等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25、重岗社区文化、教育、卫生、劳动保障、全民创业、个体私营经济、邮政广网等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26、重岗社区规划建设与管理、政法、安全生产、土地征用、重点工程保障等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27、重岗社区党务、群团、、民政、农经、脱贫攻坚、安置小区建设等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二、包片领导、蹲点干部安全职责

包片领导、蹲点干部负责所在居委会、分场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三、镇直各单位安全职责

各单位认真协助分管领导落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业务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的具体负责人。

四、居委会、分场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各居委会、分场支部书记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安全生产主任是具体负责人,安全生产工作必须服从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的指挥。

五、责任追究和“一票否决”制度

对发生事故的居委会、分场、镇直各单位,镇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将根据各自职责分工、严格实行责任倒查制度,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凡发生安全事故的居委会、分场、企事业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对其全年工作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取消其年度评优评先资格。

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工作范文第3篇

*年,我局在()的正确领导下,通力配合,认真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全力抓好粮食和农业生产。

*年小麦种植面积*万亩,总产*.*万吨,增幅为*.*%。全县生猪存栏*万头,出栏生猪*万头,同比分别增加*.*%和*.*%。*个市级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已完成,瓜菜育苗基地已建设完成*%。选育、引进、筛选出适应我县土壤和气候条件的优质高效西瓜品种*个,甜瓜品种*个。推广引进秋月、翠玉、苏翠一号梨新品种*个,高接梨园*亩,改造老果园面积*亩。

(二)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深入学习贯彻*思想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开展党史教育,组织各类党史教育专项活动,不断把党史教育引向深入。持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切实落实集中制原则,坚持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切实加强对党建工作的领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推动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

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一岗*责”责任制,加强廉政风险点防控,把问题解决在初始,把苗头消灭在萌芽,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强化监督管理力度,深入开展新一轮“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意识,大力营造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

(三)打好种业翻身仗。

扎实做好农作物种子备案工作,备案种子经营网点*家、品种*个。强化种子生产基地监管,确保从源头上控制种子质量。积极开展新品种保护工作,申报*个蔬菜新品种保护,已获植物新品种权证书辣椒品种*个,已申请公示品种*多个,获蔬菜新品种登记证书*个。

(四)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建设。

*年*.*万亩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已完成*%。*年*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完成。*年*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进入招标阶段。

(五)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

完成小麦绿色防控面积*万亩,绿色防控覆盖面积*.*%,果树绿色防控面积*万亩,绿色防控覆盖面积*.*%。建设*个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进示范区、农药减量控害示范区,示范基地核心区面积*万亩,辐射带动*多万亩。全面推行植保机械与农艺配套,提高防治效率、效果和效益。强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持续推进秸秆粪污“两利用”。投资财政资金*万元,完成畜禽废弃物资源化项目,*余家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级资源化利用得到全面提升。认真做好有机肥推广项目,发放奖补资金*万元,推广使用畜禽粪污加工而成的有机肥*万吨。推广应用全降解生态地膜新技术、新产品,全县已完成春季可降解生态地膜推广应用*万亩,建立*个农膜回收网(站)。

(六)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

加大秸秆离田和农机购置补贴推广,依托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统一调度,提高应急情况下小麦抢收能力,完成“三夏”和午季秸秆综禁工作,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七)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监管。

*-*月份绿色食品续展*家,新认证绿色食品*家。建立种植养殖生产者监管名录,及时更新完善生产主体数据库,为全县*家规模生产经营主体发放合格证,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试行范围内的主体全覆盖。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严厉打击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完成农产品安全快检设备上传省级检测平台数据*组,为农产品生产企业出具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报告*份,检测合格率*.*%;定量检测完成*组,合格*组,检测合格率*.*%。

(八)全面实施黄河鲤保护区“十年禁渔”。

组织渔政执法人员通过沿黄河鲤保护区通过张贴禁捕标语横幅、设立禁捕宣传标识牌等方式,强化宣传,营造禁捕氛围。共出动执法车*辆次、执法艇*次、执法人员*人次,清理违规渔具地笼、花篮等网具*张套。教育驱退垂钓人员*人次,查处生产性垂钓案件*起,司法移送案件*起。大力推进县渔政信息中心建设,目前正在安装调试阶段。

(九)实施“四带一自”产业巩固提升工程。

督促各镇园区完善历年扶贫资产到村项目的产权移交手续,规范扶贫资产管理,充分发挥扶贫资金项目效益,目前各镇(园区)已经对*年以来的项目进行了自查自纠并完成整改。*个特色种养业提升工程到村项目已开工建设。*个“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已完成验收。

(十)提升农业全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完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资金项目,加快推进长三角绿色农业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通过省级认定长三角绿色农业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家,示范创建*家,储备建设*家。圣沣食品有限公司被列入*年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重点调度企业。截止*年*月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家,实现加工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圣沣食品有限公司完成加工产值*.*亿元。加快推进酥梨产业集群项目,已完成项目投资*.*亿元,完成投资任务的*.*%,*年产业集群项目实施方案已报农业农村部批复。

(十一)协调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和宅基地的管理与改革工作。

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组织对截至*年的村集体资产开展年度清查,全县*个村资产总额累计达到*.*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累计达到*.*万元。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推进“三权分置改革”,开展土地确权成果应用,强化服务指导,促进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土地流转计*亩。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召开宅基地管理服务专题工作调度会议*次,办理农村宅基地审批*宗,审批面积*平方米。查处违法宅基地*件,目前均已整改完毕。

(十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印发《县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了户厕问题排查,摸排共发现*户问题,现已整改完成*户。印发《县*年农村改厕及粪污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装配式三格化粪池采购采购项目已招标,用户自建部分镇(园区)已动工。设立*个公益性岗位,成立农村厕所管理服务队,建立农村厕所“管养护”机制。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年度*个省级中心村各项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正在全力准备市级考核验收,*年度*个省级中心村建设已经全面启动。

(十三)大力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落实扶持资金*万元,支持*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家示范家庭农场发展。组织推荐*家家庭农场申报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家农民合作社申报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引领小农户走同现代农业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实施树干涂白(果园耕作)*.*万亩,瓜菜工厂化育苗*.*万亩,服务农户*.*万户;正在组织实施玉米全程托管*.*万亩,任务已分到粮食主产镇(园区),按照托管系数计算为*.*万亩,涉及农户*.*万户。

(十四)进一步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

组织实施中央财政补助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维修养护水处理设施,为水厂正常运行及水质安全打好基础。组织第三方水质监测单位每月一次对全县规模水厂出厂水、末梢水进行检测,检测合格率为*%。督导规范水厂各项管理工作,加快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完成《县农村供水保障工程信息化系统初步设计报告》,进一步提高全县农村水厂管理水平。

(十五)加快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县复新河治理工程与利民河二期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批工作。完成县废黄河治理工程(高寨潭-林屯枢纽)补充工程与林屯水库翻水站工程水下工程验收工作。完成西湖水库项目设计招标工作。

(十六)强化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

完成县北郊水厂节水型教育基地建设。督促水业公司完成超许可取水整改工作,目前已进行水资源论证省级技术评审。开展了全县用水统计调查,将*家单位纳入系统统计用水量,并完成了第一季度用水量填报和审核工作。完成*个用水统计系统名录库取用水户取水许可证信息更新工作。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减少城市地下水开采,封闭*眼自备井。完成*个取水户取水许可证延续工作,审批*个水土保持方案,下达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通知*份,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份,收缴水土保持补偿费*.*万元。

(十七)全力防范水旱灾害风险。

县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建设项目验收通过。在汛期之前对水库、涵闸进行多次排查,维护保养涵闸*座、水库*座;开展防洪应急知识培训*次,参与全县防汛应急演练*次。落实水库、水闸“三个责任人”,并确保汛期*小时值班制。

(*)推进河湖“清四乱”工作。组织人员对全县范围内县级河道进行排查,共出动水政监察大队人员*余人次、执法车辆*辆次。发现河道问题*处,向各镇(园区)下达交办单*余件,督促相关镇(园区)及时整改,现已基本整改结束。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强化政治意识,认真做好秋粮种收工作,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努力稳家禽、增牛羊,多渠道增加畜产品供给,促进养殖业平稳发展。推进酥梨和新品种梨基地建设,高标准建设“一号梨园”,打造万亩精品梨园。加大新品种选育推广。支持辣椒、西甜瓜良种繁殖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种业企业规模和综合实力。推动农业机械化由种植业向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业及设施农业延伸。全面实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加快提升农机试验鉴定能力建设。

做好数字农业省级试点建设,加强数字果园建设。继续实施绿色防控提标扩面升级行动,引导恢复绿色种植。抓好黄河鲤保护区“十年禁渔”工作。持续推进秸秆粪污“两利用”。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完成全县样品抽检工作。完成*个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创建。继续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新增示范主体*家以上。争取开工建设固口闸、周庄闸除险加固工程。

加强已建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力推水费收缴。完成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和老旧管网改造工程。建立健全监测预警,做好汛期值班工作。加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完成水土流失面积治理*平方公里,重点预防保护面积*平方公里。

(二)继续加强党的建设。

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工作范文第4篇

(一)狠抓财源建设,积极支持经济发展

一是大力支持招商引资。围绕县十一届党代会三次会议确定的“瓶颈兴产业”战略目标,不断加大招商引资经费保障力度,确保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效,加快项目落地并早日投产见效,努力培植扩展财源,培育新的增长点。二是加大园区建设投入。围绕“一区五园”规划,积极筹措资金,通过预算安排、向上争取资金和贷款贴息等形式,切实加大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完善园区的服务功能和提高园区的产业承载能力,促进园区快速发展,提高园区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三是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一方面协调配合职能部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通过财政担保、贷款贴息、财政奖励等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帮助企业实现正常生产。四是认真研究金融政策。学习借鉴先进地区融资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充分利用我县资源优势,不断做优做强做大融资主体,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认真做好融资工作,力争融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缓解财政资金调度压力和解决重点项目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

(二)狠抓财税收入,确保完成收入任务

一是加大税收征管力度。积极支持税务部门依法依规加强收入征管,在抓好重点行业和主体税种征管工作的同时,加强零散税收、小税种的征管,加大清欠力度,努力拓宽增收渠道。利用涉税信息平台建设,全方位管控税源,做到应收尽收,严格控制减免税,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二是加强非税收入管理。严格票据管理,严查执收、执罚,扎实做好土地出让收入的清缴工作,确保非税收入稳步合理增长。三是全力向上争取资金。继续加大与省厅对口处室和州局对口科室的对接力度,认真研究财政政策和及时掌握财税改革信息,加大项目储备力度,充分发挥财政部门职能和配合其他部门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的财力性补助和各类专项补助,扎实争取上级补助收入。四是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健全完善收入激励措施,加强财政经济的运行分析,及时掌握收入动态,加强与税务、银行和执收单位的协调,确保收入及时均衡入库。

(三)狠抓支出管理,优先保障民生重点支出

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优先保证干部职工的工资发放和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把更多的新增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投入不低于75%以上。一是把保证工资发放摆在财政支出第一位。预算要足额安排工资支出,确保干部职工工资和地方津补贴不留缺口,保证按月发放兑现到位。二是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按照公用经费零增长、“三公”经费负增长的总体方针,保障好公用经费,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三是把改善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大力实施民生财政。大力支持“三农”发展,继续加大财政对支农资金投入,做好各类扶贫资金的筹集、争取、整合、配套、管理等工作;认真落实好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退耕还林补贴、农业保险补贴等项惠农惠牧政策,及时拨付上级各类财政补贴资金和本级配套资金;认真做好农业综合开发及产业化经营项目和资金的管理工作;继续加大对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投入力度的基础上,规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程序,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完善“一卡通”资金发放系统;加快财政所标准化建设进程,确保乡镇财政所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大力支持城乡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工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落实好提高城乡低保、五保以及高龄老人、城乡低保边缘人员的补助标准所需资金;提高医疗保险费财政筹资比例,按要求适当提高报销比例;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落实好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改革;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的监管;继续推进社会就业再就业工程,对公益岗位、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和社会保险进行补贴;做好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资金监督管理和拨付工作。支持教育、科技、文化体育传媒事业发展。继续做好教育经费保障工作,支持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和职业教育、民族教育,继续推动科技、文化、体育、传媒事业发展,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文化产业、城乡体育设施建设工作,继续落实好计划生育各项政策所需财政资金投入。集中财力办大事,保证重点项目建设的资金投入。严格预算执行,减少临时预算审批,厉行节约,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成本,要加大专项资金整合力度,保证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资金投入。

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工作范文第5篇

(一)坚持创新方式,致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地、县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政策措施,积极有效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在确保省财政支持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的同时,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统筹安排配套资金,着力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支持融资平台建设上,进一步加强了融资平台和信用担保平台的整合、清理和规范管理工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地区融资担保体系的意见》和《地区融资平台公司清理规范工作实施方案》。增加了融资平台和信用担保平台资本金投入,支持扩大了融资平台和担保平台规模,有效缓解了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年,省财政支持信用担保平台资本金5400万元,地县财政安排融资平台和信用担保平台资本金1.17亿元(其中:地区本级1000万元,各县财政1.07亿元),累计担保各类贷款余额达22.1亿元,其中:融资平台担保城市建设贷款11.84亿元,支农担保贷款5亿元,创业促就业小额贷款1.6亿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贷款3.67亿元,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在支持改善城乡基础设施上,认真落实中央实施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财政性投资基本建设项目资金不断增加。年,落实基本建设项目预算资金10.6亿元(列省级支出2.04亿元),较上年增长63%。重点扶持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农村饮水、沼气建设及城市供水设施和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工程等,切实改善了我区经济发展环境,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在支持项目建设和中小企业发展上,按照省上确定的“四区两带一线”发展战略和地委、行署确定的县域经济发展方针,努力推进园区建设。年,地、县财政预算安排项目前期费1200万元,集中力量支持相关部门重点围绕农业示范园区、工业集中区做项目、争取项目和招商引资。争取省财政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工业企业项目贷款及节能项目、淘汰落后产能等补助和奖励资金1.42亿元,推动企业扩大投资、加快技术改造,有力地支持了县域经济发展。

(二)坚持“两手抓”,切实增强财力基础。认真分析经济发展和收入形势,坚持抓自身收入组织和争取上级补助不放松,坚持抓支出管理不放松,在全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推动下,财政收支持续稳定较快增长。在收入组织上,坚持抓科学征管。制定了收入月通报和季度分析制度,建立了财政预算管理绩效考核机制、财税库银税收收入电子缴库横向联网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与国、地税的信息相互沟通、数据相互交流、情况相互通报的工作机制,通过重视和加强财政收入的征收、管理和监督工作,不断完善税费收入征管和监控机制,推进非税收入规范化管理,努力挖潜增收,促进了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年,在、两县受公伯峡、积石峡、苏只等水电站建安营业税、一次性耕地占用税、税收政策变化,致使固定税源减少等因素影响,核减收入2090万元的情况下,提前20天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并实现了超收。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76亿元,比上年增长17.3%,超年度预算4.8个百分点,超年度收入任务2167万元。年,全区财力总量达到71.2亿元,比上年增长36.9%。其中:省财政补助收入66.5亿元,比上年增加19.6亿元,增长41.8%。在争取上级补助财力上,坚持抓政策研究。把争取上级财力性补助和专项资金补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加强财政政策和特殊性因素的研究和利用,支持深化项目基础工作,以项目为载体,落实相关政策。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年,全区新增财力29738万元,使我区自有可支配财力达到34.3亿元,落实上级财政各类专项资金36亿元,比上年增加15.2亿元,增长73%。在支出管理上,坚持抓财政保障。进一步提高了基层政权运转保障水平,保证了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保障等关乎民生的政策性配套和重大事项的支出需求。针对支出不均衡、结转较大等问题,通过采取提前预拨、压缩结转、建立支出进度通报制度等措施,支出增幅增量和支出进度均创新高。全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达到70.08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8.3%,比上年增长34.5%。

(三)坚持以民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始终坚持“小财政、大民生”的理念,切实落实各项支持改善民生的财政政策,积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提高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在“三农”方面,建立了县级财政支农投入增长考核机制,各县财政安排的支农资金占经常性财政收入的比例由年的5.6%提高到年的8%。积极争取落实省财政各类支农专项资金10.6亿元,较上年增长29%;推进了农村综合改革,建立了“乡财县管”财政管理体制,落实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458万元;通过“一卡通”,兑现落实粮食直补及农资综合补贴8230万元,退耕还林粮价款及现金补助7491万元;发放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3537万元;落实农牧业科技培训“阳光工程”财政补助资金660万元,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了农民收入。年,地、县财政预算安排的支农专项支出8822万元,同比增长22%。整合支农资金2.3亿元。全区农林水事务支出达到13.9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19.9%。重点支持了扶贫开发、现代农业、生态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促进了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在教育事业方面,支持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中等职业教育、特殊教育、中小学布局调整及校舍安全工程等政策。年,全区教育支出达15.4亿元,比上年增长42.9%,化解农村“普九”债务和义务教育其他债务1.46亿元,推进了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方面,大力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乡镇卫生院建设等工作,提高了全区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能力。年,全区医疗卫生支出达6亿元,比上年增长22.6%,较“十五”末增长5倍,推进了卫生事业发展。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加大了城乡低保、五保户供养、企业基本养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提高了全区社会保障水平。年,全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达9.6亿元,比上年增长10.8%,较“十五”末增长9倍。在城乡基础设施方面,支持实施了农村危房改造、奖励性住房建设、城市廉租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等工程,有效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条件。年,全区住房保障支出达5.5亿元,比上年增长2.7倍,支持完成了12213户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和16815户奖励性住房建设,落实廉租住房建设5144套。在增强基层政权服务功能方面,实施了乡镇政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年以来,全区累计投资1.98亿元完成了93个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工程,达到了“一个改善、三个提升”的目的(即:明显改善乡镇政府的基本办公条件,提升乡镇政府的整体服务功能,提升乡镇政府的对下服务水平,提升老百姓的满意度)。

(四)坚持依法理财,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机制。围绕创新体制机制,稳步有序推进财政自身改革,财政管理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在推进财政改革方面,继续细化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加大综合预算编制力度,建立了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分析月报告制度。完成了地区本级公务卡、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管理、财税库银联网等改革。在非税收入管理方面,切实加大对非税收入的征缴和监管力度,将非税收入全部纳入部门综合预算,统筹使用,进一步规范了管理。在加强财政监督方面,认真开展并完成了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查工作。继续强化了对转移支付资金和各类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年,累计检查专项资金18.6亿元。实行“月末自审、季度报审、半年初审、年底终审”的“四审”内部监督制度,确保了财政资金的规范、安全、有效使用。

二、年财政主要工作任务

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按照地委委员扩大会议和全省财政工作会议对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综合分析财政经济形势,今年,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5.5亿元,增长15%。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全区一般预算支出比上年初安排数增长15%。同时,继续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确保上级财政补助资金有新的增长。重点围绕“四个发展”,继续贯彻落实省财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强化财政管理的一系列体制机制政策,扎实抓好以下工作:

(一)立足增强财力基础,扎实抓好收支管理工作。

一是狠抓收入组织工作。坚持把狠抓收入继续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实际,认真分析收入形势,既看到积极的、有利的因素,更充分考虑存在的困难和压力,从年初开始就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当年预算收入目标的实现。进一步加强财政收入的征管和监督工作,不断完善税费收入征管和监控机制,确保应收尽收。认真落实国家资源税改革政策,高度关注国家税制改革动向,努力促进增收。加强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管理,确保财政收入与经济同步协调增长。

二是全力做好项目争取工作。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支持藏区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等重大机遇,找准工作的切入点,以落实好省上的支持政策、管好用好省上的支持资金、筹措安排好县级支持和配套资金为基础,通过财政支持政策的有效落实和资金效益的具体体现来赢得省上的更大支持和帮助。重点落实好省财政支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以及支持东部城市群建设、高原现代农业示范区、曹家堡临空港综合经济区、装备制造园区、工业集中区建设的相关政策,完善协调联动机制,支持深化项目基础工作,以项目为载体,落实项目、落实资金,推进财源建设,培育财政收入新的增长点,确保全区财力稳定增长。

三是切实加强支出管理。高度重视和加强支出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预算支出管理机制,继续通过压缩结转、坚持分析通报制度等措施提高预算执行率,从年初做到均衡支出。严格执行经本级人代会批准的预算,认真按照批复的预算科目和数额执行,防止突破预算、随意调整支出科目和挪用财政资金现象的发生,维护预算的严肃性。继续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勤俭办一切事业。全区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接待费、出国(境)经费实现零增长。

(二)立足促进跨越发展,切实落实和完善财政支持机制。

一是认真落实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结合各县实际,积极探索创新,研究政策、用好政策,充分利用奖补资金,逐步提高各项基本支出标准,力争全区县级基本支出水平有较大提高,努力实现县级财政均衡性增长,争取更多的奖补资金,切实保障基层政府实施公共管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民生政策的基本财力需要。

二是支持完善投融资平台机制。对全区清理规范后的7个融资平台公司,继续通过财政预算支持机制和引进民间社会投资等途径充实资本金,把原来各县财政预算安排的偿债资金转为资本金注入到融资平台公司,地县财政力争注入资本金2亿元以上,使每个平台公司的资本金达到1亿元以上,并充实有效资产,赋予部分土地和矿产资源的开发权、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权,增强融资平台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实现融资平台公司与财政脱钩,基本具备市场运作、独立运营、承担融资的能力。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扩大融资能力,促进招商引资和银行贷款的持续放大。

三是落实财政支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政策措施。围绕省财政支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的政策要点,立足各县的特色优势产业,用足用活用好省上的支持政策,落实好县级支持资金,切实做到集中财力办大事、办实事,真正让财政资金发挥效益、见到实效。在工业发展上,围绕集中区建设,落实好“支持实施振兴工业‘双百’战略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等方面的重点项目建设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在城镇建设上,围绕各县县城的功能定位,落实好“重点支持以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建设,推动以县城、中心集镇为重点的城镇化步伐”的支持政策;在生态建设上,围绕促进绿色发展,落实好“加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湟水流域百万亩人工造林等工程、支持新能源、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和节能减排及健全湟水河流域污水处理厂运营经费补助机制”的支持政策。通过各项财政支持政策的有效落实,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立足推进统筹发展,切实完善支农投入机制。

一是进一步落实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认真贯彻落实省财政创新和完善支农投入机制的要求,继续完善县级财政支农投入增长考核机制,地县支农投入增长25%以上。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确保财政支出、土地出让收益向“三农”倾斜,支持实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高原现代农业示范区、“富硒”农产品基地建设,实施马铃薯、油菜、蔬菜“百里百万亩”工程以及为农民办实事工程和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加快实施农业发展重点项目。把握好支农项目重点,创新完善工作机制,切实落实好以整村推进为重点的扶贫开发、以马铃薯和蔬菜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发展、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重点的农业综合开发、以巩固和完善退耕还林成果、生态公益林为重点的生态建设等项目和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三是切实落实各项财政惠农政策。充分发挥好农民补贴网和“一卡通”作用,积极探索有效工作方式,切实兑现落实好粮食直补及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汽车、摩托车和家电下乡补贴、退耕还林粮价款及现金补助等惠民政策,支持促进农民增收。

四是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继续完善和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村干部报酬动态增长机制,扩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范围,争取启动化解乡村两级公益事业债务试点工作,做好化解教育债务国家验收准备工作,支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巩固提高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四)立足促进和谐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切实落实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努力提高教育投入的“两个占比”,力争达到省定标准,确保“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支持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率先完成、两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着力解决寄宿制学校附属设施不足、校舍安全、取暖等突出问题。支持特色职业教育发展,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和免学费政策。

二是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发展。继续落实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支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切实落实好提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筹资标准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政策,进一步落实城乡困难群体医疗救助政策,健全村级卫生室运转管理机制,支持推进规范管理,促进城乡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同时,促进计划生育相关政策落实,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相应目标的实现。

三是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认真落实对廉租住房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快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抓好农村安居工程,推进危旧房改造,启动实施好“千村整治”和“百村示范”工程,适度进行村庄布局调整,整村推进,从根本上解决“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问题,确保省补助资金足额到位,落实县级配套资金,与有关部门主动沟通,协调配合,发挥项目资金的最大效益。

四是落实社会保障和就业政策。全面落实城乡低保、医疗、取暖和救济救灾及城乡养老扩面提标、低保调标和扩大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覆盖面等政策。落实好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加大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建设和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劳动技能和劳务输出质量,提高农民工就业和在城镇创业的能力。

五是促进文体旅游事业发展。围绕文化产业发展,落实好文化惠民、文化遗产保护、广播电视村村通等重点工程建设;支持举办好“三大竞赛”;围绕旅游产业发展,落实好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和旅游文化精品工程、示范工程建设,支持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加快推进旅游建设步伐。

六是支持加强社会管理。支持完善政法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基层公检法司机关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支持城乡社区建设,强化社会管理;加大对综合治理、法律援助和安全生产、食品药品质量监督等工作的支持力度,支持其参与社会管理,促进提高服务水平。

(五)立足增强财政内生动力,切实推进财政改革。

一是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完善基础信息管理和项目管理库,规范基本支出预算编制体系。加大对非税收入的统筹管理力度,进一步强化综合预算管理。加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工作相结合,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县级部门预算体系。

二是纵深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继续推进完善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一步规范地区本级国库集中支付运行程序,在地区本级开展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试点,在各县全面实施公务卡、财税库银联网和预算执行系统动态信息监控改革,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管理,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有效运行。

三是加强政府采购管理。细化政府采购预算,强化集中采购监督,进一步扩大采购规模和范围。同时,加快实施好金财工程建设,为财政改革提供技术支撑。

四是研究创新财政投入机制。始终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的理念,按照“政府主导、财政统筹”的原则,统筹谋划,有效聚拢资金,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发挥财政资金的聚合效应,按照地委、行署和各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集中资金办几件大事。

(六)立足推进依法理财,切实加强财政监督规范化管理。

一是加强和改进财政监督。创新监督方式,各县财政监督检查要转变监督理念,统筹监督力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加强监督。制定周密的监督检查计划,切实提高监督质量,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为促进财政规范管理提供服务。进一步强化地、县财政监督检查机构的责任,加大就地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重大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机构要围绕财政支持政策,对财政资金到位、组织实施、政策效应等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加强对预算编制、执行的监督检查,维护预算的严肃性。

二是深入推进依法理财。实施财政部门“六五”普法,强化财政执法监督和法制宣传教育,加强财政法规制度建设,完善财政执法责任制、财政执法公示制、财政执法监督制、财政执法错案追究制和财政执法考核评议制。继续抓好干部教育培养,切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扎实推进机关建设,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高素质的适应形势发展的财政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