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闻宣传工作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紧贴中心,服务大局,重点新闻宣传卓有成效
今年以来,我们牢牢把握宣传形势和宣传重点,以优化发展环境为突破口,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民富市强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目标,及时与国家、省、市媒体沟通,连续推出重点报道。3月18日在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播发《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财政收入五年增十倍》、3月23日在日报头版头条刊登《软环境硬环境重在形成优势招客商留客商贵在真诚服务》、7月15日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市大项目好项目蓄财源增后劲》,8月20日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市努力打造工业经济新的增长极》,9月2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播发《农发资金指标提前下,农民干劲足》,4月1日在经济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以大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大提速》、4月9日在经济日报头版头条刊登《财政收入5年增10倍的背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模式”解读》,一系列重大稿件的刊发,充分展示了我市优化发展环境取得的成绩,为吸引更多外商关注,更多资本进入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抢抓先机,主动上位,以高度的敏感性提升宣传实效
为充分展示我市将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民生的成就,我们积极谋划,主动出击,1月8日在日报刊登头版头条《市新增财力重点向民生倾斜提升百姓幸福指数》,3月30日在光明日报一版图文并茂大篇幅刊登了《我们的“十二五”期盼与回应》,普通百姓和市委书记直接对话,充分反映我市“十一五”取得成绩和对“十二五”的谋划,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影响力,提高了我市的美誉度。
今年我市夏粮喜获丰收。我们抓住三夏前后的有利宣传时机,深入挖掘、大力宣传我市农民增产增收的成功经验,7月1日农民日报刊发《优质麦价更高》,6月21日经济日报刊发《良种配良法效益大提升》,7月7日日报刊发《优质麦年创效益近2亿元》,并于12月2日在经济日报刊发《种麦大户张二丑的致富经》,12月6日在农民日报刊发《始终把粮食生产放在突出位置》,全方位、多角度宣传了我市粮食生产先进经验。
通讯科积极运作协调,于8月29日在经济日报县域经济版整版配图片刊发《农业大市迈向经济强市》,于12月18日在日报头版头条刊发《看农业综合开发之路》,反映了我市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经济强市的典型做法,提升了我市对外知名度。
积极办好日报《今日》版。按照“有分量、有深度、有影响”的思路,今年相继推出反映我市项目建设、民生事业等20期深度报道。
三、认真谋划,精心组织,扎实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
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我们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采写了一大批源自普通民众生活的生动稿件。从8月中旬开始,通过开展专项学习教育、建立基层联系点、组织走基层报道等重点工作,组织全市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接受实践锻炼,真正做到深入群众走基层、融入群众转作风、服务群众改文风。选派优秀记者深入田间地头、社区企业和生产工地等基层一线,以“反映普通人群、发现基层英雄、关注百姓生活”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宣传党的主张、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搞好舆论监督作用,用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画面报道来自基层的发展经验和百姓生活。今年以来,在本级媒体先后开辟了“全民创业基层行”、“农村致富带头人”、“转作风、改文风、记者走基层”等专栏,共播发基层新闻160多篇,向上级新闻媒体上送基层新闻70多篇,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好评。
四、深入挖掘,选树典型,提高新闻宣传社会影响力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走下出、深挖掘,积极发现和报道各行业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弘扬社会新风,激发全市干部群众的工作激情,提升新闻宣传社会影响力。相继推出见义勇为典型和爱老敬老典型村“亲人院长”。今年5月1日,我市村农民为帮助被抢女孩而被歹徒残忍杀害,我们得到这一消息后迅速行动,及时介入,与文明办、政法委、公安局、有关镇村保持密切联系,跟踪了解事件进程,并及时与省内10多家媒体记者进行沟通,统一事件进展信息。我市爱老敬老的村“亲人院长”事迹被省市媒体刊发以后,引起了强烈社会反响,人们纷纷对她的精神所感动。、已入选今年“感动省城”十大人物候选人。
一、在局领导的领导和指挥下,在科室同志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共同努力,积极工作,力争将我分局新闻宣传工作提上一个新的台阶。纵观一年来新闻宣传工作,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一)、摸索阶段(2010年2月前)
这一阶段新闻稿没有形成规模,主要依靠各业务科室就科室工作向媒体进行投稿,相互间很少沟通也没有进行信息整合和再挖掘。最重要的是没有和媒体间建立联系和有效沟通,不熟悉媒体公告的特点和要求,使得很多好的稿件没有被采纳。所以这一时期稿件量普遍偏少,只有不到10条。
(二)、探索阶段(2010年2月至八月)
这一阶段在局领导关注和支持下,展览中心对前一阶段新闻宣传工作进行总结和剖析,明确自身工作任务,研究制定新闻宣传方案和可行性措施,加大新闻报送及挖掘力度,加强与各类媒体的沟通和交流,并多次邀请媒体工作者对我局信息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了信息员的新闻采编水平。
具体采取了一下措施:
(1)对内制定《展览中心规划宣传制度》,其中包括座谈制度、日常业务工作宣传流程、会议及活动宣传流程、媒体联络流程、奖惩制度等,为今后的新闻宣传工作有了一个明确的规定。
(2)坚持科务会制度继续加强对外宣传力度,通过科务会对重点、难点、有价值新闻进行挖掘和再加工,使之具有深度和广度,提高被媒体采用率。
(3)加大业务技能培训力度和跟进考核制度在请专家到我局进行写作、摄像等知识的专业培训后,对参加考核人员进行考核,对培训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巩固培训成果。
(4)对局内宣传资料进行更新及深化对已有宣传材料进行更新和在加工,必要时采取新的形势和手段进行宣传。
(5)对外也制定了相应的沟通机制和策略
加大与媒体联系、沟通通过加强我局与广大新闻媒体之间的联系和沟通,确保信息渠道畅通,保证新闻宣传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同时深化特邀通讯员制度,并建立起有效沟通,使新闻能够及时准确的报送到相关媒体,共同,产生组团式效果。
(6)建立反馈机制对新闻宣传(媒体单位)、法制宣传(志愿者)、规划宣传(局刊)的传播效果及时有效地进行调查,并对反馈回来的意见及时进行调整。
(7)建立专家沟通机制利用现有资源,与专家学者建立长期联系,为今后的稿件创作提供质量保障和技术支持。
(8)下半年,展览中心准备缩短专栏刊登周期,加大新闻稿件的报送量,还准备举办一期关于《城市规划管理条例》的专版。
截止到6月16日,我局在各类新闻媒体播报新闻共计48条,其中报社23篇,电台16条,电视台9条。
(三)、逐渐成熟(2010年8月至今)
今年八月,在现有新闻宣传工作的基础上,分局同志再接再厉,深化座谈机制,积极与业务科室同志共同对新闻素材进行撰写;加强与媒体间的有效沟通,是新闻报道工作更加顺畅、高效;强化项目负责人制度,使得新闻宣传更加准时和有针对性。
据宣传部统计,截至2010年9月,我分局共发送新闻稿件79条,位列城建工委系统第二位,接近我分局年中目标115条的目标。市政管委以363条名列第一,国土局以67条位列第三。
二、经过一年的努力,2010年新闻宣传工作将在今年宣传工作由探索到成熟再到步入正轨的基础上,将存在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主要包括:
(一)新的新闻采用量目标将为新闻宣传工作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明年新闻宣传工作目标将达到165条,除去12月份(不确定是否在宣传部统计范围内)平均每月15条左右,即每周要出4条新闻(同一新闻被转载两遍算两条)。
(二)更加合理利用科室资源。业务科室的工作要逐渐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以事件的影响及作用为主线,以事件解决的问题及措施为着眼点,逐级分析,层层深入。
(三)更加合理优化宣传资源。新闻报送将更加迅捷、通畅,新闻,新闻报送的格式、内容、途径将更加正规、合理、准确。实现当天事当天报,新闻不过夜;报一条采一条,无额外沟通;保持每一周与媒体联系一次,了解最近最新的动态及新闻主题。
(四)更加熟悉业务工作。展览中心将更加了解业务科室工作,规划编制、规划审批、市政基础建设、规划执法等方面的工作内容及流程,结合与群众利益相关的部分予以报道。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新闻宣传;通讯员队伍;激励措施
新闻宣传工作作为科研单位业绩和成果展示的载体,是一个单位软实力的体现,在改善单位发展环境和舆论氛围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竞争压力日益增大,新闻宣传工作也同样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与问题[1]。如何创新工作机制,进一步做好新闻宣传工作,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为本单位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是诸多农业科研院所共同面临的问题。文章结合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吉林省农科院”)的新闻宣传工作实际,就如何在新形势下推进农业科研单位新闻宣传工作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1农业科研单位新闻宣传工作现状
吉林省农科院作为省属综合性农业科研单位,始终把新闻宣传作为一项重点工作,通过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结合,充分利用院内、院外媒体,全面宣传推介全院事业发展成效、自主创新成果、科技服务“三农”典型、领军人才团队等内容,为农业科技事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自2018年成立院宣传中心以来,对院报、院网、院微信公众号进行改版,通过制定《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宣传工作办法》,进一步强化了管理,细化了流程,明确了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完善了规章制度和实施办法。通过聚焦农业科技事业发展趋势,大力宣传报道全院科研进展、成果转化、人才交流、党群工作等方面的工作进展,在弘扬科学精神、引导舆论导向、加速成果转化、提升社会影响力、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农业科研单位新闻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主动性不强
随着院宣传中心的成立,全院各级宣传工作人员的职责得以确立,但仍存在工作主动性不强,对科研一线工作的接触、观察和思考不足等问题。宣传工作人员仅局限于承担沟通、协调的角色,在组织、筹划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大,挖掘新闻线索的主动性和意识不强,对新闻报道的掌控能力有待提升[2]。此外,受传统思想影响,部分科研人员往往行事低调,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踏踏实实搞好科研工作就可以了,忽视了科技创新与宣传工作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重要关系,未能将自身从事科研工作的最新进展及时上报,致使相关重要研究信息宣传滞后与遗漏,这也是农业科研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3]。
2.2宣传内容单一、深度不够,时效性有待提高
当前的新闻宣传工作,整体上缺乏协调与策划,宣传内容往往只停留在一事一议、就事论事的状态,策划能力不足、报道深度不够、覆盖范围不广。报道内容大多集中在活动报道、成果展示、人才简介等表面化宣传上,在深度挖掘方面有所欠缺,后续报道的持续性难以保证,导致新闻宣传工作力度不够、系统性不强、重点不突出,错失了一些重要的宣传良机[4-5]。此外,作为宣传工作的核心要素,时效性是做好宣传工作的根本保证。但有些单位(部门)仍没有认识到时效性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往往是事情发生几天甚至几个月后,才对相关事件进行宣传报道,严重违背了新闻宣传工作的时效性原则。
2.3通讯员队伍建设力度不够,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为加强全院宣传工作管理,根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宣传工作办法》相关要求,由各单位(部门)推荐1~2名通讯员,组建了通讯员队伍,负责院所(处)之间的联络和本单位(部门)新闻信息稿件的撰写与报送等工作,以保证各单位(部门)科研、党建工作动态的及时上报。然而,由于通讯员皆为兼职,时间和精力难以保证,专业水平与文字能力尚需提高,加之缺乏整体指导和统一协调,导致新闻宣传工作的效率、成效受到一定影响,距离建立一支农业科技知识全面、新闻写作功底深厚的高水平专业化新闻宣传报道队伍还有一定差距。
3推进农业科研单位新闻宣传工作的对策
3.1创新工作机制,完善考核奖励制度
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保障[6]。应进一步创新宣传工作机制,完善激励政策,通过一套科学、系统、完备的宣传管理办法,强化对各单位(部门)宣传工作的考核评价,有效推动全院新闻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可将各单位(部门)宣传工作情况纳入考核制度当中,充分调动各单位(部门)及通讯员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及时撰写上报新闻信息稿件;定期进行先进评选表彰,设立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优秀通讯员、优秀新闻等奖项,以科技宣传绩效或新闻报道影响力作为评选依据,在年终工作总结大会上予以表彰,充分调动各单位(部门)及通讯员对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7]。
3.2统筹规划,创新形式,全方位做好宣传工作
作为省级综合性农业科研院所,吉林省农科院学科门类齐全,成果产出众多。因此,需要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制订完善的新闻宣传年度工作计划,明确信息宣传的重点和方向;除了大力宣传新成果、新技术之外,还应进一步挖掘典型人物、宣传先进事迹,把优秀科技人员先进事迹和他们研制的新成果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反映职工群众的精神风貌,展示基层创新发展成就,全方位做好宣传工作;加强部门间联系,与各单位(部门)相关负责人及时沟通、相互协作,提高新闻宣传报道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同时,将多种宣传手段相结合,在运用好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新媒体及时、便捷、生动的优势,推动全院新闻宣传工作更上一层楼。
3.3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通讯员的综合素质
通过有针对性、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提升通讯员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新闻敏感性,使其既掌握农业科研方面的业务知识,又掌握新闻宣传方面的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拍摄技巧[8]。鼓励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和科研一线,参与基层实践,不断丰富科研知识和提高自身水平,在详尽细致的基层实践中,捕捉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写出鲜活生动的文章[9]。此外,还要不断充实新闻宣传队伍,扩大宣传队伍的覆盖面,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树立“人人都是宣传员”的意识,增强宣传队伍的活力。
4结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将自己近两年来在新闻宣传岗位上所做的工作做简要汇报,不当之处,请予批评指正。
两年来,我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宗旨不动摇,采、编了一批有份量、有影响、有价值的新闻报道、较好的完成了岗位职责所赋与的采写职能、编辑职能和综合管理的职能。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
一方面,把握大局,紧盯重点,采写了一批重头报道。
1、在行风建设中,努力打好战。从2003年年底的全市行风测评到2004年的全市万人行风测评,我局都被纳入参评单位。我在中心总体部署下,对内,通过内部宣传载体积极营造声势。对外,将我局加强行风建设的系列举措、行风建设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及时宣传报道出去,先后采写了“借得东风开百花”—我局行风建设回眸等系列报道。为我局行风建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在“9.1”发生后,掌握主动打好翻身战。2004年“9.14”事件发生后,我在中心的部署下,迅速展开宣传报道。一方面将局里的整改举措通过内部网络、报纸迅速向下进行传达,一方面,将我局迅速应对突发事件,正确认识问题,积极进行整改的举措和姿态对外进行宣传报道。并在事件发生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我局各单位尤其是事故单位的安全整改过程进行跟踪报道。先后对内、对外发表了“珍爱生命、远离违章”、“激活细胞、健全肌体”等一些有分量的报道。
2005年,针对省公司将对我局进行9.14安全整顿验收的情况。我按中心的安排提前介入、营造氛围:结合局工会开展的[本文转载自“前方监督、后方叮嘱”活动,与通讯员合作完成了《亲情牵紧安全弦》的重头报道;结合我局迎峰度夏期间保安全供电的系列举措,进行了宣传报道;结合李维建总经理来我局调研期间所做的重要指示,完成了《为了总经理的安全重托》—益阳局近期安全工作侧记的重头报道。这些都为安全整改顺利通过验收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原创:其中《亲情牵紧安全弦》一文还获得了省公司“怀电杯”精品新闻大赛二等奖。
3、在“抗冰保网”中,全力以赴打好突击战。从大年初七起,我和中心同事就全力以赴投入到抗冰保网宣传报道当中去。在对冰灾情况和抗冰动态及时进行报道的基础上,我通过深入采访和反复提炼,先后撰写了《千里冰霜脚下踩》、《蒋劲松下山了》等一批有分量的报道,及时在各大媒体上进行了发表,生动的再现了我局一线职工抗冰保网的英雄壮举。3月中旬,为申报国网公司抗冰保网先进集体和个人,我和同事又连续奋战两天两夜,赶写了16篇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事迹汇报材料,为最终我局获得“国网公司搞冰保网先进单位”的殊荣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4月中旬,益阳市委、市政府为我局举办抗冰保网专场演讲报告会,根据分工,我负责撰写两篇演讲稿,并作为演讲团成员参加了汇报演讲,演讲报告会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为树立起“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益电人形象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在抗冰保网宣传报道的几个月里,随时准备接受任务、凌晨两三点回家这些都已经太为平常。值得欣慰的是,最终,我们不辱使命,胜利完成了抗冰保网宣传任务。市委、市政府专门发文,号召全市人民学习益阳电业抗冰保网精神,这既是对益电人的最高嘉奖,也是对我们勤奋工作的一种肯定。
4、在农电改制中,深入挖掘打好攻坚战。2005年,是我局农电体制深化改革的头一年,我与中心李主任一道,对农电改制的新举措进行深入采访,通过反复挖掘和提炼,在相关领导和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完成了《原野在呼唤》的通讯稿,该通讯在《省电力报》、《华中电力报》和《中国电力报》上发表后,吸引不少兄弟单位前来取经。此文同时也获得了省电力公司“怀电杯”精品新闻大赛三等奖。
5、在“创学活动”中,突出打好特色战。打造学习型企业是我局的一项基本方针,我局的创学活动也是极具特色的,如五个现场培训基地的建立、每年两次对中层干部的集中培训、对技术比武的尖子进行重奖等系列举措,我都不失时机的对内对外进行了宣传报道,在系统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由我采写的“电线杆子我来爬”一文获得省公司2004年度十佳新闻作品奖。
6、在负面影响形成之前,及时打好攻防战。2004年,部分安化小水电对在并网发电过程中,我局削减其电量、限制其上网时间以及税收等方面的政策产生了一些误解,在相关部门和单位的配合下,我及时深入安化山区和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分析,与李主任合作完成了《大山在呼唤》的新闻调查,在《益阳日报》、《中国电力报》等媒体上进行登载,为及时消除负面影响起到了较好作用。
除此之外,两年来,我和办公室的同事一道,还圆满完成了“企业是我家”三个一系列活动的报道、完成了班组建设的系列报道、同业对标的跟踪报道、世羽赛等重大活动的保电报道、服务之星评选等优质服务工作的报道、以及党员先进性教育报道和扶贫工作报道等重大报道。
此外,我还参与了“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等多部专题片的摄像;参与了城网二期改造成果宣传画册摄影制作和《益电服务、日日进步》、《热血融冰》以及《企业是我家》三本书的编辑工作,2004年及时更新宣传窗12期等。
据不完全统计,两年来,我个人累计对外发表新闻作品300余篇,2004年发稿量在省公司排在第二位,其中有多篇文章获奖。对内发表新闻作品600余篇,较好的履行了岗位职责赋与我的记者职责。
第二方面、披沙拣金,不折不扣,完成了内外编辑和组稿任务
按照岗位职责分工,除进行新闻采写外,我还肩负着对内、对外新闻稿件编辑审核和组稿的职责。
两年来,对内,经由我编辑的网络益电新闻达到2500多条、综合新闻5000多条、《益阳电业管理动态》杂志文章近百篇,《益阳电业报》62期报纸共1200余篇稿子。其中,对重要内容通过在报纸上开辟专栏、专版和专刊、通过开展有奖征文活动等,活跃了办报形式、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对外,经我审核出口的新闻报道达650余篇。其中,在《益阳日报》上开辟的、由我负责组稿的“益电服务、日日进步”栏目开办以来,为树立“益电服务、日日进步”的企业形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这些工作,我较好的履行了岗位职责赋与我的编辑职责。
第三个方面,兢兢业业,不厌其烦,完成好日常基础管理工作
在重点完成业务工作之余,我积极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日常管理工作:1、在科教科的指导和配合下,成功组织了两期通讯员培训班;2、在部门领导的指导下,对《新闻中心章程》进行了修订;3、两年来,协助部门领导接待各大媒体记者300余人次,较好的融洽了与新闻媒体的关系;4、每年对各单位上稿量及通讯员稿费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发放;5、在部门领导的指导下,撰写了新闻中心年度工作总结和计划。6、积极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临时性任务等。较好的履行了新闻中心赋与的综合秘书的职责。
二、工作启示
回顾几年来的履职经历,在领导的关怀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也对企业新闻宣传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我认为企业新闻宣传工作要真正变“务虚”为“务实”,就要紧紧围绕六个字做文章,即“造势、成事、求是”。
所谓“造势”,就是新闻工作者要增强新闻敏感性,对重要工作、重大活动要提前介入,营造氛围;所谓“成事”,就是在事情进行当中,新闻工作者要深入调查研究、对执行情况和存在问题予以报道,为领导修正决策提供依据,为职工执行政策指明方向,促成事情圆满完成;“求是”,就是总结规律,推广经验。只有做好了这六个字,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总结几年来的工作,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习尤其是业务知识学习还有待加强;二是工作主动性不强、深入基层不够;三是创新意识不足,未能进行足够的新闻理论思考和探索。
2006年,我将进一步树立信心,扬长避短,努力在本职岗位上做出新的贡献。一方面,我将进一步加强学习,原创:努力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另一方面,我将牢固树立“五个意识”,努力做好新闻宣传工作:一是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以建设“一强三优”电网企业为目标,以局“两会”精神为指导,努力营造良好的有利于改革发展的浓厚氛围;二是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深入基层,采写更多贴进生活、贴进群众的报道,更多有影响力、有深度的报道。扩大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三是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加强舆情监测与分析,严防负面报道;四是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加强与各基层单位通讯员的联络,更好的为基层工作服务、为基层通讯员的成长成材服务;五是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开拓思路,转变视角,努力实现报道实事求是、职工喜闻乐见、社会影响深远广泛的目的。
总之,两年来,我在各位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借此机会,我谨向一贯关心、支持和帮助我的各位领导、同志们表示诚挚的谢意。在新的一年里,我将以更大的勇气、更高的目标、更广的视野,将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好,为益电的大发展再做新贡献。
高校校报的传播功能分析
网络媒体和报纸作为两种不同形式的传播载体,具有不同的传播特性。网络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容量大、互动性强等优势,它的出现使高校校报所处的媒体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首先,从高校校报所处的宏观媒体生态环境来看,网络媒体的出现带来了两种全新的传播模式:一是复合型传播,二是全员传播。所谓复合型传播,是指在网络媒体平台上,可以综合运用所有的传播形式。全员传播是指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比如以博客、播客等形式进行个性化的传播。网络媒体的这种传播模式满足了个性化需求,加之社会分层呈现“碎片化”特征与个性化趋势,网络媒体出现后,受众对媒体选择的主导权增强,高校校报有效传播的难度加大。
其次,从高校校报所处的微观媒体生态环境来看,高校校报在高校内一元主导的新闻传播格局已被打破,高校网络媒体以内容的广泛性、大容量,势不可挡地夺走了大批受众。
在网络媒体出现后,高校校报的传播功能有哪些变化?先分析一下什么是传播功能,媒体有哪些传播功能。
传播功能是指新闻传播媒体能够对受众施加的影响和提供的实际帮助。拉斯韦尔认为传播有三种社会功能,即环境监视、使社会各个不同部分相关联以适应环境和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从传播的娱乐出发,赖特在拉斯韦尔总结的传播的三大社会功能之外增加了娱乐功能。在此基础上,施拉姆等人将传播的功能归纳为监视功能、协调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我国新闻传播学者则将新闻传播的功能归纳为报道新闻、引导舆论、刊播广告、传播知识和提供舆论五个方面。②
从这五个方面功能分析,在网络出现前,高校校报的主要功能是报道新闻、引导舆论,同时担负一定的传播知识和提供娱乐的功能。在网络媒体出现后,高校校报的报道新闻功能受到严重冲击,提供娱乐功能在强大的网络媒体面前也显得无足轻重。但引导舆论和传播知识功能仍在发挥作用。在网络媒体背景下,高校校报要发挥作用,必须在引导舆论和传播知识两个功能上寻求突破。
而实际上,对我国高校校报而言,引导舆论和传播知识一直是其天然职能。2005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文件明确指出:“高校校报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高校校报担负着在高校引导舆论、交流信息、弘扬新风、培育新人、维护稳定和繁荣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
高校校报在履行传播功能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网络媒体背景下,高校校报可以而且应该在引导舆论、传播知识方面发挥作用,但在实际办报实践中,高校校报在办报理念、传播内容和传播手段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这两种功能的履行。
第一,从传播理念来看,过度强调新闻的宣传教育功能,把传受双方置于不平等地位
目前高校校报一般是由高校党委主办,承担着大量新闻宣传任务。“办报只是为了完成宣传任务”、“传者本位、报人至上”、“居高临下的教育者,我讲你听的灌输者”等思想观念在校报中还很流行。能否转变这种传播观念,回归新闻传播本性,树立校报“权威的新闻提供者”、“主动的信息服务者”、“平等的双向交流者”的理念,决定了高校校报未来的发展走向。
第二,从传播内容来看,新闻时效性不强,信源内容的周期性特征突出
根据全国高校校报协会的调查,在全国高校校报中周报仅占校报总数的1.9%,旬报占5.2%,月报占41%,有些学校的校报是不定期出版的。出版刊期相对较长,影响了高校校报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在网络新闻“迅捷”、“首发”优势的映衬下,高校校报新闻越发成为“迟到的重复者”。另外,作为育人的基地,高校教学、管理等诸方面工作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反映到高校校报的报道中,其信源内容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比如每年固定的4月招生、7月毕业与就业、9月新生开学等内容。“年年岁岁花相似”,周期性的雷同内容必然使高校校报传播力大打折扣。而且,校园内部媒体的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高校校报受关注度下降。
第三,从传播手段来看,传播手段陈旧,缺乏创新意识
报纸的传播手段主要为文字、摄影、图表等,有消息、通讯、特写、评论等文体。要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必须灵活运用多种传播手段,做到图文并茂,体裁多样。然而,目前高校校报普遍存在制作技巧单一、制作技术低下等问题,如图片过少或太小,标题长而不实,消息体裁运用过多,深度报道、评论等体裁鲜见。报纸的传播手段以静态为主,如果不灵活运用且缺乏创新意识,在网络的音频、视频等动态传播手段的冲击下,高校校报对受众的吸引力将进一步降低。
如何提升高校校报的传播功能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网络媒体的冲击下,高校校报的传播功能履行并不到位。高校校报作为高校内部媒体,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