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体制论文

教育体制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体制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体制论文

教育体制论文范文第1篇

对于学校来说,其要时常聘请专业老师来校举办专题讲座,如有关国家最新颁发法律的详解、最新新闻的观点畅谈等,这样一系列有关政治方面专题讲座的开展,可以给学生枯燥乏味的高中学习中增添灿烂的色彩,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有所提高。同时对于文科生而言,热爱政治课程,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政治课程中,以活跃课堂氛围,同时组织专题讲座进校园,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真正做到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全方面综合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政治材料在政治教学中的正确运用

政治材料的正确运用在政治教学中是一条有利于学生发展和教学目的达成的良好途径,但是如何才能正确运用,成了教学成功的关键。下面就来详细说明合理运用政治材料于政治教学中的具体措施。

1.教师充分发挥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政治教师在对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材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时,要从教材和学生接受能力两方面进行考虑,同时还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动者,自己则是课堂的引导者和辅助者,在一旁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入政治课程的学习中,而不是自己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忽略学生的心理感受,要把指导作用发挥到极致,从根本上保证学生对政治时事热点的热爱。

2.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不能代表整个教学的成功,教师应提升自身素质,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对于政治学科来说,扎实的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是老师讲好课程的基础,开朗乐观的心态、成熟稳重的思维方式是老师内在修养的体现,老师要紧跟时展的步伐,和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学习。

3.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于高中政治教学方法来说,其要紧跟时代潮流,因为现今教育是让学生全面发展,彻底激发综合能力的教育,这就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抛弃传统教学模式,改革就是让学生探究自主性质,关注身边的事情,不仅因为高考而学习,更是因为成才而学习。

三、采取合理的辅助手段,发挥现代教育功能

在教学方法的确定上,政治老师要把带领学生到社会中感受最新民生民情,以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开展课外活动,通过让学生对活动进行研讨、分析、调查、结论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使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完成。这就说明现代教育功能的合理发挥和辅助手段的合理采取共同保障课堂的顺利完成。

教育体制论文范文第2篇

所谓素质教育,指的是: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教育根本出发点,将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作为最终教育目标。在素质教育教学理念下,各大中学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加强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并将素质教育教学理念贯穿其中,推动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此外,作为中学体育教师,要努力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及完善教学方式,改进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不足之处。中学体育教学活动要在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引导下,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挖掘体育课堂教学的美育作用,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审美情感,引导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得到多方面能力的延伸。在素质教育教学理念下,要求教师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以及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将学习方法以及基础理论知识,通过引导方式而不是直接灌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同时注重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各方面能力,推动自身不断发展与进步。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将客观存在的知识有效地融入课堂,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体育教育观念比较落后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学学校的领导与教师应试教育理念根深蒂固,直接忽视了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他们普遍认为:中学时代的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体育学科只能成为其他主学科的附属品,而很多学校在期末考试即将来临之前,会取消体育课。此外,体育教师自身对体育学科的认识程度也偏低,未将素质教育教学理念引入体育课堂,忽视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学校领导以及教师落后的体育教学观念,对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2.教师素质影响了体育教学效果

教师素质不仅仅对对课堂教学质量产生直接性影响,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发展。中学体育教师,其自身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当前,很多中学体育教师,缺乏教学热情,不注重自我素质的提高,无法掌握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课堂的方法,不利于取得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

三、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对策

在传统应试教育教学模式下,教师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而忽视了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的教育内容。新时期,我国教育部开始推行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素质教育理念。在此种形势下,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就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点教学目标。

1.加大对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视程度

素质教育理念要求,无论是中学学校的领导,还是体育教师自身,都应该更新体育教学观念,加强对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视程度。作为中学领导,首先,应该认识到开展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其次,从精神与物质方面,加大对校园体育课程的扶持力度,积极建设体育基础设施,为体育课程的顺利展开奠定良好基础。而作为中学体育教师,就需要树立起科学的体育教学理念,观察落实素质教育教学目标,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2.提高中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

中学体育教师的素质,能够体现出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学校领导要加强对中学体育专业素质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教师自身也需要积极钻研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努力接收新知识与新教学理念,首先,应该对素质教育教学理念进行全面理解;其次,将素质教育理念贯彻落实于体育教学活动中,掌握教学发展趋势,通过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推动整个中学体育课程教学活动取得更大的成就。

3.建立起健全的中学体育评价体系

良好的评价方式,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具有促进作用;落后的教学评价方式,则会对教学活动造成阻碍作用。作为中学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想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就应该积极改善教学评价体系,灵活使用多种评价方式,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推动教学质量得以提高,从而实现素质教育教学目标。

教育体制论文范文第3篇

职业技术教育是定向教育,教学时数是向量。当两个层次学制相衔接时,只有在方向一致时有效学时才最大,因此,同样是专科学制,欧洲国家较多采取高职与方向一致的中职学制相衔接的方法,可以在专科阶段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高级技术员);而美国招收普通高中的高职学制在专科阶段只能培养技术员,必须用高等本科学制才能培养成高级技术型人才(技术师)。我国早已存在培养技术员的中专学制,如果仍然发展培养目标为技术员的高职学制,不仅没有实际意义,还可能因某些技术员培养过多而出现人才过剩现象。

由于是定向教育,高职的入学要求包括普通文化与专业技术两个方面,构成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色,在招生时不仅要考核普通文化课,还要考核理论的和实践的专业技术课;即使是文化课,不同行业还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在如何突出高职特点办出特色这一问题上,招收不同对象的高职学制虽然在课程设置方面有一定差别,但教学方法基本一致。而且这一方面问题已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因此,本文着重探讨不同招生对象的高职学制的有关问题。一、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的高职学制这虽然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DE)所规定的标准高职学制,但当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生源最多,必须作出考虑。不少人对高职招收高考“落榜生”的提法很反感。其实,平心静气想一下,在社会普遍不了解“什么是高职”的情况下,即使让高职与普通高校同时招生,仍然不能吸引文化成绩优秀者报考高职,招到的学生文化程度可能仍与“落榜生”相差不多。

问题是要按高职的录取标准,而不是按普通高校的录取标准来招收新生。在文化要求方面,虽低于普通高校,但根据行业、专业要求,对某门文化课可能有所加强。在命题方面,不应强调死记硬背,而应突出应用能力。普通高中毕业生大都未学过职业技术课程,但可按照行业、专业特点,测定考生适应某一专业的潜在能力,尽可能招收适合于专业基本要求的学生。

在国外,招收普通高中生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学制一般设在高等本科阶段,或者在专科入学前先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第4层次学习,使之达到高职入学要求。我国当前很难实施以上任何一种方案。必须研究能否通过改革,使现行的高等专科学制有可能养成高级技术型人才。为此,需要研究养成这一层次人才的有效学时要求。

笔者在80年代曾分析比较了5个发达国家的机械制造类人才的高职教学计划,发现一个重要因素是所学专业技术课程累计的时数要求,因为职业能力和技能是靠这类课程培养的。现作一比较(只列入以年为单位的专业技术课程时数,文化课时数未列入)。

美国普渡大学培养目标为技术员的专科,学制2年,学习专业技术课1.34年;升入培养目标为技术师的本科后再学2年,其中专业技术课1.72年,累计3.06年。

法国教育部制订短期技术学院的2年制教学计划,招收培养目标为技术员的技术高中毕业生,培养目标为高级技术员。2年中,学习专业技术课程1.51年,连同技术高中阶段所学专业技术课程1.5年,累计3.01年。

英国培养目标为技术员的国家证书,学习专业技术课1.36年,在此基础上再读培养目标为技术工程师的高级国家证书,学习专业技术课1.75年,累计3.11年。

以上三国的学制都设计成两个层次直接衔接。

德国高等专科学校,培养目标为工程师,现选择两所学校作比较,康斯坦茨(KONSTANZ)高专四年制,学习专业技术课3.59年,汉堡(HAMBURG)高专三年半制,学习专业技术课2.97年,两者平均为3.28年,尚不包括入学前已学专业技术课程时数。

日本招收初中毕业生五年制,学习专业技术课278年,培养目标为技术员。

由此可见,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高级技术员、技术师)所学专业技术课程时间,至少累计学习3年,日本的五年制,因不满3年,培养目标仍只定为中级人才(技术员),我国台湾地区的五年制及招高中生三年制专科,培养目标均为技术员。

在我国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的专科学制中,二年制专科在2年中除学习文化课约0.5年外,专业技术课约占1.5年,为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所需时数的一半,显然无法改造为养成高级技术型人才的学制。

三年制专科在3年中除去文化课约占0.7年外,专业技术课约占2.3年,也不满3年。但由于这种学制周期较长,有可能通过改革使有效学时再增加0.7年(即增加25—30周),达到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要求。那么,通过什么方法来实现?

方法之一是高职校与几所高级中学对口,利用高中阶段参加劳动及部分复习时间,改成对口的专业实习或讲授制图、工程力学、电工学、电子技术类技术基础课程,就有可能在基本不变更现有高中课程安排的情况下,增加10周以上有效学时。在三年高中时间内安排30周专业技术课程是完全可能的,这对提高高职质量将起重大作用。

方法之二是在专科阶段适当增加学习强度,将部分实践性课程安排到假期。这种做法在国外是较多的,我国50年代也曾实行过。现在每周上课5天,如将星期六安排为专业实习、实验、实训或课程设计,一年就可增加有效学时8周,三年中增加10周以上是可能的。

方法之一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方法之二是在方法之一未完全实现前的临时措施。可以预计,进行上述改革,可使招收普通高中生三年制专科的专业技术课的时数增加三分之一,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与技能必将有较大的提高。而且,由于这种学制的文化基础较强,可能成为今后最有竞争力的高职学制。

二、招收初中毕业生五年制的高职学制

我国已批准22所中专学校试办五年制高职。在教学计划中,文化课大体占1.6—1.9年,专业技术课占3.1—3.4年。国际上培训高级技术型人才的最短年限为初中后学习五年,我国五年制已达到这一要求,所授专业技术课的时数也在3年以上,满足了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要求。试办以来,五年制毕业生供不应求,说明社会上确实需要合格的高级技术型人才。

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高职学制中,五年制是最容易办好的学制,因为不需要解决学制衔接问题。缺点是年限过长。

三、招收中专(部分职业高中)毕业生的高职学制

中专及一部分高中学制的培养目标为技术员,与高职属同类教育。招收中专毕业生高职学制与ISCDE所提出的“3B直接进入5B”的要求大体一致。因此,这种学制有可能发展成为符合ISCDE标准的高职学制。

但是,目前这种学制的有效学时仍有问题,即使专业对口,但所设课程的方向不一定完全一致。再加上进入高职学习后,如果对中专所学课程不充分利用,存在不应有的重复学习,必将降低有效学时。社会上有“3+2模式”的提法,认为招收三年制中专毕业生的高职学制只需要学习2年,甚至还有人认为招收任何中职校毕业生的高职学制也只需学习2年。其实在这种3+2学制中,学习专业技术课的有效学时很难达到3年。即使是三年制的中专毕业生,三年中学习专业技术课时数约为1.5年,在二年制高职学制中,学习专业技术课时数也约1.5年。因此,只有方向完全一致,即中专的教学计划设计成直接进入高职,并在进入高职后避免任何重复学习的情况下,学习专业技术课的累计有效学时才达3年,而这种情况目前并不存在。因此,当前招收三年制中专毕业生的高职,学习年限一般应高于2年,以保证学习质量。

招收中专(部分职业高中)毕业生的入学考试,必须既考普通文化课,又考理论的和实践的专业技术课,在权重上后者应略高于前者。应当按行业及早制订统一的入学考试大纲。

四、招收其它类中职校毕业生的高职学制

包括培养目标为技术工人的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也可统称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中职学制,这两类学校虽然培养人才类型相同,但教学计划有区别。一般职业高中的文化课时数较多,接近中专校课时数;而技工学校所学文化课数不到一半,但在生产实习周数方面远高于职业高中。因此在掌握技能方面,技工学校强于职业高中。由于教育类型不同,方向也不一致,教学计划又没有统一要求,高职与这些学校的衔接问题比较复杂。

技工学校一般安排操作实习60周以上,工科类高职所需操作实习周数一般累计30周左右。但技工学校学生进入高职后,仍要安排约10周以上实习,进行专业范围内各工种的轮换实习和技术员工作性质的生产实习。因此,技工学校毕业生虽已参加实习60周以上,进入高职后所能利用的有效值只有10周左右。在理论方面要求也不同,以制图课为例,培养技能型人才着重识图(阅读能力),而技术型人才不仅要能识图,还要能作图(表达能力),包括计算机绘图。其它课程在深度、广度侧重点方面都存在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别,从而降低了学时的有效值。

这类学校的毕业生应当根据缺什么补什么原则,通过1—2年的第4层次学习,使之达到高职的入学要求。

应当尽早公布高职的入学考试大纲,这个大纲一般应与以上入学要求相一致。但在当前多数学生实际水平与要求距离很远的情况下,也可先制订一个临时的,放低要求的入学考试大纲(包括文化课及专业技术课),入学后将学习年限适当延长,可定为3年,第1年补课,第2年学习高职课程。

五、制订教学计划时应注意的问题

以上关于高职学制的建议都要在制订教学计划中得到落实。

1.每个教学计划只能面向一种招生对象,不仅要把普通中学毕业生与中职毕业生区别开来,在中职生中,还要把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毕业生区别开来。

2.每个教学计划不仅要写明招生对象、培养目标及学习年限,而且还要写明与教学计划衔接的入学要求。

3.调查研究是制订好教学计划的必要保证。不仅要调查社会对高职培养目标的实际定位,还必须对招生对象已学过所有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内容、深度作全面调查,从而避免教学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学习。总之,必须珍惜教学计划中每一个学时,力求取得最大教学效益。

教育体制论文范文第4篇

.体育教学大环境有待改善。一是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设施较为陈旧,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当落后。相较于专科及本科院校,中职院校有着更明确的就业方向,同社会的联系更为紧密些。近年来,中职教育的整体成绩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体育教学方面却是被遗忘的角落。对于中职院校学生的体育场地,国家又相关的明确规定,然而现实中,很少有中职学校符合条件。二是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当前,教育相关部门及领导对体育教育的重视远远不够。一方面领导者更为关注的是自己的政绩,这往往与学校评比以及总体排名有关。另一方面由于体育学科在大环境下缺乏重视,体育学科的建设缺乏支持,体育科研的经费难以保障。

二、对策建议

1.更新体育教学的观念

思想决定着出路。在现代化的21世纪,教学工作亦是如此。教育理念决定了最终教育的结果和效果,因此,更新体育教学观念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要加大对中职学校体育课程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力争达到现代化的教学条件。其次,要帮助学生以及家长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理念。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体育教师也要不断的开阔自己的视野,钻研教学业务,明确体育教育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体育知识的传输。同时,要注重培养体育课程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以及沟通,实现全面发展。

2.规范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不断进步的时代,课程改革的步伐随之加快,这就要求优秀老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改变片面单一和知识型的教育现状,逐步打造一支有责任,有能力,专业精,会上课和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十字队伍。一是制定高标准的招聘制度,在体育教师的选人用人中把好关。对不符合教师资格、不具备体育教学专业素质的一律一票否决,从源头上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二是要健全培训制度。时代的发展,教学方式也需要不断的与时俱进。这样就需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将培训进行规范化。通过培训,接受新的教学知识,经过实践,不断的将专业理论同教学实践能力相转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三是要注重教师结构的优化,在年龄结构上要保证青年中年和老年教师的一定比例,不断扩充新的教师队伍,达到良好的教师结构。

3.完善美术教育资源建设

教育体制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学分制是相对于学年制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代替学年、以指导性代替指令性、以选课制代替排课制;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存在着教学计划弹性不够、选课制度不够完善、管理过程仍保留着学年制做法等问题;充分认识推行学分制管理的重要性、建立院系二级管理机制、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创设网络管理系统以逐步完善学分制管理。

学分制是相对于学年制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是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单位,以取得一定数量的学分作为学生升入高年级、毕业和获得学位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1]成人高等教育推行学分制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一大热点,它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成人高等教育推行学分制已成为高校教育得以迅速发展并切实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课题。

1 学分制给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带来的变化

与传统意义上的学年制相比,学分制实行的是导师指导下的选课制、弹性学制、免修和重修制、学分值制。它以学分代替学年、以指导性代替指令性、以选课制代替排课制,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解决学生的工作和学习矛盾,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符合大众化教育阶段个性化的教育要求。学分制给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带来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1 更为自由的选课制

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广义地说,学生自主选课包括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根据教学计划,学生所学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必修课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及实践性环节;选修课一般为扩大知识面的课程,学生可以跨年级选读。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专业和本人条件选择学习课程和上课时间,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和进程。[2]

1.2 实行学分值与平均学分值制

学生的学习成绩采用学分值来表示,每门课程的学分值为该门课程的考核成绩乘以该门课程的学分,如张三《高等数学》的考核成绩为85分,学分为3,则张三《高等数学》的学分值为255分;平均学分值则是指学生所学课程的学分值之和除以这些课程的学分之和。学分值是学生学习一门课程的量和质的综合量化指标,平均学分值则是学生一个学期或某个学习阶段或整个学习期间学习量和质的综合量化指标。

1.3 实行弹性学制

原来的学年制是3年,实行弹性学制后,标准学制是2.5年,弹性学制是2-6年。允许优秀学生在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及实践环节后,提前申请进行毕业设计,在取得规定的学分后提前毕业。毕业不再是同年级齐步走,而是有早有迟。

1.4 实行重修制

实行学分制后,对于培养计划内规定的课程,考核不及格者可以补考一次,一次补考后仍不及格的课程必须重修;学生对已取得的考核合格成绩不满意时,可以重修;凡擅自缺考或考试作弊者,该课程成绩以零分计,不准补考,只能重修。

2 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2.1 教学计划弹性不够,选课制度不够完善

教学计划弹性不够主要表现在选修课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如果没有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选修课,学分制将失去赖以存在的基础。因此,要多开设选修课,增加课程门类,充分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满足社会对各种规格人才的需求。在增加选修课数量的同时,一方面要考虑选修课的门类,另一方面要求选修课的内容不断更新,能够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

2.2 管理过程仍保留着学年制的做法

由于专业教师、学生及选修课数量不足,完全自由的选课制在实施中也会产生很多弊病,由有指导、有条件的选课制取而代之,未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选课制,教学管理过程仍保留着学年制的做法。如何加快选修课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加强选修课管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课程实行重修在目前还无法完全做到,申请重修课程的学生,只能等到下一年级开课时再去旁听(到时同样可能因上课时间冲突而无法旁听),无法真正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的激励与制约机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这样就会导致提前修满学分的学生无法做到“提前毕业”。

2.3 学籍档案及教学管理工作的变化

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包括学生的入学注册、录取审批、成绩考核、学籍异动、奖励处分、毕业结业等原始记录。学年制时的成人高等教育学籍档案及教学管理模式是成人教育学院统一管理,实行学分制后,学籍档案及教学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学生及学生的注册、选课、教学、成绩、学籍表等管理由成人教育学院的集中管理过渡到各系部的分散管理,3年的学年制也变为2-6年的弹性学制,成绩也由原来的以班为单位登记变为跨班跨年度的登记。学籍档案及教学管理工作需要建立新的管理体制,以形成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

2.4 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虽然大学生整体素质在提高,但不能否认其中也存在着一些素质相对较低的学生,他们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学习钻研精神匮乏;重视个人成功,但漠视社会需要,急功近利,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承受挫折的能力,道德水平下降等。这些往往使正常情况下的教育管理在他们身上失去作用,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也就没有了学习动力。

3 逐步完善学分制管理的几点对策

成人高等教育主要是对已经走上各种生产或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进行的学历教育或各种职业培训,能够直接有效地提高劳动者和工作人员的素质,从而可以直接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学分制管理针对学生边工作边学习的特点制订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但要真正发挥这些办法的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促使学生成才,还必须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 充分认识实行学分制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高校实行学分制管理是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高素质、多规格、复合型等新的要求,高校也将引入市场机制,对人、财、物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所以实行学分制管理也正是高校主动适应市场的选择。同时,高校实行学分制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校“宽进严出”培养模式的有效管理制度。

3.2 制定相应制度,建立顺畅的院系二级管理的运行机制

在深入研究学分制本质和特征的基础上,完善与之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充分体现学分制管理的特点,改善运行机制,这是学分制能够顺利实行的保证。学校必须坚持宏观调控、微观放权、规范管理、畅通高效的原则,使学分制管理工作中心下移,强化各系职能,使各系按照其自身的学科特点,逐步建立起适合自身管理和发展并直接服务师生的管理方式。学校制定二级管理实施细则,制定学分制管理及各项工作流程,加强宏观监控,注重目标管理。各系按照学院的学分制管理制度,应注重过程管理,加强微观管理。院系职责明确,从制度上进行改革,建立起顺畅的院系二级管理体制。

3.3 优化培养计划,完善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弹性教学计划强调教学科目安排的灵活性,改变过去那种刻板单一的教学计划对学生学习的限制,鼓励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自己的兴趣爱好,跨系跨专业选课,灵活整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减少必修课的比例,尽量多地设置选修课,建立完善的选课系统,制订课程简介、选课指南,逐步完善选课制;完善导师制,指导学生正确地修读课程,保证学生选课及学习质量,避免选课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同时,还要保障图书馆、实验室、教室以及后勤服务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完成。

3.4 加强教学与管理队伍的建设

教师及管理人员是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生力军,没有一支业务熟练、坚持原则、积极肯干的教师及管理队伍,是很难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特别在实施学分制管理过程中,要求高校教师及管理人员不仅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够使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更要了解学分制教学和管理工作规律,因此,加强教师及管理队伍的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学校应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方式对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教师及管理人员学习新的教育政策法规和文件,研究学分制管理特点,提高教师及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3]

3.5 创设学分制网络管理系统

学分制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其顺利实施迫切需要配套的现代化管理设施。在学分制管理中,单选课一项就十分繁杂,不但有大量的选课表要处理,而且要接受学生的改选、退选等工作,以往陈旧的手工操作已难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管理工作。所以,要全面放开选修限制,便于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间的互动和交流,就必须进一步优化程序功能,建立学分制网络管理系统,借助校园互联网来实现全校的教学管理信息化。

根据教学管理的内容,学分制网络管理系统可设计成三个模块和一个信息交流服务平台:学生管理模块、成绩管理模块、毕业生管理模块、WEB网页服务平台。学生管理模块要按照大众化教育、素质教育和学分制管理的要求,高效而快捷地进行按大类招生、学分收费注册管理,在校生基本信息的管理,如各种学籍异动、转专业和基本信息查询、统计工作。成绩管理模块要充分适应学分制改革的要求,以学生所在系管理为主,减少成绩管理中间环节。毕业生管理模块要能准确而快捷地进行学生毕业、学位资格审查工作以及毕业生报表的统计、打印,并能将毕业生信息转入历史库,以便长期保存。WEB网页服务平台作为一个教师、学生、管理人员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应为教师网上录入成绩、学生网上查成绩以及学生个人信息的核查、选课、各种报名工作提供便捷。[4]

学分制作为一种灵活、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较之学年制,学生有了更多、更大的自,在学习年限、课程设置及对课程、对老师的选择等方面有了更大的弹性,这些都会给原来的学年制教学管理带来冲击。实行完全意义上的学分制,是一场教育教学管理领域的革命,在新的形势下,需要极大地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全面深入发展,以开创成人高等教育新的局面,促进成人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军红,赵香棉.在学分制学籍管理中充分发挥过程管理的作用.中国电力教育,2007,(3).

[2] 李丽,颜萍.推动和完善我校学分制改革下学籍管理的思考.高等理科教育,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