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级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校;外籍人才;跨文化管理
一、当前高校外籍人才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校外籍人才管理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一个完整的外籍人才引进与管理周期涉及高校内部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协调。部分高校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无视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冲击和矛盾,对外籍人才进行简单粗放式的“等同化”“忽视化”管理,容易降低外籍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严重影响管理效率和教学成果,甚至可能带来潜在的风险。当前,高校外籍人才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语言障碍问题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真实写照,同时也是实现跨文化沟通的重要工具。对于刚进入新文化环境的外籍人才而言,在高校的日常工作、生活过程中,首先面临的就是语言障碍问题。即便是经过短期的中文训练,在使用中文交流时,也常因语言障碍问题出现文化冲突和误解等现象,导致交际的失败。产生这种矛盾和冲突的原因一方面是语言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则是文化背景差异影响下的误读。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引导和帮助,语言障碍问题将会影响到外籍人才对更深层次文化理念和社会制度的学习。对于部分外籍人才而言,无论遇到的是部门协同问题还是制度问题,最终都会将其归结到语言的障碍上。对于不具备中文交际能力的外籍人才而言,语言问题严重阻碍了他们主动获取信息、了解行政规章制度、及时交流反馈的渠道。
(二)部门协同问题
一个完整的外籍人才引进与管理的周期主要包括六个阶段,即考察选拔、背景调查、审核条件、签订合同、日常管理、绩效评估。分别由用人单位、人事部门、国际合作交流部门、财税部门等多个单位协作完成。引进过程周期较长,涉及的工作内容范围广,参与的部门多,用人单位及各职能部门之间存在沟通不畅、信息传递脱节、互相推诿等一系列协同问题。对于外籍人才而言,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平台,在跨部门的协调上往往低效拖沓,使其在烦琐的日常事务的处理中困难重重。
(三)制度认知问题
行政规章制度是外籍人才进入高校工作后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的跨文化适应难题。对于行政规章制度的了解往往影响到外籍人才对于中国高校文化甚至是中国社会组织文化的第一印象。此外,中西“制度”文化观念的差异也使得外籍人才在面对行政规章制度时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常将个体置于高校的对立面。外籍人才一方面,行政规章制度的繁杂性、模糊性加上高校各行政部门之间沟通不顺畅、手续办理流程不透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让外籍人才很难全面把握、深入理解各项行政管理政策;另一方面,外籍人才除了受高校管辖外,还间接受到外国专家局等省、市、国家机关部门的联动管理,多数法律法规缺乏译本,在语言障碍影响下,为外籍人才适应在华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诸多障碍。
二、外籍人才跨文化管理的概念和内容
文化差异可以是一种“资源”,而不是一种障碍。人才是最重要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每一位外籍人才都将自己背景、传统、性别、宗教、教育以及人生经历的独特综合带到中国高校中。他们不同于本土教师的思维与教学方法代表着新的观念与创造力源泉,对于各高校深化国际学术交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学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促进外籍人才的有效管理,将文化差异变为资源,各高校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跨文化管理体系。“跨文化”定义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人群的互动作用,而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影响的行为。“跨文化管理”是以不同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个体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为管理目标,通过对多元文化的融合,促进彼此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在高校中,对外籍人才的跨文化管理则意味着要从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的角度,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具有不同需求的外籍人才个体,以积极开放的心态,有效地进行沟通、协调和管理,达成整个群体和高校文化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处。各高校要改变传统的单一文化管理意识,不再机械地套用中国文化的固有理念和管理方式,要将目光转向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包容和对文化差异的认识上,提倡国际化视野下的本土趋同化管理,并建立起“国际化”与“本土趋同化”的协调机制,从而有效实现对外籍人才的规范管理,提高聘用效益。此外,高校对于外籍人才的跨文化管理是涵盖多部门、多领域的综合性管理,应始终贯穿于外籍人才的聘用管理全过程,包括招聘录用、岗前培训、考评晋升、薪酬激励等多个环节。
三、外籍人才跨文化管理的策略
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是高校外籍人才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外籍人才逐渐增多,采用跨文化管理方式势在必行。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多层次、多阶段的过程,各高校在跨文化管理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冲突、矛盾和误解。因此,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及时调整跨文化管理的策略和方法,有效控制文化冲突,实现多元文化的协同与融合,有效利用外籍人才资源。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措施。
(一)加强跨文化协助管理队伍建设
一是要培养协助管理工作人员的“跨文化管理意识”,让其可以迅速适应跨文化工作环境,翻译与外籍人才相关的规章制度、办事流程和重要文书,协助外籍人才破除语言壁垒,快速了解学校各项行政流程与规章制度;二是要培养协助管理工作人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能够认识到自己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外籍人才的差异,能从容地与自己文化背景不同的外籍人才进行沟通,有效帮助外籍人才解决文化冲突;三是要塑造跨文化协助管理人员的国际化视野,提高涉外管理人员对于国际惯例以及外籍人才相关国的知识产权、税务等法律知识的熟悉程度,培养其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四是要增强涉外管理人员政治思想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使其能经受住多元文化的冲击。各高校可以针对各院系、各单位的跨文化协助管理工作人员,开展多类型的跨文化管理能力专项培训,包括外语培训以及涉外交际培训等,并组织部分管理人员到国外高校进行参访学习。
(二)建立高集成度的跨文化协助管理信息平台
一是要妥善保管并整理外籍人才工作材料,做到“一人一档”,统一数据录入标准,建设并完善外籍人才数据信息库,支持高校内部人事处、国际处、财务处等多个行政部门共享数据,协调分工,简化办事流程,并实现入职报到、校内住房申请、工资明细查询等业务线上一站式办理;二是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安排具有相应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专业涉外管理人员进行对接,提供时效性、全面性、针对性的信息政策咨询服务,并根据外籍人才的个人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双语办事指南和行政业务指导,包括银行卡办理、子女入学入托咨询服务、个人所得税政策解读等,帮助外籍人才深层次融入校园生活;三是要进一步实现业务信息化、服务主动化和管理隐形化,完善外籍人才生活服务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立军.高校国际人力资源跨文化管理研究初探[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07):106-108.
[2]李函颖,徐蕾,王秋燕,等.师资国际化新动向:“985工程”高校境外专任教师引入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7(11):98-105.
[3]陈洁修.在沪高校外国专家跨文化适应研究:基于组织文化视角的研究[D].2015:92.
[4]陈志浩.普通高校外籍教师跨文化管理工作探析——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59-60.
【关键词】园-企-校 高技能人才 多元化 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7-0034-02
杭州萧山临江工业园区位于大江东产业集聚区。随着临江园区的不断发展及新城建设的推进,传统化工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适应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2010年1月,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临江园区管委会与园区企业发起成立“园-企-校”合作平台。
纵观国内外在高技能人才方面的培养,基本具有如下特点:以培养实践能力为目标强调关键能力的培养;以市场为导向,设置满足社会需求的实用性专业;强调学生本位、产学合作,体现灵活性和个性化等特点,但是对区域性,尤其是工业园区的化工类高技能人才多元化培养体系(包含职前职后教育)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以“园-企-校”合作为基础,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的设想。
一 临江园区化工企业员工素质情况调研
本次调研抽取了26家园区规模以上化工企业,其中初中生及以下学历的员工比例达到了51.36%,高中(中专)学历的比例为26.5%,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比例为22.14%。可见,临江园区化工企业员工的学历层次偏低。
同时,受调研企业中普工薪资水平在2000~3000元之间的企业数量为69.3%,技工薪资水平在3000~4000元之间的企业数量为53.8%,薪资在4000元以上的企业数为30.8%。由此可见,企业中技工的薪资要远远高于普工的薪资。通过对员工职业资格证书持证率的调研发现,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员工比例不足30%。
二 临江园区化工类高技能人才“多元化”培养体系的构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基于“园-企-校”合作平台,以加强合作的制度建设为抓手,提出职前职后一体式多元化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使企业可以通过外引适合岗位的人才、内部培养职工的形式,满足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1.制度保障,加强“园-企-校”合作机制建设
第一,政府推进,出台一系列大学生实习就业、职工素质提升等支持政策与保障制度。目前,政校之间的合作已经有了一个原则性的框架协议,但是没有将园区企业以协议方的形式纳入合作范畴,因此为促进三方的深化合作,仍需从制度层面强化。通过制定临江理事会管理制度,由政府主推,建立“园-企-校”三方的定期会议制度和信息交流渠道,解决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层面出台促进校企合作的办法和相关的劳动保障、培训补贴等政策落实,解决一系列制约合作与发展的“瓶颈”问题。
第二,以企业为主体,发挥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制度建设,形成良好的校企运行机制。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主要是服务于企业所需,因此,企业层面应积极支持介入与学校合作的相关条款的拟定、执行过程中,从制度层面强化与学校的合作和交流。通过校企共同拟定出台诸如《专业组长与车间主任(科长)联系制度》等条款,有力促进校企深度合作,使培养的学生符合临江园区化工企业的岗位要求。
第三,以学校为主导,完善以“工学交替”为典型特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保障机制。临江学院作为“园-企-校”合作的重要平台,其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和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与临江的化工企业密切合作,培养能为临江企业服务的人才。基于此,临江学院骨干建设专业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积极实施“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制定《专业(顶岗)实习环节管理细则(试行)》等管理制度,实行两年在校学习,一年到临江园区化工类企业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对在岗学生实习情况进行综合鉴定,符合要求的学生在毕业时除发放毕业证书外,还由企业发放学历证书。
2.双师共育,创建高技能人才职前教育培养体系
第一,校企共建项目化课程。根据对临江园区化工企业的岗位调研分析,按照岗位描述、任务分析、能力定位、课程固化的过程,校企共建项目化课程。临江化工企业对分析工、工艺技术员等岗位的需求量非常大,岗位普遍要求具有化工设备操作、DCS技术使用以及化工产品分析检测等知识和技能。基于此,校企双方提出了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核心课程,共同构建基于“典型精化产品研产衔接”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同时依托岗位,重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共建《典型功能化学品小试方案实施》等优质课程。
第二,实训基地的建设。依托临江园区企业建设“厂中校”,以临江化工企业为参照建设“校中厂”。(1)在主流企业生产现场建立满足学生现场教学、顶岗实习和教师下企业锻炼、企业员工培训需要的“厂中校”校外实训基地,建立和完善《临江学院校外实训基地管理与运行制度》,形成长效合作机制。(2)在校内建设全天候开放、实施准企业化管理,满足“教学做一体”的项目化教学实施,兼顾校内顶岗实习、社会培训、产品生产、技术开发和学生创业需要的“校中厂”实训基地,建立健全《临江学院校内实训基地运行管理办法》等制度。
第三,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学院通过实施教师企业经历工程、开展技师培训等途径与临江园区化工企业联合培养专业教师,提升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聘任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兼职专业负责人,与校内专业负责人一起参与专业建设;引进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带头人,聘请一批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打造专兼结合的优质教学团队;实践专业负责人与车间主任、教师与企业师傅的互换制。
3.三方共谋,创建高技能人才职后培养体系
第一,以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为主,多种方式共存提升员工技能水平。临江学院联合园区劳动保障站,利用已有的杭州市化工技能鉴定站、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以及强大的化工类职业资格培训师资,积极为员工提供培训与鉴定服务。另外,临江学院协助临江劳动保障站每年开展企业员工的技能比武,促进企业的技术练兵;通过校企合作设立产学研究所,员工在企业资深工程师和学校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技术攻关、项目研究。
第二,以双元制教学为主,多种成人教育方式并存提升员工学历水平。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是浙江省较早开展“双元制”教学的高职院校之一。通过“园-企-校”合作平台,杭职院与园区百合化工、百合科莱恩、杭州电化等多家化工企业开展双元制教学的合作谈判,校企双方遵循基本的教学规律和专业培养要求,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培养方案,以“送教上门”、“岗位教学实践”等教学方式,通过三年学习,使企业员工在获得成人高职(大专)学历的同时,还获得相关职业工种三级(高级工)及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与此同时,针对临江园区中小化工企业众多的情况,开展远程教育等不同形式的成人教育。
三 结束语
临江园区化工企业通常办厂时间较长,新形势下依赖原有低层次员工向现代化工转型的压力与日俱增。临江学院作为“园-企-校”合作的平台,在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承担起了适应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综合考量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途径,从园区化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园-企-校”合作的制度建设,既以准员工的形式对在校生进行联合培养,又考虑员工的继续教育和技能提升,构建多元化的、一体式的培养体系,有助于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对技能型员工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郭南初、陶亦亦、张义平.基于产学研平台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8(12):78~80
【关键词】实训室+工作室;递进式;模块化
一、引言
高职教育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要为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由于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必然要求高职教育进行培养模式的新探索。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授课的方式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老师上课之前制作教学大纲,在公共大教室给学生讲授理论知识,实训课再带领学生在实训室进行实操,这样知识容易遗忘,实训效果差。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直接面向企业、面向工作岗位的,这就要求高职教育要注重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于是近几年不管是本科学院还是高职,都争先恐后地提出工作室的理念,并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建立起了专业工作室。但是如何让工作室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呢?我们以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多媒体专业“金点传媒工作室”为例对“实训室+工作室的递进式模块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二、“实训室+工作室”培养模式的概念
高职的课程可以分为三个模块,大一是基础模块,主要学习公共课和专业基础知识。大二是核心模块,主要学习专业的核心课程。大三是综合模块,学生这一年基本上是在企业里实习的。那么很明显大二这一年是承上启下的一年,安排的一般都是核心课程,一门课可以对应一个工作岗位甚至是几个岗位。这么重要的课程,该如何去上呢?我们秉承学校“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的办学理念,与企业合作建立金点传媒工作室,使教学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通过项目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以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工作室组建
工作室的建立为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专业的环境,工作室教师团队由多位校内老师和企业里面的一线项目负责人或者项目总监组成,选取一名校内老师作为工作室的室长。企业老师带着企业的项目来到工作室,一个项目或者项目的某一个任务可以对应某一门课程,这种真实的项目教学使教学的内容由传统的封闭式转换成开放式。由于学生良莠不齐,教学过程中实行“课程分层、学生分层”的教学方法,每一门核心课程又可以分为基础部分和提高部分,基础部分由校内专任老师在实训室教授,实训内容对接企业的技术标准。基础部分教授完毕后,要挑选一些比较优秀的并且有兴趣的学生通过企业导师的考核进入工作室参与真实项目的制作。另外还可以从大一基础模块的学生里面挑一些基础比较好,勤学好学的学生提前进入工作室,熟悉工作室环境和项目制作流程,还帮助工作室的学生和老师完成比较简单的任务。学生进入工作室后又被分成几个不同的工作小组,每一个小组是由5—5人组成团队,此时工作室就变成了标准化企业车间,工作内容直接对接企业岗位,此时企业老师承担车间师傅任务,带领学生完成项目制作,整个过程现实了“教、学、做”一体化。最后企业把学生的作品变成了企业产品,企业又把这些产品变成了社会商品,学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那些没有进入工作室的学生继续留在实训室由校内老师采用仿真项目教学方法完成剩下的教学内容。实训室和工作室结合,分层分模块,因材施教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2.工作室的制度
(1)管理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工作室也严格按照企业的岗位要求并结合学校的管理制度制定了工作室的管理制度。第一、学生进入工作室要通过工作室老师的命题创作,严格筛选,通过者才能进入工作室工作。第二、学生在工作室做项目是有报酬的,提取项目利润的50%做为工作室的期末奖学金和工作室的活动资金。第三,进入工作室要严格遵守工作室的规章制度,不能早退或者迟到,有事要给工作室长请假,无故不能旷工。第四,进入了工作室并不是一劳永逸,学生时刻面临着淘汰出局的危险,每个项目考核一次,一旦工作态度不认真,考核不合格者等情况即离开工作室,再由校内老师推荐其他优秀的学生补充进来。
(2)考核制度。进入工作室的学生按照工作室的考核办法,期末采用“三方考核”的办法,有校内老师、企业的项目老师和客户三方来共同来考核。首先学生分组进行述职,每小组选派一名同学上台陈述本学期的工作任务及其分工,最后向客户展示本小组的作品,客户提出问题,本小组成员给予解答,最后由客户、企业导师和校内老师给出成绩评定。最后选出6位比较优秀的工作室学生给出工作室奖学金并颁发“优秀员工”证书,激励了工作室其他同学和没有进入工作室的同学学习积极性。
三、“实训室+工作室”教育模式的意义
1.有效的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
“实训室+工作室”理念的提出,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合作育人。首先,学校和企业无缝对接,可以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同时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的促进了学生的就业和校企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其次,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学校的先进设备和资源进行项目开发,其投入成本少,人力少,成效大;另一方面可以宣传企业的文化和品牌,获得优秀的员工储备。最终,校企的合作将推进行业的发展。
2.优化师资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可以请更多的企业老师带着先进的行业信息和企业项目、案例进课堂。弥补了现在绝大部分老师没有企业工作经验,跟不上技术发展的缺憾。同时,老师可以响应学校的“深海探珠”的计划,带着任务进入企业接受内部的培训或参与实战,最后要带着成果回带学校,打造一批优质的双师素质或者双师型教师队伍,更好的服务教学。
3.服务教学
实训室和工作室的递进式教学,打破传统一刀切局面,优化教学资源,实现了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有客户和企业共同参与的三方考核方式的实行,打破了传统的考核机制,由客户和企业共同参与给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态度进行评价,客观的反应学生的实际水平,学校再根据这些评价决定是否给学生学分,而这些学分决定是否毕业。
“实训室+工作室递进式模块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实训室和工作室,凝聚校企资源,以真实的项目引入企业、行业的技能高手,使实践教学内容更加鲜活,学习即工作,这种学校和企业无缝对接,使部分学生毕业即优质就业,真正的实现教育服务社会,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一、大力实施人才强街战略,深化引才工程
今年以来,我街道根据人才培养计划要求广泛开展需求调研,深入分析全街道人才分布格局,根据我街道经济结构、产业特点以及针对街道内人才需求状况,积极发挥政府职能,多方位拓宽引才渠道,构筑区域性人才高地,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和开发力度,多渠道引进人才,积极为街道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
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近两年来,街道属新成立的新兴街道,居住的农村农户全部拆迁住进了小区,农民转变为居民,农村转变为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需要各方面的人才,为此,我们在市、区人才市场和《扬子晚报》人才版刊登招聘信息,有200多名大专以上毕业生前来报名登记,经初试、笔试、面试,04年录用了10名本科毕业生到社区、机关及职介所等岗位锻炼,为社区及时培养了管理型人才,促进了社区建设与管理上水平。
2、狠抓业务培训。
今年以来,我们先后邀请人力资源专家前来街道讲座,对街道中青年干部及新聘大学生进行人力资源业务知识培训,系统地讲解人力资源业务内容,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促进人才业务工作上台阶。
二、开展人才资源普查,摸清街道人才资源底数
今年下半年,我们在全街道范围开展了人才资源普查,为确保普查工作顺利开展,街道积极开展了多层次培训,对各单位人事干部、统计员进行培训,通过普查正确掌握了街道人才资源现状以及人才资源的需求,及时了解紧缺专业分布情况,为本年度乃至2006年度引才规划提供基础性的依据。
三、强化考核机制,健全街道人才工作
今年以来,街道针对辖区特点,把人才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人才考核机制,首先实行组织办、党政办为引进人才责任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定期收集人才信息。其次制订街道人才工作考核办法,对引进培养人才提升人才队伍素质、重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进一步改善人才工作环境三大项内容进行量化考核。再次是建立激励政策。通过人才引进考核机制的不断完善带动街道引才工程扎实有效的开展,目前街道引进教师10名,大专、本科以上人才5名,中、高级人才8名。
四、2006年人才工作计划安排
2006年街道将根据区委组织部人才引进工作总体计划安排,结合街道实际,大力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成立组织
街道成立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工委书记××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工委副书记××同志担任,成员由组织、党政办、宣传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并制定好人才引进计划和考核办法。
2、多渠道引进人才
2006年我们将通过市、区人才市场和网上引进人才信息,广揽人才并建立人才信息,对社区管理和街道文化方面人才进行有针对性引进,从而促进街道整体工作水平提升。
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努力引进高层次人才
--×区引进高层次人才做法
这几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在全区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已经深入人心,坚持人才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各级领导的首要任务,特别是引进高层次人才、留住高层次人才、用好高层次人才是各级党政领导部门的重要责任。经过全区上下努力,20xx年以来,我区共引进具有科研项目的博士以上学位的高层次人才22名,其中×航空工业学院科技发展公司16名,×传统医学研究中心4名,沈飞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名,辽宁大学文化科技产业发展中心1名。这些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加快了科研项目向科研成果转化的进程,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持续动力。
一、认清形势,明确任务
早在20xx年,区人事局对区属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情况进行了调查,当时的情况是:研究生占2.1%,本科占31.4%,大专占54.7%,中专占11.8%,高层次人才明显缺乏。同时我区又被誉为文化区,区内大专院校11所,科研院所33个,是人才聚集的地方。一方面高层次人才缺乏,一方面又是区内人才聚集,这个矛盾是怎样形成的,经过反复思考与调研,我们认为是承载高层次人才的载体少,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机制和环境还没有形成。确定了今后人事人才部门建立和完善人才开发机制,创建良好人才发展环境是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
二、制定人才强区战略,明确责任分工
20xx年,区委区政府责承区人事局、发改局、经济局、科技局等部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拿出人才引进和开发的意见,区人事局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意见”的征求意见稿。九月份,区委区政府联合发文出台了“--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的意见”,该意见不仅提出了引进开发人才的激励政策,而且,在完善人才的配套服务、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上进行了责任分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不仅在区属单位内贯彻,而且各职能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在区内加大力度推行。区人事局、区人才市场每年把引进人才,特别是引进高层次人才作为考核年度工作的重要指标,每年都抽调专人会同科技局等相关部门深入到区内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进行人才政策宣传,人才需求调查,组织召开人才招聘大会等。帮助他们开辟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和实用型人才引进的“直达通道”,建立“来去自由、柔性流动、专兼结合”的用人机制。开展各项人才服务工作,切实把人才强区战略落实到区内各单位。今年10月份,区政府准备召开表彰奖励大会,对区内科技人才进行公开表、奖励。
三、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待遇留住人才,以机制用好人才
在区委区政府“关于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意见”号召指引鼓舞下,区内各单位纷纷采取各种方式、各种渠道引进各类人才。以区内三家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项目单位为例,他们共同的做法:
一是用事业、待遇吸引人才。按“双向选择”的原则,沈航科技发展公司不拘一格地引进人才,采取全职或兼职两种方式。1、全职人员:需签订8年以上服务合同。对原单位不同意调出的省外高层次人才,经市人事局批准,可予办理重新录用手续,承认其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工资级别以及其它待遇,重新建立人事工资档案,其辞职前和重新录用后的工龄可以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2、兼职人员:对兼职人员采取“柔性引进”的方式聘用,即每年工作一定的时间段,其优惠待遇按其实际工作时间及贡献兑现。另外,单位尽可能地提高高级人才的待遇,形成对人才的引力。以沈航科技发展公司为例,博士生导师、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年薪10万以上,无偿提供180㎡左右的精品商品房一套;按需提供科研启动费;配偶可随调。海外知名大学博士:年薪7万元以上(含7万元),安家费5万元,可购买精品商品房并享受40万元的住房补贴;按需提供科研启动费;配偶可随调。学术带头人、有博士学位的教授:年薪5万元以上(含5万元),安家费4万元,享受32万元的住房补贴;按需提供科研启动费;配偶可随调。业绩突出且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有硕士学位的正高级职称人员(45岁以下):年薪4.3万元以上(含4.3万元),安家费4万元,可购买学院提供的精品商品房并享受29万元的购房补贴;科研启动费3~5万元,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应届博士研究生:年薪3.6万元以上,安家费3万元,可购买学院提供的精品商品房并享受27万元的住房补贴;科研启动费3~5万元;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应届硕士研究生:年薪2.4万元以上。
二是留住人才、充分发挥引进人才的特长。各用人单位为高层次人才提供配套的科研经费和良好实验条件,支持他们到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人才培养基地开展合作研究。×科技公司与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签定学科建设目标责任书,确定工作计划,依据考核结果,实行动态管 理。每年选派10名左右到重点院校或科研部门做有限期的高级访问学者或高级研讨班学习,以促进校际间的学术交流,提高专业学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