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突发卫生公共应急演练

突发卫生公共应急演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突发卫生公共应急演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突发卫生公共应急演练

突发卫生公共应急演练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卫生行政部门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3(c)-0114-0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简称突发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食物中毒、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1]。若不能及时应对,不仅危害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公众心理恐惧,甚至会导致社会混乱、经济衰退,威胁国家安全。因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是控制突发事件的关键,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参与、协调合作。

卫生行政部门是构成我国卫生体系的重要组织机构,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中担负着组建监测和预警系统、统一指挥和组织协调卫生系统各部门的应急处理工作、制订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进行大众健康教育等职责[2]。因此,卫生行政部门在突发事件的应急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应急控制措施和救援工作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后续处置及应对成效[3]。而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位于突发事件应急的最前沿,需在第一时间赶赴突发事件发生现场、了解情况、指挥和协调应急工作等。为了解河南省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突发事件应急(以下简称卫生应急)能力,从中发现不足并提出相应建议,进行了本次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调查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根据地理位置在河南省东部、西部、南部、北部和中部各抽取1个市,对该5市所有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问卷调查。

1.2 方法

采用全国卫生应急基本情况调查表(卫生行政机构用表)。调查内容为2008年1月1日~2010年8月31日河南省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应急能力基本情况、机构建设、队伍建设、培训演练、装备储备、经费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调查了39家单位,收回有效问卷39份,有效应答率为100%。所调查单位中,仅5家(12.8%)单位设有独立突发事件应急部门,其中2家单位没有独立办公用房。没有独立突发事件应急部门的单位中,有70.6%(24/34)的单位指定了其他部门作为兼职机构承担卫生应急工作,多为办公室、疾病预防控制科。

调查显示,实际从事卫生应急的工作人员占总编制人数的4.2%,其中29.7%的人员为长期借调(借调时间≥6个月)。应急工作人员中医学专业人员比例为67.6%,平均年龄(39.0±7.3)岁,学历均为本科及以下,其中,本科学历占45.7%。

38家(97.4%)单位制订了本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及本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30家(76.9%)单位有指定的卫生应急医疗机构,应急床位共2 275张,平均每家医疗机构72张。

2.2 突发事件应急队伍建设

调查的39家单位均下发文件成立了专门的应急队伍,即应急队伍设置率为100%,平均每个单位3.9类,6.1支,75人。主要是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和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伍。

19家单位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平均每单位3.6类,25人。但有近一半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在过去1年中没有开展相关活动。

2.3 卫生应急演练与培训

2008~2010年39家单位平均每季度演练8.5次,其中,26.6%为桌面演练,73.4%为实战演练;38.9%为本单位演练,44.4%为跨单位演练,16.7%为跨部门演练;涉及人数从数人至数百人不等。

2008年度,39家单位举办各类卫生应急培训累积52次,3 259人,平均1.73次。2009年度共举办各类卫生应急培训累积73次,5318人,平均2.21次。2010年度共举办各类卫生应急培训累积36次,2 569人,平均1.24次。

所调查的39家单位中,2008年单位参加培训人员总数为953名,2009年单位参加培训人员总数为1 269名,2010年单位参加培训人员总数为682名。有的单位在这3年中没有人参加过卫生应急培训。

2.4 装备、储备情况

所调查单位中,61.5%(24/39)的单位没有用于卫生应急的专用办公车辆,且卫生应急车辆均无独立通讯设备,应急通讯方式主要是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

76.9%(30/39)的单位有卫生应急物资实物储备。有实物储备的单位最低的为数千元,最高的为百万元。93.3%(28/30)的单位的卫生应急物资是委托医疗卫生机构储备。39家单位中,仅有5家卫生行政部门参照《卫生部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参考目录》进行了卫生应急服装装备。

2.5 工作经费

2008年度,51.6%的单位没有卫生应急年度预算的日常工作经费,其他有日常工作经费的单位,最低为1.0万元,最高达117.0万元;2009年度,48.4%的单位没有卫生应急年度预算的日常工作经费,其他有日常工作经费的单位,最低为1.0万元,最高达169.5万元;2010年度,51.6%的单位没有卫生应急年度预算的日常工作经费,其他有日常工作经费的单位,最低为1.0万元,最高达181.6万元。

3 讨论

近年来,河南省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卫生应急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次调查中,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专门应急机构设置率、独立办公用房及卫生应急人员占总编制人数的比例均较低。应急部门是应急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置的形式、层次对卫生应急处置效率及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各卫生行政机构应积极组建独立卫生应急职能部门,建立内部应急组织领导小组或指挥中心。应吸纳高素质应急工作人员,丰富卫生应急队伍。

应急预案是指为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件)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订的一整套关于应对和从应急事件中恢复的协议或安排[4]。完善的预案会使突发事件中人员的死亡率减少2/3,甚至更多[5]。本调查显示,河南省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应急预案设置率及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设置率均达到97.4%,个别单位未完善的单位应尽快制订本级各类应急预案。39家单位均成立了卫生应急专业队伍,但种类及数量有限。

培训与演练是提升卫生应急队伍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是加强自身能力与现场处置能力的重要措施,是积累经验的有效方法[6]。完善的应急预案演习和定期开展演练,能有效地促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7]。作为突发事件应急的重要部门,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卫生机构,合理组织和规划每年参加培训的人数、培训次数、培训级别、培训内容。本调查显示:每年每单位均能积极开展演练与培训,但演练次数和培训人数均不多。演练内容以食物中毒事件为主,其他方面的应急演练较少;演练以本单位为多,跨单位跨部门较少。而突发事件的应急需各部门共同参与、协调合作,通过多次的跨部门演练,在实际应急工作中才能更好地协作,高效、快速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由于工作经费紧缺,河南省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急装备不足,这直接影响应急工作的开展,影响应急的速度和效率。政府应加大对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和应急体系基础建设的投入,落实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机构的财政补助政策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经费,各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完成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要的设施、设备、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资的生产、供应、运输和储备[8-9]。为了有效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事后处理,应当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卫生行政部门在突发事件中的行政责任,完善突发事件中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责任体系[10]。

总之,各卫生行政机构应加强自身管理,合理配置科室和业务人员,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发挥现有专业人员的工作热情和能力,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快速、高效,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能力,以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陇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 焦明丽,吴群红,郝艳华,等.黑龙江省卫生行政机构应急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10):1247-1248.

[3] 董仕林.浅析卫生行政部门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C].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公共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 10:87-88.

[4] 胡国清,饶克勤,孙振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初探[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1):2173

[5] WHO. Community emergency preparedness:a manual for managers and policy maker [R].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9.

[6] 唐宗顺,陈国强,何中臣,等.重庆市卫生监督人员培训现况调查报道[J].重庆医学,2011,40(10):1014-1015.

[7] 郇毅,俞汀,倪胜,等.2005年浙江省卫生监督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情况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6,26(8):39-40.

[8] 王卫军,郑建中.青海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应急工作现状分析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2,9(6):413-414.

[9] 王选平.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法定职责[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5, 12(5):323-326.

突发卫生公共应急演练范文第2篇

一、加强卫生应急机构建设。

1、成立卫生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按照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有关规定和上级主管部门统一要求,设立卫生应急办公室,有专人负责,以便统一指挥和组织协调全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2、加强卫生应急网络建设。按照上级要求单位设有专职人员负责卫生应急工作;卫生院挂牌成立卫生应急办公室,要指导村(居)委员会、学校成立卫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二、加强卫生应急日常管理工作。

1、健全完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制订完善乡镇级卫生应急相关预案、方案;制订完善医疗卫生单位内部相关预案、方案;完成全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协调指导学校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建立预案机制,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加强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通过多种形式对医务人员进行卫生应急管理、卫生应急预案、卫生应急知识及个人防护用品穿脱等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演练,熟悉报告、处置程序,提高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医院20xx年内要举办综合演练,指导各村所单位做好演练及培训工作,做好对全镇居民的宣传工作。

3、加强卫生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强肠道门诊、发热门诊、化验室、网络报告系统和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报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理能力。

4、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工作。进一步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核实、汇总、分析和评估。健全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风险隐患排查监管工作。

5、做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继续抓好人禽流感、鼠疫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和应对,健全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流行的应急处置机制。强化救灾防病队伍建设,做好灾前各项准备工作,及时、有序开展救灾防病工作。

6、加强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不断探索完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机制,适当储备必需的卫生应急物资,并及时更新,确保卫生应急工作及时有效开展。

7、加强卫生应急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卫生应急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公众的发现、报告意识,提高人民群众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等卫生应急的能力,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

突发卫生公共应急演练范文第3篇

大力推进卫生应急办事机构建设。县卫生局明确专门科室专人负责卫生应急日常工作;二级以上医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卫生监督所是参与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专业技术机构,必须设立卫生应急办公室或明确专门科室(人员)负责卫生应急工作,各镇中心卫生院也要明确专门科室(人员)负责卫生应急工作,在全县形成上下对口、分级负责、信息畅通、指挥有力的卫生应急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适应新形势下卫生应急工作的需要。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决策指挥和快速反应能力。

二、修订完善卫生应急预案

“一案三制”是卫生应急工作的核心内容,“一案”是指制订修订应急预案,“三制”是指建立健全应急的体制、机制和法制,共同构成应急体系的基本框架,根据卫生应急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我县2008年以前下发的卫生应急预案进行全面梳理,重新制(修)订印发一批应急预案,使其更好地适应当前卫生应急工作实际。做好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衔接和动态管理工作,着力提高预案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预案之间的协调性,为各类突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置提供有效指导,真正做到应对有策。继续巩固和完善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制定各种卫生应急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培训演练,协调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合防控措施。

三、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工作

继续加强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网络体系建设,认真组织实施突发急性传染病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动监测,包括缺课监测、药房用药监测、传染病医院监测等,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及时性、科学性和准确性。继续加强人禽流感、非典和鼠疫等突发急性传染病监测预警工作,加强监测点能力建设。开展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建立健全监测预警研判机制,提高风险监测、识别和管理水平。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息等各种媒体和手段,及时预警信息。完善县、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网络,重点建设县、乡信息报告网络。依法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工作制度,明确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加强对信息的核实、审查和管理,对迟报、漏报甚至瞒、谎报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

四、切实做好卫生应急各项准备工作

(一)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应急准备。卫生执法监督体系是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卫生监督所要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负责做好全县传染病、餐饮业食品安全、公共场所卫生、学校卫生、饮用水卫生、放射卫生及医疗机构、母婴保健等卫生监督检查和执法工作,协助卫生行政部门调查辖区内较大、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违法行为,提出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和行政处罚的建议。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开展对各医疗卫生单位卫生应急处置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的督查。加强日常卫生监督管理,开展对相关应急事件责任单位的经常性卫生监督,规范其生产经营行为,消除隐患,防范该类事件的再发生。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置队伍,制定相关卫生应急预案,组织培训和演练,配备和完善应急处置仪器设备,保证应急处置工作正常开展。

(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应急准备。全县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主要包括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镇卫生院防保机构。明确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卫生应急工作的日常管理机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添置相关仪器设备,充实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加强各镇卫生院防保所建设,调整防保所专业技术人员构成,提高其参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疾控中心要主动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日常监测,并保证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的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并按规定的报告时限及时报告。要做好突发事件应急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置及消杀器械、个人卫生防护等物资的储备。

(三)医疗救治体系应急准备。整合乡镇急救资源,健全以市急救中心、县级急救医疗站、乡镇急救医疗点和相关医院组成的急救医疗网络,全面建成覆盖城乡的“15分钟急救医疗圈”,提高基层急救能力和水平。增加县二级医院急诊科医疗急救设备,培训急救专业人员,将各医疗单位急诊科(室)纳入全县急诊急救系统,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时,接受急救指挥中心调度,承担伤病员现场急救和转运。改善县人民医院感染病区的条件,规范传染病病人的收治,严格院内传染病转运,不发生院内感染。逐步改善农村乡镇卫生院抢救室设施条件,购置必要的医疗设备,充实医疗专业技术人员。支持和鼓励村级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提高农村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各有关医疗机构要保持和完善发热门诊等传染病隔离诊疗设施,并做好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资储备。各级医疗机构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患者医疗救治和报告工作,实行首诊负责制,建立医疗救治档案,配备必要的抗菌、解毒药品和抢救设备,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技术力量,全力以赴救治病人,尽可能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健康损害。

五、全力做好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工作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和其它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把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科学决策,果断处置,千方百计救治伤病人员,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死亡率和伤残率,全力减少生命和健康损失。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分析研判通报机制,力争做到早预警、早发现、早通报、早处置,切实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高度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以及信息、舆论引导和舆情分析工作,主管领导要关注疫情、舆情报告,全面履行处置突发事件的责任。认真做好重大活动(会议)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六、加强卫生应急培训及演练,提高应对应急工作水平

按照省市部署,结合《2011-2015年省卫生应急工作培训规划》,在全县卫生系统深入开展以“建设高素质卫生应急队伍,提高整体卫生应急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卫生应急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活动以提高卫生应急队伍素质和能力为核心,以卫生应急管理及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医疗(急救)等专业机构应急人员为重点,以卫生应急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以及应急演练为内容,全面提升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活动要力争围绕每一个卫生应急预案等开展培训演练,达到熟悉预案、锻炼队伍、提升能力的目的。根据全县实际情况,培训内容侧重于相关行政法律规范和技术操作规程,以疫情处理、食物中毒、职业中毒、院前急救等为主要内容。围绕培训内容,适时开展卫生应急演练,巩固培训质量和效果。确定演练科目,制订演练评价标准(分别制订后汇总)。演练结束,认真总结点评,积累经验,并及时反馈相关单位,对存在问题予以整改,不断提高卫生应急工作水平。

突发卫生公共应急演练范文第4篇

通过防灾减灾宣传和应急演练活动,营造突发公共事件宣传舆论氛围,增强公众危机意识和防灾避灾意识,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提升各医疗卫生单位的应对处置危机的水平,预防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和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活动安排

(一)应急抢险医疗救援技能竞赛

5月7日,由县人民医院组队代表县参加了全市首届应急抢险医疗救援技能竞赛,取得团体第三名的优秀成绩。

(二)县政府组织的宣传活动

1、活动时间:2013年5月12日上午9时一一下午3时。

2、活动地点:广场。

4、活动要求。以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省突发事件应对办法》、《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施办法》为主线,结合工作实际,大力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剖析各种典型事故案例,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升自救互救能力。要求参加宣传活动的单位必须设一个宣传点,结合各自部门职能职责开展形式多样、图文并茂的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活动。

5.活动方式。宣传活动当天,在广场指定区域设置宣传站点1个,悬挂鲜明宣传标语1幅(横幅由县应急办统一制发,费用由相关单位承担),结合部门职能职责印制防灾减灾宣传手册、传单、音像制品等资料,大力宣传法律、法规、政策、预案及灾害防范知识,并配备专门人员讲解与发放宣传资料。

6.强化督查。县应急办、县目标绩效督查室和县行政效能建设办公室将组织人员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严格督查考核。

7.加强宣传。活动期间,县电台、县电视台、《日报·专刊》负责采取专栏、专题、公益短片、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宣传报道应急管理知识和活动开展情况,负责全程录制整个活、动,并制作成光盘,送各牵头单位留存。

8、2013年5月12日上午9时一一下午3时,由县疾控中心在广场指定区域设置卫生局宣传站点开展宣传活动。

(三)卫生系统的宣传活动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参照县上宣传活动的要求,结合当地和单位实际组织宣传活动。

(四)应急演练活动

1、活动时间:2013年5月20日前(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活动地点:中心卫生院

3、活动方式:医院紧急疏散演练

4、活动要求

由中心卫生院制定医院紧急疏散演练方案,包括紧急情景设置、疏散安置点、病人转移、相应的医疗救援、观摩解说、观摩接待等。于5月12日前将演练方案报县卫生局应急办。

其它各医疗卫生单位派1名负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到中心卫生院现场观摩应急处置演练活动

5.县应急办、县目标绩效督查室和县行政效能建设办公室将组织人员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严格督查考核。

三、组织领导

本次活动由县卫生局副局长文斌任领导小组组长,县卫生局应急办主任周文钊负责整个活动的综合协调工作。

突发卫生公共应急演练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卫生应急指挥平台;公共卫生事件;作用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3(a)-0155-02

为了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面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应急反应及处置能力[1],作为重要的公共卫生业务应用系统的应急指挥平台,是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救援活动实施组织领导的一个科学、有效、运转良好的组织系统,对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的健康损失、经济损失和社会损失降到最低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

1 卫生应急指挥平台的作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其不可预测性,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必然会反应迟缓、应接不暇、顾此失彼。因此,应急指挥平台是以提高应急指挥及处置能力为目的[3],以提供信息畅通、反应快捷、指挥有力、责任明确的应急处置为基本手段,通过整合资源,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率,加强卫生应急服务的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

1.1 应急准备功能

1.1.1 资料收集管理 可以提前收集管理卫生应急工作的有关规范、应急预案和相关知识经验资料[4];收集本地区历史突发公共事件、典型突发事件应急案例及可能引起突发事件的危险因素等信息,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监测预警提供依据。

1.1.2 物资管理 可以实时管理应急物资储备及调配情况,并通过有关数据对应急能力及物资储备进行科学评估,包括评估某一事件所需的应急人员、检验的试剂及设备、防护用品种类及数量、交通、通讯等,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合理调配应急资源,堵塞漏洞,有备无患。

1.1.3 人才管理 建立应急专家库及卫生应急梯队,并将卫生应急成员按职称、专业特长、应急经验、联系方式等信息进行管理,增强各应急部门、机构、人员之间的相互衔接和协调能力,增强联合应急的反应能力,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处置水平。

1.1.4 培训演练 组织医疗卫生和卫生应急技术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模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对应急指挥和决策系统进行实战演练,发现预案或程序的缺陷并提出整改措施[5],提高应急指挥和决策系统的协调性,检测预案的实用性。

1.2 监测预警功能

及时准确的监测是及早发现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并防止其发展的重要基础,监测贯穿应急指挥的全过程,预警是监测的目的[6]。应急指挥平台根据主动或被动获取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实时数据(包括下级卫生行政部门上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系统、社会举报、媒体网络等各种渠道获取的监测信息进行核实),根据国家规定和特定的预警规则,对信息进行分析与评估,对符合预警规则的事件预警信息,同时针对相关突发事件快速展开相应的应急准备工作,并依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时进行通报与汇报。

1.3 应急处置功能

通过应急指挥平台各个监测信息系统收集到的各项数据,经过认真分析研究,能快速启动应急响应,并根据预案迅速指挥及处置,有条不紊地组织人员与物资调度,根据事件进展,调整应急救援队伍、专家、物资。同时为专家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为领导分析预测事件发展趋势,提出参考措施,从而控制疫情或事件的蔓延,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7]。

1.4 结案评估功能

当突发事件被控制后,应急指挥平台要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展示,为卫生行政部门或本级政府提供判定响应终止的决策支持,并对该事件出具结案报告。

2 卫生应急指挥的现状

目前本市应急指挥中心的运作模式是,接到突发公共事件的报告后,立刻通过电话、短信向有关领导报告,并在领导和参与应对突发事件的相关政府部门之间进行点对点的资料收集、请示、反馈、传达、协调和跟踪。总结本市卫生应急指挥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信息预警和信息报告工作不够完善、信息报送渠道不畅通,个别县(区)、部门容易出现迟报、漏报、瞒报现象[8];②应急管理机构和工作机制尚不健全,自治区卫生厅已成立独立编制的卫生应急办公室,市卫生局虽然已成立应急办公室,但是市及其县区卫生局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均无独立编制,无专职工作人员;③应急管理工作基础比较薄弱,应急工作人员有待进一步充实,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科学、系统、有效的培训,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总的来说,缺少一个科学、系统、快速联动、运转高效、信息资源共享、综合性的应急指挥系统平台。

3 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的几点建议

①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的应急联动机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重视是根本保证,政府的主导地位不容忽视,尽快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综合指挥平台的实现过程,提升卫生决策层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②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进一步健全信息保障和专家、专业队伍,对社会人群的健康适时监测,及时发现对人类可能造成生命、健康威胁的疾病,并提供预警等决策依据,加强县、镇、村三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网络体系建设;③高素质应急人才缺乏、应急人员数量相对不足、人才流失严重等现象普遍存在,应争取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9],加强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应急队伍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④建立长效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目前,除了个别疾病外,对许多卫生应急物资贮备均未做出明确的数量和品种要求,普遍存在物资储备不足的情况,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难以有效处理[10],因此,要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所需药品、检验试剂、物资等的储备,提高物质保障能力,降低危害性。

[参考文献]

[1] 赵琦,赵根明,韦建国,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内涵[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24(5):477-479.

[2] 祝闻华,陆莺,徐文学,等.县级市公共卫生应急在综合指挥平台的实现与应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1,27(1):13-15.

[3] 李西,邓世延.护理部在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06,21(5):12-13.

[4] 沈宇青,范春,冯东雷,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建设研究及应用[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0,27(8):186-191.

[5] 吕孙顶.应急演练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及发展探索[J].海峡预防医学,2009,15(3):71-72.

[6] 洪荣涛.试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预警[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5,21(2):106-108.

[7] 徐寅峰,马丽娟,刘德海.信息交流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中作用的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2005,23(1):21-27.

[8] 李喜童.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报送机制研究[J].中国应急救援,2012,6(2):10-13.

[9] 向浩,王重建,许奕华,等.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人才培养现状与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7,41(增刊):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