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教育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网络教育Internet(互联网)CERNET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学校
美国思科集团总裁约翰·钱伯斯访问中国期间发表演讲指出"互联网和教育决定了人类的未来。"钱伯斯说,作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核心动力,互联网和教育将深刻地改变一个民族的历史和命运,改变一个国家、企业、个人在未来时代的竞争力。在方兴未艾的大潮中,谁把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了未来,谁开创了面向未来的现代教育体系,谁将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而作为互联网与教育结合点的网络教育,在这场大潮中更是首当其冲了。教育部长陈至立早几年前就指出网络教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和方向,要大力发展网络,提高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水平。为此,教育部开始着手实践怎样将互联网与中国教育结合起来。1995年开通的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和今年提出的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便是几年来教育部采取的典型举措。
几年来,由于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国的网络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原因,同世界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既如此,从网络教育的发展历史等几个方面比较两国网络教育的异同,寻找两国网络教育的差距,并探索为发展中国网络教育以资借鉴的成功经验,以便更好地为中国的网络教育服务,实乃当务之急了。
一、中美网络教育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起源于美国国防与教育的需要。60年代美国国防部加强了计算机的研究,其结果便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网络--APPANET。APPANET问世之后,便陆续有企业、高校等机构研究如何将其应用于教育当中,但进展比较缓慢。网络在教育中应用的快速发展时期是在90年代克林顿总统上台之后。
1992年,克林顿在竞选美国总统时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的设想。第二年政府正式拟定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简称NII),俗称信息高速公路的方案,计划在2000年以前建成一个全国范围的信息高速公路,通过它向全美国人迅速准确地提供各种信息。
在政府的鼓励下,美国各地的学校纷纷开始采取行动。最有影响的是"网络日(NetDay)"活动。第一个"网络日"(1996年3月9日)开始时的计划是一天之内把加利福尼亚州12万所学校全部联上网,到现在为止,在"网络日"活动和其他活动的推动下,几乎所有的大学和绝大部分中小学都建立了校园网并联上了Internet。
1996年,克林顿总统提出了"教育技术行动"(EducationTechnologyInitiative)纲领。该纲领指出:到2000年,全国的每间教室和每个图书馆都联上信息高速公路,每个孩子都能在21世纪的技术文化方面受到教育。美国政府为此制定了投资预算政策,美国的企业界对此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1/3的投资都投在了信息技术方面。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美国现在已发展成了世界上网络教育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家。一个覆盖全国主要教育机构的网络业已形成,几乎全国所有的学校都能开展网络教育。在高校,网络教育所开设的学历、学位课程已超过5万门,基本覆盖了美国高等学校所有的学科和专业。
同美国相比,中国的网络教育起步较晚。直到90年代中期,中国才开始开展网络教育。其标志便是1994年底开始建设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1995年CERNET初步建成并投入使用。1996年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率先提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1997年,湖南大学第一个建起网上大学。同年,第一个面向中小学的教育网站--101教育网站正式开通,随后便出现了大量的中小学教育网站。1998年,清华大学推出了网上研究生进修课程。同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清华大学等四所高校为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第一批试点院校。1999年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发展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意见》,首次阐述了发展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的指导方针、目标和任务。同年9月,CERNET高速主干网建设项目立项。
2000年,是中国网络教育阔步前进的一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表明了教育部对教育网站和网校的领导权。不久,教育部批准了15所高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紧接着,教育部将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的范围扩大到31所。旋即又颁布了《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7月31日,31所试点高校在北京成立了"高等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以加强试点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9、10月间,部分新试点院校相继开通了网上大学。10月,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校校通工程"。自此,中国的网络教育开始加速发展。可以预言,未来中国教育将因网络的深度介入,面貌为之焕然一新。
二、中美网络教育的组织方式
美国的网络教育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基本上形成了如下几种稳定的组织方式:
1、传统教育增强型
这是当前美国最普遍的一种网络教育方式,是在传统校园教育基础上增设网络教育课程而形成的。在这种方式下,接受教育的学生一般都是由学校正式录取的。学生要注册学校常用的课程,由同一学校的教师授课,全职或花大部分时间来学习。这种方式的教育与在校教育的区别是,学生和教师不在同一地点,主要靠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完成。它特别适合校园外的全职或兼职学生。
2、学校联合型
这种方式的网络教育是由两家或多家学校联合办学,共同管理来开展的。在这种方式下,多家学校联合起来开设全国、全州或地方性的网络教育,但各学校保留自己的学位和学分授予权,而不移交给联合体。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中这种形式普遍采用。
3、经纪人型
这是一种由学校和有能力举办网络教育的其它组织如企业等通过签约共同办学的形式。在这种形式的网络教育中,其他组织作为经纪人,学校只负责传送网络教育课程,而不授予学位、学分,学位、学分的授予权归签约的其他组织。这种形式的网络教育在美国常用来进行职业技能等的培训。
4、虚拟学校型
虚拟学校是在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通过虚拟现实、系统仿真等技术创建。虚拟学校能提供传统学校全部或大部分教学,学生完全通过网络学习,它一般归传统学校管理。这种形式的网络教育,由于技术含量很高,投资巨大,当前较少采用,但由于本身所具有的优势,特别是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必定将是最有前途的一种。
中国的网络教育发展迅猛,短短几年,网络学校出现了很多。然而,由于学校缺乏运作经验,加上教育管理部门缺乏规范管理,网络学校良莠不齐,网络教育还没有形成美国那样鲜明的几种组织管理形式。大致说来,中国的网络教育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学校举办型,其特点是对教育理解深刻,教育资源丰富,这种形式当前占主导地位;另一种是企业举办型,其特点是有良好的市场意识,投资力度大,但教育资源不丰富,对教育理解不深刻。至于结合学校和企业的优势联合举办的网络学校,目前在中国比较少见,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庆幸的是,随着中美交流的日趋频繁,在网络教育的组织管理方面,中国加快了改进的力度。今年7月份教育部颁布的《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便预示着中国的网络教育必将很快走向规范化组织和管理的道路。
三、中美网络教育的应用模式
著名的教育技术专家何克抗教授指出在当前的网络教育中存在如下几种教学模式。
1、讲授型模式
网络教育中的讲授型模式突破了传统课堂中人数及地点的限制,其学习人数可以无限多,
其学习地域可以无限广。这种模式又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同步式,通常是教师通过网络将文本、声音、动画、图形、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的教学内容以Web页面同步向学生传送,在Web页面中,内嵌表单等程序,供学生输入提问及反馈信息,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再作进一步的解释和应答;另外一种是异步式,通常是教师事先将教学内容编制成WEB页面,存放在服务器上,学生通过个人电脑等终端浏览这些页面,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便以电子邮件、网络电话等方式询问教师,教师再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对学生的疑难问题给予解答。
2、个别辅导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通过基于网络的CAI课件以及教师与单个学生之间的通信来实现的。在网络上应用CAI课件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各种CAI课件以资料库形式存放在网络上,供学生下载学习;另一种是直接在网上运行用Java等跨平台语言编写的CAI课件;第三种是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系统。
3、讨论学习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通常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利用BBS系统,由专业教师在网络上建立相应学科的主题讨论组,学生登录网络,在特定的主题区内发言或讨论;另一种应用得较广泛,利用基于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简单、方便,且具有超媒体特点的WWW网络,在WWW的平台上实现讨论学习。
4、探索学习模式
该模式一般是事先在网络上设置一些适合特定学生对象解决的问题,然后向学生,要求学生解答。一般同时提供大量与问题相关的资料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查阅。另外,也给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碰到的疑难问题提供适当的启发或提示。这种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而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因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
5、协作学习模式
网络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流和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的比较深刻理解与掌握的过程。在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过程中,基本的协作方式有四种:竞争、协同、伙伴与角色扮演。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系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美国,五种教学模式应用得都比较广泛。而在中国,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太深,前两种教学模式应用较广泛,而后面几种教学模式则很少应用。但近年来也有这方面应用的例子,如由全国著名的教育技术专家李克东教授主持的DISCO试验项目和COMTOWN试验项目。中国的网络教育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当前,中国教育正面临着一次跳跃性发展的重大机遇。中国应当抓住机遇,重新理解、构架教育体系和教育结构,努
力探索网络教育的新模式。
四、中美网络教育的应用效果
网络教育所具有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模式,同时加速推进新型教育模式的诞生和成长。它最终会使人类的教育方式得到一次彻底的革命和解放。
网络教育下,教育内容全方位多层次,学生能按自己的兴趣在网上遨游浩瀚的知识海洋,学生的学习实现了个性化和自主化,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实现了真正的"因材施教"和"教学相长";网络教育下,工作与学习完全溶为一体,每个人都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网络自由地学习,这是真正意义上终身教育;网络教育下,学生多感官并用、立体化接受信息,对需要掌握的知识,既易于理解,又便于巩固;网络提供的教育资源远大于以往任何教师、教材乃至图书馆的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网络教育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跨区域的师资优化组合分配,在依托传统学校的前提下有效组织学习资源,可节省师资,更好地发挥教师、教材的优势;网络教育的交互性可以及时、迅速地反馈教学效果,可使多种观念得以沟通和交流,可改变单一的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学生边听边记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借助因特网与老师及其他同学交流,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启发式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学习资源的多样性与共享性使得学习者与传授者随着知识的发展不断变换学习的主体,教师既可将自己的新知识、新技术通过网络教育别人,又可作为一名学生,从网络上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因而网络教育促使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网络教育能节省传统教学方式的多项开支,没有校园的学校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优势,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特点。
总之,网络教育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结构、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对整个教育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时至今日,美国的网络教育已发展得相当成熟。每一个网络学校都是由许多相关的教育部门或公司建立,而各网络学校之间又有非常广泛的联接,整个体系呈网状结构,无论你想学习什么知识和技能,你完全可以到网上找到你所需要的资料和帮助。既有专门针对基础教育的、又有专门针对师资培训的、高等教育(包括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还有其它的教育形式和教育信息等。其中每一方面都涉及到各门各类学科和全套的服务设施。
其实,美国网络教育的成功并不完全依赖于网络教育自身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在于校企结合和"人"的能动作用的发挥。正是因为校企优势互补和"人"在整个系统运行中认真、负责、创造的工作,才使美国的网络教育拥有了众多优点:良好的交互反馈机制;严格的课程制定和课件编写体制;严格的质量保证体制;丰富的网络资源;多重导航的搜索机制;多网校的联合机制;良好的管理、运行机制等。另外,美国所有的网校都蕴涵着一个同样的机理:"宁缺毋滥",永远将质量摆在第一位,而不盲目建网。
中国的网络教育,高等教育部分发展很快,并产生了有影响的一批网络学校,如清华大学,湖南大学。但在基础教育领域,尽管面向中小学的网络学校已有好几百所,但真正在教育界产生影响的为数不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现行教育体制与教育观念的制约,办学者经济实力与办学宗旨的局限,以及国内教育软件开发水平、网络带宽、传输速度和使用成本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但更重要的是,网校基本上没能摆脱教案加题库的教学模式,因而不可能有旺盛的生命力。就办学模式而言,网校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照搬普通中小学的办学模式,从办学目标、课程设置,
到教学组织形式、教育评价和管理等都缺少网络教育的特色。
象美国那样,学校和企业结合起来并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中国的网络教育才能有真正的突破,这正是问题的关键。网络教育是一个很特殊的产业,一方面要求对现代教育有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又要有敏锐的市场眼光和营销策略。说到底,这是一个产业化的问题。网络学校应当立足于产业化的道路。网络学校要想真正发展起来,一定要有实力雄厚的企业参与市场运作,形成产业模式,这是网校发展的重要保证。可喜的是,今年,中国在这方面终于有了进展。如科利华公司与北师大附中合作开通的"科利华北师大附中网上学校"就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当然,美国的网络教育也不是尽善尽美,也存在着很多缺憾:如缺少理想和完备的在线考试机制;学生的身体健康问题;网络安全问题;国民在泛滥的信息面前变得麻木和弱智等,这些,都是美国以及中国在开展网络教育中应该加以足够重视的。
五、中国网络教育的前景展望
中国地域宽广,人口众多,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存在着教育资源不能满足教育发展需求的矛盾。国家要振兴,要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要面临即将加入的世界贸易组织,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需要进行大量的职业、继续教育。要实现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光靠现有的教育规模很难胜任。因此开发利用学校已有的教育资源及全国四大网络,建立网上学校,开展各种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实现全国大范围大规模的资源共享,已成为发展教育事业的一项战略抉择。它可有效地缓解中国
教育资源不足和巨大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经过几年的努力,以四大网络特别是CERNET为主的全国主干网络系统已经建成,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组成的全国性教育网络系统正在形成。另外,随着计算机硬件费用的逐渐下降,计算机进入学校和家庭已成为时尚。截至今年六月三十日,全国上网计算机数有六百五十万台,上网用户达到一千六百九十万。这些都为网络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硬件基础,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可以预测10年后的中国,网络教育会发展成为一项规模巨大的新兴产业,它所带来的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会使人们终身受益匪浅。
当然,我们不仅要敏锐地洞察网络教育的优势,更应对其负面影响给予高度重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使迈向21世纪的网络教育走出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我们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审视网络教育,防患于未然,采取相应的对策,克服以下常见的倾向:重信息轻实践、重吸收轻创造、重智商轻情商、重智力轻体力、重现代轻传统,把网络教育的负面影
响限制在最小范围。如此,中国网络教育的明天必然是一片阳光灿烂!
参考文献
1、《基于INTERNET的教学模式》余胜泉何克抗《中国电化教育》(1998.4)
2、《信息时代的产物--网络教育》王锂平林春秋《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4)
3、《美国教育技术现状掠影》刘雍潜《中国电化教育》(2000.7)
4、《当前国内网校建设状况的调查及思考》胡小勇张川《中国电化教育》(2000.10)
关键词:网络教育 Internet(互联网) CERNET 现代远程教育 网络学校
美国思科集团总裁约翰·钱伯斯访问中国期间发表演讲指出"互联网和教育决定了人类的未来。" 钱伯斯说,作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核心动力,互联网和教育将深刻地改变一个民族的历史和命运,改变一个国家、企业、个人在未来时代的竞争力。在方兴未艾的大潮中,谁把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了未来,谁开创了面向未来的现代教育体系,谁将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而作为互联网与教育结合点的网络教育,在这场大潮中更是首当其冲了。教育部长陈至立早几年前就指出网络教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和方向,要大力发展网络,提高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水平。为此,教育部开始着手实践怎样将互联网与中国教育结合起来。1995年开通的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和今年提出的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便是几年来教育部采取的典型举措。
几年来,由于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国的网络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原因,同世界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既如此,从网络教育的发展历史等几个方面比较两国网络教育的异同,寻找两国网络教育的差距,并探索为发展中国网络教育以资借鉴的成功经验,以便更好地为中国的网络教育服务,实乃当务之急了。
一、中美网络教育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起源于美国国防与教育的需要。60年代美国国防部加强了计算机的研究,其结果便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网络--APPANET。APPANET问世之后,便陆续有企业、高校等机构研究如何将其应用于教育当中,但进展比较缓慢。网络在教育中应用的快速发展时期是在90 年代克林顿总统上台之后。
1992年,克林顿在竞选美国总统时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的设想。第二年政府正式拟定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简称NII),俗称信息高速公路的方案,计划在2000年以前建成一个全国范围的信息高速公路,通过它向全美国人迅速准确地提供各种信息。
在政府的鼓励下,美国各地的学校纷纷开始采取行动。最有影响的是"网络日(NetDay)"活动。第一个"网络日"(1996年3月9日)开始时的计划是一天之内把加利福尼亚州12万所学校全部联上网,到现在为止,在"网络日"活动和其他活动的推动下,几乎所有的大学和绝大部分中小学都建立了校园网并联上了Internet。
1996年,克林顿总统提出了"教育技术行动"(Education Technology Initiative)纲领。该纲领指出:到2000年,全国的每间教室和每个图书馆都联上信息高速公路,每个孩子都能在21世纪的技术文化方面受到教育。美国政府为此制定了投资预算政策,美国的企业界对此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1/3的投资都投在了信息技术方面。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美国现在已发展成了世界上网络教育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家。一个覆盖全国主要教育机构的网络业已形成,几乎全国所有的学校都能开展网络教育。在高校,网络教育所开设的学历、学位课程已超过5万门,基本覆盖了美国高等学校所有的学科和专业。
同美国相比,中国的网络教育起步较晚。直到90年代中期,中国才开始开展网络教育。其标志便是1994年底开始建设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1995年CERNET初步建成并投入使用。1996年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率先提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1997年,湖南大学第一个建起网上大学。同年,第一个面向中小学的教育网站--101教育网站正式开通,随后便出现了大量的中小学教育网站。1998年,清华大学推出了网上研究生进修课程。同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清华大学等四所高校为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第一批试点院校。1999年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发展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意见》,首次阐述了发展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的指导方针、目标和任务。同年9月,CERNET高速主干网建设项目立项。
2000年,是中国网络教育阔步前进的一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表明了教育部对教育网站和网校的领导权。不久,教育部批准了15所高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紧接着,教育部将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的范围扩大到31所。旋即又颁布了《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7月31日,31所试点高校在北京成立了"高等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以加强试点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9、10月间,部分新试点院校相继开通了网上大学。10月,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校校通工程"。自此,中国的网络教育开始加速发展。可以预言,未来中国教育将因网络的深度介入,面貌为之焕然一新。
二、中美网络教育的组织方式
美国的网络教育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基本上形成了如下几种稳定的组织方式:
1、传统教育增强型
这是当前美国最普遍的一种网络教育方式,是在传统校园教育基础上增设网络教育课程而形成的。在这种方式下,接受教育的学生一般都是由学校正式录取的。学生要注册学校常用的课程,由同一学校的教师授课,全职或花大部分时间来学习。这种方式的教育与在校教育的区别是,学生和教师不在同一地点,主要靠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完成。它特别适合校园外的全职或兼职学生。
2、学校联合型
这种方式的网络教育是由两家或多家学校联合办学,共同管理来开展的。在这种方式下,多家学校联合起来开设全国、全州或地方性的网络教育,但各学校保留自己的学位和学分授予权,而不移交给联合体。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中这种形式普遍采用。
3、经纪人型
这是一种由学校和有能力举办网络教育的其它组织如企业等通过签约共同办学的形式。在这种形式的网络教育中,其他组织作为经纪人,学校只负责传送网络教育课程,而不授予学位、学分,学位、学分的授予权归签约的其他组织。这种形式的网络教育在美国常用来进行职业技能等的培训。
4、虚拟学校型
虚拟学校是在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通过虚拟现实、系统仿真等技术创建。虚拟学校能提供传统学校全部或大部分教学,学生完全通过网络学习,它一般归传统学校管理。这种形式的网络教育,由于技术含量很高,投资巨大,当前较少采用,但由于本身所具有的优势,特别是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必定将是最有前途的一种。
中国的网络教育发展迅猛,短短几年,网络学校出现了很多。然而,由于学校缺乏运作经验,加上教育管理部门缺乏规范管理,网络学校良莠不齐,网络教育还没有形成美国那样鲜明的几种组织管理形式。大致说来,中国的网络教育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学校举办型,其特点是对教育理解深刻,教育资源丰富,这种形式当前占主导地位;另一种是企业举办型,其特点是有良好的市场意识,投资力度大,但教育资源不丰富,对教育理解不深刻。至于结合学校和企业的优势联合举办的网络学校,目前在中国比较少见,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庆幸的是,随着中美交流的日趋频繁,在网络教育的组织管理方面,中国加快了改进的力度。今年7月份教育部颁布的《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便预示着中国的网络教育必将很快走向规范化组织和管理的道路。
三、中美网络教育的应用模式
著名的教育技术专家何克抗教授指出在当前的网络教育中存在如下几种教学模式。
1、讲授型模式
网络教育中的讲授型模式突破了传统课堂中人数及地点的限制,其学习人数可以无限多,其学习地域可以无限广。这种模式又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同步式,通常是教师通过网络将文本、声音、动画、图形、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的教学内容以Web页面同步向学生传送,在Web页面中,内嵌表单等程序,供学生输入提问及反馈信息,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再作进一步的解释和应答;另外一种是异步式,通常是教师事先将教学内容编制成WEB页面,存放在服务器上,学生通过个人电脑等终端浏览这些页面,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便以电子邮件、网络电话等方式询问教师,教师再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对学生的疑难问题给予解答。
2、个别辅导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通过基于网络的CAI课件以及教师与单个学生之间的通信来实现的。在网络上应用CAI课件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各种CAI课件以资料库形式存放在网络上,供学生下载学习;另一种是直接在网上运行用Java等跨平台语言编写的CAI课件;第三种是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系统。
3、讨论学习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通常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利用BBS系统,由专业教师在网络上建立相应学科的主题讨论组,学生登录网络,在特定的主题区内发言或讨论;另一种应用得较广泛,利用基于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简单、方便,且具有超媒体特点的WWW网络,在WWW的平台上实现讨论学习。
4、探索学习模式
该模式一般是事先在网络上设置一些适合特定学生对象解决的问题,然后向学生,要求学生解答。一般同时提供大量与问题相关的资料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查阅。另外,也给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碰到的疑难问题提供适当的启发或提示。这种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而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因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
5、协作学习模式
网络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流和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的比较深刻理解与掌握的过程。在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过程中,基本的协作方式有四种:竞争、协同、伙伴与角色扮演。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系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美国,五种教学模式应用得都比较广泛。而在中国,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太深,前两种教学模式应用较广泛,而后面几种教学模式则很少应用。但近年来也有这方面应用的例子,如由全国著名的教育技术专家李克东教授主持的DISCO试验项目和COMTOWN试验项目。中国的网络教育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当前,中国教育正面临着一次跳跃性发展的重大机遇。中国应当抓住机遇,重新理解、构架教育体系和教育结构,努力探索网络教育的新模式。
四、中美网络教育的应用效果
网络教育所具有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模式,同时加速推进新型教育模式的诞生和成长。它最终会使人类的教育方式得到一次彻底的革命和解放。
网络教育下,教育内容全方位多层次,学生能按自己的兴趣在网上遨游浩瀚的知识海洋,学生的学习实现了个性化和自主化,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实现了真正的"因材施教"和"教学相长";网络教育下,工作与学习完全溶为一体,每个人都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网络自由地学习,这是真正意义上终身教育;网络教育下,学生多感官并用、立体化接受信息,对需要掌握的知识,既易于理解,又便于巩固;网络提供的教育资源远大于以往任何教师、教材乃至图书馆的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网络教育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跨区域的师资优化组合分配,在依托传统学校的前提下有效组织学习资源,可节省师资,更好地发挥教师、教材的优势;网络教育的交互性可以及时、迅速地反馈教学效果,可使多种观念得以沟通和交流,可改变单一的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学生边听边记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借助因特网与老师及其他同学交流,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启发式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学习资源的多样性与共享性使得学习者与传授者随着知识的发展不断变换学习的主体,教师既可将自己的新知识、新技术通过网络教育别人,又可作为一名学生,从网络上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因而网络教育促使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网络教育能节省传统教学方式的多项开支,没有校园的学校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优势,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特点。
总之,网络教育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结构、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对整个教育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时至今日,美国的网络教育已发展得相当成熟。每一个网络学校都是由许多相关的教育部门或公司建立,而各网络学校之间又有非常广泛的联接,整个体系呈网状结构,无论你想学习什么知识和技能,你完全可以到网上找到你所需要的资料和帮助。既有专门针对基础教育的、又有专门针对师资培训的、高等教育(包括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还有其它的教育形式和教育信息等。其中每一方面都涉及到各门各类学科和全套的服务设施。
其实,美国网络教育的成功并不完全依赖于网络教育自身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在于校企结合和"人"的能动作用的发挥。正是因为校企优势互补和"人"在整个系统运行中认真、负责、创造的工作,才使美国的网络教育拥有了众多优点:良好的交互反馈机制;严格的课程制定和课件编写体制;严格的质量保证体制;丰富的网络资源;多重导航的搜索机制;多网校的联合机制;良好的管理、运行机制等。另外,美国所有的网校都蕴涵着一个同样的机理:"宁缺毋滥",永远将质量摆在第一位,而不盲目建网。
中国的网络教育,高等教育部分发展很快,并产生了有影响的一批网络学校,如清华大学,湖南大学。但在基础教育领域,尽管面向中小学的网络学校已有好几百所,但真正在教育界产生影响的为数不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现行教育体制与教育观念的制约,办学者经济实力与办学宗旨的局限,以及国内教育软件开发水平、网络带宽、传输速度和使用成本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但更重要的是,网校基本上没能摆脱教案加题库的教学模式,因而不可能有旺盛的生命力。就办学模式而言,网校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照搬普通中小学的办学模式,从办学目标、课程设置,
到教学组织形式、教育评价和管理等都缺少网络教育的特色。
象美国那样,学校和企业结合起来并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中国的网络教育才能有真正的突破,这正是问题的关键。网络教育是一个很特殊的产业,一方面要求对现代教育有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又要有敏锐的市场眼光和营销策略。说到底,这是一个产业化的问题。网络学校应当立足于产业化的道路。网络学校要想真正发展起来,一定要有实力雄厚的企业参与市场运作,形成产业模式,这是网校发展的重要保证。可喜的是,今年,中国在这方面终于有了进展。如科利华公司与北师大附中合作开通的"科利华北师大附中网上学校"就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当然,美国的网络教育也不是尽善尽美,也存在着很多缺憾:如缺少理想和完备的在线考试机制;学生的身体健康问题;网络安全问题;国民在泛滥的信息面前变得麻木和弱智等,这些,都是美国以及中国在开展网络教育中应该加以足够重视的。
五、中国网络教育的前景展望
中国地域宽广,人口众多,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存在着教育资源不能满足教育发展需求的矛盾。国家要振兴,要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要面临即将加入的世界贸易组织,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需要进行大量的职业、继续教育。要实现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光靠现有的教育规模很难胜任。因此开发利用学校已有的教育资源及全国四大网络,建立网上学校,开展各种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实现全国大范围大规模的资源共享,已成为发展教育事业的一项战略抉择。它可有效地缓解中国教育资源不足和巨大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经过几年的努力,以四大网络特别是CERNET为主的全国主干网络系统已经建成,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组成的全国性教育网络系统正在形成。另外,随着计算机硬件费用的逐渐下降,计算机进入学校和家庭已成为时尚。截至今年六月三十日,全国上网计算机数有六百五十万台,上网用户达到一千六百九十万。这些都为网络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硬件基础,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可以预测10年后的中国,网络教育会发展成为一项规模巨大的新兴产业,它所带来的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会使人们终身受益匪浅。
当然,我们不仅要敏锐地洞察网络教育的优势,更应对其负面影响给予高度重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使迈向21世纪的网络教育走出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我们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审视网络教育,防患于未然,采取相应的对策,克服以下常见的倾向:重信息轻实践、重吸收轻创造、重智商轻情商、重智力轻体力、重现代轻传统,把网络教育的负面影响限制在最小范围。如此,中国网络教育的明天必然是一片阳光灿烂!
参考文献
1、《基于INTERNET的教学模式》余胜泉 何克抗 《中国电化教育》(1998.4)
2、《信息时代的产物--网络教育》 王锂平 林春秋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4)
3、《美国教育技术现状掠影》刘雍潜 《中国电化教育》(2000.7)
4、《当前国内网校建设状况的调查及思考》胡小勇 张川 《中国电化教育》(2000.10)
摘要:网络教育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均有别于传统教育,构建网络教育环境中的新型师生关系已经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部分。本文阐述了网络教育的含义,揭示了网络教育开放性与超时空性、共享性与交互性、个性化与可控性的特征;对比传统教育中主被动的师生关系,明确了网络教育更具有平等协作、多样立体的优势;结合传统教育方式与网络教育模式,提出了新型高校师生关系的构建方式。
关键词:网络教育,师生关系,平等,共享,时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190-02
生关系是教育过程的重要因素,这种关系的性质和水平对教学成果及学生身心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当信息网络深入校园生活时,固有的师生关系也随之悄然发生改变,高等教育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型的教学模式对传统高校教育的冲击不可忽视,一些高校没有适应网络背景下教学模式的变化,由此暴露出许多师生教育问题。另一方面,相比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理论研究,网络教育环境中的师生关系研究尚不深刻。因此,深入剖析现今网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处理师生关系的方法是众多高校正在面对的课题,这需要理论研究者与高校教育实践者一道努力,共同创建与网络教育相适应的新型师生关系。
一、网络教育的含义与特征
1.网络教育的含义。网络教育是一种现代远程教育模式,能够通过互联网等传播媒介进行教学。网络教育可以为师生提供开放的网络教学环境,传递数字化教学内容,进行一系列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授教学模式。网络教育推动着传统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变革,从而形成一种网络教育环境下的新型高校师生关系。
2.网络教育的特征。网络教育的本质是教育,但它具备很鲜明的网络属性,其主要可以概括为:(1)开放性与超时空性。网络教育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只要具备网络条件就可以得到网络覆盖下的任何网站的学习资料,其范围之广是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开放的网络教育环境冲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状态自主选择学习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度,克服了传统教学的短板,使学习过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提高了学习效率。(2)共享性与交互性。网络平台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海量的学习资源,学习者可以在网络环境中实现信息资源的多人共享并且互不干扰。资源的共享性可以使每个学生足不出户就能享受高水平的教育,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而且大大节约了教育成本,经济效益显著。(3)个性化与可控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决定学习的内容和进度。网络教育可以轻易实现个性化教育,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及特点选择学习内容,定制学习计划。学习过程的可控性为学习者提供了更为自由的学习空间。网络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地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高校培养个性化人才。
二、网络环境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1.传统师生关系。(1)主被动关系。传统观念认为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们控制课堂的节奏,掌握着主要的教学资源。教师作为课堂秩序的管理者,容易主观评判学生的“好”与“坏”,而这种评判对学生是不平等的。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师生关系,更像是知识输出与存储的简单交流,师生在情感方面却沟通甚少。无论在师生关系中谁是主体和客体,都会把教师和学生人为地割裂开来,不利于师生和谐关系的培养。(2)依赖关系。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中,学生获取知识渠道较为单一,完全来源于课堂上教师的传授。一旦失去教师的参与,教育活动则无法继续。此外,良好的课堂秩序同样需要老师的维持和管理。这些因素都在无形地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依赖,不断扩大教师的威严,进而将教师推到更高的位置。如这种恶性循环不断发展,就会造成师生关系失衡,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
2.网络教育环境下的师生关系。(1)平等协作的关系。开放的网络环境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自由的空间,教师和学生处于电脑终端面对着同样的信息源,不再有绝对意义的主体和客体,授受角色可以随时互换。每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网上找到所需信息,学生可能先于教师或比教师获得更多知识,因此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绝对权威者,更多的是学习的帮助者和协调者。利用网络平台可以完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协作共享,教师摒弃权威者角色,以协作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利用网络资源与学生进行相互交流,接受学生的信息反馈,实现在线合作学习。这种合作共享的学习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合作意识,而且缓和了师生传统的对立关系。(2)多样、立体的关系。传统教育模式多为一个教师同时给几十到上百个学生讲课,教学规模之大无法保证每一名学生的听课效率。学生的学习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也会固化,对课程的认知仅局限于教师传授的框架中,容易形成思维定式。而在复杂的网络教育环境中,教学模式更加灵活、多样。师生任何一个终端都可以连接到云端系统,他们之间的关系就能够表现为注重学生个性培养的“一对一”关系、综合多名教师经验的“多对一”关系和多位教师共同指导多位学生的“多对多”关系[1]。紧张枯燥的课堂氛围使得师生之间沟通甚少,仅停留在表面化的交流。而且师生的交往频率仅限于一个学期几十个学时,除去课堂授课时间,老师基本没有时间和机会与学生进行的情感沟通和人格培养。网络教育环境有其独特的超时空特点,师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意地点随意交流,师生关系呈现立体、完整的特点。
3.网络教育环境带来的弊端。网络环境因其独特的虚拟性,老师与学生处于分离的状态。师生有时只能借助键盘输入自己想说的“话”,而教师与学生由于在年龄、阅历方面有较大差距,对事物的理解角度会不同。在真实的环境中,学生和老师都是社会个体,师生之间要服从整个社会规范和自身角色设定的约束。然而在虚拟的网络教育环境中,情况则完全不同,人们可以避开生活中的各种条条框框,在网络上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师由于教育管理手段不恰当使师生间产生对抗行为,如果双方情绪得不到控制,开放的网络环境很有可能会成为师生冲突的重灾区,为师生冲突埋下隐患[2]。
三、构建新型高校师生关系
1.更新网络教育观念,建立和谐共处的师生关系。新型师生关系要求师生必须以互敬互爱为前提,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创造一种平等共享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学生也要继承传统的尊师重道的美德,不要对教师产生畏惧感和抵触感,在师生关系平等的基础上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指导和教诲。教学相长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更是师生关系不变的主题。
2.利用网络改进教学,建立动态交互的师生关。网络为学习提供动态的、开放的、交互的大环境,教师也要利用网络改变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师生互动学习。教师还要针对每位学生网络学习的反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迎合学生个性和兴趣,努力消除学生的畏惧感和距离感。虚拟性的网络教育在满足师生自由愿望的同时,也给人带来了隔阂。但教师要利用网络这一工具主动与学生交流,建立网络课堂论坛,掌握与学生交往的技巧。
四、结束语
网络教育对当今传统的应试教育产生的变革是不可忽视的,构建网络教育环境中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教育改革中重要的一部分。面对当今信息科技社会的挑战,高校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渊博的智慧、平等的态度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网络教育;教育差异;教育质量;网络教学标准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6-5935-03
1 概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的大众化、普及化的发展以及我国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以网络环境为基础的网络教育尤其是高校网络教育,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网络教育作为促进我国公民进行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教育模式,其教育质量也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密切关注,如何能够提高中国的高校网络教育质量,是关系中国高校网络教育能否取得更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问题。美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生网络技术的国家,美国的高校网络教育质量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与美国的高校网络教育相比,我国的高校网络教育在教学“硬件”和“软件”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当中有些是可以通过引进硬件设备和技术支持来改善的,但是还有一些由于社会体制和文化差别形成的网络教育差异却不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得以解决的。只有正确地认识到这种差异的存在,找出阻碍我国高校网络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研究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管理方法,形成符合自身发展的高校网络教育系统,真正提高高校网络教育质量,才能促进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2 中国高校网络教育发展现状
中国的高校网络教育虽然起步较晚,而我国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却给网络教育带来了生机。从我国教育部在1994年就实施过由清华大学等10所高等院校共同承建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示范工程(CERNET)”项目起,到2001年我国高校远程教育学院试点数量超过100所,再到2006年教育部高教司正式启动“数字化学习港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示范项目,全国接受网络高等教育学生人数在不断刷新历史纪录。众所周知,我国的高校网络教育是以公办高校为主体办学机构,提供学历制的网络高等教育,学员可以在参与学习后通过官方组织的统一考试来获得相关的学历和文凭。学生可以在具备合适的计算机和网络的环境下,随时随地地按照网络课程的要求进行自主学习,这是网络教育相对于传统高校教育的优势所在,这个优势为那些无法实现全天都需要坐在校园课堂读书的社会人群提供了一个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并获得学历的有利平台,也为我国实现终身学习型社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途径。
然而,在我国高校网络受教育人数不断刷新的今天,如何保证高校网络教育质量就称为了人们关心的焦点。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如何保证高校网络教学的教学质量?如何能够通过网络来真正提高全民终身学习的积极性?如何评价网络教学的教师资质等等问题,成为了阻碍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枷锁。
3 美国高校网络教育发展状况
美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应用网络媒体进行教学,网络教育已经发展成为美国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美国联邦教育部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调查情况显示,美国在2002-2003年的5020所大学中,有1754所提供远程教育课程,占整个高校比例的34.9%,约200万学生注册接受各种形式的远程高等教育,占所有类型高校在校学生总数的13.9%。根据2007年美国高等学校教育年度年报显示,美国注册网络课程的学生人数达到348万人。目前,美国高校网络教育已经基本覆盖了所有的学科和专业。而美国政府为了规范网络高等教育质量,会对实施网络高等教育的机构进行认证。
所谓认证,是指以质量保障和质量改善为出发点对学院或大学机构进行的外部质量检查与评价。这既是政府、家长、学生和媒体了解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情况的重要渠道,也是敦促高等教育机构不断进步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式。美国的高校网络教育正是由于其正规客观的质量认证体系才保证了整个网络教育正规化和专业化。
4 中美高校网络教育发展的主要差异
中美两国高校网络教育之间由于社会环境和文化发展的不同,形成了一些差异。客观来看,中国的高校网络教育质量还是跟美国存在一定的差距的。这种差距既存在于支持网络教育进行的物质环境和技术上,同时也存在于教学理念、教学管理和社会人群对知识的整体认知程度上。在笔者看来,中国高校网络教育通过近几年和未来的可预见性的快速发展,能够在网络教育的物质环境和软件技术上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快速缩小与美国网络教育的差距。但是在高校网络教育理念、社会人群对网络教育的认知程度以及整个网络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方面,这些方面的问题才应该定义为中美两国高校网络教学的差异。如果中国的高校网络教育能够客观认识并正确对待这些存在的差异,通过比较和研究,一定可以找出一些符合自身进一步发展的方法,提高自己的网络教育质量。
4.1 对网络教育本身的认知差异
由于受到传统的文化和教育模式的影响,中美两国的主要社会群体对高校网络教育的认识是不同的。不同社会的主要人群对一件事物的认识性差异,会直接导致对待这种事物不同的直接行为反映,而这些不同的行为反映会促使这种事物向不同的方向的形成与发展。有学者认为,这种认知的差异正是造成目前中美网络教育质量存在差距的最为主要和根本的原因。
美国的高等教育较为发达,其高等教育的质量较高,教育资源也相对较为丰富,针对美国不同的社会阶层的人群,美国的高等教育所能够覆盖到的范围也很大,这是美国传统高等教育的优势。相对于中国学生而言,美国的学生不需要面对很大的升学压力。相对于学历而言,美国社会更加看重个人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因此,美国的主要社会群体将网络教育看作是一种接受专业知识培训以及增强应用能力的教育平台。而与此同时,对于高校网络教育的这种实际应用看法,也在驱使高校网络的教育者想尽办法来提高自己的教育质量和社会实用性,通过第三方的认证机构来对高校的网络教育质量进行客观评测,适者生存,教育质量高的学校和专业获得肯定和更好的生源,这就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机制,保证了美国高校的网络教育质量。
中国由于国情和文化环境的不同,传统的教育体制模式和对于人才的传统选拔定义方式,容易引导主要社会人群形成一种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以获得学历文凭为主的看法。虽然我国近年来强调的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极大地改善了这种认知情况,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人们对于高校文凭追逐仍然没有根本的改变。这种对接受传统高校教育的认知也自然影响到人们对高校网络教育的认知。中国的高校网络教育在这几年得到了飞速发展,在接受网络教育的人群当中的确有一部分是需要接受某些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但是也有很多人是为了获得一张文凭来的。对高校网络教育这种“学历至上”的态度严重影响了中国高校的网络教育质量,而且这种普遍性的以获取学历为目的大众认知也无法形成一种约束机制来真正促使高校网络的教育提高自身的教育质量。所以中国高校的网络教育质量如果想要得到质的提升,首先需要改变的就是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公民对待教育的认识差异。
美国的社会教育体制本来就注重实际应用能力,所以人们会形成一种终身学习的习惯,而网络教育这种教学模式只有在接受教育的人必须具备较高的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的前提下才能够发挥出其优势。这种优势不仅仅体现在主动学习知识的人群数量与他们的学习质量方面,还体现在开发网络教育环境的人群的制作态度方面,两方面的综合性差异优势,使得美国网络教学领先中国网络教学。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政府和社会大众已经开始关注网络教育的质量问题,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等一系列先进理念的提出已经证明我国政府和人民正在进行着对待教育问题的正确改变。
4.2网络教育标准化的差异
美国的高校网络教育能够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与其课程建设和教学评估的专业化、标准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了解决网络教育发展中的种种问题,美国在2003年成立了“北美网络学习委员会”(NACOL:North American Council Online Learning)。这个学术委员会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实体,后来该委员会发展扩大到了加拿大和墨西哥,也更名为“国际k-12领域网络学习协会”(缩写为iNACOL),它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研究制定网络教育标准。该委员会在对美国网络教育深入调研的基础之上,颁布了《全美网络课程质量标准》、《全美网络教学质量标准》和《全美网络项目质量标准》。这三大标准的实施,使得全美国的网络教育教学在课程建设、学生评测、教师资质与教学方法以及网络课程项目的建设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提供了较为具体要求与建议,保证了网络教育的质量。除了对网络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标准化规定之外,美国对于网络教育技术的标准制定也非常严格,这些技术的标准化更加能够保证高校之间的网络教育质量。
我国教育部对于网络技术的标准化建设工作也非常重视,早在2000年,就组织国内专家成立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根据中国的国情来研制开发网络教学应用系统的各种技术规范和参考标准。但是由于国情不同,对于制定网络教育教学的内容和质量标准方面,中国有关教育部门对于的高校网络教育的质量监督目前还是通过传统的年度审查的方式进行,还需要推行出一些可以进行量化细化的衡量标准。
4.3 网络教育教学方式的差异
教学目的决定教学方式。美国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在美国,教师和学生使用的网络教学工具有着强大网络的交互功能,通过非同步教学和双向互动教学功能,除了可以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之外,还可以实现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的功能。网路教学是一种远程的非同步教学,美国的网络教师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希望通过因特网来了解到学生是否在教学过程中学到了应该掌握的知识,如何测试学生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以及如何与学生开展尽可能有效的互动行为等等。因此,美国的网络教育所运用到的教学软件的功能也更加强调基于因特网的非同步教学行为的开展、教学测试的开展以及与学生进行互动来进行对其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活动的开展等等。很多开展网络教学的高校甚至会在其相关的网络教学网站上对想要接受网络教学的学生进行一些在线测试,其目的不在于检测学生的知识量有多大,是否适合学习某一门专业,而是测试这名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是否适合接受网络教育。这些看起来似乎是与网络教学不太相关的行为其出发点却是处于对网络教学质量的保证以及对学生负责。在美国,网络教学的收费对于一般的中产阶级家庭来说也是不低的,根据有关调查显示,美国高校每年都有接近60%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无法顺利毕业,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家庭经济原因。所以,如果一名学生交了学费想要通过网络教育掌握知识,但是学生本人的学习方法不适合网络教育模式,那么提前进行测试就是十分必要的行为。这虽然与美国的国情相关,却也显示出美国网络教育“以学生为本”的关注。
中国的高校网络教育中,目前学生已经不仅通过网络获取到相关的课件和视频资料,通过我国高校网络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我国网络教育也能够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网络视频互动和在线讨论的功能。但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还需要进一步得到加强,教师对于学生学习状态的了解,学生对于教师教学理念的理解等问题,都需要通过更多的非同步在线的交流来获得,只有真正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信息共享,增强网络教师对于学生培养的责任心,才有可能从网络课堂教学真正地做到提高教学质量。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网络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一定是国际化,标准化,专业化。而教学质量的优劣是直接衡量高校网络教育的评价标准。我国目前的高校网络教育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时期,要能够做到与国际接轨,数量与质量并重,才可能具备拥有国际竞争力,只有正视教育差异,真正做出改变,才能提高自己的网络教育质量,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远程化优势,为我国全民终身学习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培养出优秀的知识与学历并重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LI Caiqiang, Ma Junming. Research on Online Education Teacher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Opinion Mining [C]. 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Science (CITCS 2012), 2012.
[2] 康洪瑞. 基于质量保证体系下的远程高等教育学习评价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2.
[3] 王连英. 美国网络教育初探及对我国网络教育的启示[J].计算机与网络,2011.
[4] 方娟,毛国君,王勇. 中美高校网络教育的比较与分析[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08(14).
[5] 张杨,阎广芬.美国网络教育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增刊
关键词:西部地区;网络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1-0196-02
0引言
网络教育是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相结合,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势,通过网络实施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网络教育包括先进的数字化音频、视频技术,实现文字、图像和声音的同步传输,方便有效地实现交互式教学。有些人将网络教育归类于现代远程教育,称为继第一代函授教学、第二代卫星电视广播教学的第三代远程教育形式。还有人将之归结为第四代,但无论如何,网络教育是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形式。
目前,网络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也对各国高等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成为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争相创办和发展网络高等教育。国外许多大学和教育机构都不断推出网络教育课程,开展远程教育教学工作。网络教育作为远程教育的高级发展阶段己越来越影响着一个国家经济、文化及教育的发展。
1我国网络教育现状
尽管我国的工业化较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晚了很多,但网络教育却基本与西方发达国家同时起步。从1998年批准北京邮电大学等4所高校成为网络教育的试点高校之后,中国网络教育迅速发展。至2004年,教育部已经批准了68所高等院校开展了网络教育试点工作,高校网络教育已形成一定规模。截止2007年底,中国已拥有四百万注册学员,成为世界上网络教育学员最多的国家。这说明中国教育市场存在着巨大需求,说明中国人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性,也说明网络教育发展的潜力。尽管我国网络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仍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网络教育资源匮乏,各自为政,不能共享有限的教育资源;没有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导致教学质量良莠不齐,使其在社会中的认可度较低;网络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中西部地区传统高等教育资源本来就匮乏,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严重制约了这些地区的网络教育发展,使得欠发达地区的人们想通过网络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不能很好地实现,导致地区差异进一步扩大;管理模式尚未确立,我国网络教育正在探索发展阶段,没有一套成熟的管理模式采用,整个网络教育处在刚起步阶段,管理混乱,甚至有高校一届招收近10万名网络教育的学生,而且承诺全日制教学,并颁发普通高等教育的文凭;许多高校招生资料中存在虚假宣传等问题。
2西部地区网络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教育教学资源匮乏,质量良莠不齐
网络教育教学资源的匮乏问题,是西部地区大多数高校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可用于网络教育的课件很少。教学资源质量差,没有一套适合网络教育学生自主学习的文字教材。没有与学生手中的学习教材相一致的课件,学生课前课后无法自己学习。并且,各个教师的课件制作标准不一,课件制式不当,不能非线性点播,不能在线点播,不适于网上学习,不方便个人自学。学科教师制作课件水平总体较低,不能制作专业的教学课件。部分课件的学科内容优秀,可课件表现形式不佳;而另一部分课件表现虽较好,但学科内容组织却不好,没有一整套完整的网络教育教学资源,没有建成一套完善的网络教育教学服务平台。自教育部倡导建设精品课程以来,虽然出现了为数不多的一些资源,但自从参加评选后就一直没有再进行后期建设。
2.2所处地理位置及资金限制了网络教育的发展
由于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教育资源不平衡。理论上,地区经济落后,传统教育资源也相对匮乏,更加需要像网络教育这样的不受地域限制的教育方式,然而这些落后地区,由于经济落后,导致通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虽然经济发达地区有着优秀的师资及教育力量服务于网络教育,可这些优秀的资源无法很流畅地传输到落后地区。网络教育资源需要大量大容量的存储设备和高带宽的传输链路,由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少,因此,大量优秀的教育资源无法共享。同样,西部地区学校每年的办学经费甚至不能满足传统教学,更没有大量的资金来建设网络教育。
2.3教育观念落后
地处西部,由于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人们受教育观念较以前没有多大改变,认为只有真正在课堂中进行的教学才算是教学。学校教师也没有网络教育的概念,只是利用课件简单地把以前的板书用电脑和投影加以显示,觉得这就是现代化教育,没有真正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不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数学生也没有主动地去发掘网络上优秀的、丰富的教学资源,觉得那是教师应该做的,自己只围绕课堂和课本进行学习。
2.4对网络教育认识不足
西部地区很多高校至今没有明确提出网络教育,只钟情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明确的网络教育发展规划或者设想。教育资源基础建设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只是就某一方面进行建设,没有统一的网络教育建设规划。网络教育的办学思路不明确,对网络教育没有足够的认识。
3西部地区网络教育发展策略
网络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必须科学有效地设计并建立一个包括教育组织系统、教学管理系统、教学信息传输系统以及可供共享的优秀教学资源库等在内的综合架构体系。就西部地区网络教育现状而言,其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解决。
3.1加强资源建设,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教学资源
网络资源的重要特性就是可复制性,在资源建设的过程中,要根据本地区的条件和特点,结合地方经济信息化发展需要积极开发资源,整合和集成已建和新建的各级各类优质资源,开发或更新社会急需和量大面广的优质、公益性、示范性和标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形成基于教育资源网格的“公益性”数字化学习资源库、素材库和案例库,并提供数字化学习资源标准化、注册与目录服务,建立公共服务平台。要重视联合协作,共建、整合、共享,走一条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路子,充分利用其它地区、其它学校、其它科研单位现有优质网络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在资源建设中应提高资源内容的趣味性、结构的逻辑性、呈现方式的艺术性,增加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同时,资源建设应该拥有配套的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在制度激励和任务驱动的过程中体现人性化的要求。个性化资源建设过程中既要有统一的规划,又要兼顾学校和专业的特点;既要坚持统一的资源标准要求,又要坚持在统一标准下的多种技术的选择。要面向专业、面向课程、面向学习者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兼顾让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等。要形成有特色、符合现代教学理念、适合学生自主学习、高质量的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库。
3.2加大网络教育建设投入
网络教育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比如网络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等。尤其是地处经济落后地区,本来基础设施建设就比较差,资源比较匮乏,获取资源渠道比较单一,与经济发达地区的网络教育存在很大的差距。为了减小差距,就得投入更多的资金,加强网络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高效、优质的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完善的网络教育教学平台。
3.3重视网络教育,改变教育观念
学校领导及教师应该认清现在的教育发展方向,以及网络教育发展潜力和前景,重新审视网络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能够足够重视网络教育的发展建设,改变传统教育观念,能深刻理解网络教育的概念,学习网络教育的教育教学方法,利用网络教育教学理念,组织一批优秀教师开发建设学校网络教育基础资源。
3.4建立一套合理的网络教育监管评价体系
整个学校的网络教育发展最终的成败,还要看网络教育的整个教学质量是否有足够的保障。而确保教学质量的是监管体系,衡量教学质量好坏的就是评价体系。所以一套完善合理的网络教育监管评价体系将会为学校网络教育的长足发展保驾护航。从网络教育的资源建设开始,到教学过程的实施,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等一系列问题都应该建立详细合理的监管体系,教学质量、教学的最终结果等,都应有评价体系。
4结语
网络教育的发展可能关系到每一个高校的未来发展,随着信息化水平的逐渐提高,网络教育将会无处不在。网络教育为教育公平和终身学习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证。处于经济落后的西部地区,网络教育才刚刚开始,以后的发展之路还很长。所以,应该认清形势,及时发现及解决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加大投入力度,使该地区的网络教育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秦磊.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4.
[2]胡培成,陈腾武.我国网络教育发展现状探讨[J].科技资讯,2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