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早期药学论文

早期药学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早期药学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早期药学论文

早期药学论文范文第1篇

    接受调查的桂林市一线临床药师认为临床药学生应符合以下几方面的要求:责任心强,以“病人为中心”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必备的药学和医学知识,能理论联系实际;清晰的临床工作思维和较强的临床药物应用技能;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自主学习能强,容易接受新知识、新信息和新技能。这些要求反应出临床药学具有实践性强的工作性质。根据临床药师主要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特点,我校临床药学教育应以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临床药学专业人才为定位。同时,做为地方高等医学院校,虽没有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但我校办学多年来已积累了多方面的医疗教学资源,所以我校应扬长避短,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竞争力。一线临床药师与有关教研人员应一起确定临床药学培养的具体要求,完善临床药学方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使临床药学教育活动指向临床现实需求,实现高等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宗旨。

    2.立足实际,借鉴先进经验,优化课程体系

    (1)围绕培养目标,进行课时调整

    我校的课程设置反应出临床药学教育已经慢慢由化学教育模式向生物医学-化学模式转变,生物医学的比例比传统的药学教育有所上升。但在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中,生物医学和药学课程的设置比例差别比较大。对我校临床药学方向的学生就课程设置进行调查问卷的结果表明,有67%的同学认为这样的比例让他们在后续的临床课程中感到吃力。此外,有80%的同学认为本专业缺乏医药融合的课程,有68.2%的人认为学校应该开设医学伦理课和人际沟通等人文课程。

    对问卷作出应答的一线临床药师对我校临床药学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大体上表示认同,但超过50%的被调查者认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胚胎学在临床实践中很少用到,应减少课时比重。另外,有超过70%的被调查者认为临床药学概论、临床药物治疗学、药物经济学、药物不良反应、案例分析、药学信息检索这些课程是临床药学的特色课程,应加大课时比重。此外,89%的临床药师认为医学伦理学、沟通技巧等人文课程很重要。

    我校临床药学方向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故课程选择方面应紧紧围绕这一培养目标进行。以学科发展和临床实际需求为导向,我校应在课程选择方面做出一些适当的调整。如减少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的学时比重,有针对性地增加病理生理学、诊断学等医学课程的比重,压缩公共课程的学时,增设临床药学特色课程如案例教学、药物不良反应等等,增加医药融合的课程,如内科及药物治疗学。此外,应适当增设人文素质课、医学伦理学、医患关系与人际沟通等人才课程。

    (2)合理重组课程

    根据学科的性质和内在联系,把相关性的课程编制成一个系统、紧密的知识模块。国外许多医学院校已在这样的课程改革中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英国London大学每个学期只设一门大课程,依次是医药科学原理、药学的科学基础、治疗学的药剂学与药理学方法,药物开发、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践课程、药学实践。这些大课程将几门相关性强的课程有机组合,综合性很强。我校可以参考这种思路进行课程改革,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强化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3.制定一个详细的药学实践方案

    药学实践是临床药学专业教育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以致用、整合知识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学生临床药学实践技能的关键时期。然而,我国临床药学教育仍在探索阶段,却要求学生在短暂有限的药学实践时间里,把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并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去,并具备基本的临床药学实践技能。药学实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校临床药学方向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实现,而一个合理可行、详细周密的药学实践方案时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证。通过了解卫生部有关医疗机构临床药学工作的要求,参考先进的药学实践经验,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对我校临床药学实践方案的制定做出以下几点建议

    (1)药学实践的目标和具体要求

    我校药学实践时间有限,包括医院主要科室轮回实习10周,后专题实习10周。明确药学实践的目标和重点才能充分利用时间,收获最好的实践效果。根据临床实际需求和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学生在该阶段应掌握的专业技能和具体要求。此外,还应建立严格完善的考核方法,严格按照这些方法对学生进行考核。

    (2)药学实践的时间安排

    我校的临床药学本科教育采用“4+1”模式,前四年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最后一年参加临床实习。这样的安排容易让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且容易遗忘,而到了最后一年又难以迅速适应临床工作。通过调查可知,我校80%的本专业在校生希望学校能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到医院见习,可以是每周一次或每学期集中见习2~3周。故我校可以参考美国药学实践的“早期见习+后期强化”的模式,在各学期间渐进安排实践课。

    (3)药学实践基地的选择

    临床药学方向的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主要是临床,选择合适的药学实践基本直接关系到其将来是否能很快进入角色,开展临床药学有关工作。因此在学生参与临床实习前,学校应遴选出合符要求的实习医院。通过多方面了解信息,个人认为有临床药学实践基地应满足以下要求:同意接受临床药学实习生,临床药学开展工作至少包括参与医师正常查房和参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至少1-2名临床药学实践经验达2年以上的临床药师。此外,可以把我校临床药学和临床医学的实践基地有机结合。

    (4)药学实践内容和具体实施步骤

    根据当地的临床药学发展现状及实习医院的临床药学服务开展情况,围绕药学实践目标与具体要求,安排相适应的药学实践内容,确定具体的实施步骤。实习单位可与临床实践机构合作,借鉴临床药师培训机构的先进经验,重新设置临床实践课程。特别是在论文撰写阶段,应与药学本科的论文要求有所区别。在临床指导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为了让学生毕业论文撰写更顺利,可在学生完成实践后,邀请院内、外的学术带头人就论文撰写的有关问题进行系统培训。

    4.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改革

    (1)理论教学改革

    我校临床药学各课程几乎采用课堂授课的授课形式,而美国高等教育普遍开设PBL讨论课,由学生掌握主动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锻炼学生独立创新能力。虽然在传统教育模式影响下,我校临床药学教育全面展开PBL教学的条件尚不成熟,但老师可以适当选择一些专题,以问题为核心,开展小组课题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此外,对我校临床药学学生就教学内容的调查表明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与临床药学需求脱节比较严重,大部分老师仍按照传统大药学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行授课。对此,有关老师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理论知识渗透到临床实际中去,既讲基础,也讲科研前沿的最新话题,更要讲临床中的应用。

    (2)实验教学改革

    我校临床药学教育的实验课程设置,仍沿袭传统药学教育的实验设置方式,即开设理论课的同时开设实验课。在问卷中有78%的同学认为在进行综合性较高的实验操作时,或者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部分还没讲到的知识时,感到无所适从,理论与实践的无关联和知识学习的断续性强使他们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日本药学教育的实践课多在三年级统一、系统、集中开设的方式不适合我国药学教育情况,但受其优实验教学化组合的思想的启发,进行实验教学内容优化组合、教学组织形式优化组合、教学方法优化组合等方面的改革,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验教学,其最终目的均是培养应用型的临床药学人才,故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同时,师生应加强彼此的交流沟通,共同促进临床药学教学的发展。

早期药学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中药敷脐疗法,痰浊瘀阻型,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D)是人体内脂质代谢失常,血浆中一种或多种脂质成分异常增高的一种病症,该病对身体的损害是隐匿、进行性和全身性的。调脂治疗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展,减少高危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现代医学提倡综合治疗,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如低脂饮食、运动锻炼、戒烟等早期干预,根据控制情况在此基础上选择药物治疗疗法。中医学无HLD的病名,从病症角度归入“眩晕”、“头痛”、“心悸”等范畴。认为与饮食不节,久坐少动,年老体衰等有关,痰瘀为本病的基本病理基础,从痰瘀论治,应用祛痰化瘀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3月~2010年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80例HLD患者,均符合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HLD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5年)的诊断标准。排除肾病综合征、糖尿病、急慢性肝胆病所致HLD及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①胆固醇(TC)>5.72mmol/L;②甘油三酯(TG)≥1.70mmol/L;③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64mmol/L;④高密度脂蛋白单固醇(HDL-C)≤1.04mmol/L。中医主症头重如裹、肢麻沉重、心前区刺痛、胸闷。按照知情同意的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36~79岁,平均(43.7±12.3)岁。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保持正常的日常活动,参照HLD膳食控制方案限制量饮食治疗,重点限制甜食、食用油、蛋、肉类的摄入量,3月一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饮食控制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敷脐疗法,药物组方:何首乌(制)、生山楂、生大黄、泽泻、丹参、冰片,制成药粉,按药5份,食醋3份药学论文,凡士林3份剂量比例调配成药丸并压成饼备用。酒精消毒神阙穴周围,放上药饼用脐贴固定,每次贴敷12h,一周3次,3月一疗程。

1.3实验室检测和中医证候判定标准 临床控制:实验室各项检查恢复正常;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0%;显效:TC下降≥20%,TG下降≥40%,HDL-C上升≥10.26mmol/L;(TC-HDL-C)/HDL-C下降≥20%;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90%;有效:TC下降≥10%<20%,TG下降≥20%<40%,HDL-C上升≥0.104mmol/L<0.26mmol/L;(TC-HDL-C)/HDL-C下降≥10%<20%;临床症状体征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70%。无效:实验室检测未达以上标准,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改善或加重,证侯积分减少<30%论文的格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80例HLD患者中,应用中药敷脐疗法的观察组总有效率80.0%明显高于饮食控制的对照组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P<0.05)。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

n

临床控制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观察组

40

17

9

6

8

80.0a

治疗组

40

8

4

11

早期药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头孢菌素;不良反应;分析

头孢菌素类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的7-氨基头孢烷酸(7-ACA)的衍生物。头孢菌素类药可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繁殖期杀菌,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过敏反应较青霉素类少见等优点。但头孢菌素类也存在不良反应。过敏反应是头孢菌素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头孢菌素类药物可产生皮疹、荨麻疹、药疹和嗜酸性白细胞增多等不良反应。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与年龄、性别、饮食习惯、饮酒习惯、过敏体质、情绪和环境因素等因素均有关。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过程中要重视不良反应的发生,只有做到科学、合理、正确、规范的应用此类药物,才能及早发现或避免不良反应。本文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机制进行分析。

1 头孢菌素的分类

根据药物研制开发时间先后,可将头孢菌素分为四代。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有头孢噻吩、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头孢硫脒、头孢唑啉、头孢羟氨苄等。第二代头孢菌素主要有头孢美唑、头孢克洛、头孢孟多、头孢替安、头孢呋辛、氯碳头孢等。第三代头孢菌素主要有头孢他美酯、头孢米诺、头孢唑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等。第四代头孢菌素主要有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唑兰、头孢瑟利、头孢克定、头孢磺啶等。

2 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

第一代头孢菌素不良反应为四代头孢菌素中最严重的,其中头孢噻吩、头孢噻啶大剂量应用时,可出现肾毒性,尤其与氨基糖苷类联合用药,可增强肾毒性,要注意监测肾功能。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孟多、头孢哌酮等都可能出现低凝血酶原血症。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日趋严重的问题是二重感染,尤其对耐药菌株如白色念球菌和肠球菌。第四代头孢菌素类不良反应较少和较轻,一般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过敏性皮疹和腹泻恶心等消代系统的不良反应,但一般停药后可以自行好转。

3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3.1 变态反应

抗菌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是常见不良反应之一,主要有皮疹、荨麻疹、药物热、血管神经性水肿以及过敏性休克等。研究表明,β-内酰胺环、与β-内酰胺环并合的杂环及环上的侧链取代基都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ADR。单次用药的ADR多为速发型反应,是由IgE、IgG和IgM介导的免疫反应。ADR与药物的吸收、分布、遗传、代谢、代谢、患者年龄、性别、酶系统、病理状态等诸多复杂因素有关,因此应仔细询问和掌握患者及家族的既往ADR 史、是否过敏体质和近1~2周内用药情况。

3.2 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为常见的不良反应,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发生率为3.6%~10.8%,可能是由于第三代头孢菌素是超广谱抗生素,能抑制或破坏肠道内合成维生素K的正常菌群而使凝血酶原复合物生产减少所致。

3.3 泌尿系统的不良反应

大多数头孢菌素经肾排泄,药物在尿液中浓度可比血浓度高几十倍或更多,可抑制、干扰肾小管细胞酶活性,所以头孢菌素均有不同程度肾毒性。头孢菌素在大剂量应用时主要损伤部位是肾脏的近曲小管细胞,而间质性肾炎较少见。头孢菌素的肾毒性主要是药物浓度导致的,而非过敏性损伤。头孢拉定引起尿血最多,尤其是原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更为明显,可能与头孢菌素抑制肠道菌群产生维生素K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有关。

3.4 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

头孢菌素药物在体内可能成为免疫介导物,引起免疫反应,破坏血小板,使其数量急剧下降,或对外周血中血小板或骨髓早期聚合细胞有直接破坏作用,造血系统毒性,偶见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与药物剂量大小、疗程长短、合用抗凝药直接有关。

3.5 神精系统的不良反应

绝大多数在常规剂量下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当大剂量应用时可拮抗γ-氨基丁酸与其受体结合,可引起轻度的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感觉异常,发生率1%~2%。

3.6 二重感染

长时间应用头孢菌素药物使体内正常菌群发生改变,引起耐药菌株大量繁殖,导致二重感染。

4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预防机制分析

在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过程中应严格掌握头孢菌素类抗的适应症,合理选择药物及用药的计量和方法。在使用药前应详细询问病史、饮酒习惯、体质等问题。在应用过程中密切观察,并做好急救准备。在营养不良、肾功能不全、溃疡、血友病等的患者及老年人中应避免大剂量、长疗效应用该类药物并及时补充维生素K。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进行观察,重者应及时给于治疗。在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过程中要重视不良反应的发生,只有做到科学、合理、正确、规范的应用此类药物,才能使其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可及早发现或避免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苏金和,黎志恒,麦文秀.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对策[A].2013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3.

[2]羊红玉,饶跃峰,冯胜民,张幸国.2009-2011年杭州地区头孢类抗菌药物用药分析[A].2012年浙江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医院药事管理质控中心、临床药学分会十周年庆典大会论文集[C].2012.

[3]范丽芳,金小辉.常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A].2005年合理用药与医院药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

早期药学论文范文第4篇

随着全球科学格局的变化,中医药学的学科方向需要调整变革与创新。所谓科学大格局应该包括着概念的更新,思维模式的转变,理论框架的构建与付诸实践行动的指南。其中的重要因素,应该是科学概念的更新和宇宙观的深化。当英国物理学家史迪芬•霍金在1974年做黑洞预言时,整个科学界为之震惊。黑洞是一个只允许外部物质和辐射进入而不允许物质和辐射从中逃离的边界(eventhorizon)所规定的时空区域。黑洞会发出耀眼的光芒,体积会缩小,质量要无限大,甚至会爆炸。黑洞是一种引力极强的天体,就连光也不能逃脱。当恒星的史瓦西半径小到一定程度时,就连垂直表面发射的光都无法逃逸了,这时恒星就变成了黑洞。说它“黑”,是指它就像宇宙中的无底洞,任何物质一旦掉进去,“似乎”就再不能逃出。由于黑洞中的光无法逃逸,所以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黑洞。宇宙中黑洞的物质运动是不规则的、非线性的、不确定性的,显然它是我们研究的对象。2010年11月16日美国宇航局宣称,科学家通过美国宇航局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在距地球5000万光年处发现了仅诞生30年的黑洞,其中有90%的暗物质。尚今我们可以看到的物质只占宇宙总物质量的不足10%(约5%左右)。暗物质无法直接观测得到,但它却能干扰星体发出的光波或引力,其存在能被明显地感受到。在宇宙中,暗物质的能量是人类已知物质能量的5倍以上。

暗能量更是奇异,以人类已知的核反应为例,反应前后的物质有少量的质量差,这个差异转化成了巨大的能量;而暗能量可以使物质的质量全部消失,完全转化为能量。宇宙中的暗能量是已知物质能量的14倍以上。上述宇宙天体的观测与发现又会对中医药学有什么影响呢?中医药学确切说不是唯物为主的,而是以唯象为主体,是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强调关系本体论,注重能量与信息的时空转换等,这些无疑是与现代大科学的宇宙观相吻合的!始于20世纪中叶的一个争论比较久远的问题,那就是中医药学被称做经验医学,学科本身有没有自己的理论?有,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理论?资深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对中医中药的事业很关心。他十分肯定地说:中医药学有自己的理论,中医药学的理论是现象理论、非线性理论、是巨系统的复杂理论。它的理论价值一方面体现了中华文明科学哲学的底蕴,体现了中国人崇尚真、善、美;另一个方面,它能够指导实践,维护健康和防治疾病。其与线性科学不同,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如思维模式。上世纪初期,西学东渐,还原论盛行,还原论无疑给人们带来了工业文明的进步,给人类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功不可没。然而还原论的盛行,特别是“”提出“打倒孔家店”,否定了优秀的中华文明,是一个重大的错误。21世纪已经过去了十年,迎来了中华文明的复兴,呈现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并行的时代,全球截止到2009年已有720多所孔子学院,关注学习中国的文史哲。长期的农耕文明、象形文字造就了中国人的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中医药学的原创思维,形象思维决定着我们重视观察和体悟。我们重视病人的客观表现,做好望闻问切四诊的检查,就是通过四诊收集到病人“象”的表现,医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于“象”作出分析,是临床医生诊疗工作的依据,这是主体的认知过程,将主体、客体、象、意、体结合,是具有可操作性的象思维。“象思维”属于动态的整体,其所使用的工具有视、嗅、听、味、触等感知层面,还可有超感官之形而上层面的内容,而且是更为重要的。如老子的“大象无形”、顿悟等。

健康理念的更新是21世纪中医药学重要的源动力。20世纪以还原论为主体的西医学是建立在以“病”为中心的模式上,今天则需要从诊治“人的病”向关怀“病的人”转换。忽视了主体是“人”,过度注重医疗技术的进步而忽视人文关怀是错误的,以致出现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发病率增高又得不到合理的诊疗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均重视了医疗改革,突出表现在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健康理念的更新。健康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医学研究的目的最终是人类的生活满意度与生存幸福感,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注的是满足各类人群的不同医疗需求和实在的疗效,重视个体化医疗与循证医学证据等,这是引起西方学者关注中医药学的内在因素之一。中医药学的原创思维与原创优势可引领21世纪医学发展的方向。其整体医学思想、多维恒动的关系本体认识论、顺应自然的各种疗法有其存在的广阔天地。为此,中医药学学科建设要坚持我主人随,弘扬原创思维与原创优势,重视传承和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要植根于大科学的背景之下,要适应大环境的变迁。所谓大环境的变迁应该包括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要服务于大卫生的客观需求,促进国家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要朝向全社会的广大民众,要提高为广大民众服务的公平性和社会可及性,要让广大群众能够得到及时、合理、安全、有效的防治,对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吃得上药、吃得起药,能够把中医的适宜技术加以推广,更要重视人文关怀,及时解除病人的痛苦。为实现中医药学科的总体目标,科学与人文融合互动,东学西学兼收并蓄,来建构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学科建设要贯彻“我主人随”的原则。20世纪的中医前辈们是为了中医的生存而奋争,现在我们需要面临的是为中医药未来的发展谋策略。我们主张以国学、国医为主体,有主有从,中西结合,同时,欢迎和团结一切关心中医药学发展的多学科人员与社会的有识之士参与进来。

2中医药学学科方向概述

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的研究领域,应当以人类和人群的健康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意见。中医药学的学科方向是在自然哲学的引领下实施医学健康行动,针对“以人为本”的健康问题与中医药学的临床优势病种,以辨证论治为主体方向的个体化诊疗手段,不断完善中医药学的评价方法体系,以获取共识性的循证证据,进而提高中医药学理论的科学性与技术的可及性,保证技术使用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建立规范的中医药行业国内外通行标准,不断地提升中医药学的国际学术影响力。自然哲学是任何自然科学的引领指针,在“道”的层面。本世纪的自然哲学观重视系统科学为核心的网络信息链接为主的模式,强调关系本体论和实践第一性的观点。这也为中医药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重要的挑战。纵观上世纪医学科学的发展轨迹,是以二元论和还原论为中心展开的纯生物性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方向;代价是医学人文的失落,浪费主义盛行,卫生资源的短缺,寿命虽有延长但伴随痛苦的增加,眼中只有“病”而没有主体的“人”,过度追逐科学化,以生物学标准判别疗效。虽然在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绩,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但同时也发现了医学主体“人”的复杂性、能动性、非线性、不确定性等特质,尤其是现代宇宙观的重大变化,带来了人们视觉域的不断拓宽,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中医药学带来的是更多的机遇。新的自然哲学观引领下的健康新理念主要强调的有:突出“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主张整体系统的和谐与统一的理念,注重关系本体论的认识方法,在真实世界的背景下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注重人文关怀、人的道德和人的社会适应性能力的培养。

把针对“以人为本”的健康问题与中医药学的临床优势病种作为中医药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中医药学历来是重视“人”这一主体因素的。“人为本,病为标”、“治病救人”等理念深刻烙印在中医药学人的脑海中。人有生物学属性,更有社会心理属性,每个人均有1×1014个细胞,同时还有寄生于人体上比人体自身细胞多10倍的细菌,多么庞大的军团!人的健康问题又是十分广阔的天地,中医药学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目前中医治未病(包括亚健康防治)思想与工程不断推进,中医养生和中医饮食文化的研究也十分活跃,中医心理学也开始为人们所重视。在中医药学的研究领域,“十一五”期间国家各类研究计划把重点放在了现代难治病的辨证论治方案和证治规律上,其中包括临床流行五病,即高血压病、冠心病、中风病、肿瘤及糖尿病;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也有专项资助。2009年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2010年的手足口病,中医药在防控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优势病种上,以辨证论治为主体的方向,如何把握好时间、空间的转换,寻找到证候演变的拐点,有效诊治与阐发机理是我们的优势。譬如冠心病,有胸部闷痛、心电图不正常,可以确诊为冠心病,然而介入造影检查冠状血管完全是通畅的,未见有斑块,它只是微血管的血循障碍;中医称为“病络”,是络脉的病,按“络脉者,常则通,变则病,变则必有病络生,病络生则络病成”,通过审证求因、明辨导致病络的核心病机,依据共性的病理环节进行治疗,运用复方中药的标准汤剂多获较好的疗效。以“证”为人类健康维护的中心加以展开,“有是证,则用是药”,贯彻“我主人随”的主体性原则,因人、因时、因地的三因制宜。天人相应、形神一体、动态时空等,均有其合理的内核。

保证技术使用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建立规范的中医药行业标准。针对中医药优势病种诊治疗效的共识性问题有二:一是疗效的循证证据不足;另一是担心中医药技术的安全性。前者要不断地完善中医药学的评价方法体系,以获取公认的循证证据,这是目前中医药学术领域重要的方面之一。要充分而客观地看待循证医学,一要学,二要懂,三要用,四要知道局限性,五要为我所用、创新与发展。特别是关注“人”和“病人”的评价研究,如自我感知、心理承受、知情同意等。在安全、有效、稳定的大前提下亟待建立规范的中医药行业标准,这是一把公平的尺子,是人们均应该遵守的“游戏规则”。否则难以比较,无法约束而使行业行为处于无序的状态。要以全球的视野去处理中医药学的相关问题,这样才有一定的高度,才有和谐的发展环境,才能使中医药学有良好的国际学术影响力。现今提出的中医药学学科方向的调整变革问题,是基于目前二元论与还原论逐渐被多元大科学的革新所取代,同时一元论与系统整体论的兴起也需要不断地拓展,把“人”放在天与地之间来看人的健康,来看人的疾病,精气神一体,象与形融通。我们主张科学和人文融合互动,然而医学的方向不能够从人文到人文,如果是从人文到人文,过分强调象思维,不与形体融通,就不能更好地维护健康。这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大问题。现在人们问责大学,问责大学培养的人才社会适应性差。从中医药学科看,主要是我们培养的人才实践技能不足,亟需强化基本功训练等。值得思考的中医教育是跟着西方的模式走,是借鉴,能赶超吗?要重新调研,要吸收宋代书院及太医院教习,优化目前中医药学的教学资源,闯出中国人自己的路!

3中医药学学科方向内涵的调整

以人类健康为主要研究方向,在具体的学术内容上朝向个体化医学(personalized)、预测医学(pre-dictive)、预防医学(preemptive)、参与医学(partici-patory)(简称4P医学)作出调整,以适应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medicine)与网络医学(networkmedi-cine)的发展。东学西学融合提倡4P医学,由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完成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迅猛发展,药物遗传学从中得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个体化医学的概念也是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基于药物遗传学的发现如何去发展个体化医学,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对于患相同疾病的不同病人,现在的用药方法是用同样的药,而在将来的个体化医学中,由于可以预测不同病人的药物效应,即使是治疗同一种疾病,医生也可能根据病人的遗传背景来选择合理的药物和最合适的剂量。同时,医学模式中的心理、社会与环境等方面也是个体化医学的重要内容。显然中医药临床医学的核心———辨证论治的理念与技术将在21世纪的个体化医学方面有充分的发展机遇。各类人群,不同的环境,得病的机率是不一样的。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是人们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一种生存需求与本能。四川人为什么吃辣椒?因为四川地区是一个湿气较重的区域,火神派医生多生长在四川,其用附子非常多,做菜都可以加附子。所以人适应生存环境是长期积累的过程。人养成生活习惯的条件,包括自然生态,也有社会环境。中医关注一个人在一定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下,整个生长过程、成长经历,再加上他现在的表现,通过望闻问切综合地观察与评价,所以中医学才是真正的个体化医学,包括个体化诊断和个体化治疗。

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提倡预测医学,预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其重点应该放在病前的早期监测上,可及时地预测、辨识健康状态及变化趋势,一旦发现异常变化就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预测医学包括各种气候、物候、环境、致病因素等,既要关注环境等自然条件,又要关注是什么样的人得了什么样的病、怎么样去调理、针对人体的状态通过调身心去解决对病证的治疗等问题。中医多通过望、闻、问、切的宏观观察方法,也可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应用生物学指标做微观的研究。中医治未病思想和五运六气学说是代表性的预测医学。关于整体医学指引下的预防医学,即是对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进行人为的干预,包括药物干预、营养干预,或者是生活行为干预,这是目前应对慢性病公认的最佳策略。中医药学中整体系统医学思想早已有之,且有明确的内在标准,如“气脉常通”“阴平阳密”“积精全神”“形与神俱”等。具体干预的方法也众多:“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等,均为实践证实有效的生活调摄方法。“民以食为天”(《汉书》),中国人最讲究饮食与营养,中国在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文化之一就是饮食文化,在医学领域中也形成了独具特色优势的饮食疗法:“调”为核心的理念与相应的丰富烹调技术。不仅有药物干预方法,还有祝由调心、调气、调神、针灸等上百种外治方法,且多为天然、可及、安全、经济、有效等干预措施。

至于参与医学,即对个人的健康并不是被动地仅由医生来决定如何进行诊断和治疗,倡导自己也要主动地参与到对自身健康的认知和自觉维护的全过程中,主张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提倡科学与人文融通。中医药学历来重视人的智慧能力,“人为本,病为标”,“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机体在发病学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是决定着病人在临床上是否发病的关键。治病的目的是救人,“人”是核心,是健康的主体。转化医学作为重点的变革之一,要凸现个体化医学的中医药学优势,同时还要参与到全球卫生信息化工作中,重视高概念时代的医学导向,为构建统一的新医药学奠基。什么叫高概念?一要有现代的大科学理念;二要研究复杂的相关性,要敢于突破原有的学术边界,提倡整合;三要在实践中践行诠释与创新。目前美国已有38所大学医学院建立了转化医学中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2006年起实施“临床与科研成果转化奖励计划(ClinicalandTranslationalScienceAwards,CTSAs)”,美国国立卫生院每年投入5亿美元用于推进转化医学。转化医学这个方向的变革是由广大民众对医药的客观需求拉动的,要以病人为出发点去研究、开发和应用新的技术,强调的是病人的早期检查和疾病的早期评估。在现代的医疗系统中,我们清晰地看到医学的研究进程向一个更加开放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方向快速发展,以及对于从研究出发的医学临床实践的社会包容。故此,转化医学倡导以病人为中心,从临床的实际工作中去发现和提出科学问题,再做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基础的研究,然后将基础科研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基础与临床科技工作者密切合作,进而提高医疗的总体水平。所以,转化医学的研究模式主张要打破以往研究课题组单一学科或有限合作的模式,强调多学科、多机构、多层次组成课题攻关组,发挥各自的优势,通力协作。中医药学历来以临床医学为核心,从临床到基础,临床是开端,通过基础的研究、机理的研究再回到临床上来,还要以临床研究为最根本的评价标准,因为基础理论升华、中药研究与开发的源泉都在临床。医院要到院前去转化,院前就是社区、乡镇和农村;临床上的成熟技术要向产业转化,研究的成果要向效益方面转化,要应用到基层上去;医、教、研、产要向人才培养转化。转化医学的模式要具有普适的价值,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更要有永续的动力去支撑可持续发展。转化医学的模式需要稳定的结构,过去的提法是创新团队,进一步朝向产、学、研联盟的更新;近来已有专家提出“多学科联合体”这一新概念,未来我们应该建立多学科联合体。多学科的联合体有3项要求:第一,一定要有多学科、多机构、多层次性的稳定结构;第二,要引领转化医学的研究方向,要朝向基层、朝向临床、朝向应用,将农村、社区慢性病的防治、防控突发传染病等作为研究的重点;第三,要实行医、产、学、研、资一体化。资源的“资”,要求前置进入市场,进行资本的有效运作,在实践中来提高学科自主运作的综合能力,这也是我们把维护健康和防治疾病工作做好的保证。如此,我们就能够取得基本医疗保险、商业保险、促进健康基金会等有效的参与和大力支持,就能够有资本的高效支撑,中医药学的学术发展必然会更加顺畅和健康地向前快速发展。

总之,转化医学的重点要前移,移到预防上来;重心要下移,移到社区和乡村中去。网络医学也是调整变革的热点。还原论的思想与方法功不可没,但是用它来解决生物医药复杂的病理过程,特别是多因素、多变量与多组织器官变化的过程就十分困难了。这个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的转化,必然要涉及到机体相关性的网络系统与多重靶点效益的整合互动时空。从系统生物学的观点来看,机体受到某一个应激性刺激的时候,它就出现一个网络的系统调控,应激系统运作,到一定的时候还会启动机体的代偿功能,一直到系统失控时,才表现出疾病的表征。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只是特异性、机体自我适应性,还有机体自组织、自修复、自调节等方方面面。所以,疾病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机体整体、各系统、各器官、各层面组织细胞,它的共有特征就是网络协调性。在这种背景下,要认真地总结前人的经验,把原有的中医药学的学说与理论,合理地延伸到所谓的神经体液免疫的网络之中,延伸到细胞的分子网络体系之中。网络医学不仅仅是人们理解的用计算机远程会诊、哪个医生看什么病、享受医疗资源,更重要的是网络医学是来解释健康与疾病,特别是复杂性、难治性疾病的。这种机体产生的各个组织细胞的复杂病理变化有它的网络变化的整合效应。探索复杂疾病之间的内在关联,重要的是要解决表征问题,根据表征与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不仅要了解基因,还要知道基因的功能以及它与表征的关系。所以,我们在衡量临床疾病诊治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反映疾病真实面貌、治疗的效果,还要注意它的临床中间节点,同时也要注意影像学等检测的客观指标的表征变化,把这些主观的评价表征和科学数据结合起来。疾病是多因素、多变量、多环节,它呈现出一个多层次的网络结构,我们要解释在网络中它的共性病理环节是什么?它不是一个单靶点,而是一个多靶点的节点的协调变化。

这就是中医要解决的证候的核心病机,所以网络医学、病理生理学都具有一个非常亲缘的关联,都是揭示疾病发生的主导环节与多节点、多靶点的互动,这样就可以去探索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关系本体与实体本体的链接。正因为网络医学是构建在系统内、整体内的,故重在综合。在网络医学引领下,基于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系统生物整体观念,把疾病理解成表征,即是中医“证候”。表征的基因是一个功能化的概念,基因节点就是多靶点,与药物受体三个要素互动,运用计算机技术,观察药物对病理网络的干预和影响,这样就使研究的新药更贴近于疾病的本质,从而提高研究的效率。在前期“973项目”的研究中已提出了复方组合化学这一新的复方中药概念,在网络药理学基础上提出来的研究复方组合化学的新方法,它是针对复杂疾病系统的多靶点、多环节的。复方网络药理学,它是以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等系统生物学为基础的。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运用基因芯片技术以及二位凝胶点、蛋白凝胶点等,我们不仅能够识别基因,同时可以探讨这个基因的功能,以及基因功能在什么条件下、什么时间上实现蛋白质表达及多个基因的组合互动等。通过对先进技术的组合,我们可以继续沿着这个方向去研究,完全有可能反映系统的复杂问题。

4中医药学的学术创新门径

面向未来,最为重要的是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4.1注重学科建设

第一,是学用诠释学。诠释学是理解、解释与应用三位一体的科学,对于学科的骨架概念进行诠释也是创新。如中医学的概念,冲、任、天癸、玄府、气液、病络等概念是西医学中没有的,要给出一个清楚的概念使人能够懂得、能够接受、能够理解,在国内外的生物医学期刊上发表。联系到评价一所高校的整体水平,要看教师(医师、研究人员等)包括研究生每年能有多少篇论文被SCI收录,又有多少能够体现中医药学的学术水平、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文章,这些是比较重要的。将西医学没有的概念给予诠释,被接受并吸收了就是对于医学科学的充实,关键在于它能够指导临床。例如,在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下称“非典”)的中医药应对过程中,运用了中医诠释。在参加非典死亡病例的病理解剖中,我们真正地看到了“肺热叶焦”的形态,非典的病原体是明确的,变异的冠状病毒导致出血性肺炎,打开胸腔看,肺叶萎陷干枯,满腔的胸血水。怎么解释?机理是什么?至今不清楚。按中医诠释,金元医学大家刘河间在其著作《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有“气液玄府”理论,就能够很好地解释非典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胸血水和“肺热叶焦”。由于毒邪的感染,疫毒之邪侵犯了肺中的络脉,络脉瘀滞而渗出了血液,血液又通过了膈膜,膈膜上的孔隙是不是细胞间质还需要进一步求证。依据刘河间的学说,其机理是渗出的血液通过膜上的“玄府”而渗透进了胸腔的。这个例子中最可贵的不只是我们看到了“肺热叶焦”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更重要的是它能用来指导我们的临床治疗。它是由于疫毒之邪导致了病络的形成,通过玄府渗出来的胸血水,那么需要用解毒清热、凉血化瘀的治法,可使用辨证的中医汤剂,也可大量地使用静脉注射液,包括清热解毒的喜炎平、热毒宁等,还有活血化瘀的复方丹参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等,再用一些益气养阴中药治疗,尽早投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通过中医药的综合抢救很多病人就有了生还的希望,还能减少大量激素冲击治疗带来骨质疏松的弊病。

第二,是循证医学。循证医学不等于随机对照实验,然而循证医学的理念为大家所共识。循证医学不一定完全适合于中医学,然而我们要得到一个共识的疗效,就必须更新现有的评价方法,去创新方法学,才能达到共识的疗效。共识的疗效就是说中医药的临床实验所取得的疗效,中医认可,西医也认可,中国人认可,外国人也认可。如此,我们不仅可在核心刊物发表文章,而且在国际著名医学杂志上也能够发表文章。例如2009年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首先在预防方面我们研究了一张小复方,有鱼腥草、金银花、、薄荷、生甘草,制成标准汤剂送给大、中、小学生和基地受阅部队食用,当时北京7、8月份时还没有疫苗研制出来。通过回顾性的研究,做了3万多例的回顾性调查证实,中医药是有一定预防作用的。在佑安医院做的263例轻症的临床实验,一组使用莲花清瘟胶囊,一组使用达菲胶囊,进行了甲型H1N1流感治疗的非劣性检验,结果说明莲花清瘟胶囊治疗效果不比达菲胶囊差,而且在流感样症状缓解方面还有它的优势。关于完善评价方法体系,我们对于疾病防控,特别是社区慢性病的防控,随机对照临床实验是有局限性的,可采用实用性的随机临床实验。要比较中医在参与治疗中是否起作用?起什么样的作用?在什么样的时空间起作用?起到了多大的作用?能体现出中医的疗效优势和它的特质吗?从而服务于广大民众,同时也要发表学术论文,还要在国际上、在SCI数据源的专业杂志上发表文章,这样也就提高了我们中医药学的整体学术水平和国际学术影响力。

4•2提高人才素质与学术创新能力

第一,就是要兼通文史,透视组学,宏观与微观、综合与分析要逆向对接。学术方向的调整与变革的最高理念是宇宙观,宇宙是由大而无外的大一与小而无内的小一共同构成的,大一寓有小一,小一中涵有大一,两者相兼容而为用,大一含天体、地学、物候、气候,小一含蛋白质、分子、中子甚至比中子更小的。综合和分析,宏观和微观,关系本体论和实体本体论,要去对接。宏观的研究向下,微观的研究向上,如果能够对接上,找到契合点,这就是一种重大的发现。然而机会常常是擦肩而过的,平行地擦肩而过,没有能够契合在一起,大概需要几代人,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的工夫。然而,大一融入小一,小一酝于大一,大一小一能够融通,东学西学能够兼容,科学与人文能够融合互动,这是一个重要的理念。我们当前所面对的是如何体现中医药优势,其重点在临床医学。首先是有肯定的疗效,而后要制定诊疗指南和规范标准,并且具有可推广和辐射的能力,再后去发现其中的机理。

第二,要科学与人文的有机融合。学科带头人要能够兼通文史,特别要关注科技发展史,包括对中医的各家学说等应该有很好的把握。传承是基础,创新是目标。要实现创新的目标,要通过崇尚国故、追思前贤、善于学习借鉴等手段来实现。例如“小学”,这个“小学”是指对文字的释译。药者毒也,药能对抗疾病,如大黄、附子等;药者厚也,药也能够补充营养,像阿胶、鹿茸、熟地黄之类;药者瀹也,瀹有疏导调节之功。这个“瀹”字,三点水,说明水是源泉,上善若水,积淀厚重;右面上是一个人,人底下一个横,一是阳,断开了当然就是阴,一画开天,人贵阳气;三个口为团队,群体,三生万物;再下面是一个册字。团队所谋之事,含事理、伦理、哲理,有和合配伍的物质群体,才能起到疏导调节的作用,这当然需要实践和时间的更多检验。

第三,是透视组学一定要用系统论来指导还原分析。要从整体出发,进行还原分析的研究,通过还原分析的研究回归到整体上来。要重视表征,重视观察、体悟、司外揣内等,这是中医药学的特点之一。基因、蛋白质、代谢组学和表征之间的关联,我们希望能做逆向的对接,然后它非常可能是平行的擦肩而过,对于新的技术应该着眼于整合,使之成为系统才具有创造功能。

早期药学论文范文第5篇

今年59岁的张锦,出身于中医世家,受家庭的教诲和熏陶,从小与中医结下了不解之缘,70年代张锦曾在北京中医研究院和天津南开医院深造,打下了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张锦是位善动脑、善钻研的大夫,有多项科研成果问世。他认为:糖尿病是全身性、慢性、进行性、消耗性疾病。按中医传统认识,多将糖尿病分为上、中、下三消,以肺燥、胃热、肾虚为主要病机特征。但由于该病机理复杂,病程长、症候多变等,单纯运用三消辨证则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不足。张锦根据糖尿病不同阶段的特点,认为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脏腑虚弱、素体阴虚、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鉴于上述原因,他提出的新观点是:以脏腑辨证论治各型糖尿病。他运用从肝论治、从瘀论治,从脾虚论治等多种方法进行分期论治。临床上,不用大剂量,不提倡附加药。他在祖传秘方基础上,与我国现代10余位糖尿病专家处方精华相结合,大胆实践,苦心探索,反复试验,亲尝草药,终于用人参、西洋参、鹿茸、参三七、雄蚕等30余味名贵中药材研究出了“抗糖灵”纯中药散剂,无毒、副作用,患者临床服用,效果奇佳。接着,他边研究、边总结,将糖尿病科学地分为肾阴亏损(临床前期),燥热入血(临床期),气阴两虚(合并症早期),阴阳两虚(合并症中期),瘀血阻滞等五类;并根据不同的病症研究出“抗糖灵”Ⅰ、Ⅱ、Ⅲ、Ⅳ、Ⅴ号。系列新药“抗糖灵”全部采用中国天然植物药组成,不含激素、人工合成药物,无任何副作用。“抗糖灵”在降血糖的同时,还有降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减缓微血管病变、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多方面的作用。临床验证表明,使用“抗糖灵”系列药物,可使血糖和尿糖迅速降到正常生理范围。

湖南会同县,曹月娥,患糖尿病多年,三多一少症状明显,全身消瘦,神疲体倦,视力下降,行动艰难,空手上楼须扶梯帮助,还气喘不休,得休息数次,血糖、尿糖居高不下。1993年5月服用“抗糖灵Ⅲ号”仅两个疗程,血糖降至7.5,尿糖阴性,症状消失。

黑龙江省青山龙农场干部董恕民之女董艳玲,患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992年11月症状加重,血糖、尿糖居高不下,同时又出现酮症酸中毒。1993年7月开始服用张锦研制的“抗酮汤”20副,配合服用“抗糖灵”Ⅳ号,3个疗程以后,血糖降为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