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期中总结与分析报告

期中总结与分析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期中总结与分析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期中总结与分析报告

期中总结与分析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字:财务管理;中职教育;案例教学

随着教学方法改革的不断加快,案例教学法逐渐被应用到财务管理教学的过程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是案例教学法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引入实际财务管理中的经典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参与探讨和分析案例,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中职学校实施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一)满足财务管理学科实践性要求财务管理的学科特点要求教学工作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联系。财务管理是管理财务活动和财务各方面关系的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财务管理理论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侧重灌输理论知识,缺乏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处理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将来就业后对工作上产生的问题束手无策,并且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枯燥无味的理论课堂显得更没有吸引力,教学效果较差。因此,使用案例分析法就显得很有必要,老师在教学当中使用它来建立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使得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有助于提升中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1.提升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职场上中职学生与大学生对比,中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理论知识,然后针对所学知识布置课后习题,最后进行知识点考核,侧重以理论成绩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传统的教学法和考核方法不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增强中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毕业生也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而案例教学法将现实案例引入课堂,激励学生自主参与案例探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处理问题的能力。2.提高中职学生的思维能力中职业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5至17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可塑性很强,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就要以教师为主导,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通过机械学习,不利于学生构建一个好的思维方式。而案例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只负责组织和点评工作,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因此,案例教学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创建,而且有利于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为中职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创造社会价值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为了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带动学生积极参与案例分析与讨论,作为教师,必须实施案例教学过程进行精心准备和规划,笔者将实施过程分为课前案例准备、课中案例教学和课后分析报告评定三个阶段进行讨论。(一)课前案例准备阶段首先,作为案例教学的载体,案例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的效果。因此,在案例的选择上,要注重时效性和典型性,选取近三年国内外的典型案例较为合适。其次,教师应提早一个月左右准备案例课堂上所需的案例,同时为能让学生融入到案例情境,实事求是地进行问题的分析和对策研究,应要求学生通过网络等渠道查找案例的相关背景资料,并做好笔记。(二)课中案例教学阶段在案例课堂教学阶段。首先,创建学习小组。以小组形式进行案例讨论,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增强团队意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并且各组的实力和人数应相当,才能有效激发组间观点的碰撞,增加案例教学效果;否则实力悬殊,会造成处于劣势的小组缺乏信心,降低参与积极性。其次,进行案例讨论。该阶段是案例教学过程的核心阶段。教师组织学生先进行组内讨论,各小组得出核心观点后,由小组成员推选各组代表进行依次发言,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与肯定。当发言小组代表发言结束后,应接受其他组成员提出的问题并给予回答。在个案讨论中,教师要为组织者,进行讨论组织和适时的评论,并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不要喧宾夺主。最后,教师总结。因案例分析本身没有统一的结论,所以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为本次案例分析所做出的努力和成绩。同时,对学生在分析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提醒学生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应避免发生同样错误。(三)课后分析报告评定阶段案例分析报告是案例分析的本质,是对学生知识的回顾与总结。所以在课堂结束之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及时编写案例分析报告,温故而知新,以达到效果。教师应客观评定学生的案例分析报告,对学生做得好的方面给予肯定的评价,并指出报告手写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教师应对本次案例教学进行反思,发扬优点,纠正缺点,提升下次案例课堂的质量。

三、实施案例教学法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期中总结与分析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电子商务;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8-0207-02

一、问题的提出

案例教学法自20世纪初被美国哈佛商学院倡导用于法学、医学和管理学教育以来,已被愈来愈多国家的教学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具有特殊效果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哈佛商学院已经培养出众多医学、法学和工商管理领域的精英。同时,学生可以针对案例中所反映的情况,结合所学过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本文考虑将案例教学法和教学质量理论联系起来,尝试运用案例教学提高高职院校电子商务课程教学质量。

二、理论综述

(一)案例教学理论

案例教学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但真正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形成和运用,开始于1870年,由当时担任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姆布斯・郎道尔教授创立。案例是一种描写性的研究文本,通常以叙事的形式出现,它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或事件。案例总是试图比较客观而又多维地呈现事件发生的背景、参与者等信息,力求包含大量的细节和信息,以引发持不同观点的案例使用者进行主动地分析和解读。

(二)教学质量理论

质量是反映产品能满足“明确”或“隐含”的需要能力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广义的质量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高校的教学质量包含三方面的涵义:一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程度,即“社会质量”;二是毕业生对所在高校教学的满意程度,即“内部质量”;三是教育管理者、实施者(包括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校领导与教师等)对教学工作的满意程度,即“工作质量”。

从教育学原理看,教学质量要素包括:目的明确(即有目标设计,对学生要求具体,教学活动围绕目标进行)、内容正确(即安排教和学的内容有科学性、思想性、针对性和发展性)、方法恰当(即传递信息的方式引起了学生积极有效的认知活动)、语言清晰、生动(即发音清晰、语调高低和语速及节奏适宜。这影响学生的听觉效果和心理接受,对教学效果有不可忽视的制约作用)和组织合理(即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紧凑)。

三、运用案例教学提高电子商务课程方案设计

(一)确定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是案例教学课程设计的第一步,只有在教学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教师教学材料的收集和组织、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等活动才能有方向、有序地进行下去。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的目标是:理解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并能运用这些理论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二)选择案例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不是匆匆忙忙地去选择若干案例,而是以每次课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围绕教学实践中的教学质量问题来组织案例选择。一个高质量的案例应符合下列要求:案例的内容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案例涉及的问题富有启发性;案例的具体情节符合客观实际。

(三)编写案例

编写案例有以下基本要求:首先,明确案例编写的目的。编写案例的目的是为了课堂讨论,它使得学生通过实际参与体会到自己将来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其次,要开展案例研究工作。案例的研究有两个阶段:一是图书馆研究;二是采访阶段。采访阶段是案例研究的最困难的阶段也是必需的阶段。第三,撰写案例。案例撰写的核心是要提出一个超出常规的难题: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就成为关注的焦点。第四,制定教学计划。内容应包括:如何提第一个问题;提问的顺序是什么;预期中的讨论方向;如何应对预期外的方向;如何使用黑板和其他工具;如何进行总结等。

(四)案例教学的组织方式

教师在精心选择符合教学内容的案例后,可以因地制宜,用以下的方式灵活地进行案例教学:其一,穿插式。教师在讲解电子商务基本原理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各种案例作为理论的一部分穿插其中,使学生通过案例理解基本理论问题。其二,讨论式。教师可以在某一章或某一问题系统讲授后,由教师提出一个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然后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在其中也可以适当进行启发式提问,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其三,组织专题辩论。这主要是选择一些综合性案例,将学生分为正反两组,也可以组织同年级的班级,以辩论会的形式进行案例教学。其四、组织专题讲座或报告。教师或院系可以邀请一些校内外专家和企业家围绕电子商务开展一些专题讲座,做一些学术报告;这可以让学生感受一些学术家和企业家的思想,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加深对电子商务的理解。

(五)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

要求学生写好案例分析报告是实施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报告可以每人独立完成,也可以分组完成。对报告的内容和形式的要求是引导学生写好报告的关键所在。笔者通常向学生提出如下要求,收效较好:第一,认真总结。要求学生对讨论中出现的各种观点作简要回顾,对其中的重要观点和结论性的观点列举其依据,分析其关系,说明其利弊。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再现讨论过程,加深印象,锻炼学生把握观点、概括说明的能力。第二,刻意创新。要求学生不仅要写讨论总结报告,也要写案例分析报告。力求超出别人的观点,超出讨论的局限,鼓励从更高的层次、更新的角度作概括说明。这项要求旨在督促学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把案例教学同课堂教学融会贯通。第三,力求精练。无论是总结还是分析,都要抓住要点,简洁、明快,一目了然。这项要求可促使学生注重思维的逻辑性、文笔的流畅性和文字的简洁性。

(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高职高专院校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因此,高职高专院校侧重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指标进行组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计划周全,执行完整有序;关心学生课堂参与、教学管理严格;对所讲内容掌握娴熟、运用自如;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学生容易理解;内容充实、信息适中;讲授系统、便于学生归纳总结;教学方法与手段灵活;教学语言清晰、明确;理论联系实际、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和调动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指标体系确定后,还要将每个评定等级赋予一定分值,计算教学质量评价的最后分值。

四、方案实施效果

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案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在提高电子商务课程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一)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通过呈现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告诉学生“答案不止一个”,答案是开放的、发展的。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从特定的情境出发,在掌握充分信息的条件下,对复杂多变的形势独立地做出判断和决策,从而锻炼了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经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会沟通和合作

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通常要经过班级小组、大组的合作和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案例教学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活动。学生们为了达到共同解决问题的目的,就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善待同伴,同时也有助于增强他们说服别人以及聆听他人的能力,在合作中互相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三)案例教学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的距离

案例教学可以把抽象的原理、概念等具体化,置于一定的实际情境中,学习者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原理、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表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四)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的侧重点在于讨论和交流,要想完成学习任务,需要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与他人的沟通交流,清晰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并力争说服对方。学生在积极参与、广泛合作过程中,学会了与人相处和合作交流,培养了团队意识。在交流过程中,使他们感到了自身的价值,又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从而体验到学习过程的乐趣。

(五)采用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经过准备、参与讨论、分析思考等一系列学习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案例教学能较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所学的知识及理论的内化。采用案例教学法,实现教与学的双方良性互动,增强教学的可接受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郑丽霞.应用案例教学法提高《诊断学》教学质量[J].中国医药导报,2007,(10).

[2]王冠.运用教学案例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J].成功(教育),2007,(1).

[3]李雪.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创新人才――基于财务分析案例教学法的思考[J].管理科学文摘,2007,(8).

[4]王志芳.引入“案例教学”与提升“两课”教学质量[J].教书育人,2005,(53).

期中总结与分析报告范文第3篇

“国际商务合同”课程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必选课,它首先是一门语言课程,它以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首要目标,同时这些教学目标放在商务合同语境中来实现,以期通过学习达到能熟练运用英语从事国际商务合同相关活动的最终目的。本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掌握有关国内合同法、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系统地了解国际贸易合同的类型和各种国际贸易合同的主要条款的内容等,使学生对日常商务合同中的问题基本能进行适当的处理,为学生能够掌握合同这一国际贸易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打好坚实的基础。该门课程旨在把国际商务合同活动和系统的英语语言知识以及技能培养密切结合在一起,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高级工商管理人才。而起源于工商管理等专业教学的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国际商务合同教学也是值得推广的。案例教学法适用于国际商务合同的教学,案例可以引导和帮助学生储存表征商务合同的信息结构,增加学生记忆中的相关商务合同知识的储存,以备以后提取用于理解新的合同案例,从而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国际商务合同”作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实践性与可操作性的特点。国际商务合同强调实用性,其语言活动以信息为焦点,任务为引导,模式以合同的基本知识为一个教学单元,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转让和终止的过程就是教学过程,教学带有“叙事性”。其语言的训练也是融合性的,听、说、读、写、译按事件发生的顺序交互进行,具有整体教学的特点。这样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在“国际商务合同”教学中,仅仅依靠传统的归纳演绎的教学方法,学生很难将复杂的理论知识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难以达到“国际商务合同”的教学目标。而引入案例教学法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把商务合同知识和语言技能结合在一起,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讨论与总结,模拟真实合同形成的发生过程,将有助于学生对合同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使语言学习更富有实践性,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二、“国际商务合同”课程中案例教学的应用

“国际商务合同”的案例教学没有一成不变的步骤,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予以调整,但只有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和有效的实施,才能确保案例教学的成功。因此,教师和学生都要充分地参与其中,本文以“国际商务合同”课程中第二章合同的订立为例,具体阐述案例教学法在该门课程中的应用。

(一)课前准备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明确本章的教学目标(掌握有效合同成立的要件,辨析要约与承诺和相关术语的英文表述),拟订具体的教学计划,针对合同订立的知识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真实案例,力争做到选材得当、描述真实、语言生动,以此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在辨析要约和要约邀请两个概念时,教材指出一般的商业广告(如寄送的价目表)属于要约邀请;但是同时指出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商业广告,视为要约。学生很难理解什么样的商业广告符合要约规定,教师可选择下列案例加以说明。甲公司通过电视广告,称其有100辆某型号汽车,每辆价格15万元,广告有效期10天。乙公司于该广告后第5天自带汇票去甲公司买车,但此时车已全部售完,无货可供。法院判定甲公司的行为构成违约,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甲公司的广告中说明了汽车的型号、价格、数量等,内容具体确定,而且还确定了广告的有效期。因此,甲公司的广告是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商业广告,视为要约,而不是要约邀请。乙公司于该则广告后第5天自带汇票去甲公司买车,符合甲公司要约的要求,构成承诺。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因此,此时在甲乙之间形成了有效的合同关系。根据案例的难易程度,以节约时间、高效阅读为原则,教师可将案例和资料提前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进行详细的分析,做好笔记;也可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形象直观地呈现。学生应在熟练掌握相关合同成立知识的基础上,认真研读教师下发的案例资料,了解案例发生的背景,在此过程中对于发现的疑惑之处和关键问题做好记录和初步分析,在必要时,查找相关资料和数据予以佐证,对于教师布置的思考题应做深入剖析,并撰写发言提纲或工作底稿,为案例讨论做好准备。

(二)课上实施

案例教学法并不否认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应在传统的讲授部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典型案例,结合所讲授的基本理论知识让学生讨论。案例讨论和传统讲授两种方法并用,能恰到好处地发挥交融互补的作用。教师系统详细地对相关的合同成立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学生把教师选择的案例,用刚学到的基本知识进行分析,这会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通过分析讨论也会发现问题,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从组织形式来看,课堂展示是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展开的全班讨论,小组代表进行发言并对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这种方式能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起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在该阶段,教师应让学生成为主角,把握案例讨论的方向,引导学生在案例讨论中拓展思路,深化对案例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对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总结并不是要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应确定倾向性的意见,指出本次案例讨论所运用的理论知识,明确哪些方案是可行的,其依据是什么,通过讨论受到哪些启发。在案例讨论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出本次案例讨论的思路、再现知识点,强调难点、重点,并将该知识点放到系统知识体系中再回顾。

(三)课后总结

通过小组、全班讨论、教师总结之后,教师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分析、讨论结果写成案例分析报告。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是案例教学的最后程序,也是学生总结案例,将其所知由口头表达转为书面表达的重要阶段。学生应根据对案例讨论的思考、总结和所做的课堂记录,结合相关理论知识,独立撰写分析报告,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分析报告中,应表明自己的观点,并引用相关合同法条款予以证实。教师要进行认真评阅,还应给学生加上简短的评语,根据优劣给出得分,作为总评成绩的一部分,并将意见反馈给学生。通过这种评价反馈的方式,学生养成缜密的逻辑思维、严谨的治学态度,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情况,以便查缺补漏。

三、案例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难点与对策

案例教学在“国际商务合同”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要保证案例教学在教学工作中发挥最大效用,除了正确组织实施案例教学,还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善。

(一)教师配备问题

“国际商务合同”是一门实务性较强的课程,案例教学的最大难题就在于对双师型教师的需求,那些既有商务实践经验和合同专业背景知识,又有扎实的外语功底和课堂教学能力的师资是“国际商务合同”教学成功的基本保证。但由于中国职业流动性较低和收入差距等问题,很难招聘到这类教师。该类教师缺乏的问题可以通过对本校经管类教师进行语言培训或对外语类教师进行商务实践观摩和调研等方式克服和解决。

(二)案例选择问题

教材乃教学之本,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和依据。案例教学,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合适教材。收集大量的、符合实际情况的真实案例对于教师个人来说也是不容易的事,除了自己的经历,还需到各类商务实践一线做大量的观摩和调研。同时,鉴于各院校对案例教学投入不足的现状,要加大投入,组建学校案例库。一方面,学校应开展“产学研结合”,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合作,让案例教学教师深入企业内部进行调查研究,收集案例,丰富案例库;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讲座,从而获取最新的案例资料。

(三)教学互动问题

由于中国学生长期适应于被动的灌输式教育,在课堂互动中,会出现发言集中在某几位学生中,多数学生缺乏发言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运用充分的课前教学准备和课堂教学互动的驾驭式管控来改变这种状况。借助自主编写的案例教程,给学生提供课前预习的案例素材、背景资料以及相关的文献;在课程教学之初,重视学生检索资料和专业文献技能的训练;在讨论之前,先在课上或者课前讨论题,要求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与发言准备。教师也应由“接受”走向“导学”和“对话”,实现由传统的知识接受型教学范式向现代的对话和导学教学范式的转变。

(四)评价机制问题

课程成绩评定依赖于集中考试,缺少对学习过程的关注。高校对学生课程成绩评定的主流模式是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平时成绩为辅。一般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大多依据学生到课率、课程作业完成情况和期中考试成绩评定,很少关注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情况。在这样的教学评价模式下,不少学生高度关注期末考试范围和期末复习,而对平时课程学习投入的精力与时间严重不足,参与课堂讨论和课堂互动积极性更是不高。这就有必要建立完善的激励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可以将每个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表现与期末成绩挂钩。教师可以适当增加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表现在总成绩中的权重,即使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不佳,也可以通过优异的案例讨论成绩予以抵销,另外,对于表现特别优异的学生,教师可以着重培养,推荐参加更高层次的学科竞赛,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案例教学的发展。

期中总结与分析报告范文第4篇

农村与城市中小学比较,其学生素质,师资水平,学校条件,社会教育资源,家庭教育层次等都存在一定差距。农村中小学应立足于农村校本实际,充分挖掘现有教育资源,优化农村中小学学生学习的方式,积极探讨农村中小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状况,为农村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为学校决策提供参考,为农村中小学教育积累第一手资料。为了提高农村高中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学校管理,本次调查以农安县12所农村中小学生为样本进行。此次调查在2018年12月中旬进行,共对12所学校170个班6800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6800份,收回6790份;总听课1200节,课前测试16000份;期中期末检测2次,批阅试卷29000份;进行五项综合素质评价1次,填写评价表23498份;组织组织各校质量分析报告1次;组织家长会24次。

二、调查对象分析、内容、方法

1、对象分析:农安县青山中学、龙王中学、杨树林中学、前岗中学、开安中学、高家店中学50个初三和初二班学习状况等比分析;青山小学、杨树林小学、前岗小学、开安小学、龙王小学、高家店小学110个三至六年班质量状况等比分析(其中10个一年班)。

2、内容:问卷内容包括: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外作业、按时复习、质量检测、学校管理、班主任工作、师生交流、学生交往、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和方法、学习心理特点等项目。

3、方法:采用不记名查、考、评、听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三、调查结果分析

1、课前预习

课前有学习计划者占70%,这些数据说明大部分学生明确计划对学习的重要意义,知道要制订相关计划。也有两成多的同学没有学习计划,在学习上盲目进行。但有计划不等于学习就有保障了,事实上,有学习计划者68%是没有完全执行或不执行的;有复习计划者也有63%是偶尔制订的,更何况要落实到行动中去。由于没有学习计划,只有11%的学生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很少预习或从不预习的学生就占了50%。

2、课堂探究

在课堂上,总体来看,学生的学习态度是还不够认真的,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学生只占35%;在理解的基础上能有重点地记笔记的占44%;而有35%的学生会经常开小差;4%的学生不记笔记;同时,课堂学习中,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学生的比例也不高,能主动陈述自己的想法的仅占15%;只会照抄板书的占39%;有自己的想法但不讲出来,与没有自己的想法,但能认真听取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观点的占82%。

3、课外作业

部分学生认真对待作业,41%的学生能独立按时完成作业;不重视错题矫正,只有32%的学生能及时订正错误,74%的学生没有自备的错题集。但在作业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良现象需引起我们的注意:33%的学生有抄作业的行为;22%的学生有时不能甚至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24%的学生虽有错题集却不能认真使用。

4、按时复习

学生不大重视复习,课前长期坚持复习旧知的仅占5%;课后马上复习的也仅占6%;考试前,75%的学生会进行复习。这说明学生对复习常抱有急功近利的思想。

期中总结与分析报告范文第5篇

笔者下面以VB课程设计为例,浅谈课程设计的一般过程。

(一)精心选题

精心选题,力求既要结合书本的知识,又要结合学生将来可能遇到的实际工作需要。

课程设计题目不宜过大,不切实际,使学生无从下手。题目要使学生在自己通过搜集资料及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完成,使他们有成就感,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实践证明题目多、可操作性强、趣味性强、实用性强,对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极大的好处。

我考虑到VB课程设计的特点以及每个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精选了十几个题目,让学生分组设计。

如文字编辑系统,学生都学过Word等文字处理软件,对它有较深的体会,那么文字处理软件是怎么实现的呢?通过这个题目可使学生把以往所学专业知识和VB有机结合起来。又如古诗欣赏系统,是专门为一些对文学感兴趣的学生而设置的,这样的题目设计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除了以上题目外,还备以下题目:睡眠测试系统、设计计算器、设计电子贺年卡、窗体背景图案系统、设计一个收款计算程序、密码检测、数据流动等。

(二)合理布置题目

在布置题目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可采用分组的形式进行,避免多人同时做一个题目,导致重复劳动或抄袭现象的发生。

布置题目时采取先在黑板上以文字形式布置题目,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在机器上布置题目即在机器上运行程序,让学生直接看到运行后的效果。另外,教师一定要将每个题目都自己先完成,给出具体结果,使学生具有感性认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在软件开发中,实际上用户要定制一个软件时给出的往往只是文字或表格要求,即用户需求,学生要将用户的需求用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形式表达出来,这就涉及到软件开发的知识。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将软件开发工程中的一些方法传授给学生,使他们了解软件开发的一般步骤和过程,这样可以少走弯路。

在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尽量要求学生学会搜集资料,充分利用现代化工具,如上网搜集资料,到电脑公司去咨询,到相关部门去了解情况。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第一手资料。

(三)操作要求

按照软件开发技术的原则和方法进行课程设计,并采用结构化或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对于课程设计可酌情选择以下过程及文档中重要的几个即可:①问题定义。②可行性研究。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操作可行性来研究系统是否可行。③需求分析。确定系统必须完成哪些工作,也就是对目标系统提出完整、准确、清晰、具体的要求。④总体设计。确定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案,确定软件的结构。⑤详细设计。设计出程序的“蓝图”,以后程序员将根据这个蓝图写出实际的程序代码。⑥编写代码(程序)。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书写的程序。⑦软件测试、调试运行。将所编写好的程序和有关原始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不断地对其进行调试运行(修改程序中存在的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直到所设计程序达到设计要求。这部分工作量往往占软件开发总工作量的40%。⑧软件维护。此阶段是软件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它处于系统投入生产性运行以后的时期中,因此不属于系统开发过程(此步骤可省略)。软件开发结束时,要对软件评价。可从产品修改、产品转移、产品运行三方面评价。⑨编写文档。一般情况下,软件系统有如下文档: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开发计划、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用户操作手册、测试计划、测试分析报告、开发进度月报、项目开发总结报告、程序维护手册、软件问题报告、软件修改报告、数据库设计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