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一)隐性政治教育的内涵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重点在于“隐”字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将思政教育内容蕴藏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开展活动使学生们感受到实践活动本身,而不会意识到其中蕴含着的思政教育内容,学生们在社会实践中,不知不觉地在潜意识中感悟到活动背后的思政教育内容,此为隐性教育之“隐”性。在教育内容上,隐性思政教育不同于显性思政教育,显性思政教育以理论灌输作为教学形式,学生们能够明显地感知到教学的内容。而隐性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蕴藏在学生所在的周边环境中,以不同于显性思政教育的方式影响学生们,而学生们不会明显地感知到隐性思政教育对自己思想的渗透。在教育方法上,隐性思政教育主要以非思政教育(但蕴含思政教育目的)活动为主,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使学生们不自觉地吸收教育资源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内容,达到思政教育目的,以克服显性思政教育易引起学生逆反心理的问题。例如利用看电影这一方式来对学生进行隐性思政教育。总之,隐性思政教育是指在高校思政教学过程中,利用和开发思政教育课程外的教学资源,通过隐含暗示的教育方式使学生无意识中对思政教育内容有所感知,从而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

(二)隐性思政教育的特征及作用

隐性思政教育的“隐”之功能,是由其自身特征决定的,而隐性思政教育的重要作用也是与其特征紧密结合的。隐性思政教育的特点:第一,在于承认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自我教育能力,学生们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有通过思考、反省等主观思想活动来形成自身思想观念和道德观的能力,学生们也是思政教育中的主体,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有选择接受、异议或否定外来观点和思想的权利。隐性思政教育中,教师的作用更侧重于引导、调控活动。而参加隐性思政教育活动的学生们,也充当了自我教育甚至教育他人的角色,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所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1],隐性思政教育侧重于在保证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提供学生们进行自我教育的机会、互动项目及外部环境。第二,隐性思政教育特征还表现在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不仅时间地点可以灵活设定,根据学生们不同的特点来设置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例如趣味比赛、参观访问、社会服务等等。而且隐性思政教育活动中,教师们的工作重点在于调控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引导活动发展,隐性思政教育较于显性思政教育,是相当灵活的,而且能够囊括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立体全方位覆盖式的教育方式。第三,隐性思政教育具有潜隐性及浸润作用,隐性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是不能明确表明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而应通过采用各种活动和教学资源的运用,将教学内容蕴含在活动中,使学生们不知不觉受到思政教育的浸润,潜意识中受到了隐性教育的熏陶和影响。第四,隐性思政教育具有结果的持久性和弥散作用。隐性思政教育往往在实践中、在学生的思考中达到教学的目的,教育成果是受教育者自我主观思考后形成的,可以说是属于学生自己“亲身经历并思辨”得来的结论,所以会形成稳定深刻的道德观念和思政品质,隐性思政教育成果自然具有持久性,而且一旦这些内在价值观成型,就会指导以后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了教育成果的弥散作用。

(三)高校思想隐性政治教育的实现机制

隐性思政教育的实现机制应当秉持“教师的有意暗示”和“学生的无意识接受”这两个工作重点,来指导隐性思政教育的实施。具体实现机制主要有:第一,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教师应当隐藏教学目的,随机应变地调整教学方案,避免学生对说教式思政教育的反感,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甚至带有一些娱乐性的教学方案,采用隐蔽的方法,使学生们无意识接受思政教育内容和行为规范,创造影响学生潜意识的教育空间,使学生们在无意识中受到启发。第二,隐性思政教育同样应当遵循思想品德自身的形成发展规律。人的思想品德是自身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学习并主动反思、反省中形成的,所以隐性思政教育应当注重学生们自觉自愿地通过自我思辨来接受思政教育内容,而不是靠外界灌输得来。第三,隐性思政教育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应当将学生们树立为教育中的主体,使学生们以平等的身份与教师交流,对思政知识进行主动探究,成为独立思考并积极进行自我教育的人。

二、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问题、原因分析

(一)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隐性思政教育被日益加以重视并应用,成为了高校思政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高校思政老师积极引用思政教育来协同传统的思政教学,隐性教育被作为教育方式日益受到重点开发。尤其是在信息时代的大学教育中,我国大学普遍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信息网络相结合,使大学生在校园网络中不知不觉接受正统思想的影响。可以说目前,我国大学隐性思政教育已经全面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显性思政教育的不足。

(二)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高校目前已经开始大力推广应用隐性思政教育方式,但是总体上看,目前我国隐性思政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仍然存在很多不完善、不成熟的地方,本文总结并分析如下:

1.应用中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理念上的问题

目前我国隐性思政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理解不到位而导致教育效果流于形式的问题,表现在有的教师将隐性教育作为教学任务完成,侧重组织“隐性”形式的教学活动,然而却没有在其中蕴含思政教育内容,例如课外实践活动出现了过分娱乐化、休闲化的错误,很多实践活动过于机械化,使得学生们缺乏新鲜感。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隐性思政教育活动不“隐”,学生们很容易发觉有灌输式思政教育的意向,这导致原本应“隐性”的思政教育活动失去了本质特征,效果大打折扣,而且教师没有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思想变化和反馈,使得隐性思政教育没有及时调整,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2]。

2.对思政课程以外的其他专业课资源没有充分利用

1989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过:高校德育教育要与其他专业课程教育相结合,要在其他专业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高校教师应当具备跨学科教育理念,在所教授的专业课中结合德育教育,在备课中就应当考虑到这一综合性要求。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仅靠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来实施,这显然是不够的。使得其他专业课教育与思政教育割裂开来,而各学科都有自身专业的伦理和专业素养要求,例如会计专业强调会计职业道德、建筑专业强调环境保护问题、医学强调社会伦理等等,我国这些专业学科中隐含的伦理道德教育并没有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其他专业课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3]。

3.隐性思政教育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不够

目前我国高校在隐性思政教育中应用信息网络的程度还不够,仍然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例如对网络上不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价值观、道德观的负面信息,没有做到完全过滤;对于应用社交网络工具来开展隐性思政教育工作做得远远不够,甚至没有利用网络社交工具开展教育活动的理念;也缺乏利用网络工具来了解大学生们的思想状况、内心想法等。而现如今,新时代的大学生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大量利用网络工具,网络社交也占大学生日常娱乐相当大的部分,网络信息的开放性、交互性和即时性,还有网络上各种价值观、世界观、各种理论的泛滥,使得大学知识理论在新时代大学生心中其权威性被大大削弱,在此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如果不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积极使用网络工具,那么思政教育将难以得到新时代大学生们的认可,思政教育效果将大打折扣[4]。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隐性思政教育在我国高校应用的程度还不够深入和广泛,其背后必然存在理念上根深蒂固的原因,本文对此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从根本上改进我国高校隐性思政教育应用工作。高校隐性思政教育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1.隐性思政教育理念尚未真正确立

目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对显性思政教育仍然特别重视,在教育过程中更倾向于采用显性思政教育方法,由于显性思政教育工作易完成且见效快,容易得到学生们的反馈(哪怕是敷衍性的),所以很多高校思政老师习惯于采取显性教育的方式开展工作,使得隐性思政教育在推广应用上比较困难。另外很多教育者虽然应用了隐性教育模式,但是在其中却使用显性思政教育方式开展工作,例如创建文明寝室、开展专题讲座等本应属于隐性思政教育活动,却直接明了地灌输思政教育内容,使隐性思政教育失去本质意义。而且很多思政教育工作者还存在着对隐性思政教育理念理解不深刻,应用隐性思政教育方式的能力不强,简单将隐性教育模式理解为寓教于乐、寓教于行的实践活动,忽视隐性教育的导向性,没有系统、全面、灵活地运用隐性思政教育方法。

2.隐性思政教育资源开发工作不到位

目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载体主要集中在思政课堂和相关谈话、讲座中,而隐性思政教育模式下,校园文化、文体活动、党团活动、志愿者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高校中各规章和管理办法和组织纪律等制度、传播媒介、网络信息等都可以作为开展隐性思政教育的资源,可以说隐性思政教育可利用的载体日益丰富,然而现今我国高校仍然较多采取办讲座、开班会、办板报等方式来开展隐性思政教育,对这些相关资源利用不足。

3.隐性思政教育的方法应用不够全面

隐性思政教育的方法,从根本上讲,有自我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践锻炼法等,在应用这些方法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语言的使用,教育表现的艺术,对教学活动开展程度的把握等。但由于显性思政教育在我国高校开展已久,老教师们对显性教育方式的应用倾向及相关理念已经根深蒂固,这导致隐性思政教育方法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没有得到重视,很多青年教师也缺乏大力应用隐性思政教育方法的勇气,更难以做到适应并熟练运用隐性教育方法。最根本的问题是缺乏对隐性思政教育实施方法的研究与开发,使得在实践中应用隐性教育方法时乏善可陈,更难谈及提高隐性教育的技巧和相关应用创新[6]。

三、提高高校隐性思政教育水平的对策及创新策略

要提高高校隐性思政教育水平,应当从隐性思政教育的内涵及特点出发,认识到其重点在于利用和开发思政教育课程外的教学资源,并通过隐含暗示的教育方式使学生无意识中对思政教育内容有所感知,并通过自我思考甚至反省来实施主动自我教育,并在隐性教育环境中受到熏陶,所以隐性思政教育的重点在于通过暗示的方式引导受教育者主动进行自我教育。在应用隐性思政教育时应当时刻注意把握这一要点。本文基于隐形思政教育的内涵和特点,提出一些创新性的隐性思政教育方法,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主要应用策略有:

(一)大力推广应用具有实质意义的隐性思政教育实践活动

应抓住隐性思政教育的本质意义,设计并实施能取得实质性教学效果的隐性思政教育活动,在其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们自发进行价值观、道德观上的思考。例如在观看具有爱国教育意义的电影活动,不能仅局限于看电影这一娱乐活动本身,应当通过写观后感等方式让学生们挖掘影片中的积极正面的价值观;还有辩论活动中,应设定好辩论主题,应当与思政内容相关,或者能积极联系思政内容,应要求学生们从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这些高度来思考辩论主题并展开辩论,这样更易激起学生们对自身价值观的思考。可以举办与社会道德模范一同展开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项目,这样的活动能起到榜样示范和实践锻炼的作用,对于大学生们,能与社会名人一同参与活动,是件荣耀的事情,在社会实践中,应多安排与思政教育内容相关的访谈、参观、劳动等具体项目,使学生们在实践项目中所蕴含的思政思想和价值观有直观的感受,亲身体会以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活动之后,应当让学生们总结社会实践报告,写出自己的亲身感受,总结对自身价值观的影响。总之,这些活动的举行,应注重采用暗示、引导等方式,使学生们自觉开展价值观层面上的思考,并在隐性思政教育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以达到隐性思政教育的目的。

(二)积极利用思政课程以外的教学资源

除了先进寝室评比、优秀大学生评选、才艺比赛等比较常见的隐性教育方式外,还可以采取以下创新的隐性教育方式:根据前文的分析,隐性思政教育应当多与其他学科教学相结合,积极利用思政课程外的教学资源。本文建议在其他专业课程教学中增加学科历史方面的内容,以史为鉴,借古喻今。例如在经济学专业课程中增加经济学各流派的研究历史,增加经济学家理论背后的历史渊源等教学内容,让学生们在学科历史学习中,了解各经济学家经济理论背后所蕴藏的价值观、道德观,了解物理学家、经济学家等学术伟人们为攀登学术高峰而付出的艰辛心血,对大师们的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等伟大学术精神自然而然地产生钦佩之情。同时思政课程教学中,也应当加入各个领域著名科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巨匠等历史著名人物的名言典故,以生动活泼的案例教学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对著名人物的伟大成就、生平典故等进行思考,从而被这些伟大人物的光辉精神所激励,达到隐性思政教育的目的。高校校园环境建设也是隐性教育资源的一部分,例如遍布在校园各处的标语,以隐性教育的理念来看,采用说教式的制度规定作为标语内容是不大合适的,如果换成能够发人深省的、富有情感性的内容,效果会更好些。例如校园食堂中号召节约粮食的标语:“杜绝浪费”、“浪费可耻”等过于直白、硬性的规定,这样的标语就容易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容易导致他们对其视而不见。而如果替换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并附上农民辛勤工作的照片;或者替换为:“中国每年餐桌食物浪费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口粮”,并辅以图片说明。这样富有情感和暗示的内容,易引起大学生们对浪费粮食的愧疚情感,从而达到了隐性思政教育的目的。

(三)大力应用信息网络工具来实施隐性思政教育

高校应大力应用信息网络工具来实施隐性思政教育,例如目前正流行的微信这一社交工具,高校可以注册专门用于隐性思政教育的公众号(在命名上不要让学生们联想到思政教育),通过这些公众号来关注大学生们,对大学生们发的朋友圈动态积极进行关注,并加以点评,以引导大学生们对自己的学习、生活状况加以改进。这个微信公众号可以通过朋友圈动态,充满正能量、能激励大学生们积极向上的“说说”、“博文”、“多媒体视频”内容,来营造大学生隐性思政教育的网络环境。也可以通过设立微群来提供大学生们对社会问题加以讨论的平台,并由思政教师在微群里积极引导,并对大学生创作的优秀内容进行鼓励,实现隐性教育的目的。总之,高校应当积极利用信息网络工具来创造与大学生网络互动的平台,通过网络的便捷性、快速性、交互性,创新使用网络工具来实施隐形思政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1.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脱节

一是理论上脱节。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应该遵守教育的一般规律。然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学、心理学的联系不够密切,而且以哲学理论的高度来教育学生,使大多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与自身的学心、生活没有关系。而且,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是大课形式出现,宏观的教育方式势必会将理论与实践越拉越远。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则避免了这些情况的出现。二是内容上的脱节。心理疏导注重学生个体,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心理障碍和思想矛盾的化解,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是重视理论上的说教,而不从学生知识结构、人生经历等实际问题出发,所以无法真正落实“以人为本”,单一的教育形式必然无法适应新形式的要求。

2.校园心理疏导机制不完善

一是缺乏系统的疏导机制。目前大多高校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心理疏导机制,学生获得心理疏导的管道不畅通,学生遇到困惑后无法通过一种合理的、便捷的管道,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导。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压抑的情绪就会逐渐积累,久而久之会影响到身心健康,很可能造成无可挽回的局面。二是心理疏导队伍薄弱。高校学生队伍庞大,所以心理疏导机构要有一定的规模。然而,我国大部分高校心理疏导工作开展不够顺利,心理咨询室较少,而且一部分心理咨询教师是非专业的,无法满足工作要求。另外,高校的心理疏导设施也不健全,硬件设施严重不足,如咨询室里的物品设置和颜色环境不够合理等,这些都影响到心理咨询的效果。

二、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1.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疏导相结合

了解学生的实际问题并满足学生实际需求是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的关键,我们可以通过将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来完美解决这一问题。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切入点,找出学生产生心理矛盾的根本原因,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疏导策略,尽可能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消解不良情绪,引导其树立健康的思想观念,使其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实效,就必须转变教育方式,注重受教育者的感受。情感互动可以弥补思想政治教育中单纯理论灌输的不足。实践证明,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之间的关系越融洽,教育效果就越好。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注重思想政治与心理疏导的结合,关心、尊重学生,发挥情感的感染功能,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品德高尚、思想先进的人。

2.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完善心理疏导机制

一是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通过学心专业知识来武装自己,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实施针对性的疏导。此外还要改变重理论、轻心理的教育方式,加强与对象的沟通和了解,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二是心理疏导的“专业化”。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心理问题来设置心理咨询部门,通过针对性的疏导有效缓解和消除心理压力;对于自卑的学生应由专业的教师来疏导,以提高学生得获自信的成功率;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三是课堂渗透式疏导。一名好的教师应该是育人好的导师,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一名教师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以说,在教书育人中,要在课堂上渗透思想教育观念。各科教师课堂渗透与正面的疏导教育相结合,从而形成一股合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大学生要更新观念,乐于接受心理疏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大数据(Bigdata)最初用来描述需同时进行批量处理或分析的大量数据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的内涵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通过“加工处理”实现数据的“增值”。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库克耶编写的《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指出,大数据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有巨大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或深刻的洞见”。为应对众多领域数据的爆发式增长,大数据还应涵盖处理数据的速度。因此,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将大数据定义为:通过高速捕捉、发现/分析,从大容量数据中获取价值的一种新的技术架构。大数据有四大特性,即大规模(Volume)、多样性(Variety)、高速性(Velocity)以及由前面三个“V”推动产生的海量价值(Value)。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指出,互联网上的数据每年将增长50%,每两年便将翻一番。同时汽车、洗衣机等工具设备上有着无数的数码传感器,随时测量和传递回有关位置、运动、温度等大量不同种类的数据信息。这些不同种类大规模的数据在大数据技术的帮助下,被高速处理和分析后,挖掘出更多隐藏的“内涵”,更快地满足实时性需求,从而彰显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随着信息化进程在教育领域的推进,特别是数字化校园的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校园中得到充分运用,各种信息交流与服务平台逐渐增多,也产生了海量的不同类型的教育数据。这些教育数据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信息和知识,提取其中的价值并为教育决策、教学优化服务,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育决策者所关注的内容。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需要借助大数据的强大力量丰富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工作方法。

2大数据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价值

2.1大数据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在信息获取和信息流通受限的时代,在思想政治研究领域,为获取更多学生想法或评价,研究者往往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样本分析。而问卷调查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其可靠性建立在被试者能提供真实信息的基础之上,因此,一旦被试者有意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或问卷设置不具辨识度,最终通过问卷调查并不一定能获得真实客观的数据,思政工作者会被带入误区,这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产生不利影响。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大数据技术能够轻易获取学生的学习成绩、考勤记录、图书借阅情况等大量客观真实信息,从而降低小范围数据的局限性。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让原本无法量化的信息得以量化和显现,例如学生在网络上的“一言一行”记录下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通过大数据技术让这些过去难以量化的信息被转化成有价值的信息。大数据时代通过大数据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可获得更多全面而客观的数据,进而进一步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和层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价值。

2.2大数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前瞻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牢牢把握住师生的思想动态以及思想观念的发展趋势,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掌握主动权,防患于未然,提前采取措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瞻性和针对性,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而预测是大数据的核心价值,指的是借助大数据技术对事物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预估,达到预测的目的。比如超市可通过分析客户购买的记录来预测消费者行为,最典型的案例是沃尔玛公司预测出年轻爸爸在买尿布的同时会捎带啤酒,调整它们的摆放位置从而提升公司的销售额。校园安全是悬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头上的一根弦。在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者完全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监测校园所有相关的系统平台,通过实时跟踪分析学生的各项数据,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提前做好应急预案,积极进行教育引导,及时化解矛盾和冲突,提高校园突发事件处理的效率。

2.3大数据使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可能

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遵循“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需要充分了解并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通过大数据技术深度挖掘学生的各项数据,反映学生的不同需求,学校及时为学生送上个性化的帮助与建议,为管理带来便利的同时更加彰显学校对学生的关爱。譬如华东师范大学基于校园卡记录开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预警系统会给饭卡消费少的学生发送询问短信,是大数据应用于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探索和实践。面对复杂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高校可借助大数据技术整理出各行各业岗位需求特点以及毕业学生的信息,建立起企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之间的桥梁,解决企业岗位需求与学生就业信息不对称问题,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图书馆可以对学生的借阅记录进行汇总分析,了解学生的借阅需求,进而为不同的学生群体推荐不同书籍。

3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新转变

3.1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大数据意识和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紧跟时展变化,主动建立大数据意识,要充分意识到数据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提高对信息数据的敏感性,加强对数据信息的收集、存储和利用,做大数据的有心之人。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都是数据的制造者、传播者、共享者和分析对象。为了能对教育对象有全面认识和全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全面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网上行为、通信联络等记录,并进行存储、分析和利用。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熟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而且要具备更强的大数据技术能力,从而充分发挥大数据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价值。高校辅导员在完成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自觉加强大数据技术的学习,尽快掌握大数据技术能力,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应该及时把教育活动信息、学生资料等内容进行记录或者存储,运用数据分析、数据统计等技术加以分析处理,得出更多隐含的信息。

3.2积极利用新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支撑

运用云计算等技术,建立各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平台,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运用数据,为深入把握学生身心状况提供强大支撑。比如笔者曾到台湾南台科技大学培训,该校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不仅仅提供英语学习系统供学生学习,学校语言中心还利用软件后台管理功能记录下学生的学习记录,包含次数、时数、学习内容等,实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形以及学习成效进行管控,采取有效方法,逐步引导学生激发学习英语的信心与兴趣,进而产生最大的学习效益。目前,各高校的信息化建设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偏重于硬件基础方面,校园信息化数据应用还不够成熟和广泛,软硬件资源得不到整合。因此,各高校亟需整合现有的信息资源,做到数据集中、应用集中、设备集中,将各种应用整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使得数据得到有效利用,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3.3完善规章制度和流程规范大数据的处理和应用

在大数据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大数据在带来了积极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数据安全、虚假数据等问题。目前大数据在收集、存储和使用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安全问题,大数据所导致的个人信息泄露会给学生带来严重的困扰。事实上,人们在互联网上的所有行为都可以被查到,包括个人资料、购物习惯、聊天内容、检索习惯等等,多项实际案例说明,即使无害的数据被大量收集后,也会暴露个人隐私。而借助大数据技术得出的信息分析结果,如果被过度使用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虚假数据则将导致错误或无效的大数据分析结果,影响教育决策的正确性。因此,高校需要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和发展趋势,及时建立和完善数据挖掘权限和范围的管理制度,逐步探索构建精细化、标准化工作流程,有效避免学生个人隐私泄露,降低大数据在收集、存储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以及提高对虚假数据的甄别能力。

4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只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说教,或针对学生现实行为进行相依的理论知识灌输,难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取得一些显著的成果,但是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忽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这是当前各大高职院校在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一个不良现象,再加上各大高职院校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教育观念、教育思路,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与其基础目标存在过大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现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2、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对策

2.1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教育理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最具导向作用的目标体系,其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内容以及方法的创新与实践,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组织领导、队伍建设、经费供给、物质供给以及制度建设等多个方面无法满足其发展要求。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质量。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薄弱是当前各大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难以充分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思想观念形成中的导向作用,所以本文认为高职院校要通过人才招聘机制来组建一支高素质教育队伍,确保每一个任课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与专业技能均能满足该项工作开展要求。

2.3树立“以学生为本”教育观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不仅要遵循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基础性教育方针,同时也要将“以学生为本”这一核心教育价值观贯穿到整个工作中,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打破“教师为主体”这一思想壁垒,而是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来与学生间展开积极的沟通与交流,准确把握住当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诉求,彻底打破传统“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产生的局限性,充分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这样才能确保每一个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举止得到自我约束,确保现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体现出人文关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文化自觉”是先生学术反思的结晶,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即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自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价值选择和构建过程中人们的一种价值取向,是在文化反省、文化创造和文化实践中所反映出来的一种主体意识和心态,是人的自觉、理性的自觉、行为和责任的自觉。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传播,是一种文化选择和文化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作为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授教过程,也是作为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和内化过程。有学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就是“在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文化的内容、文化的形态、文化的方式、文化的方法促进人的文化选择的传承、创新,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文化自觉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文化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的实现形式,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也保证了文化自觉的实现。在目前多元文化的态势下,以文化自觉的科学态度对待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问题新挑战,正确认识和评价本民族文化,辩证对待外来文化,提升对信仰的认可性、接受性和自信性,也正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涵之一。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是文化自觉的应有之义

“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否实现自觉和自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传统文化扬弃的客观与科学态度”。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血脉,是民族的精神支柱。在历史的坐标中,传统文化的作用是不能被诋毁和贬低的,轻率地否认传统文化,实则意味着莽撞地割裂自身文化血脉,以及文化“无根”现象的产生。当社会出现文化“无根”现象时,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文化自信的不足、文化凝聚力的消解,因此,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批判、合理继承、勇于创新是文化自觉的本质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弘扬主流意识形态的前提下,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的原则,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使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整合,实现传统和现代的创新发展,从而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真正实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二)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积极回应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属性,需要以文化为依托。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是文化产业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大创新。当前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并存态势越来越明显,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较以前发生了剧烈变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主要还是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的,不少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往往采用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方面的知识与技术,表面化和浅显化地临时解决问题,即使运用传统文化为依托,也停留在“机械融合”或“单纯说教”式的传输层面,没有深入考察传统文化的实质内涵、时代背景、阶级立场等因素,使得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和渗透非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在不同程度上淡化了学生民族情感与原有的传统文化的重要应用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也大打折扣。要真正发挥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关键是要具有文化自觉意识,探索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文化结合的最佳机制。

(三)有助于正确把握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实质精神

能够在中国传播,就是因为它适应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能够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上深深扎根,就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其生长点和结合点,和中国传统文化磨合、结合直到整合、融合。可以说,一部中国化的历程就是马克思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鲜明的民族传统文化特色是实现理论价值的重要途径。中国化的就是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语言形式都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在当代中国,正确地认识作为指导思想的和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寻求两者实现融合互动发展的最佳机制,也是实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核心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确立的科学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要深入理解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实质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将系统的理论教育根植于大学生内在的传统文化精神基因中,把握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与文化追求。

(四)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厚的资源支撑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固然需要以为指导,但是也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性资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对集体、民族、国家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开拓进取的意志品质;“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传递了一种普遍的生命意识,有利于学生生态伦理意识的培养;“仁者爱人、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念有利于学生形成相互尊重、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修身为本、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有助于克服学生道德观念薄弱、道德实践不足等道德行为问题。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若干重点和热点问题,都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浩瀚宝库中找到价值资源。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可行性

(一)目标的类同性

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个人与家族、国家、社会的良好组织关系,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培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之人,即“以文化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人、培养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其最本质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要启发人的自觉性,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两者的指向都是人,两者的核心都是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功能的互补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偏重于说教和灌输,主要还是在于它的德育功能特别是意识形态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含有人文内容,但是长期以来过分强调其意识形态性,使得其人文精神受到遮蔽。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精神追求,强调道德内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人去理解自然、社会、思维具有一种清晰的逻辑架构,这种架构具有逻辑层次上的说服力,体现了思维的深刻性。一旦将这种逻辑架构运用于课堂,易于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鸣,其效果明显不同于纯粹的思想政治教育说教。

(三)思想情感上的亲缘性

“传统文化及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以及维系民族和国家的重要纽带,也是民族国家‘合法性’的来源和国民凝聚力之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爱国主义为重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从而培育学生对个人身份的认同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的教育过程,这种教育需要大家有共同的根。而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认同是大学生形成民族共识的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程度,能够在润物细无声的状态下完成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国家认同的任务。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理性审视

过去的十余年,一些高校在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发展过程中做出了一些探索和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在二者融合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需要解决,并且两者结合的程度处于低级的初级阶段,二者之间融合运行的效率较低,运行水平较弱,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文化都造成了一定的滞后影响。要真正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必须深入探究两者结合的关键点,考量影响二者契合的主要因素,建立两者融合的最佳视野模式。

(一)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释,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但是,高校中普遍存在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困境和认同危机,这也与我国高校教育整体缺乏人文气息有关。人文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在高等教育中一直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在传统文化价值的发挥上缺少应有的规模和成就,这也是阻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提高的重要因素。鉴于此,一方面,在把握精髓的前提下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教育绝不是仅仅停留在让学生熟记古诗美文的层面,而是将传统文化放在新时代新语境下重新阐释,需要把传统文化思想精髓集中整理,加以分类,以新颖的、更为简洁的内容形式,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从而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将传统文化资源和理论体系进行有效整合。在基本理论教育中,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以当代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同在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以及社会理想目标上都有贯通之处,可以成为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中华文明活的灵魂。”最后,注重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破解结合起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果仅仅持有“拿来主义”的态度来借用或移植传统文化,势必难以发挥良好的教育效果。要善于运用传统文化智慧剖析社会现实,引导学生走出伦理师范、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等现实困境,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二)坚持传承与创新,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张力

传承和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传承的目的是为了创新,创新的结果是基于传承。坚持文化传承和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觉的本质,面对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的冲击,我们不能故步自封,也不能盲目随从,而是要在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和对国外文化“扬弃”的基础上进行文化选择,并且进行文化创新,而这个过程正是文化自觉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首先是传承文化。必须引导学生科学全面地认识传统文化,去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成分,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成分,提高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自豪感。其次是创新文化。“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她所接受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与活动里,仍然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中国传统文化在影响现实的同时,也在新时代氛围中发生蜕变,实现转型获得新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过程中,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要求,努力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再者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优秀文化的有机结合,借鉴国外文化创新的有益成果,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在中西方融合的视域中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发展。

(三)坚持先进文化引领,正确把握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政治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化价值就在于弘扬和维护主流形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过程中,还要正确处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意蕴和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关系。既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简单地演变成传统文化的普及,也不能仅仅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简化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或注脚,而是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和文化使命的有机统一。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的主流文化,也是我们进行和谐社会建设的先进文化。只有用先进文化占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未来发展的走向和价值所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它体现了中国特色主义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定和目标取向,思想政治教育弘扬和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关键就在于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性”。因此,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精神导向,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元主导”和尊重多元文化,正确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并把认同升华为信仰,把信仰外化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实际行动。

(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方式

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指出,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真正的人性是人的无限的创造性活动,而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掘人创造文化的潜能。学生既是文化的接受者,又是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这就要求在两者融合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凝练出贴近学生成长成才实际需要的一系列教育主题,主题的选取既要兼顾学生的心理、交往、发展等人格升华,又应涵盖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考量。其次,教育者不应仅仅充当知识传输的“中介”,而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增进平等交流,善于和学生探讨解决问题。这也要求教育者不断增强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涵养,才能更好地承担传承传统文化的任务。再次,要积极创新两者融合的方式。适当的方式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链接教育主客体的纽带和桥梁。除了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主渠道,积极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以外,还要善于运用选修课、社团活动、名师讲座、学术沙龙、网络德育等新方式新载体,以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

(五)回归实践,锻造学生文化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