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向政府汇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我县营商环境,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2018〕45号)工作要求,现将我县近期“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服务事项清单认领编制情况(附件1)
根据省数据资源管理局要求,8月28日,“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编制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9月15日,完成所有事项认领编制完善工作,大部分单位基本完成事项清单认领编制工作,并上报审核,在安徽政务服务网蚌埠分厅公布办理。因上级部分省直部门至今未完全编制完成所有清单事项,以及安徽政务服务网的升级改造等影响,导致一些单位尚未完成事项清单认领编制工作,按照规定需报送情况说明。
目前根据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平台统计和各单位报送的政务服务事项未认领的情况说明,除住建局报送暂不认领政务服务事项16项,我县已认领政务服务事项17562项,其中县直单位1848项。今年“互联网+政务服务”目标考核中事项清单认领编制占比极大,请各县直、镇村单位高度重视,抓紧落实。
二、“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广应用情况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工作要求,我县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一张网工作,努力打造整体联动、部门协同、入口统一、一网办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在下一步推广应用中还有三项重点工作:
一是开展长三角“一网通办”试点工作。实现长三角区域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是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8月1日,省数据资源管理局印发《关于全省推行长三角“一网通办”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在全省推行上线首批30项企业事项和21项个人事项,其中24条(见附件2)相关事项涉及我县市场局、人社局、卫健委、民政局、医保局等单位。蚌埠市数据资源管理局于9月25日对三县四区及相关责任单位集中开展试点工作培训。按照文件要求,五河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已在政务服务大厅开设长三角“一网通办”综合窗口,并配置相关设施设备。相关责任单位需安排事项梳理和进驻,选好专窗业务人员轮流值班,由我局根据市局安排予以通知人员到岗。根据岗位需求和工作量要求,对专窗工作人员进行合理配置,选派有窗口工作经验,协调沟通能力较好,服务态度好,经过培训能熟悉掌握长三角“一网通办”事项办理流程和收件要求的人员,每个服务窗口配置人员应不少于2名,确保满足AB岗需求。
二是加快政务数据归集。“一网通办” 工作需要强有力的政务数据支撑。为加快五河县数据中心建设,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一张网”工作,在前一段的全市政务服务数据归集的过程中,出现数据库缺失我县数据(如不动产、房产交易等),相比其他县区较多。其原因在于大量我县政务数据未实现数据化采集,各县直单位应加强相关政务数据的归集,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在开展政务服务数据归集的过程中,对于需与第三方开展系统或数据对接的情况,相关责任单位应按照“谁负责建设,谁负责对接”的原则,明确分工,相互配合,全力做好对接工作,避免推诿扯皮。
三是政务大厅一次性告知和服务指南整改工作。9月底,五河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开展第三轮一次性告知和服务指南整改工作,告知办事群众办件中一次性咨询事项的办理程序、有关手续、必要资料以及具体如何办理;确保服务指南与安徽政务服务网线下线上同源,准确无误的告知办事所需信息。大部分窗口单位都已认真执行和落实,仔细梳理更新服务指南信息,重新制作摆放。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窗口线下不愿制作,害怕局里不给报销;二是局机关不支持,认为都是数据局统一印制,不予重视,导致现在还有很多不足。个别窗口未能按要求整改到位,依然存在告知不到位、指南不清晰的情况,让办事群众多次往返奔跑,苦不堪言。
三、落实王诚市长有关群众办事取消复印件“回头看”工作批示的情况
8月27日下午,王诚市长在龙子湖区解三社区调研,发现仍存在要求办事群众提交复印件的情况。王市长批示对蚌政办秘[2019]36号文件落实情况提出“市数据资源局牵头,对相关情况进行检查核实”。经实地调研、后合检查后,蚌埠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向王市长呈报了《关于龙子湖区群众办事取消复印件工作落实情况的报告》,王市长批示“市民政局、龙子湖区政府要抓好整改,同意数据局开展‘回头看’活动”。目前,经检查我县仍存在政务服务事项要求办事群众提供复印件的情况,截止10月9日,我县公布在安徽政务服务网上申请材料中存在复印件数共计904项(见附件3)。
五河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将根据《关于开展群众办事取消复印件工作落实“回头看”工作的通知》要求,一是对网上政务服务事项清单进行抽查,对网上自查整改情况进行核实。二是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到镇村办事大厅进行明查暗访,三是“回头看”的情况在市长例会进行汇报,切实把群众办事取消复印件工作落到实处。
一、强化领导职能。
乡成立了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首先。由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办公室负责人任成员,负责组织、开展我乡政务公开工作。其次,各村都成立了村务公开领导小组,形成了乡、村齐抓共管,全方位、全覆盖的政务公开组织体系,为政务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领导组先后多次组织召开了党政联席会议和乡村两级干部会议,对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将责任分解落实到相应的部门,由主管领导督促落实,并要求各部门负责收集公开资料,按政务公开顺序进行政务公开,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机制。
二、规范相关制度。
规范我乡政务公开工作,为了更好地提供政务信息公开服务。乡政务信息公开领导小组经过讨论研究,制定了相关档案目录和查询表格,对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目录涉及的政务信息进行了认真的整理和归档,同时建立、健全了政务信息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失密审查等相关制度,促进政务公开。公开内容上,强调根据农民最关心的问题,确定公开内容,公开内容包括乡领导班子分工及联系电话、乡属各部门职责及负责人联系电话、各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名单及联系电话、乡财务收支、局部项目招投标情况、救灾救济款物的发放情况、国土、民政、计生等职能部门的办事流程、发展新党员流程等,真正做到群众关注什么,就最大限度地公开什么。
三、加大监督力度。
乡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对收集到政务及政务信息公开内容严格把关,为确保我乡政务公开工作有效开展。力求准确无误,防止工作流于形式。为此,乡党委、政府从强化工作责任入手,加强政务公开的监督考核。一方面,乡党委、政府将政务公开工作作为全乡党风廉政建设的考核范畴,纳入各村、各单位的年度目标考核,与干部经济待遇挂钩。另一方面,乡纪委加强监督,对公开不及时,公开的效果不理想,以及公开中弄虚作假、侵犯群众民利的单位从严查处,出现重大问题的从严追究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保证了政务公开的严肃性。
四、存在缺乏及下步工作打算
1、明确指导思想。建设政务服务中心是创新服务模式、提高行政效能、打造服务型政府的一个重要平台和载体,因此,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镇政务中心建设由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以方便群众办事为目标,以政务公开为宗旨,减少行政审批程序和环节,切实担负起为民服务,方便群众的职能,树立政府窗口的良好形象。
2、建立岗位制度。按照各项职能不同,中心共设置党政服务类、劳动保障民政类、农业服务类、企业服务类、公安司法服务类、建设国土类、人口计生服务等窗口。现有窗口工作人员14人,实行ab岗,对每个同志作了工作分工,在分工基础上,做到分工不分家,避免了群众跑空,多次上门办事等现状,制订完善工作人员首问责任制,代转责任制,严格请假制度,真正方便了群众办事。
3、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我镇政务服务中心面向群众,直接和群众接触,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形象至关重要,我们多次召开会议,严格工作纪律,做到热情服务,有问必答,诚恳作事,笑脸待人,对群众有意见的问题或事,做好耐心细致的说服解释工作,严格杜绝了和群众争吵,事难办,话难听等现象,对不理解甚至无理取闹的群众,我们做到骂不还口,等待群众的情绪平稳后,再做好解释工作,真正做到群众高兴而来,带着满意和笑容而回。同时我们尽量做到政务公开,提高为群众服务的质量,对一些医保、社保等政策性强的政策,广泛向群众宣传,避免了群众对政策不理解等现象。
4、优化服务环境。我们是窗口单位,要求工作人员上班仪表整洁大方,不穿拖鞋上班,工作环境虽然简陋,但打扫得整整有条,各项制度上墙,办公桌内无与工作无关的杂物。
5、指导便民服务站工作。全镇17各村均设立了便民服务站,我们正确指导村便民服务站的工作,在业务上、工作方法上关注村便民服务站建设,认真做好便民服务站提交上来的各项待办事项。
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心软硬件设施不完善。
2、人员紧张。我们政务服务中心共有14人,但是都兼顾有联村等工作,近年来,社会保险、劳动保障等事情越来越多,各种工作政策性越来越强,我们中心工作人员负荷比较大。
3、村级便民服务站的各项职能到位不足,按照制订的方案和办事流程,村级便民服务站代办职能尚有欠缺。
下步工作重点:
1、完善政务服务中心软硬件设施,提升中心整体形象。
2、增设户籍办理、法律服务窗口。
一、重点工作回顾
2006年,我镇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团结奋进,锐意进取,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全镇国内生产总值34090万元,占年任务的102.1%;农民人均纯收入3476元,占年任务的102.2%;财政收入443万元,占年任务408.9的110.2%。
一)、移民迁建进展顺利。通过做工作,全镇西沙、新四等9个村滞洪区内有762户同意迁建,我们及时规划新
四、西沙、良种场、某、东高5个移民迁建小区。到本月初,各小区已全面动工,在建或购房654户,其中开工建房507户,圩内建房109户,到镇区建房398户,在镇区或其它地方购房147户,只有30余户移民户因建筑工程队难找暂未开工建房。
二)、农业生产成效明显。今年,县下达我镇新增200万元以上农副产品加工农业1个,目前已完成2个;申报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个、新增注册商标2个,现均已完成。此外,我们结合县黄码河疏浚工程和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和规划,从11月中旬开始施工到12月上旬结束,经过日夜奋战,目前所有工程已全部结束,共完成土方4.5万方,工程进度和质量在全县名列前茅。同时在和平、陈石等村现有桑园内套种榨菜等特色蔬菜及黑皮花生、紫心山芋、果树等示范基地。
三)、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完成了某缫丝厂的转让和投产工作。引进淮安市丝绸公司的徐静联合浙江吴英明等客商以300多万元价格,与我镇签订了缫丝厂转让合同。南京江宁区客商陈太刚创办的宿迁飞龙毯业有限公司今年新增500多万元的扩建项目建成投产。常熟市社桥镇木材加工大户何祥保来我镇瓦房村投资130万元兴办胶合板厂,还引进南京客商朱茂锦在陈石村投资110万元,创办起木材加工厂,淮安客商刘云光、汤书中分别在我镇东南村、砂咀村创办中华胶合板厂。我们还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个私经济的发展,全镇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200万元,占年任务的93.3%;新增私营企业9个,新增个体工商户90家,分别如数和超额完成县下达的目标任务。一年共完成工业入库税收200万元,提前完成199万元的年任务;实现私营个体入库税收246万元,圆满完成了年任务。
四)、劳务输出持续发展。切实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我们重点对城镇失业人员进行下岗再就业培训,使他们掌握了过硬的本领,到目前已培训“两后生”和社会人员达1806人,参培率达101.2%,占年目标的155.1%。此外,镇里专门成立劳务输出领导小组、建筑劳务服务中心、琛圳劳务输出介绍中心等机构,多方了解用人信息,全镇一年新增有组织劳务输出1450人,超额完成县下达1350人任务;新增境外劳务21人,超1人完成年目标。实现城镇失业人口就业55人,占年任务的110%。
五)、财税工作再登台阶。今年新增了东南木材加工厂、中华胶合板厂等9个二产项目和建筑、服务等近30个三产项目,这些项目一年累计新增税源80多万元。在税收征管中,我镇着力提高全民纳税意识,教育广大群众依法纳税,涌现出卢月飞、李竹青、刘世林等一批诚信纳税大户。今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443.3万元,占全年任务408.9万元的110.2%,完成一般财政收入305.8,占年任务293.2万元的104.3%。与此同时,我们强化资金管理,减少一切不必要支出,基本保持财政收支平衡,保证了财政供养的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及时发放。
六)、城建城管取得突破。我们坚持以市、县委工作会议和有关文件精神为指针,以“四个一”的要求为目标,结合我镇镇区绿化工作任务和要求,健全组织,制定规划,精心设计,合理布局,达到了绿化环境,美化家园的目的。具体是狠抓了迎宾路、裴黄路、和平西路“三大出口”;改造了三和加油站、西桥口“两大花园”;开辟了政府门前振兴路一条步行街;定位了和平路、前进路“两个专业街”;建设了一个良种场商住小区;开发一个老供销社专业市场,镇区建成区面积达3平方公里。在此基础上,我们做到绿化向四周拓展,绿化随市场延伸,目前我镇镇区绿化面积达2.1平方公里,镇区公共绿地面积达0.6平方公里,覆盖率达到35%,绿地率达30%,基本完成乔木、灌木、地被植物和色叶树种栽植任务,占公共绿地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5.5平方米;镇区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0%,主干道面积在25%以上,次干道绿化面积在道路总面积的15%以上;镇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庭院绿地面积1.2平方米,庭院绿地率在35%以上;植物配置达到两个70%,即:乔木量占总绿化量的70%,常绿乔木占乔木总量的70%。此外,我们采取在社会竞聘的办法先后组建了12人的城管队,16人的环卫队和8人的绿化管护队。各路段承包到队到具体人,做到每天早7点至晚6点清扫垃圾,并集中清运到指定的填埋场。政府经常组织人员明查暗访,发现一处不卫生、不干净、不达标的地方,扣发主要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工资。通过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保证了城镇绿化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双100%,同时彻底铲除脏、乱、差现象,基本达到了干净、卫生、整洁、绿化、美化、亮化的目标。
七)、公益事业成果丰硕。今年我镇农村公路建设任务23.3公里,围绕这一目标,我镇大力筹措资金,严把工程质量,加快施工速度。目前新韩线2.4公里、通湖路5.4公里、裴倪线15公里已全面完成,且工程质量全部符合标准。我们还切实加强改水、改医、改房步伐,今年全镇已新增改水人口8000人,超额完成全年6817人的任务;农村合作医疗
参保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81%,超额完成县下达的任务;新增农村草危房改造91户,占年任务90户的101%。
八)、计生落后得到扭转。我们组织镇村两级计生专干,采取逐村、逐组、逐户、逐人清查,重新建立和调整好计生一本帐,在搞好清理见底基础上,我们对全镇妇检尾数进行追找,并对季度妇检及手术落实情况及时进行奖惩兑现。目前,全镇四季度已妇检6136人,未检62人(77人),妇检率99%;全年计划生育率97.6%;人口出生率7.6‰,顺利通过了市县组织的计划生育年检和计划生育合格村验收。
九)、稳定工作得到加强。我们结合本镇实际,认真排查不稳定因素,并将责任落实到镇村干部职工人头,实行遇事报告、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等制度和措施,强化了全镇干群综治管理和安全生产责任意识,今年全镇未出现重大集访、越访案件和安全责任事故。
今年以来,我镇广大干群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着一些问题:一是财政税收有缺口。刚性支出增加,收支矛盾突出。二是少数居民素质较差,城镇建设管理标准不高。三是计划生育还存在着隐患。四是部分事业单位人员待遇较低,有的工资没着落,影响了工作积极性。五是我们少数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够,工作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
二、明年工作计划
今年我们要以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坚定不移地把工业突破作为工作重点,把富裕百姓作为优先目标,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保持社会稳定,切实加强“三个文明”建设,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其工作重点是集主要精力抓招商引资,实现工业突破;举社会之力加强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千方百计转移富余劳力;借助外力加快基础实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2006年,全镇经济社会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36800万元,比上年增长8.6%;财政收入452.8万元,比上年增长2.2%;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700万元,比上年增长8.9%;农民人均纯收入3580元,比上年增加100元。具体打算是:
(1)突出工业突破,大力招商引资。一是扩张招商引资总量,切实借助外力搞好招商引资,采取多种形式吸引更多外商资本,迅速扩张工业企业总量。二是围绕资源优势吸引外资。我们要充分发挥本镇蚕桑、水产、意杨等资源优势,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我们的特色产品,扩大对外影响,吸引镇内外能人志士到我镇开发创办加工企业。三是发动全社会力量大力发展个私经济,强化责任落实和目标考核,进一步放宽政策,把机关事业、外商大户、经济能人等各方面因素调动起来,把本地的产业优势发挥起来。四是加大技改投入,壮大个私企业规模,提高产品档次,扩张经济总量,提高经济效益。五是加大领导力度,主要领导集中主要精力开展招商引资,全镇所有干部责任明确,与工资、奖金、福利挂钩,实打实,硬碰硬。六是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把更多的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
(2)突出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增加农民收入。首先要抓好规模化生产。根据农业加工业发展的需求,进一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搞好植树造林、林油间套、优质稻麦、蚕桑水产、生猪家禽等规模基地建设,扩大规模效应。二是要抓好区域化生产。我们要依据全镇蚕桑、水产特点,在黄圩片各村进一步扩大桑园面积,在西沙、东沙等村扩大水产和稻田养殖面积,各村要进一步加强绿化造林工作,进一步扩大林木资源总量。三是要抓好优质化生产,围绕加工业市场需求,积极创建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在摸准市场行情基础上,发展特色农业和有机农业,保持和发挥我镇蚕桑、水产、榨菜、杨树等特色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3)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民心工程。继续强化组织领导,集中主要精力抓好移民迁建工作,力争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全面完成762户移民迁建任务。小城镇仍然要坚持大推进、大投入的原则,集中全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设好小城镇的主体工程和相关配套工程,分期配套搞好迎宾路、和平西路、前进西路和通湖路的绿化、路灯安装和下水道工程。完善小城镇功能,加强某街道建设管理,为各种生产要素向小城镇富集创造条件。同时,我们还要加大道路建设、改水改厕、改医改房力度,真正把这些得民心合民意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4)突出增收节支,搞好财税征管。我们要千方百计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培植财源,同时进一步加大税收征管力度,进一步规范完善税收征收办法,争取以更快速度、更高质量完成征收任务。按照保开门保吃饭的原则,努力压缩各种不必要的开支,力争非生产性开支,在今年的基础上再压缩10%以上。
(5)突出劳动力转移,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建筑劳务输出是我镇农民增收的强项,明年我们要继续依托“建筑之乡”的优势,加快劳动力转移步伐。继续深入
开展“输出一人,致富一家”宣传活动,积极动员富余劳动力走出家门,从事劳务输出;大力发展劳务输出经纪人队伍,制定和落实有关优惠政策,鼓励在外劳务人员积极寻求、拓展劳务输出渠道,开展劳务中介活动,培养一批勇于闯市场的劳务输出经纪人队伍;继续搞好城建制劳务输出,力争2006年全镇劳务输出人数再扩大3000人以上。
三、加强自身建设
促进乡镇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大王镇人民政府
1993年以来,我们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对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经营方式进行了大胆探索和改革。截止目前,原有12家乡镇集体企业,已有9家完成产权制度改革,改制率75%。
一、我镇企业改革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效
大王镇乡镇企业的发展起步于80年代初,当时抓住国家鼓励乡镇企业发展的机遇,上下一心,苦干实干,企业规模快速膨胀。但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乡镇集体企业的一些弊端逐渐暴露出来。一是产权不明晰。所有企业都戴着“乡镇企业”一顶帽子,产权关系不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积极性的发挥。二是权责不明确。谁应该对企业经营行为和成果负责,谁能够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等等,都没有明确的主体。三是管理不够科学。当时的企业,仅仅依靠几个人甚至一个人去决策和管理,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我们不断探索和改革。从时间顺序和主要内容上来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初步改革。从1993年开始,我们借全市企业改革的东风,对乡镇企业进行了以集体控股、职工平均持股为主要模式的股份制改造。这次改革,共组建股份制企业9家,其中股份有限公司3家,有限责任公司6家。进行股份制改革的企业,都按照《公司法》和有关文件政策的要求健全了法人治理结构,初步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第二阶段,以调整优化股权结构为重点,以资本运营为主要特征的深化改革。从1999年开始,我们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指导思想和“谁投资谁所有,谁创造谁受益”的原则,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集体股减持,构造科学合理的股权结构,实现经营管理集团控股,企业法定代表人持大股。截止目前,除少数企业外,已基本完成了股权结构调整任务。镇办企业中,大王集团由1998年的平均持股33%下降到现在的20%。在调整股权结构、转换经营机制的同时,我们将目光瞄准资本市场,加强资本运营,引导企业确定上市目标,并以此加快企业改革步伐,实现与国际接轨。2000年华泰股份成功上市,不仅募集了大量的发展资金,而且率先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建立起了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2002年,华泰股份又按照中国证监会的要求引进了2名独立董事,优化了董事会结构,为公司的科学决策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科达集团通过积极工作,上市材料已经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员会审核通过,近期将发行上市。改革使我镇企业的体制和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实现了政企分开,促进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通过改革,明晰了企业的产权关系,改变了过去政府既是资产所有者,又是企业直接经营者的状况,消除了政府对企业负无限责任的弊端。改革将企业的经营权、人事权、投资权、收益分配权和盈亏责任都交还给了企业,使企业真正成为了市场竞争主体。在明晰产权关系的基础上,实施股份制改造的企业普遍建立了“三会一层”的法人治理结构,搭起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框架,促进了企业内部人事、用工、分配制度的改革和管理机制的创新。
(二)拓宽了融资渠道,优化了企业的资本结构。集体资本减持后,通过职工入股、法人参股、企业上市等途径,改变了过去过分依赖银行贷款的状况。集体企业改制而成的9家股份制企业,共募集增量股本金11亿元,股本总额达到13亿元,其中法人股总额9179万元,仅占股本总额的7%。华泰股份股票发行上市后,企业资产负债率由53%降为22%。
(三)激发了企业发展活力,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截止目前,全镇乡镇企业已拥有固定资产51亿元,从业人员2.5万人,
2002年实现产值8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83亿元,利税8.5亿元,分别比股权结构调整前的1999年增长63.5%、66.1%、84.7%。乡镇企业安排农村劳动力2.1万人,占全镇乡村劳动力的50%。200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94%,上交税金占财政收入的99%,农民人均纯收入有48%来源于乡镇企业。
二、几点体会
(一)改革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先导。首先是镇领导班子的思想必须解放。这次股权结构调整,推行经营管理集团控股,董事长持大股,镇领导班子成员中有个别同志简单地认为企业集体股减持是对集体经济的削弱,会加大贫富差距,进而抑制乡镇经济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真分析了原有乡镇企业存在的问题,大家经过反复分析比较,认为不应该计较企业属于谁、归谁管,关键是看能不能促进大王镇经济发展。只要企业在大王镇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创造税收,就有利于大王镇的发展,就能造福于大王人民。镇领导班子思想的率先解放,增强了推进改革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企业改革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改革必须形式多样、因企制宜。对效益好、规模大、净资产较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改制为规范的股份有限公司。已组建的3家股份有限公司资产总额达到32.2亿元。华泰股份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一次性发行股票9000万股,筹集资金10.6亿元。对净资产较少、规模较小的企业,改造为有限责任公司,集体资本原则上逐步退出,鼓励经营管理集团控股、经营者持大股、职工自愿参股。同时,还采取其他多种形式推进改革。信义啤酒有限责任公司由于规模小、技术落后,管理较差等原因,经营陷入了困境,被烟台朝日啤酒有限责任公司控股兼并后,引进资金1700万元,并引入了先进的经营管理机制,效益明显提高。
(三)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选好用好“能人”。大王镇乡镇企业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选择了一批“能人”担当重任。企业改革后,能不能继续发挥“能人”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企业改革的成败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我们在发扬光大过去优良传统和优秀品德的同时,耐心细致地做企业家的工作,用市场手段,用先进灵活经营机制,把他们的利益同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股权结构调整,使经营管理集团控股、主要经营者持大股,从而建立起了企业与企业家之间以产权为纽带的牢不可破的联系。华泰集团、科达实业等企业都进行了股权结构调整,增强了经营者的责任心和对企业的关切度,为实施资本运营,促进集体资本保值增值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改革要坚持与时俱进。大王镇的每一步改革,都是从解决当时影响发展的实际问题入手,与时俱进,步步深入。1993年开始的第一轮改革,在企业中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解决了当时影响企业发展的政企不分、权责不明的问题。但是从实践上看,这轮改革后部分企业经营管理集团和经营者持股比例偏低,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因此,我们又从解决这些问题入手,展开了第二轮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改革要着眼于增强企业活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改到位,只能说明是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要促进企业发展,还要在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增强发展活力和竞争力。在改革过程中,我们指导企业按照《公司法》要求,制定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工作细则,明确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形成了企业内部有效运行的制衡机制。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真正实现了职工能进能出,职务能升能降,收入能高能低。从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入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最大幅度地降低资金占用,搞好资本运营。积极走科技兴企之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和科技投入,大力引进高新技术和高层次专业人才,提升了创新能力,促进了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2002年度,仅大王集团各子公司就投资8.8亿元用于新上项目,这些项目投产后,年可新增产值11亿元。这些措施的实施,使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管理更加规范,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三、今后改革的基本思路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十六大提出的“改革要有新突破”的要求,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继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企业运行机制。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全市重点企业改革的要求,加快未改制企业改制步伐;引导和督促股权结构不够合理的企业,尽快实现企业经营管理集团控股,经营者持大股。进一步健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高效运行的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在具备条件的企业,深化劳动和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年薪制和期股期权改革试点,增强企业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