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能制造调查报告

智能制造调查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能制造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智能制造调查报告

智能制造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1.物联网。在2045年,人们将可以利用来自物联网的信息来加深对世界以及自己生活的了解,并且做出更加合适的决定。但是物联网也会加重对于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的担忧。

2.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在2045年的地球上,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将无处不在,人工智能软件则会被使用到商业上。

3.智能手机与云端计算。智能手机与云端计算正在改变人类与数据相处的方式。随着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强,移动网络的铺展也将加速,云端计算可以在零投入的情况下给用户带来大量的计算能力。

4.智能城市。未来的智能城市将利用信息和通讯技术(ICT),通过大数据以及自动化来提高城市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5.量子算。在未来的5-15年里,我们很有可能制造出一款有实用意义的量子计算机,将会给其他的研究方向,比如气候模拟、药物研究以及材料科学等带来巨大的进步。

6.混合现实。在未来的30年里,VR和AR等技术将成为主流科技。AR眼镜将把实时相关的信息给用户投放在现实中,而VR眼镜则可以通过融合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来实现深度沉浸的体验。

7.数据分析。未来我们处理巨量的动态数据的能力将会逐渐提高,自动人工智能软件将可以从散乱的数据中识别并提取有关联的信息,这种能力也将会从商业应用扩散到普通人手里。

8.人类增强。在接下来的30年里,科技将带领人类突破人类潜力的极限甚至生物的极限。由物联网连接的可穿戴设备将会把与实时有关的信息直接打入我们的感官中。

9.网络安全。在未来的30年里,随着物流网的发展以及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连接,网络安全将会成为网络行业首要的话题。

10.社交网络。在未来的30年里,社交科技将会给人们带来可以创造出各自微型文化圈的力量。众筹和直播将会使内容创作进一步民主化,从而模糊媒体人与观众之间的区别。

11.先进数码设备。未来的30年里,人们将会拥有更多的计算能力以及更广的数码资源。移动网络和云计算将会给人们带来几乎无限的内存和计算能力。

12.先进材料。在未来的30年里,纳米材料以及新型材料,比如泡沫金属以及陶瓷复合材料将会被用在从衣服,到建材,到车辆,到公路以及桥梁中,无处不在。

13.太空科技。在未来的30年里,科技的研发将会带领人类重返月球。除此之外,更加伟大的探险,如人类登录火星、开采小行星中的矿物也都有可能出现。

14.合成生物科技。当我们跨入生物科技的新时代时,生命将会成为信息,如同电脑程序的代码一样,成为可以被改写的信息。

15.增材制造。在2040年,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将改变世界。新一代的3D打印机将可以融合多种材料,制造更多产品,如电子元件、电池以及其他原件等。

16.医学。在未来的30年里,各种科学技术上的突破将改变医学,如基因组学、机器急救人员等。

17.能源。在未来的30年里,全球能源需求预计会增长35%,我们则正在面临着一场能源革命。

18.新型武器。在未来的30年里,数种新型武器技术将出现在战场上。随着中国、俄罗斯、美国以及其他国家斥巨资推进军队现代化,新一代的高科技军备竞争正在揭晓。

智能制造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国外最热门的五大绿色职业

据国外媒体报道,2011年最热门的五种绿色工作,即太阳能安装、建筑改造、风力发电设备安装、公共交通、电动汽车制造五个方面的工作。太阳能板安装人员的平均起薪(年薪)为3.5万美元;建筑改造工作人员的平均起薪在3万至6万美元之间;风力发电设备安装人员的平均起薪在5.2万至6.2万美元之间;道路工程师的平均起薪为5万美元;电动汽车制造方面的从业者的平均起薪在5万至6万美元之间。

4个最具潜力的绿色创业领域

在新兴节能产业中,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四大子行业:一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二是光伏发电和LED照明节能,三是智能电网,四是清洁能源技术、洁净煤技术等。预计今后的创业、就业新高点会在这些地方。新兴产业最大的风险就是估值比较高,技术变革的过程中大部分企业都会被淘汰。

最后一个热门职业

一份英国政府的报告显示,在接下来的20年里,由于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最热门职业列表将翻新,绿色农民、空间飞行员以及改良人体工程师将成为最热门的职业。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加重,垂直农业技术将逐渐得到发展和完善,能够使用和操作未来农业设备与管理绿色农业产业的人,将改变传统农业对人才的要求。

对于未来的医药与医学行业,由于科学技术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这两个领域的职业变化趋势非常明显。医药业将更多地依赖使用电脑和机器人,针对气候变化引起的疾病的研究将成为主流研究方向,相关的药物研究和基础研究都将围绕“人适应环境”这个主题。而医学界主要是向人体器官改造方向发展。可以预见:新器官和四肢制造技术将会成为现实,这就意味着需要“制造身体零部件”的工程师;随着攻克人体致命癌细胞的纳米技术的开发,纳米医疗工作者也会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工作。

除了新类型工作外,老领域也会推出新种工作,这也是受到了环境和科技的影响。如: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未来可能会出现给环境保险的职业;全球变暖导致瘟疫变种,检疫人员也会成为热门职业;地球环境最终不能适应人类生存,那么太空飞船飞行员就将成为“最后一个热门职业”。

欧盟绿色经济计划创造600万就业岗位

2011年2月,波茨坦气候研究所以及英国剑桥大学的一项调查报告表明,欧盟到2020年的绿色气体排放量将从20%增加到30%,这将增加近600万的职业机会,推动下一个十年大约5000万亿欧元的GDP增长。

智能制造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全球制造业变革下的中国制造

当今世界,互联网、物联网快速发展,传统制造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更加错综复杂,为了在新格局中拔得头筹,世界各国不得不大刀阔斧实施变革。一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推行“再工业化”战略,在技术、产业等方面谋求领先地位,抢占制造业高地。例如,美国提出“再工业化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欧盟提出“欧洲2020年战略”,德国提出“工业4.0”,法国提出“新工业法国”,英国提出“英国工业2050年战略”,日本提出“机器人新战略”,韩国提出《智能机器人基本计划》和《服务机器人发展战略》。另一方面,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则以更低的劳动力成本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抢占中低端制造产业。例如,印度提出“国家制造业计划”。

事实上,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与发展中国家争夺中低端制造,对中国制造业形成双向挤压。中科新松有限公司副总裁杨跞分析称,中国工业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大多处于工业2.0和3.0之间,很不平衡。再者,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强化与全球贸易规则重构相交织,中国也将面临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新挑战。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环境和要素成本约束日益趋紧,制造业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然而,高端技术引进难度加大,直接投资引入难度提高,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逐渐降低。此外,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将中国制造业带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而这一切,正催生着制造业的变革。

“中国制造2025”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朱森第指出,中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并正在积极向制造强国转变。“中国制造2025”以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为主线,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深入推进智能制造的并行战略――工业2.0补课、工业3.0普及和工业4.0示范,以工业机器人为突破点,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

工业机器人迎来大发展

究竟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2025”、“工业4.0”的关系是什么?有人这样比喻,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变革是实现“工业4.0”的必要条件,互联网技术在生产制造模式中的应用是实现“工业4.0”的充分条件,而工业机器人是实现自动化的重要一环。因此,实现“工业4.0”非常重要的一个突破口就是工业机器人。

谈到工业机器人在“工业4.0”中的地位,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杜品圣认为,实现“工业4.0”的第一步,需要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速度,而工业机器人是实现生产制造自动化的关键工具;第二步,工业机器人需要一个标准的通信接口,使机器人的所有运行状态和工艺情况及时送入管理层;第三步,工业机器人需要建立CPS关系,以实现机器与机器之间的通信。

在智能制造中,工业机器人在自动化生产中将代替人或者与人协作承担很多工作,包括加工机床的上下料、零部件的加工、与视觉控制相结合的零部件组装、自动测试机打印、包装与运输等。

实际上,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已经迎来大发展。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行业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4.5万台,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随着人力成本不断上升,产业升级诉求日趋强烈,未来几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仍将保持20%~25%的增长速度。近年来,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销售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早在2013年中国便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据新战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统计,201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长26.4%,中国增势最为迅猛,达到55%,年销量为5.65万台左右。

对此,abb集团高级副总裁倪思德说:“过去50年,中国工业生产效率提高了四分之三,现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工业机器人可以补偿中国劳动力的不足,中国工业机器人的时代正在到来。”

“工业机器人将会塑造中国未来的智能化工厂,为了更贴近中国合作伙伴的需求,库卡除德国之外在中国设立了唯一机器人制造工厂。”库卡机器人首席销售官MartinKuhnhen表达了对中国机器人市场的信心。

柯马全球机器人事业部首席运营官马蒂亚斯?维柯兰德指出,以工业机器人为基础的自动化与信息化相结合,将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反过来,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也将带动工业机器人的进步。未来,工业机器人将向更智能、更柔性化、更简单,能够安全地在更少结构化的环境下与人协作的方向发展。中国工业机器人的生产和研发不仅用于“高大上”的汽车、装备等行业,也将延伸到传统制造业,包括电子、家电行业等。他强调:“接下来,我们将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帮助客户利用基于工业机器人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来提高生产效率,无论物理还是信息网络系统,并通过更加精简的方式使客户更有竞争力。因此,柯马将为客户提供整套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兴起

机器人家族中的另一个成员――服务机器人也发展迅速。据IFR(国际机器人联盟)统计,2013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52.7亿美元,家用服务机器人销量为400万台,较2012年增长28%,达到17亿美元。预计2014年~2017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美元。其中,专业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可达189亿美元,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可达110亿美元。在销量方面,2014~2017年,全球服务机器人需求量将达到3160万台/套。其中,专业服务机器人销量为13.5万台/套,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为3150万台/套。

从全球来看,服务机器人是新兴产业,而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处于前列的国家,欧洲以法国为代表,亚洲以日韩为代表。以日本为例,安川电机技术开发部机器人辅助人类事业推进部部长藤原介绍说,近年来,日本65岁以上老龄人口中需要护理的人数逐步增加,护理原因主要为脑血管障碍、认知障碍症、关节疾病等,与这些疾病相对应的康复机器人、护理机器人的需求也正在逐年扩大。不仅仅是日本,到2025年,多数欧美国家将进入超老龄社会,老龄化率超过21%;一部分新兴国家也将进入老龄社会,老龄化率超过14%。总之,到2025年,老龄化将成为全球共同的社会问题,而服务机器人的市场也将备受关注。

智能制造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这意味着,在百度的支援下,这一领域的制造商和应用服务商均可快速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的自动驾驶系统。百度的这一举动似乎有些过于反常。要知道,长久以来,为了争夺未来的无人车市场,不少汽车品牌都花费了大量财力与精力投入无人驾驶研发,甚至开展了各种有形无形的比拼,无论是技术还是实验,谁都不会轻易泄露自己的研发成果。百度此举不禁让业内咋舌,百度是不是疯了?

这种判断并不是危言耸听。

就在前不久,海外著名的{查机构 Navigant Research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无人驾驶技术应用排名前五的公司依次是福特、通用、日产雷诺、戴姆勒以及大众汽车。Google 旗下无人驾驶公司 Waymo 排在了第六名,特斯拉在第十二名,Uber 则是排到了第十六名。

福特刚刚花了十亿美金投资人工智能设备的研发;而通用汽车也以六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无人车技术初创公司Cruise,并与 Lyft 达成合作进行最终的路测。

可见,汽车厂商对于无人驾驶领域的研发热情与市场预期是真实存在的。当然,“疯子”百度也并没有闲着,在这份排行榜上,百度也名列其中。

自从 2015 年以来,百度一直在公开测试自动驾驶的技术。2015 年 12 月,经过其自动驾驶技术改装的一辆宝马3系轿车试驾成功,在约 30 公里的测试中完成了包括变道和调头等较为复杂的技术。此外,2016 年 11 月,百度还允许部分用户试驾一些搭载其无人驾驶系统的电动车,试驾时间长达一个礼拜。

但是百度并没有在和全世界作对。

百度计划在 2018 年生产一定量的自动驾驶汽车,作为共享汽车提供班车服务,并在 2021 年大规模生产无人驾驶汽车。可见,百度的目的并不单单只在自动驾驶汽车这一领域中。共享汽车,这也许是属于百度在汽车及共享经济领域布局的另一真正目的所在。

除了共享汽车,百度公开自己的无人驾驶能力还希望获得什么呢?当然是数据。

智能制造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在应用商店当中,Android Market已经脱颖而出。2011年2月,市场调研公司公布了1月份的应用商店调查报告,调查范围包括苹果App Store、黑莓App World、谷歌Android Market、诺基亚Ovi Store、Palm App Catalog、WindowsMarketplace for Mobile(6.X)、Windows Phone 7 App Marketplace等。报告显示,2011年发展速度最快的两个应用商店是Windows Phone 7 App Marketplace和Android Market,前者的应用增长率是30%,后者是18%。后者的免费应用数量在1月仍在不断增长。

终端发展势头大好

尽管周遭强敌环伺,但谷歌近来有愈战愈勇之势。对于终端厂商而言,Android已经成为聚宝盆、摇钱树,甚至是救命稻草。2010年第四季度,Android操作系统以3290万台的季度销量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平台。摩托罗拉已借助Android手机扭亏为盈,HTC凭借Android的支持,同样后劲十足,据说其在2011年期望的Android发货量将达到2400万台,并且其市值也在近期超过摩托罗拉。随着Android操作系统智能手机在手机市场上不断攻城略地,其在用户中的声望和口碑不断提升。此外,各大厂商纷纷发力平板电脑,毫无疑问,Android在各终端上的发展形势一片大好。

谷歌对于Android的表现显然也非常满意。2008年底至今,Android Market上的应用数量在不断增加。从每月不到2000、平均每天不到70款程序,发展到每月29000多、平均每天近千款程序。2009年底,Android Market还只有2万款程序,而到了2010年的第四季度,程序数量激增了8万款。其CEO埃里克・施密特表示,每天有35万部Android终端被激活,并且与27家原始设备制造商、169家运营商在69个国家合作,应用程序商店有超过15万种软件――这一数字在九个月里增长了2倍。

但事实上,与苹果App Store的表现相比,谷歌显得有些盲目乐观。App Store于2008年6月推出,到2011年1月累计应用下载达到100亿次,应用数量达到35万个。苹果刚刚公布的第一财季收益报告显示,App Store的收入达到了38.5亿美元,在267亿美元的总营收中占据了近15%的比例,按苹果和开发者三七分成的比例计算,苹果已将11.55亿美元收入囊中。

开源引发追捧

从模式上来看,苹果与谷歌显然并不相同,正是Android的开源模式给中国的厂商们创造了机遇。尽管谷歌主导了Android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但Android Market并没有进入中国,这给Android终端厂家留下很多机会。设备制造商蜂拥而至,纷纷选择自建应用程序商店。

康佳集团彩电事业部研发中心系统软件所所长裴来隆曾对媒体说,“康佳智能电视的Android的应用商店会自己建,不会借助第三方力量。”第三方数据显示,仅一年时间,全球已有300家Android应用商店,其中中国有50家,还以每年30%速度在增长。TCL、长虹、创新工场、康佳等都瞄准了Android的应用通道。“如果谁的Android的应用商店得到更多用户和开发者支持,谁就有可能在其中找到新的盈利点。”裴来隆说。

Android的开源始终在惠及他人。开源使得手机方案商可直接将基于Linux的硬件驱动程序移植到Android当中,快速构造手机整体方案,也使得手机方案商可二次深度定制应用程序以及UI交互设计,同时运营商可通过二次定制Android系统主导手机的生产,从而整合应用,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移动解决方案,众多的软件企业也可以参与进来,为用户提供第三方的ROM解决方案,最主要的是,开源正在使Android的应用商店变得越来越多。而显然,谷歌对此乐见其成。

埃里克・施密特曾表示,Verizon、亚马逊等厂商推出多个Android应用商店对于所有人都是多赢的局面。他说,“应用商店的目的是帮助应用开发者赚钱,而不是为谷歌赚取利润。”此前,美国运营商Verizon推出自有应用商店,向用户销售Android应用。亚马逊也推出了Android应用商店。毫无疑问,未来会有更多的Android应用商店出现。

这些第三方应用商店显然是Android系统的新的分化形式。但是越来越多的应用商店使得Android的应用像天上的星星散落在大海里,当用户寻找适合自己的那一款应用时,经常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难以实现的“多赢”

另外,Android应用商店并非真如埃里克・施密特所说,对于所有人都是多赢的局面。作为链条上重要的一环,Android Market是催生创意应用并使之得以发行的重要渠道。但CSDN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2月20日,Android Market付费程序的销售情况不容乐观:仅有五款程序销售量超过了25万,且销售量在5万-25万的程序也不过38个。免费程序里只有近6000种程序的下载量超过了5万。有近半数的程序下载数量小于50,而程序下载量在5万以上的,只占所有程序的3.4%;下载量在1万以上的,也只有7.1%。相比庞大的Android终端数量,这个数据完全可以用“惨淡”来形容。

谷歌不得不承认,Android Market的实际发展情况并非像设想的那样美好。Android平台经理埃里克・楚对媒体表示,谷歌对Android用户购买应用较少的情况感到不满,正在寻找方法对应用商店进行改进。

最挠头的恐怕是应用程序开发者了,他们终于意识到Android Market不是聚宝盆,应用放在Android Market上,也很难成为自己的摇钱树。

2011年谷歌对应用商店进行了改进,对于开发者而言,这无疑是一线曙光。更加准确的应用推荐和更好的商品化,还有谷歌正在大力投资促成通过运营商收费的模式,让用户更容易购买应用或在应用中购买虚拟物品,从而帮助开发者获得更多利润。埃里克・楚表示,从长远角度看,Android开发者将获得分成。

无处不在的身影

事实上,在Android应用商店上,谷歌有自己的布局和计划。始终坚持开源可以让Android终端和应用快速普及,在越来越多的终端上植入所有谷歌应用,这会让谷歌成为移动互联网领域最大的广告平台。

占领移动互联网始终是谷歌的野心。尽管苹果的iOS是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中表现最完美的一个,然而,苹果终究不是一家互联网企业,而Android一开始就瞄准了移动互联网的巨大市场。今天,涉及通信产业链中的每个环节,都有Android的身影,手机方案商、集成商、运营商、内容提供商、用户,Android已将整个通信产业链完全打通。

针对老版本Android Market在组织和搜索上体验不好的问题,今年2月,谷歌宣布推出网页版Android应用商店服务。业内人士分析该服务将加强谷歌在移动领域与苹果的竞争实力。此前,Android手机用户只能通过手机上的客户端访问Android Market。

许多应用开发商认为,由于手机版的Android Market围绕推荐应用和最热门应用来设计,因此许多应用无法吸引用户的关注。网页版Android应用商店将帮助用户更容易地通过电脑发现新应用,同时查看好友的推荐,以及将应用下载至手机。这将有助于谷歌与苹果的竞争。苹果此前已经允许用户通过电脑上的iTunes软件发现并购买应用。谷歌工程主管克里斯・耶尔加(Chris Yerga)表示,“这些对Android电子市场的重要改变符合用户和开发者的需求”。同时开发者可以通过Android应用销售虚拟物品和其他商品。谷歌还宣布,开发者将可以使用美元以外的货币对应用定价,而这是以往不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