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热点新闻作文

热点新闻作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热点新闻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热点新闻作文

热点新闻作文范文第1篇

一、成长、感悟

方法一,可以写不同人眼中不同的“我”,可以写“我”在不同场合扮演的不同角色,可以写随着时间的增长“我”的理想不断在变化,对某件事情的看法也在变化。可以写实,也可以运用想象和联想;可以用第一人称写,也可以用第三者的眼光来写;可以叙议结合,也可以用书信直抒胸臆。

A①我是泪宝宝,遇到大事小事全用眼泪解决,很灵光。②我是艺术家,家人让我学习种种艺术门类,我经常用自己的表演给亲人朋友带来美的享受。③我是哲学家,常常吟诵看过的书籍片段,或者用名人名言证明某个道理,以为天下哲人我是第一,后来发现不然。④我是平凡的孩子,我会犯错,会进步,会烦恼,会欣喜,会抱怨,会感动……我就是我,不断成长的我。

可命题为“成长的路上角色多”“我是多面人”等,以“我是平凡的孩子,我会犯错……”收束全文,点明主题,可谓画龙点睛。

B①开始上学时觉得辛苦,我希望自己变成一头猪,吃了睡,睡了吃,没有作业的烦恼,不会与同学闹别扭。②但我发现做猪太封闭,太狭隘,我又想做一只鸟,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飞翔。③后来,我又有种种美妙的幻想,这些幻想装点着我平凡的童年生活。

结尾用一句简洁的话点题,文章顿时有了高度。

方法二,可以写师长、亲人、朋友或者书籍、电影等在“我”成长的路上给予“我”的种种帮助或者影响,也可以选择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或者有意义的事情来写。

①成长的路上爸爸那双手时时陪伴着我。②我小的时候学走路,爸爸想尽各种办法让我在快乐中学会行走。③稍大,我取得一点成绩,爸爸都为我鼓掌,给我自信。④我有了委屈,爸爸那双手抚慰着我;我失败时,爸爸那双有力的手给我信心。⑤爸爸的双手是我的双翼,爸爸是我的守护神。

选择细小而巧妙的角度(爸爸的双手)来写,让这个表现父母之爱的平常主题有了新意。

方法三,可以写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感悟以及种种个性化的体验(包括疑惑、烦恼等),还可以写成长的风采。

A①我15岁了,感觉自己成熟了。②放学回家,以前一进门就向妈妈嚷着“饿”,如今咽下这句口头禅,帮妈妈做饭,因为我意识到妈妈也很辛苦。③课堂上,我以前是“捣蛋鬼”,现在是“乖学生”,因为我理解了老师对我们的期望。④劳动中,我替女生干那些又脏又累的活儿,女生欣然接受我的好意,因为助人为乐已经成为我的习惯。⑤长大的感觉真好,觉得对自己的未来有把握,你们呢,觉得我成熟了吗?

采用对比手法组材,对比以前的自己,表现成长的风采。这样的组材方式很容易学会。

B①天气很冷,我骑着车到一个路口停下来和许多人一起等绿灯。②我的手脚都冻麻木了,心里埋怨红灯还有几十秒。这时许多人蠢蠢欲动,准备过马路。③还有10秒,中国式过马路开始上演,我后面的人催我也过,我在犹豫――闯不闯红灯?④我最终决定遵守交通规则,我为自己的坚持而喜悦。红绿灯还在闪烁,我却感到自信和从容。

充分利用烘托法是这个构思的特色。用天气冷来烘托“我”坚持等待之艰难,用旁人闯红灯来烘托“我”坚持等待之可贵,用“我”的心理动摇来烘托“我”坚持等待之不易。正是有了这些烘托,行文才会显得一波三折,让人爱读。

C①初三的日子好辛苦,这种“非人”的日子什么时候结束?②我好想尽快变老,那一定是个幸福的老太婆,可以侍弄花草,开一间甜品店,邀来昔日的伙伴们聊一聊那些轻狂的岁月……③看来,为了当个幸福的老太婆,我今天还得努力啊!

前面幸福图景的种种憧憬用浓墨重彩描画,这憧憬越美,越值得为之奋斗――所以哪怕结尾简洁得只有一句话,却结得铿锵有力,主题突出。如此行文,思路大气开阔,气质从容不迫,语气调侃幽默,会让人不忍释卷。

二、情感、体验

方法一,可以写家庭故事,写纯真友谊,写男女生之间产生的朦胧情感。

①菜板上摆着五颜六色的蔬菜,除了工作,妈妈的时间大部分在与蔬菜打交道,妈妈的性格也与蔬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②辣椒(小标题)。妈妈泼辣、豁达,时时激励我向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挑战。③芹菜(小标题)。妈妈意志坚定,品格正直,对我的成绩和错误奖惩分明,影响我形成公正的秉性。④土豆(小标题)。妈妈衣着朴素,不事修饰,可有一颗淳朴实诚的心,让我领悟到不能以貌取人。⑤妈妈天天侍弄蔬菜,了解各种蔬菜的脾性和价值,总是给我烹制出一个个美味的新菜品,哦,我的蔬菜妈妈!

列出人物性格中的几个主要特点及其表现来组材是写人物的一种比较实用的方法,写作时可以一边举例,一边评论。可以用几个有趣的小标题,小标题要是能用借喻的修辞手法,把人物的性格特点与某种事物联系起来,表达效果更好。可以设计一些活泼俏皮的开头和结尾,增加这种组材方式的趣味性。比如用一个谜语描述一个人物形象,再来设问:她是谁呢?这样的写法适用于“我(最)______的人”这类题目,横线上可以填“喜爱”“讨厌”“尊敬”“崇拜”“思念”“惧怕”等词,也可以填上“最想成为”“渴望见到”等短语。

方法二,写人与人认知和感受的差异,写与人沟通时的不同体验或者结果,可以写交流的困难或尴尬,沟通失败的体验等。

A①一切都是你的错,抓紧吧,老老实实地改正错误吧。②你瞧你那身打扮,像个学生样子吗?什么,这叫个性?你以为你是谁,明星?你是个学生,老老实实地理短发、穿校服吧。③你竟敢不做作业?反了吧你!什么,你说作业跟以前的重复,再做没什么意义?你得了一百分了?你得了第一名了?老老实实地认罚重做吧。④你竟然说政治课设置得太没意思,还不如……你是教委领导?你是出题老师?不学政治你就不必参加中考了,老老实实地学吧!

反弹琵琶,以期达到标新立异的效果。对师生之间的矛盾进行调侃,对老师的一些做法提出婉转的批评,相信会使包括阅卷老师在内的教师群体对学生有进一步的理解,也会欣喜看到更多这样的师生交流。

B①朋友,我又来看你了,你还记得那个雨天我为你举行的葬礼吗?那是个礼拜天,我沉醉于一方书屋,被你――《基督山伯爵》深深地吸引。妈妈看见我看课外书,怒火中烧,她把你撕成了碎片。②我把你一片片捡起,盛在一个心形的盒子里,借故溜出家门,来到了离家不远的公园。细雨中,我一个人流着泪将你慢慢掩埋,为你举行葬礼。③今天,我又来看你了,什么时候我们再重逢呢?

以回忆的形式展开这个构思,注意首尾照应。适用于“记忆深处的你”“特别的葬礼”“何时再重逢”等题目。

方法三,写自己多彩的生活体验:感动、振奋、难过、惭愧等,写自己的一点发现;写对社会上的一些人或事情的观感――或者赞扬,或者批评,或者反思,或者提出希望和憧憬,也可以只是叙述,不发议论,不抒情,充分彰显“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含蓄魅力。

A①即将毕业,最后一次擦黑板,思想的野马开始驰骋……想起小学一年级第一次擦黑板,个子小,还要踩着凳子,那时想,什么时候才能长得像高年级的同学一样高啊。②想起小学时另一次擦黑板,我不小心把自己抹成了“花脸猫”,在同学们的哄笑声中,极度尴尬的我还是坚持擦完了黑板,小小的人儿责任感很强。③初三做值日生很难,黑板上总是密密麻麻写满了“励志语”,还有重要知识点,还有作业,总有这个同学没抄好,那个没写完,让人无从下手,可是下节课又要来了,真是纠结。④最后一次擦黑板,思绪和粉尘一起纷纷扬扬地飘撒……

以擦黑板为线索,围绕着它来选材。这种组材方法看似平实易学,但是从自己的经历中精心选择的有趣、有意味的事情是这个构思的亮点,这样行文必能稳妥地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B①我用力蹬车,冲向学校,还是迟到了几秒,老班罚我打扫卫生,我还用一首好玩的打油诗表明决心――明天不迟到。②晚上,我把闹钟定在五点半,又默誓了N遍“绝不赖床”,才安然睡去。③铃声响起,我半梦半醒中一下子点了闹钟的“哑穴”,这时只希望外星人让学校消失。本来要挣扎着起来,一阵冷风让我重新缩回暖和的被窝,迷迷糊糊中来到了学校,谢天谢地,离早读还有半小时,老班给我颁了一块巨大的奖牌――咦,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是南柯一梦。④此时早读时间已经过了,这第N+1次迟到,麻烦大了!

这样的构思很精巧,易得高分;始终在一种幽默的氛围中行文将成为另一个得高分的理由。

C①晚自习的间隙,我想起在外打工的爸爸,他们今晚睡在哪里呢?②中考结束,成绩不理想,我的思想压力很大,加上一丝好奇,非要闹着跟爸爸一起打工。③我和爸爸以及工友们每晚到处找睡觉的地方,那些地方不是潮湿肮脏,蚊虫成群,就是狭窄阴暗,酷热难耐……④我终于回去复读了,学习比以前用功了许多,我希望用自己的成绩慰藉爸爸,希望爸爸以后打工能有个舒适、体面的住处。

尽量不发议论,采用白描手法,只是平实地呈现爸爸的艰难处境,人们看完文章后自会反思,会追问:为什么农民工在城市工作会这么艰辛?为什么……含蓄将成为本篇文章的特色或者风格。自成一格,当然能得高分。

三、鉴赏、认知

热点新闻作文范文第2篇

调整版面结构的依据是什么?从以往的操作经验上看,一般是依据各个版面的版面质量,读者评判及内部采编力量的变动,领导注意力的转移,等等。但从报纸与读者信息需求这一关系去考察,一张具有竞争力的报纸进行版面结构调整,归根结底是为了建立与本报读者信息需求相适应的具有特色的报纸信息结构。

文汇报是一张立足上海、面向全国,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侧重教、科、文、卫、体、理论学术及旅游等的综合性报纸。因此,研究读者信息需求,特别是知识分子读者的信息需求以及与报纸信息结构的关联,对于在报纸版面上具体体现文汇报的定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志1957年在谈到大公报时曾说过:“报纸有一些专业化也好”。“但是,太过于专业化有时很枯燥,人家看的兴趣就少。搞专业的人也要看专业之外的东西”。⑴可以说就是从读者对报纸信息需求的角度提出问题的。由于读者信息需求是一个发展的变化的过程,所以报纸的信息结构也要适时进行调整。这就是报纸多年来不断改版的依据所在。体现信息结构的报纸版面结构的调整,有时看来是报纸领导和采编人员激情和“点子”的创造,但是从长期来看,在激情与“点子”背后,却是时代的发展和读者的需要对报纸提出的要求。经典作家们都非常重视“需要”这一范畴,强调“需要”作为个人和社会生存活动基础之一的重要作用,是个人和社会积极性的动力。马克思说过:“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⑵读者的“需要”反映在报纸上,就是读者的信息需求。为使报纸更加适应读者的信息需求,必须以创新的精神研究报纸版面的信息结构,分析信息的分类与综合、上海新闻与国内新闻、专副刊的缩减与扩张等关系,不断改进版面结构。结合读者的信息需求,纵观文汇报数年来版面结构的沿革,我们不妨可以发现一些内在的特点。

一、文汇报版面结构演进呈现出的若干特点

从版面数量上看,文汇报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 1991年及之前为4个版面,1992年至 1994年为8版, 1995年始至今为12版。而从版面结构上观察,从 20世纪 90年代以来,其沿革出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新闻版与专副刊相比,所占版面比例愈益增大。

文汇报从 1995年扩大至 12版后至 2001年,除双休日外,新闻版面与专副刊的数量比例大致如下: 年份

新闻版面:专副刊 1995年

6∶5 1996年

7∶4 1997年

6∶5 1998年

7∶5 1999年

8∶3 2000年

9∶2 2001年

10∶1

从上表看出,1995年至 1997年,新闻版数量在6至7版内徘徊,从1997年至2001年,新闻版数量逐年上升,到2001年,已扩展到极致。从数量上看,专副刊在新闻版的冲击下,已难以称为文汇报的“半壁江山”。

2.新闻版类别愈益增多

文汇报 4个版面时,新闻版只有要闻、综合新闻、国际新闻,及每周一次的各地新闻。至 1992年扩为 8版,综合新闻开始细化,新闻版面分为:要闻、政治经济社会新闻、科教文卫新闻、国际新闻、体育新闻,及每周一次的各地通讯(后又称各地传真)。

1995年,文汇报扩为12版,其中新闻版类别又细分为:要闻、经济科技新闻、社会政法新闻、教卫文化新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体育新闻。然而,新闻版类别的分化组合没有于此止步。 1997年,增设每周 3次的港澳台新闻;1998年增设娱乐新闻;1999年,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新闻版面单列;1999年又重新组合,但新设社会新闻、财经新闻及国际新闻中的《环球视窗》专版;2001年,又新设热点新闻专版《新闻点击》。至此,文汇报的新闻版面细分为:要闻、国际新闻、教科卫新闻、文化新闻、社会新闻、体育新闻、国内新闻、财经新闻,及环球视窗、新闻点击等。

3.专副刊调整幅度大

专副刊曾被喻之为文汇报的“半壁江山”,但恰恰是这“半壁江山”历年来调整的幅度最大。据初步统计,自 1991年以来 10年间,经历过生生灭灭过程的专副刊有:法庭内外、体育场、社会大学、文化天地、扩大版(含报告文学、传记、生活、文摘)、生活、中外文摘、养生、企业文化、教育园地、今日科学、旅行家、都市经济、独家采访、市场、各地经纬、长江新潮、读者的话、法制经纬、今日农村、财经广场、海外t望、房地产世界、现代家庭、市场与消费、电脑之友、文汇特刊、信息港、名牌世界、神州广角、汽车俱乐部、法制大观、新闻视窗、都市新潮、社会广角等,约 25个。

试想一下,如果这25个专副刊保留至今,仅以每周分别刊登一个版面计,与现有的专副刊合在一起,每天至少需占用7个版面,这又将是一种怎样的版面格局呢?

4.专副刊愈益显示新闻性

从文汇报目前保留的专副刊看,大都体现出明显的新闻性。如科技文摘、旅游、经济观察、会展、影视、读书及画刊等,都把新闻性作为重要的版面要素,特别是科技文摘,为加强新闻性,将一周一期的两个版面,分为一周两期单个版面。这些专副刊,可以说是新闻化的专副刊,或者说是以专副刊形式出现的新闻版。即使是笔会、论苑、文艺百家、学林等文学性、学术性较浓的专副刊,现在客观上也受到了读者信息需求的压力,而要求提高版面的信息量和新鲜度。

二、从版面结构的演进看信息结构的演变

报纸作为新闻纸,是传递信息的载体。报纸版面结构的演变是表象,体现在版面结构背后的,是报纸的信息结构。版面编排可称之为“版面语言”,正如范敬宜同志所说,“‘版面语言’是办报人立场、观点、感情和审美眼光的自然流露”。⑶其实,报纸的版面结构也是另一种“版面语言”,是报纸特色在信息结构上的显现。所谓报纸定位,实际上就是与定位目标读者群的信息需求相对应的信息结构的定位。北京媒体中有位总编辑说得好:“所谓目标人群是指依据报纸定位而确立的受众对象。目标人群构成了报纸发行的目标市场。新闻改革必须解决报纸自身结构的问题,满足目标人群特殊的阅读需求。要依靠结构性优势,靠特色取胜市场,而不是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 ⑷报纸信息结构的改革是有规律可循的。马克思早就指出:报纸“具有连植物也具有的那种为我们承认的东西,即承认它具有自己的内在的规律,这种规律不能而且不应该由于专横暴戾而丢失掉”。⑸纵观 10年来文汇报版面结构的演进,我们可以看出文汇报信息结构演变的几个带有规律性的特点:

1.信息愈益成为报纸的主体

文汇报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但是知识分子和其他读者一样,看报纸主要是看信息。特别是当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报纸作为信息的载体这一功能就愈加突出,对报纸的信息量、信息面、信息的准确、及时与深刻,也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文汇报新闻版面的扩张、细化与专副刊的调整与新闻性的加强,都是对读者信息需求的应对之策。

2.具有特色的信息结构是报纸特色的显现

既然报纸是信息的载体,那么,一张报纸的特色,主要就是通过它富有特色的信息显现出来的。具有特色的信息应当体现在报纸日常的不间断的信息流中,但从版面结构来看,又应该体现出具有特色的信息结构。文汇报版面结构在 10年的演化中,从综合新闻中分离出教科卫新闻、文化新闻、社会新闻、体育新闻、国内新闻、财经新闻等,在扩大新闻版面同时,较为充分地体现了文汇报作为一张面向知识界的综合性日报的信息结构特点。

同时,具有特色的信息不仅应体现在侧重的报道领域中,还应体现在信息的深度中。文汇报近年来每日开辟出“环球视窗”与“新闻点击”两个新闻专版,聚焦国内外重要新闻事件,是特色信息在报纸版面结构上的又一体现。

3.版面结构更有利于加快信息传递速度

“新闻点击”从每周出一次,改为周一至周五天天出,版面结构的这一变动不是简单的技术处理,而是着眼于对热点新闻深度报道的加速处理。在文汇报近年来的改版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体现出构建一个有利于信息加快传递的信息结构。如科技、卫生新闻分别从1999年的每周轮流两次刊登,改为与教育新闻合并天天刊出;果断取消每周一期的《海外t望》国际专刊,改造为每天半版的《环球视窗》国际热点新闻专版;将已有相当影响的《科技文摘》每周一期两个版面,改为每周两期1个版面;变连续几十天对一本书的《连载》,改为每天介绍一本书的《新书摘》等等。这种版面结构的变动,其态势,无异是指向一个更敏捷、更快速的信息结构。

扩大新闻版面,增加新闻信息,追踪热点新闻,可以说是在读者信息需求推动下现代报纸发展的潮流。据统计,目前全国大多数综合性日报新闻版面均占版面总量的 60%-70%以上。⑹解放日报总编辑宋超总结解放日报 2001年改版的四个切入口是:1、增强有效新闻,扩大新闻版面;2、便于选择新闻,形成聚焦;3、重视读者的关注点,开辟“热点追踪”;4、改进陈旧版式,实施配套改革。⑺其基本点也就是从如何加强新闻有效传播,适应读者信息需求而出发的。可见,不同的报纸可以有不同的定位,但是加强新闻及新闻有效传播,却是不同的报纸所共同面临的课题。

三、当前改进版面信息结构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

同志指出:“新闻事业也是常干常新的事业”。⑻文汇报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发扬同志所要求的“勇于创新的作风”,认真研究包括改进版面结构等重要问题,使报纸在坚持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的前提下,更加适应读者的信息需求。

1.信息的分类与综合

从综合新闻版分离出其它专门新闻版,是对信息的分类;但分类中又有综合,如“新闻点击”版可以说是在分类中进行新的综合。其实,分类与综合还体现在各个分类新闻版内。如教科卫、文化、财经、体育等新闻版,是反映各相关领域的新闻,但各类新闻又相互间有交叉,同时新闻又应具社会性,用社会的眼光去观察,这又体现了综合。又如,社会新闻是经常分布于各个领域、各类群体中的,把社会性较强、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社会生活新闻集纳起来,既是对新闻的分类,又是对新闻的综合。

与版面结构相对应,文汇报现有的新闻采访部门也是依教卫、科技、文化、经济、社会政法、体育等划分,如此划分依据的是信息的分类,但是对信息的综合观察、挖掘、提升,对交叉信息的沟通、互补,却有不利之处,因而体现在版面的信息结构上,似有分类生硬的感觉。如何在分类的基础上加强综合与协同,以提升分类信息的社会性,引发读者的共同兴趣,体现在这版面信息结构的背后,是一个采编组织结构的问题,今后需加强这方面的探索与研究。

2.上海新闻与国内新闻

文汇报现有的新闻版面结构中,既有教科卫、文化、社会、经济、体育等分类新闻,又有国内新闻,这样的版面结构在逻辑上是有矛盾的。

分类新闻是以领域而不是以地域区分,各领域的新闻都应该既有上海又有全国的新闻;而国内新闻又是以地域为特征,既是国内,又应该囊括上海及社会各界。版面结构中这样的逻辑矛盾之所以持续到现在,一是可以理解为历史形成的阅读定势;二是事实上许多分类新闻版负载的大多是上海新闻。但是,版面结构中的逻辑矛盾依然反映出信息结构中的不尽科学和合理之处,难以充分体现出文汇报立足上海、面向全国的报纸特色。上海新闻与国内新闻怎样融合、怎样组合、怎样综合,依然是今后需要探索的问题。

3.缩减与扩张―――专副刊调整态势

文汇报的专副刊多年来是呈缩减的趋势进行调整的,至今周一到周五每天仅有一个专副刊,可以说是到了缩减的临界点。传播学界有专家认为,对于日报来说可以完全取消专副刊,依据是读者需要的是报纸的信息结构。我认为这个结论过于绝对,一张报纸有特色的专副刊是历史形成的,是得到读者多年检验和认可的,不能轻易放弃。另外,专副刊也是负载信息的另一种形态,可以传递出新闻信息的背景、历史与渊源,专副刊中的许多文章,即使是文学的、学术的,也会折射出文坛、学术领域中许多最新的信息或动态,这本身就可以构成报纸信息结构中富有特色的有机组成部分。问题是专副刊如何提升新鲜度,体现新闻性,这倒是需要深化版面内涵改革的。

就目前文汇报具体的版面结构来说,我认为专副刊的未来态势不仅不应该缩减,还应该扩张。然而这种扩张应该是具有新的思维、新的观念、新的方式的扩张。

讨论报纸的信息结构,不能离开读者的需要,更不能离开报纸面临的挑战和发展。从文汇报现在的版数来看,仅为12版,这与其他主流报纸特别是解放日报相比,显然是太少了,已严重影响到发行上的竞争力。同时就信息结构来说,目前文汇报提供读者的实用信息还太少。

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某种程度上对读者来说,实用性强的信息比可读性强的信息更重要,这对知识分子读者也不例外。要扩版,目前最可行的就是用最经济的办法,用最适合读者信息需求的内容创办新的专副刊。所谓最经济的办法,就是能用充分的广告补足扩版成本,在不提价的前提下向读者提供更多的版面,以赢得发行上的优势。所谓最适合读者信息需求的内容,就是要选取社会上广泛关注,选择目标读者群最感兴趣的具有实用价值的信息作为主要内容,而由这类信息内容构成的专副刊也能成为广告商颇为青睐的媒介。然而要做到这一点,仅靠目前集团体制下的文汇报一家不行,而必须由集团综合广告、发行和编辑部的力量统筹谋划,协同作战,而这就需要有新的机制组合了。

结论

改进报纸的信息结构,目的是为了加强新闻的有效传播,适应目标读者群的信息需求,目标读者群的信息需求又是一个发展的变化的过程。

因此,跟踪调研这一过程,深入地感知读者最新的信息需求,从而以创新的精神调整和改革版面结构,根据报纸的定位建立具有特色的信息结构,是报纸工作者永不停歇的任务,也是新闻事业常干常新的魅力所在。

注释:

⑴同志 1957年3月10日同新闻出版界代表的谈话,摘自《新闻工作文献选编》(新华出版社1990年8月版)

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84页

⑶范敬宜:《人民日报版面备要》序,人民日报出版社

⑷肖培:《北京青年报新闻改革的十个问题》,见《中国新闻(1999年)新闻论文选》,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⑸《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卷,第 190页

⑹参见伍通:《新闻永远是报纸的主体》,《新闻战线》2001年第3期

热点新闻作文范文第3篇

培养说话能力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我们培养的对象——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在社会上展现自我,服务于社会。为此,他们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还需良好的口才。如今不仅许多招聘单位设立了“口试”,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口齿伶俐的人也很受欢迎。在西方国家里,“口才”被摆在了突出的位置,与“美元”“电脑”并称三大活宝,同时围绕开发口才资源成立说学系、传播系、现代演讲学系等,着力培养人的口才。这些事实都传达了这样的信息:社会急需具有良好口才的人才,说话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就业与前途。作为教师,应意识到社会的需求,本着对学生负责的精神,重视说话能力的培养,让“君子敏于行也敏于言”。

培养说话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基本能力的要求。语文基本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几个方面,对这几个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是语文学科的任务。叶圣陶先生谈到语文的内涵时说:“什么是语文?语文首先姓语,即口头语言;其次才是文,是书面语言。”叶老的这句话明确指出了口头语言的重要性。显然,如果缺乏对“说”训练,是不对的。而加强“说”的教学,不仅可提高学生说话水平,更有利于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提高。

培养说话能力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中学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心理生理发展变化的高峰期,他们对外部世界极为敏感,他们有理想、有困惑、有喜悦、有烦恼……他们的心理世界多姿多彩又充满矛盾,他们渴望独立却又有依赖性,他们寻求个性却又有些茫然,表现欲与隐秘感同在……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有助于他们勇敢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有利于他们心理健康成长。

说话能力的重要性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近年,不少城市已把测查说话能力作为语文中考必须考查的内容之一。对此,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从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角度,把说话训练的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那么,如何进行说话训练呢?笔者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说话的基本要求

关于说话的基本要求,语言大师高尔基说:“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真正的美,产生于言辞准确、明晰和动听。”格也易安则说:“说得恰当比说得漂亮更好。”那么,《语文课程标准》对说话提出怎样的要求?概括如下:

与人交流,看对象、场合,要文明、得体,能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善应对;

表达观点,应自信、负责,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说话时注意表情和语气,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重点;

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

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

对《语文课程标准》这些基本要求,教师自身先要明确并牢记于心,然后,通过学习、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也明确。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开展说话训练,做到有的放矢。

二、遵循几个原则

说话训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它牵涉说话的情境和学生的认知、思维、胆识、词语积累及教师教学行为等等因素。教学中我们可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进行说话训练。

1. 情境性原则。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余文森教授说,情境是用一种直观上的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唤起学生求知欲。教学情境主要类型有:借助实物和图像创设的教学情境、借助动作或活动来创设的教学情境、借助语言创设的教学情境、借助新旧知识和观念与矛盾创设的教学情境、借助“背景”创设的教学情境、借助问题创设的教学情境。目前许多大学校园开辟的“外语角”,就是借助活动场创设情境,营造在特定环境中说外语的氛围。在说话训练过程中,我们可根据需要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如利用《三峡》这一课开展说话训练,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几个小问题开场:你知道三峡在哪里?是怎样的?你还知道郦道元吗?可能班级中有学生老家在四川的,对于三峡相对来说比较熟悉,而更多的学生是从书报、电视等媒体零星地了解有关知识的,学生便能滔滔不绝说起来。设置说话教学情境,以特设之“境”,激学生之“情”,让学生兴趣说。

2. 激励性原则。有的学生性格较内向,生性腼腆,说起话来语无伦次,声音小;有的因为少讲普通话或词汇贫乏而怕说不好,说起话来吞吞吐吐;有的学生由于其他原因说错或与自己意见不符……对此,教师绝不讽刺挖苦,绝不强制压服,应多听学生意见,多发现其闪光点多鼓励,放手让学生讨论、争论、辩论;课下多与学生谈心,多辅导,帮助学生改正性格弱点、排除心理压力。总之,教师要努力一种创设宽松、和谐、个个跃跃欲试、人人各抒己见的说话训练氛围,让学生敢于说。

3. 生活性原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训练学生说话,总得让他们有话可说。教师可引导多读书多看报,看电视听新闻多了解社会事件;也可组织学生交流学习经验;还可组织学生参加参观、郊游等课外有益活动……通过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那个走进社会感悟生活,以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学生获取更多说话素材,让学生有得说。

4. 示范性原则。学习语言的最大特点是直接吸收。教师应尽量创造机会,让他们亲身感受到怎样“说”才好。身教胜于言教。一方面,教师应成为学生“说”的榜样。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说”的教学体现于每一堂语文课,教师“说”得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说”。教师应加强语言修养,教学语言方面讲究句式的选择、词语的锤炼,有意识地磨炼自己,提高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使自己的语言清晰流畅、形象生动、妙语连珠、扣人心弦,给学生起示范作用。另一方面,播放经典相声小品、名家演说、朗诵知名主持人主持说话节目等的录像、录音,组织学生听后模仿说。总之,多提供给学生模仿的途径,让学生学着说。

5. 整体性原则。“说”是语文素质的一方面,教学中“说”的训练应体现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并与语文素质其他方面的训练相结合,让学生在听中学说、以读促说、写说结合,而不能把“说”的训练孤立起来,更不能局限于教材中安排的“说话”练习。例如,在书面作文训练中,教师对文章的立意、选材、构思、布局、遣词、造句方面的要求,也适合于说话训练的要求。口头作文,先说后写,写后评说,更是对听说能力的直接训练。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听说训练与作文教学结合进行,使学生既能“下笔成文”,又能“出口成章”。写与说的结合同时,整体性原则还应体现在“说”的训练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都说。

三、讲究说话训练的途径、方法

(一)课内训练。教师要把说话训练体现于日常语文教学中,开辟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法训练学生说话。

1. 开设说话知识课。口语表达毕竟是一门艺术,涉及重音、语调、节奏、语气、语态及词语的搭配、句式的选择和组织等多种技巧,并且不同的语境,口语表达也会有不同的特点。让学生明确相关知识,使学生对说话训练点得以明了,为说话训练做好知识储备。

2. 开设说话欣赏课。播放经典相声小品、名家演说、朗诵或名主持人主持说话节目等的录像、录音,结合说话知识指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参与说话训练的兴趣。

3. 开设说话实践课。

①朗读。朗读是说话训练的一种好方式。朗读课文能使口语受到严格训练,并在反复的朗读中,增加词汇量,掌握多种多样的句式,最终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使自己的口语和书面语沟通起来,进而增强语感,提高学生说话能力。朗读时教师应加强指导,针对不同体裁的文章提出不同的要求,如:读诗注意音韵和节奏;读散文要把握情感基调;读小说,要揣摩描写人物语言的内涵,并力求在朗读时表过出来。而朗读的方式可有分组、分角色朗读和自由朗读等几种。

②模仿。模仿是训练说话的一种有效训练方式,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可以让学生易于借鉴。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名家朗读课文录音,引导学生体会朗读者对语气、语态、停顿等等的处理技巧,然后让学生模仿朗读;挑选经典相声、小品等说话类节目的录像让学生观看,让学生模仿表演者说相声、演小品;挑选课本中的小说、寓言改编为话剧,让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开展说话训练。总之,让学生模仿进行说话练习,可让学生感觉好玩又好学,有利说话训练的开展。

③复述转述。教师可结合课文教学、社会热点新闻,要求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新闻,也可就热点新闻要求学生转述。通过复述转述,可训练学生组织语言、围绕话题、用好人称代词的说话能力。

④学生讲评练习。指导学生把自己解答习题的思考过程或答案用口语表述,训练学生学会把问题说清楚,让人明白的说话能力。

⑤评论。评论可让学生就清楚、连贯、口话题表达自己观点方面的能力得到训练。评论的内容可以是课文人物,可以是热点新闻也可以是身边的生活现象。如可组织学生口头评价《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发表自己对胡屠户的看法;又如组织学生针对有些市民闯红灯现象加以评论。

⑥演讲辩论。由教师确立一个话题或收集同学感兴趣的话题,组织同学开展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如举办“节约用水,从我做起”演讲比赛;师生商定辩论论题,召开班级、年段辩论会,组织学生就论题展开辩论。例如:组织学生辩论“学生带手机到校利(弊)”。通过此类活动,培养学生自信、负责发表看法及现场说话应变等能力。

课内训练着重让学生了解、掌握说话的基本方法并加以运用,但说话训练仅凭课内训练是不够的,因而必须延伸到课外。

(二)课外训练。口语表达是建立在掌握一定词汇的基础之上的,词汇贫乏就不能把话说好,更谈不上生动了。因此,课外说话训练的一个方面是指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并做读书笔记,如:摘抄精彩语段、搜集名人名言或格言、谚语,为把话说好打下良好基础。课外说话训练的另一方面是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或文娱活动,丰富学生课外生活,让他们增长见识;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寻找说话的素材。此外,可以组织学生口头交流摘抄的语句(段);组织学生成立信息交流沙龙,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畅所欲言,锻炼说话,增强说话的积极性。

热点新闻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时评写作 先放后收 先练后导

一、缘起

在这个讯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时事新闻以它的立体、高速、全球性展示在我们面前,极大地开阔了语文教学的胸襟和视野。为了利用好时事新闻这一百科全书,提早让学生接触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引导学生客观正确地评论时事,提高写作水平。笔者从2009年开设时评写作课,经过几年的摸索,积累了一定的资料,下面具体谈谈自己的收获与思考。

二、时评写作课堂形式的构建与特色

(一)课堂流程。

时评写作课是按“学生选材――合作分析――独立写作――对比交流――互相点评――例文导引――修改润色”的流程操作。

(二)特色。

1.先放后收

先放后收包括选材的放与收与课堂讨论的放与收。

选材的放指的是学生在选择时事素材时的自主性。时事写作以学生为起点,由学生负责整理素材,学生小组内分工合作,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自主搜集热门时事。由于素材是学生自己“自由挑选”,选取的内容都是他们感兴趣的,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

当然,学生的自主选材不意味着教师完全放手。有些学生选择的话题过于娱乐性,不具备深入探讨的价值,也有些学生关注的时事过于宏大,仅凭借师生的能力无法深究。所以笔者确定了引导学生选材的三原则:一是所选新闻贴近自己的生活,适合自我的认识水平,有话可说;二是选择那些热点新闻,使自己有话想说;三是选择包含有更多评论点的新闻,让自己有更多、更妙的话可说。

课堂讨论的放指的是在时事点评课上,学生自由地表达对某一时事的看法。学生兴奋敢说,课堂此起彼伏,有些精彩的言论就有可能会淹没于其中,而有些肤浅的甚至是错误的看法可能就会大行其道。比如2012年末“毕节五男童垃圾箱点火取暖窒息而死”这一令人痛心的事件出来之后,有学生将这一事件作为时评课堂讨论的焦点,在探讨悲剧原因时有学生质疑父母没有尽到抚养的责任,有学生声讨政府收容机构不作为,有学生指责学校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辍学不闻不问,有学生对路人的漠然不伸手援助表示寒心,有学生认为责任在于学校没有强调用火安全,也有学生认为悲剧背后另有隐情,因为垃圾箱装不下五个孩子。这堂课,在总结了学生的观点之后,笔者提出一个问题:“只有彻底解决了什么问题,这几个可怜的孩子才能长久地活下来?”学生思考之后,得出一致结论,这个悲剧首先责任在父母,其次为政府与学校,再次为路人。在分清主次原因之后,学生质疑:“为什么垃圾箱如此之小却容得下五个孩子,世界如此之大却容不下他们!”那堂课在群情激愤中结束。由此可见,课堂讨论中教师的引导是必要的。

2.先写后导

学生“先写”主要体现在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写作的内容,学生既可以选择课堂讨论的时事作为话题,又可以自行选择有感触的材料写作。这样一来,有想法、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发挥优势自主独立创作,而一般的学生则可以在课堂讨论中有所收获,降低写作难度。并且在写作之前,教师不做写法上的任何引导,以免影响学生的创意性表达,造成模式化的恶果。

在“先写”基础上的“后导”是从容的,教师可以从习作中针对不同学生出现的不同情况加以指导和归纳,也可以挑选优秀的学生习作或者评论员文章作为范文,或者调动学生给同桌或周围的同学写点评。

“导”的方法主要采用对比激励法,通过学生习作的比对,评论员文章的比对,学生习作与评论员文章的比对,学生前后文章的比对,过程写作中的学生、老师和同学之间,更多的是相互激发、互相配合,形成一个课堂环境下的互动、交流、合作学习的共同体或者“工作坊”。让学生及时看到自己思维的特点,并根据实际情况修改作文。

三、成效

自从开设时事点击与时评写作课以来,学生的写作情绪、内容、观点与表达都发生一定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丰富的素材积累,行文言之有物。

学生关注的面很广。“霾”的关注环境,到“正能量”的正导向,到“女汉子”的社会性别角色意识,“拆迁”与城市的文化的文化视野,再到“曼德拉”的国际视角,以及“喜大普奔”等网络用语。基本上涵盖“自然”“生活”“国际”和“人文”的各个方面。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通过联想,由一个事件联系到另外相似的事件,比如从“最美妈妈”想到“溺死脑瘫双胞胎的悲情母亲”,从“虎妈”到“鹰爸”、“狼爸”,得到作文素材的整理与归类。

(二)有效的思维锻炼,分析透彻深刻。

而时评写作课的开设,利用时评“一事一评”的针对性特点,培养学生紧扣关键,采用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循因问果、追根溯源、一分为二、等方式进行分析阐述。

比如注重一分为二,多角度看待事物。对“杜甫很忙”事件的看法,站在严肃派的角度,思考恶搞经典的害处;站在娱乐角度,思考年轻人网络狂欢的原因。

又如,有些复杂的事件,注重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清华“真维斯楼”事件点评,焦点一:可不可以冠名?焦点二:能不能以“真维斯”冠名?这两个问题环环相扣,而对这两个问题的解答时出现了不同的意见,课堂讨论变成一场小型的辩论赛。

(三)语言的锤炼,改变“学生腔”。

从语言风格方面看,时评相对于一般议论文而言,遣词为文注重自然鲜活,用语可庄可谐,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行文自然、生动、不拘一格。可灵活引用、化用一些流行歌曲、成语、俗语、广告语、名句等,使语言生动俏皮而富有内涵。可将口语与书面语灵活搭配,庄谐结合,自然之中也不失文雅大方、端庄严肃。时评写作为改变学生华而不实的“学生腔”提供训练机会。

参考文献:

热点新闻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闻点评 语文教学 读写能力 学生写作

近年来,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坚持课内外结合、注重读写实践为核心的大语文教学观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所认可、接受。那么,课外读什么?怎样读才能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我们感到将“新闻点评”引入语文教学的做法不失为一种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益的尝试。

一、开展“点评”活动的缘起及其意义

为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如许多学校一样,我校也在学生中开展了读报活动。其中,报纸新闻取材广泛,消息快捷,是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读报可以满足学生获取各种社会信息的需要,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但同时我们也发现许多学生在读报中只浮于新闻事件的表层,缺乏对事件蕴含意义的深层思考。正是基于这种原因,我们在单纯开展读报活动的基础上引入了“新闻点评”。新闻点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强化读报实践,提高读报质量,这对提高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以及接受新信息的敏捷性、反应力,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都大有稗益。

在平时的“新闻点评”读写尝试中,首先可以训练学生的破题、解题的能力。新闻涉及面广,许多新闻事件的背后隐含着发人深思、引人探索的深层的东西,通过引导学生学会从事件的表层来分析其内在的规律和因果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作文时审题能力的提高。

众所周知,新闻通讯语言多贴近生活,报道内容令人喜闻乐见,语言特点鲜明,具有多层次的美,或风趣或真切,或华美或朴实,使学生的接受力层次和审美能力空间变得富有弹性。可以说,新闻语言风格纷呈,极富张力,使新闻材料成为训练学生见识语言风格、塑造文采个性的很好的生活平台和素养基地。学生在研读新闻稿件的过程中,足以领略语言之美、构思之美,从而形成随时随地皆可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采取此做法,我们完全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引导学生从语言毫无美感到美感盎然,这是语文教师带领学生应当着力体验的基础性环节。

在语文教学的读写训练中,将“新闻点评”这一模式进行实战,还可以训练学生选词、组织词语的能力。因为新闻语言的显著特点就是措辞准确、选词讲究,所以开展“新闻点评”活动,有利于训练学生选词造句的能力也是毫无疑问的。众所周知,选择词语并组词造句,是写而成篇关键。因而,开展“新闻点评活动”,体味新闻稿件作者命制标题的选词用意、感彩、文体语气,将炼字功夫进行到底。而新闻导语、新闻稿本身都是鲜活生动的语言材料,也极其有利于学生揣摩新闻稿件的导语的切入角度、新闻报道的文体着眼,悉心探究和研析新闻事实叙述中作者的情感态度与人生价值观。如果将学生引导到注意用字、用词背后的思想倾向、情感态度和价值导向这些层面上,无疑就培养了学生作文的思维品质,奠基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开展“点评”活动的具体作法

1.精选范文,点拨方法。《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等许多报纸都辟有“新闻点评”专栏。我们将其搜集、整埋后印发给学生,让学生从阅读中领悟、总结点评的方法规律。此外,放手让学上自己去选择好的点评加以研读,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1)“新闻点评”的基本结构是:前一部分概述新闻事实:后一部分对新闻实加以点评,或对事件本身直接发表看法,或揭示事实所具有的普遍意义。例文《谁殴打工人就让谁滚开》:

近日,一个大连开发区的日本某独资企业的日方管埋人员,因殴打中国员工,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日方总经理“愿出10万元,能否留下此人”的请求,被大连开发区总工会主席坚决拒绝了。这个不受欢迎的人应中方――大连开发区总工会的要求踏上了归国的路程。(据《大河报》)

点评:人权是钱买不到的。尽管我们还不富裕,但我们不能用屈膝换钱,不能靠挨打换钱。大连开发区总工会使这个不受欢迎的日方管理人员回其本土,为被打的中方员工出了一口气,也为我们中国人出了一口气。

由例文可见,要写出高质量的点评,应从两个方面加以注意:首先,要准确、深刻地理解评论的内容;其次,要防止求全求大的思想,善于选取新颖的评论点:其三,语言要字斟句酌、精益求精。

(2)“新闻点”常用的基本方法我们总结为下面几种。

算账法:常见的有推演算账法和种类算账法。例如。报载某县新一届政府班子为还掉本县所欠的1000万元债务,要求全县各机关压缩不必要开支,如移动电话费、公款吃喝等,结果只用不到一年就省够了这1000万。“点评”可以采用算账法,一个县一年可省1000万,全国那么多县,仅“不必要开支”就可为国家省下多少钱,这些钱又可办多少“必须要办的事”。

纵横比校法:纵横联系和比较的方法。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0年玉树地震期间,有关地震的人和事成为各报纸报道的重头戏。我们在组织学生对此进行点评时,引导学生把今天的地震与历史上的地震、洪灾联系起来思考,把抗灾前线和抗灾后方联系起来思考,把党、政府、军队和人民群众联系起来,把地震破坏与造成地震的自然与人为的原因联系起来,通过联系比较,学生就抓住了抗灾斗争所包含的丰富的精神内涵以及地震给我们带来的一系列值得思考的问题去立意,许多灾情事件比如雪灾、洪灾等均可按照这种模式推演并组织教学实践活动,从而写出精彩的点评。特别是学生看到有关灾难场景的视频资料,常常难以悲痛之情,披情入文,自然而然地富有真情实感,避免了套作和宿构,也为学生真心作文、创新作文营造了一个有利于激感、进发创造力的心理状态。

再如:据《文艺报》报道,目前中国散文学会在京召开“90年代以来散文发展状况及展望”理论研讨会。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与会者认为,目前的散文创作中“娇骄”成为时代病。有些人片面追求创作数量,缺乏真情实感甚至连基本的质的内容都没有。一句话,文学变成了时尚,过去用血写,现在用水写。采用类比的方法:水写的散文越来越多,大概与城市用水普遍缺乏有关。有的散文恰似“注水肉”,应划入打假之列,不然,读者被泡个“水饱”,终会呕吐反胃。

借题发挥法:一种以新闻事实为由头,借助联想和比喻,由实到虚,揭示事件意义的方法。例如,报载:某高校校报学生记者团在校园组织了一个“无人售报点”,开始几天,报钱回收率高达100%,不久回收率下降,最后连成本都收不回来了。这是“实”,即具体的事,点评应由此联想到这件所反映出的更深层的意义:人心最易麻木于依赖之中。只有那些能忍受经年的两角钱的考验的人,在突来的重金厚利面前,他才会不动心。因为经年的考验,已经将自尊植进了他的骨髓。

高瞻远瞩法:这种方法又可分为三类:一是平凡之中见伟大:二是从消极的事件中去发现积极的因索:三是从积极的事件中寻找其消极因素。例如,有这么一则消息:某市裁定首批29家国有企业破产后,在有关部的紧密配合下,又基本完成了“破产企业挖蛀虫工程”,结果让人震惊,所有企业无一人幸免。完成“挖蛀虫工程”本来是值得一贺的好事,但从问题的另一方面思考,如果不等到企业破产才亡羊补牢,而是防患未然将“蛀虫”消灭在萌芽状态,岂不是更好。这就比单纯地赞颂此事更显新意。

2.接合学生实际,选好点评内容。我们选择点评内容时注意了几点:一是所选新闻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有话可说:二是选择那些热点新闻,使学生有话想说:三是选择那些本身包含有更多评论点的新闻,让学生能有更多、更妙的话可说。统一点评某一内容只是一种示范,更多地是让学生在读报过程中自已选择评论内容和评论角度加以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