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科学的等待 有效科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2-115-02
在探究式科学教育日渐成为世界科学教育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仍然存在人们对它的理解并不相同。科学教育的核心在于幼儿科学态度、科学探究精神以及科学思维的培养,发展其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科学教学中,由于幼儿“突发状况”(教师原本设计的活动思路之外的事件)的出现概率增加,并且这些“突发状况”经常是影响科学结论的,在这种状况下,教师选择怎样的处理方式?急于求成式的告知结果便成为教师解决幼儿“突发状况”的方法。当然,这种方法与我们所说的“做科学”是完全相违背的,纯粹是被动的接受。这种在形式上“探究”,本质上“告知”的学习只是一种装饰后的传授式科学教育,这样的解决问题方式只能让幼儿成为一种复读机器,对幼儿的终身发展毫无意义。
等待本身就具备一种消极、被动的成分,但本文所要阐述的是一种“科学的等待”,是一种积极、主动、间接的引导幼儿思维发展的方法。
一、有效科学探究
1、探究的概念
探究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探究,英文“Inquiry”,亦称发现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探究性学习。不难看出:这里的探究是一种内在的、积极的、主动的学习。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从探究中的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到形成解释、获得答案,是一种由外在到内在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是需要探究者对外在事物进行分析、推理、判断、选择然后转化为自身内在认识的过程。这也就是思维的参与过程。因此,思维在幼儿的探究活动中应该是肯定存在的。
(一)有效科学探究
有效探究中的有效是指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的活动。那么有效探究的概念即为:在自身积极主动中实现预期目的的探究活动。探究的有效性与幼儿的探究特点有着直接的关系。
幼儿探究活动的特点
首先,幼儿喜欢探究
正如杜威所说,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因此,孩子喜欢探究。
其次,幼儿探究的外在化
幼儿的探究过程往往受原有经验和幼儿思维水平的限制,他们的探究具有主观性、表面性、片面性。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再次,幼儿探究的持续性差
由于幼儿探究的外在化,使他们在探究事物的本质中经常存在很多问题,当问题得不到解决时,他们就会显得灰心,就有可能不再进行持续性的探究。
正是由于幼儿探究的这些特点,那么幼儿有效探究的提出显得更为有意义。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促进幼儿有效探究的根本在于能让幼儿抓住事物的本质,从而实现预期探究目的。然而,能否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又与幼儿思维水平相关。可见,发展幼儿思维是促进幼儿有效科学探究的根本方法。
(二)等待与科学等待
所谓等待就是不行动,直到所期望的人或事出现。那么,当幼儿探究中遇到发现瓶颈时(探究时遇到的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是不是消极等待呢?当然不是。本文所强调的是科学的等待,它含有多个含义,一个是自然的;还有一个就是针对幼儿探究的特点引导幼儿实现预期目的,但绝不是去强求,只是让老师做一个“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支持者,有效而审慎的引导者。”
科学等待的提出主要源于:
1、学习本身就是一个重新建构自身原有只是体系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瞬间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个过渡期,这个过度的时间段就是我们等待的时间。
2、3―6岁阶段的思维是一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实践证明,每差一岁,幼儿的思维能力就有明显的差异,4岁孩子已经能理解实验要求,按要求做出反映。5―6岁的幼儿已经能开始探索事物的内在原因了。这都说明,这个时期已经孕育抽象思维的因素了。但抽象思维常会受到具体形象思维的影响。如何帮助他们顺利通过透过现象看本质(即学会思维的方法)就是科学等待的内容。即思维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等待过程。
3、等待就是要避免急于诱导学生解答,急于给答案,更不要直接给出科学概念的定义。因为要扑灭儿童好奇心的办法就是直接告诉他答案。如果学生认为老师什么都懂,他就会感到上课只要注意听和记住老师的话就行了,不会再有探究的兴趣。也就是说等待作为一种教育方法,它所凸显的是教师的引导支持作用。
三、 科学等待的具体内容
在科学等待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教师的引导,但一定是能启发幼儿思维的引导,因为只有幼儿的思维得到发展,那才是最有益于幼儿终身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发现:这样的引导比直接告诉他答案要困难的多。因为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幼儿的家庭教育方法等的不同,引导方案就会有不同,这种(个体的不同)变量就导致了难度的增加。下面将从教师的提问技巧和回应技巧两个方面说一说。
(一)教师的提问
1、提问设计
问题的递进关系主要是指问题要由浅及深,是他们伸手跳起来可以够得着的,是能够引起他们继续探究的兴趣的。因为如果问题一来就很深奥,孩子们就会灰心,觉得是一个自己不能到达的高度,从而失去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大班科学活动《拆装圆珠笔》活动的重点是:细心拆装,养成做事细致的好习惯。难点是对于拆下的圆珠笔如何组装的问题。这里就要提醒孩子注意,那么他们会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这个可以是他们自己决定的事情。那么这个活动的提问设计可能就是要让孩子先探究圆珠笔的构造,让孩子了解了之后再进行圆珠笔的组装,这样在难点问题的解决上就会有效许多。
2、提问的实施
问题设计好之后就是要面对幼儿开始实施。当然,我们应该清楚的知道:设计好的重难点问题不一定就是现场孩子的重难点问题。我们最常见的就是设计好的问题不能顺利的让孩子做出预想的推理结论。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没办法的去告知孩子结论,这种现象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形式主义了。这时的情况应该是设计的主要问题不能引起孩子的共鸣,那么我们就需要一些次要问题做梯子,让幼儿顺着这把梯子爬上去。
例如:在中班科学活动《弹性》的探究活动中,由于他们年龄的关系,如果直接让孩子们比较观察物体的“弹”,是否就真的能让孩子明白“弹性”呢?这里就可以利用橡皮泥,因为橡皮泥在受力后也会产生变化,但这种变化只是“变形”,因为它回复不到最初的状态,在孩子们对橡皮泥的变形有了了解之后,再在此基础上去比较海绵的受力变化状态,就会很直观的明白“弹性”是物体在受力变形后又能回到最初的状态。那么在此活动中“橡皮泥”的变化问题就是一个梯子,带领孩子体会到弹性的梯子。
次要问题的提出与教师对该教材的理解是有绝对关系的。只有教师对本教案中的科学现象有了实质的了解,才能真正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有针对性的提出引导方案。同时也应该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
无论是设计的提问还是实施中的提问都要注意问题的开放性。只有这样才能给幼儿更多的思维空间。最典型的代表问题就是:你发现了什么?同时,教师也应该在提问之后给予孩子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因为无论任何人都需要有对问题的思考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教师一定要调整好心态,不要急躁。要善于观察孩子们在思考过程中的点滴“黄金”发现,因为这些发现有可能就是你帮助孩子实现新发现的基础。
(二)教师的回应技巧
回应也是要讲究策略的。这里的回应不单指对幼儿提问的回应,应包括对幼儿出现的一切问题的回应。例如操作中、思维上、情绪上的回应。
3、 非语言回应策略
好的回应方式不一定就是有语言参与的,评价回应方式的好坏应该是能否激发幼儿思维的发展为标准。
非语言回应会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功效,就是因为老师没有给出直白的语言指导,反而会让他的思路开阔,因此就会产生更多的可能性。另外,这种回应的好处还在于它不会打断孩子们原有的思路。
非语言回应方式主要包括:微笑、点头、眼神、手势、摸头等一些激励性的肯定动作。在这种肯定中幼儿会更加积极的进行探究,教师只要等待幼儿的探究结果就好了。
4、 语言回应策略
语言回应往往比较直接,可以让幼儿得到比较明确的反馈信息,从而对自身原有思路进行新的分析。
(三) 追问
当幼儿对老师的回答不够清晰、明确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针对性比较强,能够充分引起幼儿的再思考。
例如:在中班科学活动《装电池》探究活动中,孩子在介绍自己装电池的方案,但结果明显不正确(电池的正负极摆放方向错误),这时教师不是直接否定孩子的答案,而是首先采用“后退”的方法,帮助孩子回顾原有的知识经验,然后再利用现有的答案与原来的知识经验不相匹配的矛盾,追问他,是让他认识到此刻的矛盾,从而思考,改变现在装电池的错误方案。
有时在直接的追问中不一定就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那教师也一定不要着急,就像刚才的案例中一样,“以退为进”,先不防退一步,再利用追问的方法,引起幼儿的在思考。
(四) 举例反问
这种方法一般用在幼儿进行概括总结时。概括总结不一定就非得由老师来进行。因为当幼儿对探究活动有了比较深入实践之后,他们是有能力进行概括总结的。但可能幼儿会受到语言的阻碍而使总结不准确,教师就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帮助幼儿进行比较全面的总结。这种方法往往要在集体中进行。这样就可以利用同伴间的补充建议,使总结更加快捷。
例如:教师对中班幼儿提问:“什么是弹性”? 幼儿起初的回答可能是:“物体会变形”。那么这时老师就可以利用这种方法说:“那么橡皮泥是有弹性的吗?因为橡皮泥用力捏后就会变形啊”?这时其他幼儿就会给出更加合理的概括。教师仍然可以利用这种方法继续反问,直到幼儿给出的总结全面、科学为止。
科学的等待内容不仅包括教师的积极引导,还应包括对幼儿科学学习方法的关注上。不要因为教师的介入而影响孩子们的探究行为,一定要在自然的环境中对孩子进行观察。
三、 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的等待是完全符合幼儿成长规律的方法。它是一种积极的等待,积极的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从而帮助幼儿思维的发展。一定要给予幼儿动脑、动手、动口和思考的机会,坚决反对“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孩子是智慧的,教师要走进孩子,观察孩子,从孩子的行为中发现孩子的智慧,并从中获得启示,不断促进孩子的发现。
参考文献:
关键词:目标制定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好多人都认为幼儿集体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非常简单,因为对于幼儿不需要讲深奥的知识,一点浅显的知识就够孩子理解半天的,甚至连我自己也这样认为。可是当我看了敖颖老师的讲座视频《集体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时感受很深,对幼儿集体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一、活动前,目标制定存在的问题
教师对制定目标意识淡薄,教学目标都是从教参书上抄下来的。到底教育目标是什么?制定的目标是否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经验相适宜?教育的实际效果如何?从没有去思考。现在分析原来制定的活动目标,基本是空洞抽象、脱离实际,没有结合幼儿生活的。例如,中班语言故事《三只小猪》,制定的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能大胆表演故事情节;能用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并创编故事;在学习儿的过程中,培养幼儿做事情要认真,勤快的习惯。对于中班的幼儿,既要理解故事,又要用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还要创编故事,这样的目标要求脱离幼儿发展实际,因而是难以落实的。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目标要求不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情感需要,没有从幼儿发展的角度确立目标。而且,目标中的“培养幼儿做事情要认真,勤快的习惯”等,宏观、笼统、概括、空洞,这些目标都不是一时可以实现的。
通过学习,使我明白了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处于核心位置。它既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也是教学设计的归宿;既是选择教学内容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评价的标准。以后,我要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引起真正的重视。针对幼儿原有水平和近期可能达到的水平,寻找确定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保证学习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学目标,这样着眼于幼儿实际的目标才能有效实现。
二、活动中,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
活动时,教师们为了完成规定内的30分钟教学流程,根本就没有考虑在活动现场中出现的各种状况,而是呆板地根据预先设计的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孩子们根本就不能自由发挥无自主可言。教师提出问题后也不给幼儿足够思考和表达的时间和空间,而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得到正确答案,以便顺利的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对于讨论性的问题,每个孩子都会有不同的答案,而老师往往只回应自己想要的答案,不善于发现其他答案中出现的思维偏差以及存在的教育价值。我曾在执教大班科学《动物本领大》的集体教学活动中就犯了这样的错误,对于幼儿联想到的放电鸡、捕狼鸟等动物的本领时,我不能作出准确判断,只是含糊其辞的回应幼儿,我只想得到正确答案。这样的方式不仅不能促成良好的互动,反会使我偏离教育目标。
学习敖老师的讲座,使我知道了在以后的集体教学活动中,要把握好“四对”关系。第一对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幼儿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两个作用如何发挥如何体现,做到收放自如;第二对是:教师预设和活动生成之间的关系,你预设好了,不一定适合,需要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进行随机性的调整,这需要教师要有一定的教育机智了;第三对是:活动目标和活动过程之间的关系,每一个目标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要得到落实,尤其是教学重点落实到位,难点突破有方;第四对是:幼儿已有经验和活动中幼儿发展之间的关系,要求教师要尊重每个个体的意愿,从幼儿的实际需要出发。告诉我们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发展,还给孩子一些自主,给幼儿充分的思考、探索、质疑的时间,激发幼儿参与互动的积极性。
三、活动后,教师反思存在的问题
教师为了活动的方便,就按照教参上的教案设计教学。只要完成教学内容,就万事大吉了。哪还再思索活动目标是否适宜幼儿,孩子的能力是否得到发展,教学的效果如何?即使写反思,分析地较浅薄,找不到问题的症结。我刚开始教学时就是如此懒惰,但是一次公开课的执教失败,使我认真反思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实践去改变,让我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也使我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的长进。
一、教师选择幼儿科学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选择不够均衡
教师选择幼儿科学活动内容无外乎几种途径:一是从现成的教学参考书或者优秀教案集选取,如福建省在2012年推出一套《领域活动指导》的教育用书,包括小中大班五大领域共六册,有些园直接从中选择认为是适合该班幼儿的内容。二是在近期开展的主题活动安排相关的科学内容,如有个教师针对该班初入园小班的实际,开展“幼儿园里真快乐”的主题,安排了认识玩具的科学活动。三是教师出外学习或在幼教刊物上看到一些“优秀活动设计”,就把它们“拿来”或者修改成本班的科学活动内容。如模仿某名师的科学活动内容。四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生活中突发的、有教育意义的事件生成的科学活动主题,如教师发现最近幼儿关注“海洋生物”而设计了相关的活动。与中小学全国或全省材(课标)不同,幼儿园科学活动内容来源多样,可提供借鉴的参考书也很多,教师的选择面宽、可灵活处理,带来的负效应是随意选择、内容不均衡。如有个教师自己害怕动物,在她班上几乎不开展认识动物的科学活动;某园为追求“科学教育生活化”,教师经常组织幼儿开展蒸馒头、做糕点、煮小吃等开展所谓的“生活化”科学活动;有些园为体现“做中学”的教育特色,所选择的多是物理科学领域的内容[1]。按照《纲要》《指南》精神,科学教育要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的兴趣,让幼儿通过探索获得广泛的科学经验,这符合幼儿的心理需求,也为幼儿今后进一步的科学学习奠定基础。全凭教师的个人理解、偏好和专长选择、组织内容,容易出现内容不均衡、不适宜等问题。
(二)内容选择难度适宜性差
一是教师不能确定哪些内容适合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无法确定活动内容是否与幼儿的经验和认知水平是否匹配。有时是内容难度过大,如有位教师组织“有趣的海绵宝宝”的小班活动,内容是“感知海绵有弹性”,而且要求幼儿“初步学习猜想与验证”的方法,内容超出小班幼儿的认知水平。有时是内容难度幼儿年龄班不匹配,如把探索“凹凸透镜”的内容安排在前(中班),而探索“平面镜”内容安排在后(大班);把认识“空气的秘密”内容安排在前,而把认识“好玩的风”内容置后……由于对活动内容难度把握不当会出现有时幼儿“探而难究”,有时幼儿因为内容缺乏挑战性而“吃不饱”的现象。二是同一内容在不同年龄班都开展,前后重复,在探究点和探究难度上没有差别,处于同义重复阶段。如在小班下学期和大班上学期都有“(给)水搬家”的主题,其内容都是“运用工具运水”;在中班和大班均安排幼儿探索“沉与浮”;认识“磁铁吸引铁制品”这项内容在幼儿园小中大班的活动都可以找到;关于“季节”的内容,其深度在小、中、大三个阶段之间没有递进关系……教师不考虑幼儿年龄差异而将相同内容重复安排在不同年龄班,内容前后重复,难度要求却没有提高,缺乏层次性。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可能在探究兴趣、需要、经验、学习能力以及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在实践中无法准确区分科学知识的难度,使科学活动内容对特定年龄段的幼儿来说难度适宜性较差。
(三)喜“新”厌“旧”,内容的科学性差
当前,幼儿教师热衷于生成“新”内容,忽视经典的“旧”内容。在幼儿教育期刊或网站上、骨干教师的展示活动或教学竞赛等场合,总会出现一些在几年前没有的“新颖”活动。对于科学教育传统的经典内容,教师一般不会选为科学展示课的内容。如沉浮游戏、磁铁实验,按照一位老师的话说是“这些活动都太滥了,大家都太熟悉了!”下面列举几项近年来较受推崇的科学活动内容:
(1)“拱形的秘密”(发现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
(2)“瓶中吹气球”(了解在瓶中吹气球与瓶中空气压力的关系),
(3)“皮搋子家族的超能力”(发现皮搋子家族的吸附能力,了解空气与吸附之间的秘密)。仔细推敲,诸如这些所谓“新”科学活动存在表述不严谨、内容把握出现偏差甚至错误等问题。如“拱形的秘密”这一内容,拱形(壳体结构)是物体材料的结构之一,幼儿生活中和自然界随处可见拱形状的建筑及物品,如拱桥、拱门、安全帽、龟壳等。如果选择该项内容,根据《指南》科学探究5-6岁的目标要求,幼儿探究“拱形的秘密”内容可定位在“发现常见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上,而不是探寻“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这种看不见“力”的原理。(2)(3)的内容涉及空气压力问题超出幼儿的水平,幼儿很难体验。在瓶子中能否把气球吹大除了与空气压力因素有关,还受到幼儿吹气的技巧、瓶子大小等因素影响,有些幼儿恰好是具备吹气技巧把气球吹得较大占满瓶子的空间,但他们所能发现的是该瓶子底部有洞,很难把吹气球与空气压力联系在一起。皮搋子和吸盘挂钩是利用空气压力制成的工具(利用真空原理)。幼儿操作后所能体验的是“我很用力压,吸盘才能挂在墙上”,很难揭示其背后的原理:把吸盘里的空气排出来(排出的空气是看不见的),吸盘挂钩就能牢牢吸在墙上。幼儿能探索的是这些工具在什么地方吸能吸得牢,影响因素有哪些。这样的内容才切合《指南》科学探究5-6岁的目标要求“探索并发现常见物理现象的影响因素”。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确实也要与时俱进。适当增加一些反映时展、幼儿喜欢又能探究的内容是必要而且必需的,前提是教师必须深入把握内容的实质而且能准确定位!有些科学的经典内容经过几代人若干年的研究,有比较成熟的方案和经验可以参考(当然也有一些内容会被时代和幼教发展所淘汰)。与之不同的是,教师们热衷“生成”的新内容,名为“创新”却往往事与愿违,反而会挤占留给传统、经典科学内容的时间。科学教育的内容首先必须遵循科学性的要求,实践中教师对于自己都没有正确理解的内容,就组织幼儿去探索其中的秘密,已经违背了科学性的要求。
(四)内容不能准确反映科学领域的“核心概念”
这也是目前教师选择内容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存在两种典型的情形:一是内容空洞,没有指向科学领域的核心经验。目前许多科学活动我们更多的是看到幼儿在动手操作,活动“热闹”、幼儿“兴奋”,其内容盲目追求趣味性而缺少一个明确的核心概念。如某教师组织的“秋天的水果”科学活动:了解秋天水果的种类,知道正确吃水果的方法,爱吃水果。她的依据是“领域书上就是这么写的呀,而且吃水果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我就按照书上的内容来上了”。分析其内容,第一点勉强与科学领域沾边,但对中班幼儿只是了解秋天水果的种类,显然是低估幼儿的前期经验,无法激发幼儿的深层探究欲望。水果可以直接吃、去皮或连皮吃、榨汁、做成沙拉或罐头、烹调成各种花样繁多的美食……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和各种生活小家电出现,水果吃法简直五花八门,何来“正确”之说?从“吃水果方法、爱吃水果”这一内容看,第二、三点比较偏向“健康”领域,并不是典型的科学探究活动。如果缺少一个值得探究的科学核心概念,探究活动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和价值。二是内容过于追求全面,一次活动同时包含多个科学核心概念。教师在选定科学活动内容时,往往在一次活动中包含多个科学核心概念。有位教师组织有关磁铁的科学活动,内容是“磁铁的特性”,而“磁铁”包含“磁铁能够吸引铁制品,磁力能够穿透一些材料,不同的磁铁有不同的磁力,磁铁两端磁力最强,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等特性。又如这次“落下来”科学活动,至少包括三个核心概念:“各种物体在空中会自由着落”、“不同物体着落速度不同”、“改变物体着落的速度”。这样的内容包含多个核心科学概念,由于核心概念过量,致使探究活动内容庞杂,真正需要探究的题目很难得到有效解决。当代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儿童的探究必须围绕着核心概念展开[2]。科学教育强调基于少量的核心概念展开深入的学习,“少即多”[3]。如果一个活动内容的核心概念缺少或者太多都被认为是不适宜的,因为这会导致幼儿在探究“走过场”,每个环节都浅尝辄止,无法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也就无法体验到探索发现的兴奋和满足感。
二、教师选择幼儿科学活动内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国家对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标准规定
比较宽泛,给教师选择内容带来诸多困难我国幼儿园阶段还没有统一科学教育内容标准,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2012年颁发的《指南》这两个重要幼教法规均没有详细规定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范围。《纲要》在“内容与要求”中宏观概括出科学教育内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生活中的科学技术,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指南》举例性提出六方面的科学内容:常见的动植物、常见物体与材料、常见物理现象、天气与季节变化、科技产品和环境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由于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教育内容框架的支持,没有统一的“考试”,“教什么”“学什么”的内容宽泛,给教师选择科学教育内容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这也是教师选择内容存在诸多问题的客观原因。
(二)对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研究不足,难以对幼儿教师选择内容起到指引的作用
有一项研究表明,近十年来我国幼儿科学教育研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对幼儿科学教育目标、内容方面研究成果较少,力量薄弱[4]。而各种参考书、教案集虽然繁多但编写质量不高,提供的科学活动内容本身不科学,甚至出现一些明显的概念性错误,如小班科学活动“海绵”内容定位为“认识弹性”,把有关“水的张力”概念误为“水的粘附力”等。对实践中幼儿教师选择、组织内容不仅帮助不大甚至误导。哪些内容适合幼儿,各年龄班内容如何科学合理安排和衔接,该活动内容包含的科学核心概念是什么、如果包含多个核心概念又该如何合理分解……这些问题均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因此难以对当前幼儿教师选择内容起到指引的作用:“研究者能不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具体的指导?比如明确告诉我们哪些科学概念值得教师组织幼儿去探究?小中大班幼儿可以分别去探究哪些科学内容?”[5]
(三)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的不足,使幼儿教师的科学课程知识比较贫乏
我国幼儿教师总体学历偏低,科学素养较弱。他们大多为文科背景出身,缺乏相应的科学背景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技能以及科学教育的先进理念,自身缺乏对科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在职前培养阶段,学前教育专业“五大领域”教育课程中,比起其他领域有先修课程作为基础,如健康领域教育先修课程有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等关系较密切的学科,语言领域教育有大学语文和儿童文学作为知识基础课程。而科学教育领域只有单独一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幼儿教师由于先前在理科学习的不愉快经历而学习兴趣不高,很多幼儿教师表示“科学领域太难,很多科学知识自己都不会,别说教幼儿了!”他们科学知识贮备不足,如将物体的“滚动”、“转动”混淆,他们自身都不清楚所开展活动中包含的科学核心概念。在职后培训中比较倾向于幼儿科学教育实施方面,对幼儿科学教育内容本身的解读和选择的关注不多。林筱彬在对与在职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到,教师现在获得科学基础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自己的学习或者参加幼儿园课程审议获得,其科学内容知识大都是在准备组织活动时临时得以补充的[6]。总体上看,幼儿教师的科学课程知识比较贫乏,对同一主题在不同年龄班的学习重点及其区别与联系认识不清[7]。他们认为,探究活动就是幼儿想探究什么就探究什么,愿意探究什么就探究什么,只要是跟某个事物有关的概念都可以探究,并不对某一个主题下所包含的概念做分析,也不明确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在确定活动内容上就非常笼统、含糊,对各年龄班的科学主题与内容定位也不够清晰,无法为不同年龄班幼儿选择适合的内容。
三、提升教师对科学活动内容选择能力的建议
(一)在《纲要》《指南》指引下,加强对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协同研究
不仅加大科学教育内容的研究力度,还要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双向沟通。幼儿科学教育研究是一个兼及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领域,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对于幼儿科学教育研究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4]。这对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研究同样适用。一是可以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幼教教研员与一线教师构建研究共同体,在《纲要》《指南》指引下,对如何划分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范围、如何把握科学领域各项目内容的核心经验、具体内容如何在横向和纵向上组织和结构、如何为不同年龄班幼儿选编适宜的活动内容等开展合作研究,其成果尝试转化来指导实践。二是重新编写或者审定已有的幼儿园科学领域的教学参考用书。中小学采取“一纲多本”多种教材发行的经验可资借鉴,各地区可以由相关部门牵头编制适合本地区的高质量教参。要改变幼儿园教材以第一线教师为主要编写队伍的局面,不仅需要高校教师、教研员和幼儿教师参与编制教参来保证内容的适宜性,还要吸收自然科学领域的专业教师参与来保证内容的科学性。在编写体例上要有创新,以前教参只有目标、准备、活动指导建议等内容,新编的教参要增加内容分析、背景知识或资料提供,可提供少量较详细的、基于核心概念的主题活动教案以供幼儿教师尤其是新手教师参考。为教师选择和准备一批经典而优秀的教学材料作为共同研讨的内容,这样教师自然就会将备课的重点转向“吃透幼儿”。教参内容选编要遵循科学性与启蒙性、广泛性和代表性、地方性与季节性、时代性与民族性等原则[8],尽量做到适宜、均衡和连续。
(二)以提升教师“PCK”为核心,加强幼儿教师在科学领域的培养与培训
“PCK”是一种对教学产生影响的学科知识,它使教师能够理解如何对某个学科的主要内容和议题进行表述以适合学习者不同的能力与兴趣。“PCK”包括科学课程知识、学前儿童发展知识、教师科学教育方法策略知识以及科学学习评价知识四个方面,它能使教学效能最大化。在教师培养的职前和职后阶段,都要为教师提供丰富科学课程知识体系以及加强科学教育内容的相关培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科学素养,入学时可文理兼招和鼓励理科背景的学生进入幼儿教师队伍,学前教育专业增设科学教育方向,要适当开设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选修课程,增大科学教育课程的比例和增加实践机会,以促进教师整体科学素养水平的提高。《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基于幼儿园科学领域的核心概念展开教学,为教师以后工作中正确处理科学教育内容奠定基础。目前,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一般采取理论讲座、名师公开教学观摩和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模式,着重点在教学策略方面,对幼儿教师如何正确掌握幼儿园科学领域内容、如何将科学领域内容知识进行转化融合于科学教育活动中关注不够。因此,以提升教师“PCK”为核心重构教师培训框架内容[9],有机地将教师的三类知识(关于内容的本体性知识、关于儿童的条件性知识、关于方法的实践性知识)在基于教学实践情境和活动案例的分析与反思中整合提升为一种动态化的、带有实践性、建构性的知识,这样的知识对于教师优化和改进教学、提升自身的专业实践智慧具有更强大的支撑作用,从而达到改善教师选择科学活动内容现状的目的。
(三)教师要掌握幼儿科学活动内容选择的要求和方法
不经意间,一月已从我们身边划过,在短短的这一个月里,我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成长。在收获的喜庆中,我们不忘总结自己的不足之处,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来回顾吧!
一、行政人事工作
1、配合学校搞好国庆活动。舞蹈《向前冲》在胡浪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在大家的齐心帮助下,在各位领导的鼎力支持下,于本月3号,终于顺利演出完毕。演出获得了领导的鼓励,家长的赞赏。
2、进行幼儿园“立德树人”演讲比赛。为扩展老师们的经验交流同时更好地贯彻学校下发的有关“关爱学生 立德树人”的教育精神,10月22日,我园在会议室开展了以“关爱学生 立德树人”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所有的幼儿园教职工分为教师组和后勤组,两组各选取两组中的高分晋级;其中教师组参加人数13人,取分数高的前5名晋级,后勤组参加人数12人,取分数高的前2名晋级。晋级人员均参加学校的复赛。比赛中,老师们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展现了自我的个性,老师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来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根据幼儿园的发展来阐述“关爱学生 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
3、开始筹划幼儿园开放日节目。幼儿园的开放日,是展现这一学期来老师和孩子们共同创造的成果。为了在那收获的季节能有硕果累累的收获,我园教师于本月中旬选定班级节目,并上报到幼儿园进行审核。兴趣班的节目在学期初,就已定好题材,现排练已基本成型。
4、继续加强红眼病的预防工作。红眼病的爆发,把整个局面都拉到了一个危险的边缘。在这危险的关头,我园立马采取了防范措施,除卫生消毒工作的必要保证之外,我园还切除了不必要的人口流动,拒绝家长在此期间来探望小孩。经过这几个月的顽强斗争,我们终于战胜了红眼病的传播,保持了幼儿园大局的稳定,减少了家长们的担忧。
二、政教教务工作
1、做好班级每天的交接班工作。为了使班级的交接班工作有效进行,本月我园全部抽查了各班的交接本。对写得好的,给予了肯定,对不足的给予批评指正,并要求一定要整改。其中中二班的交接本写得很详细具体,我们倡导大家一起学习,小一班的班级交接本自编表格,进一步规范了交接本的格式。
2、做好一月份的各项考核工作。九月的工作繁重而复杂,为了查看是否达到目标,本月对教学常规、班级管理、卫生情况等进行了全面的大检查,教学常规此次进行了严查,对有错字、格式不对、百字教案、迟交等都予以扣款处罚。另中二班的班级管理优秀、小一班的礼仪教育优秀、大三班的卫生教育优秀,只有个别班级的班级管理及卫生情况需要加强。
3、定期查看《家长园地栏》。家长园地是班级活动中的窗口,前段时间因为一些客观的原因无法完善,现已配备完善。本月初对家长园地提出了布置及填写要求,大家都已积极完成,月底抽查了个别班级,完成效果较好,内容较充实。
4、继续进行《蒙氏》调研活动。本次的教研活动由中一班的帅萌老师执教,帅萌老师先给大家进行了说课。但由于说课的环节过于简单,大家对内容了解的不是很清楚,效果有些受影响。因此通过此次活动,大家对教研会的整个环节提出了几条建议:1.説课的环节需做进一步规范。2.説课一遍,大家听得不是特别明白,为做进一步调研,决定説课稿应给每位教师发一份仔细研究。3.蒙式的理论学习不够,对很多环节无法理解,多加强理论学习。
三、教育教学工作
1、国庆节目演出。国庆节给大家带来了喜悦,也给大家带来了繁忙,我园为演出做好准备,老师们一直在马不停蹄的排练。园领导也一直密切关注节目的排练情况,时常到现场来亲临指导孩子们排练,这无疑给孩子和老师们莫大的鼓舞。孩子们是争气的,老师更是能吃苦耐劳的,孩子们的精彩表演见证了这所有的一切。
2、学习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规范”。 此次教研,重点总结了以下几点建议:1.早操必须两个老师同时出操,一个老师带操,一个老师管纪律。2.上午除教学活动以外,应多组织孩子们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拒绝放羊式,要求有组织有纪律。3.晚间活动,不能每天都安排看电视,应适当的安排玩一下桌面玩具,或者让孩子画画等。4.晚上孩子洗澡时间不得早于八点,孩子睡觉时间不得早于八点半。
3、加强户外体育锻炼。经过规范户外活动,本月教师的户外活动不单单是让孩子们玩滑滑梯了,教师们从书上、网上找来了一些新游戏,如拎小猪、袋鼠跳等。希望大家能一直保持下去,不要只是一阵风而已,吹过之后又成原样,两位组长也应在这方面多加强监督。
4、选好开放日节目。开放日的题材我们在月初已拟订好,要求节目有小品、童话剧、英语、儿歌、舞蹈等,并根据年龄的不同分配了不同难度的节目。节目的具体内容由各班老师任选,各班老师都已上报,并开始排练节目了。
四、保健卫生工作
1、安全事故,防患于未然。安全工作一直是所有工作中的核心内容,本月虽一直在强调安全,做安全的宣传工作,但仍有一桩小小的事故。小小班于本月底,在带孩子外出玩耍时,由于孩子年龄太小,在玩耍中栽倒,不慎导致头部受伤,送往医院缝了三针。该班带班老师和保育员都予以扣款处罚。
2、做好幼儿的防寒保暖工作。深秋已至,天气已经有些寒冷了,一早一晚的温度偏低。为此,幼儿园特申购了棉被,给孩子垫被添上了一床,准备再过些时日再添加盖被,保证幼儿的温暖,加深睡眠质量。
3、做好幼儿的护肤工作。本月巡视各班时,看到各班的小朋友都使用了脸霜,极少的小朋友出现去年的脸绷的现象。
4、做好物品消毒工作。近日,班上的保育员都给幼儿晾晒了被子,卫生检查时被子都很干净整洁。食堂的卫生消毒工作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最近的饭菜里面已很久没有看到死苍蝇,吃饭的餐具也干净了。
5、做好晨检及全日观察与记录工作。 月底常规大检查时,班上的晨检表每个班级都有填写,做到了事事有登记。下个月我们将进一步规范记录的内容,做到事事有登记,事事一目了然,方便查看。
7、保证幼儿的足够睡眠及睡眠质量。幼儿中午十二点二十午睡,晚上八点半睡,孩子睡觉期间,必须保证有工作人员照看幼儿睡觉,看守人员,不得在里面上网、看电视、干私活等,应维持好睡觉秩序,多帮幼儿盖被子。
幼儿园小班一月工作总结【2】
雪花飘飘,我们迎来了寒冷的一月,在这学期的尾声里,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在迎接新年,欢乐成长。下面结合这一个月的活动情况,作一总结:
一、教育教学
本月里我们开展了“冬天来了”主题活动。通过主题活动,孩子们观察人们衣着变化及探索冰雪形成等活动,认知在生活化的情景中得到发展;通过对冬季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孩子们积极勇敢、充满欣喜地迎接冬天,积极参加户外运动的兴趣,增强了体质。在美术“奇妙的发现”活动中,孩子们学习用连点的方法描画手套、围巾,并选择用自己喜欢的装饰方法简单装饰手套和围巾。在音乐“小雪花”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课件感受歌曲的优美,学习用连贯、亲柔的声音唱歌,并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雪花飞舞。在科学活动“小熊的冬天商店”中,孩子们尝试按物品的名称分组、归并,初步辨别做事的合理顺序。在语言活动“香香的被子”中,孩子们尝试学说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并喜欢在阳光下活动。
1月6日,我班开展了“迎新年歌唱活动”。在活动中,“小歌手”们一个个情绪饱满,拿着话筒一定也不拘束,能够在集体面前唱响自己最拿手的歌曲。通过此次活动,不仅为幼儿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平台,还营造了和谐向上、健康文明的氛围及良好的艺术环境。
本月17日,我们结合园部科学领域教研活动,开展了小班科学活动“冷冷的冰”,让幼儿在情景中通过三次操作活动,感受了解冰的特征,活动材料准备丰富、充足、多样,幼儿能在老师的组织下愉快、投入地进行探索活动。
一月也是本学期最后一个月,我班幼儿有8名幼儿被评选为“好孩子”,在对他们的进步表示鼓励的同时也激励其他幼儿争做“好孩子”。我们还客观如实地写好幼儿的评语,认真填写好幼儿成绩汇报单,以对幼儿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作一个总体的评价和小结。
二、保育工作
本月我们加强班级、午睡间的卫生消毒工作,勤开窗通风,保证活动室与午睡室空气的流通。针对幼儿感冒咳嗽较多的情况,我们督促幼儿多喝水。针对近期诺如病毒引发的急性肠胃炎增多情况,我们密切关注班上幼儿体征,若发现有呕吐腹泻的幼儿将进行及时隔离消毒,所幸没有一例被感染的幼儿。
幼儿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本月我们开展了安全教育活动——“可怕的交通事故” 孩子们简单了解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感受交通事故带来的痛苦,培养珍惜生命的交通安全意识。此外,通过健康教育活动“冬天不怕冷”,幼儿初步懂得冬天天气会变冷,要锻炼身体和保护自己,养成勇敢、不怕困难,天天坚持上幼儿园的好习惯。
针对即将开始的寒假,我们开展了寒假安全教育,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幼儿了解如何过一个平安、快乐的寒假。
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个别幼儿怕冷不喜欢上厕所小便,我们继续加强对这些幼儿的鼓励与指导。
三、家长工作
在本月主题活动“冬天来了”中,我们请家长引导幼儿观察冬天周围环境和人们衣着的变化,多带孩子到阳光下活动,鼓励孩子天冷也要坚持早起上幼儿园,并坚持参加户外锻炼。本学期我们班共评选出4名“好家长”,感谢家长们一学期来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家园共建方面,我们出好“家长园地”栏,通过“家校路路通”提醒家长注意天气变化,更换被褥,谨防诺如病毒引发的肠道炎,注意个人卫生。月底及时发放《宝宝成长记录》,对孩子这一个月的情况作一回顾,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情况,以便积极配合我们的教育工作。我们开展好“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对我们两名幼儿进行了家访,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幼儿情况,最后整理上交教师家访资料。
四、常规培养
本月我们引导幼儿适应集体生活,对幼儿园产生安全感和信赖感,情绪稳定,在活动中能较大胆地表现自己,鼓励幼儿上课积极举手发言,幼儿的荣誉感逐步增强。现在我班幼儿语言发展较快,很多幼儿愿意与同伴交流,知道东西用好了要还回原处,能独立进餐、穿衣服,有初步的独立性。
五、班级特色
利用图示、教师示范、教学视频的方法,本月让幼儿继续巩固学习有关折纸的基本方法,展示范例,激发幼儿对折纸活动的兴趣,本月学习了盒子、小船的折法,在学期结束前进行了幼儿折纸作品展示。
幼儿园小班一月工作总结【3】
今年我园完成全园的人事调整,管理人员分工到位,全园各项工作开展顺利,一月份的工作已结束。下面我将一月的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新老儿童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开学第一周,老师们精心准备环境,组织大量的户外活动及游戏活动吸引了孩子们,孩子们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进入学习状态。尤其是小班、中班,新入园孩子没哭几天,就正常活动玩耍。看出老师付出爱心,用了心思,和孩子建立了感情,帮助孩子渡过难关。每天孩子们听着欢快的音乐,高高兴兴来到整洁干净的幼儿园,开始一天的生活和学习。我们老师们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二、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有序的生活秩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老师们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示范,形象化指导,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效果明显。(小、中班的餐后擦嘴;大班午睡脱衣;秩序感建立很好)。良好的生活习惯需要一定的物质保证,生活老师,及时为各班配备齐各种必须的用品,并且自己帮助教师准备幼儿操作材料,和教师一起组织幼儿户外活动等等。保证教学上和生活上的需要。
三、教学观念不断更新,以适应儿童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取决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我们原来的教师队伍,在教学上,离当前新的教育观和教育发展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我们当前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重视和加强的主要工作。前一节段,我们主要组织了教师培训学习。老师们也在努力使自己的原有的做法有所转变,今后还要更加努力才行。有时候,观念转变要比行动更难。“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老师们虚心学习,不懂就问。
四、卫生保健安全方面
1.严格把好入园体检关。做好新生入园体检工作,新生入园体检率达100%。对于新来的教师、及到期体检的教师已根据要求做好各项体检工作。
2.开学初,保健老师按要求做好各项工作。制订好幼儿园保健工作计划,发放有关卫生保健方面的表格,做好幼儿身高、体重的测量工作,做好新生预防接种卡的登记工作等。
五、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1)开展安全排查工作:
本学期我们继续将安全工作做为重中之重来抓,开学初我们开展了一次全面深入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平时我们定时定人对园内的园舍、水、电、大型玩具、桌椅、门窗、玩具等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营造了良好的安全环境。
2)和各位教职工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提高安全意识;开学初我们全面部署幼儿园的各项安全防范工作,进一步加强教职工的安保意识。
3)进一步规范各项规章制度
继续严格落实门卫管理制度,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坚决阻止闲杂人员进入幼儿园;规范幼儿接送制度,要求家长接送孩子一律凭接送卡入幼儿园大门,安排好安全值班护导工作,每天安排教师及后勤人员在幼儿入园离园时段进行值班,确保幼儿安全。
六、家长工作方面
1.开学时向家长发放了告家长书,从孩子入园、离园、接送问题、卫生保健等方面向家长提出了各项要求,请家长配合幼儿园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2.利用家长园地向家长宣传保教方面的知识。
3.召开家长会,从“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与常规”“家长配合幼儿园教育应注意的问题”“家长做好幼儿安全工作的要求”等三个方面向家长进行了宣传,并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
七、1月19日迎接了区教育局和妇幼所的开园工作、安全工作检查,各项工作得到上级领导肯定及支持。
八、存在问题:
1、专业学习要加强
加强自学能力,善于吸纳多方面的信息和知识,不断提高文化和专业素质,丰富自己的内涵,促进自身的发展。把促进孩子的发展的观念放在重要位置。提供一切条件和机会,发展孩子智力。
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要加强。区域材料的投放,习惯培养等,(习惯要天天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练之以行,持之以恒。)
保证每个孩子的安全、健康是我们责无旁贷的。教师的安全意识是可不以放松。因为这是血的教训。如果一旦发生事故,在第一时间当班教师要通知园领导和家长,不能擅自处理或贻误治疗。户外活动时,教师要保证每个孩子的安全,杜绝危险苗头,既要放得开,让孩子玩的开心。又要收的住,避免事故发生。
2、服务意识更需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