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信息技术教研组

信息技术教研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息技术教研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信息技术教研组

信息技术教研组范文第1篇

信息技术教研组工作总结(一)】 学期即将结束,在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们顺利地完成了本学年的工作。展望未来,为了总结过去,扬长避短,使自己站得更高、走得更好,寄望明天的工作更为进步,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几点:

一、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由于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要上好电脑课。首先,老师的计算机水平就要够高。所以我组把提高任课教师的计算机水平作为教研组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教研组教研时,我们很多时候都是相互学习讨论某种计算机软件或硬件的应用上,在平时机房维护、教师电脑维护中,我们也不断提升自身计算机水平,让专业化得到发展。学校配置了机房已有六七年,和同时期配备的其他学校的电脑相比,我校的电脑损坏率最低,这得益于平时的修理、维护与及时的更新。

二、积极组织教学教研活动

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中心,而如何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是我们教师应该优先考虑的问题。一年来我们重抓常规让教学保质保量,如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辅导。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求做到:小学信息技术工作总结1、做到期初有计划,有教学进度,使教学工作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下去。

2、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yjbys.com电脑科学校安排的课时比较少(一周每班一节)这

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一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一节课。所以才能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能上因特网时还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我所用。

3、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了听课,评课,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外,我还注意到要自学。从思想上,利用行评机会端正自己;从行动上参加自考学知识,学电脑技术,学教学技能等;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

4、课后细反思,并结合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设施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本期重点对四年级学生进行了计算机基本操作教学,所教学生绝大多数都能利用计算机完成教学自己的作业,同时注重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

三、完成学校的电教工作

电教工作众所周知,非常繁杂、琐碎,可以说只要与电有关系都会找到信息组,大到机房维护、教师电脑维护、广播室、主控室、会议室、电子备课室,小到刻光盘、做课件、传文件、打字复印排版,我组成员自嘲是万金油,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会出现在哪里。但我组成员兢兢业业,把每一件事都当大事来做,认真完成毫不马虎。可以说,信息技术组成员的认真、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精神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1、信息技术学科不仅是一门崭新的学科,更是一门具有很多不同与其它学科特点的特殊学科,由于学科教学发展较缓慢,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摸着石头过河,工作收效不是很大。

2、部分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有畏难情绪,不善于动手操作,影响了今后的学习。

3、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注意力。

4、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进步。

5、加强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班级集中注意力学习,在机房上机时也要按规定严格约束自己。

6、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我们将继续秉承我们的良好品质与风格,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上城小学的辉煌增砖添瓦。

【信息技术教研组工作总结(二)】

忙忙碌碌,一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在这个学期,立足岗位,团结协作,求真求实,教书育人,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并且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在这个基础上,基本完成了设备的管理与电教设备的管理登记工作。现将这个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1、立足实际、搞好教学。

我校的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掌握比较欠缺,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前从没有学过信息技术,在这方面是个空白,甚至不知道鼠标的用法,不知道开关机的方法。而另外一部分学生呢?虽然多多少少接触了电脑,但大部分都是在网吧接触的,他们的思想观念里面计算机就是用来玩的,至于学习毫没有兴趣。怎样让一个从未接触过信息技术的学生,熟练地掌握最基本的知识,让那些对计算机教学没有兴趣的学生转变观念,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进行了分层教学,增强兴趣,多设计有吸引力的课堂教学情景的模式,并加强个别辅导、实现同学间一帮一、多帮一,基本解决了常规教学中难以攻克的难题。

2、立足教学、搞好教研组工作

在教务处的要求与指导下,这个学期的工作是非常正常的,在开学初就严格制定了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教学任务,做到教学伊始,整体把握,有的放矢。

3、责任第一,管理好电教设备

为了保障教学工作正常运作,切实做到对电教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能自己检修的一定及时检修,需要保修的也及时向学校反映,尽量做到各类电教设备的正常使用,不影响教学教学工作。

4、抓好电教设备的使用登记制度

切实落实学生机房的使用登记制度,建立使用登记表册,做到节节登记,清晰明了。对多媒体电教室的管理基本上沿用以往的表册,严格按制度落实,做到课前定课,课后登记,不定时检查统计,上报统计结果,切实配合学校年终对教师的远程教育设备使用情况的检查,做到有理有据,不弄虚作假。

7、、积极配合各部门活动,做好音响、摄像、照相并归类存档工作

信息技术教研组范文第2篇

    本学期,我们信息技术组共开展了教研活动四次。本组教师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教研工作保质保量,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认真开展专题研究,积极作课,以“我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为主线,提高教学质量

    11月10日上午 ,杨海健老师在渤海所小学做了一节题为《设计和编辑课程表》的研究课。此课根据学生实际,备课精心,问题设计合理,并充分展示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特点,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进行学习,最终在分组合作中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课后的研讨中,大家以本节研究课为出发点,对“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微机课中的有效应用进行了探讨与肯定。此活动使大家对于课程的把握方面有了新的领悟。

    二、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大形势下,进行学科整合的探索

    12月10日下午,朱春龙老师在南冶小学进行了一节“综合实践与信息技术整合”实践的活动。由于课前朱老师与综合实践学科教师多次沟通探讨,活动中充分发挥出本学科网络资源的优势,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已经水到渠成了。在教研室主任李老师的点评中,我们对本学科在整合中的地位及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实施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三、以质量抽测为样本,寻找自身差距有不足,认真进行“两个标准”的研讨

     12月13日下午,由中心校曹仲帅、李保国、杨海鹏三位老师牵头,在南冶小学进行了信息技术抽测质量分析和“两个标准”的研讨。活动中,本组教师基于抽测质量分析,查找自身在教学中对于课程的把握方面的欠缺,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两个标准”的研讨工作使大家对于教学有了明确的方向。

    四、认真组织学生进行论坛交流与展示,为我镇网站健康、高效发展搭建有力平台

    12月29日下午,我镇信息技术组的展示与交流活动如期在学生论坛中拉开了帷幕。由于网络问题,只有渤海所和三渡河两所小学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中,两所学校的同学们在信息技术教师的指导下,争相进入自己的论坛,切身处地的、真正的成为了这里的主人。

信息技术教研组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少数民族文化 教育传承

当前计算机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迅速发展和完善,新媒体市场出现了极大的变化,而我国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我国这种以民族传统文化著称的国家的文化传承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但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因此对于教育事业以及其他行业的发展来说,应当抓好信息技术这一机遇,促进我国民族文化传承。

一、现代信息技术对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影响

伴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的教育事业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效果。一方面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地域上的枷锁,当学生在学习相关民族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近距离的体验其中的内涵,从而促进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其次,信息技术使得教育更加规范化和模式化,民族文化的教育追求的是“原生态”,即在进行民族文化的讲解过程中,如何能够有效的体现出民族文化的特点以及内涵是当前民族文化课程讲解的主要问题。例如壮族的铜鼓以及华山崖壁画、苗族的医药文化、侗族的鼓楼式建筑等,这些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以及特点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没有现代化信息科技的辅助下是很难实现“原生态”教学的。换句话说,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事业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

二、现代教育手段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方法

前面我们对现代化教育手段对当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概述,可以看出,通过现代化技术教育有效实现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互联网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所起到的影响。

1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纽带

随着当前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提升带动了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其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但同时也是一种机遇,如何采取有效的手段来使的互联网能够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是非常重要的。

互联网技术具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其共享性是非常高的,互联网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地域上的差别,在进行信息文化的传播过程中,通过互联网技术能够直接打破地域上的限制,只要有计算机在网络上进行连接,就能够实现信息传播。而这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传统教育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有关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学生很少真正接触甚至了解到相关民族文化的实际形态,教师只能通过书本上一些简单的概述加上教师查阅相关书籍所得出来的一些信息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这样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来说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

而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学生们在学习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可以直接根据少数民族的相关问题上网搜索,在网络上大部分的少数民族文化都是以图片以及视频等形式展示的,而这种动态化的传播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学生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距离缩短,使得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和特性,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增强民族责任心等,促进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2 .多媒体技术的革新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

前面我们已经简单的分析了当前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建设,学校在进行相关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用现代化技术的手段多种多样,其中最为常见的一项现代化技术就是多媒体教学方式,有很大一部分学校在进行课程讲解的过程中会开展相应的多媒体课程,即学生们到特定的多媒体教室中学习相关知识,每一个学生手中都会有一台计算机或者一个屏幕,当学生在学习相关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可以直接通过教师在讲堂上所展示的图片视频等来理解少数民族文化,打破了传统的地域上的限制,将传统较为抽象化的少数民族文化知识转化为图片等形式具象化的内容,方便学生的理解,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三、有文字少数民族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具体案例――以藏族文化为例

藏族人民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常年交通以及通讯事业都是非常落后的,而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计算机以及手机逐渐得到了普及,并且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使得藏族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传承。

信息技术教研组范文第4篇

1、立足实际、搞好教学。

我校的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拥有一些转学生,与其它学科不同的是这些转学生之前从没有学过信息技术,在这方面是个空白,甚至不知道鼠标的用法,不知道开关机的方法,而其他的学生呢?已经会在网上邻居查找游戏,知道怎么将一个文件夹共享、隐藏、给共享加访问权限,有的时候老师都拿他没有办法。怎样让一个从未接触过信息技术知识的学生,熟练地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我们组的老师进行了“分层教学”的模式,并加强个别辅导、实现同学间一帮一、多帮一,基本解决了常规教学中难以攻克的难题。

2、立足教学、搞好教研组工作。

在教务处的要求与指导下,这个学期的教研组工作是非常正常的,每个月都有教研组工作小结,集中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落实,并有记载,每月至少有一次专题性理论学习,内容针对强,且有带头中心发言,积极参加教研组的课堂教学专题性研究。每月组内至少开出两节研究课,每月至少听课四节以上。并做好听课笔记。

3、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组内三位教师平时注重自己的文化、业务学习,能攻记一本教学理论书,泛读两种以上杂志,撰写一定质量、教学论文,卡片摘记每月十张以上。任何教学活动总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条主线,信息技术更是如此。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笔者参加了2002年浙江省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备课会,参加了温州市低年级信息技术备课会,组内三位老师参加了市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研讨会。笔者制作的两个课件被市电教馆评为两个一等奖,在该次评比中一等奖仅十三名,为我校争得了荣誉。

4、竞赛辅导成果较好。

信息技术教研组范文第5篇

特约记者 路宁宁 本刊记者 卢秋红

“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是一所开放性的‘学习型学校’。在这里,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三个面向’的旗帜下积极探索扎根中华,面向世界,取中西教育之长,去中西教育之短,找寻中西教育最佳结合点,形成中国特色基础教育办学的新途径和新模式。这所学校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培养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一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打开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的校园网,映入眼帘的就是上面的这段文字。其中,对于校园文化和学校发展目标的表述似乎在哪里看到过。原来,景山学校远洋分校和景山学校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这从学校名字上更是一眼就能看出。景山学校远洋分校将北京景山学校的校园文化和发展目标进行了基于自身特点的传承和发扬,故事还得从学校建校时说起。

景山教育品牌的移植

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建于2007年5月。它由石景山区教委、北京景山学校和远洋地产公司三方联合创办,是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公立学校。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在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等方面,继承了景山学校的传统,实行北京景山学校的办学模式,即小学五年、中学四年、高中三年的办学模式。五四学制有利于探索儿童与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加强小学和初中的衔接、提高教学效率,学校使用北京景山学校的自编教材。

徐秀筠校长是景山学校远洋分校的现任校长,也是第一任校长。她从景山学校教学副校长的位置上退休后,再次出山,主政景山学校远洋分校。源于对景山教育品牌的认可和对景山教育的深厚情分,在景山学校远洋分校,徐秀筠参照了景山学校本部的标准打造学校。每天,徐校长都要从位于东城区的家骑车到石景山区上班,路途遥远,十分辛苦,但她从来不觉得辛苦,反而以此为乐。几年打拼下来,景山学校远洋分校已成为石景山区的优质校。这位低调、平和、淡然执著的老校长赢得了老师们的信任和尊重,成为石景山区教育者的一面旗帜。9年的“超期服役”,徐秀筠校长将景山教育模式复制到了石景山区,使学校成为石景山区的教育品牌;同时也拓展了景山教育的生命空间,丰富了景山教育的内涵。

2015年5月21日是学校成立8周年纪念日。一位高二学生更新了自己的空间:“谨以此片为校庆献礼,景山远洋八周岁生日快乐!”下面附着的是一个小小的视频。在这段视频中,呈现的是学生拍摄的校园景色,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景。学生们表达了对学校的留恋和对学校未来发展的祝福。一时间,视频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微信朋友圈刷屏。视频反映的正是学生和教师们作为学校成员的幸福感。

这是一所学习型学校

景山学校远洋分校是一所学习型学校。目前学校共有教师180名,其中大多数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队伍以年轻人为主,平均年龄为30岁。对于这样一所年轻的学校,很多年轻教师都是刚出了师范院校就直接站到讲台上。成长是新手教师的第一需要,所以学校的教研、学习氛围很浓。这时候,研究生的优势也体现出来了,那就是善于总结、善于学习。景山学校远洋分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教学成果解答了“研究生能不能教小学”的疑惑。

高进,是学校的一位中层领导,负责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后勤等工作,同时他又是一位信息技术教师。8年前他从黄庄职业学校调到景山学校远洋分校工作,对于学校的工作环境非常喜欢。“年轻人多,大家有很多共同语言和追求。对于别的学校来说,一个新系统上线,推广经常遇到阻力,老师们不爱用、用不好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景山学校远洋分校情况却是相反,老师们总给我提要求:系统该升级了、你们怎么还没有引进新技术……”说到朝夕相处的同事们,高进老师颇有些自豪。

新教师教学理论虽然扎实,但教学经验仍然欠缺,需要通过教研活动、听课来加深对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解。景山学校远洋分校采取小学五年、初中四年的五四学制,石景山区其他学校大多是六三学制,加上各学科教学基本采用的是景山学校自编的教材,所以学校行政上虽然归石景山区管理,但横向的教育教学对比主要是和景山学校本部进行的,教研活动需要和景山学校本部教师一起开展。学校离景山学校较远,老师们奔波于路上,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于是,学校借助视频会议系统,尽量用信息化手段优化教研方式,通过远程教研、远程教学的方式来与景山学校本部互动。这样做加深了老师们对于教材、教学的理解,老师们的进步很快。

校本特色教研组的创建

学校技术教研组的建设是在学习和借鉴景山学校办学思想的基础上,并且根据学校资源及教师特色建立起来的。技术教研组的成员不仅是构建学校“智能校园”的中坚力量,还是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主导者。

在技术教研组中,包括信息技术、劳动技术、通用技术和科学等学科,共有12位教师。教师们年轻且充满活力,都是80后。每位教师学有专长,具有个人特色。有的教师编程技术强大,有的教师美术功底深厚,有的教师网络技术应用钻研得很深,有的教师教学设计水平很高。无论是在平时交流还是在组会上,大家交流畅通、乐于分享、合作愉快。在教学中,有些教学内容需要技术学科中的多个学科的融合及渗透,技术教研组的平台使得教师们的合作交流更加顺畅。因为,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时展的要求。

首先,依托学校资源,景山学校远洋分校构建了校本特色教研组。

景山学校远洋分校是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学生从懵懂的孩子到青春洋溢的少年,教师们都陪伴其度过。在技术教研组内,教师们教学的学段更加宽泛,不是只教一个年级,也不是只教一个学段。很多教师跨小学、初中两个学段教学,有的老师甚至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教学。因此,教师们对学生更加了解,对学生的特点也如数家珍。针对学校学生的特点,小学、初中、高中的衔接不论在知识技能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还是情感的熏陶方面,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以信息技术课为例,教师们参考国家对学生培养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根据学校特色及学生特点,构建了对小学、初中、高中的培养标准。例如,小学阶段:在参与体验中,以激发兴趣为主,渗透正确的信息技术意识,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基础软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初中阶段:在问题项目情境中,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思维方式及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阶段:在研究性学习中,在正确的信息技术价值观引导下,能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造乃至创新。当然,这三个阶段都贯彻着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在教材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对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开展符合学校及学生特色的课程,来实现这一目的。

技术教研组的教师们各怀所长,术业有专攻。根据教师特点,学校鼓励教师在学校开设各种社团及选修课,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包括:面向一、二、三年级学生的电脑绘画;面向三、四、五年级的天文;面向四、五年级的电子报刊制作;面向五、六、七年级的机器人;面向六、七、八年级的智能控制;面向六、七年级的影视频加工与制作、剪纸和C语言;面向十、十一年级的信息学奥数;面向十年级的多媒体制作等。

在教学中,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劳动技术学科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各个学科既有各自的侧重,又有相互渗透及融合的地方。信息技术是其他学科很重要的支持工具。技术教研组的平台为之提供相应的平台。例如,在劳动技术“剪纸”教学中,学生对剪纸的角度很难掌握,教师通过实物投影仪进行演示,效果也一般。这时,信息技术老师帮助录制多个角度的劳技教师剪纸的视频,以及如何制作简易量角器的视频。学生通过观看两个视频,很容易就突破了教学上的难点。在学习剪纸之前,在信息技术课上,学生通过上网搜索传统工艺,包括剪纸、制作主题PPT,学生对剪纸的文化背景有了很清楚的了解,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这些都是教师们在教研组的交流中碰撞产生的。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3D打印技术学习、建立模型的学习等。

其次,依托有效管理,景山学校远洋分校建立了高效教研组。

景山学校远洋分校特别重视教研组建设。每个教研组根据自己教研组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教研手册。每周一次的教研组长会议,由教学校长主导,教学主任主持。先进的理念和切实有效的操作实践,用于提高教研组长的业务水平及组织管理能力。

技术教研组培训以教师为研究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每周一次的教研组例会,解决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发现的实际问题。每位教师都可以是主讲人,其他教师出谋划策,为之分担。同时,教研组以课例研究为载体,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课堂教学是实施教育教学的主要途径,一切教学研究最终是通过课堂教学加以实施与检验的。每学期的教学,技术教研组一般都会上示范课(区、校骨干引领课)、比赛课(市区组织的竞赛课)、研究课、汇报课。

示范课一般是指学期初学校组织的市、区、校骨干引领课,用课堂观察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课堂进行定量观察与分析,从而研究教师教学行为的个性与共性问题。比赛课一般是由市、区组织的竞赛课,在这一过程中,技术教研组内成员集体备课,挖掘集体智慧,提升了教研组的凝聚力,教师们一起磨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研究课是技术教研组内的对某种教学方法或教学问题的课堂实例研究。教研组开展利用微课等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研究。教师们在研究课中,对“活动设计”“问题设置”下足了功夫。在教学中,教师不是仅仅按照教材中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讲解,而是按照学生的思维发展、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足够的准备和预设。根据学生发现的问题,进行引导和帮助。如一位教师在Scratch教学中,设计了“直升飞机发射炮弹”的游戏编程。学生在编程制作的过程中提出了问题:有了直升飞机、炮弹后,如何使直升飞机发射炮弹?能够发射炮弹后,如果改变炮弹的位置?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游戏编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及时给予引导。学生通过微视频或师生互动等方式找到所需要的资源。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强调“优化程序结构”的观点,渗透程序设计的方法学习。课后,教师们进行了反思,反思并不是流于形式,而是个人反思在前,团队每个成员给出反思,个人在团队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再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