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教师研修总结

高中教师研修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教师研修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教师研修总结

高中教师研修总结范文第1篇

做一个勤于读书的“我”。

毕业几年来,感觉自己的东西越来越少,上学时积存的“家底”早已不够用。对课文解读的浅薄,对教辅资料的依赖,与学生交流时思维的“短路”,写下水作文时的紧张与尴尬,其中苦痛心中自知。研修专题一告诉了我答案:这是读书太少,懒于读书的结果。总抱怨学生读书太少,语文素养不高,可自己有做得如何呢?自己因世俗的侵染而变得浮躁,对知识理论,对经典著作走马观花,其中的奥妙竟不知一二。工作的压力大,生活的节奏快,固然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但最主要的因素还是自己读书主动性不强,踏实性不够。读书是语文学习的的第一要务,是学习生活里最美的风景。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素养,教师要做好表率,首先应是一个勤于读书的人。一位爱读书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智慧的老师;一位智慧的老师,也一定会影响一批爱读书的学生。新课改是机遇,也是挑战,自己必须尽快行动,静下心来,沉下心去,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广泛涉猎,博采众长,研究知识,汲取营养,为迎接更大的挑战做准备。

做一个深刻细心的“我”。

教学生活中,许多时候感觉所教内容空洞肤浅,课堂平淡生硬,忽视或回避学生的思想,将知识点生拉硬拽地塞给学生,找不到教学的兴奋点和成就感。这次研修过程中结合教学案例和专家点评,我发现:从教学过程的细微处入手,深入研究,仔细品析,每一处点滴中都有一个多彩的世界,每一个瞬间都有可能绽放绚丽的光彩。记得我在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泛泛地整体感知,解读疑难字句,感觉枯燥无味。研修课例中的老师却从文本的细微处入手,深入透析,发现问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她在品读的基础上研究文中的关键字句,如文中最后一句“他的英明和事业将永垂不朽!”老师指导学生反复品读,注意到了“将”字和感叹号的妙用,学生在自主体验探究的过程中,发现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功绩和恩格斯对他的无限尊敬悼念之情。一堂课学生思维敏锐,情感丰富,生动精彩。

又如一位老师在教《胡同文化》时,从“北京的胡同像一块大豆腐”这个比喻句切入,问这个比喻用的好不好?学生很快进入生动的语言文字当中,感悟出北京胡同彰显出平民文化的内涵。这堂课不再是北京胡同的知识讲解课,而是语文味十足的文化探究课。再如一位老师在教《贝多芬传》时,紧紧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不断学生促成有效的生成,将思维引向深入,不仅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更培养了学生深入思考的学习习惯。这样的课堂是鲜活的,是充满灵性的。今后的教学,我会细致地研究教材和学生,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从准备到反思,不放弃任何一处有价值的光束,相信自己的课堂也会充满亮色。

做一个勇敢自信的“我”。

总觉得自己年轻,经验不足,教学中,畏畏缩缩,视野狭窄,不敢创新,怕出乱子,怕学生考不好,这些因素一直牵绊着我前进的步子。尤其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按照旧有的模式展开,有时想设计一些学生活动,可又怕影响课堂质量和学生成绩。而研修教学案例中的执教者大多都是青年教师,他们在课堂上,大胆尝试,勇于创新,自己和学生都放开手脚,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为学生创设空间有效拓展、发现创新。还有的老师在教《五人墓碑记》时直接把课堂搬到了课外----到校园里读碑文,收到了可喜的效果。从他们那里看到的不仅是精彩的教学艺术,更有一种大胆创新的精神。我感到这是对我的一种鼓励和召唤,在今后的教学中积极主动地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精心组织教学,勇敢地尝试,多组织一些利于学生训练能力提高素质的活动,如排演课本剧、朗诵比赛、专题讲坛、人物专访等等,给学生松绑,为他们搭建开放自由的语文学习平台,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幸福生活和终身发展作铺垫。

这次培训使我更清晰地感受到了语文教学世界的博大与深邃,她有缤纷多彩的美景,更有我们施展才能的空间。自己虽如小草般普通平凡,但只要用心完善自己,历练自己,也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丽,也能成为别人眼中的一处不凡风景! (1) 同栏目文章推荐

查看更多>>

郭钦化

高中教师研修总结范文第2篇

顶层设计,健全研修组织

行政驱动,构建框架 一方面,创建学科中心组。学校成立了英语学科中心组,组长是分管学科的中层以上干部,组员是各年级部英语学科教学资深的备课组长。学校搭建平台,是为了高中三年英语备课组长开展学术探讨、经验分享、答疑解惑,真正做到通晓高中英语教学目标,既能分段实施,又能有机融合,并最终达到教学整体化。另一方面,建立双组长制。一位组长负责英语学科教学进度、重点和难点的把握、导学案的制作与打磨和学生试卷的筛选等;一位组长负责研究高考走向,在课题研修中发挥积极引领作用,不仅探究各类课型的基本模式形成课堂案例,进而加工形成范式,还要指导教师个体成长,培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

健全保障,确保工作常态化 其一,确立固定时空。学期初,学校教务处安排教师教学课程时,都会在每周的5个工作日中预留2个半天,同年级英语教师都没课。英语备课组长根据教学任务需求,选择其中1个半天作为英语学科教师半日研修,具体活动地点也相应固定。其二,委派专人协调。学校派中层以上干部直接蹲点各备课组,参加每周的半日研修,负责指导和帮助英语学科研修建设,解决学校和备课组间需要协调的工作,了解备课组工作的需求,以便学校及时提供相应的支持。

资源共享,注重协同发展

现代教育已经告别单打独斗式的“个人英雄时代”,合作才能共赢。共享教育资源,分享已有的教学管理经验以及探究教学中遇到的疑难,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

名师引领,举措共享 一是设立“名师工作室”。英语学科中心组成员指导同组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设立“我也是名师”工作室,健全教师成长导师制,快速引领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工作室负责人要吸引更多的年轻教师加入,制定培养名师的总体培养目标,确立名师自我提升计划。教师成长导师要根据“自我提升计划”定期开展专题研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策略,助推教师成长。二是开展同伴互助式学习。英语教师在平日教学中都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并发现了一些疑难问题。作为同年级同学科的老师,可以运用发现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程序,完成相互比对和互补、相互体验和借鉴,形成良性互动,提升工作实效,增强研修共同体内的凝聚力。

科研先导,成果共享 一是开展专题研讨。教师成长导师预设一些“订单式”专题研讨任务,驱动教师自主成长,将理论成果转化为教育实践,也要将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进而上升为英语学科研修共同体共有的教育理念,形成更丰富的教学行为生态。二是撰写每月教学反思。学校教科室根据教学实际,要求教师围绕学科研修撰写教学反思。通过每月教学反思,发现问题,加以研究,提升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教师个体教学素养,打造学者型、研究型和反思型的教师。

实施动态评估

引领教师集约成长 英语学科作为高考大学科,同组教师有较大的教学质量竞争压力。而这种同伴竞争压力,会使研修合作产生无形壁垒。但要提高整体教学效益,英语教师必须走集约成长之路才能减少教师“能源”消耗,做到“多、快、好、省”。学校对教师考核评价采取“捆绑式”考核,倒逼同学科教师共同努力,实现共生和共进。

融合教学、研讨和培训 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是教学实践智慧的提升,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发觉、在研讨中感悟,在培训中提升。学校评价教师,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术研讨以及参与培训等综合评价。评价激发教师的内驱力。教师熟悉每周半日研修流程,对上周教学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共同讨论下周教学内容中的要点,并形成统一的教案和学案,然后教师按照师情、生情进行个性化解读创作,实施“同课异构”“商材议教”,形成符合个性的具有班级特色的教学模式,也能积极围绕某一专题,整合英语学科研修组的集体智慧,开展沙龙式的半日研修。

结束语

高中教师研修总结范文第3篇

一、提高认识,充分认识研修的重要性

为做好暑期语数外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学校采取多项措施,加强研修管理。

1、抓研修前准备工作。为确保所有研修学员顺利进入研修状态,我校组织开好管理人员会、指导教师会、参训教师动员会,明确要求,同时要求网管人员在假期内熟悉操作规程、做好网络调试等,做实做细研修前准备工作。

2、注重过程管理。要求教师在研修过程中要做到两个“结合”:远程研修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研修培训和平时教学相结合。针对培训中可能出现的部分老师只重视关注度,忽视作业质量的现象,学校召开了指导教师会议,要求各学科明确研修目的,在推出精品作业上下工夫,确保教师有所学必有所得。

3、强化制度管理。建立完善三个制度:一是责任制度,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培训的全面工作,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是直接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考勤制度,要求考勤人员认真做好考勤记录,研修教师在培训过程中要按正常上班对待,不得迟到、早退、旷班;三是考评制度,学校制定了量化考核措施,对教师的培训进行监督和检查。

二、专家交流,给教师思想的洗礼

教师认真研修,热情高涨。每天早早来到计算机室,坐在电脑前看视频、做作业、发评论,该休息了还迟迟不肯离去。室内空气燥热,可是老师们不叫苦,不喊累,为期10天的研修无一人旷班、迟到早退,老师们都想抓住这次很好的提高充电机会,好好学习,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视频里专家们用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的教学经验、高尚的师德修养、先进的理论水平为我校教师提供了一堂堂精彩的报告,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理论水平、教学实践给予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老师们普遍认为每一次的专家报告对每一位培训的教师都是思想的洗礼、灵魂的撞击、理论的引领、水平的提高,他们的教学艺术、实践经验对我们教师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一线教师的现场讲课也给老师们很多的启迪,他们对事业的执着,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的满腔热忱,他们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育艺术,对教育教学细致地研究,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树立了榜样。

三、收获希望,让培训教师受益匪浅

这次全员培训活动安排有序,内容丰富,方式便捷实用,实效性强,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全体学员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认真参与培训,主动学习,勤于总结反思,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促进了自己的专业化发展,达到了预期目的。学员们纷纷表示这次培训收获很大,每每听完专家的讨论点评,总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每次面对面讨论,都是一次真诚的交流;每次作业,都是新的感悟与思考,全体参训学员都对模块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新学期的选课走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月27日—8月7日集中研修期间,绝大多数参训教师能够认真观看视频、浏览资源、提交作业,积极参加在线研讨,每天集中学习6个多小时。经培训点负责人、班主任和全体学员共同评选,评出了26名同志为优秀学员,由教委颁发证书予以表彰。对于非全勤学员全市进行了通报,要求各学校将学员考勤情况纳入下一学年的年度考核之中,凡迟到(早退)达二次以上、事假达一天以上、病假达二天以上或旷课半天以上的学员其全部午餐补助费学校不予报销。

通过2012年语数外三科培训,各科教师知识面加宽,与专家交流及时的解决教学中的疑惑,极大地促进了我办中学的教育教学。

四、几点建议

1、完善教师培训机制,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使培训学习成为教师工作生活的常态。

2、拓展研修平台效能。研修平台不能仅仅用于暑期培训,放大其功效,用于日常教学教研,可以通过累计积分、增加教师学分等措施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高中教师研修总结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B-0014-02

当前,在高中地理学科的听评课过程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四化”现象:一是盲目化。听课前无准备,许多教师缺乏明确的目标,不知道自己“该听什么,该怎么听”。二是随意化。教师听评课时凭感觉去判断课的优劣,说不清“好在哪里,差在哪里”。三是无效化。听评课缺乏明确的主题,评议时“你说东,我说西”,对参与教师不能有所触动和启发。四是业余化。评课的内容多为“目标明确、教态自然、板书清楚”之类的客套话,较少涉及教学存在的问题,优点说不清、缺陷抓不准,“去专业化”现象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缺乏有关听评课的专门培训或专业引领造成的。基于此,我们设想把地理听评课活动改为地理品课研修活动。所谓品课,就是教师从“品味”的角度去“听别人的课,观别人的课,评别人的课,议别人的课”的一种方式,通过引导教师细细地品味每一堂课。让教师深刻领悟地理学科的特点,促进其专业发展。

一、精心做好准备,突出品课研修活动的针对性

不少评课活动之所以存在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原因就在于教师在听课前未做充分的准备。鉴于此,我们在品课研修活动中非常重视听课前的准备,以避免品课变得盲目和零散。品课研修前的准备主要包括确定品课研修主题、设计课堂观察表、分配品课研修任务。

1.确定品课研修主题

确定研修主题的一般程序:听取地理教师们的意见,收集教师们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遇到的问题。教研组归纳整理教师们的意见,提炼出主题尽可能鲜明的、能引起深思与共鸣的问题,根据不同阶段的研修需要,确定其中的一个主题。品课前,根据所教学的内容、学生的特点对研修主题进行细化。

2.设计课堂观察表

我们在品课中引入课堂观察技术:根据所选择的品课主题,针对要研讨的问题,事先设计好课堂观察表,找好观察点,分组展开课堂观察。观察表的使用不仅将品课研修活动具体化,还为下一步的研讨分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对教师进行课后自我反思有所启发。

设计课堂观察表主要有以下途径:①使用现成的观察表。直接从网上下载或从书中摘录。②改编观察表。采用现成的观察表虽然省时,但可能与本次品课研修的要求不符。可以选择一些类似的观察表进行修改,以使其更符合实际。③自制观察表。我们鼓励教师根据品课主题和教学内容来制作观察表。观察表的形式有两种:一是表格方式,根据需要观察的内容设计合理的表格,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记录。二是对白方式,听课教师快速记录下师生之间的对话。

3.分配品课研修任务

品课研修是一项需要教师间相互合作的活动,活动之初要依据教学内容和要求对品课教师进行任务分工。分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根据观察点来分,有几个观察点就分为几组。二是根据观察对象来分,一组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另一组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每组确定一人为组长。

二、围绕主题听课,提高品课研修活动的科学性

为避免产生“评课凭感觉”的随意性问题,我们在品课研修中要求地理教师围绕主题听课,坚持“三步走”(即课前说明、课中观察、翔实记录),仔细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用课堂观察表进行详细记录,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推论、反思,从而改善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增强品课的科学性。

1.课前说明

品课前的说明属于说课范畴,但又与说课不同。说课不仅要对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说明,而且需要论证。品课前的说明不必面面俱到,主要说明以下三个方面:①教学背景。目的在于增进品课者对课堂情况的了解,及对本课教学基础和后续发展的理解。教学背景包括学习基础、学生状况、特殊学生、目标任务等。②教学创新。让授课教师有机会展示其教学创造和追求,让品课者先倾听,以审视和研究的态度去理解。③教学活动。介绍本课的教学设想和将要开展的主要教学活动,为品课教师提示重点观察的现象和时机。

2.课中观察

在品课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观察表,用课堂观察表翔实记录观察到的课堂教学情况、师生双边活动情况和自我感受,从而发现和分析现象背后的问题,洞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教师在预先设计的观察框架下,舍弃与研修目的无关的或关系不大的内容,而对特定的内容进行精细观察,使观察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

3.翔实记录

品课者在观、听、思的同时,还要翔实记录师生的双边活动(重点记录施教者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学生的困惑和独特见解)和自我感受。这样的品课记录是具有教研价值和借鉴价值的教育教学资源。

三、组织课后研讨,增强品课研修活动的实效性

我们十分重视课后研讨环节。研讨活动一方面为授课教师提供了道出心声和理清思路的机会,有利于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另一方面,通过对话与商榷,丰富教师对课堂的看法,使其全面理解地理知识,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品课研修的实效性。

研讨的基本程序如下:①“默会”梳理:听课后,参与教师“默会”10分钟,自行梳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②分组研讨:对本组负责的观察内容进行研讨,组长负责记录。③汇总结果:各小组进行汇总、整理,在小组内统一意见,确定小组发言人。④汇报交流:每个小组派一人针对观察内容发言,全体教师进行交流研讨。⑤达成共识:通过分析、讨论,品课教师对教学达成共识。

四、撰写品课体会,提升品课研修活动的专业性

高中教师研修总结范文第5篇

校本研修的突出特点应是转变教师在教研活动、学科培训等继续教育中的角色地位,由受训者转变为研修者,教师的主体地位应该更加突出,活动的内容应该可以更多地来源于教师的自主需求,活动过程应该可以更充满教师的探索热情和生命活力,教师置身“自主选择,自主反思,自主建构”的良好成长环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机会应该会更多。

在笔者接触的学校和校本教研示范学校的评估中发现校本研修在各校开展得轰轰烈烈,许多学校根据本校实际,创立了许多卓有成效、富有特色的校本研修方式。如我区实验小学,利用校网调整后的校舍资源,利用社会力量,实施阳光教育,进行多赢的校本研修;我区的人民路小学利用外出听课学习的机会,向名师学习,回到学校进行“名师模仿秀”的校本研修活动等。新课程实施五年来,我区在校本研修方面做出了较大的成绩,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反思这几年的校本研修工作,也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

在推动校本研修的过程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和教师对开展校本研修的必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教师教学任务重,教师研究薄弱,理论和专业人员匮乏等,从而对校本研修工作敷衍了事。尽管各校都开展了校本研修,但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教师消极应对,大多停留在课题立项研究等大而空的层面上。

二、活动流于形式,缺少实效

校本研修的主要载体是课堂,因此以听课、评课、案例研究等为抓手,以课例为切入点,扎实有效开展校本教研应是各学校实施校本研修的主要形式,但目前许多学校存在:

①交流合作的话题少,会议传达、任务部署、专家指导的声音多。没有问题的合作是最没有效果的合作。

②关注课堂教学的实境少,“引经据典”、“附庸风雅”、“照搬照抄”的现象多。

③缺乏敞开自我的相互评论,不敞开自我难有真诚的回应与对话,相互评论需要相互信任的支持性环境和必要的互动技巧。

三、先导作用难发挥,功利色彩浓厚

科研兴校是许多学校的办学理念,深入教学研究活动,加强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有效平台。故许多学校将教育科研当成学校工作的重要窗口,出现“校校有课题,人人搞研究”的局面,但许多课题没有从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着手,没有从课堂教学矛盾冲突中选题,跟从别人的多,立足校本、师本的少,所以仅为做课题而做课题,假、大、空的现象较多,更不用说是推广和应用了。科研先导的作用难以发挥,急功近利色浓厚。

我们反思教学的校本研修,发现其中主要原因是在我们具体的工作过程中缺少精细化管理。所谓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个管理者都要把本职工作做到位,尽到责。要求每个参与者在日常工作中,每一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要是精品。对于学校来说,精细化管理要渗透在学校工作的全部,不管哪个环节,如果缺少了细节的管理,就等于放弃了管理的全部,对于校本研修来说,尤其如此。

教师是教育活动中的关键因素,也是学校教育持续改进最深刻的变革力量。

提高教师的素质,仅靠师训部门的几次集中性培训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新的教育理念只有转化为教师的个人观念,体现在教师个性化的教学实践中才具有现实意义。因此认真组织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立足本校,充分发挥教师的团体智慧,创设教师间相互关爱与合作,相互切磋与交流的氛围,培育崇尚反思、学习实践、研究的文化,就可以有效激发教师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为实施新课程创造一个良好平台,为教师的自主发展和专业成长提供有利条件,使学校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地方。那么如何加强校本研修的精细化管理来促进教师的自主成长呢?

我们要尝试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功夫。

一、完善学校的校本研修的机制

1、订立调动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有关条例,如《教师教育培训奖励制度》、《骨干教师评选制度》、《指导学生奖励制度》、《学校开展校本研修的若干规定》等。

2、订立学校各部门人员的职责,使学校各部门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各尽其责,做到事事有人负责,人人有事负责。

3、订立教师的考试制度。考核是所有制度执行的保障,如订立《教职工绩效考核制度》、《学校领导考核条件》等,不但要重视考核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结果,而且要重视考核教育教学、校本研修的过程。

二、形成教师进行校本研修的自主行为习惯

1、营造增强教师进行校本研修的自主意识,宣传校本研修的必要性和意义,使教师明白校本研修是教师成长的主要途径。

2、提供教师进行校本研修的空间和时间。如每星期安排教师进行教研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等。

3、推动和保障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校本研修模式的精细化管理

在反思的前提下,从校本研修的实际出发,努力探索有利于教师反思,有利于教师交流的校本研修模式。如采用“主题式持续性研讨”模式,即提出一个课例多次研讨的设想,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实施“一人组织,全体学习;一人主说,大家补充;一人执教,全组聆听;一人主评,集体评议”等。在评课时也要做到精细化管理,要求做到三个“一”,即说出一点成绩,指出一点不足,提出一点希望。再如采用“案例分析模式”:积累典型教学案例并开展讨论,每个教师都要对自己的教学或课题研究过程中成功与不足之处进行剖析,寻找教学遗憾,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以便提高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

我们可以尝试用以下几种校本研修模式来进行精细化管理,激活校本研修的开展。

1、专题探讨式:提出问题——分析原因——交流做法——形成对策

2、课题研究式:发现问题——形成课题——行动研究——解决问题

3、临床诊断式:说课上课——课后反思——专家点评——矫正提高

4、专家引领式:确定专题——专家培训——交流互动——专项提高

5、调查征集式:设计问题——问卷调查——归纳整理——形成策略

6、学习反思式:分组学习——自我反思——大组交流——专家点评

四、几项有效的校本研修精细化管理方法

1、微格教学分析法

事先用摄像机拍下课堂教学实录,组织教师一起逐段、逐块观看,然后选择其中某个最有研究价值的片断或整体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综合各方意见,选取最佳的呈现手段和表达方式,以求达到最佳的效果。我区将设点尝试这样的校本研修方法。

2、跨学段、学科听课

教师应该树立整合意识,打破学科本位的观念。跨学段、学科听课,听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课,课后再进行校本研修,互动交流,这样能相互了解各科学、各段的教材体系,吸取各学科的优点,互相借鉴有效的方法,以拓展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教学体验,促进教师自主成长。我区的五中与云健小学互派教师去对方学校上课,研讨小学、初中的教学衔接。高中教师向初中、小学教师学习教育理念和教学艺术,小学、初中教师向高中教师学习教学处理上的自信心和俯视手法。

3、方式、手段上适当“返璞归真”

我们在感受现代化设施和方式、手段给我们带来的快速、高效的同时,也在遭受滥用的后果。建议在有些的方式、手段上适当“返璞归真”,这样可能会带来久违的效果。如: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不全依靠多媒体,坚持适当的板书和必要的演示实验,将多媒体定位为教学辅助手段,不是主要的更不是全部的手段,这样可以还原优美的、原生态的情境和防止学生过早的两极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