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机床电气控制实训总结

机床电气控制实训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机床电气控制实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机床电气控制实训总结

机床电气控制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文/罗?青

摘?要:传统教学法应用于机床电气控制课程,出现了许多问题,而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本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本文详细介绍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机床电气控制课程的步骤和要领。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项目教学法?技工院校

项目教学法是将整体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小项目,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挥主体作用,自主完成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与最终评价。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笔者以机电一体专业机床电气控制课程为例,分析项目教学法在机床电气控制课程中的应用。

一、传统教学法应用于机床电气控制课程出现的问题

1.偏重于枯燥无味的理论讲解

虽然技工院校的教学条件都有所提高,很多技工院校都新建了校区,配备了多媒体教室等,但是机床电气控制课程的教学还是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即主要是教师讲解,学生被动听讲的方式。虽然在课程教学中会应用机床电路原理图等图片展示方式,但仍难以改变学生兴趣不高的窘境。在实际教学中,经常看到老师富有激情地讲解,学生却在下面睡觉、玩手机,单调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实训实验环节缺失

许多技工院校由于实训条件的限制,机床电气控制课程的实训内容很难安排。实训实验环节的缺失,影响了课程教学效果。例如,江西省冶金技师学院作为一所技工院校,在实训实验室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但是,在机床电气控制课程教学所需设备的投入还是偏少,甚至机床实验设备不足,使得课程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3.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

当前,技工院校的课程教学采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但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分阶段进行的,一般都是先理论教学、后实践教学,导致理论与实践教学脱钩,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项目教学法在机床电气控制课程中的应用

笔者将项目教学法引入课程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详细说明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本课程中的普通车床CA6140项目时的实施步骤和要领。机床电气控制课程涉及的机床比较多,每一种机床都有自身的特点与优势,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可以把每个机床安排为一个项目任务进行实践教学。例如,对于普通车床,笔者设计了普通车床CA6140电气控制电路项目,实践课时为六学时。项目的总任务为识别普通车床电气控制原理图,处理普通车床常见故障。然后,将这个整体项目分解成若干阶段任务,学生按部就班完成每个阶段任务,直至完成整体任务。其具体步骤如下。

1.总体认知阶段

学生在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了解车床CA6140的形状与工作过程;找出车床外部与内部的所有低压电器元件以及控制柜;在实际操作中,了解低压电器元件在电路图中的位置以及发挥的作用。

2.分析普通车床电路图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自己设计普通车床CA6140的电路图,并且将设计的电路图与实际电路图进行比较,找出自己设计的电路图与实际电路图的区别以及设计的缺陷。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普通车床CA6140的工作原理,而且还提高了设计能力和表达能力。

3.检修故障阶段

学生经过前期几个步骤后,对实际车床的电路图和工作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本阶段学生的任务是能够针对车床CA6140出现的故障,对车床进行检修和维护。在这一阶段,学生要掌握常用电工仪表以及电工工具的使用,同时,针对普通车床CA6140出现的故障,能够自行分析出原因并寻找到解决办法。本阶段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作用。

4.评估收尾阶段

前面几个阶段,并不是不需要教师过问,而都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全程参与,并为学生提供指导。在本阶段,教师要对每个小组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集中展示以及评价,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委婉地给予批评指正。

三、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机床电气控制课程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安排的项目要合适,要根据学院机电一体专业的实验室条件,配合课程教学大纲,安排项目。安排的项目要满足培养人才的需要,同时,要考虑项目的难易程度,要符合所任教学生的实际水平。第二,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分寸,在教学中要把握好指导的尺度,多向学生设疑,鼓励学生自己探求问题的答案。第三,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和评价,帮助学生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到完成项目的最佳方法。

参考文献:

机床电气控制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摘 要:机床电气控制是各类职业院校开设的一门电气类专业课,它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该课程主要讲述各种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及接线方法,要求学生学会连接各种基本的电气控制线路,并掌握排除线路常见故障的基本方法。由于名词术语抽象,控制设备种类繁多,学生几乎是初次接触,所以在学习这门课时,学生极容易出现畏难、抵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几点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中,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机床电气控制 学习兴趣 多媒体 实习教学

在机床电气控制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注重实习教学,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鼓励、启发、提问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老师的语言鼓励下,意气风发,产生极大的求知欲。在此基础上启发式教学,师生双边互动,引导学生突破难点。设置提问,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的放矢,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与此同时,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找一些学生熟知的例子来证明书本中的理论,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职业院校利用多媒体教学已经非常普遍。机床电气控制理论教学中电气线路种类多,信息量大。传统上,老师用语言文字、挂图、教具向学生传导信息,学生倍感知识抽象,难以理解,失去兴趣,导致课堂学习效率低下。面对这种状态,如果适当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绘声绘色地体现电气控制线路中的电流走向,电气元件的动作状态,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仍然以电动机双向控制为例,电动机在正转时需要按下那个启动按钮,相关的接触器线圈、主触头、辅助触头动作,最终电动机启动以及在此过程中电流的流动过程,都会以多媒体动画的形式演示给学生,给学生视觉的刺激和感觉的撞击,让学生轻松愉悦地掌握知识。反转亦可如此,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现给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针对机床电气控制实习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更是事半功倍。由于初次接触,大部分学生感到很茫然,不知如何下手,往往需要教师反复讲解接线操作规程,强调安全注意事项,示范接线要领,几乎占用三分之一的课时。这时,教师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实习步骤、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制作成教学片让学生观看,吸引学生眼球,让学生有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操作规程的理解,就会使他们的操作更加得心应手,从容自如。

三、加强实习教学,实现理实一体

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趋向于实干型、复合型。对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不光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因此,加强实习教学,实现理实一体是至关重要的。

机床电气控制的实习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安装以及机床电气线路简单故障的维修。在实习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电习惯。在实际的操作中,学生时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时就需要老师耐心细致地引导,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克服消极情绪,积极地投入到实习课的学习中。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可以将每次课的任务分解,化整为零,逐个突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巡回指导。老师示范后,学生开始动手接线,老师在巡回指导时,传授接线技巧,鼓励学生大胆动手。每天实习结束时,教师要结合当天的实训课题以及学生的具体表现,做出点评,再次强调安全文明生产。肯定学生的成绩,给予表扬;指出实习中的不足,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另外,老师可以联系相关工厂,带领学生参观学习,并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把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从实践中找到差距,提高动手能力,实现理实一体。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作为一名电气专业课教师, 笔者深切感受到:要让学生学好一门专业课,培养兴趣是首要的。同时,我们要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应用于教学,为企业为国家培养扎实、实干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兰忖.机床电气控制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河北职业技术学报,2004(4).

[2]刘玉文.常用机床电气线路的安装与维修教学方法浅谈[J].职业教育研究,2005(9).

机床电气控制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0 引言

《设备控制技术》课程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也是高职院校机电类学生必修的一门主干课程。如何使教学真正的符合职业教育的内涵,是当前职业院校教师不断探究的课题。本文仅就高职《设备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作初步探讨。

1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目标设计

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电气控制的基本原理,能够阅读电气控制原理图,使学生从生产实际出发,对常用设备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对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进行简单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能力打下理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有分析简单液压和气压系统故障的能力。

1.1 专业能力

①掌握电气控制电路基本环节的分析方法,掌握各种控制电路的特点及控制规律,掌握电气控制电路的各种保护的用途及实现方式。②掌握典型设备的电气控制线路图的分析方法,提高阅读电气图的能力,加深对电气控制设备中机械、液压与电气控制的理解,对电气控制设备故障有分析与解决的能力。基本职业素养的培养:遵守工作时间,在教学活动中渗透企业的6S制度(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能根据工作任务进行合理的分工,互相帮助、协作完成工作任务。培养学生填写、整理、积累技术资料的能力:在完成电路装接、故障排除、程序调试等工作任务之后能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存档。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能正确描述工作任务、工作要求,任务完成之后能进行工作总结并进行总结发言。

1.2 社会能力

①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②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的综合实践能力;③团队合作及协作能力;④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⑤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和自我推介的能力。

1.3 方法能力

①具备各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②具备创新设计能力;③具备获取和传递信息的能力;④具备工程实践能力。

2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情境设计(表1)

3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

①采用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式教学,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以机床电气线路为载体,设有难度成递进关系5个学习情境,即5个项目,每个项目的学习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教师负责组织、指导”的原则。在学习过程中每个项目都坚持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分为电路设计、组织实施、分析过程为流程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认识机床电气控制技术的基本理论。②采用实训室内项目式教学模式,坚持“边做边学”理论和实践相融合授课方式,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了知识如何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4 结语

机床电气控制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项目教学法是指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在完成指定项目的同时,学习和应用已有的知识,在实践的第一线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真刀实枪” 的演练。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

《电力拖动》作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各电器元件的选用,利用电气元件进行电气电路的设计以及维护维修电气电路的实践能力,该课程在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传统的授课过程中,仍沿用“以教师为中心” 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以模仿为主,突出技能性训练,而缺少设计性、创新性,教学效果不十分理想。

鉴于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有必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电力拖动》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电力拖动》教学中,首先将理论知识分解成电机原理、电机绕制、低压电器、电机的控制环节及机床电器控制五大知识模块,然后围绕这五大知识模块设置相应的项目,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实际应用的研究课题,应充分考虑生产实际和工作中可能发生的问题。项目实施时,由教师进行必要的课堂教学和实验,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然后按一定原则对学生分组,布置项目任务,学生分别对项目进行讨论、查找资料,并写出各自的设计思想与方法、画出设计原理图、选择元器件、再由学生正式实施项目,写出总结,包括实施项目成本核算,最后教师进行评估总结。

一、项目实施步骤

1.项目的设置是“项目教学法”成功的关键。

在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导下,综合考虑项目的统筹设置、项目间的联系和层次递进。项目的选择要以教学的内容为依据,既要与书本的知识紧密结合,又要有一定的想象空间和难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如“运料小车往复运动” 的电气控制项目,在学习低压电器、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电气控制之后提出,此项目的控制电路设计灵活多样,可促使学生学习和运用新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

2.分组设计项目。

任务确定后,教师提出设计方法,明确该项目要解决哪些问题,关键在哪里。学生们分组设计,教师引导各小组根据项目任务查、找相关资料,使各小组同学独立进行设计。这样学生成了教学中的主角,而教师则转换为引导者,教学的服务者。学生根据实际问题设计出的电路往往是五花八门的,尽管有漏洞或设计不完全合理,却是学生自己努力的结果。如“运料小车往复运动”的电气控制项目的延时电路的设计,有的用断电延时时间继电器,有的用通电延时时间继电器,有的用一个,有的用两个时间继电器来设计,项目设计完毕后,组织学生互评,修改自己的杰作,互帮互学,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的评估总结是“项目教学法” 的重要环节。

学生的设计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在评估中要指出问题的所在及解决的方法,要总结比较各组的特点,引导他们学习别人的长处来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设计,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在评估中得到提高,评估的过程是总结以前学过的知识,提出和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在“运料小车往复运动”项目评估时,教师详细分析各套方案的特点,指出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不可取的,总结“行程开关”、“时间继电器”的灵活应用方法,详细说明怎样对电动机进行互锁控制,再通过成本核算比较,最后总结出_套合理、可行、实用的方案供大家实施.使教师的评估总结过程成为学生一个学习的过程、提高的过程。

二、项目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必须具备实践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好每个教学项目要完成的任务,将实践技能和实践经验结合到项目建设中。项目教学法在电气控制技术课程中的实施,围绕部分机床进行多个项目设计,如车床CA6140刀架移动电机的控制、车床CA6140主轴电机的控制、卧式车床CA6140电气控制电路的检修等。以上设计出的每一个项目都有其附着体,需要带领学生观察机床的实际工作和机床的电路,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达到学习和工作零对接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才能完成各项项目的教学。

2.教师必须熟练掌握理论与实践间的衔接。

进入项目教学以后,就把原有的教材知识体系打乱了,教师需要按照设定的项目将知识重新连接起来。项目需要哪部分知识,就把哪部分知识教给学生,如进行车床CA6140移动电机的控制电路安装与调试项目时,要给学生介绍的相关知识有第一章的低压电器的基本知识、手控电器及主令电器动合按钮、接触器,第二章的控制线路原理图及接线图、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直接控制线路点动部分。

3.教师必须有多学科知识综合技能。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每个科目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教师要掌握课程的关联内容,以便对学生进行指导、评价与考核。例如,电机与拖动部分的电机参数、电机的拖动方式等都是电气拖动基础课内容,在电气控制技术课项目设计过程中是不可缺的;工厂供电课程中的电气安全距离、电源和设备的保护等内容也是分析和设计电气控制电路必须掌握的知识,电气控制技术课指导教师也必须掌握。

通过“项目教学法”在《电力拖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学习的良好环境,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书本的理论知识,更使他们懂得怎样灵活应用这些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地展示中职教育“以能力为本” 的价值取向,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培养出来的人才更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

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提高了学习能力,教师提高了业务水平。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知识和新设备不断涌现,传统的教学已无法面面俱到,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能适应社会。所以,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值得推荐的适合职业学校采用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机床电气控制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机床排故实训、机床电气线路故障、教学方法

一、 识别原理图

机床排故之前首先要使学生学会看懂机床的电气控制原理图,根据原理来发现故障、排除故障。否则学生就会失去排故的方向。

1.掌握电气控制原理图的识读方法

(1)根据对常用低压电器动作原理读图。首先学生要对常用的低压电器工作原理有一定的认识。如交流接触器得电动作时,常开触头闭合,常闭触头断开,且常闭先断开,常开后闭合。反之常开先断开,常闭后闭合。中间有一个很短的时间差,这对于学生分析相关电路具有重大意义。否则分析时就可能会出现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两个交流接触器线圈同时得电,引起电源短路,造成判断失误。

(2)根据常用基本电路读图。常用基本电路如电动机的点动控制、自锁控制、顺序控制、正反转控制、Y―降压启动等。而一张复杂的电气原理图经常是由多个常用简单电路组合而成的。在读图时,结合常用电路,分清主次,化整为零,对于读懂电气原理图是非常有帮助的。

2.掌握电气控制原理图的识读步骤

电气原理图的阅读方法采用“从主电路着眼,从控制电路着手”的方法。

(1)从主电路看有哪些控制元件的主触头及其组合方式,就可以大致了解电动机的工作状况。

(2)根据主电路中主触头的文字符号,在控制电路中找到控制元件(按钮、接触器、继电器等)的控制环节,按功能的不同划分为若干个局部区域控制电路来分析。

(3)按下操作按钮、行程开关,分析其触头如何控制其他控制元件动作并分析电动机如何运转。在分析的过程中同样也要注意常闭触头先断开,常开触头后闭合,中间存在很短的时间差。

(4)根据电气原理图纸上标题栏中对每小块电路分支的解释来读图。如镗床KA2线圈上方标题栏中标注的是反转长动,此时就可以分析出KA2线圈的作用是实现主轴的长动,而其中KA2线圈的其中一对常开触点是使KM2线圈得电,从而得出KM2线圈是控制主轴的反转。从而将主轴反转长动的原理迎刃而解。

(5)初步分析每个局部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控制关系后,还应分析整个控制电路,即从整体进一步理解其工作原理。如铣床主轴电动机的控制方式分为主轴变速冲动、主轴启动和主轴制动停车。在了解主轴的控制方式后,这时就需要结合起来操作主轴电动机,操作过程中要分清步骤,主轴先变速冲动接着是主轴启动最后是主轴制动停车。观察主轴工作在不同方式的时候,对应的是哪个交流接触器线圈得电,从而更深入地全面理解铣床主轴电动机工作原理。

二、一体化教学机床工作原理

(1)“一体化教学”的实践意义。以培养解决问题能力为中心,理论与实习交叉进行的一种教学模式,让实践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2)讲清机床工作时机械与电器的联动,是讲授生产机械控制线路的关键。大多数生产机械有很多机械?―电器联动控制,即由机械手柄或机械部件的动作操纵电器开关的接通与断开,例如X62W铣床工作台的手柄操纵,手柄操纵时触碰控制位置开关SQ1 - SQ4,搭上相应运动方向的丝杠,从而实现对工作台的操纵。

(3)抓住每种控制线路的特点。由学生来操作机床观察主轴制动的现象。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了操作训练,又使学生学到了扎实的理论知识,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现场机床排故中教师现场示范的必要性

1. 教师在讲解机床电气工作原理分析和机床排故方法和步骤后,学生已经对机床排故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通过教师的示范操作,让同学掌握规范操作方法,并且在操作过程中把之前所讲的知识点再实践观察一遍,加深理解。教师示范操作是学生掌握动手能力的开始。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巡回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并纠正,培养学生规范操作的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每个故障都应该从原理上分析,明白故障产生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教师指导时可以分为集中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

2. 集中指导主要是解决排故中一些共性问题

(1)比如使用电压档测量时,要分清控制电路电压,一般选择500V档位,若档位选择太低,当被测电压高于电压表选择档位时,很容易会把万用表烧毁。

(2)电压分阶测量法检测时,往往需要学生一手拿住万用表、一手按住按钮,若参考点和测量点离的距离较远,学生就很难做到。这时候就可以利用电压分段测量法,检测这对触点闭合时,电压是否为零。

(3)使用万用表电阻档时,档位不能选的太高,控制电路的线圈电阻有的时候2KΩ,若选择过高档位,则测量时,指针会偏转到零,引起误判断。还有就是表笔的使用也要注意,手如接触到表笔的金属头,在测量电压时会造成触电事故,在测量电阻时,会造成读数不准确。

(4)电阻测量法中有分段和分阶,检测之前要将机床电源总开关断开,在检测时同样要注意一个细节问题。在检测接线排的导线时,万用表表笔不能直接搭在接线排的触点上,应该接触在导线的线头部分。因为接线排左右触点是导通的,而搭在接线排的触点上,接线排的另外一根导线正常的时候就会导致误判断。

(5)检测过程中要灵活运用电压法和电阻法,不能只局限于其中一种。例如故障设置在铣床主电路熔断器FU1上,合上电操作开关后,机床什么都不工作。这时可以采用电压法去检测变压器一次侧,若电压为零就可以判断出故障范围在主电路三相电源部分。从而可以利用电阻法对每一相进行检测,迅速查找出故障点。排故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效率。若不采用电压法,则故障范围可能在控制电路熔断器到急停按钮部分,也可能在主电路电源到变压器一次侧部分,检测时间将会增加。但是灵活运用电压法和电阻法时,必须要对万用表准确进行切换,机床电源总开关也要准确无误地打开或关断。

3.个别指导能使学生记得更牢。

个别指导主要是解决排故中学生个别出现的错误。每个学生在排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会千变万化。如有的学生在电阻档测量时,在检测熔断器两端触头导通时,忘记检测两端 触头导线是否正常。在电压档测量时,又很容易忘记将一段回路中的启动按钮按下,导致电压为零,引起误判断。

四、 技能训练后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