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女大学生创业

女大学生创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女大学生创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女大学生创业

女大学生创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女大学生创业观教育;素质教育

所谓女大学生创业观教育,是指向女大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锻炼创业能力,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其毕业后自主创业或在以后的工作中实现创新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它是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创造学、法学等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开展女大学生创业观教育是促进女大学生健康成长,推动社会良性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

一、女大学生创业现状

1.融资难、缺乏家庭支持

虽然女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创业意愿, 支持女大学生创业的力度也越来越大,但创业资金筹集难仍然是创业的最大困难。尽管可以通过创业基金和开业贷款的方式获得支持,但真正能够申请到的人数却非常有限。

我国风险投资体系还很不健全,担保机制也还不是很完善。这些因素导致大学生在创业筹资过程中常常碰壁,使得一些很好的创业计划无法付诸实施。自己不可能有资金积累,再加之创业初期,社会经验和社会资本相对比较缺乏,人际关系处于空白阶段,起步的资金就只有靠家里支持。而对于不少家庭,特别是农村贫困家庭来说,供子女上大学就已经是勉为其难了,又何谈拿钱供他们创业?有的家庭甚至认为,女孩子大学毕业后随便找个工作,找个可以依靠的老公结婚就算了,何必劳心劳力去创业呢?

2.规模小、范围窄

大多数女大学生创业的规模较小,且经营形式以个体经济为主。尽管对她们来说,拥有大中型企业是其梦寐以求的。但对缺乏社会资本和社会经验的女大学生来说,创办小企业就已经实属不易,更别谈创办大型企业了。相对于我国庞大的高校女学生人数,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逐步完善,使得在女大学生创业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从事第三产业中技术含量较低的运输、零售、纺织服装、餐饮服务等行业,在高科技领域创业的还是相对较少。

3.环境差、传统性别观念束缚

传统的社会观念认为女性应该成为贤妻良母,没有必要在事业上有过多的成就,虽然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在逐渐开放,但是对女性创业的行为还是存在偏见。这种传统创业观念影响着她们的思维模式,阻碍着她们的创业欲望和创业激情,也阻碍着她们自身价值的最大实现。

实现男女创业平等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但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不能落到实处,因而也就不能为实现男女平等创业提供法制保障。社会对女性就业创业的认可度不强,女性就业创业的成功感不强,势必影响女大学生创业事业的发展。

二、女大学生创业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女大学生创业观教育的总体认识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创业观教育倡导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女大学生进行创业观教育的总体认识,是解决女大学生创业问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由于一些高校领导对女大学生的创业观教育还没有足够的重视,一些专门的女子大学对女大学生的创业观教育也还处在初级阶段,对大学生创业观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还缺乏理性和系统的认识,学校的创业文化氛围不强。没有专门的课程和教材,没有形成常规教育,创业观教育没有形成体系,课程的单一性较为明显。教学模式单一,多以开设选修课为主,并且是在上就业指导课的同时介绍有关创业的知识,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少,缺乏实用性导致学生所受教育面的局限性。学校缺乏有效的创业机制,创业指导体制不完善,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对毕业生的创业指导质量不高,就业及创业指导课形式单调,有的只是在学生大四阶段开设,没有将就业创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全过程。使得很多女大学生虽然对创新创业充满兴趣,但对自主创业缺乏正确的认识,创业的成功率也就不高。

2.缺乏对创业观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

创业教育成功与否与教师的水平息息相关。创业教育从试点到现在仅仅十年左右,专业师资队伍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迅速扩大。高校开展创业观教育课程的本身就很少,甚至没有,进行创业观教育教学和研究的高层次教师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按理来说,从事创业观教育的教师除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外,更应具备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但是目前一些高校担任创业课程教学任务的师资队伍中,大部分是曾从事就业指导工作或者学生工作的教师。他们大多没有创业经验,甚至连企业工作的经验都没有,缺乏创业经历和实践经验,而且不善于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和能力来指导。因此,在教学中他们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存在为教育而教育的形式主义弊端;在教学往往不能中引入鲜活的实际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就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女大学生如果缺少有效的实践指引,必然使其思想只存在于空谈,造成社会和大学脱节现象。这就严重影响了创业观教育的质量,使得创业观教育只能停留在肤浅的效果层次上。

三、女大学生创业观教育的对策

1.呼吁政府完善女大学生创业政策和法律法规

为完善女大学生创业观教育,高校和教师要呼吁政府督促有关部门加强女大学生创业的立法工作,建立起一整套切实有效并且符合实际国情的法律体系,为女大学生的创业观教育提供法律的保障。

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扶持和资助等优惠政策,适当地给女大学生一定的政策倾斜,鼓励女大学生积极投入创业的学习和实践中去,为其提供必要的活动经费,支持大学成立“创业中心”或类似其他创业扶持机构,加强对学生创业活动的综合引导和规范管理,吸引并鼓励女大学生积极地参与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同时,号召企业和社会各类团体积极地加入创业观教育的活动,对表现突出有贡献的企业和社会团体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政府作为创业观教育的主导力量,应当加强引导和提供信息服务,为高校女大学生创业观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2.构建科学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要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在教材及内容的选择上必须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核心,逐步实现教材多样化、特色化、个性化,从而促进课程的综合化。

(1)教育为先,催化女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逐渐升华的认知过程,首先要通过创业教育课程的学习,使女大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潜质,鼓励她们投入到一种能够实现自我价值、最大限度发挥自我潜能的创业行列当中。其次,加强对女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该具备的创新能力、思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进行着重测试和训练,提高女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必备的能力和素质。

(2)开设专门的女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些知识的获得,单纯的学科教学并不能完全提供。要开设活动课程,围绕活动为学生提供同时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展示多方面才能的机会。针对女大学生创业开设如创业营销、创新思维、创业财务管理等课程,从而培养她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建立专业化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从事创业观教育的教师必须具备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了解经济发展规律,调查女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需求,熟悉各行各业基本发展状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不仅要教给学生必备的创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和创业理念的启发,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从思想上深入激发学生创业的欲望,从而调动她们的潜能,去从事创新创业活动。

一旦女大学生经过专业化的学习和创业观教育方面的引导,明确自身今后的人生发展方向和职业目标,必将极大地激发她们学习自主性,其对专业学习会是非常明智和理性的,并且能结合自身个性特点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在加强创业观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可以聘请知名企业总裁或创业成功人士任兼职教师,结合案例教学,通过他们丰富的社会阅历和成功经验,来感染和教育女大学生,实现她们的创业梦想。

4.建设女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

学校应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活动,鼓励女大学生成立创业社团,举办创业论坛,邀请创业成功的女性介绍她们亲身创业的经历,以形成示范效应。要支持她们走出校门,参与社会上的创业活动,亲身体验创业的成功或失败,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强化创业实习和实践环节,鼓励支持校园创业,加强科技园等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鼓励与政府和企业共建创业实践基地,打造全方位的创业实践支撑平台。以加强创业指导为手段,积极推动女大学生创业。通过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为女大学生提供有效的职业指导、创业咨询和就业服务,增加女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工作实习的机会。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社会调查以及优秀大学生到社会和企业挂职锻炼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增知识、长才干,提高创业的综合素质。

5.消除对女大学生创业的歧视

女大学生创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女大学生;创业动机;复制型创业

课题编号: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10004990666)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影响北京市女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因素调查

收录日期:2015年11月27日

一、调查背景及方法

(一)背景。根据2014年全球创业观察项目(GEM)的创业报告可知,全球范围内,早期阶段创业活动中,最活跃的年龄段是25~35岁,这个阶段刚好是大学毕业的前10年。但是,年龄分布最为均衡的是北美经济体,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这个趋势暂时不是很明显。在性别方面,男性与女性对于机会感知和创业能力感知,并无明显差异,但在失败恐惧感上,女性要高于男性,因此,在创业活动中,女性创业要远低于男性,而作为大学生创业群体,女大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例如对社会的不了解、家庭的不支持、自身追求稳定害怕失败等,在实际创业中,女大学生所占比例更是远低于男大学生创业的平均比例。但是,女性因需求驱动创业的比例高于男性。尤其是处于中等经济发展阶段的中国,民众创业意愿强烈,对创业期望值较高,GEM认为这些经济体的国民更易于看到机会,相信自己的创业能力,同时崇尚创业精神。

在中国,女性创业的发展相对较晚,学者对女性创业的关注也较少,但这丝毫不能掩盖眼下女性的创业热情。GEM对35个国家和地区的创业情况调查结果显示,GEM的女性全员创业活动指数为6.90%,中国女性全员创业活动指数高达11.16%,高出平均指数4.26%,排在第六位。而女大学生作为中国女性创业群体中鲜明活泼的群体,在大学这个宽松的群体中,创业氛围更显浓厚。2010年11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25号)要求,引导女大学生创业,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以及中国女企业家协会决定,在共同组织实施“女大学生创业导师行动”的基础上,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扶持行动”,全方位调动政府、知名企业、媒体和社会等多方资源,“以创业带动就业”。女大学生创业热潮正在加速沸腾。

(二)方法。为调查北京市女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影响因素,笔者选择方便抽样法、滚雪球抽样法和个案访谈法对北京市女大学生进行调查,获取数据。

笔者在发放问卷时,分为线下和线上两种形式。在线下发放时,笔者在北京市的部分高校内进行方便抽样调查,采取自填方式和指导填写方式,并赠送小礼;在线上发放时,利用网址链接方式,在高校内通过已接受采访或线下填写问卷的学生推荐,邀请同学填写。

笔者通过导师介绍和社交媒体等方式寻找到符合条件的访谈对象,根据访谈对象的特性进行访谈。

二、北京市各高校女大学生创业动机影响因素分析

(一)经济影响因素。笔者在调查前期,经过资料查找和试调查阶段发现,影响女大学生创业动机的主要因素之一为经济影响因素。在研究中,笔者选取了家庭因素和收入因素作为主要调查对象。

1、家庭因素。在调查中,发现创业意愿较为强烈的女大学生,70%来自经济不发达的三四线城市。主要原因可归为三点:大学毕业后不愿意回到家乡就业;由于种种原因,在北京可能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想要回报父母家人,改变自己目前的家庭状况。

2、收入因素。问卷结果显示,家庭收入的多少影响着创业意愿的程度。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多,被调查者的创业意愿也更加强烈,但是对于被调查的186名女大学生中,58名家庭人均年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女大学生,创业意愿较高。笔者针对这一结果,随机抽取了5个被调查者进行访问,发现这与女性天生的母性责任感和想要依靠自己改变家庭境况的心理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之后的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中,发现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多,女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也随之增大,然而在调查女大学生对创业感兴趣的程度时,家庭收入并没有对调查结果产生影响,各个收入层次的被调查者对创业的感兴趣程度分布也较为均匀。那么,为什么会在之后的实际创业中,家庭收入成为了影响创业抉择的重要因素?我们通过之后的问卷和进一步的访谈发现,女大学生在面对是否选择创业时,初期创业资本成为她们主要担忧的问题,在被调查群体中,选择有资金的合伙人比例最高,占据总群体的76.92%,其次是选择官方资金,为71.15%。而60.58%的女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自身积蓄。相当一部分的被调查者自主创业的“原始资本”来自于家庭的支持,虽然在总体中只占30%,但是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的被采访者都表示已经得到家庭的金钱或物资支持。同时,我们结合社会实际,以及大学生作为创业者,没有经验、没有人脉的短处而言,这一部分的资金往往在被调查者创业初期占据资金的较大比例。然而,对于家庭收入较低的女大学生而言,获得来自家庭的资本积累可能性较小。

(二)个人意愿影响因素。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社会价值观的调整,高等教育下的女大学生受商业时代女性创业成功案例和经营环境因素的刺激、影响,现行就业压力的下行,社会趋势的利好,以及女大学生自我价值和独立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关注创业、期望创业,并有许多女大学生逐渐在实践自己的创业构想。笔者在众多影响女大学生创业动机及实效的主观因素中选取了个人兴趣、接受培训和创业方向选择作为调查指标和评价标准。

1、个人兴趣。在回收的186份有效问卷中,有63名女大学生对创业很有兴趣,有98名女大学生表示创业兴趣一般。被调查者中,存在创业动机的有104人,占比55.91%;无创业动机的有82人,占比44.09%。由此可见,女大学生群体中,想要创业的略多于无创业意向者。在调查中发现,即使是对于自主创业有想法的同学,也只有5.77%的同学经常关注并十分清楚国家出台的对于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51.92%的同学表示对国家的相关政策不关注,并且不了解。该项调查从侧面反映了国家相关政策的宣传不到位,以及被调查者的视野狭窄,关注面不宽等。

2、接受培训。接受调查的女大学生中有55.69%的人接触过经济管理方面的课程,也就是说被访者中有一半以上是了解经济管理学的。78.49%的人表示并未参加来源于学校或政府方面关于创业的实践。65.59%的女大学生对国家创业方面扶持政策不关注,但知道一些。而在具体培训方面,相较于创业方向而言,83.87%的女大学生更注重于兴趣爱好,其中不可避免掺杂了部分女性的感性思维,但可以看出女大学生的基本态度是积极乐观的。在专业和创业管理方面,女大学生更注重经济管理知识和沟通组织能力,思维并不局限和单一。

3、创业方向选择。在调查和访谈时,笔者发现超过80%的女大学生已经选择的或者未来想要选择的创业方向多为复制性创业,是指在现有经营模式基础上简单复制的一种创业模式,即选择类似于服装、餐饮、手工饰品等服务型行业。但是,在个人访谈时,笔者遇到了几个毕业超过6年的女性创业者,她们都是大学期间就曾经进行过创业尝试,之后也一直坚持创业,从初期的校园小范围小规模的店铺,到如今的结合社会经济走向、拥有自己的创新品牌,虽然在这一阶段,创业领域在不断改变,但创业的尝试和实践始终在继续。

三、女大学生创业面临的问题

(一)初始资本金来源狭窄。对于女大学生而言,创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资金问题,比例高达86.56%,可见在创业中,融资渠道有待开拓。在个案访谈时,多数的女性创业者也表示自己的初期创业资金来自父母、亲戚的支持。在问及是否寻求过外界帮助时,一部分认为自己的创业项目较小,盈利能力不强,未曾想过寻求外来资源;而另一部分则表示曾经寻求过帮助,但是都遭到拒绝或找不到合适的投资人。

(二)创业所需技能缺乏。缺乏市场和营销知识,对行业的不熟悉成为女大学生创业失败的主要困扰,当然,对创业知识的不了解、自身经济压力、接受教育问题、组织管理能力、融资渠道等因素很大比例。很多有创业意愿的女大学生对于学校为鼓励大学生创业而设立的创业孵化基地和开设的相关课程等不以为意,认为这些实践和课程多是纸上谈兵,并没有太大用处。然而,在进行具体访谈时,超过八成的女性创业者表示创业需要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和技能培训,这些既需要社会实践的锻炼,也需要书本知识的夯实。

(三)政府政策宣传力度不足。问卷调查显示,在创业意愿较强的被调查者中,只有5.77%的人经常关注并十分清楚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与此同时,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调查访谈中发现较多女性创业者对政府关于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具体内涵、相关保障等问题了解甚少。由此说明,政府在关于扶持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的宣传方面存在较多有待提高的地方。

四、提高女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建议

(一)适当提高本科毕业生可申请的贷款额度,以帮助大学生创业。通过问卷数据分析,我们知道女大学生创业初期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初始资金缺乏。而且,部分家庭总收入情况为人均5,000元水平以下的女大学生虽然创业意愿浓厚,但找不到合适的投资者,因此,创业资金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大学生创业的实际情况和创业者家庭的储蓄水平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贷款方案,同时,对于一些确实困难的创业者可适当提高贷款额度,加大补贴力度,制定相应的鼓励条件。这就要求政府对创业者的创业过程进行适当的引导、监督和支持,以保证创业成功率,对此,政府可以将贷款银行作为社会监督者引入监督机制,采取双向监督和管理。

(二)加大创业政策宣传力度,激励大学生创业。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另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大学生对政府关于扶持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的了解较为局限,很多大学生虽然知道政府有关于创业的政策,但是并不了解具体情况,该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国家部分政策和现今的大学生创业实况脱离较多,难以真正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政府不仅需要借助现代媒体大力宣传关于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还要让政策走入大学校园,提高大学生对创业政策的认知程度。

(三)自我提高,自我学习。在调查和访谈中,笔者发现较多的女大学生虽然有创业的想法,但是创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并不完全具备,所以女大学生应该利用大学作为利用网络的发达和大学作为知识的集合地这两个优势,自己寻找关于创业的知识,自我充实和提高;同时,多多参加学校创业孵化基地的相关活动,获得更多的社会实践经验,为自主创业夯实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罗建河.中外女性创业特性的比较与女大学生创业.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8.

女大学生创业范文第3篇

一、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部分专家认为,创业的基本素质包含四大要素: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及创业社会知识结构。笔者重点围绕这四个方面编制了调查问卷,问卷共有25个题项,向常州地区的4个本科院校(江苏工业学院、常州工学院、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和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以及2个高职院校(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和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女大学生发放。为了使调查问卷具有代表性,比较客观地反映现实状况,问卷按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年级进行控制性的发放,共计发放560份,收回有效问卷534份,其中接受调查的低年级学生(一年级和二年级)占58%,高年级学生(三年级和四年级)占42 %;专业方向涉及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会计学、机械制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汽车服务工程、环境工程、应用化学、服装与设计和广告学等10个专业;文科类专业占43%,艺术类专业占8%,工科类专业占49%。

二、女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1.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主要包括创业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方面。在534份有效问卷中,78%的女大学生对创业感兴趣(高职女学生很感兴趣占39%,比较感兴趣占30%;本科女学生中很感兴趣占57%,比较有兴趣占29%;就创业前景而言,38%的女大学生预测有压力,34%的女大学生对前景感到渺茫;一旦毕业马上开展创业的女大学生仅占7%。数据表明女大学生对创业有向往,但缺乏足够的信心,女大学生创业呈现“虚软”现象。

2.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主要包括创新能力、学习能力、领导能力、应变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等方面。调查的统计结果依次为学习能力(44%)、合作能力(35%)、应变能力(9%)、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各为6%。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比例居高,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具备良好的能力潜质和健康的精神风貌;而创新能力比例处于低位则是众所周知的长期应试教育的体现,领导能力比例较低则与学生缺乏实际工作的锻炼有关。

3.创业的心理品质和价值取向

对大学生创业的心理品质从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缜密性、外向性和合作性八个方面进行调查,统计结果依次为坚韧性(53%)、合作性(34%)、独立性(33%)、适应性(31%)、敢为性(19%)、缜密性(16%)、克制性(13%)和外向性(9%),结果显示当代女大学生拥有良好的意志力,合作和独立精神。从创业价值取向的调查结果看,女大学生对“创业目的”的选择依次是挑战自我(44%),解决自身就业(23%),获取更多财富(22%)。由此可见,大多数女大学生并没有将获取财富作为创业的首要目的,更多关注工作的自主性和实现自我发展等内在素质的提升,创业的目的性比较理性。

三、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

1.创业意识方面:更新就业观念

创业意识培养是创业教育的灵魂。当代女大学生对创业怀有强烈的愿望,正确的动机和浓厚的兴趣,但她们对创业处于观望状态。在一些女大学生的头脑中,“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以及成功的女性会被看作是“女强人”,“铁娘子”,“不是纯粹的女人”等传统的消极观念所束缚,不能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导致相当一部分女大学生不愿或不敢选择创业。

2.心理品质方面:充分发挥特质

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是创业成功的保障,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有不同于男性的美德和特质并具有自身的优势,例如在语言驾驭,文字运用,形象思维,人际交往,问题考虑以及对待工作认真细致,专一耐心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女性也有自信心不足,依赖性高和敢为性不强的劣势。相关调查表明,女性在创业方面表现出与男性不同的特质,她们更适合于在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创业(主要集中在服务业和加工制造业,尤其集中在批零贸易、餐饮业和社会服务业),统计数据表明,该比例达到89%。,她们创业的主要形式是个体经营或民营小企业。

3.创业能力方面:加强实际锻炼

创业能力集中体现女大学生迅速判断市场机会的意识,准确把握市场趋势的素质和有效组织生产的决策水平。一般来说,创业能力包括基本知识技能,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创业能力训练是创业教育的关键。女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到的主要是基本知识技能的训练,而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的训练相对较少,有关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训练则更少。创业有成效,需要接受创新教育,提升创新能力,要善于学习,勇于创造。创业能力的训练可以通过各类创业实践活动进行锻炼,学校理应设立女大学生创业基金,成立女大学生社团或女大学生创业协会,举办创业设计大赛,组织“挑战杯”、“创新杯”等各类科技竞赛,开展创业沙龙、生存训练和创业研讨,创建校内外女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等。让女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与创业相关的活动,在实践中增知识,长才干,提高创业能力。

女大学生创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TRIZ理论;女大学生;创业能力;创业精神

[DOI]10.13939/ki.zgsc.2016.38.077

1 女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

1.1 女大学生创业背景分析

近年来随着各高校的扩招,每年毕业的应届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据相关数据表明,201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749万人,相比2001年的毕业生人数的114万人增加了635万人,翻了近6.5倍。高校毕业人数的增多对于市场经济中各行业人数已饱和的岗位来说并无较大影响,而对于应届高校毕业生来说就业的问题显得更加严峻。特别是因为性别而被拒绝的女大学生,就业更加举步维艰。因为女大学生在各方面较男生来说有差异,而这些差异在就业问题中给女大学生带来了很多影响,并且不被社会认可,从而受到了社会性别歧视。但是,女性就业困难原因不仅只有外在所带来的因素,还有当今女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因素。所以,造成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1.1.1 社会性别歧视因素

历史因素。父权制社会至今人们普遍认同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男女分工思想,就是女性应守本分在家做家务、干农活以及相夫教子,而男性是谋取家庭生活资料的主体,需要负责在外打拼。而“男主外,女主内”陈旧的思想仍旧在当今社会人们思想中根深蒂固,从而使得社会对女性在事业中能力不认可。

政策和法律因素。首先,在政策和法律决策方面,在决策时缺乏女性决策者,导致女性立场不足,在决策时难以从女性的利益出发去制定相关的就业政策和法律。其次,现有的政策和法律对女性就业者仍存在不公平现象。如我国的退休制度来说,政策要求女性比男性提前5年退休,但是工龄会影响日后的养老金额和退休金额,这不仅导致了女性的收益少于男性的收益,更体现了当今的社会对女性就业者的价值认可,在这些就业政策、法律的影响下容易使女大学生缺乏主动进取的意识,缺乏一定的竞争动力和就业动机。

1.1.2 女大学生自身因素

(1)择业观。虽然现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庭走入职场,但是还是有很多女性处于身在职场心在家庭的状态,为了使得兼顾家庭和职场,女性就业者往往选择轻松、低压的职业,从而可以在非工作时间更好地照顾家庭。女大学生未来会充当单体家庭中的主要角色,所以在择业时由于女大学生会考虑到未来的立场,会主动放弃高难度的工作,使得女大学生更难就业。

(2)心理因素。传统社会文化中的“女子不如男”“男尊女卑”的观念在人们思想中根深蒂固,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潜移默化到女性的意识范围内。使得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或职场上在遇到男性对手时在心理上认输,长期如此,会造成女大学生的退缩和妥协,因而导致求职失败、就业困难。

(3)自身素质。据相关统计表明,虽然女性在学习能力方面强于男性,但综合能力方面却弱于男性,而且往往各行业的顶尖人物大多以男性多于女性的现象呈现。据了解,现今高校的男生兴趣范围广并且更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并去深入研究,而高校的女生虽然愿意花时间去学习,但是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在学习中意志较不坚定,忍耐力也相对较弱。

1.2 女大学生创业自身因素分析

从上文了解到,我国目前女大学生就业机会少,就业形势相比下更为严峻,在如此人才市场供应大于需求的情势下,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选择创业。但是女大学生在就业困难中所体现的缺点表明在创业中女大学生还需要创业能力和精神的培养,下文通过SWOT分析来全面分析女大学生创业的自身因素,从而能以更好的方式选择培养创业能力和精神的方法。

优势。第一,女大学生拥有文化水平、专业知识技能、言语能力及沟通能力的优势;第二,在性格方面,女大学生较男性更具有亲和力,在情感上更加感性和心思上更加细腻;第三,在对待人、物方面更具敏感性,在创业过程中女大学生对创业项目的感知能力对创业成果有着显著的影响。

劣势。第一,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当今社会仍存在性别歧视,不利于女大学生身心的发展;第二,心理承受能力相比男性较差,对新事物的出现难以有良好的适应性,往往对新事物的出现产生恐惧,缺乏自信;第三,与男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得到更多父母的庇护,社会经验不足,对市场缺乏成熟的驾驭能力。

机遇。第一,我国创业浪潮不断兴起,国家出台众多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在创业扶持政策中,无社会性别歧视,利于女大学生创业准备的发展;第二,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岗位需求仍大致处于未饱和的状态,对于女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上有很大的优势;第三,近几年来,成功女企业家的不断涌现,如“老干妈”陶华碧、跨界企业家杨澜、“百度”马东敏等新时代女企业家都为当代女大学生作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榜样的力量”激励着女大学生群体往创业之路前进。

威胁。第一,文化传统的刻板印象对大众的影响极大,在人们心目观念中认为“女子不如男”,不利于男女之间在创业中的公平竞争;第二,女性的生育特征会对创业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可能决定创业结果的好坏,所以女大学生的创业过程中会在创业问题与生育问题之间产生矛盾。

2 TRIZ理论研究及应用

TRIZ理论是由苏联发明家阿利赫舒列尔团队通过对250万件高水平发明专利进行分析和提炼之后于1946年提出的关于发明问题解决的理论,该理论提出的主要目的在于指导人们进行发明创新、解决工程的问题更加科学化,加快技术产生的速度和提高技术质量。通过资料了解到,在利用TRIZ解决问题的过程中,Altshuller首先将待设计的产品表达成为TRIZ问题,然后利用TRIZ中的工具,求出该TRIZ问题的标准解,最后Altshuller会在把该解转化为领域解。在运用TRIZ理论时,我们首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转换成TRIZ理论中的问题模型;其次寻找能够解决该问题模型的TRIZ适用工具,并将其转换为问题解决措施模型;最后,将解决措施具体化去解决问题,并可通过反复迭代的办法,给看似不可能的问题带来一种或多种现实的解决方案,直至获得满意的解决结果。

TRIZ理论应用范围甚广,在教育、管理、医学、服务等多个领域中都有涉及,在苏联,TRIZ应用于工业、军事、教育业等领域。在取得优异的成绩后,很多西方国家称之为“点金术”。在美国,很多国际企业如福特、摩托罗拉等在运用TRIZ理论后在创新方面都有了国际瞩目的新成绩。除了在苏联、美国对TRIZ理论如此重视,在东亚、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技术对TRIZ理论也十分依赖。实践证明,根据TRIZ理论可以帮助人们发现问题的实质性构造,然后运用TRIZ理论寻找解决问题方法,及时帮助我们在处理问题思考时突破思维障碍,打破思维定式,扩展我们创新思维能力,以新的视觉去分析问题。因此,将TRIZ理论结合在女大学生创业能力与精神培养研究中有良好的作用。

3 基于TRIZ理论的女大学生创业能力与精神培养研究

3.1 提高创业教师团队能力,开设TRIZ理论课程

国内引入TRIZ理论的时间较晚,对于TRIZ理论的应用较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较少,所以国内高校的教师及学生对TRIZ理论的了解甚少。目前很多高校尽管在校园内聘请校外讲师开设创业讲堂,讲述创业原理、分享创业经验及传教创业诤言,但是给予高校生真正帮助的甚少。所以,将创业相关课堂植入大学生的日常课堂极为重要。高校在此背景下可以将TRIZ理论作为教师的培训内容,教师利用 TRIZ 理论进行教学研究,组建一支高素质的 TRIZ 理论教学团队。这样不仅能使研究型教师转化为创业相关指导教师,而且同时能使教师在日后利用TRIZ理论解决教学难题。在教师利用 TRIZ 理论进行教学研究制定教学目标后,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讲解 TRIZ 理论的发展、进化法则、原理及工程参数等,使学生系统地掌握TRIZ 理论,并能够运用 TRIZ 理论解决创业难题问题,实施创业活动。在此,女大学生通过学习TRIZ理论,掌握事物发展规律,发掘创业能力提升的规律,将之学习和塑造。并且,通过TRIZ理论去发现创业项目的发展规律,擅于利用解决方法,提高效率,有利于女大学生创业之路的发展。

3.2 加强创业意识培养,增强创业心理素质训练

在培养女大学生创业能力方面,加强创业的意识和创业的心理素质不可轻视。据统计,女大学生在就业与创业之间更愿意去选择前者,因为前者更为稳定、轻松。但是,根据现今就业形势,培养女大学生创业意识帮助女大学生认清自身现状尤为重要。另外,女大学生在创业中定会受到困难与瓶颈,如受到性别歧视、抗压力不足、信心缺陷等,而这时往往能帮助解决问题的是自身的心理素质。

3.3 搭建校企合作的实践平台,塑造实践能力

在高校,我们的学习一般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实践为次。但增强实践能力对于创业能力的提升是极大的帮助。因此应寻找实践平台来提高女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应寻求就近适合女生发展的实践企业,创建女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及创业孵化基地,女大学生在企业实践中可充分利用在校学习的 TRIZ理论,以科学的立场去分析事物,查找问题矛盾,寻找解决方法,不但实现女大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对TRIZ理论的实践运用,而且在实践过程中女大学生可积极主动积累社会经验、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加强实际操作能力训练,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3.4 专业指导创业,注重加强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大学生所需的能力,因为创新能力能为大学生创业带来不断的支持和保障。但我国应试教育的学习方法压抑了学生创新意识和精神的发展,所以在培养女大学生创业能力中不可缺少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高校的教学目的应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创新力、加强创新实践等方面为主。利用 TRIZ 理论的动态化和逆向思维原理,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打破思维定式,克服惯性思维,学会积极思考,提高创新能力。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TRIZ理论的系统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于创新思维较弱的女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其特点以不同的方式去激发其创新潜能。

参考文献:

女大学生创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女大学生 网络创业 对策

本文在对女大学生网络创业调查中发现,在网络创业过程中风险承受能力不足、缺乏冒险精神,且没有充份利用资源。在基础之上,深入探讨解决的对策,以期待能提高女大学生的网络创业能力。

1.加强意识教育

1.1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上升,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所以,对在校大学生培养创业意识已是大势所趋。一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创业也是教育的实践化,成为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途径。另一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今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部分就业需求已经接近饱和,而创业可以弥补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还能满足社会需求,促进社会各领域的平衡发展。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新生一代,是新领域人才支持的最佳人选,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是学校的教育理念之一。

1.2.1健全大学生人格,提高大学生抗压能力。健全大学生的人格,是提高抗压能力的基础,教师们可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模式,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树立良好“三观”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压力观,鼓励其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创造性,避免“一条路”竞争,提高其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创业抗压能力。

1.2.2.建立心理问题辅导机制为主,健康心理校园文化为辅的外部环境。传统的心理辅导是“先发现后治疗”,是消极的治疗方法。心理辅导应该侧重于“防患于未然”,现众多高校均已聘请了专职心理咨询教师,但由于人数有限,不能全面对学生进行专业辅导,针对这一现象,众高校可以合理利用现有人员资源,通过接受专职人员心理辅导培训,对学生进行分层预防性辅导,另一方面,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建立大学生网络心理互动平台,这样更有利于大学生敞_心扉,接受辅导。大多数的大学生都不会正确的看待心理压力,他们通常认为是自己能力不足导致的,是一次失败,进而容易对自我产生怀疑,自我放弃,更不愿接受辅导,这是一个死循环,起因是不能正确的看对心理压力。通过精彩多元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用轻松愉快的方式传递心理压力知识,让学生在不抗拒的情况下学会正确看待心理压力。

2.充分利用资源

2.1聘请网络创业专业教师,补充高校资源。网络创业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师资力量的强弱是创业课程教学的关键,教师的经验决定着教学的成果。在校期间,女大学生可以自主组织建立创业协会,举办交流会,进行大学生创业者内部交流,学校可以聘请相关的网络创业老师对女大学生进行网络创业能力的培训,使女大学生能够接受专业化、系统化、全面化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此外,专业教师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可以带领学生去实体企业参观学习,好的创业项目还能带来成功企业的投资,为创业积蓄资本。通过在校内提高网络创业的能力,女大学生在毕业后可以快速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创业之路,减少创业成本,增加创业成功的几率。

2.2利用政策优惠,减少创业成本。为了缓解就业形势、鼓励大学生创业,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出现了不同形式和性质的扶持大学生创业的基金。政府也针对网络创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1)毕业2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从事网络创业的,自其首次在工商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按规定可免收登记类、证照类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2)对毕业2年内高校毕业生或毕业学年高校毕业生初始创业者,取得工商、税务登记和有固定经营场所进行稳定创业经营活动的,还将给予一次性5000元的创业补贴等。国家出台关于网创业的一系列政策的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树立网络创业的观念,通过这些优惠政策可以不同程度的减少创业初期的资金紧缺压力。

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主要用于降低大学生创业成本,增强大学生网络创业的信心,帮助大学生顺利创业,从而提高女大学生网络创业能力,缓解当前社会的就业压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依靠自身努力

3.1不断学习科技知识,增强自身网络创业科技创新能力。女大学生网络创业与信息技术息息相关,具有与时俱进的信息技术知识,积极参加网络科技竞赛,女大学生就能够占据网络创业的制高点。学校相关图书、设备、师资力量等各方面都较为齐全、方便,女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在学习专业课之余,学习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还可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科技能力创新大赛、大学生创业活动、科研论坛等活动,在实践中锻炼,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3.2兼职相关感兴趣的项目,进行网络创业项目的多项选择。如今,手机、电脑等比较普遍,大学生课余时间较为充足,一部手机或电脑就可以进行网络交易。因此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开店、做客服人员,兼职网络代购、快递服务等,熟悉网络交易业务流程,提高业务能力,为网络创业做好准备。除此之外,艺术设计、打印、数码摄影、文字处理等各方面也是网络创业项目不错的选择,女大学生可以去实体店兼职,进行操作、学习,多与工作人员交流沟通,提高自身交际能力,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