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
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
5、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8、 理解:
(1) 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
(2) 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3)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9、两种反射现象
(1)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
(2) 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 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1、 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2、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像和物的大小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
13、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一、史料的来源和组成:选择恰当的史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初中历史教材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为给今后的历史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配备了大量史料,分别是导言框、楷体字、动脑筋、文献资料、练一练、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等。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配合教学内容,会对这些材料进行取舍,另外还会搜集其他有用的史料来充实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不过,利用好教科书中的史料知识,充分发挥教科书的教育功能,这是史料教学的首选。在平常听课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的教师为了充实课堂,也为了给人新鲜感,选用了很多课外的史料,书本中现成的类似的史料却没用,这就有点舍本逐末了。
我们选择史料教学,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创设历史教学的情境,营造学生探究历史的氛围(如课本中的导言框)。(2)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诠释课本中的某些观点,帮助学生掌握论从史出的探究方法(如课本中的楷体字、图片、图表等)。(3)拓展学生的思维(如课本中的自由阅读卡、动脑筋以及活动课的材料等)。所以,选择恰当的史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二、史料的呈现方式和研读方法:用好典型史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史料的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PPT、视频、音像、图表等。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呈现史料,可以营造相应的历史场景,尽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期间列强侵华罪行》前,先播放电影《》中的视频就能起到这样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间呈现史料,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展其思维,帮助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不怕远征难》时,通过播放四渡赤水的相关视频,可以加深学生对意义的理解,使其明白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挽救了中国革命。在课堂小结时呈现史料,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归纳总结知识体系的能力。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课结束时,可以用图表的形式把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出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测试的过程中,史料的呈现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试题表现出来。如我们南通这几年的中考历史试卷图文并茂,选择题中的图片总保持在6幅左右,主观题中的材料阅读部分都是史料,均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史方法和思维方式。
研读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通读和精读。通读也叫泛读,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丰富知识、营造历史教学氛围而采用的一种读书方法。一般放在课后阅读或在一节历史课刚开始的时候,主要是要求学生宏观把握教材、理清教材的基本结构。对课文中的楷体字内容大部分也可以使用通读的方法让学生自主阅读,以加深其对正文中观点的理解。精读一般运用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可先由教师或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朗读,然后教师布置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自己阅读并思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时加以提问和点拨,指出关键的信息,直到学生了解或掌握相关知识为止。这种阅读方法一般用于对教材中重大事件、重要观点的处理,特别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史料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原则:科学利用史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保证
1.充分了解学情。准确选定史料、了解学情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个必备的环节。学情包括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既有知识经验、能力、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一般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所选的史料应是浅显、易懂、比较感性的内容,晦涩难懂的、不符合初中学生认知水平的史料坚决不用。
一、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原则
(1)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材知识的结构、学生的心理、生理、年龄特点设计问题,长善救失,扬长避短,有的放失地进行教学活动。
(2)由浅入深的原则。学生的认知是有规律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螺旋式上升。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就要遵循这个原则,有步骤地、有计划地进行新知识学习,达到解决问题的训练。
(3)启发性原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设计问题要有启发性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果的好与差。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在“启发”二字上下功夫,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功效。
二、教学中问题的设计
历史知识的丰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逐步延伸发展的结构特点,学生也具有这样的认识规律,所以,教师提出的问题就要遵循以上三个原则,这是历史学科教学方法中的重要思路,根据知识的结构,合理设置好问题,以达到课堂教学目的。
(1)引入新课时问题的设计。在学习新课知识之前,我们都要设计一些小问题导入新课,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引言和铺垫。在采取复习导入时,复习的问题一定要选择与新课学习内容紧密相连的。一般按两个层次进行,一是基础性问题,即教材中有归纳总结性的知识点。二是过渡性的问题,即选择一些与上下文相联系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思维兴奋起来,直入主题,此环节时间不宜过长。
(2)学习新知识过程中问题的设计。学习新知识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环节,学生能否在学习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这是对新知识的延伸和升华,对于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极其重要。因此,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问题的设计一定要体现浅层次引导问题、深层次研讨问题和高层次挖掘问题。是不是每一个新知识都要按照这三个层次去设计问题呢?这就要根据新知识的难易程度而定,达到正确理解和运用即可。①浅层次引导问题的设计。例如,在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的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是:的时间是什么?地点、人物、事件的经过和结果如何?这些浅层次问题的答案,教材中都有,学生只要看书后就很容易地解答。②深层次的研讨问题的设计。在历史教材中每一课中都有动脑筋和活动与探究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教学内容,恰当地、合理地使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进而达到挖掘教材的深层次问题。例如,在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人类的形成”中的活动与探究:请同学们分为两组对父系氏族社会取代母系氏族社会的原因和后果进行讨论或辩论。这就是比较典型的深层次研讨问题。③高层次挖掘问题的设计。高层次问题的挖掘和设计,需要老师在备课中,充分掌握历史知识的衔接性和贯穿性,能深度挖掘教材的难度。例如,在人教版历史六年级上册第12课“秦王扫六合”的教学中,在学习了本课后,教师设计的问题可为对“秦始皇的功与过”进行高层次延伸,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带着问题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尽情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针对秦始皇的功绩与过错进行归纳总结。在班级里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辩论,也可以把学生分成两部分,一方为秦始皇的 “功大于过”,另一方为“过大于功”,进行课堂辩论,从而达到高层次挖掘问题。
(3)巩固与训练过程中的问题设计。新课后,为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教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是巩固训练环节。此环节的问题设计也必须要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精心设计配置相应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包括基础问题、中档问题和提高问题等。使一部分学生完成基本问题即可,训练他们的技巧,发展思维。对另一部分学生要求完成提高问题,训练他们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中学历史;插图;教学作用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专家布鲁纳说过:“对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有了兴趣,才能产生某种憧憬和追求,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情景中发生的。在教学中利用教材的插图创设生动、形象的历史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科学、准确地把握图画内涵的前提下,要运用生动、精炼、直观的语言对历史图画进行细腻描绘,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讲述人教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时,笔者和学生一起了解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关于交子究竟什么样,为什么会出现,如何使用,学生都非常感兴趣。笔者充分利用课本关于交子的两张图片,和学生一道读图、看图、分析图,甚至饶有兴趣地和他们分析交子图片上的文字。分析完后,提出问题“对比北宋的交子,请你说说现在我们使用的人民币和它有什么异同?”这个问题现实感很强,学生对此很感兴趣,纷纷举手要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既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又如《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课,利用多媒体把整幅《清明上河图》搬上银幕,同时进行配音解说。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追寻着历史的足迹,看到了宋朝汴河两岸的风光和繁荣景象,耳边仿佛听到了街上小贩们的叫卖声,再配合课文中的几幅插图和设置的相关问题,使本课的知识点很快得到了落实。
二、简单实用,导入新课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也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利用插图导入新课,可谓形象直观,学生喜闻乐见。
比如,在讲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时,首先让学生对教材提供的朱元璋画像进行描述,接着出示朱元璋的另外一种画像,同时进行说明。朱元璋的相貌一说其方面大耳,慈眉善目,胡须稀疏,面白细润,身穿龙袍,五官端正,相貌堂堂;一说其脸颊狭长,立眉深目,大耳隆鼻,胡须浓密,脸上长满了麻子,可以说五官不正,相貌丑陋。究竟朱元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登上皇位,在位时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君权?这样通过利用教材的插图,简单自然地导入了新课,诱发了学生急切了解新课内容的求知欲望。
三、巧妙设问,培养能力
观察是识图的首要步骤。学生对某一插图的观察应首先让其明确观察目的。明确观察目的就不得不依靠历史教师巧妙设置问题了。而探究式学习是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在历史学科的探究性学习中,问题的趣味性和启发性以及探究方法的指导决定着探究能否真正展开,问题的适度性、问题的价值性决定着探究学习的效果。比如在让学生观察“半坡彩陶盆”时,就这样设问:①这幅图给我们哪些信息?②照图上的信息逻辑,如果彩陶盆上有多个符号,可能会是哪些?有可能有水稻和木结构房屋的图案吗?这样问题一出,学生积极思考,踊跃查找书上相关内容,各个学习小组也纷纷议论、酝酿……这样的问题设置就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教师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真正体验到了学习之乐,教师也从一味讲解、讲述的桎梏中解脱了出来。
比较法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特点。在教学中让学生把具有共同主题或共同表示内容的历史地图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向广度、深度发展,有利于积极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例如,讲述“北宋东京城”时就把《唐长安城》和《北宋东京城》两幅城市布局图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北宋东京和唐都长安在城市布局和商业活动上的不同特点,得出宋代都城商业繁荣程度超过前代的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运用对比方法观察历史事物的思维分析能力,并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插图,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历史自学能力。
比如,在讲人教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时,教材有一个“动脑筋”栏目: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而在书本第3页又展示了“古猿头像”、“北京人头部复原图”和“现代人头像”三幅插图。上课时,笔者让学生先自己看图,然后再请学生总结出他们之间的异同。这个教学过程看似简单,但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以及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四、化难为易,突破要点
针对教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知识,尤其是抽象的知识,如果离开插图教学,往往重点难以突出,难点不易讲清。教师运用插图进行适当的补充说明,则可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
如在学习元朝行省制度前,笔者先出示汉唐版图和元朝疆域图进行比较,强调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进行有效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建立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指导学生在地图中找出中书省和其他11个行省,指出行省制度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后来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提问我们处于什么省?从而理解“我国省级政府设立始于元朝”。
如“为何未能使近代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是中国近代史学习的一个重点又是一大难点,使用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内容中的“天津机器制造局”插图就可形象地浅化这一重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从而可以清楚地看到天津机器制造局在外观上是中国封建传统宫殿式建筑为主,又加上了一些西洋式厂房和高大烟筒,对此教师可加以启发,由学生思考这一建筑的特点是什么以及与在本质上的相似点,即洋务派只不过是将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生产力的枝芽嫁接到了满清封建主义腐朽的病枝上,又怎能“师夷长技以自强”,学生在这种形象类比的轻松一笑中,深刻地认识了的本质所在。
五、资源整合,优化复习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插图作为考试内容中一个重要板块已不容置疑了。利用教学插图来复习历史知识,不仅能起到很好的巩固作用,还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比如说,在复习“赤壁之战”这一节内容时,并没有直接问同学赤壁之战的时间、作战双方、结果等等内容,而是从给学生看一张教学插图开始的。笔者把人教历史七年级上册104页的插图《曹操慌忙逃走》印发给学生,请学生看图思考:图中曹操为什么慌忙逃走?他当时从哪里逃走?要逃到哪里去?学生看图思考后一一回答问题。这样的提问,不但复习了知识点,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看图、辨图的能力。
很多时候,一幅插图可以反映一个历史事件或者一个知识点,而多幅相关插图放在一起则可以反映几个相似或相关的事件或知识点。结合运用不同历史阶段相同方面的图,来加深对历史知识线索或专题的理解。例如,中国近代史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开辟通商口岸,破坏中国的贸易、领海、内河航运权,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侵华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综合比较地图册或教科书中的《形势示意图》、《第二次形势示意图》、《帝国主义国家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示意图》(《》的内容可以结合此图分析)等图。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辟通商口岸的特点是:从东南沿海到整个沿海地区,从沿海到长江中下游,直至西南内地。总的来说就是步步深入。把以上信息放到当时中国的大背景中分析,可以得出以下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用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大量的商品输入一方面造成白银外流,给中国带来灾难;另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中国的产生创造了条件。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就是诞生在最早成为通商口岸的沿海地区。近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既有恶劣的消极作用,也有客观上的积极作用。
六、自己动手,以图创新
1.自制图表,体验历史
新课程目标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要求特别提出:“初步掌握识读和使用历史图表的技能”,平时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识别历史地图和各种图片资料,学会读懂各种历史表格,还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画一些简单历史地图,绘制表格,在体验、理解、认识历史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学习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时,指导学生制作《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简表》。
通过表格绘制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学会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并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和文化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整合插图,激感
每学期笔者都会利用插图进行活动课教学。如“我心目中的唐王朝”一课,学生利用网络下载各种相关的图片,剪切、复印,自己动手归类比较,并要求学生进行相应的文字介绍,做成历史小报。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高度热情,又体现了历史教学课堂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在动手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开展自我思考、自我探究的活动,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充满好奇,不断迸发出奇异的思维火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了问题,激发了更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体验到了学习的成功。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插图不仅是教科书的辅助材料,而且是实用性极强的直观教材。插图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可以帮助学生以较感性的方式接触历史知识,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获取历史信息、主动探究能力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一、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记忆力
兴趣是学生学好一门功课的前提。从我们的教育对象来看,青少年的思维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时期。这’就要求教师在第一堂课就要用形象、生动、逼真、活泼的语言,“神”入历史。以参与者的身份讲授历史,就能饱含感情,准确、形象、具体地再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强烈的历史氛围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产生内心体验,激发出学习兴趣,这就为学生爱学打好基础。在这方面我还特别注重每节课的导入。课堂的开头虽然占用的时间不长,但它却是一堂课进行好坏的一个重要环节,甚至关系到整个一堂课的成败。我往往采用与课文有关的历史知识、小说、演义故事或典故来导人,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注意力,使之有听下去的欲望,为记忆知识打下基础。
二、利用课文插图,帮助学生记忆
课文的插图是历史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有密切联系,是历史教学中不能忽视的一环,它有助于学生形成历史表象。在教学中我往往充分利用它们的作用,以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也提高了教学效果。例如讲到“隋朝大运河”时,我充分地利用插图,把隋朝大运河的南北到达点、中心及其四个分段和它沟通的五大河流几个知识点,象串珠子似地一下子由一根主线串联了起来;我又根据插图做了一个简图供学生参考学习,在原有地图的基础上,学生通过简图对知识点的记忆更加快捷有效了,在历史考试中,有关大运河的知识学生失分很少。并且通过该图还对大运河的历史作用(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有了更深入明晰的理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加强记忆力
我们做教师的都知道这么一个道理:当我们接触到一个新事物时,对它的特征很难一下子掌握住,但是当我们在掌握到一定程度后,讲给别人听时,会发现通过讲述,就会把事物的特征和主要脉络一下子掌握住了。所以,当我讲完一个历史事件或一节课后,会要求学生复述一遍,帮他们有效地记住该事件或该课内容。如学习《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一课,本课内容涉及到多个方面多个层次:有五个政权(辽、北宋、西夏、金、南宋)、四大事件(陈桥驿兵变、澶州之战、岳飞抗金、绍兴议和)、十个人物(耶律阿保机、赵匡胤、岳飞等)。.对这么多知识点,要在一节课上让学生掌握清楚,单凭老师讲是不容易的,我就鼓励学生做小老师,给同学们复述相关的内容,学生在当堂课上就掌握了,比单靠背诵记忆提高了效率。
四、编写历史小歌谣,以加快记忆
在多年的历史教学中,我善于在教学中编写一些短小的历史小歌谣教给学生,以提高记忆力。如:讲“战国七雄分布图”关于七雄的地理位置时,我编了这么一首小歌谣。“东齐南楚西秦和北燕,还有三雄在中间.从北向南赵魏韩。”再如学习运动中永安封王时,对五王的官职和姓名的对应关系,我编写如下:“东西南北翼,杨萧冯韦石”,使五王的官职名称与他们的姓氏一一对应。通过实践,学生很欢迎这一方法,并且记忆特别快、特别牢。
五、创设历史问题情境。升华感情,加强记忆印象
通过心理学我们知道,学生从对历史感知中产生的情感是不稳定的,必须发展成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高级情感才能成为稳定情感,才能有深刻的记忆。促使情感升华,记忆深刻的最好途径就是创设历史问题情景。当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一课“”一目时,我设计了几个问题:1、谭嗣同本来有条件出逃保命,但是他没有出逃,这是为什么?2、就义前他的悲壮话语应该怎样理解?3、六君子被杀而围观者大多麻木不仁说明了什么?4、变法失败又说明了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激起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对这一部分的记忆也在情感升华中自然加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