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温州文化论文

温州文化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温州文化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温州文化论文

温州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从古文记载可以看出,“旧贡美茶”与“水月茶”实属两种不同的茶,前者出现在宋朝之前,后者则是在宋代“为吴人所贵”。《吴郡图经续记》,成书于宋宋神宗元丰七年,因此“水月茶”大概也就诞生在元丰前后。后来苏州洞庭开始“贡水月茶”,时间大概是在元丰(1078-1086)时的最后两年。明代时,江浙等地均已制造芽茶、叶茶,一般不再饮用饼茶和末茶。洞庭西山的制茶工艺也有了较大的改进,当时生产有“云雾茶”,《二酉委谭》(明代王世懋,16世纪):记“时西山云雾新茗初至,张右伯适以见遗。”明王鏊《姑苏志》云:“茶。出吴县西山,谷雨前采焙极细者贩于市,争先腾价,以雨前为贵也”。采摘时间、原料外观和内质等方面的要求开始趋向碧螺春茶。综合史料可以看出苏州西山茶叶的发展:唐代:“旧贡美茶”(团茶);宋代:“水月茶”;明代:“云雾茶”;清代:“碧螺春”茶。所以碧螺春茶不是因为几个神话而来,而是经过了数百年演变、革新而来的。

耗费人力的碧螺春茶制茶工艺

关于明代西山岛的制茶工艺,在张源的《茶录》中有完整的记载。《茶录》云:“造茶:新采,拣去老叶及枝梗碎屑。锅广二尺四寸。将茶一斤半焙之,候锅极热,她茶急炒,火不可缓。待熟方退火,撤入筛中,轻团那数遍,复下锅中。渐渐减焙干为度。中有玄微,难以言显。火候均停,色香全美,玄微未究,神味俱疲。”这些归纳,真切地代表和反映了太湖地区炒青传统制造技术的实际最高水平。碧螺春茶从茶青到干茶,需要很多的心血和人工,每一斤碧螺春茶的制作都需要一个庞大的工作团队。1.500克干茶约需采6.8~7.4万颗芽头。2.500克干茶(4月中旬以前)约需2个采茶工人采摘茶青一整天。3.500克干茶约需炒茶师按(1.5斤茶青一锅)炒3锅左右。每锅需耗时45分钟左右,一斤干茶则需2小时左右。从中可以计算,每天最多可以生产多少斤茶叶。上图为当地政府1983年的关于碧螺春采制标准的文件,其别强调了制茶过程中应“坚持什么”、“不准什么”。按照这个标准,我们可以来分析当前市场上碧螺春的采制状况。“不准剥芽采”,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单枪”。据非苏州本地茶友介绍说,现在一些茶客热捧这类“单枪”的碧螺春,价格还不便宜。其实小叶种茶,只采“芽”,不但很费力,而且容易碎,因为芽很小,这样就会降低产量。因此,现在市场上出现的“单芽”碧螺春,基本不是洞庭碧螺春,除非是个别商家后期刻意的加工而成。洞庭碧螺春最标准的外形是“一芽一叶”,俗称“一旗枪”。再看“不准带(戴)手套”的规定。近年来戴手套制茶比较流行,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制茶师,我们在一些宣传照片上也经常可以看见他们戴手套炒制茶叶。戴手套,会对茶叶产生二次污染。另外铁锅的温度高,手套容易受热溶化,会产生难闻的味道,极易被茶叶所吸附。

碧螺春市场现状令人担忧

碧螺春茶是茶中婉约一派,慢慢悠悠地散发着魅力与清香。苏州太湖洞庭山独特的气候以及茶树与果树等相间种植的种植方式,使得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然而,这一清香淡雅的茶,却在市场上经历着严峻的生存考验。随着碧螺春身价的抬高,更多的商贩搞起了造假。最早是从江西、贵州等地收购茶叶,通过染色等方式来以次充好。随着消费者辨别能力的提高,这些商贩又采取了多种方式,进一步提高了造假水平。从以前的商贩销假,到原产地的制假、销假。除去上述的造假以外,另外的几个方面也使得洞庭碧螺春的前景堪忧。综合归纳如下:

1.外来茶种的引进种植。“某某茶庄种植基地”大量地承包荒山,或者指使村民挖掉原来的茶树,种植“乌牛早”等大叶种茶。因为此类茶树出芽早,在3月就能出芽,从而能制成所谓的“明前茶”,以高价销售。正宗苏州碧螺春茶为小叶种茶,发芽较晚。如果天气较冷,则基本要在4月初才能大面积地采摘。

2.荒山种植。大面积的开垦荒山,梯田式的种植茶树,类似于高山茶场一般。茶树是耐荫性强,在很弱的光照下,就能进行最大强度的光合作用。但光照过强,照的时间过长,超过了光饱和点,叶绿素遭到破坏,茶树进行光合作用就受到抑制,严重时,光合作用就会停止。高山茶场有其独特的优势,高山多雾,较强的直射光透过云层时,会形成较多的漫射光。漫射光能促进叶绿素的形成,增加光合作用效率;漫射光光照强度较直射光弱的多。

3.外来茶的以次充好。浙江、安徽等地的茶商,将大叶茶茶青利用和碧螺春相同的炒制工艺炒制茶叶,然后在市场上叫卖。苏州本地茶人拿来以次充好,几百元的能卖到几千不等。更有甚者,按比例参杂、临时换包。当然这里的利益关系难以理清,有人卖,有人买。高额的差价,总是会被少数人赚取,真正受损失的是本地茶农和众多消费者。

温州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1.1毒邪的概念毒邪指的是致病因素或者病理产物。《金匮要略·心典》载:“毒,邪气蕴结不去之谓也”,素有外来之毒、内生之毒之分。姜氏[1]以人体为界,将凡是来源于人体之外的有害于身体健康的物质,均归于外来之毒范畴,如西医学的病原微生物,中医学的外感六等,《诸病源候论》有:“此由风气相搏变成热毒”的记载;内生毒邪,是由脏腑功能失调,使机体内生理和病理代谢产物蕴积,造成机体损害的一类毒性物质,包括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代谢废物以及那些本为人体正常所需的生理物质,由于代谢障碍超出其生理需要量,或者由于改变了它所应存在的部位,转化为致病物质形成的毒。

1.2毒邪的特点毒邪致病,起病急骤,传变迅速,病势急重,变证多见。其致病病变复杂,脏腑、经络、四肢皆可累及,并且随个体体质所偏而表现出丰富多变的临床症状。毒邪最易与火相兼为病,且毒邪证多属火属热,多易从火化。毒邪内伏,营卫失和,气血亏损,脏腑败伤,其病多深重难愈。毒邪常以气血为载体,无所不及,壅滞气机,败伤血分,又善入津液聚集之处,酿液成痰,耗伤气血,灼伤津液,损伤脏腑。其致病虚实夹杂,顽固难愈,治疗难度极大[2,3]。

2动脉粥样硬化的致病因素中的毒邪

2.1外来之毒

2.1.1烟毒吸烟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可达2~6倍,且与每日吸烟的支数呈正比。吸烟可使全血黏度增加,可以使LDL易于氧化,可造成血管内皮细胞的缺氧损伤。《滇南本草》认为烟草“辛温,有大毒”。《景岳全书·本草正》强调烟为纯阳之物,多燥多火之人最不宜用。

2.1.2浊毒气候变暖、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导致人体热毒;食物中的农药的残留,常进食高热量、含动物脂肪、胆固醇多的食物,蕴结中焦,化生痰热,日久不去变化为浊毒。

2.1.3外感邪毒在AS病变中已经发现了肺炎衣原体、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这些病毒可以引起免疫系统的激活,交联抗体形成、细胞因子释放、内皮受损、血栓形成。

2.2内生之毒

2.2.1脂毒目前认为血浆中TG,TC,LDL水平升高都是AS的危险因素,这些物质本来都是为人体正常所需的生理物质,由于代谢障碍超出其生理需要量也可转化为致病物质形成毒。因此,调脂有可能逆转AS病变[4]。

2.2.2糖毒糖尿病会使蛋白发生变性,形成高度糖化终末产物(AGEs),LDL糖基化以后形成AGE-LDL,Ox-LDL有相似的致AS作用。

3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变化炎症学说与清热解毒药的应用

AS是血管内皮损伤后的一种慢性炎症性增生性疾病,“炎症-损伤-反应”学说认为,AS斑块是在反复的血管壁炎症损害与机体的修复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血管壁的损伤与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肥大细胞等炎症细胞的渗出为其始动环节,通过炎性信号转导通路的启动进而产生大量的下游炎症反应性介质,并形成了复杂的炎性级联反应;内膜层的炎性增殖导致了斑块的形成;斑块病灶中细胞外基质成分降解的后续炎症反应又可引发斑块的不稳定乃至破裂。可见,炎症反应贯穿AS疾病的始终,并成为其关键的病理环节之一。而我们发现许多清热解毒的方药能够作用在复杂炎症网的某一个环节,起到抗AS的作用,那么这个复杂炎症网中的炎性因子,炎症介质等都可以认为是内生毒邪。

3.1单味清热解毒中药的研究刘氏等[5]采用细胞计数、MTT法和流式细胞技术,观察清热解毒类中药金银花、蒲公英、虎杖和连翘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贴壁和增殖抑制作用。结果发现,金银花、蒲公英、虎杖和连翘对SMC生长、贴壁和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其增殖抑制作用呈量-效、时-效关系。API被认为是穿心莲中最有前途的抑制血管SMC增殖的活性成分。研究表明,API预防性用药能显著抑制实验性AS兔主动脉壁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链蛋白(PDGF-B)。原癌基因c-sismRNA和c-myc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主动脉脂质斑块的面积[5]。

3.2清热解毒复方抗AS的研究研究表明,复方莶草合剂[6]、金匮泻心汤[7]、解毒活血益气方[8](半枝莲、丹参、黄芪等)可增强AS动物血清SOD活力,降低MDA水平,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等,发挥抗AS的作用。

4AS并发症与清热解毒法的应用

4.1AS并发症与热毒致病特点的一致性AS主要损害心、脑、肾等器官。毒邪损伤脑络,络脉破损,或脉络拘挛淤闭,气血渗灌失常,致脑神失养,神机失守而发为中风;若毒邪损伤心脉,心脉闭阻,可心胸猝然大痛,而发为真心痛。这与毒邪致病特点非常一致[9]。

AS引起的血管疾病遍布全身,发病多有年龄、性别、体质的差异,AS引发的疾病症状多变,AS多由炎症引发,AS病理过程中有明显的炎症特点,其致病多有脂质代谢紊乱及血栓形成,与毒邪夹痰夹淤相似。AS病变多在内脏器官组织,直接影响内脏功能,血栓形成及栓子脱落,一旦堵塞心、脑血管,则骤发心肌梗塞、脑梗塞,病多凶险,危害严重,故AS致病,病情复杂多变,迁延难愈,等等[10]。

4.2临床研究表明清热解毒法治疗AS并发症有效AS并发症与热毒致病特点不仅非常一致,而且清热解毒法治疗AS并发症也是非常有效的。

临床上应用清热解毒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比如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都取得了显著疗效,如姜氏等[11]、温氏[12]以黄连解毒汤加味治疗缺血性中风取得了满意疗效。王少英[13]将清热解毒法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配合其他治法有机结合组方,观察了72例冠心病病人,治疗组服用大调中汤加野、金银花、连翘、白花蛇舌草等清热解毒药物,对照组只服用大调中汤,结果提示清热解毒法可增加冠心病的临床疗效。钱卫东[14]经研究认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因与动脉粥样硬化、CRP病原微生物、气滞血淤等有关,炎症反应是AS发生和加重的重要原因,有抗炎作用的清热解毒类中药对冠状动脉综合征炎症反应有一定的干预作用,起到稳定斑块和减少内皮损伤、改善临床症状作用。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毒贯穿AS的发病、病理变化、以及并发症全过程当中,虽然整个过程中毒邪的内涵是不同的,但他们致病的特点都可归纳为毒邪。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一个较复杂的动态变化的病理过程。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初期是动脉内膜吞噬细胞吞饮脂毒形成脂质点,而脂毒实际上由于脾的运化失调,化生痰浊,痰浊日久不去,变化为脂毒,损伤血络。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阶段,特别是以高脂血症为主要表现者,论治以化痰解毒为主。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后,表现为管腔狭窄、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变时,则多辨证以淤血为主,但激活巨噬细胞产生一系列的细胞因子会促使斑块破裂,进一步形成血栓,最终由于斑块出血、坏死、脱落,引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因此治疗上强调活血化淤,辅以清热解毒,清除血液内炎性因子使斑块稳定。心脑血管病急性期以王永炎院士[15]为代表的中医中风专家吸收借鉴现代科学研究成果,提出了“中风毒邪络病说”,在辨证与方药方面考虑到毒邪的作用,以解毒为大法,疗效有一定的提高。临床初步显示了可喜的苗头,值得进一步重视研究。

【参考文献】

[1]姜良铎,张永生.从“毒”论治初探[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1(5):2.

[2]于俊生.毒邪学说与临床[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7.

[3]丁书文,李晓,李运伦,等.心系疾病中的热毒学说.中国医药学报,2004,19(10):592.

[4]徐成斌.强化调脂有望逆转动脉粥样硬化[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9):862.

[5]刘彦珠,罗国安,龙致贤,等.清热解毒药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0(6):13.

[6]王宏伟,赵华月,熊一力.穿心莲提出物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动脉壁PDGF-B、c-sis和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8,27(1):46.

温州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一、公路文化建设的实施步骤

公路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不断探索、不断累积才能实现。在未来几年里,公路文化建设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初步创立阶段

在这一时期,根据公路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建立公路文化建设的工作网络,强化公路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坚持继承、借鉴和创新相结合以及独特性的原则,正确认识和理解行业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逐步在公路文化建设的内容上确定目标方向;对公路养护管理的传统文化进行归纳和梳理,广泛整理过去曾经使用并在今天仍然发挥积极作用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征求各方对公路文化建设的意义,对蕴藏在广大职工群众中闪光的思想、经验进行很好地总结,发掘和提炼出公路的核心价值观,并在价值观体系的指导下,征集和提炼行业精神、行业理念、管理方法、职业道德和行为标准,进而推动行为建设、制度建设和形象建设。

(二)全面推进阶段

进一步推进对公路文化的认识和研究,把握住公路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和主动权,从塑造公路精神向建立比较完整的行业文化体系迈进;加大必要的物质投入和精神激励的力度,更好地解决用文化力促进生产的关键问题,使行业文化成为推动和完善公路养护管理手段和服务行为的不竭动力,在确立了公路文化的精髓——价值观念和建设目标及方向的基础上,一方面要对原有的与新价值观体系要求不一致的制度和政策加以修订和完善,另一方面必须以新价值观为核心和导向,编制文化手册,最终确立文化氛围、管理方法、进而确定职工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贯彻到职工的工作实践中,并被广大职工认同和信奉;根据公路文化建设内容,组织职工进行系统培训学习,广泛宣传,寓教于乐,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使广大职工了解公路文化,理解行业价值观念、公路精神,深刻体会作为一名公路人的职责,养成良好的自律意识和行为习惯,激发工作热情,推进公路各项工作向前推进。

(三)总结评估,成熟完善阶段

把本时期中的最后一年定为“公路文化建设年”。将前两个阶段公路文化建设取得重要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公路工作发展规划的完成情况,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特点,及时完善,总结评估,将取得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发扬推广,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予以整改。并注重素质培养、整体提高职工的文明程度、注重日常行为引导、培养职工的良好文明素质、注重社会形象塑造、扩大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及在全国同行业中打造自己的管理服务品牌为核心,使行业文化中的行为建设、制度建设、精神建设和环境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二、公路文化的内容

公路文化是公路职工在公路养建管的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公路行业在长期的公路养建管生产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群众意识和行业规范。总段公路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是:大力弘扬“团结协作、创新进取、敬业奉献、甘当路石”的甘肃公路行业精神,树立“科学养护,服务公众、提升水平、和谐发展”的工作理念,努力实现“三个服务”。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职业理想、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是公路行业及其职工价值观的集中表现。通过弘扬“铺路石”精神,可以充分发挥公路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公路事业的发展。

(一)确立视觉识别系统

物质文化是公路文化的显象文化,它是公路行业生产、管理和文化娱乐等方面的环境条件、工作设施等物质要素所蕴含的一个行业的文化氛围、精神风貌和管理水平。要切实运用物质形象建设手段,营造行业整体文化氛围,提升行业整体形象。

统一行业标志、旗帜、歌曲、徽章、广告语、色彩等多种行业标识;规范车体外表、办公设备、办公用品,设计并规范职工着装款式及色调,统一行业宣传标牌的装置规格和设置区位;加快“双化”建设步伐,规范建筑风格、建筑色调,形成统一的具有甘肃公路行业特色的文化“品牌”。不断完善行业视觉识别各要素,做到工作环境、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美化、净化和现代化,加强文体设施建设,设立职工阅览室、活动室、健身室等职工文体场所,营造浓厚的公路文化建设氛围。选树和宣传优秀的集体和个人典型,通过典型反映公路行业的文化品位,树立公路行业和公路职工的良好形象;在施工现场、养护现场、养管站、收费站、办公楼等处制作大量行业理念的牌匾、图板、灯箱,使行业理念深入人心;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等文化载体,加大公路行业宣传力度,扩大行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社会上建立起对公路行业的高度信任感和良好信誉。

(二)确定理念识别系统

精神文化表现为公路行业的核心价值理念体系,是整个公路文化的核心。要通过挖掘和弘扬公路行业精神内涵,大力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形成全体职工共同遵守的行业价值观和行业理念,提高职工对本行业的认同感,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塑造公路行业发展的“灵魂”。

1、确定行业价值观。行业价值观是行业文化的核心,决定行业的命脉,关系行业的兴衰。公路行业的最终目标是服务社会,要大力倡导和培育“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服务文化,“珍爱生命,消除隐患,保障畅通”的安全文化,“以改革促发展,以科技促进步”的创新进取文化,“以共同愿景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的学习文化,实现全行业社会价值最大化。

2、弘扬行业精神。行业精神是广大职工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逐步形成的,集中体现公路行业服务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全行业信念和追求的精神理念。大力弘扬行业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内在潜力,是加强公路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充分运用各种方式和载体大力宣传“团结协作、创新进取、敬业奉献、甘当路石”的甘肃公路行业精神,开展多种活动,使“甘肃公路行业精神”深入到每个职工心中,增强荣誉感和自豪感,激发职工的热情和干劲,凝聚职工的精神和力量。

3、挖掘行业精神内涵。总结提炼公路行业生产理念、管理理念、人才理念等,规范精神文化用语,完成《公路文化手册》,通过宣传教育,为全体职工所认同,行业向心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劲的文化动力。

4、积极培育特色文化。要结合单位实际,组织开展公路文化建设的理论研讨,总结、提炼

本单位核心精神,积极培育和发展体现公路行业精神内涵、符合时展要求的机关文化、企业文化、公路文化、廉政文化等各具特色的组织文化。5、加强职工教育和管理。深入开展“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形成职工“三德”标准,使各项规章制度成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为;强化对职工的职业化训练,规范职工行为礼仪和精神风貌,抓好职工的行为养成规范,做到在实际生产管理过程中所有职工行为及行业[!]活动的规范化、协调化,树立公路行业和公路职工的良好形象。

(三)确立行为识别系统

制度文化体现了公路行业在管理过程中的规范化。通过建立规范完善的制度体系和科学有效的考评机制,努力加大制度文化建设力度,切实规范行业管理行为,提高行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塑造严明和谐的管理形象。

1、进一步完善各项基础管理制度。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劳动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绩效考核等各项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轨道,使干部职工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在“以人为本”原则指导下特色鲜明的“管理文化”,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修订并完善《公路职工职业道德规范》。深入开展“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形成职工“三德”标准,使各项规章制度成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为。。

3、制定《公路文化手册》。继续完善、推行《岗位规范》,结合行业特点,强化对职工的职业化训练,规范职工行为礼仪和精神风貌,抓好职工的行为养成规范,做到在实际生产管理过程中所有职工行为及行业活动的规范化、协调化,树立公路行业和公路职工的良好形象。

4、积极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努力引导文化产品创作,积极支持职工进行书画摄影、文学艺术作品等的创作,陶冶职工的心灵和情操,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和品味;组织职工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娱乐活动,丰富干部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切实关心困难职工的生产生活,坚持开展爱心捐助、扶贫济困等社会公益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职工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营造和谐团结的工作氛围,增强单位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温州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文化旅游资源怎么开发,学者们有非常深入而广泛的探索,也有学者借鉴了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值得借鉴的观点。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笔者以借鉴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为基础,参考旅游地生命周其理论逻辑,以动态研究方法,从时间尺度上提出了旅游文化资本化生命周期理论,以期能够从动态的时间变换角度,丰完善文化资本化的理论,并为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提供新思路与方法。

二、理论基础

布迪厄虽然对文化资本的形式与转化方式做了详尽论述,有助于我们对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与保护的文化的独特路径进行深入思考与研究。

布迪厄有关文化形式的划分值得借鉴,见表1。

具体化的文化形式主体投入时间、精力、劳力,如教育、修养身体化的文化资本/文化能力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 赛马哈萨克族的传统舞蹈黑走马

客观化的文化形式主体投入时间、精力、劳力,获得的文化内容有了可替代的、可转移的物质载体客观形态的文化资本/文化产品哈萨克族毡房

哈萨克族奶茶制作工艺、流程与器皿

体制化的文化形式将个人层面的身体形态文化资本转换成集体层面客观形态文化资本经过某种制度确认的文化资本/文化制度哈萨克族马上竞技、哈萨克族皮革制品艺术、哈萨克族民歌等9个项目入选本批“非遗”名录

布迪厄认为文化资本的演进是从人类的劳动实践开始的。在人类的劳动实践过程中,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不断生产文化产品,同时创造文化价值,虽然社会进步与发展,一部分的文化产品的形式得以保存下来,而文化价值则伴随历史进程而逐渐积累与丰富,共同积累转化成了文化资源。只有在现代社会分工的机制下,文化资源的主体占有、凭借和使用文化资源的使用权,来满足不同类型的需要,并凭此获得相关利益,才能真正促使文化资本的显现。

世界是出于万千变化之中的,社会也处在不仅的变化之中,这种变化实质是社会结构的调整,而文化资本作为影响社会结构的重要因素也身处不断的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之中。旅游文化资本化的历程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发生变化,为了能够更深刻的把握这种变化,并指出在主要阶段旅游文化资本化的关注重点与要点,笔者认为有必要从时间尺度综合分析旅游文化资本化。

三、旅游文化资本化生命周期理论

旅游文化资本化也有其路径依赖,如同其他类型文化资本化,也必须经历从活动积累到旅游文化资源的形成再不如文化资本化的阶段,为了能够动态的展现旅游文化资本化的发展历程,并在时空尺度上展现出文化资本开发程度与阶段性特征,笔者将借鉴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来进行论述,不过笔者只借鉴其曲线表达方式与思维逻辑,详见图1。

如图所示,笔者认为文化资本化的发展历程能够用途中的曲线加以描述。坐标轴的横轴描述时间尺度,纵轴表示文化资本化的综合表现(如程度、规模、丰富程度、积累程度等)。坐标轴上的曲线代表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资本化综合表现的变化情况。根据文化资本化综合表现的变化的特征,笔者认为可以将其划分为六个阶段,并在坐标轴上以虚线进行划分,并以Ⅰ、Ⅱ、Ⅲ、Ⅳ、Ⅴ、Ⅵ加以标示,而五角星标志则为文化资本化的原点与起始的原点。坐标左部虚线框内的内容则旨在以简洁抽象显示文化资源演变为文化资本的关键环节。时间轴下部的三项指示内容揭示的是在Ⅰ、Ⅱ、Ⅲ阶段文化资本化进程中的显性表现。接下来笔者将进行详细阐释,以揭示理论内涵。

首先,从时间的尺度来衡量,笔者认为任何一种文化资本都是社会建构的内容,随着时间推移社会也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文化资本也会随着社会建构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转变,这一过程可能非常的漫长,也可能非常的短暂。比如明清古建筑群由于时代较近、保存相应完好,得到了较好的恢复与维护,并从国家层面予以肯定与保护,成为了中华文明有代表性的客观形式存在的文化资本,并在可预计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长期延续与保护,类似这一形式的文化资本就能够经历漫长的发展历程。同样都是客观形式的文化资本,却无法长期存续,可能短暂的兴起,就迅速没落,比如在主题公园建设之初,就有批量的同质化项目投入运营,但是在热潮退却后,很大一批主题公园都纷纷倒闭,比如说日本长崎的豪斯登堡。因此笔者需要在此阐释的是相当于生命周期“短周期”、“双周期”的类似含义,文化资本化从一定的时间尺度来看都呈现出如图1所示的发展历程,但是时间的尺度有短有长,也有的未必会走完全部历程,有可能因为种种因素,而只历经其中的部分,或者呈现跳跃发展。笔者肯定有独特的案例存在,但是坚信,绝大多数的文化资本化都可能经历途中所示的发展历程。

温州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一)村寨选址中的生态文化

贵州羌族崇拜太阳神,希望能够经常得到太阳光的眷顾,可见,羌民之所以要选址于此处,正是考虑到了这一因素。漆树坪羌寨这种坐西向东、背风向阳、居高临下的地理位置,既是继承了该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也是反映了该民族在村寨地址的选择上包含了一定的生态内涵。虽然从现代的眼光来看,该地十分偏远而确有诸多不便,但从生态的角度看,却是体现着羌民许多合理的追求,因为接受更多的阳光,不仅庄稼长得更好,人们的精气神也会更为旺盛。从周边环境来说,漆树坪羌寨环境十分优美,寨子背后的山上和左右两侧古木参天、森林茂密、郁郁苍苍,村后和村左几十颗挺拔粗壮的古枫树像高大威猛的将军一样守护着整个村寨的安全。尤其是整个羌寨左、右、后三个方向遍布竹林,像三块美丽的屏风挡住来自不同方位风力的侵袭,又像是三位温柔的母亲呵护小孩一样维护着村寨的成长。还有那村口浓绿的古老香樟树,百十来年始终默默地坚守岗位,用她那微微前倾的身躯和迎宾状的手势欢迎着四面八方的来客。更有那源自村后山林中的两股清泉从村寨左右两旁经过,孱孱流水直入村寨下方的稻田。这两股清泉虽没有大江大河之水那么汹涌澎湃,也没有湖泊之水那么静谧,但这涓涓细水更显柔美和灵动。贵州羌民之所以选择在此处建寨落家,就是看中了这里是山美、树美、水美的风水宝地,山环水抱的村落布局体现着羌民追求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建在村右的水井更能说明这一点。在漆树坪村村右,也即羌寨的入口处,有一股清泉从后面的山林中缓缓流出,甚为清冽,我们的羌民就利用这一清泉建造了一口功能多样的水井。该水井依据地势的落差分为四层,每一层都用砖石围砌成一个水池,即该水井实即由这四个水池共同构成。第一层即最上一层是泉水的出口处,也是水源地,山林里涌出来的泉水在这个池子里沉淀之后再从其出水口流入下一层,即第二层水池,这个水池里的水是用来供应全寨子人口饮用的。第二个池子的水溢出来之后又流入第三层水池里,这个水池之水主要是用来洗菜、洗脸的,该池子之水溢出流入第四层水池,该水池之水主要是用于洗衣服或猪、牛、羊等牲畜饮用的,最后第四层之水流出后沿着沟渠流向寨子下方的稻田。这样,一口水井逐级而下分成四个层次,每一层次都有其不同的用处,既满足了全寨民众饮水,也方便了日常生活用水所需,并解决了牲畜饮水问题,还灌溉了下游农田,真是用途多多。这口井的建造和功能足以说明羌族民众是充分利用了水资源,既有利于资源的节约,也体现了人畜和谐共生的生态道理。

(二)民居建筑中的生态文化

贵州羌寨所处的外在环境本来就反映了羌民对建筑与环境共生、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追求,从他们的民居建筑中更能体现这一点。

漆树坪羌民在建造民居住宅时,往往先要请阴阳先生运用堪舆学即风水学的知识来选择宅基地。这种做法虽然带有很强的迷信色彩,但我们如果从建筑学、生态学和伦理学等方面来看的话,显然也是蕴含了一定科学的生态知识的,因为它讲究的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羌寨的民居建筑都是依山就势,依山地的自然环境而高低有序、错落有致,并都服从于整个村寨的坐向,即坐西向东、背风向阳。在天晴的日子,全寨各户村民一大早起来打开屋门都能领略到融融的阳光。漆树坪民居住宅全为木质结构,他们就地取材,用较粗的上等木头作柱作梁,架好房屋的架子,再用木板当墙。羌族民居的正厅所在一般较为平坦,正厅两侧各有一间房间,一般右作厨房,左为卧室。在卧室里地板也是木板铺成的,并且该地木板铺设时要注意与地面保持几公分高的距离,这是为了起到防潮防湿的作用。和卧室相衔接的前方还有一侧房,该侧房一般设有两层或三层,第一层的地势因山形梯度要矮于厅堂,故羌民就把该层分成两三间房分别用作关牛、羊等牲畜的牛栏羊圈和堆放农业等各种生产用具或柴火的房间。第二层和第三层就是楼阁式的供人居住的房间。这种多层的房屋结构适应了山区的自然地形,充分利用了有限的土地,节约了资源。它不仅体现了羌族传统的那种“人在畜上,神在人上”宗教观念,更是反映了羌民具有那种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思想。传统的羌族住宅往往还在木结构的房子三尺宽左右处夯筑一圈一两尺厚的土墙,这块土墙把该木质住宅团团围住,只留有一个大门出入。羌民建造这块土墙不仅仅是出于防御外敌的目的,也体现了他们具有科学的生态知识,因为这块厚厚的土墙,春可防潮,夏可防暑,秋可防虫,冬可防寒。这种以土墙的木结构房子在西南高寒山区很为独特,也很是实用,是羌民根据当地自然地理环境而作出的科学而合理的选择。它冬暖夏凉,合符生态。

漆树坪羌族民居的一些细部特征,如门、窗等也赋予了广泛的生态涵义。如厅堂的大门为六合门,即六扇门合在一起共同组成厅堂大门,这就可以视具体需要而任意选择门开的数量,如果六扇门全开就更有利于采光、通气和通风。此外,在门和窗上还空格镂花,雕刻出许多如花、草、山羊和兔子等动物以及人等组合的抽象图案,质朴而生动,既精巧别致,又富有生活气息。不仅可以更好地采光通气,而且还因其图案多样,疏密有致,而极富审美情趣。同时也表明羌民具有热爱自然、享受生活的和谐之美。

总之,贵州羌族在其村寨选址和民居建筑中,是充分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环境,遵循了我国传统的“道法自然”的理念。羌民在村寨建筑中对自然的尊重、顺应和爱护,反映了他们具有“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由此延伸出了他们丰富的生态文化。

农业生产中的生态文化

贵州羌族又是一个农耕民族,在几百年来长期的农业生产中,贵州羌民很注意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出浓厚的生态文化内涵。

(一)梯田开发中的生态文化

贵州羌族基本都是聚居于十分偏僻的农村山区。羌寨村民根据所处自然条件的实际,依山就势开辟出大量的梯田。几百年来,羌民在开发梯田中是十分讲究的。比如在位置选择上,首先选择向阳之地,即面向东面之地,因为向阳,采光好,长时间地接受光照,更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其次是选择在村寨以下的山脚至山腰处,逐级而上。这个选择既方便了村民的劳作,又有利于防止因梯田开发可能导致的自然灾害威胁到人畜的生命财产安全。再如梯田的开垦,羌民在开垦梯田过程中,坚持依山就势原则,即在同一高度之地依山形走向开辟为一丘田地,这样开辟出来的田地面积一般不大,大则一亩左右,小则半分不到。每一丘梯田的下边缘都要垒一块田埂,梯田内部都要整平,这样既有利于储水,又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田埂的垒法是把平整梯田过程中挖掘出来的一些石块、硬土邦等砌于梯田的外边缘,而在内边缘则筑以较为细腻而又有粘性的泥土。这样处理既可以增加田埂的硬度和牢固度而防止其崩塌,又有利于防止田水的渗透和流失。垒砌的田埂一般不高,大致是高出田面十公分左右,这样既有利于农人在田埂上行走,又不会挡住太阳光的照射,利于田中更大面积的作物充分接受光照。这样逐层开辟出来的梯田多呈窄而长的带状形,给人以一种美的视觉效果。为了灌溉这些梯田,羌民还修建了一些水沟。水沟的修建是顺着村寨左右两旁的两股泉水的流向而进行的,其落差也较大,在实在不能开沟的地方则用竹或木捣空中心用来接水。这样一种灌溉系统虽然较为复杂,但它在条件非常恶劣的山区却方便了梯田的灌溉,尤其是保护了上端梯田的肥力,因为如果梯田灌溉单纯靠上田流下田方式的话无疑使得上田肥力也随着田水下流而流失。从梯田位置的选择、田埂的垒砌和水沟贵州羌族生态文化初探的修筑等方面都可以看出,贵州羌族在开发梯田过程中是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因地制宜,把土地开发和生态保护紧密结合起来,体现出羌民丰富的生态文化内涵。#p#分页标题#e#

(二)耕作技术中的生态文化

贵州羌族民众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一系列先进的耕作技术,这些耕作技术也寓含了一定的生态文化内涵。

羌族聚居地本来是山广土旷,农业走粗放经营也可以养活自己,但是出于生态维护目的,羌民并没有选择粗放经营方式来广泛开垦山地,而是选择尽可能少的有利地形开垦成梯田。由于土地的有限,尤其是水田很少要要全寨人均不到五分。在这种不利条件下,羌民通过对水田的精耕细作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即通过对土地认真精细的劳作,在单位面积上尽可能获取更多的收成。为了促进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羌民还改进了山区农业生产最常用的农具要要铧犁。漆树坪羌寨改进的铧犁质量好,既耐用又有助于深耕,尤其适于山地水田的耕作,故而在当地方圆几十公里范围内很有市场。经过不断的农业生产实践,羌民掌握了一套娴熟的犁耕耙耖技术,充分利用了有限的土地,发挥了土地潜力,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和单位面积产量,尽量做到了地尽其力。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羌民还进行稻田养鱼。因为羌民聚居地周围没有河流经过,也没有条件开挖水库鱼塘,有些村民就选择在稻田里养鱼。稻田养鱼既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改善人们生活,还能肥田,有助于禾苗生长,可谓一举两得。贵州羌族农业生产中精耕细作的又一表现就是进行田间轮作和套作。在轮作方面,主要有水稻和油菜间轮作、大豆和番薯间轮作、小麦和玉米间轮作等等。这种合理的轮作具有很高的生态效益,既可以防治病虫草害,又可以均衡地利用土壤养分,调节土壤肥力。在套作方面,主要有小麦套玉米再套番薯或白菜,或小麦套花生和马铃薯、蚕豆、豌豆等。套作的主要作用是争取时间以提高光能和土地的利用率,其生态效益也是十分明显的。

(三)田间管理中的生态文化

精耕细作农业重在田间管理。贵州羌族对田间的管理很是用心,并且饱含着大量生态文化在里头。

水是稻田耕作的生命线,贵州羌族聚居地和耕作区因在山腰地带,仅有几股泉水自山顶流下,水资源对于贵州羌族来说就显得更为珍贵,所以他们对水的利用非常重视。他们在方便之处通过修筑沟渠引泉水流入田中,便于稻田灌溉,并且可以防止因泉水的滥流而导致一些地方水土流失的现象。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贵州羌族民众还在冬季时就引水入田,储存起来,因为经过长久的浸泡,稻田里的泥土更为软化,易于来年开春时的耕作。在庄稼生长过程中,有些农田确实由于沟渠之水无法引入而必须要靠上田流下田方式灌溉,针对这种田地的灌溉,羌民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即在上田施肥过后一周内是不允许下田过水的,只能等到施肥一周后才可以从上田过水,因为施肥一周后田里的肥力基本上被庄稼吸收完了,此时从田里放水出去就不会导致肥水外流了。这种处理方式可以说也是一种和谐人际的方式。

在稻田的施肥方面,贵州羌族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原生态的农家肥。往往还在冬季时节,羌民们就把自家牛栏猪圈里的积肥铲出挑往田里堆在一起,通过一段时间发酵之后于来年春天犁田时均匀地散开于整块田里。同时,由于羌民烧的一般是柴而不是稻草,在庄稼收割之后,他们基本都把晒干的稻草堆积在田里或田埂上,到来年开春时散开于田里和田埂上的茅草一起烧掉,把这些烧成的草木灰聚集于田中,增加土地肥力。在耕耙耖田前,羌民还往往把刚收割后的如花生藤、蚕豆豌豆藤以及其它一些杂草等拿到田里用双脚把它们深踩入田中泥土作为绿肥,这也是追加土地肥力的一种方法。在追加田地肥力方面,还有一种常见的做法就是在禾苗长了一个月左右中期耘田时,羌民往往要把自家厕所里的人畜粪便挑到田间均匀地泼于田里,或者把平时储存的草木灰浇上人畜尿液散发于田里,或者把油菜饼、豆饼、茶枯饼等捣碎后散入田间。贵州羌族对这种传统的充分利用农家肥来施肥追肥的方式即使到现在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很少采用现代生产的工业化肥,这样生产出来的农作物显然更为绿色、更为生态。

在水稻生长过程中,进行耘田和防治病虫害也是田间管理的重要环节。耘田主要就是中耕除草。贵州羌族耘田时是眼手脚并用,用眼睛去寻找杂草和稗草等,找到就用手把它们连根拔起并揉成一团,再用脚把之深踩泥土中,这种传统耘田方式既清除了杂草又增加了土地肥力,有利于禾苗茁壮成长。与现在大多农民采用除草剂来除草相比较,贵州羌族采用的传统的中耕除草方法无疑更具生态性。防治病虫害方面,贵州羌族也基本不使用农药,而采用传统的生物治虫方法,比如前文提到的稻田养鱼,实际上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起到治虫的目的,一些较小的蠕虫常会被鱼儿吃掉。再如前文提到的草木灰、茶枯等,往田里飞散草木灰等既可肥田,也可防治病虫害,也即说草木灰等也是一种防治病虫害的良药。还有一种值得一提的是养鸭治虫技术,有学者认为养鸭治虫法是最成功的生物治虫技术之一,著名科学家李约瑟也高度赞赏以鸭治虫的方法是“永远值得纪念的、中国发明的植物害虫的生物防治”。贵州羌族也继承发扬了这一生物治虫传统,往往有些人家会养上几十上百只鸭子,在水稻插入十天半个月左右后就把刚买来的一群小鸭放入田里,直到水稻抽出穗来。期间鸭子和禾苗共成长,鸭子长期生活在田间,一来可以积肥,增加土壤肥力;二来可以耘田,中耕除草;三来还可以治虫,把田间常出现的一些如飞虱、叶蝉、稻蝽、粘虫、负泥虫等害虫给吃掉,利于禾苗健康成长。养鸭治虫等生物治虫方法蕴涵了生态和谐共处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