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好家庭事迹材料

好家庭事迹材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好家庭事迹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好家庭事迹材料范文第1篇

我叫xx,是xx县第二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我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三口之家,妻子xx是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儿子xx供职于xx水利设计院。我们一家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各司其职,不断进取,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和建设努力地奉献着。

我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无愧于这一光荣称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严格要求自己,工作认真负责,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为了学校的发展,以我为首的教代会成员,广泛征集老师的意见和建议,从中筛选并及时地反映给学校领导班子,以便讨论研究制定出更加切合实际的量化考评方案;同时又负责向老师分析解释学校所制定的制度,使其得以正确理解。充分起到了班子和教师之间相互沟通、达成共识的桥梁作用,使我校的全体教师和谐共处。

为了丰富我校教师的课余生活,增强体质,发现人才,在我的倡议下,全校老师举行了拔河比赛、运球比赛、托乒乓球跑步比赛;本期期末又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教师联欢活动,让好多老师充分展示了各自的才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本学期我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的重任又交给了我,我义不容辞地接受了这一艰巨任务。首先从各班进行摸排,落实人员后开始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每逢周一下午,让这些留守儿童进行图书借阅,并利用电视让其观看爱国影片,对部分儿童让其拨打亲情电话,及时与父母交流沟通,我也定期的与这些孩子交流谈心。在我校这些留守儿童不再感到孤单,都有自己的帮扶伙伴,这些孩子都感到特别温暖,一致认为学校就是自己的家。

我和妻子二十几年的共同生活,已达成了不用言语的默契,那就是相互尊重彼此。我的同事经常这样评价我:你的家庭肯定很和睦,因为你很善良。妻子的同事则这样评价她:你的家庭肯定很和谐,因为你与世无争。事实也的确这样。

不仅如此,我们还是孝敬父母的模范。几年前我父母双方患病住进了医院,我们夫妻二人很少回家,总是忙于学校和医院之间。待二老病好后,在妻子的要求下,我们把二老接住了我们家,几年间得到了我俩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都上了年纪,恋家的情结越来越重,近几年来父母搬住在老家,我俩利用节假日经常回家看望二老,帮助他们做做家务,陪陪老人家,每到周日我们必到老人家,全家人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这些都让左右邻居羡慕不已。

说起我的儿子,他很让我骄傲。他不仅工作出色还特别听话且多才多艺,能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事,虽然工作单位离家较远,但总时常打电话提醒我们注意身体,并向爷爷奶奶问好,每当节假日回家时总带些好吃好用的礼物孝敬我们,并与我们共同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爷爷奶奶逢人就夸,孙子同他父母一样是个孝顺的孩子。

人常说,远亲不如近邻,我深深地体会到其中的道理。作为一名教师,我更应该有理由处理好邻里关系,下班进家时我很远就下车跟前后邻居打招呼,哪怕是个孩子。平日里我主动询问邻里孩子的学习情况,发现孩子学习有困难时,我总能积极主动的帮助他们,使问题得以解决。邻居家有困难时我总能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使他们倍感温暖。

现在人类面临全球变暖的问题,二氧化碳就是导致地球变暖的凶手,而这正是因为人类肆无忌惮的浪费资源,使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众所周知,人类需要能源,不得不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就要开始一种环保、文明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千万不要认为低碳生活离我们很远,其实,低碳生活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低碳生活已刻不容缓。平时我总能做到随手关灯,尽量少用一次性牙刷、筷子、水杯、塑料袋。上班时我都能做到徒步或骑自行车。不仅我做到了这些,我还宣传大家低碳生活,让大家理解低碳生活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热心公益,家乡修路时我主动捐助500元;现在我居住的地方我能主动多拿出钱修水道路面;前几年我积极的向灾区捐献棉衣棉被;汶川地震时我又主动捐助了600元……

好家庭事迹材料范文第2篇

__、__夫妻在工作中遵章守纪、爱岗敬业,在本职岗位勤奋学习专业技术,任劳任怨,忠于职守,每次都能按时完成上级分配的工作任务,为所在班组赢得荣誉,受到领导和同事的称赞。

__、__能敬老爱幼,在精神生活上给老人体贴和安慰,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享受到晚年之福的乐趣。__在公公和婆婆生病住院期间,精心护理,受到了家里兄弟姐妹和妯娌们的肯定。为了照顾92岁高龄的母亲,__将母亲接到自己家中,尽心尽力赡养母亲,定期领母亲洗澡、修剪指甲,处处做到想老人所想,急老人所急,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向上的家庭氛围。

__家庭始终把对孩子的素质教育放在首位,教育孩子善于学习、孝敬老人、乐于助人。在女儿工作后,大力支持女儿继续考研,女儿也凭借优秀的业务能力在单位荣获“十佳员工”和“先进生产者”光荣称号。

__一家人诚信待人,从未发生欺骗他人,做有损害形象的事情。每天准时收看新闻,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开拓自己的视野,了解一定的社会自然、科技知识。在对待邻里关系上,全家人能够关心左邻右舍,帮助他们排扰解难,邻里关系融洽,受到大家一致好评。

__是铁运分公司供应科的一名职工,丈夫__现任铁运分公司党委工作部副部长。__的家庭是一个幸福美满,令人羡慕的四口之家,夫妻二人结婚二十多年,一直恩爱如初,相敬如宾,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积极向上,共筑和谐美满的文明家庭。

__和丈夫__都是铁运公司的员工,有着共同的志向。在工作中,他们互相鼓励、相互支持,相互尊重。身为儿媳、妻子、母亲的__,用一颗善良的心善待着家里的每一个人。丈夫工作忙,为了减轻丈夫的工作压力,她主动承担起家务重担,洗衣做饭,照顾老人,教育儿子,把家中的事情管理的井井有条。她克尽孝道,对老人嘘寒问暖,鼓励婆婆出去参加社区活动,陪伴老人谈心,让老人心里暖烘烘的。

__不仅深爱着自己的家庭,更热爱自己的工作,她在单位负责物资统计、材料分配工作,她立足岗位,勤奋专研业务,把物资编码、物资名称、物资属于哪个类别都熟记于心。她也时刻督促丈夫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外做到“一身正气上班去,两袖清风回家来”。夫妻俩既是生活的伴侣,又在事业上相互支持,他们时常交流工作体会,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支持,共同学习,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齐头并进,比翼双飞。

对儿子的教育不仅仅体现在学习上,他们更注重孩子的品格的培养,教他做人要坦诚,做事要严谨,要树立远大理想,做社会有用的人。在她的精心教育下,孩子考上重点大学,各方面表现突出,连续两年代表学校参加“全国大学生汽车方程式赛车设计大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事业上的勤奋努力,学习上的孜孜不倦,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__、__夫妇在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在诠释着文明和谐的内涵。

在__山矿保卫科工作的__和矿生产科工作妻子__在既是工作上的业务精英,更是一对令人称道的“模范夫妻”。

__夫妻对待双方父母始终孝敬有加。在工作闲暇时,不但为老人下厨做饭,更是陪老人聊天解闷。每当碰上老人有头痛脑热时,他们总是及时赶到老人身边,带老人积极检查、治疗,使家里的老人在晚年生活中始终保持健康、愉快的心情。

__夫妻二人在生活中相敬、相爱,家中大事小事都相互商量,共同决定,从来没有红过脸、吵过架。注重与家里的亲戚之间搞好关系,逢年过节总是组织亲戚来家里团聚,暨增进了彼此感情,又促进了家庭和睦。他们十分重视对女儿的教育,从爱心、孝心、信心和真心入手,使女儿从小就树立良好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他们的女儿也不负期望,成绩始终名列班级前茅,为人处世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__夫妻始终坚持“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的原则,和左邻右舍处理好关系,积极帮助有困难的邻居,邻里关系相处融洽,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扬。

在__矿区有这样一个充满着爱的暖意,洋溢着进取向上的文明和谐家庭。这一家人好施善、乐助人,深受街坊邻里的赞誉,人人都羡慕地说:“这一家人,真好!”

这是一个幸福甜美的四口之家,女主人__在__公司供应科工作;男主人赵龙喜在__公司机关工作。__与爱人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结婚近20年里,几乎没有因为什么事情红过脸。平时,__精心照顾婆婆,买衣服、送零花钱、为她过生日。婆婆有病住院她都会到病榻前侍奉。同样,__的爱人也时不时也把岳父接到家中,为他买来保暖内衣,定期为他洗澡,一日三餐端到岳父跟前,并陪他散步聊天看电视。这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常常引来邻里亲朋的羡慕和称赞。

邻里相敬说关爱。__是一个热心人,对邻居总是以诚相待,每天见了面主动打招呼问个好,邻居家有事儿她总忘不了主动帮忙,看到邻居家的孩子她总要拿出点心水果给他们吃。有一次,邻居李某做阑尾炎手术,她多次到

医院看望,并主动承担起照顾其孙子生活起居的任务。__还经常主动清扫楼道等公共卫生,长期坚持为邻居理发、缝补衣服、做鞋垫,并和家属安全协管员们一起参加参加安全学习、宣传、协管等活动。“我喜欢帮助别人,看着在自己的帮助下,别人顺利度过了困难,我就会从心里涌出一股难以言说的自豪感和幸福感。”__如此讲述她帮助别人时的真实想法。这是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夫妻感情融洽、孝敬老人、邻里团结、热心助人,得到矿区职工家属的一致好评。在__矿区,一提起这家人,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的。这一家庭现在共有4口人,丈夫__,现在__矿保卫科工作,妻子董晓玲,是__矿的一名家属。

好家庭事迹材料范文第3篇

模范家庭事迹材料范文(一)##,小学高级教师,曾任原乌达农场小学校长,现已退休.##同志在乌达农场从事教育工作30年来,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她爱岗敬业,爱校如家,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她爱生如子,因材施教。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实行分层教育,对成绩好的学生,要求他们明白“学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对学困生,只要发现他们一点优点,就给予表扬,鼓励他们前进。在生活方面,丁老师只要发现学生有困难,她就记在心里,并以实际行动帮助他们解除一切后顾之忧。

丁老师在条件艰苦的农村小学一干就是30年,几十年来如一日,从不计较得失,一直默默无闻地勤耕于乡村教育,展示了一个乡村教师爱岗敬业的典范。她曾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一直到现在,她所教过的学生,只要一提起丁老师,都有说不完的话;农场这一带的学生家长们,只要一说到她,就会竖起大拇指.

退休以后,丁老师仍没有一刻清闲的时候,她勤俭持家,从不铺张浪费。科学理财,合理消费。注重环保,能自觉净化、绿化、美化生活环境。教育家庭成员,不贩毒,不吸毒,做到远离有毒物品。不信神,不信鬼,自觉做移风易俗的表率。讲文明,有礼貌,做到平易近人,讲究工作、学习及家庭的环境卫生。用爱心关注他人,为村里每个家庭树立了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多年来,丁老师夫妇俩始终把父母记挂在心头,他们深知老人的心情,经常召集兄弟姐妹聚集到老人家中,陪老人吃顿饭,刷刷碗,看看电视,帮助老人整理房间、洗衣服等,使老人时时体会到家庭的温暖。

她还非常热心公益事业,每次村里发动工人捐款捐物资助困难或受灾群众,总有她的积极参与。在家庭,尊老爱幼,自觉履行赡养和扶养义务,协调好家庭与其他亲属间的各种关系,尊重身边的每—个人。不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和不必要的负担,做到家庭内以及与亲属间的和睦相处。和邻里关系处得非常好,她经常对自己的子女说“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让儿女们也要和邻居和睦相处.

为了方便近处的居民,丁老师退休后开了一家便民店,经营一些烟酒副食,日用品和文具,使附近的农民晚上干完活回家后,能就近买到所需的用品,方便又省心.有时谁家有事需要什么,只要提前告诉她一声,她还会送货上门,从不多要一分钱.

她还特别关心村里的人,邻居家有什么事,他们全家都热心地帮助。记得村里有一位妇女得了脑梗,一时没钱住院,她听说后,赶紧拿出自己积攒的几千元钱,送到病人家属手里,说:"先看病要紧,可不能耽误了时间!延误病情!"那家人非常感动.

还有一次,村里的一位聋哑人的丈夫来找丁老师帮忙,他的妻子本身残疾,十几年前右腿溃烂,因家庭贫困一直没去治疗,以至于现在影响到走路,而且肉都腐烂得较为严重。借了钱去银川看病,诊断为重度骨髓炎,需要尽快手术治疗,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而他家的家境却让他很为难,于是找到丁老师,丁老师二话不说,慷慨解囊,并帮助他写了一份救助申请,送到了镇政府,希望得到多方的援助。

她不仅自己这样做,还教育自己的子女也能乐于助人。一次,邻居家的孩子病了,急需抢救,丁老师知道了,马上叫上正在吃饭的儿子,放下饭碗,开车送他们去了医院,由于抢救及时,孩子脱离了危险,转危为安,事后孩子的奶奶含着泪说:“多亏你们帮忙、你们真是孩子的救命恩人啊”。他们经常地帮助别人,受到了左右邻舍的一致称赞。

由于丁老师平时就崇尚文明、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互相尊重、互相关爱,讲责任讲义务,培养良好的家风,因此,形成一个温馨、快乐、和谐、奉献社会的幸福家庭,成为村里的五好模范家庭。

模范家庭事迹材料范文(二)他和爱人都是单位的骨干,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两个人相敬相爱,在工作上互相支持,在生活上互相照顾,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在生活中尊老爱幼,教子有方,取得了家庭、事业的双丰收,是所有家庭的楷模。

他作为司法局的党支部书记,在爱人的支持下,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时时都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着自己。司法局的业务工作是繁忙的,普法、律师、公证等各项业务工作他都能做好亲自安排,亲自过问,积极参与。他在抓好党建工作的同时,始终牢记司法行政工作者的工作职责,努力提高自己在司法行政工作方面的能力和水平,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严于律己,乐于奉献,为他县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XX年以来,连续三年他县司法局被评为司法行政工作第一名。对工作、对生活的高度负责,使他深受群众和干部的信任。

在家庭中,王军是一名好儿子、好丈夫、好爸爸。对于双方的老人,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出时间,买上营养品去探望,并经常与老人家谈心,不仅在生活上关心、体贴老人,而且在思想上关心老人,让父母生活的快乐、健康。为教育好女儿,他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无论工作再忙,回到家,总要抽出时间问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她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为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

他的妻子是一名人民教师,有着繁忙的工作,家里面的事情也大部分是妻子一个人在操劳,深知丈夫作为一名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不易,所以不管是生活上还是事业上,都给予他百分百的支持。妻子给予他的帮助与支持是最大的,无论是什么时候,夫妻俩都互相尊重,工作上相互支持,生活上互相照顾。他和爱人以身作则,管好自己和家人,做到不收红包、不收礼品、不收非老枝酬、不利用职权为亲朋好友谋福利、不搞权钱交易、不参加影响正常工作的宴请活动。在处理家庭大事时,夫妻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只要是合理的建议,求大同,存小异,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舒畅。结婚近十年来,夫妻俩从来没有吵过嘴,他还发扬艰苦朴素的精神,把节约下来的钱帮助贫困生,在局里,只要是有捐款活动,他每次都是第一个捐,捐的最多的一个。

在这个家庭里,他们夫妻恩爱,他们的子女尊重长辈,长辈更是关心爱护子女,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共同建造着一个温馨、和谐、向上的党员模范家庭。

模范家庭事迹材料范文(三)爱人常说,安顿好老人,老人乐,我们就无后顾之忧了。空闲时间看双方老人,陪他们聊聊,是我们家的定规,物质上有了,精神上也不忽视他们,他们的快乐和健康就是我们的福。

孩子正值青春期,是最难沟通的时候。他脾性的晴雨表挂在我们家最显眼的地方,是全家关注的重点。针对他随时的思想动态,我和爱人工作再忙,也及时予以关注,并随时与老师沟通,通过家校联合,孩子的德智体各方面均发展优良,他还利用去年的暑假写了一部近16万字长篇仙侠小说《追行剑》。

爱人分管运行工作,工作琐碎繁重,人事协调痴缠错综,加班是家常便饭,出差是经常现象,面对这些,他任劳任怨,苦干肯干,开拓创新,成绩斐然。

我在110值班,一值24小时,有时顾不上家,家就让位于爱人张罗,张罗老人和孩子,还有无休无止的家务。我歇班我就管家,让爱人得以全心地应对工作。我家务之余,充分地利用时间学习和写作,出版有散文集《背后的河流》。

良好的爱好是必需的,它让人进步;学习是无止境的,它让人优雅;阅读是进步的阶梯,书香四溢的家庭,才是真正的和谐家庭,才是真正的模范家庭。

该家庭曾向学校提出建议------为了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中来,学校应成立家长委员会。学校指导家长委员会定期举办有关家教方面的讲座,,如《家教方法经验谈》、《赏识教育漫谈》、《未常年人保护法》等,让家长开拓思路,掌握方法,找出不足,这一建议被学校采纳。

学校马上以“家校联系卡”为纽带,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常规管理工作中。学校每周相互交流反馈一次,做到反馈信息与总结表彰相结合,给予辅导孩子认真的家长赠发“好家长育好娃娃”五星作为鼓励,给评为好家长的发“报喜卡”等。同时该家长还提出了以下建议:

(1)实行家委会成员每月校内巡视办公制:学校开放课堂、食堂、校园、图书馆、办公室等,家长委员会发放家委会工作证,凭证视导,并把了解到的有关情况记录在册,及时反馈。

(2)每学期的教师家访制:教师新接班家访率100%,包括电话访、上门访。通过家访密切学校和家庭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和自己孩子的在校情况,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各种表现。

(3)每学期班级家长会制:家长学校出席率98%以上,听取教育教学汇报,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努力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步调一致,形成合力,共同发展。

(4)实行重大事件通报制:各部门及时通报政府教育部门及学校工作安排,征询家长意见。

(5)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制:定期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重大观摩活动,如家长开放日、艺术节、体育节、课堂展示、学科竞赛等,聘请家长担任评委等。

经学校领导小组认真审核并采纳了以上建议,使学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好家庭事迹材料范文第4篇

她叫____,系____公安分局一名普通民警。由于出生于军人家庭,小时的记忆中更多的是父亲着军装的身姿。每当看到父亲的军功章,内心充满了崇拜!而身边那个整日操劳、满面蜡黄的母亲却常常被我忽视了……但等她真正成为一名“军嫂”,才深切体会到“军嫂”这两个字的份量;才深深感受到母亲的那份不易和伟大!

____年,一个偶然的场景让我毅然地选择了那个一身戎装的军人——那是在朋兴乡机场旁的一个乡村路,有个拖粪工人在我们前面很费力的拖车过桥,这时,他二话不说,搂起双袖,帮工人推那个臭气难闻的拖粪车,那一刹那,我觉得他那双手特别洁净……

出嫁那天,母亲就告诉我:“当一名军嫂,就意味着奉献!”其实那时的我觉得用“奉献”这个词是不是太夸张了?自认为应该很容易,就这样,带着美好的理想,开始了“军嫂”的生活。婚姻中,我始终坚持三个原则:一是用心经营,维护好家庭。我们结婚时,他兜里只有8000元,他对我说:“我把我的未来给你!”,我对他说:“咱俩是平等的,未来的生活共同创造!”婚后,两人勤俭持家,共同奋进。他在应山飞行训练,长期不能回家时,我们就用手机每晚定时响两声,以示平安和想念,就这样,用彼此的双手慢慢地改变生活,日子过得虽然清贫,但很快乐!因为我懂得,幸福的感觉跟财富没有太大的关系,重要的是两个人都要替对方着想。二是爱屋及乌,爱他的家人。爱人家在河南农村,兄妹四人,他是老大,不可避免的要多承担些家庭负担,我们靠积攒工资,日子算不上宽裕,但弟弟妹妹读大学的钱从来都没有耽搁。因为我知道,这是农村人改变命运的机会,而且他的责任也意味着是我的责任!三是积极上进,懂得取舍。军嫂、警察、母亲、女儿这几个角色要想都做好,必须要懂得取舍。作为“军嫂”,家庭责任肯定要更多地承担一些;但我也不能放弃自己的事业,我总是尽量协调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每当夜深人静,整理完家务、把孩子哄睡后,挑灯夜战及时给自己充电,并取得会计师职称,不断地提高专业技能,在工作中也收获了诸多的认可和荣誉。因为我觉得,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为社会职责奋力拼搏的力量,这就是最好的教育!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骨感的!不可否认,人性是有弱点的,在长期的聚少离多的生活中,心灵鸡汤有时会不起作用了。当夜深人静,独自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孩子,内心很难没有怨言!当幼儿园老师关心的问我:“孩子的爸爸我从来没见过?孩子有点内向,男孩子要多和爸爸在一起!”我顿时觉得特别委屈……但每当出现这些情况,我大多只能听到电话那头传来“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或者“我这边真的走不开,你再想点办法吧……”

____年国庆60周年大阅兵期间,父亲、哥哥和丈夫均赴北京参加阅兵活动,家中只剩下三个军嫂和2个5、6岁的孩子,期间,嫂子突然患病,整天不能睡觉,严重时出现幻觉。但我知道,正是大阅兵关键时刻,通知他们三个军人中任何一个都不能解决问题,他们不可能离岗回家!母亲年纪大了,而且她年轻时也曾精神受到过刺激,是父亲对她不离不弃,最终她才恢复正常的,不能让她再受刺激了,家里只有我了!我必须把这副担子扛起,我每天充当心理医生安抚嫂子,帮她舒缓情绪,还要防止母亲旧病复发,家里大小事务和两个孩子的接送,都是我打着鸡血、不知疲惫地完成,晚上还要不断观察病人的情绪,只能在惶恐中小憩一会儿……就这样独自连轴转的过了半个多月,终于熬到了阅兵结束,父亲和哥哥赶回来了,而我却倒下了!腰背腿部肌肉抽搐,触电般得疼痛,由于没有及时医治,导致身体大面积肌肉严重粘连,浑身疼得不停的出汗,我只能大部分时间卧床,但丈夫还[,!]有任务,仍然不能回来照顾我,陪伴我的只有书籍!为了不耽误工作,单位里紧急的事情我都是让同事把文件发到我邮箱里,趴在床上艰难地完成。六岁的儿子刚上小学,我没有精力管他,以前他起床要磨蹭半天,现在看见妈妈病了,突然懂事了,不用催促就能默默做好自己的事情,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自从家里有事,我完全顾及不到他……这段时间其实是最难的时间,因为人忙碌的时候你会忘记烦恼,而当你久卧病床,烦恼、委屈、埋怨全部都涌现出来……等丈夫回来时,我像找到根支柱一样,痛痛快快的哭了一场。这时我才真正理解母亲当年说 “当一名军嫂,就意味着奉献!”这句话的深刻意味,那个场景就像一个个慢镜头在我眼前回放,每一个字说的很慢,慢的让你不敢再轻视这句话的份量!

但既然选择当一名军嫂,就应义无反顾地奉献;就要能吃别人不能吃的苦;就要忍受别人不能忍受的寂寞和委屈!就必须学会包容、学会独立,尽可能不让他操心家里的事情,使其安心部队工作!爱人从军20多年来,现已是特级飞行员,先后参加过抗震救灾、奥运安保、大阅兵及多次军事演习演练等重大事件,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等荣誉。望着这些金灿灿的奖章,我想起小时父亲的那些军功章;想起母亲那张蜡黄的面孔,顿时感觉这军功章是那样的沉重,因为它背负着一种爱——那就是军嫂们的“坚守”!

好家庭事迹材料范文第5篇

内容提要: 成长中的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兼具不稳定性和可塑性的双重特点,与成年人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就前科问题而言,在当前“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下,我国未成年人前科制度和成年人前科制度理应有所区分,并应综合考虑犯罪标签的心理影响和未成年人复学、升学、就业、复归社会的现实困难,最大限度地弱化前科的消极影响。通过阐述未成年人前科限制公开制度理论和现实价值,并结合长期审判实践中对未成年人前科限制公开制度的思考和探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思路。

一、未成年人前科限制公开制度理论和现实价值

尽管我国《刑法》没有明确规定前科制度,但根据《刑法》第100条的规定:“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入伍、就业的时候,应当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不得隐瞒。”本条关于前科报告义务的规定实质上是在犯罪记录保留的基础上,要求将犯罪记录公开化。

与未成年人前科的含义相对应,未成年人前科限制公开制度,是指对于被作出有罪宣告或被判处刑罚的未成年犯罪人,为帮助其顺利复归社会,强化其特殊预防,在特定条件下封存其前科档案,非经法定程序不予公开的一种特殊司法保护措施。对未成年犯罪人有条件地限制其前科记录公开,是根据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在刑事审判中落实未成年人保护原则的一项制度创新和探索,对加强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保护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价值。

(一)理论价值

前科限制公开制度是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的体现。《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儿童最大利益原则,规定:“关于儿童的一切行动,不论是由公私社会福利机构、法院、行政当局或立法机构执行,均应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一种首要的考虑。”{1}对未成年人前科限制公开,充分考虑到了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和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不同于普通刑事案件的特殊性。另外,未成年人不再背负前科烙印的心理和行为负担,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和就业权。

前科限制公开是实现刑罚公正的需要。公正可阐释为正义、公平{2},即社会个体在与其所应得的社会利益之间达成的某种均衡{3}。尽管刑法具有多元价值类型,但公正价值始终居于核心地位{4},这也决定了公正价值下刑法应当给人以平衡感{5}。刑罚的公正价值首先表现为罪与刑之间的均衡关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对自己行为的辨认和控制能力较弱,容易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从审判实践看,未成年人犯罪多为初犯,主观恶性较小、认罪悔罪态度较好。前科从效果上讲是一种相对严厉的惩罚。犯罪人将承受社会评价贬损、被排除出正常人群之外等社会后果。前科的影响是长久性的,它仿佛一柄悬在犯罪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其阴影下,犯罪人日夜担忧前科之不利后果成为现实,从而造成长久的心理冲击。贝卡利亚曾说:“对人类心灵发生较大影响的,不是刑罚的强烈性,而是刑罚的延续性。因为,最容易和最持久地触动我们感觉的,与其说是一种强烈而暂时的运动,不如说是一些细小而反复的印象。”{6}因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轻微性与前科惩罚的严厉性相比明显失衡,需要单独的前科限制公开制度对其加以平衡,以实现刑罚的公正性。

前科限制公开是实现刑罚特殊预防的需要。现代刑法理念认为,刑罚的首要目的不在于惩罚犯罪,而在于预防和改造犯罪。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和可塑性,既容易一时冲动而犯罪,也可以经过正确的教育引导而迷途知返。洛克曾指出:“儿童不是天生的善良,也不是天生的邪恶,他们天生什么都没有,他们就像一块白板。”{7}说明未成年人具有较大的矫治可能。

但是,前科烙印具有很强的“标签性”,标签理论认为,行为的性质是外部标定的结果{8}。进入青春期的未成年人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在未成年人初次犯罪后,如果能及时消除司法过程给其带来的不良标签效应,引导他们顺利度过这一“冲突期”、“反抗期”,失足少年就不难重新回到人生的正轨上来。相反,前科制度将每一个失足少年都打上“犯罪人”的标签,并迫使他们在进入社会的最初阶段,就不得不一次次地向社会宣示这一标签的存在。这将使其自我认知受到极大的扭曲,最终无可挽回地转变为真正的犯罪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前科的存在不是在减少犯罪而是在制造犯罪,前科限制公开正是对前科这一固有缺陷的重要补充,有利于预防犯罪。

(二)现实价值

前科限制公开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题中之义。 “宽严相济”作为一种刑事政策,是“国家据以与犯罪作斗争的惩罚措施的总和”{9},其核心在于实现宽与严的有机协调。对于未成年人而言,由于其人格特质尚未定型,矫治的可能性较大,社会控制应当以“宽”为主导,为其提供更为宽松的改过自新的机会,实现对未成年犯罪人社会化、综合性的矫治。

前科限制公开是我国履行国际承诺、承担国际义务的必然选择。我国于1984年签署的《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简称《北京规则》)规定:“对少年罪犯的档案应严格保密,不能让第三方利用。只有与案件直接有关的工作人员或其他经正式授权的人员才可能接触这些档案……少年犯罪的档案不得在其后的成人诉讼案中加以引用。”上述规定确定了对未成年人前科限制公开的原则。作为该公约的签约国,我国应当加快与国际普遍司法准则的接轨进程,履行国际公约,恪守国际交往准则。

前科限制公开是我国未成年人法律保护的根本支撑。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7条规定:“解除羁押、服刑期满的未成年人的复学、升学、就业不受歧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8条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以上规定明确了失足未成年人有不受歧视的权利,但从司法实践看,这些规定往往因缺乏可操作性而成为一纸空文。失足少年在回归社会后受到歧视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档案中刑事犯罪记录材料的存在,只要可以无限制地查阅失足少年的前科档案,其就不可能真正获得公平的受教育权和就业机会。因此,前科限制公开制度是维护失足少年正当权利的重要法律支撑。

前科限制公开是失足少年复归社会的重要桥梁。失足少年复归社会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再社会化的过程。当失足少年抱着真诚悔悟、痛改前非,并付诸行动再次融入社会的时候,其理应有权通过升学、就业等途径获得一个新的被社会认可的身份。前科限制公开制度的初衷就是通过消除失足少年身上的犯罪烙印,使他们能够摆脱社会的歧视和偏见,获得正常的就业升学机会,从而以普通人的身份与周围环境展开互动,重新树立正确的规则意识和获得生存技能。可见,前科限制公开无疑是沟通失足少年和正常社会关系的重要渠道。

二、前科限制公开的实施构想

如前所述,如果能在保留犯罪记录的同时限制其公开,一则避免了犯罪记录公开的弊端;二则弱化了对形式公正的消极影响,较之直接消灭犯罪记录而言,前科限制公开的做法比较折衷,贴近现实;三则仍对犯罪人保留了一定的威慑力,前科材料的存在有利于对犯罪人的特殊预防。因此,前科限制公开的基本点,不在于彻底消除失足少年的犯罪记录,而是在于通过考察失足少年的各方面条件及表现,对符合前科限制公开条件的失足少年,通过严格限制其犯罪档案的查阅、调用,为失足少年继续复学、升学、就业创造条件,从而使他们能够顺利回归社会,最大限度地减少犯罪。

(一)前科限制公开的对象和条件

对前科限制公开对象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这一制度运行效果的优劣。作为一项仍在探索中的制度,对适用对象的选择应较为慎重,应适度从严。

1.前科限制公开的对象。在司法实践中,我们认为可以适用前科限制公开的对象应限定为确有突出悔改表现,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失足少年。一般包括以下四类:

(1)一贯表现良好的偶犯。研究表明,人在0—6岁时养成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决定了人在一生中表现出的总体性格和习惯。因此,对于一贯表现良好,仅是因为某种偶发因素而犯罪的未成年人,通常矫正难度较小,效果较好;

(2)罪行较轻且具有法定或酌定从轻、减轻处罚情节的初犯。罪行较轻反映出其人身危险性一般较小,因此也可以适用前科限制公开;

(3)犯罪时刚满16周岁的轻微犯罪。犯罪时年龄较小,犯罪人格尚未形成,矫正的可能性较大;

(4)具有良好家庭监护条件。父母作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对孩子负有抚养、教育、监护职责。父母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决定了孩子的人生态度和信念。良好的监护条件,能够使失足少年远离各种不良亚文化环境的影响,再犯的可能性较小。

只要具备上述四项之一即有适用前科限制公开的可能性。在一个失足少年身上同时具备的要素越多,一般来说,对其适用前科限制公开的可能性越大。

2.前科限制公开的刑罚条件。由于正处在探索阶段,目前对适用前科限制公开的条件设置较为严格,一般包括:定罪免予刑事处罚的;单处附加刑,如罚金刑,执行完毕的;判处管制的;拘役、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判处有期徒刑的,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5年内没有重新犯罪,或者在刑罚执行中具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二)前科限制公开的运作程序

依各国立法例来看,前科限制公开的运行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自动适用模式,即少年犯刑罚执行完毕或免予刑事处罚的,其前科自动封存、不予公开;二是申请适用模式,即根据少年犯本人、法定人及其学校、单位的申请,将其前科封存、不予公开。笔者认为,后一种做法更符合我国的国情,我们的前科限制公开在实际操作中也应基本采取申请适用模式。具体步骤如下:

1.司法机关等相关部门成立帮教小组。对于符合上述条件的少年犯,由司法机关的社区矫正部门牵头,会同少年犯所在单位、学校、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少年犯的监护人共同组成帮教小组,一方面帮助少年犯转变思想,解决其面临的实际困难,另一方面监督考察其悔改表现。司法部门建立少年犯帮教档案,并通过建立十日悔罪书制度和少年犯接待日制度,要求他们定期汇报思想,帮教小组成员负责填写帮教意见。

2.提出书面申请。书面申请是前科限制公开的必经程序。书面申请反映了少年犯改过向善的内心意思表示,也体现了前科限制公开制度的严肃性和慎重性。提出申请时,应同时提交本人和法定人的书面申请、所在学校或单位提供的事迹材料、司法行政部门和帮教派出所出具的表现证明、司法部门建立的帮教档案等。

3.由司法行政机关或原审法院宣告前科限制公开裁定,并由少年犯所在单位执行。由于对少年犯的前科限制公开,首先关系到少年犯的档案管理问题,因此,对少年犯的前科限制公开应当由少年犯所在学校、单位执行。

4.制作相关文书。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前科限制公开的法律文书制作和法律效力,一直是司法实践中面临的难点之一。笔者认为,可以根据档案管理法规的有关规定,由司法部门向少年犯的档案管理机关(通常为少年犯所在学校)出具《保存档案备查函》,并附该案的判决书、减刑裁定书等法律文书。档案管理机关应根据该函妥善保管少年犯的刑事档案,严格限制非法定单位和个人查阅、复制或调用。

5.前科限制公开的例外。在实施前科限制公开的同时,若申请人涉及从事法律明文规定限制前科人员进入的单位或部门,如军队、法院、检察院等,档案管理机关应当如实出示其前科记录,不得隐瞒。

6.前科限制公开的撤销。前科限制公开的目的在于在申请人和社会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帮助少年犯顺利复归社会,防止再次犯罪。因此,如果申请人再次犯罪,则前科限制公开之良好愿望已不可能达成,故有必要撤销前科限制公开。在申请人重新犯罪后,原作出前科限制公开的审批部门有权予以撤销。

三、前科限制公开的进一步完善

作为一项尚处于探索阶段的制度创新成果,前科限制公开制度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逐步加以完善和提高。为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前科限制公开的相关工作,为失足少年改过自新、顺利回归社会创造更为宽松的法制环境和社会环境,我们还应当着重研究和解决以下问题: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前科限制公开制度进一步发展提供法律依据

目前前科限制公开制度在实践中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法律依据不足。由于前科限制公开的实行涉及到前科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定,在我国宏观立法依然缺乏对未成年人特殊关怀的情况下,在这些规定中很难找到对未成年人前科限制公开的立法依据。因此,已经开始试行前科限制公开的司法部门,基本上是以本部门自行制定的相关办法或规定为依据。在当前的法律环境下,这不失为一种灵活务实的做法。但这种做法也存在着司法部门越权立法的嫌疑,并容易造成不同部门和地方之间对前科限制公开制度的理解和实际操作不统一。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尽快推动相关立法的修正。目前理论和实务界对未成年人前科限制公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已经取得了相当程度的一致,立法时机逐渐成熟。另外,即使不能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制定统一的未成年人前科法,也可以对现有法律进行修改,删除其中阻碍建立前科限制制度的内容,为地方立法留下空间。

(二)尽快设置少年法院

少年司法权除行使通常的裁判权权能,还具备保护和教育权能,并且更加注重教育、保护权能的发挥。少年司法权的行使注重适用的主动性、结果的实质性,而非过程的程序性。{1}(P33)

少年司法的这些突出特点决定了对少年刑事案件应当尽量由专门审判组织加以处理。从完善前科限制公开制度的角度来看,也应尽快建立独立的少年法院,理由如下:第一,独立的少年法院有利于实现对前科限制公开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前科限制公开的实行涉及学校、档案管理机关等众多不同部门,独立的少年法院有利于明确这一制度的实施主体,加强各单位之间的协调;第二,独立的少年法院有利于缩小前科档案的公开范围,最大限度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实现前科限制公开的初衷。

(三)建立专业化的少年司法审判队伍

少年司法的特殊性对司法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少年司法人员除了应当具有精深的法律造诣外,更重要的是要全身心地热爱少年司法审判工作,用无私的爱和真诚去感化、教育失足未成年人。少年司法审判人员不仅是威严的法官,还应当是循循善诱的老师、体贴入微的知心朋友。另外,少年司法人员还应当具有较强的人格魅力,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极大地影响着失足少年对法律的理解和认知,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对失足少年教育挽救工作的成败。

如果说特殊的少年刑事法制和少年审判组织是整个少年司法制度的硬件和基础,那么一支高素质的少年司法队伍就是这一制度的软件和灵魂。前科限制公开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失足少年改恶从善,这就需要少年法官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有利于规范行使前科限制公开制度的自由裁量权。对失足未成年人宣判后的帮教考察工作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对是否应当适用前科限制公开的判断主要依赖法官个人的经验和内心确证。只有建立高素质的法官队伍才能保证前科限制公开裁量权的正确行使,杜绝其中可能出现的腐败现象。

著名法学家庞德曾经说过,少年司法制度是“英国大以来,司法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在目前我国少年司法理念和制度都相对落后的情况下,继续探索未成年人前科限制公开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关期刊更多

好家长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南京出版社

上海戏剧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书法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