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亲情作文开头

亲情作文开头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亲情作文开头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亲情作文开头

亲情作文开头范文第1篇

拿到一个作文题目,首先,要确立好主题,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选择可写的材料;其次,要选择自己能把握的材料来写。如,关于“爱”的话题作文,爱的内涵丰富,可以表现亲情、友情、师生情等;可以表现特定环境下人与人的关爱帮助,如医生对病人的关爱、人们对弱者的关爱等;也可以表现对民族、对祖国的热爱。如,陆游对祖国统一的渴望,文天祥对故国的赤胆忠心等。一般来说,表现亲情、友情、师生情等温馨情感的作文我们最熟悉,写起来可能最顺手,表现特定环境下人与人的关爱帮助的作文更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更易写出新意;表现对民族、对祖国热爱的作文立意更深刻、展现的文化内涵更丰厚。第一类作文好写、但也是最多人写的,所以难有新意,自然更难得高分;第二三类如果把握得好,更易得高分。所以,写作之前,一定要先立意,确立好写什么主题。

二、“凤头”展文采

“文似看山不喜平”,讲的是文章要曲折生动,咫尺兴波,才会吸引别人往下看;“凤头、猪肚、豹尾”讲的是文章开头要像凤凰的头,精美亮丽。在悉数的文章技能中,开头是最重要的。开头写得好,写得精美生动,阵容夺人,受到传染,引发共鸣,疑团迭生,疑窦顿起,才会吸引别人往下看。不然,正文内容写得再具体生动、趣味无穷,没有一个好开头,文章吸引力大大减少,文章分数则大打折扣。于是才有:“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那么,写人叙事的作文常用的有哪些精彩的开头呢?

1.巧用修辞,凸显文采。修辞是语言运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巧妙而又贴切的修辞,常能使语言增添许多风采。在考场作文中,考生若能熟练运用修辞手法扮靓语言,开头不凡,自然会给阅卷老师一个良好的印象。

2.突出矛盾,渲染气氛。文章在一开头就抖出一个矛盾冲突。故事有矛盾才会有吸引力,在产生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文章的曲折性、可读性会大大加强

3.描写环境,烘托背景。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记叙文、散文的写作中,环境描写是不可少的。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4.广泛引用,突出主题 。引用法是一种很常见的文章开头法,内容是很丰富的,若是议论文则常引用名人名言以增强论证效果,突出主题。此外,还可引用古语、俗谚、对联等等。

三、新鲜生动事例构主体

作文怎么写才能“新鲜逼人”?只有做到写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新的发现,跳出前人的窠臼,另辟蹊径,才能写出好的考场作文。首先,选材新融入时代新意。把作文选材的视角投向时事,获取新的写作素材。白居易强调“文章合为时而著”。就是说文章应该写时代新人,论时代新事,绘时代新风,传播时代精神。中学生最容易接受新事物,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要关注时代大事、社会热点和大众话题,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与时代脉搏合拍,与时俱进,用自己的笔把对时代的思考记录下来,让自己的作文闪耀时代的新思想、新观念、新表现、新要求、新趋向,富有时代的气息。

优秀的作文,语言应该生动形象,事例宜具体。文采斐然,但不能华而不实,材料充实,却不是完整情节的记录。具体方法有:

1.五觉描写法。“横看成岭侧成峰”,同一个事物从不的角度去观察所得到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要写一个事物时,如果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并调动每一个感官去感受,那所写之物自然就生动形象。

2.增添细节法。文章可围绕中心,联想一些与事或物有关的细微末节,以达到具体感人的效果。

3.正面侧面结合法。正面描写是把镜头直接对准描写对象进行刻画,须形神具备。侧面描写是有意写对象的周围事物,使所描绘的对象更为鲜明,更为突出。

4.点面结合法。点面结合就是主要场景和中心人物与场面的总貌相结合。“面”是人物活动的空间平面,是作者的观察视野从横方向上充分展开,让笔触伸向场面的每个角落,对全场的鸟瞰,与“点”相结合后形成立体画面。

5.远近相衬、动静相映法。在景物描写中我们往往会像《苏州园林》中的建筑艺术一样,远景近景相映衬,这样才能使文章具有层次感、立体感。又会把动景与静景相结合,使文章生动、感人。

其次,作文要把握好结构。作文的结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总分总式。这是最常见最朴素的写人叙事结构。它的特点是有一个点明题意的开头(A),简洁醒目,作为文章的总起部分。主干部(B、C、D)也可以说是文章的分述部分,它的几段互相独立,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中心,在编排先后的次序上还需要有一定的斟酌。结尾E是文章的总结部分,它不仅是D的自然过渡,而且常常是对B、C、D的归纳小结,又是对A的照应。第二种,逐层进入式。这种结构方式适用于用一件事写人叙事。它的特点是:第一层次A,写事情的起因;第二层次B,写事情的发展;第三层次C,写事情的;第四层次D,写事情的结局。文章的二三层次是全文的灵魂和力量。这两个层次写得好,常常可以使文章内容丰富起来。

四、豹尾现力度

古人在谈到结尾时常以“豹尾”为标准,是指结尾时笔法要简结、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

1.首尾呼应,凸显主旨式。首尾呼应是考场作文中最实用的方法之一,一般情况是作者先在开头提出文章的中心,然后在结尾时再次强调,照应开头,从而使文章的中心鲜明突出。

2.卒章显志式。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画龙点晴式。

亲情作文开头范文第2篇

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我参加过几次中考作文阅卷,回头想一想,觉得大多数作文无特点可言,均为寻常颜色,似曾相识,不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甚至毛病挺多,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语言上,过于通俗,口语化严重,书面语成分少

词汇量少,词语重复使用过多,句式单一,几乎未使用任何修辞手法,不能灵活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文字运用缺乏技巧,更不必说创新运用。曹植笔下的“宓妃”的外相是“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作文语言是文章的外相,优美的语言外相主要来自书面语和语言的修饰技巧。缺少书面语色彩,口语化严重,其原因不是我们学过的词汇量少,而是我们不能做到学以致用,我们在初中教材中学过的词语是能满足考场写作需要的。学词语的最高境界是运用词语,我们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要多多运用学到的词语,提高书面语的使用率。我们还要讲究语言的修饰,要有修饰语言的意识,掌握语言修饰的基本技巧。常用的技巧有反义词的对举、比喻手法的运用、疑问句反问句的使用、整句散句的组织配合、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等。我们尤其要重视标题、开头与结尾的语言锤炼。

二、写作素材运用失当

《洛神赋》中写诸神会聚时的景象是这样的:“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场面繁富生动,多姿多彩,给人感觉丰盈充实。我所看到的作文,素材上,事例不典型,对学过的知识材料记不得或想不起来,无材料可写,就将生活中的闲事拿来凑数,东拉西扯,七拼八凑,有的作文通篇都是废话,重复啰唆,空洞无物。有的内容过多依赖于题目中的材料,或是重复引用。绝大多数文章取材局限在“亲情”“友情”范围之类,不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细。考生的写作材料主要来源于考生学习的书本和所感知的现实生活,应该说是比较丰富的。考生感到无材料可写,是一时想不起来相应的材料,究其原因是平时对材料运用得少,只有平时多查阅资料,写作中多使用材料,在各类材料之间架起了桥梁,才会达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文思泉涌的写作境界。因此平时要在训练中熟记一些名人名言、诗词名句、一些典型事例,关注并记录社会大事,留心并描写生活细节,这样才能做到旁征博引,出口成章,下笔成文。

三、结构处理还需费思量

我们的很多考场作文给人的感受是随意散漫,看不出精心组织加工的印迹,更谈不上别具匠心了。例如分段不合理是最明显的体现,有的作文只有两三段,笼统死板,有的作文五六百字却分了十几段,显得零碎不集中。《洛神赋》中有这么几句话来描绘“宓妃”身段,“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意思是说“宓妃”“丰满苗条恰到好处,高矮胖瘦符合美感;肩部美丽像是削成一样,腰部苗条如一束纤细的白绢”。中考作文五六百字的篇幅,是文章中的短制,但也是独立的个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文章各部分要齐全,要连贯,要紧凑。开头要精巧,结尾要收束有力,主体部分要做到层次分明,凤头、豹尾、猪肚是最稳妥的结构方式。结构显著的外在体现是文章段落的设置,一般来说,五六百字的文章设置5~8个段落为宜,既不失美感,又便于阅卷教师把握。我曾欣喜的看到有的文章采用小标题或段首中心句的写法,突出文章的结构特点,便于与阅卷教师进行文本对话。有的给文章添加题记或后记,使文气充盈,结构秀美。

四、作文缺乏深厚生动的意蕴

文章的意蕴指文章中的情感与思想,表现为情感的丰富与纯正、思想的严肃与深刻,文章中的情感与思想应与社会的主流意识保持一致。在阅卷中我们却发现有些考生在文中表现出的一些不够阳光,不够纯美的思想感情,诸如对游戏的迷恋、对亲情的漠视、不知感恩、缺乏社会责任感等。亲情、友情、公德情是学生作文主要表现的情感,写作时既要深入挖掘情感,又要通过蓄势渲染强化情感,使所要表现的情感厚实而有底蕴。文章思想要深刻,立意要高远,要具有思辨性,或从人生成长角度着笔,或从道德品质角度着笔,或从国家民族角度着笔,或从历史社会角度着笔,都要有时代气息、人文气息,体现考生较高的思想境界与个人修养。努力追求“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的境界。

亲情作文开头范文第3篇

所谓过渡是指文章内容的前后衔接,由前一个意思自然地引出后一个意思,使人感到中间没有间断或跳跃。其作用就在于把文章前后的段落、层次连接起来,使人读起来有浑然一体、一气呵成之感。其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小标题过渡。在文章各部分之前冠以小标题进行文章整体的过渡。这种形式使各个段落逐层递进,环环相扣,浑然一体。例如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Ⅰ优秀作文《遵守规则就是善待亲情》一文中,作者通过“惜生方可安定”“守规方可致远”“听劝方可智明”三个小标题,使文章的层次与段落之间衔接紧凑,过渡自然。

2.排比过渡。即用排比句做文章各层或各段的首句或结束句,构成层次或段落间的排比,由排比句引领过渡。例如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Ⅰ优秀作文《法制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一文就是采用这种过渡方式。文章的中间三段每段开头的句子分别是:“人生如歌,责任为曲,乐曲相和,方知歌之动听”“人生如山,责任为引,循引攀山,方知山之高耸”“人生如海,责任为塔,灯塔指引,方知海之辽阔”。在这几个过渡句中,句子的结构基本是一致的,而且始终紧扣文章的中心论点“责任”,观点鲜明,中心明确。

3.句子过渡。所谓句子过渡,就是在上下段落之间增加一个简短的句子,使之承上启下,衔接紧密。例如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Ⅰ优秀作文《给小陈的一封信》,文章的开篇作者引述材料后,“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小陈,你举报父亲的行为表面上是犯上之举,而实质上是一种利人利己的善意之为”一句顺势引申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善意的“无情”。作者运用句子过渡的方式,使文章的转折自然流畅。

4.词语过渡。词语过渡的方式,就是用词语将相邻两层意思衔接起来,使上下文连贯。如用“总之”“当然”“然而”“可是”等词语过渡,也可以用表时间、地点、性质的词语过渡。这些用来过渡的词语常常放在段落的开头。例如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Ⅰ优秀作文《少年勇担当》,文中作者在充分肯定小陈的行为后,由“可是,社会需要更多这样暖暖的‘小陈’,来升温这冰凉的时代”一句转入对现实社会中一些不良现象的批判。句中的“可是”,使文章由此过渡到现实中来,简洁明快,转入自然。

二、照应

所谓照应,是指文章前后内容的相互关照和呼应。常见的方法有:首尾照应、前后照应、文题照应等。

1.首尾照应。这是文章中最为常见的照应方式,即是文章的开头与结尾,紧密呼应。例如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Ⅰ优秀作文《给老陈的一封信》一文,作者开篇写的是“老陈,请不要责怪自己的女儿,因为她的心中是对您满满的爱!”而结尾处写的是“老陈,请不要责怪自己的女儿。请您用心体念她对您满满的爱。”文章首尾照应,既给人一种结构完整、浑然一体的感觉,又有概括全文、揭示中心的表达效果。

亲情作文开头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生 作文 文采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184-01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其中“文”即指“文采”,这句话强调的就是“文采”之于文章内容的重要性。对于优秀的高考作文来说,它首先应该讲究语言的艺术,凭借“文采”去创造文章“亮点”,从而为获得高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 整句成段

汉语的句式多种多样,唯整句最容易受到读者青睐。何谓整句?整句是相对于散句而言的,即指结构相同、字数大致相等的一组句子。具体表现为使用了排比、对偶、反复、顶真、回环等修辞格的句子。其优点是具有音韵的和谐美,节奏形式上的整齐美,同时也使内容更丰富,意蕴更深刻。运用这种形式应注意不要刻意追求形式,而重在内容的深刻含蓄。例如:

1.你会因喜爱北国的皑皑白雪而对南国的椰林海风不屑一顾吗?你会因沉迷于江南的小桥流水、青瓦白墙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吗?你会因钟情流行音乐而厌烦″沉闷乏味″的古典音乐吗?(本段选自2003年全国卷优秀作文《心中的天平》。本段使用排比修辞给读者造成强烈的视觉印象,不仅如此,还综合运用了设问与对比,因而更加深了文段的意蕴)

2.蜂采的是花,酿的是蜜;蚕吃的是桑,吐的是丝;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学习了科学知识,就不该只是重复前人的智慧,而应该有所创造。(如果一段话只使用排比修辞,难免显得呆板,表意不够深刻。而本段由于先列举了两个实际生活中不容置疑的常理,就使得后面的观点更容易让人接受。在考场作文中,以这种方法开头或结尾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3.怎么能不喜欢出发呢?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没见过大漠的广袤,依旧遗憾;见了大漠的广袤没见过森林的神秘,还是遗憾。世界上有不绝的风景,我有不老的心情。(以设问开头总领全文,接着以排比、顶真修辞回答“喜欢出发”的原因,语势通畅,层层推进,从而为结句“我有不老的心情”做了有力的铺垫)

在考场作文中,若能集中笔墨,运用整句形式写一个开头或结尾,定能点亮全篇的“文采”,那么,摘取发展等级的最高分也并非难事了。

二、镶嵌名句

恰当地引用名言警句,能丰富文章的语言,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文章不可能字字珠玑,而如果能引用一些闪着智慧光彩、蕴涵着丰富思想内涵的名言警句则往往会使文章大大增色。例如:

1.我会选择放弃,寻一个更适合的目标,既然找不到“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何不寻一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净土?既然无法欣赏“明月共潮生”的佳景,何不煮一壶酒,邀疏星共饮?

2.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然“人比黄花瘦”,也高歌“不肯过江东”的项羽;我喜欢有超世之才又临惊泰然的苏轼,虽渴望“雄姿英发”的伟业,但更渗透了“淡妆浓抹”的自然和谐;我喜欢嫉恶如仇而又心怀柔肠的鲁迅,虽“横眉冷对千夫指”,但也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深情。

3.选择博爱,就是选择对情感的珍视。人生一路,处处关情。亲情、友情、爱情,无不让生命充满感动与绚丽。“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亲情的关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友情的牵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恋情的思念。每一个生命都走不出情感的射程,是那些情感,让人们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珍惜属于自己的分分秒秒。珍视情感,让生命多些感动与回味。

以上三个选自高考优秀作文中的片段不约而同地撷取了古诗名句,在表达上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向评卷老师展示了自己的文化底蕴。如果把源自作者笔下的语言文字比作一顶王冠,那么恰当的名言警句则无异于镶嵌在王冠上的颗颗明珠。在考场之上,胸中积累了丰富的古诗名句的考生何妨凭此一展才情呢!

三、化虚为实

化虚为实的目的是将抽象、含蓄的概念性词语写得具体、形象,可知、可感。例如:

1.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在初夏的早晨打开窗户时迎面吹来的那股清风。是你独坐一隅聆听歌曲时的那种心灵的静谧,是你从母亲手中接过饭碗时心存的那份感激。幸福无时无刻不在你身边。

2.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道路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的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3.潇洒是一道恪守在每个人心灵中的美丽的风景。潇洒的内涵包罗万象,“采菊东篱下”是一种清净的潇洒,“胜似闲庭信步”是一种喜悦的潇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一种豪迈的潇洒。珠光宝气、浓妆艳抹不是潇洒;盲目从众,追逐时髦不是潇洒;信口开河、油腔滑调不是潇洒;自吹自擂、相互攀比不是潇洒。

以上语段中的“幸福”、“友情”“潇洒”都是抽象名词,如果单纯阐释概念,很难让读者产生共鸣,而作者信手采撷生活中具体事件来加以诠释,便轻而易举地唤起了读者的感性体验,并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运用此法来写时间、理想、信念、自尊、自强……不是都可以写得生动传神,形象感人吗?

四、巧于化用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留下了众多名言佳句。诗词歌赋、电影电视、歌曲广告,许多句子耳熟能详。如果对名句进行改造化用,旧瓶装新酒,作文中若能信手拈来,嵌入自己的文章中,往往会取得化腐朽为神奇的理想效果。

1.有学生讽刺当今某些不正常的现象,把《陋室铭》第一句改为“分不在高,有权就性;才不在多,有钱就灵。”

2.一个准备高考的学生,一个学期要做11.35公斤的考卷,于是只能在课堂上想想带张软盘去冲浪。

3.“克隆绵羊,没爹没娘。名人出书,一塌糊涂。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某某居然克隆家长签字哎!“小广播”大声宣布着。”

4.真的猛士,敢于直面凄惨的分数,敢于正视严厉的批评。

5.血可流,头可断。发型千万不能乱。

以上文句于机智幽默中透出一丝“叛逆”,却又洋溢着校园生活的青春气息,庄谐之间,个性尽显,读来让人忍俊不禁。考试中如果能打破死板乏味的语言套路,以独创的词语、句式把文章写得绚丽生辉,自然会受到好评。

五、改变词性

切合语境特点,以词性的临时变化来求得表意的生动深刻,也是增强语言表现力的重要一招。例如:

1.雨有一种神奇:它能弥漫成一种情调,浸润成一种氛围,镌刻成一种记忆,当然,有时也能瓢泼成一种灾难。

2.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3.“七色花”,很诗意的一个幼儿园名,也很女性。

4.中加点的词语都属于不及物动词,后边本不可以带宾语,而在这里,作者临时将它们活用成及物动词,在它们的后边分别加上了宾语,便形象生动地突出了“雨”的神奇。

亲情作文开头范文第5篇

在我们语文教材里,运用首尾呼应手法的文章很多。

朱自清的《背影》开头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中间详述父亲爬过月台,给孩子留下感人的背影。最后一句是:“……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这个首尾呼应,不仅使感情表达得萦绕回环,而且层层递进。开头说“最不能忘记”,结尾却在泪光中看见了父亲的背影,形象而真切,感情更强烈。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开头写道:“我不由地停住了脚步。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结尾写道:“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根据上面两个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出首尾呼应的基本内涵:开头迅速入题,点出全文线索,顺势引出下文;结尾呼应开头,充实开头入题的内容,点明文章主旨;须有贯穿全文的线索,开头、中间、结尾一脉相承,首尾呼应,前后圆和。

原文呈现

[原文呈现]

冬日暖阳

爷爷是我最敬爱的人,他如一缕冬日暖阳,把无私的爱给了他最疼爱的孙女。他走得坦荡而安详,唯有一丝眷恋,无法伴我走到最后。我时常会在某个瞬间突然想起有他的日子,有关他的点点滴滴。如今,这些只能定格在记忆里,然后,在时间的洗礼下,逐渐模糊……

爷爷,你还记得那年寒假吗?一向听话的我学会了上网,并且日趋成瘾,整天魂不守舍,成绩更是一落千丈。明知这是沼泽地,却还是不能自拔,越走越远,越陷越深。

后来,爸爸发现了。至今仍清晰地记得,他脸上愤怒失望的神情,怒火扬起,烧去了他一贯的理智,他忘了那天是大年初十,冰冷的地板,我跪了很久……我知道自己真的过头了,爸爸气得不愿再看见我,就这样,他摔门而出。年过六旬的爷爷,拄着拐杖吃力地扶起了我。刹那间,我泪流不止,坚定地看着你说:“我再也不会犯傻了!”你欣慰地笑了,用你的温情掸落少女忏悔的眼泪。一缕冬日的阳光照在你的脸上,沧桑的眉目间,满是慈祥和蔼,很温暖。

正如你所说,人这一生,孰能无过?关键就在于能否及时悬崖勒马。

如今,又到了隆冬时节,阳光一如当年那样温暖。每当放寒假,我都会挑一个晴天,带上几枝腊梅花,到你的坟前祭奠。我静静伫立在寒风中,感受着你在世时的关爱。世迁,唯有故人的亲情温暖永恒。蹲下身来,我轻声问:“爷爷,你在那边过得好吗?”

爷爷,你就是我的冬日暖阳。一如你辞世时的寂静,一如你永不泯灭的慈爱,一如你嘴角浅笑的赞许,伴随我未来的征程……

总 评

本文写作立足于比喻立意,用“冬日暖阳”比喻爷爷对孙女的爱。贯穿的线索是爷爷对孙女的爱,一脉相承,首尾能做到呼应。不足之处在于,开头入题有点急于求成,把点题的语句突然抛出来了,给人突兀之感。结尾呼应缺乏铺陈,记叙、抒情停留在表面,层次性不足,呼应力度不够。

升格指津

[升格指津]

这里主要有两点升格意见:

文章内容应围绕线索来安排详略。本文线索是爷爷对孙女的爱,应该选择与之相关的内容详写。“正如你所说,人这一生,孰能无过?关键就在于能否及时悬崖勒马。”爷爷把“我”扶起来体现爷爷对“我”的爱,但爷爷的劝说更能体现爷爷对“我”的爱,劝“我”改过自新,为后文怀念爷爷做铺垫,怎么能一笔带过呢?所以爷爷扶“我”起来、劝说“我”都要详写,而爸爸的责罚应该略写。

关于首尾呼应,前面提到的两篇课文是很好的范例。首先针对文题做到迅速入题,“冬日暖阳”,先写寒冷的冬天,自己遭遇困境、挫折,“暖阳”不需要在此处点明;其次要点出全文的线索,本篇习作的线索是爷爷对“我”的爱,作者写得很好;再次,结尾借点题呼应开头,充实开头入题的内容,“暖阳”需要浓墨重彩地写,既是冬天里温暖的阳光,更是爷爷生前对“我”浓浓的爱,一语双关,水到渠成;最后,比较开头入题和结尾呼应,我们可以发现明显的层次性,文章开头入}浅显,结尾呼应深刻。

我们来看看修改后的佳作。

佳作出炉

冬日暖阳

北风肆虐,我孤独地伫立在窗前,凝视着窗外光秃秃的树枝,脑海里全是爸爸的训斥:“你怎么考的?名次又下降10名,肯定是趁我不在家偷偷上网的吧!手机怎么来的?是不是没人管你了……”许久,我的目光落在相框上,那是爷爷和我的合影,爷爷是我最敬爱的人,他最疼爱我这个孙女。有关他曾经的点点滴滴,如今只能定格在记忆里,然后,在时间的洗礼下,逐渐模糊……

爷爷,你还记得初一那年寒假吗?一向听话的我学会了上网,并且日趋成瘾,整天魂不守舍,成绩更是一落千丈。明知这是沼泽地,却还是不能自拔,越走越远,越陷越深。

后来,爸爸发现了。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他脸上堆满了愤怒、失望,怒火烧去了他一贯的理智,他忘了那天是大年初十,冰冷的地板,我跪了很久……我知道自己真的过头了,爸爸气得不愿再看见我,就这样,他摔门而出。年过六旬的爷爷,拄着拐杖吃力地扶起了我。刹那间,我泪流不止,坚定地看着你说:“我以后再也不会犯傻了!”你欣慰地笑了,用你的温情掸落少女忏悔的眼泪。一缕冬日的阳光照在你的脸上,沧桑的眉目间,满是慈祥和蔼,很温暖、很温暖。

你牵着我坐到院子里:“来,这是你最喜欢的零食,吃吧!”阳光照在你我身上,很温暖,偶尔回头看你,你正慈祥地看着我,我偏过头笑了出来。“小凤啊!人这一生,孰能无过?关键就在于能否及时悬崖勒马。你没日没夜地上网,爷爷早就提醒过你了,可你就是不听啊!别怪你爸爸责罚你,他不希望你沉沦下去,隔壁的小强就是因为上网,初中都没读完,现在都没有正式工作,今年春节也没回来。你应该醒醒啦!”我使劲地点了点头,爷爷笑了,摸摸我的头。

如今,又到隆冬时节,我的心如同天气一样冰冷。我决定去山上看看爷爷。我静静伫立在爷爷的坟前,回忆着他在世时点点滴滴的关爱。世迁,唯有故人的亲情温暖永恒。蹲下身来,我轻声问:“爷爷,你在那边过得好吗?爷爷,我好想你!”

再次坐在窗前,阳光迎面扑来,看看桌上的照片,我的心里已不觉得寒冷,提笔,刷题。爷爷:你就是我的冬日暖阳,拂去阴霾,带来温暖,一如你辞世时的寂静,一如你永不泯灭的慈爱,一如你嘴角浅笑的赞许,伴随我未来的征程……

[总 评]

升格后的习作开头入题,点明冬天、爷爷离世、爷爷对“我”的爱,没有点明“暖阳”的含义。文章中间扣住线索做了详略处理,详写了爷爷对“我”的劝说,与爸爸发怒对比,爷爷说服了“我”。结尾呼应开头,一语双关,点明“暖阳”的完整含义。爷爷虽然不在了,但爷爷的爱依然能给“我”以温暖和鼓励,真情歌颂爷爷这份爱的伟大。纵观升格后的习作,首尾呼应,前后圆和。